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残曲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重生1998最新章节!
十指轻柔地在“艺术之光”光洁的键面上滑过。每一个起落的动作,都是那么轻柔而细腻。此刻陆维的演奏,和之前《一分钟练习曲——海浪》和《保卫黄河》时的演奏,简直判若两人!
舒缓的琴声,带着一股淡然、宁静和超脱的情绪,让刚刚还处在激动不已的状态中的众人,立刻安定了下来。人们静静地聆听着这音乐,随着它的发展而任意西东,似乎超脱了尘世的桎梏……
“这……这是贝多芬的op112号钢琴奏鸣曲,他怎么想起演奏这首作品了?!”远在万里之外的魏晓凡,这个铁杆的贝多芬迷,一下就听出陆维现在演奏的是什么曲子!这首作品,并不属于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任何一首,确切地说,这是贝多芬的遗作!除了对贝多芬有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几乎没有人知道,贝多芬还有这样一首曲子!
是的,这是贝多芬的遗作,是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在贝多芬的书稿中发现的!而且,这首曲子并不是一首完整的作品。它的第二乐章并没有完成。
贝多芬广为流传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之外,鲜有人知道其他的作品,而这三首遗作中,最少人知道和最少人演奏的,就是这首op.112,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这三首作品中,其他两首怎么说也算是完本了,而独独这首最终章op.112,是一首没有完成的作品。
看着屏幕中的陆维,魏晓凡有些不明白了,他自然知道陆维为什么会有这首曲子的谱子,因为自己曾经给陆维一叠手稿的影印件,那其中就有这首未完成的op.112,魏晓凡可以自豪地说,放眼全世界,拥有这手稿影印件的,也不会超过一百人,不是发烧级的贝多芬迷,是绝对不会费心去收集这些东西的。
“小子,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是一首没写完的曲子,难道,你还要把它补齐不成?”魏晓凡疑惑地看着屏幕中的陆维。不过不可否认,陆维弹出的曲子,的确十分迷人。
事实上,魏晓凡也十分喜欢这首曲子,没事儿的时候,经常自己弹一些片断,但第二乐章,他只是弹过几次,因为并不完整,所以并没有认真去弹。但平心而论。魏晓凡觉得这部作品,就算放在贝多芬的一系列作品中,也绝对属于上品!一点也不比那些月光、悲怆之类的差。只可惜,是件半成品。
斯坦威音乐厅内,万余名乐迷静静地聆听着这首空灵的曲子,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喜欢这首曲子,那宁静淡定的旋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十五位评委中,也有多半没有听过这首曲子,只是从曲风上,大致可以判断出这是贝多芬的作品。
这并不奇怪,钢琴艺术在西方盛行数百年,专门为钢琴而写的作品浩如烟海,任谁也不可能知道每一首作品。陆维此刻演奏的这首曲子十分偏,大多数人没听过并不稀奇。
“这是贝多芬的~~~~op.112?”听着陆维的演奏,坐在观众席中的格拉夫曼有些不确定地想着,他对贝多芬的东西研究得也颇为深刻。对于那三首遗作,也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是以听了一会儿之后,格拉夫曼已经有些回忆起来了。
只是,他有些不确定,因为在他的记忆中,那首曲子,似乎是残缺的。
十指舒缓地在琴键上起伏着,陆维的目光,专注而平静地注视着“艺术之光”正后方,在那里,是一片艳丽的鲜花,看着那丛美丽,陆维的嘴角,扬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里带着追求宁静、寻找宁静、渴望宁静的神情。
这首曲子,是他近期完成的。没错,他将这首op.112补齐了,因为他在第一次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就感到了一种很不寻常的东西。对贝多芬的东西愈是了解,陆维就愈觉得这首曲子所包含的内涵是那么深刻,这是贝多芬晚年的最后一首奏鸣曲,因为那并不引人注目的第一乐章,并没有多少钢琴家演奏过这首残曲。但陆维只是见过那谱子一眼,就知道这曲子绝对是贝多芬所有作品里,不可多得的jing品。
op.112很特别,一改所有奏鸣曲三个乐章的结构,只有两个乐章。虽然这是一首并没有完成的作品,但陆维还是一眼看出来。这首作品应该仅有两个乐章,第二乐章作为终乐章的痕迹很明显。正因为如此,他在补齐这首作品的时候,才选择了仅仅补到第二乐章,并没有画蛇添足地加上第三乐章。
第一乐章,是富有幻想xing质的前奏曲,整个乐章的速度都始终是柔板,这在贝多芬的所有作品里,都是十分罕见的。贝多芬是一个感情异常丰富且易冲动的一位作曲家,在他的所有作品里,几乎都充斥着一种矛盾和冲突的情绪,就连他所有奏鸣曲中被称为最柔和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也是在如水的行板中充满了不安的动机。
但这op.112的第一乐章则不同,长达五分多钟的音乐,始终笼罩在一层安静祥和的气氛之中,不光是节奏,就连旋律也是如此。但是,偏偏是这样平淡的旋律,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听到它的人,只觉得有一种来自于心灵最深处的、本真的东西在被这琴声一点点地勾出来,在这琴声中,他们忘记了尘世间的浮华。感受到了那无yu无忧的、只存在于梦幻中的世界……
五分钟说长不长,但当陆维轻轻地提起右手时,人们还觉得那琴音兀自在他的指尖流淌。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他们仿佛“看”到了那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描绘出的境界。
然而,没等人们从这美妙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一阵如同闷雷般的重音,却骤然打断了人们的思绪!
高高扬起的左手,在琴键的低音区迅速滚动着,带起一阵阵沉重的和弦,而右手。则奏响了一个个带着不安情绪的小分句!
刚刚的美好感觉,突然间仿佛一下子消失不见,许多人不适应这巨大的反差,呆呆地看着那个突然在钢琴前变得疯狂的身影,好像不敢相信这就是前一秒用十指安逸地描绘那优美梦境的人。
“是了,这才是真正贝多芬的风格!”回过神来的评委们,听到这样的音乐,脸上纷纷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之前,虽然他们有些人不确定这是不是贝多芬的作品,但早有大赛的组委会,通过特殊的方式告诉了他们演奏的曲目,虽然许多人不熟悉这首奏鸣曲,但凭着以往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是能够听得出来曲子的好与坏。
只不过,刚刚的第一乐章,实在令人很难把这首曲子和贝多芬联系起来。
第二乐章,极快的小快板!
左手以一种令人目炫的速度,在琴键上飞速地起落,虽然姿式看上去优雅而敏捷,但每每奏响的和弦,却让人感到心头沉重!七和弦、九和弦甚至更加不和谐的增、减和弦,充斥在低声部里,音乐似乎在描述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冷漠力量,只有右手那偶尔响起的、几乎不可闻的柔和音响,能够稍稍缓和这种难受的感觉!
陆维的双目紧闭着,双手在琴键上飞掠,心却神游物外,他在体会着贝多芬当时的心境。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一生,失恋、耳聋……这个多灾多难、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把他一生的苦痛与抗争,都写进了他的音乐中!这首op.112,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那柔美平静的第一乐章,实在是他对美好人生境界的一种向往,而这第二乐章,则是贝多芬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描述!
左手一连串不协和的短琶音。象征着残酷的命运带给人世接连不断的磨难,与此相比,右手奏出的旋律,更像是在命运的惊涛骇浪里沉浮不定的一只小船,虽然每每几近消失不见,但那一缕余音,却总是充满了一种不屈的韧xing!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听着电视里传来的琴声,魏晓凡有些失神,嘴里一遍遍着念叨着。这首曲子,他曾经尝试过很多遍,但却总是不得要领。现在,听着陆维的琴声,他有一种明悟的感觉。
“马上就要到残篇的尽头了,他会继续下去吗?”魏晓凡比谁都清楚这首op.112,此刻陆维演奏的,正是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的中段部分,最多再有二十几个小节,这个主题就要结束,而按照原谱的记载,到了这里,就再没有了下文……他实在是很想知道,陆维会怎样续写这一代乐圣未完成的作品!
那些同样熟悉这首曲子的人,也和魏晓凡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陆维的演奏,期待着……(!)
十指轻柔地在“艺术之光”光洁的键面上滑过。每一个起落的动作,都是那么轻柔而细腻。此刻陆维的演奏,和之前《一分钟练习曲——海浪》和《保卫黄河》时的演奏,简直判若两人!
舒缓的琴声,带着一股淡然、宁静和超脱的情绪,让刚刚还处在激动不已的状态中的众人,立刻安定了下来。人们静静地聆听着这音乐,随着它的发展而任意西东,似乎超脱了尘世的桎梏……
“这……这是贝多芬的op112号钢琴奏鸣曲,他怎么想起演奏这首作品了?!”远在万里之外的魏晓凡,这个铁杆的贝多芬迷,一下就听出陆维现在演奏的是什么曲子!这首作品,并不属于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任何一首,确切地说,这是贝多芬的遗作!除了对贝多芬有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几乎没有人知道,贝多芬还有这样一首曲子!
是的,这是贝多芬的遗作,是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在贝多芬的书稿中发现的!而且,这首曲子并不是一首完整的作品。它的第二乐章并没有完成。
贝多芬广为流传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之外,鲜有人知道其他的作品,而这三首遗作中,最少人知道和最少人演奏的,就是这首op.112,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这三首作品中,其他两首怎么说也算是完本了,而独独这首最终章op.112,是一首没有完成的作品。
看着屏幕中的陆维,魏晓凡有些不明白了,他自然知道陆维为什么会有这首曲子的谱子,因为自己曾经给陆维一叠手稿的影印件,那其中就有这首未完成的op.112,魏晓凡可以自豪地说,放眼全世界,拥有这手稿影印件的,也不会超过一百人,不是发烧级的贝多芬迷,是绝对不会费心去收集这些东西的。
“小子,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是一首没写完的曲子,难道,你还要把它补齐不成?”魏晓凡疑惑地看着屏幕中的陆维。不过不可否认,陆维弹出的曲子,的确十分迷人。
事实上,魏晓凡也十分喜欢这首曲子,没事儿的时候,经常自己弹一些片断,但第二乐章,他只是弹过几次,因为并不完整,所以并没有认真去弹。但平心而论。魏晓凡觉得这部作品,就算放在贝多芬的一系列作品中,也绝对属于上品!一点也不比那些月光、悲怆之类的差。只可惜,是件半成品。
斯坦威音乐厅内,万余名乐迷静静地聆听着这首空灵的曲子,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喜欢这首曲子,那宁静淡定的旋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十五位评委中,也有多半没有听过这首曲子,只是从曲风上,大致可以判断出这是贝多芬的作品。
这并不奇怪,钢琴艺术在西方盛行数百年,专门为钢琴而写的作品浩如烟海,任谁也不可能知道每一首作品。陆维此刻演奏的这首曲子十分偏,大多数人没听过并不稀奇。
“这是贝多芬的~~~~op.112?”听着陆维的演奏,坐在观众席中的格拉夫曼有些不确定地想着,他对贝多芬的东西研究得也颇为深刻。对于那三首遗作,也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是以听了一会儿之后,格拉夫曼已经有些回忆起来了。
只是,他有些不确定,因为在他的记忆中,那首曲子,似乎是残缺的。
十指舒缓地在琴键上起伏着,陆维的目光,专注而平静地注视着“艺术之光”正后方,在那里,是一片艳丽的鲜花,看着那丛美丽,陆维的嘴角,扬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里带着追求宁静、寻找宁静、渴望宁静的神情。
这首曲子,是他近期完成的。没错,他将这首op.112补齐了,因为他在第一次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就感到了一种很不寻常的东西。对贝多芬的东西愈是了解,陆维就愈觉得这首曲子所包含的内涵是那么深刻,这是贝多芬晚年的最后一首奏鸣曲,因为那并不引人注目的第一乐章,并没有多少钢琴家演奏过这首残曲。但陆维只是见过那谱子一眼,就知道这曲子绝对是贝多芬所有作品里,不可多得的jing品。
op.112很特别,一改所有奏鸣曲三个乐章的结构,只有两个乐章。虽然这是一首并没有完成的作品,但陆维还是一眼看出来。这首作品应该仅有两个乐章,第二乐章作为终乐章的痕迹很明显。正因为如此,他在补齐这首作品的时候,才选择了仅仅补到第二乐章,并没有画蛇添足地加上第三乐章。
第一乐章,是富有幻想xing质的前奏曲,整个乐章的速度都始终是柔板,这在贝多芬的所有作品里,都是十分罕见的。贝多芬是一个感情异常丰富且易冲动的一位作曲家,在他的所有作品里,几乎都充斥着一种矛盾和冲突的情绪,就连他所有奏鸣曲中被称为最柔和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也是在如水的行板中充满了不安的动机。
但这op.112的第一乐章则不同,长达五分多钟的音乐,始终笼罩在一层安静祥和的气氛之中,不光是节奏,就连旋律也是如此。但是,偏偏是这样平淡的旋律,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听到它的人,只觉得有一种来自于心灵最深处的、本真的东西在被这琴声一点点地勾出来,在这琴声中,他们忘记了尘世间的浮华。感受到了那无yu无忧的、只存在于梦幻中的世界……
五分钟说长不长,但当陆维轻轻地提起右手时,人们还觉得那琴音兀自在他的指尖流淌。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他们仿佛“看”到了那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描绘出的境界。
然而,没等人们从这美妙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一阵如同闷雷般的重音,却骤然打断了人们的思绪!
高高扬起的左手,在琴键的低音区迅速滚动着,带起一阵阵沉重的和弦,而右手。则奏响了一个个带着不安情绪的小分句!
刚刚的美好感觉,突然间仿佛一下子消失不见,许多人不适应这巨大的反差,呆呆地看着那个突然在钢琴前变得疯狂的身影,好像不敢相信这就是前一秒用十指安逸地描绘那优美梦境的人。
“是了,这才是真正贝多芬的风格!”回过神来的评委们,听到这样的音乐,脸上纷纷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之前,虽然他们有些人不确定这是不是贝多芬的作品,但早有大赛的组委会,通过特殊的方式告诉了他们演奏的曲目,虽然许多人不熟悉这首奏鸣曲,但凭着以往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是能够听得出来曲子的好与坏。
只不过,刚刚的第一乐章,实在令人很难把这首曲子和贝多芬联系起来。
第二乐章,极快的小快板!
左手以一种令人目炫的速度,在琴键上飞速地起落,虽然姿式看上去优雅而敏捷,但每每奏响的和弦,却让人感到心头沉重!七和弦、九和弦甚至更加不和谐的增、减和弦,充斥在低声部里,音乐似乎在描述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冷漠力量,只有右手那偶尔响起的、几乎不可闻的柔和音响,能够稍稍缓和这种难受的感觉!
陆维的双目紧闭着,双手在琴键上飞掠,心却神游物外,他在体会着贝多芬当时的心境。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一生,失恋、耳聋……这个多灾多难、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把他一生的苦痛与抗争,都写进了他的音乐中!这首op.112,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那柔美平静的第一乐章,实在是他对美好人生境界的一种向往,而这第二乐章,则是贝多芬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描述!
左手一连串不协和的短琶音。象征着残酷的命运带给人世接连不断的磨难,与此相比,右手奏出的旋律,更像是在命运的惊涛骇浪里沉浮不定的一只小船,虽然每每几近消失不见,但那一缕余音,却总是充满了一种不屈的韧xing!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听着电视里传来的琴声,魏晓凡有些失神,嘴里一遍遍着念叨着。这首曲子,他曾经尝试过很多遍,但却总是不得要领。现在,听着陆维的琴声,他有一种明悟的感觉。
“马上就要到残篇的尽头了,他会继续下去吗?”魏晓凡比谁都清楚这首op.112,此刻陆维演奏的,正是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的中段部分,最多再有二十几个小节,这个主题就要结束,而按照原谱的记载,到了这里,就再没有了下文……他实在是很想知道,陆维会怎样续写这一代乐圣未完成的作品!
那些同样熟悉这首曲子的人,也和魏晓凡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陆维的演奏,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