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 第十七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15
第十七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15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最新章节!
被激发出热情的女人们干劲冲天,几乎到了不休不眠的地步。
李青林拿杆称将初四一整天的纺出来的棉纱称了称重量,平均每个人每天最多能纺八个小时,一个人每天最高能纺九两皮棉,三个人一天最多纺二斤七两皮棉。
民国时期棉花产量低下,因而价格较贵,现在皮棉价格是一块大洋大约买三斤。这次李万全他们“讨”了了十三个大洋的皮棉,就是四十斤,照现在这个速度,四十斤皮棉需要半个月才能纺完。
军队的夏装最迟在五月底就要发放到士兵手里。棉纱还需要经过织布、染色、缝制后才能送到军队手里,那就是说最迟在五月上旬前棉纱需求最旺盛。从现在起到五月上旬这一期间,面纱的需求量最大。李青林的手工纺纱小车间只有加大出纱量,才会最大限度的赚钱。于是李青林做出了一个决定:增加纺纱车,聘用纺纱女工。
这次李青林也没有征求李万全他们的意见,直接决定以下几条:一、请周家、钱家三个女人加入,现有的纺车换人不停车,日夜纺纱,;二、李万祥加紧制作纺车,最终达到每个女人一辆;三、以计件制发放纺纱工钱,包括家里人在内,每纺一斤皮棉发工钱十个铜元,余下的纯利润按两家股份分红;四、纺纱不是女人的专利,大老爷们也可以学会纺纱。作为表率,男人学纺纱先从李清林开始。
豫北地区男人在这个时期一般不做这种女人干的活的,李青林知道男人纺纱并不输于女人。前世李青林去延安旅游,革命文物展示馆里就有周总理用过的纺车。在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中,许多男人也会纺纱,并且纺出来的棉纱质量很好。
除了第四条以外,李青林安排的几条意见都在顺利实施。不需要出钱买原料,也不需要准备纺纱车,只需要花点功夫出点力气就可以赚钱,这样的好事让村里所有的女人都加入了纺纱行列。皮棉一天天减少,雪白的棉纱不断被纺出来,
李青林确实准备以身作则学习纺纱,他刚坐在纺纱车前准备跟卫三丫学纺纱,就被婶子刘二花一把揪了起来。
婶子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女人干的事,不是你干的活!你是干大事的人,只要多想点好办法让咱们多赚点钱就行了!”
中国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李青林想在短期内改变传统思想,最起码现在就行不通。李青林只好苦笑一下,放弃了他男人纺棉纱的宏伟计划。
李青林前世看过一份资料,知道有一种纺纱车可以一次纺三锭,这种纺车可以提高纺纱效率。他本想通过改进手摇纺纱车来实现一次访三锭纱,因为不是学机械专业的,研究了一番手摇纱车后,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自动放弃了。
不过李青林另外一个改革成功了,那就是省油的灯。
晚上加班需要照明,照明就需要点灯。虽然所有的纱车都在一间屋子里,但是一盏桐油灯亮度不够,一间屋子最起码要两处照明点才行。
桐油很贵,王秀珍舍不得,找来不花钱的松明子点上。点松明子虽说不用花钱,可是点起来烟太大,时间久了,屋子里的人满脸都漆黑的。李青林禁止用松明子照明,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因为连人都熏黑了,那纱也会黑,出售的时候卖相不好,人家会压价的。
李青林决定制作省油的灯。
历史上确实有省油的灯,南宋诗人陆游曾经有段文字记录过省油的灯:“灯勿用铜盏,惟磁盏最省油。蜀中有夹层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陆游所记录的省油灯是有科学道理的。普通的油灯里的油在点燃时不是完全被燃烧掉的,有一部分又是被蒸发掉的。因为灯芯燃烧同时,也加热了灯盏中的植物油,油温上升灯油就白白挥发了。
李青林家现在用的灯很简单,就是一个铜灯盏放在一个竹架子上,盏里面再倒上灯油、安上灯芯就可以点亮了。
李青林把灯盏拿下来,放到一个大小深浅合适的土陶盘子上,再将灯盏底下盘子里注满水。灯点燃了,油温传到水里,水挥发得快,灯盏里的油温就低,桐油减少挥发,油就省下来了。使用这种简单的省油灯需要经常注意灯盏下面水面高度,一旦水面过低就必须加水。
改进后的省油灯经过实际使用,虽然达不到陆游所说的“可省油之半”,但是起码省油三分之一以上。
这种简易的省油灯一经出现,立刻受到了主妇们的欢迎。心灵手巧的钱家二小子钱多贵参考李青林的省油灯,用铜皮制作出铜制的省油灯卖给富户,还小小的赚了一笔钱。
正月是冬闲时节,地里没什么农活干。女人们都在日夜加班纺棉纱,李家男人们也没闲着。李万全、李万祥、李青林把后山洼的桐籽都悄悄捡了回来,因为小叔的房子被占用了,他们把桐籽放到李青林家,男人们抓紧时间把桐籽都剥出了仁。
因为这些桐籽是偷偷从王常善家林子里捡来的,他们不敢大鸣大放地送去榨油。等“破五”以后,三个男人分头多次将桐籽送到不同的油坊卖掉。
因为最终收获的比预计的多些,全部桐籽送到油坊后,除了因为晚上要点灯而换回十斤桐油,还卖了三十一个大洋,并拉回二百多斤桐籽饼。
李万全、李万祥得了这么多钱又得了这么多桐籽饼,心情非常高兴,李万祥高兴之余拿出一个大洋奖励给李青林。两家把剩下的三十大洋、桐籽饼、桐籽壳平均分了,李万祥也将五块钱的纺纱股本金还给了李万全。
正月初十晚上,四十斤皮棉全部纺成了棉纱。
正月十一一大早,李万祥、李万全和李青林到镇上付了上次“讨”的皮棉、铁钎、笋壳钱,卖掉棉纱,再买回四十斤皮棉。
拿到纱钱,李青林算出这次纺纱扣除原料成本后获得九百六十六个铜圆,其中四百铜圆是女人们纺纱的工资,八十铜圆是周德中的弹棉花工资,两个李家还剩下纯利四百八十六个铜圆。
知道利润以后,李万全、李万祥激动得有点满脸通红。他们没想到李青林让他们投资十五个大洋,过了仅仅八天,就能赚四百八十六个铜圆,这还不包括家里女人的工钱呢。
这可是两个多大洋啊!平时要是给人家打短工,他们两个人就算做最脏最累的累,八天时间怎么也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当李青林问他们俩怎么处理这笔钱的时候,他两异口同声地说:“你说咋办就咋办!”
李青林决定拿三百九十铜圆按股份分了,即李万全分得二百六十铜圆、李万祥一百三十铜圆;剩下九十六个铜圆拿来买二斤五花肉、一斤散装红薯干酒和六份芝麻糖。肉是晚上烧来吃的,酒是晚上犒劳李万祥和李万全的,芝麻糖是奖励六个纺纱女人的。毕竟人家才是纺纱主力,除了工资以外,女人还是要精神鼓励不是。
担着棉花,带着喜悦,李万祥、李万全回到了村里。女人们都集中到纺纱房内,李青林开始按照纺成一斤皮棉十个铜园发工资。
周德中拿到了八十个铜铜圆,女人们多者七十多个铜圆,少者五十多个铜圆。女人中拿得最多的竟然是卫三丫,总共七十七个铜圆。
农村妇女能够挣到钱的机会并不多,她们最主要的进项就是养猪喂鸡种菜。
小李庄四户人家土地少,种的粮连自己口粮都保证不了,农闲时只吃两顿,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采野菜吃,所以没有人家养猪;每家只养了几只鸡,主妇们都靠母鸡下蛋换盐。
这次一次性拿到这么多钱,所有的女人一阵欢呼,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发完工钱,李青林拿出一包芝麻糖递给卫三丫并宣布:“三丫纺得最多,奖励芝麻糖一包!”
姜秀枝马上提出抗议:“青林太偏心了,我们纺得也不少,你咋只发给三丫一个人吃?”
李青林笑道:“我说三丫纺得最多奖励一包芝麻糖,没说第二名不奖励芝麻糖啊?”说完笑眯眯地拿出余下的芝麻糖,给每个女人发了一包。
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小李庄,为了生存下去人人都节衣缩食,女人们更是如此。一小包芝麻糖不多,也不贵,平时她们到镇上路过卖糖的店铺只是看看,从来都没敢想去花钱买点自己吃,象卫三丫已经十六(虚岁)了,还从来不知道芝麻糖是什么滋味呢!
芝麻糖发到她们手里,引起一阵尖叫,欢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也弥漫了整个村庄。
被激发出热情的女人们干劲冲天,几乎到了不休不眠的地步。
李青林拿杆称将初四一整天的纺出来的棉纱称了称重量,平均每个人每天最多能纺八个小时,一个人每天最高能纺九两皮棉,三个人一天最多纺二斤七两皮棉。
民国时期棉花产量低下,因而价格较贵,现在皮棉价格是一块大洋大约买三斤。这次李万全他们“讨”了了十三个大洋的皮棉,就是四十斤,照现在这个速度,四十斤皮棉需要半个月才能纺完。
军队的夏装最迟在五月底就要发放到士兵手里。棉纱还需要经过织布、染色、缝制后才能送到军队手里,那就是说最迟在五月上旬前棉纱需求最旺盛。从现在起到五月上旬这一期间,面纱的需求量最大。李青林的手工纺纱小车间只有加大出纱量,才会最大限度的赚钱。于是李青林做出了一个决定:增加纺纱车,聘用纺纱女工。
这次李青林也没有征求李万全他们的意见,直接决定以下几条:一、请周家、钱家三个女人加入,现有的纺车换人不停车,日夜纺纱,;二、李万祥加紧制作纺车,最终达到每个女人一辆;三、以计件制发放纺纱工钱,包括家里人在内,每纺一斤皮棉发工钱十个铜元,余下的纯利润按两家股份分红;四、纺纱不是女人的专利,大老爷们也可以学会纺纱。作为表率,男人学纺纱先从李清林开始。
豫北地区男人在这个时期一般不做这种女人干的活的,李青林知道男人纺纱并不输于女人。前世李青林去延安旅游,革命文物展示馆里就有周总理用过的纺车。在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中,许多男人也会纺纱,并且纺出来的棉纱质量很好。
除了第四条以外,李青林安排的几条意见都在顺利实施。不需要出钱买原料,也不需要准备纺纱车,只需要花点功夫出点力气就可以赚钱,这样的好事让村里所有的女人都加入了纺纱行列。皮棉一天天减少,雪白的棉纱不断被纺出来,
李青林确实准备以身作则学习纺纱,他刚坐在纺纱车前准备跟卫三丫学纺纱,就被婶子刘二花一把揪了起来。
婶子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女人干的事,不是你干的活!你是干大事的人,只要多想点好办法让咱们多赚点钱就行了!”
中国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李青林想在短期内改变传统思想,最起码现在就行不通。李青林只好苦笑一下,放弃了他男人纺棉纱的宏伟计划。
李青林前世看过一份资料,知道有一种纺纱车可以一次纺三锭,这种纺车可以提高纺纱效率。他本想通过改进手摇纺纱车来实现一次访三锭纱,因为不是学机械专业的,研究了一番手摇纱车后,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自动放弃了。
不过李青林另外一个改革成功了,那就是省油的灯。
晚上加班需要照明,照明就需要点灯。虽然所有的纱车都在一间屋子里,但是一盏桐油灯亮度不够,一间屋子最起码要两处照明点才行。
桐油很贵,王秀珍舍不得,找来不花钱的松明子点上。点松明子虽说不用花钱,可是点起来烟太大,时间久了,屋子里的人满脸都漆黑的。李青林禁止用松明子照明,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因为连人都熏黑了,那纱也会黑,出售的时候卖相不好,人家会压价的。
李青林决定制作省油的灯。
历史上确实有省油的灯,南宋诗人陆游曾经有段文字记录过省油的灯:“灯勿用铜盏,惟磁盏最省油。蜀中有夹层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陆游所记录的省油灯是有科学道理的。普通的油灯里的油在点燃时不是完全被燃烧掉的,有一部分又是被蒸发掉的。因为灯芯燃烧同时,也加热了灯盏中的植物油,油温上升灯油就白白挥发了。
李青林家现在用的灯很简单,就是一个铜灯盏放在一个竹架子上,盏里面再倒上灯油、安上灯芯就可以点亮了。
李青林把灯盏拿下来,放到一个大小深浅合适的土陶盘子上,再将灯盏底下盘子里注满水。灯点燃了,油温传到水里,水挥发得快,灯盏里的油温就低,桐油减少挥发,油就省下来了。使用这种简单的省油灯需要经常注意灯盏下面水面高度,一旦水面过低就必须加水。
改进后的省油灯经过实际使用,虽然达不到陆游所说的“可省油之半”,但是起码省油三分之一以上。
这种简易的省油灯一经出现,立刻受到了主妇们的欢迎。心灵手巧的钱家二小子钱多贵参考李青林的省油灯,用铜皮制作出铜制的省油灯卖给富户,还小小的赚了一笔钱。
正月是冬闲时节,地里没什么农活干。女人们都在日夜加班纺棉纱,李家男人们也没闲着。李万全、李万祥、李青林把后山洼的桐籽都悄悄捡了回来,因为小叔的房子被占用了,他们把桐籽放到李青林家,男人们抓紧时间把桐籽都剥出了仁。
因为这些桐籽是偷偷从王常善家林子里捡来的,他们不敢大鸣大放地送去榨油。等“破五”以后,三个男人分头多次将桐籽送到不同的油坊卖掉。
因为最终收获的比预计的多些,全部桐籽送到油坊后,除了因为晚上要点灯而换回十斤桐油,还卖了三十一个大洋,并拉回二百多斤桐籽饼。
李万全、李万祥得了这么多钱又得了这么多桐籽饼,心情非常高兴,李万祥高兴之余拿出一个大洋奖励给李青林。两家把剩下的三十大洋、桐籽饼、桐籽壳平均分了,李万祥也将五块钱的纺纱股本金还给了李万全。
正月初十晚上,四十斤皮棉全部纺成了棉纱。
正月十一一大早,李万祥、李万全和李青林到镇上付了上次“讨”的皮棉、铁钎、笋壳钱,卖掉棉纱,再买回四十斤皮棉。
拿到纱钱,李青林算出这次纺纱扣除原料成本后获得九百六十六个铜圆,其中四百铜圆是女人们纺纱的工资,八十铜圆是周德中的弹棉花工资,两个李家还剩下纯利四百八十六个铜圆。
知道利润以后,李万全、李万祥激动得有点满脸通红。他们没想到李青林让他们投资十五个大洋,过了仅仅八天,就能赚四百八十六个铜圆,这还不包括家里女人的工钱呢。
这可是两个多大洋啊!平时要是给人家打短工,他们两个人就算做最脏最累的累,八天时间怎么也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当李青林问他们俩怎么处理这笔钱的时候,他两异口同声地说:“你说咋办就咋办!”
李青林决定拿三百九十铜圆按股份分了,即李万全分得二百六十铜圆、李万祥一百三十铜圆;剩下九十六个铜圆拿来买二斤五花肉、一斤散装红薯干酒和六份芝麻糖。肉是晚上烧来吃的,酒是晚上犒劳李万祥和李万全的,芝麻糖是奖励六个纺纱女人的。毕竟人家才是纺纱主力,除了工资以外,女人还是要精神鼓励不是。
担着棉花,带着喜悦,李万祥、李万全回到了村里。女人们都集中到纺纱房内,李青林开始按照纺成一斤皮棉十个铜园发工资。
周德中拿到了八十个铜铜圆,女人们多者七十多个铜圆,少者五十多个铜圆。女人中拿得最多的竟然是卫三丫,总共七十七个铜圆。
农村妇女能够挣到钱的机会并不多,她们最主要的进项就是养猪喂鸡种菜。
小李庄四户人家土地少,种的粮连自己口粮都保证不了,农闲时只吃两顿,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采野菜吃,所以没有人家养猪;每家只养了几只鸡,主妇们都靠母鸡下蛋换盐。
这次一次性拿到这么多钱,所有的女人一阵欢呼,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发完工钱,李青林拿出一包芝麻糖递给卫三丫并宣布:“三丫纺得最多,奖励芝麻糖一包!”
姜秀枝马上提出抗议:“青林太偏心了,我们纺得也不少,你咋只发给三丫一个人吃?”
李青林笑道:“我说三丫纺得最多奖励一包芝麻糖,没说第二名不奖励芝麻糖啊?”说完笑眯眯地拿出余下的芝麻糖,给每个女人发了一包。
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小李庄,为了生存下去人人都节衣缩食,女人们更是如此。一小包芝麻糖不多,也不贵,平时她们到镇上路过卖糖的店铺只是看看,从来都没敢想去花钱买点自己吃,象卫三丫已经十六(虚岁)了,还从来不知道芝麻糖是什么滋味呢!
芝麻糖发到她们手里,引起一阵尖叫,欢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也弥漫了整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