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第735章 教育助学基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皇太后和乌皇后在后宫里劝说乌琦梦,这件事情皇太后准备暂时不告诉李烨,在皇太后看来这件事情对乌家有利,高家和李烨联盟,有乌家的助力最好,没有乌家的助力也没有什么关系,谁让乌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势力衰微呢?皇太后想通过这件事情对乌家示好,毕竟两家之间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接下来就要看乌家自己的表现了,如果乌家投桃报李的话,会主动的在朝堂上帮助高家。
现在窦福和占据着渤海国宰相的位子,窦家的子弟遍布渤海国各个州县,而乌家的乌辰,也就是乌皇后的父亲,只占据着御史台的位子,两相比较乌家比窦家实力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是皇太后也知道,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尤其是现在工部、兵部、吏部都掌握在窦家的手中,剩下的几个部门,户部因为渤海国财政的问题显得无足轻重,刑部因为渤海国特有的部落原因也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最后礼部就更加没有什么用处,虽然渤海国也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官员的任免在吏部手上,一些恩荫官员也被渤海国五大家族把持了。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恩荫制度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广义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
皇太后之所以现在把李烨叫进宫中,并不是主要是为了李烨和乌琦梦的婚事,在皇太后看来,现在朝堂上讨论购买武器的事情,完全是李烨一手操纵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情看看朝堂上各家势力的影响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多少话语权。皇太后急着拉拢乌家,也是希望高家能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更大的好处,同时把窦家边缘化的势力整合起来。
李烨不知道今天皇太后让自己进宫到底有什么事情,不过李烨通过这次进宫,发现皇太后在后宫的势力并没有丧失,皇太后对于李烨更多的是在利用,对于李烨的计划根本不与理睬,完全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李烨想暂时稳住渤海国,然后离开渤海国返回大唐迎娶仁寿公主,在辽东半岛上巩固自己的势力,然后再将触角伸向渤海国。没有想到皇太后根本不把李烨的想法当一回事,想着把李烨当成高家的挡箭牌,让李烨冲锋陷阵,这是李烨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因为有了乌家的参与,渤海国购买武器的事情又一次陷于了势均力敌的境地,虽然购买武器的事情由渤海国六部和左右禁军主持,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说话有份量的人来平衡各方的利益,事情发展到购买多少武器、资金从何处来的问题时,完全是各抒己见,意见根本无法统一。
事情并不是出现在渤海国想购买多少武器上,而是渤海国现在有多少可以购买武器,准确的说渤海国现在已经破产了,户部账面上连一文钱都没有,想购买武器根本就不可能。购买武器委员会首先要考虑的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然后再讨论能购买多少武器,没有人关心和来询问李烨现在的意见,但是李烨并没有轻松下来。
因为这样无休止的讨论对李烨实在太有利了,李烨每天除了带李燕和三名侍妾出去欣赏一下风景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敬翔研究辽东半岛的发展规划,现在李烨有充足的时间把脑海中的构想变成纸上的计划,然后与敬翔一起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虽然李烨很多思想匪夷所思,甚至是天马行空开天辟地也没有听说过,但是在李烨的解释下,敬翔还是能够理解李烨的意图。比如李烨的教育部设置和管理权力的范围,敬翔虽然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所谓的教育部在礼部中就有存在,没有必要把教育问题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不过在李烨宏伟的全民有偿免费教育的大背景下,敬翔能够接受教育部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的结果,毕竟以前大唐九千万子民中,真正认识字的不到百分之一,要是李烨真的能够推行全民有偿免费教育,辽东半岛识字的比例将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
为什么说是全民有偿免费教育呢?李烨想推行的是全民男子小学义务教育(当然其中不涵盖女孩,教育饭还是一口一口的吃,男孩都没有多少认字的,让女孩认字有什么用处,西方女性的认字历史也不过一二百年,没有必要搞的如此超前),其中包含了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李烨治下的所有适龄男孩都可以免费的进入学校,这个计划李烨准备在五年之内完成。
敬翔驳斥李烨在教育经费上投资过大,要知道唐代时期一百张白纸要六十文钱,更好的纸三文钱一张;毛笔二十文一管;墨十五文一两,普通的砚台也要一缗,怎么算一个学生一年下来也要五六缗,这也许对于一个中等家庭不算什么,可是辽东半岛的人口基数也不小,以保守的估计适龄儿童达到了二十万,光是花在笔墨纸砚上的费用就要达到百万缗,这是辽东半岛根本无法承受的,就算五年以后,如此高昂的经费也会压垮辽东半岛。
敬翔还没有算先生的修金(薪金、工资),还有学校的修建、课桌椅的费用、以及平时校舍的维护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日辽东半岛的经济根本无法承担的起。
李烨当然清楚辽东半岛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教育经费,但是李烨同样准备好了一套看似可行的运行模式,要是让每一个孩子现在都能自己花钱上学,这同样也不现实。李烨解决之道就是助学贷款,日本能将甲午战争中清朝赔款的一半全部投入教育,李烨为什么不能要银行的贷款向教育倾斜呢。
在现有的基础上,想扩大教育的规模,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想让辽东半岛慢慢发展是根本不现实的,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李烨要任由辽东半岛教育慢慢的发展,没有一个二三十年根本看不见效果。如果有了李烨在幕后推一把,一切都会按照李烨设想的目标前进,李烨只是加快了其中的进程,李烨现在要做的就是起到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的效果。
建立教育助学基金的计划,已经在李烨脑海里酝酿很久了,李烨不是不知道现在辽东半岛根本无法大面积的普及小学教育,想想后世的教育产业让人不由得寒心,那些昧着良心大发教育财的个人、机构、甚至是政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教育看成了一块诱人的蛋糕,尽情的没有廉耻的去分享本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一份。
既然李烨无法改变人性的贪婪,那就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助学模式,为以后的人做出榜样。既然建立教育助学基金,当然就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先有李烨支付一部分,再从其他的地方募集一部分。初步的资金为一百万缗,分二三年慢慢的投入,按照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分批给困难的学生贷款,每人每年的上限设定为五缗,六年下来就是三十缗,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用六到十二年的时间来偿还这笔贷款,当然这些都不收取任何的利息。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教育助学基金并不是一个慈善机构,那教育助学基金如何运作才能不会倒闭呢?没有利息收入,贷款的时间跨度有如此之长,要是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
这也是敬翔对李烨这个计划感兴趣的原因,在敬翔看来李烨的思维根本就是匪夷所思,但却又有许多的合理性,看似古怪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手法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其实在李烨看来,不过是抄袭了后人的智慧,把本不应该提前出现的事务加工包装后改头换面横空出世。
为了维持教育助学基金的日常运作,李烨赋予了教育助学基金投资免税的权力,基金在后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务,在西方国家基金可以说是避税的天堂。教育助学基金一手是给贫困学生免费发放贷款,另一只手则是通过投资免税的方式维持基金的运作,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基金用收益和税收的钱来平衡助学贷款中的损失,只要教育助学基金的收益大于助学贷款中的利息收入,教育助学基金就可以维持长期的运作,这在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烨决定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这种风险还是有的,毕竟这个时代的经融操作无法跟后世相比,风险主要来至于投资的产业抗风险能力差。
虽然敬翔并不非常了解李烨会如何操作教育助学基金,不过在敬翔看来,李烨只要不动用辽东半岛税收的钱,李烨就是把天捅一个窟窿也没有人会管。
皇太后和乌皇后在后宫里劝说乌琦梦,这件事情皇太后准备暂时不告诉李烨,在皇太后看来这件事情对乌家有利,高家和李烨联盟,有乌家的助力最好,没有乌家的助力也没有什么关系,谁让乌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势力衰微呢?皇太后想通过这件事情对乌家示好,毕竟两家之间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接下来就要看乌家自己的表现了,如果乌家投桃报李的话,会主动的在朝堂上帮助高家。
现在窦福和占据着渤海国宰相的位子,窦家的子弟遍布渤海国各个州县,而乌家的乌辰,也就是乌皇后的父亲,只占据着御史台的位子,两相比较乌家比窦家实力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是皇太后也知道,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尤其是现在工部、兵部、吏部都掌握在窦家的手中,剩下的几个部门,户部因为渤海国财政的问题显得无足轻重,刑部因为渤海国特有的部落原因也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最后礼部就更加没有什么用处,虽然渤海国也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官员的任免在吏部手上,一些恩荫官员也被渤海国五大家族把持了。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恩荫制度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广义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
皇太后之所以现在把李烨叫进宫中,并不是主要是为了李烨和乌琦梦的婚事,在皇太后看来,现在朝堂上讨论购买武器的事情,完全是李烨一手操纵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情看看朝堂上各家势力的影响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多少话语权。皇太后急着拉拢乌家,也是希望高家能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更大的好处,同时把窦家边缘化的势力整合起来。
李烨不知道今天皇太后让自己进宫到底有什么事情,不过李烨通过这次进宫,发现皇太后在后宫的势力并没有丧失,皇太后对于李烨更多的是在利用,对于李烨的计划根本不与理睬,完全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李烨想暂时稳住渤海国,然后离开渤海国返回大唐迎娶仁寿公主,在辽东半岛上巩固自己的势力,然后再将触角伸向渤海国。没有想到皇太后根本不把李烨的想法当一回事,想着把李烨当成高家的挡箭牌,让李烨冲锋陷阵,这是李烨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因为有了乌家的参与,渤海国购买武器的事情又一次陷于了势均力敌的境地,虽然购买武器的事情由渤海国六部和左右禁军主持,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说话有份量的人来平衡各方的利益,事情发展到购买多少武器、资金从何处来的问题时,完全是各抒己见,意见根本无法统一。
事情并不是出现在渤海国想购买多少武器上,而是渤海国现在有多少可以购买武器,准确的说渤海国现在已经破产了,户部账面上连一文钱都没有,想购买武器根本就不可能。购买武器委员会首先要考虑的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然后再讨论能购买多少武器,没有人关心和来询问李烨现在的意见,但是李烨并没有轻松下来。
因为这样无休止的讨论对李烨实在太有利了,李烨每天除了带李燕和三名侍妾出去欣赏一下风景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敬翔研究辽东半岛的发展规划,现在李烨有充足的时间把脑海中的构想变成纸上的计划,然后与敬翔一起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虽然李烨很多思想匪夷所思,甚至是天马行空开天辟地也没有听说过,但是在李烨的解释下,敬翔还是能够理解李烨的意图。比如李烨的教育部设置和管理权力的范围,敬翔虽然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所谓的教育部在礼部中就有存在,没有必要把教育问题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不过在李烨宏伟的全民有偿免费教育的大背景下,敬翔能够接受教育部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的结果,毕竟以前大唐九千万子民中,真正认识字的不到百分之一,要是李烨真的能够推行全民有偿免费教育,辽东半岛识字的比例将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
为什么说是全民有偿免费教育呢?李烨想推行的是全民男子小学义务教育(当然其中不涵盖女孩,教育饭还是一口一口的吃,男孩都没有多少认字的,让女孩认字有什么用处,西方女性的认字历史也不过一二百年,没有必要搞的如此超前),其中包含了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李烨治下的所有适龄男孩都可以免费的进入学校,这个计划李烨准备在五年之内完成。
敬翔驳斥李烨在教育经费上投资过大,要知道唐代时期一百张白纸要六十文钱,更好的纸三文钱一张;毛笔二十文一管;墨十五文一两,普通的砚台也要一缗,怎么算一个学生一年下来也要五六缗,这也许对于一个中等家庭不算什么,可是辽东半岛的人口基数也不小,以保守的估计适龄儿童达到了二十万,光是花在笔墨纸砚上的费用就要达到百万缗,这是辽东半岛根本无法承受的,就算五年以后,如此高昂的经费也会压垮辽东半岛。
敬翔还没有算先生的修金(薪金、工资),还有学校的修建、课桌椅的费用、以及平时校舍的维护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日辽东半岛的经济根本无法承担的起。
李烨当然清楚辽东半岛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教育经费,但是李烨同样准备好了一套看似可行的运行模式,要是让每一个孩子现在都能自己花钱上学,这同样也不现实。李烨解决之道就是助学贷款,日本能将甲午战争中清朝赔款的一半全部投入教育,李烨为什么不能要银行的贷款向教育倾斜呢。
在现有的基础上,想扩大教育的规模,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想让辽东半岛慢慢发展是根本不现实的,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李烨要任由辽东半岛教育慢慢的发展,没有一个二三十年根本看不见效果。如果有了李烨在幕后推一把,一切都会按照李烨设想的目标前进,李烨只是加快了其中的进程,李烨现在要做的就是起到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的效果。
建立教育助学基金的计划,已经在李烨脑海里酝酿很久了,李烨不是不知道现在辽东半岛根本无法大面积的普及小学教育,想想后世的教育产业让人不由得寒心,那些昧着良心大发教育财的个人、机构、甚至是政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教育看成了一块诱人的蛋糕,尽情的没有廉耻的去分享本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一份。
既然李烨无法改变人性的贪婪,那就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助学模式,为以后的人做出榜样。既然建立教育助学基金,当然就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先有李烨支付一部分,再从其他的地方募集一部分。初步的资金为一百万缗,分二三年慢慢的投入,按照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分批给困难的学生贷款,每人每年的上限设定为五缗,六年下来就是三十缗,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用六到十二年的时间来偿还这笔贷款,当然这些都不收取任何的利息。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教育助学基金并不是一个慈善机构,那教育助学基金如何运作才能不会倒闭呢?没有利息收入,贷款的时间跨度有如此之长,要是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
这也是敬翔对李烨这个计划感兴趣的原因,在敬翔看来李烨的思维根本就是匪夷所思,但却又有许多的合理性,看似古怪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手法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其实在李烨看来,不过是抄袭了后人的智慧,把本不应该提前出现的事务加工包装后改头换面横空出世。
为了维持教育助学基金的日常运作,李烨赋予了教育助学基金投资免税的权力,基金在后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务,在西方国家基金可以说是避税的天堂。教育助学基金一手是给贫困学生免费发放贷款,另一只手则是通过投资免税的方式维持基金的运作,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基金用收益和税收的钱来平衡助学贷款中的损失,只要教育助学基金的收益大于助学贷款中的利息收入,教育助学基金就可以维持长期的运作,这在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烨决定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这种风险还是有的,毕竟这个时代的经融操作无法跟后世相比,风险主要来至于投资的产业抗风险能力差。
虽然敬翔并不非常了解李烨会如何操作教育助学基金,不过在敬翔看来,李烨只要不动用辽东半岛税收的钱,李烨就是把天捅一个窟窿也没有人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