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第769章 再见已是陌生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执掌武唐最新章节!
在站定的那一霎那,陆瑾情不自禁的抬头朝着天后望了过去。
数月未见,天后容貌没有半分改变,只是那股高居上位的威严肃穆之态愈显浓厚,竟使得人情不自禁便生出了敬畏之心。
陆瑾现在还不能忘怀去岁长安城发生粮荒的时候,圣人闻讯晕倒在地,太子殿下哭哭啼啼,是身为女子的天后当机立断的稳定住了局势,安抚了群臣之心,并英明果决的作出了前往洛阳就食的决定,对于此点,天后实在是功不可没。
听闻以前还在太宗朝时,身为才人的天后便时常陪伴贞观天子处理政务,或许就是因为那段时间耳濡目染的缘故,才使得武天后对于举国大政有了一定了解和处理能力。
想着想着,陆瑾微微走神,目光止不住游离了起来。
忽地,一个曾经法难以忘怀,并在夜晚辗转难侧为之思念的影子映入陆瑾的眼帘,使得他神情忍不住微微一僵。
上官婉儿!
陆瑾嘴唇轻轻动了一下,似乎在喃喃低语着这个熟悉的名字。
然而很快,他的唇角不由自主的牵出了释然的微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就如同时才经过宫道时,目光扫过那片飘然而落的枫叶,虽然还有淡淡的忧伤,但已是无关痛痒,目光自然而然毋须停留,将视线移开了。
坐在长案后的上官婉儿神色如常,然而从陆瑾走入殿内之后,视线余光一直情不自禁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数月不见,陆瑾风采依旧更盛往昔,脸膛上更是少了一些年少的稚嫩,多了一份朝廷重臣的沉稳,他的目光依旧是那么柔和明亮,恰如夜晚闪烁的那颗繁星,让上官婉儿着迷心动不已。
上官婉儿很是敏感的察觉到陆瑾的视线停留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则,却只是短短的一瞬,须臾之间就立即移开,就好似看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般。
察觉如此,上官婉儿心内如同万枚铜针在扎一般难受,强烈心悸的疼痛感使得她几乎快要呼吸不过来。
她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垂首案牍纵笔如飞,再也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异样。
今日,天后以及殿内群臣商议的是吐蕃侵扰大唐西部边陲之事。
前来议事的大臣除了有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中书侍郎王德珍、黄门侍郎崔知温四位丞相外,还有四位刚新晋的丞相,分别是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侍举,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正一,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长倩,以及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玄同。
这次突然新晋如此多的宰相议政,特别是新设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四品以下官员参知政事,有着非常明显的用意和目的,表明天皇天后为了阻止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首长权力过大,以较低品级官员参知国政,完成削弱、排挤宰相的三个步骤中的最后一步之用心。
而前两步分别是增设“参知政事”,削弱宰相权;又增“同中书门下三品”,取代“参知政事”,排挤尚书省首长仆射;今岁增“同平章事”,以历任尚浅的外司四品官与中书门下首长商议军国事务,逐渐取代“同三品”,达到排挤中书令、侍中的目的。
此后,“同平章事”转变成了职衔,变成官号,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完成了排挤三省首长,降低宰相品级,便于皇帝驾驭的进程。
毕竟在圣人龙体日渐愈下的如今,必须极力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要知道昔日那位叫做长孙无忌权相带给圣人的阴影实在太大了,为防止重蹈覆辙,才会作出如此举动。
此乃帝王心术,也是为了朝局稳定不得已之举。
陆瑾自然明白此点,不过唯有一点让他有些担忧,那就是如今的八位丞相中没有一位是太子李哲明里的支持者,似乎许多都是天后的亲信,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弊端。
朝议还在继续,不消片刻,陆瑾已是渐渐听明白了所议何事。
原是八月以来,吐蕃名将噶尔·钦陵发兵十万侵扰吐蕃柘、松、翼等州,劫掠人口抢夺粮食,致使三州一片混乱,三州刺史纷纷上表请求救援,今日天后与群臣正在商议应对之策。
柘、松、翼三州位于剑南道西北部,与吐蕃接壤长期处于战乱之中,那里所居住的原住民也多为其他民族之人,除此之外,这三州也是朝廷流放人犯的重要场所,如昔日陆瑾便流放谢太辰至松洲,也不知此人如今可还健在,相信在那般恶劣的环境下,也应该活不了多久的。
商议半响,一直认真聆听群臣意见的武后突然看到了陆瑾,不禁拍案笑问道:“对了,前不久陆驸马顺利平定关中之乱,军略智谋皆是非常了得,不知对于今次吐蕃犯境一事,有何高见?”
在这么多重臣当中,自觉职微言轻的陆瑾原本是不准备发表意见的,然此刻一听天后垂询,只得出班拱手言道:“启禀天后,吐蕃犯境一事由来已久,根据往年惯例,多以攻掠西域以及鄯州,反倒是剑南道较为安稳,如今吐蕃一反常态攻掠剑南道,不用问也一定是因为在西域遭到王方翼大军,以及在鄯州遭到黑齿常之大军击败之故,事故,此战必须示之以强,不要让吐蕃人觉得剑南道之军好欺负。”
陆瑾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并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武后也是听得渐渐没有了兴致,然而很快,陆瑾接下来的话却是让群臣刮目相看了。
“另外,臣闻吐蕃赤都松赞只得十一岁之龄,吐蕃内政决于大相噶尔·赞婆,军略决于噶尔·钦陵,举国大事均把持在噶尔家族之手,难保日渐长大的赤都松赞不会生出不满之心,以微臣之见,不妨派出一位能言会道的说客,向着赤都松赞晓之以理,阐述利害,并暗中挑拨赤都松赞与噶尔家族的关系,若能让吐蕃如同昔日突厥一般中计一分为二,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站定的那一霎那,陆瑾情不自禁的抬头朝着天后望了过去。
数月未见,天后容貌没有半分改变,只是那股高居上位的威严肃穆之态愈显浓厚,竟使得人情不自禁便生出了敬畏之心。
陆瑾现在还不能忘怀去岁长安城发生粮荒的时候,圣人闻讯晕倒在地,太子殿下哭哭啼啼,是身为女子的天后当机立断的稳定住了局势,安抚了群臣之心,并英明果决的作出了前往洛阳就食的决定,对于此点,天后实在是功不可没。
听闻以前还在太宗朝时,身为才人的天后便时常陪伴贞观天子处理政务,或许就是因为那段时间耳濡目染的缘故,才使得武天后对于举国大政有了一定了解和处理能力。
想着想着,陆瑾微微走神,目光止不住游离了起来。
忽地,一个曾经法难以忘怀,并在夜晚辗转难侧为之思念的影子映入陆瑾的眼帘,使得他神情忍不住微微一僵。
上官婉儿!
陆瑾嘴唇轻轻动了一下,似乎在喃喃低语着这个熟悉的名字。
然而很快,他的唇角不由自主的牵出了释然的微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就如同时才经过宫道时,目光扫过那片飘然而落的枫叶,虽然还有淡淡的忧伤,但已是无关痛痒,目光自然而然毋须停留,将视线移开了。
坐在长案后的上官婉儿神色如常,然而从陆瑾走入殿内之后,视线余光一直情不自禁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数月不见,陆瑾风采依旧更盛往昔,脸膛上更是少了一些年少的稚嫩,多了一份朝廷重臣的沉稳,他的目光依旧是那么柔和明亮,恰如夜晚闪烁的那颗繁星,让上官婉儿着迷心动不已。
上官婉儿很是敏感的察觉到陆瑾的视线停留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则,却只是短短的一瞬,须臾之间就立即移开,就好似看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般。
察觉如此,上官婉儿心内如同万枚铜针在扎一般难受,强烈心悸的疼痛感使得她几乎快要呼吸不过来。
她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垂首案牍纵笔如飞,再也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异样。
今日,天后以及殿内群臣商议的是吐蕃侵扰大唐西部边陲之事。
前来议事的大臣除了有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中书侍郎王德珍、黄门侍郎崔知温四位丞相外,还有四位刚新晋的丞相,分别是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侍举,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正一,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长倩,以及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玄同。
这次突然新晋如此多的宰相议政,特别是新设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四品以下官员参知政事,有着非常明显的用意和目的,表明天皇天后为了阻止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首长权力过大,以较低品级官员参知国政,完成削弱、排挤宰相的三个步骤中的最后一步之用心。
而前两步分别是增设“参知政事”,削弱宰相权;又增“同中书门下三品”,取代“参知政事”,排挤尚书省首长仆射;今岁增“同平章事”,以历任尚浅的外司四品官与中书门下首长商议军国事务,逐渐取代“同三品”,达到排挤中书令、侍中的目的。
此后,“同平章事”转变成了职衔,变成官号,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完成了排挤三省首长,降低宰相品级,便于皇帝驾驭的进程。
毕竟在圣人龙体日渐愈下的如今,必须极力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要知道昔日那位叫做长孙无忌权相带给圣人的阴影实在太大了,为防止重蹈覆辙,才会作出如此举动。
此乃帝王心术,也是为了朝局稳定不得已之举。
陆瑾自然明白此点,不过唯有一点让他有些担忧,那就是如今的八位丞相中没有一位是太子李哲明里的支持者,似乎许多都是天后的亲信,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弊端。
朝议还在继续,不消片刻,陆瑾已是渐渐听明白了所议何事。
原是八月以来,吐蕃名将噶尔·钦陵发兵十万侵扰吐蕃柘、松、翼等州,劫掠人口抢夺粮食,致使三州一片混乱,三州刺史纷纷上表请求救援,今日天后与群臣正在商议应对之策。
柘、松、翼三州位于剑南道西北部,与吐蕃接壤长期处于战乱之中,那里所居住的原住民也多为其他民族之人,除此之外,这三州也是朝廷流放人犯的重要场所,如昔日陆瑾便流放谢太辰至松洲,也不知此人如今可还健在,相信在那般恶劣的环境下,也应该活不了多久的。
商议半响,一直认真聆听群臣意见的武后突然看到了陆瑾,不禁拍案笑问道:“对了,前不久陆驸马顺利平定关中之乱,军略智谋皆是非常了得,不知对于今次吐蕃犯境一事,有何高见?”
在这么多重臣当中,自觉职微言轻的陆瑾原本是不准备发表意见的,然此刻一听天后垂询,只得出班拱手言道:“启禀天后,吐蕃犯境一事由来已久,根据往年惯例,多以攻掠西域以及鄯州,反倒是剑南道较为安稳,如今吐蕃一反常态攻掠剑南道,不用问也一定是因为在西域遭到王方翼大军,以及在鄯州遭到黑齿常之大军击败之故,事故,此战必须示之以强,不要让吐蕃人觉得剑南道之军好欺负。”
陆瑾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并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武后也是听得渐渐没有了兴致,然而很快,陆瑾接下来的话却是让群臣刮目相看了。
“另外,臣闻吐蕃赤都松赞只得十一岁之龄,吐蕃内政决于大相噶尔·赞婆,军略决于噶尔·钦陵,举国大事均把持在噶尔家族之手,难保日渐长大的赤都松赞不会生出不满之心,以微臣之见,不妨派出一位能言会道的说客,向着赤都松赞晓之以理,阐述利害,并暗中挑拨赤都松赞与噶尔家族的关系,若能让吐蕃如同昔日突厥一般中计一分为二,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