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暴君封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暴君刘璋最新章节!
御史台官员进行卷宗调动,很快查出结果,其实也不用他们查,是周不疑自己站出来承认罪过。
结果表明,当初陷害刘循的人,只有黄权,其余文武皆为无辜。
周不疑向天下宣布,当初是自己捏造了证据,证明黄权与其他文武勾结,蒙蔽了刘璋。
而且刘璋也只是下令羁押马超等人,并没有下令诛杀,是自己害怕对质的时候露馅,才当场射杀。
向刘璋禀报时却说马超等人顽抗拒捕,所以杀人。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周不疑立刻就被顶上风口浪尖,杀害这么多功勋文武,罪不可赦,到处有人请求处决周不疑。
皇帝刘璋很快下令,赐死周不疑,同时下罪己诏,反思自己察人不明之过。
一杯酒摆在桌案上,曹冲,刘循等人站在一旁,两个人都已经二十多岁,而周不疑从当初一个九岁孩童来到刘璋身边,现在已经奔三了。
周不疑一个人坐在床沿,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刘璋从外面走进来。
“陛下,你来了。”
“不疑,能像当初一样,叫我名字吗?这个皇帝再当下去,我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如今的刘璋,已经没有当初那种气势,逐渐衰老的身体,和操劳国事,让他老的更快。已经有了沧桑的痕迹。
“陛下。”周不疑看着刘璋,站起来恭恭敬敬拜了一礼:“陛下,你不需要记得自己的名字,反而,你应该永远记得你是皇上。
你要做一个昏君庸君,你可以只记得自己,不记得自己的身份。
但是你要做一个明君,要完成自己心中的愿望,你就应该知道。有些东西在必要的时候,是必须舍弃的,比如情感。”
周不疑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酒杯:“陛下不必有一点愧疚,无论是当初黄家,后来被屠杀的文武。还是现在的周不疑,甚至包括被屠杀的几十万世族。
一位君王,要成就一番伟业,尸体和血液是不能避免的,何况陛下还是在推翻一个时代?
如今的天下,已经很让不疑满意了,至少。所有的牺牲,没有白费。”
周不疑说着笑了一下:“其实,陛下还记得二十年前,不疑在榆树街第一次见到陛下吗?那个时候法孝直说我刚极易折。我说我早夭早已料到了。
小时候自己学习了卦术,自己给自己算命,能活十八岁,看来算命的都是假的。如今已经活到二十八岁了,多活了十年。周不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刘璋沉默着,周不疑虽然活到了二十八岁,可是从十八岁那一年做的事,就已经注定今日的结局。
而自己什么也说不出口,自己对不起的人太多了,要是一个个说对不起,不但矫情,恐怕自己说到力竭而亡,也说不完。
面对周不疑,刘璋只有感激,这个人一直没有正式给自己出谋划策,可是却帮助了自己太多太多。
曹冲定定地看着拿着酒杯的周不疑,刘循已经流下泪来。
“殿下,不要哭,难道你还不知道你父皇最讨厌你哭吗?何况你现在都二十多岁了。”
周不疑伸出手,为刘循擦泪,这个动作一下子让刘循想起了当初周不疑当自己伴读时,不让自己老是读书,让自己爬山抓蛇下棋捞鱼,像乡村的两兄弟一样。
现在周不疑为自己擦泪,刘循才知道,周不疑一直像一个哥哥一样照顾着自己。随着周不疑的擦拭,泪越流越多。
“陛下。”周不疑转向刘璋:“或许陛下一直有个疑惑,却从未说出来,周不疑感谢陛下对周不疑的信任。
为什么周不疑明明知道陛下喜欢凌厉果断的君王,却一直让殿下保存着感情,没有那么决绝,甚至当初在长安时,连那些世族,不疑都没有劝殿下杀光。
现在不疑可以说了,因为打天下和治天下不一样,因为第一代君王和第二代君王需要做的事不一样。
不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陛下,如果陛下这一代稳固了基业,下一代君王还是与陛下一样的性格,杀伐凌厉,刚愎自用,大刀阔斧的改革,遇到阻力,一杀而空。
那么陛下建立的基业,也走不远的。
大汉可以出一个陛下,但是绝不能连续两代出陛下这样的君王。如果不疑将殿下教成和陛下一样,那是一场祸患。”
刘璋听着周不疑的话,不由内心一震,或许只有将死的周不疑,才能让自己冷静的面对他说的话。
面对腐朽的阶层,的确需要铁血的改革,武力的压迫,靠一个中庸和玩弄权术的君王,那是干不成什么事的。
但是,这样的铁血改革能够每代都发生吗?
改革必然带来动乱,必然带来血腥,难道自己改革的目的不是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而是让他们一直沉浸在铁血的改革中吗?
确实,大规模改革后,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第一代君王打天下,制定规则,第二代君王该做的,是延续这些。
很显然,如果刘循也是狠辣无情的人,并不是那么适合接管自己留下来的已经算是安定的江山。
而现在,刘循绝对不是一味的多愁善感,他懂得用人,他知道谁对他好,他也有理政能力,与自己唯一的区别,是会用一些委婉的手段处理事情,不太喜欢大规模杀戮。
而这些,并不与一个治世君王需要的素质抵触。
“所幸,陛下的第二个儿子,继承了陛下一样的血液。如果陛下在周不疑去后,依然不愿让一个算是仁慈的君王接管江山,那还有一个选择,并不算被不疑逼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
周不疑说完,沉默了一会,仰头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曹冲,我走了,我能为殿下做的,就这么多。以后殿下,靠你了。”
……
“康儿,你已经十八岁了,武艺军略政略都不错,我们对百济和新罗的全面战争就要展开。父皇把你派去协助王越,之后就留在百济或新罗治理内政,你会愿意吗?”
刘璋拉过刘康的手说道,十年前,刘璋就查出了真相,在案发之前,黄权找到刘康。要他将羊首放到刘循房中,但是刘康借机,放下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真本。
而且刘璋也知道,其实无论黄权叫不叫刘康放那个羊首。刘康早已打算将九品中正制的真本放在刘循那里,只是没有一个机会,没有一个放了真本后,就立刻被查的机会。
是黄权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但是刘璋从来没对刘康说出来。刘康放下陈群真本,并不算嫁祸。因为这东西不会给刘循带来罪过,仅仅是让刘循失去自己的期望。
刘璋只是问了刘康一句话:“你记得在长安危难时,你的哥哥让你先走的事了吗?”
刘康当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表情告诉刘璋,他记得,而且感激在心,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做。
刘璋那时候觉得,刘康的为人处事,和自己太像了,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许就是继承皇位,可以牺牲一切。
从本身来说,刘康看起来确实比刘循优秀。
那个时候刘璋下不了决心,不知道刘康和刘循谁更适合继承自己的位置,但是现在,周不疑给了自己答案。
……
五年时间,百济,新罗相继被征服,倭奴国的徐家,就算不想兑现诺言,被鸦片掏空的国家,也最后被大汉蚕食。
二十年后,刘璋对倭奴国第一次重整,倭奴国再不存在,划分为扶桑州,从大汉派出州刺史,倭奴国的才子也开始往大汉调配,扶桑州和滇州交州等州相比,再也没有什么区别。
二十年来,孙权还是没能反攻大汉,但是在夷洲孙权的威胁下,以及与扶桑州的交通开拓中,大汉水军蓬勃发展,船只已经具备了远洋能力。
终于,在公元235年,卫温率水军远征,拿下了夷洲,大汉军队登上夷洲。
同时因为扶桑州的完全汉化,鸦片输入已经不合理,金胖子在高句丽的鸦片基地逐步向扶桑州迁移。
大规模的航海舰队向太平洋外围扩张,当然,所有舰队都带上了佛教和道教的圣果。
大汉的辉煌在延续,民生持续发展,但是,黄忠,王越,严颜等老将相继陨落,刘璋也已经垂垂老矣。
在高高的望星台上,昔日美丽无双的黄月英已经满头银发,但是气质却还是一样的洒脱随意,比一旁苍老的刘璋好得多。
功臣塔的牌位又添了好多,唯一让刘璋遗憾的是,周不疑没有进入功臣塔,或许,后世人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最该进入功臣塔的人,已经代替一个君王,进入历史奸臣的洪流。
听着刘璋沉重的叹息,黄月英微微笑了一下:“夫君,当年周不疑来投效夫君,就从来没在乎过名利,也不是一个在乎生死的人,夫君其实不必太过伤怀。”
刘璋转头看向黄月英,微微一笑:“月英,你永远都是这样,能够在任何时候,让我心中觉得舒适,你是怎么做到的?”
“哎呀,再不回去,在这吹久了风生了病,萧皇后玥贵妃可饶不了你,到时候我可没办法让你舒适了。”
黄月英说着自己往望星台下跑去,留下刘璋一个人在台上凌乱,会武功了不起么?老了都欺负人。
黄月英回头看着无奈的刘璋,笑了两声,又跑回台上,搀扶着刘璋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岁月像洪水一样不留情的卷过,但总会留下一些年轻的痕迹。
泰山顶,登封坛,泰山封禅。
“大汉皇帝陛下刘璋。生坠大汉危亡之秋,社稷沦丧之日,奸臣祸国,诸侯争霸,日月无光。
振西川之豪杰,揽大汉之义士,荡平裂土公侯,安顿乱世百姓。
服南蛮西羌,征西域漠北。平高句丽,定夷洲岛,安扶桑州。
承三皇五帝以德政,秦皇横扫**之雄风,汉武扬鞭大漠之威仪。
继中兴大汉。新政化民,教化蛮夷,开疆拓土之功业,伏唯大汉元和皇帝陛下。
以天下之宏阔,皇者之恩泽,建坛封禅,玉碟加持。告四方鬼神,祭拜天地。”。
泰山之巅,宏声昭昭。
刘璋身穿黄色衣服,一步一步踏上封坛。在庄严的乐声中跪拜行礼,投玉碟于坛内。
文武百官肃立坛下,从刘璋站立的方向望向无尽的苍穹。
可是视线之内,真正入眼的。不过刘璋站在高台向天祭拜的背影。
云走光洒,山风呼啸。天地一人,真正的九五至尊。
而在这时,刘璋忽然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一个一个离去的人,让他不习惯一个人站立。
哪怕高高在上,同样觉得孤寂无边。
“宣,法正近前。”
法正缓缓走到祭坛前,喘着粗气,身体缩成一团。
“你也老了,哈哈哈。”刘璋哈哈大笑。“还记得在襄阳城外那夜吗?你推朕到泥坑中多有力气。”
法正也跟着笑,一笑岔了气,又咳嗽起来。
告天的玉碟需要留下封禅君王的祝词,刘璋拿着玉笔,迟迟没在玉碟上落笔,过了一会,怅然问道:“孝直,几十年了,多少年朕都记不清了,还记得当初的江州花园吗?”
“陛下恕罪,微臣还真有点记不清了。”
法正望着祭坛中的文牒,那个静夜花园的回忆一点一点浮上脑海。
“孝直……今天在江州,在这个花园里,一九之数,我们赌一个朗朗乾坤,孝直,你敢吗?”
“朗朗乾坤?”法正心头一跳,“剿灭世族,还利百姓,四科举仕,让每个大汉子民,无论豪门寒门,都能有公平的入仕机会,连医生匠人等也有渠道尽展所长,这样的天下,真可谓朗朗乾坤。
可一九之数,值得吗?”
……
若能将世间污浊踩在脚下,一九之数,够了。
“主公,我敢。”法正终于点头,语气充满坚决。
“不怕大业未竟身先死吗?”刘璋笑道。
“死有什么可怕的。”
“史笔可是掌握在世族文人手上的。”
“主公,法正想通了,哪怕如王莽一般死无全尸,遗臭万年,法正也愿追随主公,完成主公宏图大志。”
星光洒在花园里,夜风让青草吹动,仿佛在交换着彼此的秘密,就是这个静夜,一君一臣达成了一生的契约,之后的大汉天下,涤荡在那个普通夜晚的契约之中。
刘璋提起玉笔,终于在玉碟上大笔写下四个字:“朗朗乾坤”。
ps:】】】】】】】】】】】】】】】】】】】】】】】】】】】】】】】】】】】】】】】】】】】】】】】】】】】】】】】】】】】】】】】】】】】】】】】】】】】】】】】】】】】】】】】】】】】】】】】】
御史台官员进行卷宗调动,很快查出结果,其实也不用他们查,是周不疑自己站出来承认罪过。
结果表明,当初陷害刘循的人,只有黄权,其余文武皆为无辜。
周不疑向天下宣布,当初是自己捏造了证据,证明黄权与其他文武勾结,蒙蔽了刘璋。
而且刘璋也只是下令羁押马超等人,并没有下令诛杀,是自己害怕对质的时候露馅,才当场射杀。
向刘璋禀报时却说马超等人顽抗拒捕,所以杀人。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周不疑立刻就被顶上风口浪尖,杀害这么多功勋文武,罪不可赦,到处有人请求处决周不疑。
皇帝刘璋很快下令,赐死周不疑,同时下罪己诏,反思自己察人不明之过。
一杯酒摆在桌案上,曹冲,刘循等人站在一旁,两个人都已经二十多岁,而周不疑从当初一个九岁孩童来到刘璋身边,现在已经奔三了。
周不疑一个人坐在床沿,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刘璋从外面走进来。
“陛下,你来了。”
“不疑,能像当初一样,叫我名字吗?这个皇帝再当下去,我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如今的刘璋,已经没有当初那种气势,逐渐衰老的身体,和操劳国事,让他老的更快。已经有了沧桑的痕迹。
“陛下。”周不疑看着刘璋,站起来恭恭敬敬拜了一礼:“陛下,你不需要记得自己的名字,反而,你应该永远记得你是皇上。
你要做一个昏君庸君,你可以只记得自己,不记得自己的身份。
但是你要做一个明君,要完成自己心中的愿望,你就应该知道。有些东西在必要的时候,是必须舍弃的,比如情感。”
周不疑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酒杯:“陛下不必有一点愧疚,无论是当初黄家,后来被屠杀的文武。还是现在的周不疑,甚至包括被屠杀的几十万世族。
一位君王,要成就一番伟业,尸体和血液是不能避免的,何况陛下还是在推翻一个时代?
如今的天下,已经很让不疑满意了,至少。所有的牺牲,没有白费。”
周不疑说着笑了一下:“其实,陛下还记得二十年前,不疑在榆树街第一次见到陛下吗?那个时候法孝直说我刚极易折。我说我早夭早已料到了。
小时候自己学习了卦术,自己给自己算命,能活十八岁,看来算命的都是假的。如今已经活到二十八岁了,多活了十年。周不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刘璋沉默着,周不疑虽然活到了二十八岁,可是从十八岁那一年做的事,就已经注定今日的结局。
而自己什么也说不出口,自己对不起的人太多了,要是一个个说对不起,不但矫情,恐怕自己说到力竭而亡,也说不完。
面对周不疑,刘璋只有感激,这个人一直没有正式给自己出谋划策,可是却帮助了自己太多太多。
曹冲定定地看着拿着酒杯的周不疑,刘循已经流下泪来。
“殿下,不要哭,难道你还不知道你父皇最讨厌你哭吗?何况你现在都二十多岁了。”
周不疑伸出手,为刘循擦泪,这个动作一下子让刘循想起了当初周不疑当自己伴读时,不让自己老是读书,让自己爬山抓蛇下棋捞鱼,像乡村的两兄弟一样。
现在周不疑为自己擦泪,刘循才知道,周不疑一直像一个哥哥一样照顾着自己。随着周不疑的擦拭,泪越流越多。
“陛下。”周不疑转向刘璋:“或许陛下一直有个疑惑,却从未说出来,周不疑感谢陛下对周不疑的信任。
为什么周不疑明明知道陛下喜欢凌厉果断的君王,却一直让殿下保存着感情,没有那么决绝,甚至当初在长安时,连那些世族,不疑都没有劝殿下杀光。
现在不疑可以说了,因为打天下和治天下不一样,因为第一代君王和第二代君王需要做的事不一样。
不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陛下,如果陛下这一代稳固了基业,下一代君王还是与陛下一样的性格,杀伐凌厉,刚愎自用,大刀阔斧的改革,遇到阻力,一杀而空。
那么陛下建立的基业,也走不远的。
大汉可以出一个陛下,但是绝不能连续两代出陛下这样的君王。如果不疑将殿下教成和陛下一样,那是一场祸患。”
刘璋听着周不疑的话,不由内心一震,或许只有将死的周不疑,才能让自己冷静的面对他说的话。
面对腐朽的阶层,的确需要铁血的改革,武力的压迫,靠一个中庸和玩弄权术的君王,那是干不成什么事的。
但是,这样的铁血改革能够每代都发生吗?
改革必然带来动乱,必然带来血腥,难道自己改革的目的不是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而是让他们一直沉浸在铁血的改革中吗?
确实,大规模改革后,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第一代君王打天下,制定规则,第二代君王该做的,是延续这些。
很显然,如果刘循也是狠辣无情的人,并不是那么适合接管自己留下来的已经算是安定的江山。
而现在,刘循绝对不是一味的多愁善感,他懂得用人,他知道谁对他好,他也有理政能力,与自己唯一的区别,是会用一些委婉的手段处理事情,不太喜欢大规模杀戮。
而这些,并不与一个治世君王需要的素质抵触。
“所幸,陛下的第二个儿子,继承了陛下一样的血液。如果陛下在周不疑去后,依然不愿让一个算是仁慈的君王接管江山,那还有一个选择,并不算被不疑逼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
周不疑说完,沉默了一会,仰头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曹冲,我走了,我能为殿下做的,就这么多。以后殿下,靠你了。”
……
“康儿,你已经十八岁了,武艺军略政略都不错,我们对百济和新罗的全面战争就要展开。父皇把你派去协助王越,之后就留在百济或新罗治理内政,你会愿意吗?”
刘璋拉过刘康的手说道,十年前,刘璋就查出了真相,在案发之前,黄权找到刘康。要他将羊首放到刘循房中,但是刘康借机,放下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真本。
而且刘璋也知道,其实无论黄权叫不叫刘康放那个羊首。刘康早已打算将九品中正制的真本放在刘循那里,只是没有一个机会,没有一个放了真本后,就立刻被查的机会。
是黄权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但是刘璋从来没对刘康说出来。刘康放下陈群真本,并不算嫁祸。因为这东西不会给刘循带来罪过,仅仅是让刘循失去自己的期望。
刘璋只是问了刘康一句话:“你记得在长安危难时,你的哥哥让你先走的事了吗?”
刘康当时什么话也没说,但是表情告诉刘璋,他记得,而且感激在心,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做。
刘璋那时候觉得,刘康的为人处事,和自己太像了,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许就是继承皇位,可以牺牲一切。
从本身来说,刘康看起来确实比刘循优秀。
那个时候刘璋下不了决心,不知道刘康和刘循谁更适合继承自己的位置,但是现在,周不疑给了自己答案。
……
五年时间,百济,新罗相继被征服,倭奴国的徐家,就算不想兑现诺言,被鸦片掏空的国家,也最后被大汉蚕食。
二十年后,刘璋对倭奴国第一次重整,倭奴国再不存在,划分为扶桑州,从大汉派出州刺史,倭奴国的才子也开始往大汉调配,扶桑州和滇州交州等州相比,再也没有什么区别。
二十年来,孙权还是没能反攻大汉,但是在夷洲孙权的威胁下,以及与扶桑州的交通开拓中,大汉水军蓬勃发展,船只已经具备了远洋能力。
终于,在公元235年,卫温率水军远征,拿下了夷洲,大汉军队登上夷洲。
同时因为扶桑州的完全汉化,鸦片输入已经不合理,金胖子在高句丽的鸦片基地逐步向扶桑州迁移。
大规模的航海舰队向太平洋外围扩张,当然,所有舰队都带上了佛教和道教的圣果。
大汉的辉煌在延续,民生持续发展,但是,黄忠,王越,严颜等老将相继陨落,刘璋也已经垂垂老矣。
在高高的望星台上,昔日美丽无双的黄月英已经满头银发,但是气质却还是一样的洒脱随意,比一旁苍老的刘璋好得多。
功臣塔的牌位又添了好多,唯一让刘璋遗憾的是,周不疑没有进入功臣塔,或许,后世人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最该进入功臣塔的人,已经代替一个君王,进入历史奸臣的洪流。
听着刘璋沉重的叹息,黄月英微微笑了一下:“夫君,当年周不疑来投效夫君,就从来没在乎过名利,也不是一个在乎生死的人,夫君其实不必太过伤怀。”
刘璋转头看向黄月英,微微一笑:“月英,你永远都是这样,能够在任何时候,让我心中觉得舒适,你是怎么做到的?”
“哎呀,再不回去,在这吹久了风生了病,萧皇后玥贵妃可饶不了你,到时候我可没办法让你舒适了。”
黄月英说着自己往望星台下跑去,留下刘璋一个人在台上凌乱,会武功了不起么?老了都欺负人。
黄月英回头看着无奈的刘璋,笑了两声,又跑回台上,搀扶着刘璋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岁月像洪水一样不留情的卷过,但总会留下一些年轻的痕迹。
泰山顶,登封坛,泰山封禅。
“大汉皇帝陛下刘璋。生坠大汉危亡之秋,社稷沦丧之日,奸臣祸国,诸侯争霸,日月无光。
振西川之豪杰,揽大汉之义士,荡平裂土公侯,安顿乱世百姓。
服南蛮西羌,征西域漠北。平高句丽,定夷洲岛,安扶桑州。
承三皇五帝以德政,秦皇横扫**之雄风,汉武扬鞭大漠之威仪。
继中兴大汉。新政化民,教化蛮夷,开疆拓土之功业,伏唯大汉元和皇帝陛下。
以天下之宏阔,皇者之恩泽,建坛封禅,玉碟加持。告四方鬼神,祭拜天地。”。
泰山之巅,宏声昭昭。
刘璋身穿黄色衣服,一步一步踏上封坛。在庄严的乐声中跪拜行礼,投玉碟于坛内。
文武百官肃立坛下,从刘璋站立的方向望向无尽的苍穹。
可是视线之内,真正入眼的。不过刘璋站在高台向天祭拜的背影。
云走光洒,山风呼啸。天地一人,真正的九五至尊。
而在这时,刘璋忽然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一个一个离去的人,让他不习惯一个人站立。
哪怕高高在上,同样觉得孤寂无边。
“宣,法正近前。”
法正缓缓走到祭坛前,喘着粗气,身体缩成一团。
“你也老了,哈哈哈。”刘璋哈哈大笑。“还记得在襄阳城外那夜吗?你推朕到泥坑中多有力气。”
法正也跟着笑,一笑岔了气,又咳嗽起来。
告天的玉碟需要留下封禅君王的祝词,刘璋拿着玉笔,迟迟没在玉碟上落笔,过了一会,怅然问道:“孝直,几十年了,多少年朕都记不清了,还记得当初的江州花园吗?”
“陛下恕罪,微臣还真有点记不清了。”
法正望着祭坛中的文牒,那个静夜花园的回忆一点一点浮上脑海。
“孝直……今天在江州,在这个花园里,一九之数,我们赌一个朗朗乾坤,孝直,你敢吗?”
“朗朗乾坤?”法正心头一跳,“剿灭世族,还利百姓,四科举仕,让每个大汉子民,无论豪门寒门,都能有公平的入仕机会,连医生匠人等也有渠道尽展所长,这样的天下,真可谓朗朗乾坤。
可一九之数,值得吗?”
……
若能将世间污浊踩在脚下,一九之数,够了。
“主公,我敢。”法正终于点头,语气充满坚决。
“不怕大业未竟身先死吗?”刘璋笑道。
“死有什么可怕的。”
“史笔可是掌握在世族文人手上的。”
“主公,法正想通了,哪怕如王莽一般死无全尸,遗臭万年,法正也愿追随主公,完成主公宏图大志。”
星光洒在花园里,夜风让青草吹动,仿佛在交换着彼此的秘密,就是这个静夜,一君一臣达成了一生的契约,之后的大汉天下,涤荡在那个普通夜晚的契约之中。
刘璋提起玉笔,终于在玉碟上大笔写下四个字:“朗朗乾坤”。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