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长归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奋斗在红楼最新章节!
夏季多雨。夕阳和淡淡的暮色才落在窗沿上,便是一场暴雨突至。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落在小院的屋檐,走廊,石板上。
黎宽起身,将客厅里的窗户关上,继续与同年、同乡、好友彭鏊小酌闲谈。
黎宽时年39岁,是雍治十四年的榜眼。任职翰林编修。翰林,在京中就有“穷翰林”的名头。翰苑词臣,清贵是清贵,但,确实没有多少油水。
他虽然是楚王幕僚中核心的苏州派,东林党。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经济上的额外收入。
本来和晋商殷无忌有意和他交好。他倒是想借力买一个小妾。不想,看得入眼的戏子,却是贾府出身。而随后,殷无忌此时已经出事:被贾环挤兑的信用破产。
雨声点点。客厅中的气氛,有些沉闷。楚王党的两个“钱袋子”被贾环敲掉。
黎宽拿着酒杯,沉吟着问道:“韩子恒真决定不管关在都察院里的高百万?怎么说都是乡亲。”
彭鏊摇摇头,轻吸一口气,道:“黎兄,他说了不管。”今天下午他提前出了翰林院,去荆园中见过韩秀才。
彭鏊,字济之,苏州吴县人。时年27岁。丙辰科探花。官任翰林编修。
黎宽不满的道:“韩秀才误事,才具不足。晋王党分崩离析,何大学士去职。本该是气势如虎的局面,现在成了小娘的裹脚布,一点都不爽利。
贾环这样蹭鼻子上脸,都不回击。朝廷内外有几人会心向楚王?我东林一脉,何日才能重返朝堂执政?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请柳前辈早日到京中主持大局为好。”
彭鏊笑一笑,劝道:“黎兄,这事急不来。韩子恒的策略并没有错。楚王殿下的首要任务,是讨天子欢心。收取朝臣之心,倒在其次。柳前辈在苏州教书传道,未必有意在近期来京城。”
他若是柳前辈,亦不会在此时来京中。有当今天子政变上位在前,夺嫡之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算落定。何苦来趟这滩浑水?等楚王登上大宝,再来京城,岂不是稳当?
“唉…”黎宽长叹一口气,他知道彭鏊说的有道理,只是心里不痛快,郁闷的干一杯酒,道:“济之,其实,殷无忌、高之令去找贾府的麻烦,本身就是一个败笔。
成不成两说,关键是暴露了韩秀才自己的心思。以贾环的聪明,他会看不出来韩秀才害怕和他正面冲突?”
说韩秀才不行,他的大局战略又是对的。说他行,看看他现在办的叫什么事?
拖泥带水!
彭鏊点点头。韩秀才一介生员,想要让处在科举顶端的翰林服气,很难。况且,这事,韩秀才确实没办好。只是,事已至此,这口气,楚王党只能咽下去。
其实,现在去和贾环碰一碰,较量较量,楚王党中,有几个人敢?恐怕刑部白尚书都要掂量。贾环看着没了官身,断绝前程。但,贾府的势力,可是一直都在增长。
此次银币之事,贾府实力增长。同时,在旧武勋集团中,恐怕话语权将更重。贾环在暗中执掌着这样的力量,谁敢轻言与之正面冲突?想想晋王、顺亲王、南安郡王等人的下场!韩秀才的决定,不能说全错啊!
谁不忌惮?
彭鏊给黎宽倒酒,转移话题,“真理报主编魏原质因修书之功升国子监祭酒。黎兄可以考虑谋求此职。”
真理报主编,正五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套升迁的惯例。以翰林院侍讲(正六品),可以直接升任。若是翰林编修,或者翰林庶吉士,可以暂代主编职位。
…
…
张安博在雍治十六年春,与新的南京礼部尚书交割完成,启程前往京师。
本拟在三月中旬抵达京城,就任左都御史。但行至聊城段。因黄河桃花汛,百姓流离失所。他停在当地,帮忙处理赈灾的事宜。
以张安博此时在天下的名望:大儒。张安博在南京国子监改革四年,国子监文风大盛,俱是张氏学派的门徒。名望与日俱增。即便没有官职,地方官都会尊重他的意见。何况是即将就任的大中丞?
三月二十六日,张安博的船只,才启程,离开聊城,前往京师。地方官府送行。
运河上,船只来往。楼船的末端,一名容颜极美的女子,缓缓的放下窗帘,心里感慨着水灾下,民间疾苦,人世多艰。弹着琵琶,试唱新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
贾府,北园,外书房中。昨夜一场雨过,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初夏的芬芳。
贾环正吩咐着自己的长随钱槐,“你去东庄镇上,将书信送给叶先生,大师兄,罗君子他们,再帮我带口信到镇上的酒窖,运些好酒回来…”
贾府经营着澹云轩,因生意极好,高度白酒供不应求。酿酒的地点设在东庄镇。以周朝此时的美食工艺,和清朝后期时差不多。高度白酒已经出现。
但高度白酒很消耗粮食,历朝历代,都会颁布禁令,控制酿酒的份额。不过,国朝开国至今,时至今日,法及松弛。禁酒令,基本等同于无。
贾府所酿的高度白酒,在京城中颇受好评。酿酒业的门槛,不在于酿酒技术,而在于粮食成本,以及违法的成本。
贾环要酒的原因,是因为秦钟五日后就要傅秋芳成婚。甄宝玉亦快要和李绮成婚。他准备送些美酒。
钱槐忙点头,机灵的道:“三爷,你放心,我一定都带到。”
贾环笑着挥手,让他去办事。一路回到后院里,忽而想起件事来。当日,陈也俊请他们喝酒,酒后委托他带一句口信给妙玉。他前段时间和大师兄一起贺喜升官的国子监祭酒魏翰林,同时给方宗师送行,忙的给忘掉。
后院里,宝姐姐她们并不在。三月份时,薛蝌和薛蟠已经从南方行商回来。薛蟠年纪渐长,薛姨妈有意为儿子娶亲。给野马套一个笼头,少不得请宝钗去商量。
诗诗去清虚观祈福求子。韵儿在外头看账本,见贾府各处生意的管事。
贾环叫了留在家里看书的如意,和小丫鬟打麻将的晴雯,三人一起去往大观园。
顺着直道,往南直走。便到大观园的北端。往左边去是蘅芜苑,往右边是紫菱洲。正值上午十点多,大观园中,草木深深,幽静、舒适。树枝上有虫鸣。
贾环三人从门外全是奇石异草的蘅芜苑门前穿过,绕道正殿,前往栊翠庵。
蘅芜苑此时,已经给薛宝琴居住。宝钗住在北园。
晴雯穿着青缎面的掐牙背心,十九岁的少女,肌肤光滑水嫩,纤腰如柳。灵巧、妩媚、顽皮的丫鬟。好奇的问道:“三爷,怎么你近来这么忙?”
贾环帮晴雯打着遮阳伞,笑道:“怎么,惦记着我打牌输给你的银子了啊?”
皇周英华修成,官场上的变动。再加上,贾府拿下7%的银币份额,保证金,和史、王、薛的关系协调,他都要处理。忙过这阵子,他该去金陵了。
晴雯娇俏的翻个白眼,直爽的道:“三爷,你输的太假了。你输给林姑娘和两个姨奶奶,我们都当真的。输给我、香菱、如意、莺儿、彩霞,谁当真啊?”
贾环轻轻的搂下晴雯的细腰,笑道:“那行,我赶明儿把你赢到哭。你可不许发脾气。”
晴雯娇嗔着斜着眼睛瞥贾环。
跟在身边的如意,抿嘴娇笑,清秀可人。心想:说起来,大家真的有很久,没有这样在一块儿了!她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
…
一路绕过大观园正殿、凹晶馆,到栊翠庵的山脚下,看看山腰处的尼姑庵,贾环道:“妙玉性子孤僻,我去传句口信就下来。你们俩到可卿那里吃茶等我。”
晴雯、如意俩乖巧的点头,“知道啦,三爷。”秦可卿所在的达摩庵在栊翠庵山后,绕过去便是。
贾环顺着蜿蜒的青石台阶而上,走进栊翠庵。里头花木,都修建的整齐。别有一番意趣。可见主人的品味。
妙玉这个人,不管评价如何,有一点怕是公认的:她并不像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门洞里一个小尼姑出来,看见贾环,喝问道:“你是谁?快出去!”这是贾环第一次到栊翠庵中来。等贾环说明身份、来意,小尼姑给吓的脸色都发白。她刚才吼了府里的环三爷!低着头,赶紧进去通报妙玉。
贾环在庭院的树荫下的石凳,石桌处等着。他倒不会和一个小尼姑计较什么。
片刻后,妙玉一身灰色长袍,很是质朴。长发如云,身段高挑、婀娜,缓步前来。二十一岁的年龄,正值一个女子最美丽的年龄段中。明眸,粉唇,雪肤,细腰,长腿。灿若春华。
妙玉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三爷突然到我这里来,可是有事?”
贾环点点头,道:“你有一位苏州故人,叫我带一个口信。高之令将亡。苏州可回。”
妙玉的神情,在一瞬间仿佛凝固。贾环的话,她当然听的懂。半响,才回过神来。这几日的变故,实在太多。
妙玉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谢三爷带来口信。”
贾环笑一笑,“不客气。”转身离开。妙玉的神情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以他的阅历,当然看得出她眼睛里的复杂情绪:快意、感慨、追忆、落寞。
…
…
达摩庵中,环境幽幽,山风轻拂,吹动着树梢。
贾环和秦可卿在简单不失雅致的小厅中相对而坐,喝着茶,闲聊。晴雯、如意、宝珠在外头的大厅中。时时的听得到笑声。
贾环和秦可卿说起刚才见妙玉的场景,感慨道:“说起来,她也是个苦命人。父母双亡,青灯古佛。好不容易遇上对的人,又被拆散。而今,陈也俊早就娶妻生子。
妙玉这个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诗词造诣,恐怕不弱于林妹妹。但是,性子孤僻,特立独行,洁癖太过。若是,她以骄傲保护脆弱的内心,可以接受。
若是,以骄傲来鄙视别人,凸显自己。就未免不好。那样的话,她栊翠庵里的那块牌子:苦海慈航。可以换成:慈航静斋。”
秦可卿温柔的轻笑,执壶给贾环添茶,轻声细语的道:“不想,环叔也会在背后说人是非。”
贾环微愣,随即失笑。背后说别人的过错,不是君子所为。他在秦可卿面前太放松了。想想,两人一起经历了多少事情!
秦可卿抿嘴一笑。带着不自觉的娇媚、性-感的少妇的风情,美不胜收。国色天资的尤-物。“环叔,过几日我弟弟就要成亲。我心里不怎么托底。”
秦可卿性格柔弱,心里要强。但,人其实挺有趣的。
贾环安慰她,“放心吧。傅试的妹妹,管得住秦钟。我和老爷说了,请他去证婚。”秦钟的性格,和小娘子差不多。在贾家的族学里读书,把未语先脸红的毛病给改了。但,本质上,还是个小受。傅秋芳管着他,刚刚好。
秦可卿想一想,明眸看着贾环,有亮晶晶的眸光掠过,点点头,“我听环叔的。”
她明天就回秦家,帮忙操持弟弟的婚礼。秦家就剩下她和秦钟两个人。弟弟的人生大事,她当然要回去。
贾环和秦可卿聊一会,时间不自觉的就流走,快到饭点。贾环带着晴雯、如意出门。秦可卿一直送到山门外,目送贾环带着丫鬟们下山。直到他的人影变小,一袭玉色长衫消失在郁郁葱葱的美景中,方才带着宝珠返回。
…
…
贾环顺路往南走,准备到黛玉那里蹭饭。刚过怡红院,大观园的正门那里几个丫鬟气喘嘘嘘的跑过来,远远的喊道:“三爷,三爷,老爷请你过去。”
贾环奇怪的道:“这个点有什么事?”吩咐道:“晴雯、如意,你们俩自己回去吃午饭。我去前面看看。”
晴雯好笑的道:“三爷,没你带着,我们一样能在林姑娘哪里蹭饭啊。”她和黛玉的大丫鬟紫鹃的关系很好。
贾环笑一笑,跟着丫鬟们出角门,到前院里的贾政常摆饭的院落中,贾政、贾琏、贾蓉、贾蔷正在屋里说话。
贾蓉唇红齿白,起身迎接,笑道:“环叔来了。”他妻子胡氏已经怀孕三个月,喜气洋洋。宁国府人丁单薄,如今总算有指望。
贾琏,贾蔷也是笑着迎接。凤姐有了身孕。贾琏脸上同样带着喜气。他和凤姐儿的关系还是不大和睦。但,这是喜事。
贾环对三人点头,再向贾政作揖行礼,道:“儿子见过父亲。”
贾政捻须而笑,道:“坐吧。”吩咐长随信儿摆饭。父子不同席,屋里摆了两张桌子。贾环和贾蓉、贾蔷一桌。贾政和贾琏一桌。政老爹道:“环哥儿,我昨日收到你舅舅的回信,他的意思是,咱们这7%的份额,大可分出去,增加贾府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地位。你的意思呢?”
舅舅,就是还在榆林边关吃沙子的,九省都检点、五军都督府同知、榆林总兵王子腾。贾环和王子腾关系很差。但,贾政和王子腾有书信来往。
贾府的7%的份额,四大家族其余三家,都是要分一点的。形成合力好办事。至于其他人…
贾环道:“父亲,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事。除了四大家族内部,其他的人都不分份额。当然,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分配的形式上要讲究一二。70万两白银的保证金,我们府里一时间,很难全部拿的出来。我们需要向其他关系交好的世家中借一些银子周转。每年利息20%。”
这其实是变相的分配利益。但,主动权在贾府手中。哪天贾府不开心了,我就把钱还给你。这比直接分份额,要好的多。
从民间借贷,高利贷的利息,当然不可能这么低。但是,勋贵世家之间相互借银子,哪有说要给利息的道理?比如,贾府放了五万两银子在甄家手中,没说要收存款利息的吧?
而高利贷,也没有要借几万两银子高利贷的人!那不叫借贷,而叫故意欺诈。
贾政眉头慢慢的舒展开,微微一笑,“嗯。这样可行。”
正说着,酒菜端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贾环则正好有些饿。
…
…
四月五日,通州。
上午九十点许,水面上舟楫云集。而码头上,店肆密布。一派繁华盛景。
挺着肚子,胖乎乎的张承剑扶着七十三岁的父亲,缓步下船,“诶,父亲,你慢着点。”
张安博好笑的拍拍长子,“我还没老到走不动。”站立在码头上,看着通州这熟悉的一幕幕。年轻时,宦海生涯,每次出京,入京,都是从这里开始或者结束。
心中,游子归乡之感油然而生。这里,将是他仕途的最后一站啊。再过几年,他就要回老家居住。或者,回书院治学,也很好。
仆人们忙碌着,挑着行李下来。
这时,一群十几人从茶铺子里过来。为首的正是贾环。
贾环快步上前,作揖行礼,声音有些激动,孺慕之情,自然而然的升起,声音略哽咽的道:“弟子见过山长!”雍治十二底,他带着林妹妹从金陵返京。四年来,只南下了一次,与山长匆匆相见,便不得不告辞。
连山长生了重病,他都不知道。而今,终于可以就近照顾,侍奉在跟前。他与山长,情若父子。
贾环身后,都是书院的弟子,齐齐的道:“弟子见过山长。”声音响彻码头。
码头上正在做事,或者路过的工人、商人、官员们都好奇的看过来。而后,惊叹!
左都御史张老大人,自金陵而来,闻道书院的书生们,前来迎接师长归来!
张安博须发皆白,看着面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子玉、文约、长文、士元、友若…,双手虚扶众人,禁不住笑起来,道:“好,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诸子风采如昔,可喜可贺!”
贾环用力的抿嘴一笑,心情激荡,和大师兄一起上前扶着山长。又和张承剑打着招呼。
众人寒暄着,热闹着,激动着,簇拥着山长登上马车,迤逦的向京城而行。
此时的闻道书院,并不是雍治九年时,山长起复为左佥都御史时那般弱小啊!
夏季多雨。夕阳和淡淡的暮色才落在窗沿上,便是一场暴雨突至。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落在小院的屋檐,走廊,石板上。
黎宽起身,将客厅里的窗户关上,继续与同年、同乡、好友彭鏊小酌闲谈。
黎宽时年39岁,是雍治十四年的榜眼。任职翰林编修。翰林,在京中就有“穷翰林”的名头。翰苑词臣,清贵是清贵,但,确实没有多少油水。
他虽然是楚王幕僚中核心的苏州派,东林党。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经济上的额外收入。
本来和晋商殷无忌有意和他交好。他倒是想借力买一个小妾。不想,看得入眼的戏子,却是贾府出身。而随后,殷无忌此时已经出事:被贾环挤兑的信用破产。
雨声点点。客厅中的气氛,有些沉闷。楚王党的两个“钱袋子”被贾环敲掉。
黎宽拿着酒杯,沉吟着问道:“韩子恒真决定不管关在都察院里的高百万?怎么说都是乡亲。”
彭鏊摇摇头,轻吸一口气,道:“黎兄,他说了不管。”今天下午他提前出了翰林院,去荆园中见过韩秀才。
彭鏊,字济之,苏州吴县人。时年27岁。丙辰科探花。官任翰林编修。
黎宽不满的道:“韩秀才误事,才具不足。晋王党分崩离析,何大学士去职。本该是气势如虎的局面,现在成了小娘的裹脚布,一点都不爽利。
贾环这样蹭鼻子上脸,都不回击。朝廷内外有几人会心向楚王?我东林一脉,何日才能重返朝堂执政?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请柳前辈早日到京中主持大局为好。”
彭鏊笑一笑,劝道:“黎兄,这事急不来。韩子恒的策略并没有错。楚王殿下的首要任务,是讨天子欢心。收取朝臣之心,倒在其次。柳前辈在苏州教书传道,未必有意在近期来京城。”
他若是柳前辈,亦不会在此时来京中。有当今天子政变上位在前,夺嫡之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算落定。何苦来趟这滩浑水?等楚王登上大宝,再来京城,岂不是稳当?
“唉…”黎宽长叹一口气,他知道彭鏊说的有道理,只是心里不痛快,郁闷的干一杯酒,道:“济之,其实,殷无忌、高之令去找贾府的麻烦,本身就是一个败笔。
成不成两说,关键是暴露了韩秀才自己的心思。以贾环的聪明,他会看不出来韩秀才害怕和他正面冲突?”
说韩秀才不行,他的大局战略又是对的。说他行,看看他现在办的叫什么事?
拖泥带水!
彭鏊点点头。韩秀才一介生员,想要让处在科举顶端的翰林服气,很难。况且,这事,韩秀才确实没办好。只是,事已至此,这口气,楚王党只能咽下去。
其实,现在去和贾环碰一碰,较量较量,楚王党中,有几个人敢?恐怕刑部白尚书都要掂量。贾环看着没了官身,断绝前程。但,贾府的势力,可是一直都在增长。
此次银币之事,贾府实力增长。同时,在旧武勋集团中,恐怕话语权将更重。贾环在暗中执掌着这样的力量,谁敢轻言与之正面冲突?想想晋王、顺亲王、南安郡王等人的下场!韩秀才的决定,不能说全错啊!
谁不忌惮?
彭鏊给黎宽倒酒,转移话题,“真理报主编魏原质因修书之功升国子监祭酒。黎兄可以考虑谋求此职。”
真理报主编,正五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套升迁的惯例。以翰林院侍讲(正六品),可以直接升任。若是翰林编修,或者翰林庶吉士,可以暂代主编职位。
…
…
张安博在雍治十六年春,与新的南京礼部尚书交割完成,启程前往京师。
本拟在三月中旬抵达京城,就任左都御史。但行至聊城段。因黄河桃花汛,百姓流离失所。他停在当地,帮忙处理赈灾的事宜。
以张安博此时在天下的名望:大儒。张安博在南京国子监改革四年,国子监文风大盛,俱是张氏学派的门徒。名望与日俱增。即便没有官职,地方官都会尊重他的意见。何况是即将就任的大中丞?
三月二十六日,张安博的船只,才启程,离开聊城,前往京师。地方官府送行。
运河上,船只来往。楼船的末端,一名容颜极美的女子,缓缓的放下窗帘,心里感慨着水灾下,民间疾苦,人世多艰。弹着琵琶,试唱新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
贾府,北园,外书房中。昨夜一场雨过,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初夏的芬芳。
贾环正吩咐着自己的长随钱槐,“你去东庄镇上,将书信送给叶先生,大师兄,罗君子他们,再帮我带口信到镇上的酒窖,运些好酒回来…”
贾府经营着澹云轩,因生意极好,高度白酒供不应求。酿酒的地点设在东庄镇。以周朝此时的美食工艺,和清朝后期时差不多。高度白酒已经出现。
但高度白酒很消耗粮食,历朝历代,都会颁布禁令,控制酿酒的份额。不过,国朝开国至今,时至今日,法及松弛。禁酒令,基本等同于无。
贾府所酿的高度白酒,在京城中颇受好评。酿酒业的门槛,不在于酿酒技术,而在于粮食成本,以及违法的成本。
贾环要酒的原因,是因为秦钟五日后就要傅秋芳成婚。甄宝玉亦快要和李绮成婚。他准备送些美酒。
钱槐忙点头,机灵的道:“三爷,你放心,我一定都带到。”
贾环笑着挥手,让他去办事。一路回到后院里,忽而想起件事来。当日,陈也俊请他们喝酒,酒后委托他带一句口信给妙玉。他前段时间和大师兄一起贺喜升官的国子监祭酒魏翰林,同时给方宗师送行,忙的给忘掉。
后院里,宝姐姐她们并不在。三月份时,薛蝌和薛蟠已经从南方行商回来。薛蟠年纪渐长,薛姨妈有意为儿子娶亲。给野马套一个笼头,少不得请宝钗去商量。
诗诗去清虚观祈福求子。韵儿在外头看账本,见贾府各处生意的管事。
贾环叫了留在家里看书的如意,和小丫鬟打麻将的晴雯,三人一起去往大观园。
顺着直道,往南直走。便到大观园的北端。往左边去是蘅芜苑,往右边是紫菱洲。正值上午十点多,大观园中,草木深深,幽静、舒适。树枝上有虫鸣。
贾环三人从门外全是奇石异草的蘅芜苑门前穿过,绕道正殿,前往栊翠庵。
蘅芜苑此时,已经给薛宝琴居住。宝钗住在北园。
晴雯穿着青缎面的掐牙背心,十九岁的少女,肌肤光滑水嫩,纤腰如柳。灵巧、妩媚、顽皮的丫鬟。好奇的问道:“三爷,怎么你近来这么忙?”
贾环帮晴雯打着遮阳伞,笑道:“怎么,惦记着我打牌输给你的银子了啊?”
皇周英华修成,官场上的变动。再加上,贾府拿下7%的银币份额,保证金,和史、王、薛的关系协调,他都要处理。忙过这阵子,他该去金陵了。
晴雯娇俏的翻个白眼,直爽的道:“三爷,你输的太假了。你输给林姑娘和两个姨奶奶,我们都当真的。输给我、香菱、如意、莺儿、彩霞,谁当真啊?”
贾环轻轻的搂下晴雯的细腰,笑道:“那行,我赶明儿把你赢到哭。你可不许发脾气。”
晴雯娇嗔着斜着眼睛瞥贾环。
跟在身边的如意,抿嘴娇笑,清秀可人。心想:说起来,大家真的有很久,没有这样在一块儿了!她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
…
一路绕过大观园正殿、凹晶馆,到栊翠庵的山脚下,看看山腰处的尼姑庵,贾环道:“妙玉性子孤僻,我去传句口信就下来。你们俩到可卿那里吃茶等我。”
晴雯、如意俩乖巧的点头,“知道啦,三爷。”秦可卿所在的达摩庵在栊翠庵山后,绕过去便是。
贾环顺着蜿蜒的青石台阶而上,走进栊翠庵。里头花木,都修建的整齐。别有一番意趣。可见主人的品味。
妙玉这个人,不管评价如何,有一点怕是公认的:她并不像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门洞里一个小尼姑出来,看见贾环,喝问道:“你是谁?快出去!”这是贾环第一次到栊翠庵中来。等贾环说明身份、来意,小尼姑给吓的脸色都发白。她刚才吼了府里的环三爷!低着头,赶紧进去通报妙玉。
贾环在庭院的树荫下的石凳,石桌处等着。他倒不会和一个小尼姑计较什么。
片刻后,妙玉一身灰色长袍,很是质朴。长发如云,身段高挑、婀娜,缓步前来。二十一岁的年龄,正值一个女子最美丽的年龄段中。明眸,粉唇,雪肤,细腰,长腿。灿若春华。
妙玉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三爷突然到我这里来,可是有事?”
贾环点点头,道:“你有一位苏州故人,叫我带一个口信。高之令将亡。苏州可回。”
妙玉的神情,在一瞬间仿佛凝固。贾环的话,她当然听的懂。半响,才回过神来。这几日的变故,实在太多。
妙玉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谢三爷带来口信。”
贾环笑一笑,“不客气。”转身离开。妙玉的神情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以他的阅历,当然看得出她眼睛里的复杂情绪:快意、感慨、追忆、落寞。
…
…
达摩庵中,环境幽幽,山风轻拂,吹动着树梢。
贾环和秦可卿在简单不失雅致的小厅中相对而坐,喝着茶,闲聊。晴雯、如意、宝珠在外头的大厅中。时时的听得到笑声。
贾环和秦可卿说起刚才见妙玉的场景,感慨道:“说起来,她也是个苦命人。父母双亡,青灯古佛。好不容易遇上对的人,又被拆散。而今,陈也俊早就娶妻生子。
妙玉这个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诗词造诣,恐怕不弱于林妹妹。但是,性子孤僻,特立独行,洁癖太过。若是,她以骄傲保护脆弱的内心,可以接受。
若是,以骄傲来鄙视别人,凸显自己。就未免不好。那样的话,她栊翠庵里的那块牌子:苦海慈航。可以换成:慈航静斋。”
秦可卿温柔的轻笑,执壶给贾环添茶,轻声细语的道:“不想,环叔也会在背后说人是非。”
贾环微愣,随即失笑。背后说别人的过错,不是君子所为。他在秦可卿面前太放松了。想想,两人一起经历了多少事情!
秦可卿抿嘴一笑。带着不自觉的娇媚、性-感的少妇的风情,美不胜收。国色天资的尤-物。“环叔,过几日我弟弟就要成亲。我心里不怎么托底。”
秦可卿性格柔弱,心里要强。但,人其实挺有趣的。
贾环安慰她,“放心吧。傅试的妹妹,管得住秦钟。我和老爷说了,请他去证婚。”秦钟的性格,和小娘子差不多。在贾家的族学里读书,把未语先脸红的毛病给改了。但,本质上,还是个小受。傅秋芳管着他,刚刚好。
秦可卿想一想,明眸看着贾环,有亮晶晶的眸光掠过,点点头,“我听环叔的。”
她明天就回秦家,帮忙操持弟弟的婚礼。秦家就剩下她和秦钟两个人。弟弟的人生大事,她当然要回去。
贾环和秦可卿聊一会,时间不自觉的就流走,快到饭点。贾环带着晴雯、如意出门。秦可卿一直送到山门外,目送贾环带着丫鬟们下山。直到他的人影变小,一袭玉色长衫消失在郁郁葱葱的美景中,方才带着宝珠返回。
…
…
贾环顺路往南走,准备到黛玉那里蹭饭。刚过怡红院,大观园的正门那里几个丫鬟气喘嘘嘘的跑过来,远远的喊道:“三爷,三爷,老爷请你过去。”
贾环奇怪的道:“这个点有什么事?”吩咐道:“晴雯、如意,你们俩自己回去吃午饭。我去前面看看。”
晴雯好笑的道:“三爷,没你带着,我们一样能在林姑娘哪里蹭饭啊。”她和黛玉的大丫鬟紫鹃的关系很好。
贾环笑一笑,跟着丫鬟们出角门,到前院里的贾政常摆饭的院落中,贾政、贾琏、贾蓉、贾蔷正在屋里说话。
贾蓉唇红齿白,起身迎接,笑道:“环叔来了。”他妻子胡氏已经怀孕三个月,喜气洋洋。宁国府人丁单薄,如今总算有指望。
贾琏,贾蔷也是笑着迎接。凤姐有了身孕。贾琏脸上同样带着喜气。他和凤姐儿的关系还是不大和睦。但,这是喜事。
贾环对三人点头,再向贾政作揖行礼,道:“儿子见过父亲。”
贾政捻须而笑,道:“坐吧。”吩咐长随信儿摆饭。父子不同席,屋里摆了两张桌子。贾环和贾蓉、贾蔷一桌。贾政和贾琏一桌。政老爹道:“环哥儿,我昨日收到你舅舅的回信,他的意思是,咱们这7%的份额,大可分出去,增加贾府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地位。你的意思呢?”
舅舅,就是还在榆林边关吃沙子的,九省都检点、五军都督府同知、榆林总兵王子腾。贾环和王子腾关系很差。但,贾政和王子腾有书信来往。
贾府的7%的份额,四大家族其余三家,都是要分一点的。形成合力好办事。至于其他人…
贾环道:“父亲,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事。除了四大家族内部,其他的人都不分份额。当然,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分配的形式上要讲究一二。70万两白银的保证金,我们府里一时间,很难全部拿的出来。我们需要向其他关系交好的世家中借一些银子周转。每年利息20%。”
这其实是变相的分配利益。但,主动权在贾府手中。哪天贾府不开心了,我就把钱还给你。这比直接分份额,要好的多。
从民间借贷,高利贷的利息,当然不可能这么低。但是,勋贵世家之间相互借银子,哪有说要给利息的道理?比如,贾府放了五万两银子在甄家手中,没说要收存款利息的吧?
而高利贷,也没有要借几万两银子高利贷的人!那不叫借贷,而叫故意欺诈。
贾政眉头慢慢的舒展开,微微一笑,“嗯。这样可行。”
正说着,酒菜端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贾环则正好有些饿。
…
…
四月五日,通州。
上午九十点许,水面上舟楫云集。而码头上,店肆密布。一派繁华盛景。
挺着肚子,胖乎乎的张承剑扶着七十三岁的父亲,缓步下船,“诶,父亲,你慢着点。”
张安博好笑的拍拍长子,“我还没老到走不动。”站立在码头上,看着通州这熟悉的一幕幕。年轻时,宦海生涯,每次出京,入京,都是从这里开始或者结束。
心中,游子归乡之感油然而生。这里,将是他仕途的最后一站啊。再过几年,他就要回老家居住。或者,回书院治学,也很好。
仆人们忙碌着,挑着行李下来。
这时,一群十几人从茶铺子里过来。为首的正是贾环。
贾环快步上前,作揖行礼,声音有些激动,孺慕之情,自然而然的升起,声音略哽咽的道:“弟子见过山长!”雍治十二底,他带着林妹妹从金陵返京。四年来,只南下了一次,与山长匆匆相见,便不得不告辞。
连山长生了重病,他都不知道。而今,终于可以就近照顾,侍奉在跟前。他与山长,情若父子。
贾环身后,都是书院的弟子,齐齐的道:“弟子见过山长。”声音响彻码头。
码头上正在做事,或者路过的工人、商人、官员们都好奇的看过来。而后,惊叹!
左都御史张老大人,自金陵而来,闻道书院的书生们,前来迎接师长归来!
张安博须发皆白,看着面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子玉、文约、长文、士元、友若…,双手虚扶众人,禁不住笑起来,道:“好,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诸子风采如昔,可喜可贺!”
贾环用力的抿嘴一笑,心情激荡,和大师兄一起上前扶着山长。又和张承剑打着招呼。
众人寒暄着,热闹着,激动着,簇拥着山长登上马车,迤逦的向京城而行。
此时的闻道书院,并不是雍治九年时,山长起复为左佥都御史时那般弱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