516.第516章 题目显蹊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望族风流最新章节!
会试的第一场,也是重中之重的一场,便是四书五经文的考试。
与乡试考三道四书文外加四道五经文不同,会试只考两道四书文,外加三道五经文。
时间仍旧是三天,从二月初九的早晨,一直到二月十一的日落黄昏,在二月十一收卷之后,到第二天开考之前又是一个没有考试的空窗期。
纪宁在初八这天,很晚才入睡,半夜睡的也不好,总是睡醒,他对于贡院的环境还不是很适应,一宿睡的不安生,第二天他是在一阵敲锣声中醒来的。
这是开场锣的声音,整个贡院内被分成了很多部分,开场的时间要尽量一致,而开场锣就是敲给外帘官们听的,外帘官把已经准备好的试卷,放在一个个小木盒之中,木盒上写的是考生的考舍号。
南方的考生在一边,北方的考生在一边,除此之外,记录考生的仅仅是考舍,连考官也不知道哪个考舍中是哪个考生,毕竟考生抽取的号舍号牌也是随机的,最后的卷子又是弥封的,考卷最后还要经过誊写。
所以考生在贡院之中,代表其身份的仅仅是考生的考舍而已,谁的成绩好坏,也完全取决于这个考舍的考号。
一直到最后成绩定下来之后,弥封才会开启,考官也方知道中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三百人是谁。
二月初九的清早,纪宁醒来后跟平时不同,他不需要梳洗,仅仅需要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便坐下来,在那一方小孔之下,等待考卷被递进来。
不多时,外面有铃铛声,随即门上的小方孔打开,外面传来兵丁的声音:“里面的老爷,您的卷子来了,您收好了,先检查一下是否有问题,有的话小人马上找官差给您换过,如果没有的话,那也知会小人一声。”
纪宁把卷子接过来,仔细打量一番。
跟乡试的试卷很相似,不过会试的卷子要显得更规范,弥封线很宽,给了考生足够的区域把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写上去,为了避免重名,考生还要把自己祖上三代的祖籍写上去,最后才是开始答题。
纪宁最关心的不是四书五经的题目,而是自己的试卷和草稿纸是否有缺损的问题,在确定无误之后,他跟外面的兵丁打了招呼,兵丁这才安心到一边继续守候。
而对于贡院内一万一千多名考生来说,这次的会试也正式拉开帷幕。
……
……
纪宁收拾心情,首先把目光落在三道题目上。
先是两道四书文,第一题,是孟子题:“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第二题,则是中庸题:“舜其大孝也与!”
两篇题目,让纪宁的第一感觉是不难,因为这两道题目都是简单的出自《孟子》和《中庸》,而没有强改句式或者是从别处拼凑,也就不是什么截搭题。
也是到了会试这种场合,虽然出题更加宽泛,但同时也对出题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皇帝和文庙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你们就应该出怎样的题目,而不能投机取巧出一些“******”的截搭题。
只要是四书中的原文题目,在回答上都不会很困难,主要在于理解方面。
一道题目,只有能明白要考察的方向是什么,才能开始破题写文章,纪宁看到这两道题目之后,首先所想到的,不是这两道题目到底应该怎么破题,而是想,这两道题目分别是出自于两位主考官中的谁。
张玉珏和苏中愈,虽然都是主考官,学的也都是儒家思想,但他们在学术思想上还是有一定不同的,主要就在于对政见的不同。
纪宁如果是从题目本身来考虑,也根本猜不出题目是出自于谁,但如果是从题目的寓意中来挑选的话,纪宁大概也就明白了。
因为张玉珏对于中庸之道不太推崇,所以让张玉珏来出中庸题不太现实,所以第二题中庸题应该是出自苏中愈,那所有考生必然会直接猜想,第一道题目应该是出自张玉珏。
但纪宁却觉得事情恰恰相反。
在纪宁看来,虽然第二题是《中庸题》,但跟他之前所调查的张玉珏推崇纯孝的思想相符合,所以张玉珏一定会把自己的思想带入到本次会试的题目中来,至于第一题,也不像是苏中愈的手笔,因为苏中愈所推崇的是雅好的古文,苏中愈对于四书中的学术见解,之前纪宁看过几本,都是在论述正统的孔孟思想,第一题中所出自于《孟子?告子章句上》,显然并非是孟子的正统理论为基础,而都是孟子在驳斥告子的一些思想学术,而形成的理论,不符合苏中愈的学术风格。
纪宁进而推测到,其实两道题目都是出自于张玉珏。
两个主考官,一个来自于朝廷,一个来自于文庙,结果在最重要的四书文题目上,两篇题目却都出自于朝廷所派出的主考官张玉珏,文庙所派出的主考官苏中愈未曾出题,这就要让纪宁多想了。
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朝廷掌握了本次会试的主动权,在出题上皆都由朝廷来主导,最后所选拔的人才,也是主要为朝廷所用,文庙的可选择权会被极大压缩。
第二种解释,就是四书文题目出自于张玉珏,而后续的题目则主要出自于苏中愈,二人在出题上彼此配合,各展所长。
纪宁端详着手上的题目,又把三篇五经文看过,他所选择的五经本经是为《尚书》,所以三篇题目也都出自于《尚书》,而这三道题目也跟之前的两道四书文题目很相似,都很有张玉珏的风格,看不到苏中愈所要表达的思想。
纪宁心想:“难道跟金陵乡试一样,会试也被朝廷的某些势力所控制,连出题的方向上都被左右?那是否意味着最后的考试方向,也要往谁更有‘谋反叛国’之心上倾向?”
他转念又一想:“金陵乡试,很可能是由太子所主导,如今太子虽然看似昏聩,但仍掌握了京师的一些要害衙门控制权,就怕这张玉珏,也是太子的人,而苏中愈那边也被太子所收买了!”
会试的第一场,也是重中之重的一场,便是四书五经文的考试。
与乡试考三道四书文外加四道五经文不同,会试只考两道四书文,外加三道五经文。
时间仍旧是三天,从二月初九的早晨,一直到二月十一的日落黄昏,在二月十一收卷之后,到第二天开考之前又是一个没有考试的空窗期。
纪宁在初八这天,很晚才入睡,半夜睡的也不好,总是睡醒,他对于贡院的环境还不是很适应,一宿睡的不安生,第二天他是在一阵敲锣声中醒来的。
这是开场锣的声音,整个贡院内被分成了很多部分,开场的时间要尽量一致,而开场锣就是敲给外帘官们听的,外帘官把已经准备好的试卷,放在一个个小木盒之中,木盒上写的是考生的考舍号。
南方的考生在一边,北方的考生在一边,除此之外,记录考生的仅仅是考舍,连考官也不知道哪个考舍中是哪个考生,毕竟考生抽取的号舍号牌也是随机的,最后的卷子又是弥封的,考卷最后还要经过誊写。
所以考生在贡院之中,代表其身份的仅仅是考生的考舍而已,谁的成绩好坏,也完全取决于这个考舍的考号。
一直到最后成绩定下来之后,弥封才会开启,考官也方知道中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三百人是谁。
二月初九的清早,纪宁醒来后跟平时不同,他不需要梳洗,仅仅需要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便坐下来,在那一方小孔之下,等待考卷被递进来。
不多时,外面有铃铛声,随即门上的小方孔打开,外面传来兵丁的声音:“里面的老爷,您的卷子来了,您收好了,先检查一下是否有问题,有的话小人马上找官差给您换过,如果没有的话,那也知会小人一声。”
纪宁把卷子接过来,仔细打量一番。
跟乡试的试卷很相似,不过会试的卷子要显得更规范,弥封线很宽,给了考生足够的区域把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写上去,为了避免重名,考生还要把自己祖上三代的祖籍写上去,最后才是开始答题。
纪宁最关心的不是四书五经的题目,而是自己的试卷和草稿纸是否有缺损的问题,在确定无误之后,他跟外面的兵丁打了招呼,兵丁这才安心到一边继续守候。
而对于贡院内一万一千多名考生来说,这次的会试也正式拉开帷幕。
……
……
纪宁收拾心情,首先把目光落在三道题目上。
先是两道四书文,第一题,是孟子题:“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第二题,则是中庸题:“舜其大孝也与!”
两篇题目,让纪宁的第一感觉是不难,因为这两道题目都是简单的出自《孟子》和《中庸》,而没有强改句式或者是从别处拼凑,也就不是什么截搭题。
也是到了会试这种场合,虽然出题更加宽泛,但同时也对出题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皇帝和文庙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你们就应该出怎样的题目,而不能投机取巧出一些“******”的截搭题。
只要是四书中的原文题目,在回答上都不会很困难,主要在于理解方面。
一道题目,只有能明白要考察的方向是什么,才能开始破题写文章,纪宁看到这两道题目之后,首先所想到的,不是这两道题目到底应该怎么破题,而是想,这两道题目分别是出自于两位主考官中的谁。
张玉珏和苏中愈,虽然都是主考官,学的也都是儒家思想,但他们在学术思想上还是有一定不同的,主要就在于对政见的不同。
纪宁如果是从题目本身来考虑,也根本猜不出题目是出自于谁,但如果是从题目的寓意中来挑选的话,纪宁大概也就明白了。
因为张玉珏对于中庸之道不太推崇,所以让张玉珏来出中庸题不太现实,所以第二题中庸题应该是出自苏中愈,那所有考生必然会直接猜想,第一道题目应该是出自张玉珏。
但纪宁却觉得事情恰恰相反。
在纪宁看来,虽然第二题是《中庸题》,但跟他之前所调查的张玉珏推崇纯孝的思想相符合,所以张玉珏一定会把自己的思想带入到本次会试的题目中来,至于第一题,也不像是苏中愈的手笔,因为苏中愈所推崇的是雅好的古文,苏中愈对于四书中的学术见解,之前纪宁看过几本,都是在论述正统的孔孟思想,第一题中所出自于《孟子?告子章句上》,显然并非是孟子的正统理论为基础,而都是孟子在驳斥告子的一些思想学术,而形成的理论,不符合苏中愈的学术风格。
纪宁进而推测到,其实两道题目都是出自于张玉珏。
两个主考官,一个来自于朝廷,一个来自于文庙,结果在最重要的四书文题目上,两篇题目却都出自于朝廷所派出的主考官张玉珏,文庙所派出的主考官苏中愈未曾出题,这就要让纪宁多想了。
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朝廷掌握了本次会试的主动权,在出题上皆都由朝廷来主导,最后所选拔的人才,也是主要为朝廷所用,文庙的可选择权会被极大压缩。
第二种解释,就是四书文题目出自于张玉珏,而后续的题目则主要出自于苏中愈,二人在出题上彼此配合,各展所长。
纪宁端详着手上的题目,又把三篇五经文看过,他所选择的五经本经是为《尚书》,所以三篇题目也都出自于《尚书》,而这三道题目也跟之前的两道四书文题目很相似,都很有张玉珏的风格,看不到苏中愈所要表达的思想。
纪宁心想:“难道跟金陵乡试一样,会试也被朝廷的某些势力所控制,连出题的方向上都被左右?那是否意味着最后的考试方向,也要往谁更有‘谋反叛国’之心上倾向?”
他转念又一想:“金陵乡试,很可能是由太子所主导,如今太子虽然看似昏聩,但仍掌握了京师的一些要害衙门控制权,就怕这张玉珏,也是太子的人,而苏中愈那边也被太子所收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