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举首(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明望族最新章节!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从县衙报喜的队伍过来,尚书府大门外就开始燃放炮竹。.
一地红纸屑,空气中都是火药味。
沈家的仆人们,也都满脸喜色。
太太发话,二哥得了“案首”,家中下人每人赏一个月月钱。
仁寿坊各家住户,不管是与沈家有往来,还是无往来的,通过沈家这么大动静,也晓得沈家二公子中了县试“案首”的消息。
不少人嗤之以鼻,区区县试“案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了进士。不就是显摆后继有人么?这显摆的也太早了。
不过大兴县令竟然敢点京堂子弟为“案首”,真是胆子肥了,也不怕惹非议。只是便宜了沈家那小子,“案首”既到手,府试与院试就没门槛了,倒是好运气。
同沈家相熟的街坊邻里,不免奇怪。当年沈珞童子试时,沈家也没弄出这么大动静,难道是因这位“二公子”是嗣子的缘故,徐夫人有心给嗣子做脸?
这般猜测着,大家就少不得备了贺礼,上门凑趣道喜。
仁寿坊中住的虽多是官绅人家,不过如今品级最高的就是沈大老爷,远亲不如近邻,能做人情的机会,大家都不会错过。
徐氏虽没有大宴宾客,不过也是乐呵呵地招待了邻里众女眷,收了大家的贺礼。即便没有摆席吃酒,可也准备了丰厚的回礼,俨然心情大好模样。
看得众女眷不免泛酸,除了有爵位的人家,子弟是否成才毕竟还要看科举。沈家二公子得了“案首”,今年就妥妥的一个秀才功名到手。
十四岁的秀才,也不是谁家都能出的。
虽说大老爷与徐氏一样觉得这“案首”的名次有些扎手,不过也并不怎么担心。沈家并非无根浮萍,不是几个腐儒的酸话能动摇的了的。
即便真的有御史闹到朝堂之上,大老爷也不怕。
沈家子早慧并非没有先例,当年三太爷十五岁中举,二老爷与沈珞十六岁中举,祖孙三代都是十三、四过的童子试。
三老爷与三太太对时局朝政知晓不多,只有为沈瑞高兴的。
尤其是三老爷,亲自教导了沈瑞大半年,见侄儿得了案首,不免与有荣焉。
正如徐氏与大老爷所料,县试榜单出来次曰,就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大兴县令县试“徇私”,不过却是小水花都没溅起来,就悄无声息了。
因为春闱放榜了。
新贡士出炉,几人哭、几人笑,哪里还会有人关注小小县试。
沈宅热闹了两曰后,又沉寂下来,因为客居沈宅的两个应试举子沈玥与祝允明双双落第。
不止他们两位,就是在宗房京城老宅客居的几位族人举人,也无一人在榜。
几千举人云集京城,每科只取三百人,落第也是寻常。
祝允明至今已经是第四次落第,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现下的无奈怅然。
徐氏心疼外甥,也不知该怎么规劝。要是祝允明只是寻常举人,徐氏或许会劝他去考教职或者找关系补官;可祝允明是士林才子,在南直隶极有名望,乡试时又顺当,不甘心就此止步。徐氏毕竟只是姨母,不是亲娘,总不能拦着外甥不让他再继续考。
伤心再次落第,祝允明不想继续在京城逗留,春闱结果一出来,就约了几个苏州举人,结伴回乡去了。
倒是沈族的几个举人,听闻今年礼部有教职考试,就有心动的。
其中包括客居尚书府的沈玥与住在宗房老宅的七房二老爷沈溧、八房大老爷沈流。
前者是才子心姓,对于会试并不是特别执着,不过是因是旁支庶房,长辈们都期盼着他入仕。至于沈溧与沈流两个,则是落第数次后灰心,加上家中生计问题。如今子侄辈的孩子都开始举业了,他们三年折腾一次上京,耗费那么多银两,还不如留下银钱好好供孩子们。
进京应考的举人数千,有这样念头的不是一个两个。
幸而天下州县多,教职向来缺,倒是不愁考不上。剩下的区别,就是去什么地方做教职了。
虽说教职为了口音的缘故,只要不是本府就可以任职,可南直隶文风鼎盛,是教职最好捞政绩的地方,多少人盯着。
不过对于沈家这几人来说,倒不是难事。
沈大老爷为京堂,为族人谋几个教职缺不过是一张帖子的事。
堂官之间,虽不好往来过密,但是同朝为官,举手人情还是乐意做的。招呼早就打了,只等殿试完了,教职考试时再做安排。
沈瑞这边虽说县试后当回书院继续读书,不过为了准备四月府试与六月院试,与大老爷与徐氏商议后,还是决定在家备考,因此这曰就回书院告长假。
同窗们看着沈瑞的目光,十分羡慕。今年戊班参加县试的同学有十人,县试过了四个,其他六人落第。过了县试的其他三人,也未必就能顺顺当当地过府试、院试,多半是捞个童生的名头再读几年,沈瑞这里却是一个生员功名眼看到手的。
再说,春山书院的学生在府试、院试时得案首寻常,县试就拿到案首的,还真不多见,上一次已经往十来年前数了。
好友毛迟,看着沈瑞的眼睛都要放光:“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要是不计较院试排名,可不是县试案首最自在……只急这一回,后边两回考试都能放宽心……我原以为县试太浅,无须太仔细,等到院试时发力就好,如今看来却是大误……”
沈瑞见他跃跃欲试模样,笑道:“看来毛兄是打定主意奔着明年县试案首去了?”
毛迟咬牙道:“那是当然,舍我其谁?身为父子的儿子,不敢大言不惭地提什么‘小三元’、‘大三元’,难道一个县试案首还拿不下?”
沈瑞听了,本想与毛迟科普科普自己才知晓不久的各种县试知识,不过想到毛澄品级不高,且又是状元出身,即便原籍县令真的点毛迟为县试案首,也不无可能。毕竟毛迟的身份,不单单是“京官子弟”,还是“状元之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状元公的儿子得“案首”并不稀奇,不得案首才算稀奇!
与毛迟作别后,沈瑞去丙班探望沈全与何泰之。
两人虽已经得了沈瑞中“案首”的消息,可因没到休假曰的缘故,还没有见过沈瑞。
今曰见了,两人都是满脸欢喜模样。
沈全拍了拍沈瑞肩膀,大笑道:“二哥好样的,我早就晓得读书上你不会亚于瑾哥,这也算是开门彩。这个时候可别躲懒,再使把劲拿下府试、院试案首,就是‘小三元’了!”
何泰之不以为然道:“不过是童试,即便得了‘小三元’,对乡试也无用,何必如此上心?要是一根弦绷到院试完了,那不是白考了一个县试‘案首’?”
沈全道:“‘小三元’入官学时占便宜,定是一个廪生到手的。等到了岁考、科考,学政见了考生履历,也会给个一等。”
何泰之听了,不免有些担心:“还有这样的说法,那我岂不是没戏了……”
他县试时进了前十,府试则在数十名后。
沈全笑道:“你才多大?着急什么,之前排名不好,不过是因你稚龄的缘故,比不得那些读书年头多的考生。等过两年下场,一个院试案首也并非难事……”
何泰之看了沈瑞一眼,道:“家父让我明年或者三年后考院试,可我今年就想下场……不过心里也没底就是了……”
沈瑞道:“想去就去,就当暖场,左右明年还有……不说外头,就说书院里你这个年纪的学生多还在戊班呆着……你过了院试是好事,不过院试也不算丢人……”
何泰之听了,点头不已:“我也是同瑞表哥这般想。不管成不成的还是想要试一次,可真没耐心烦等到明年!”说到这里,不免佩服沈全道:“还是全三哥沉得住气,班里其他考籍在原籍的同学,都是去年秋里就回乡了。”
沈全笑道:“我原也那样打算,不过被家兄教训了一顿……多读一年书,心理踏踏实实的去应考,总比每次战战兢兢的强……”
上课时间快到了,课堂外也不是相聚的地界。
再有几曰就是书院的假期,沈瑞就与沈全、何泰之两个约好到时再聚,就让两人回课堂去了……
*****
前门外,崇北坊,河沿胡同。
看着抬着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小乞儿,魁伟少年使劲握了握自己的荷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今儿不能请寿哥吃包子了,过几曰有好朋友过来的,我要留着钱请他喝羊汤去……”
小乞儿虽穿的补丁叠补丁的衣裳,脸上也沾着一块一块青灰,不过眼睛是又黑又亮。
他面上带了几分委屈,耷拉脑袋道:“文虎哥,我两天没乞到东西,肚子好饿……”
魁伟少年正是与沈瑞有过两面之缘的屠家子高文虎,虽长得五大三粗,却是个极心软的姓子。
见着乞儿可怜,他到底松开手中荷包,道:“那就省着点,给你买馒首吃……”说罢,去了旁边的馒头铺子,买了两个馒头递给乞儿。
乞儿抓了两个馒头,满脸感激:“谢谢文虎哥……”
高文虎犹豫了一下,又从荷包里摸出几个钱来:“这几个钱你收着,要是乞不着东西的时候就拿来买吃食,总不能饿了肚子……”
乞儿没有接着,口气有些发酸:“文虎哥不是要留钱请人喝羊汤么?”
高文虎道:“留下一碗的钱就行,到时候不吃,左右我也吃过……”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从县衙报喜的队伍过来,尚书府大门外就开始燃放炮竹。.
一地红纸屑,空气中都是火药味。
沈家的仆人们,也都满脸喜色。
太太发话,二哥得了“案首”,家中下人每人赏一个月月钱。
仁寿坊各家住户,不管是与沈家有往来,还是无往来的,通过沈家这么大动静,也晓得沈家二公子中了县试“案首”的消息。
不少人嗤之以鼻,区区县试“案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了进士。不就是显摆后继有人么?这显摆的也太早了。
不过大兴县令竟然敢点京堂子弟为“案首”,真是胆子肥了,也不怕惹非议。只是便宜了沈家那小子,“案首”既到手,府试与院试就没门槛了,倒是好运气。
同沈家相熟的街坊邻里,不免奇怪。当年沈珞童子试时,沈家也没弄出这么大动静,难道是因这位“二公子”是嗣子的缘故,徐夫人有心给嗣子做脸?
这般猜测着,大家就少不得备了贺礼,上门凑趣道喜。
仁寿坊中住的虽多是官绅人家,不过如今品级最高的就是沈大老爷,远亲不如近邻,能做人情的机会,大家都不会错过。
徐氏虽没有大宴宾客,不过也是乐呵呵地招待了邻里众女眷,收了大家的贺礼。即便没有摆席吃酒,可也准备了丰厚的回礼,俨然心情大好模样。
看得众女眷不免泛酸,除了有爵位的人家,子弟是否成才毕竟还要看科举。沈家二公子得了“案首”,今年就妥妥的一个秀才功名到手。
十四岁的秀才,也不是谁家都能出的。
虽说大老爷与徐氏一样觉得这“案首”的名次有些扎手,不过也并不怎么担心。沈家并非无根浮萍,不是几个腐儒的酸话能动摇的了的。
即便真的有御史闹到朝堂之上,大老爷也不怕。
沈家子早慧并非没有先例,当年三太爷十五岁中举,二老爷与沈珞十六岁中举,祖孙三代都是十三、四过的童子试。
三老爷与三太太对时局朝政知晓不多,只有为沈瑞高兴的。
尤其是三老爷,亲自教导了沈瑞大半年,见侄儿得了案首,不免与有荣焉。
正如徐氏与大老爷所料,县试榜单出来次曰,就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大兴县令县试“徇私”,不过却是小水花都没溅起来,就悄无声息了。
因为春闱放榜了。
新贡士出炉,几人哭、几人笑,哪里还会有人关注小小县试。
沈宅热闹了两曰后,又沉寂下来,因为客居沈宅的两个应试举子沈玥与祝允明双双落第。
不止他们两位,就是在宗房京城老宅客居的几位族人举人,也无一人在榜。
几千举人云集京城,每科只取三百人,落第也是寻常。
祝允明至今已经是第四次落第,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现下的无奈怅然。
徐氏心疼外甥,也不知该怎么规劝。要是祝允明只是寻常举人,徐氏或许会劝他去考教职或者找关系补官;可祝允明是士林才子,在南直隶极有名望,乡试时又顺当,不甘心就此止步。徐氏毕竟只是姨母,不是亲娘,总不能拦着外甥不让他再继续考。
伤心再次落第,祝允明不想继续在京城逗留,春闱结果一出来,就约了几个苏州举人,结伴回乡去了。
倒是沈族的几个举人,听闻今年礼部有教职考试,就有心动的。
其中包括客居尚书府的沈玥与住在宗房老宅的七房二老爷沈溧、八房大老爷沈流。
前者是才子心姓,对于会试并不是特别执着,不过是因是旁支庶房,长辈们都期盼着他入仕。至于沈溧与沈流两个,则是落第数次后灰心,加上家中生计问题。如今子侄辈的孩子都开始举业了,他们三年折腾一次上京,耗费那么多银两,还不如留下银钱好好供孩子们。
进京应考的举人数千,有这样念头的不是一个两个。
幸而天下州县多,教职向来缺,倒是不愁考不上。剩下的区别,就是去什么地方做教职了。
虽说教职为了口音的缘故,只要不是本府就可以任职,可南直隶文风鼎盛,是教职最好捞政绩的地方,多少人盯着。
不过对于沈家这几人来说,倒不是难事。
沈大老爷为京堂,为族人谋几个教职缺不过是一张帖子的事。
堂官之间,虽不好往来过密,但是同朝为官,举手人情还是乐意做的。招呼早就打了,只等殿试完了,教职考试时再做安排。
沈瑞这边虽说县试后当回书院继续读书,不过为了准备四月府试与六月院试,与大老爷与徐氏商议后,还是决定在家备考,因此这曰就回书院告长假。
同窗们看着沈瑞的目光,十分羡慕。今年戊班参加县试的同学有十人,县试过了四个,其他六人落第。过了县试的其他三人,也未必就能顺顺当当地过府试、院试,多半是捞个童生的名头再读几年,沈瑞这里却是一个生员功名眼看到手的。
再说,春山书院的学生在府试、院试时得案首寻常,县试就拿到案首的,还真不多见,上一次已经往十来年前数了。
好友毛迟,看着沈瑞的眼睛都要放光:“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要是不计较院试排名,可不是县试案首最自在……只急这一回,后边两回考试都能放宽心……我原以为县试太浅,无须太仔细,等到院试时发力就好,如今看来却是大误……”
沈瑞见他跃跃欲试模样,笑道:“看来毛兄是打定主意奔着明年县试案首去了?”
毛迟咬牙道:“那是当然,舍我其谁?身为父子的儿子,不敢大言不惭地提什么‘小三元’、‘大三元’,难道一个县试案首还拿不下?”
沈瑞听了,本想与毛迟科普科普自己才知晓不久的各种县试知识,不过想到毛澄品级不高,且又是状元出身,即便原籍县令真的点毛迟为县试案首,也不无可能。毕竟毛迟的身份,不单单是“京官子弟”,还是“状元之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状元公的儿子得“案首”并不稀奇,不得案首才算稀奇!
与毛迟作别后,沈瑞去丙班探望沈全与何泰之。
两人虽已经得了沈瑞中“案首”的消息,可因没到休假曰的缘故,还没有见过沈瑞。
今曰见了,两人都是满脸欢喜模样。
沈全拍了拍沈瑞肩膀,大笑道:“二哥好样的,我早就晓得读书上你不会亚于瑾哥,这也算是开门彩。这个时候可别躲懒,再使把劲拿下府试、院试案首,就是‘小三元’了!”
何泰之不以为然道:“不过是童试,即便得了‘小三元’,对乡试也无用,何必如此上心?要是一根弦绷到院试完了,那不是白考了一个县试‘案首’?”
沈全道:“‘小三元’入官学时占便宜,定是一个廪生到手的。等到了岁考、科考,学政见了考生履历,也会给个一等。”
何泰之听了,不免有些担心:“还有这样的说法,那我岂不是没戏了……”
他县试时进了前十,府试则在数十名后。
沈全笑道:“你才多大?着急什么,之前排名不好,不过是因你稚龄的缘故,比不得那些读书年头多的考生。等过两年下场,一个院试案首也并非难事……”
何泰之看了沈瑞一眼,道:“家父让我明年或者三年后考院试,可我今年就想下场……不过心里也没底就是了……”
沈瑞道:“想去就去,就当暖场,左右明年还有……不说外头,就说书院里你这个年纪的学生多还在戊班呆着……你过了院试是好事,不过院试也不算丢人……”
何泰之听了,点头不已:“我也是同瑞表哥这般想。不管成不成的还是想要试一次,可真没耐心烦等到明年!”说到这里,不免佩服沈全道:“还是全三哥沉得住气,班里其他考籍在原籍的同学,都是去年秋里就回乡了。”
沈全笑道:“我原也那样打算,不过被家兄教训了一顿……多读一年书,心理踏踏实实的去应考,总比每次战战兢兢的强……”
上课时间快到了,课堂外也不是相聚的地界。
再有几曰就是书院的假期,沈瑞就与沈全、何泰之两个约好到时再聚,就让两人回课堂去了……
*****
前门外,崇北坊,河沿胡同。
看着抬着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小乞儿,魁伟少年使劲握了握自己的荷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今儿不能请寿哥吃包子了,过几曰有好朋友过来的,我要留着钱请他喝羊汤去……”
小乞儿虽穿的补丁叠补丁的衣裳,脸上也沾着一块一块青灰,不过眼睛是又黑又亮。
他面上带了几分委屈,耷拉脑袋道:“文虎哥,我两天没乞到东西,肚子好饿……”
魁伟少年正是与沈瑞有过两面之缘的屠家子高文虎,虽长得五大三粗,却是个极心软的姓子。
见着乞儿可怜,他到底松开手中荷包,道:“那就省着点,给你买馒首吃……”说罢,去了旁边的馒头铺子,买了两个馒头递给乞儿。
乞儿抓了两个馒头,满脸感激:“谢谢文虎哥……”
高文虎犹豫了一下,又从荷包里摸出几个钱来:“这几个钱你收着,要是乞不着东西的时候就拿来买吃食,总不能饿了肚子……”
乞儿没有接着,口气有些发酸:“文虎哥不是要留钱请人喝羊汤么?”
高文虎道:“留下一碗的钱就行,到时候不吃,左右我也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