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李烨订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其实,就在李烨感到不爽的时候,一件更让李烨更不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事情要从李烨在蓝田县会见刘县令说起,话说刘县令知道李烨与刘娥的事情后,感觉李烨人品和地位都配的上自家的女儿,便决定让刘娥跟着李烨到外面玩玩。其实,刘县令是想安排人到李烨家里看看,如果可以就把婚事先敲定下来,毕竟两家离的太远,一来一回实在是不方便,刘县令派人到李烨家商量婚事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从汉代开始,结婚讲究一个“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文绉绉的说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民间的讲法比较通俗易懂:提亲、合八字、过大帖、送彩礼、算日子、接媳妇。
首先,草人带你感受一下古代求婚到完婚的过程,这里我们就以唐代婚嫁为例。第一步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采”为六礼之首,纳采礼物用雁。至于为什么用雁,不外乎三层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女子从夫之义。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二是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三是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
雁以转徙飞行,率以老而壮者居先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而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把这个原则用于婚娶,使长幼有序而行,非万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这种行止有序的行为,除雁以外,其他候鸟是没有的,故用雁为五礼之贽。除以上含义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
雁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你们人类结婚管我们飞禽屁事。有人说了,我家穷买不起大雁怎么办,用鹅代替一下也行,再不行用鸭也可以凑合一下,要是连鸭也没有呢?那就用木头雕刻一个家禽的某样吧。啧,人都穷成这样了,还娶什么老婆啊!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第二步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问名礼物仍用雁。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第三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这次大雁逃过一劫。
第四步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这一礼目中双方都用红绿描金书帖名曰:通婚书,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
有了通婚书,礼物总要有的,什么各色彩锻、成琨锦帛、大量铜钱、鸡鸭鱼肉、三畜猪羊、瓜果点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就少送砖瓦木材盖栋房子了,呼啦啦一堆人牵着马、赶着车,浩浩荡荡的抬着彩礼,送到女方家,这比现代搞上几十辆汽车在马路上瞎转悠好看多了……。
纳征过后,女儿就算是男方家中的人,如果遇上家族中有人谋反被抄家,按律跟女儿没有关系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嫁到男方家的女儿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五步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这次我们大雁同志又要倒霉了。
第六步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亲迎意义有二:一则表现由从妻居制向从夫居制转变以后,母系风俗的传承。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但同时,它也含有从夫居这一婚制的到来是不可扭转的事实,表现出男子要求从夫居的强烈愿望。
亲迎被看成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举行了亲迎之礼后而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妇就只能认命,从一而终了。
男方会在黄昏的时候,来女方家迎接新娘,为什么晚上才来呢?其实,这是原始部落社会抢婚制的风俗残留,当时男女结合都是男方带着家中的兄弟去女方家抢老婆,既然是上门抢老婆,那当然是趁着月黑风高的时候最好,所以,古代成亲礼也叫做“昏礼”,黄昏的昏,那个女子旁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到了现代,一切全变了,男女双方讲究自由平等、自由恋爱,不论是男追女翻座山,还是女追男隔层纸,男女先在一起恩恩爱爱,感情差不过了,到了结婚年龄,通知双方父母见面,然后选日子,双方结婚。前期,基本没有双方父母什么事情,到了结婚的时候,出钱就可以了,也别管女婿、儿媳是不是能入了父母的眼,跟你们就没什么关系,反正是小二口的事情。
如果父母在中间反对不同意怎么办,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证的,双方父母无权干涉子女的婚姻。说虽然这么说,双方父母硬是觉得两人不相配,从中阻扰子女的恋爱与婚姻,也不是没有这种事情存在。恋爱双方只有反抗或者屈从这两条路,不排除搞出来什么离家出走、裸婚、未婚先孕等等,反正就一条今生非他不嫁、非她不娶,最后,双方父母往往都是忍气吞声、勉强成事。
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古代,就有些不好使了。你说你自己去找一个老婆娶回家,首先是你能看见什么良家女子在马路上乱跑,等着你来找。女子就是出门也是头戴面纱,婢女相随,坐上马车不肯露面,就是朱温同志看见惊为天人的张惠,也是在张惠出门烧香拜佛的时候,庙中脱去面纱,无意间被朱温看见的,所以,古代想看大家闺秀、良家妇女最好是到寺庙烧香拜佛。
好了,就算你在寺庙中找到梦中的女神,你情我愿,成功的勾搭上了,也不行。难道你自己跑到女方府上提亲求婚,还是要男方的亲人家属出面,这时候,女方第一眼看的不是你长的貌比潘安、才胜子健,而是你家的门第门楣、家世是否显赫是不是门当户对,最后才考察未来的女婿相貌、才学、人品,不然这么说古代都是一妻多妾制呢?正妻娶回来是相当的不容易,而且男女双方地位、背景都差不多,谁愿意冒着两家结仇的风险去抛妻弃子。
所以,古人男子真正喜欢的都是那些婢女、侍妾,正妻都是拿来放在门口做摆设的,那是用来推到风口浪尖上承受四面八方攻击的,悲惨情况堪比现在社会的二奶……。既然古代男子都是这幅德行,就没有几个洁身自好的,婚前不搞婢女、侍妾不玩女妓的,那比熊猫多不了多少,稀罕的可以被写进传奇小说里,流芳百世了。这种人一旦出现,就会被周围人嘲笑为不行了,或者在玩断背、断袖癖。
扯远了,温习了一下古人的结婚过程,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李烨带着刘娥回到东海县,刘娥的亲属一看还行,是一户本分人家,就是家世有些寒酸,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女方以后也好有更多的话语权。刘娥的亲属便说明来意,希望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李烨母亲见有人上门提亲,还是一个县令的女儿,家世显贵,女儿长的也如出水芙蓉一般,立马答应下来,在李烨不知情下把六礼中的前二礼:纳采、问名做完了。
接着就是六礼中的纳吉、纳征,只要刘娥的亲属拿着李烨的生辰八字回去,找算命先生或者庙里的和尚合一下生辰八字,李烨家把礼物送过去,刘娥就算是李家的媳妇了。李烨母亲瞒着李烨做这些事情,属于合理不合情,怎么说呢?婚娶六礼中前五礼基本上就没有儿女什么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后等到木已成舟,亲迎的日子双方儿女才算第一次见面,高矮胖瘦、环肥燕瘦才真正知道。古人都是怎么做的,没有人说不对,母亲这样做算是合理。
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做主,一般总要听取一下双方儿女的意思,问问儿女是否对这门婚姻满意。那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最少也要维持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吧,不然,结婚以后总是感情不和、吵吵闹闹,不仅亲家做不成,还会成为冤家对头。所以,古人在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总要象征性的征询一下儿女的意见,这是合情。
其实,就在李烨感到不爽的时候,一件更让李烨更不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事情要从李烨在蓝田县会见刘县令说起,话说刘县令知道李烨与刘娥的事情后,感觉李烨人品和地位都配的上自家的女儿,便决定让刘娥跟着李烨到外面玩玩。其实,刘县令是想安排人到李烨家里看看,如果可以就把婚事先敲定下来,毕竟两家离的太远,一来一回实在是不方便,刘县令派人到李烨家商量婚事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从汉代开始,结婚讲究一个“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文绉绉的说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民间的讲法比较通俗易懂:提亲、合八字、过大帖、送彩礼、算日子、接媳妇。
首先,草人带你感受一下古代求婚到完婚的过程,这里我们就以唐代婚嫁为例。第一步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采”为六礼之首,纳采礼物用雁。至于为什么用雁,不外乎三层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女子从夫之义。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二是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三是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
雁以转徙飞行,率以老而壮者居先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而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把这个原则用于婚娶,使长幼有序而行,非万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这种行止有序的行为,除雁以外,其他候鸟是没有的,故用雁为五礼之贽。除以上含义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
雁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你们人类结婚管我们飞禽屁事。有人说了,我家穷买不起大雁怎么办,用鹅代替一下也行,再不行用鸭也可以凑合一下,要是连鸭也没有呢?那就用木头雕刻一个家禽的某样吧。啧,人都穷成这样了,还娶什么老婆啊!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第二步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问名礼物仍用雁。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第三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这次大雁逃过一劫。
第四步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这一礼目中双方都用红绿描金书帖名曰:通婚书,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
有了通婚书,礼物总要有的,什么各色彩锻、成琨锦帛、大量铜钱、鸡鸭鱼肉、三畜猪羊、瓜果点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就少送砖瓦木材盖栋房子了,呼啦啦一堆人牵着马、赶着车,浩浩荡荡的抬着彩礼,送到女方家,这比现代搞上几十辆汽车在马路上瞎转悠好看多了……。
纳征过后,女儿就算是男方家中的人,如果遇上家族中有人谋反被抄家,按律跟女儿没有关系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嫁到男方家的女儿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五步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这次我们大雁同志又要倒霉了。
第六步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亲迎意义有二:一则表现由从妻居制向从夫居制转变以后,母系风俗的传承。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但同时,它也含有从夫居这一婚制的到来是不可扭转的事实,表现出男子要求从夫居的强烈愿望。
亲迎被看成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举行了亲迎之礼后而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妇就只能认命,从一而终了。
男方会在黄昏的时候,来女方家迎接新娘,为什么晚上才来呢?其实,这是原始部落社会抢婚制的风俗残留,当时男女结合都是男方带着家中的兄弟去女方家抢老婆,既然是上门抢老婆,那当然是趁着月黑风高的时候最好,所以,古代成亲礼也叫做“昏礼”,黄昏的昏,那个女子旁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到了现代,一切全变了,男女双方讲究自由平等、自由恋爱,不论是男追女翻座山,还是女追男隔层纸,男女先在一起恩恩爱爱,感情差不过了,到了结婚年龄,通知双方父母见面,然后选日子,双方结婚。前期,基本没有双方父母什么事情,到了结婚的时候,出钱就可以了,也别管女婿、儿媳是不是能入了父母的眼,跟你们就没什么关系,反正是小二口的事情。
如果父母在中间反对不同意怎么办,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证的,双方父母无权干涉子女的婚姻。说虽然这么说,双方父母硬是觉得两人不相配,从中阻扰子女的恋爱与婚姻,也不是没有这种事情存在。恋爱双方只有反抗或者屈从这两条路,不排除搞出来什么离家出走、裸婚、未婚先孕等等,反正就一条今生非他不嫁、非她不娶,最后,双方父母往往都是忍气吞声、勉强成事。
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古代,就有些不好使了。你说你自己去找一个老婆娶回家,首先是你能看见什么良家女子在马路上乱跑,等着你来找。女子就是出门也是头戴面纱,婢女相随,坐上马车不肯露面,就是朱温同志看见惊为天人的张惠,也是在张惠出门烧香拜佛的时候,庙中脱去面纱,无意间被朱温看见的,所以,古代想看大家闺秀、良家妇女最好是到寺庙烧香拜佛。
好了,就算你在寺庙中找到梦中的女神,你情我愿,成功的勾搭上了,也不行。难道你自己跑到女方府上提亲求婚,还是要男方的亲人家属出面,这时候,女方第一眼看的不是你长的貌比潘安、才胜子健,而是你家的门第门楣、家世是否显赫是不是门当户对,最后才考察未来的女婿相貌、才学、人品,不然这么说古代都是一妻多妾制呢?正妻娶回来是相当的不容易,而且男女双方地位、背景都差不多,谁愿意冒着两家结仇的风险去抛妻弃子。
所以,古人男子真正喜欢的都是那些婢女、侍妾,正妻都是拿来放在门口做摆设的,那是用来推到风口浪尖上承受四面八方攻击的,悲惨情况堪比现在社会的二奶……。既然古代男子都是这幅德行,就没有几个洁身自好的,婚前不搞婢女、侍妾不玩女妓的,那比熊猫多不了多少,稀罕的可以被写进传奇小说里,流芳百世了。这种人一旦出现,就会被周围人嘲笑为不行了,或者在玩断背、断袖癖。
扯远了,温习了一下古人的结婚过程,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李烨带着刘娥回到东海县,刘娥的亲属一看还行,是一户本分人家,就是家世有些寒酸,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女方以后也好有更多的话语权。刘娥的亲属便说明来意,希望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李烨母亲见有人上门提亲,还是一个县令的女儿,家世显贵,女儿长的也如出水芙蓉一般,立马答应下来,在李烨不知情下把六礼中的前二礼:纳采、问名做完了。
接着就是六礼中的纳吉、纳征,只要刘娥的亲属拿着李烨的生辰八字回去,找算命先生或者庙里的和尚合一下生辰八字,李烨家把礼物送过去,刘娥就算是李家的媳妇了。李烨母亲瞒着李烨做这些事情,属于合理不合情,怎么说呢?婚娶六礼中前五礼基本上就没有儿女什么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后等到木已成舟,亲迎的日子双方儿女才算第一次见面,高矮胖瘦、环肥燕瘦才真正知道。古人都是怎么做的,没有人说不对,母亲这样做算是合理。
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做主,一般总要听取一下双方儿女的意思,问问儿女是否对这门婚姻满意。那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最少也要维持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吧,不然,结婚以后总是感情不和、吵吵闹闹,不仅亲家做不成,还会成为冤家对头。所以,古人在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总要象征性的征询一下儿女的意见,这是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