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但泽与但泽走廊(4...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炮王最新章节!
1811年的但泽自由市(港),并非21世纪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大格但斯克市(又称三联市),如今的城区面积仅有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万。至于后世的国际休假胜地和文化中心--索波特,以及新建的港口城市--格丁尼亚,都还属于偏远的小渔村。
倒是城市的古建筑群保持良好,多为哥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风格,尤其以“圣扬”教堂、古城墙等最为著名。不过,德赛感兴趣的是此地盛产的波罗的海琥珀,欧洲八成以上的琥珀制品都出自但泽,所以琥珀的开采与加工成为该城除港口贸易之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进入但泽总督府之后,德赛便毫不客气的鸠占鹊巢,他将靠近欧仁亲王的一排房间划作自己与侍卫队的下榻之地,还随手卷走了但泽军团在此地大肆搜刮的一批琥珀精品。至于但泽议会发来的午宴邀请,德赛借口自己旅途劳累,派人推辞掉了。
接下来的几天,这位法国元帅兼华沙大公一直在待在总督府内“休整”。
第二天夜里,当但泽总督欧仁亲王一回到军团官邸,就邀请德赛大公在在书房里密谈。
坐在沙发上的欧仁用劲揉了揉额头,他抛出一个棘手的难题让面前的好兄弟赶紧解决。“安德鲁,巴黎的外交部发出照会,希望你我必须尽早结束波俄两国的冲突!”
照会一词,显然是香巴尼外长在针对惹是生非的华沙大公。德赛明白,巴黎外交部今天照会是“希望”,或许明天就会换成“要求”,后天就该轮到“务必”。
基于德赛对拿破仑的了解,他相信皇帝显然不愿意过早卷入到与俄国的军事冲突中。尽管整个欧洲与俄国都已经确信,这场欧洲近代战争史最大规模的入侵行动迟到是要爆发的。
事实上,德赛内心还真有拉拢法国提前对俄开展的意图。诚然,法兰西帝国与他的欧洲盟友们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可孤立无援的俄国人也同样如此,而且情况更为糟糕。
只要法军在涅瓦河与波罗的海与俄国人开战,或是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冲突,便会极大鼓舞土耳其军队的作战信心,也不至于让伊斯坦布尔提前与俄国缔结和约。
而且,波斯王国也在密切的观望中,等待俄国两线作战时,再适时的插上一脚。
此外,成为摄政王储的贝尔纳多特尚未完全控制瑞典议会与瑞典军队,尤其是仇视俄国的瑞典海军。凭借加泰罗尼亚、法国、瑞典、波兰的四国海军的实力,在英国海军忙于调往北美,镇压美国人的海盗行径时,就足以清剿掉残缺不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不过,拿破仑固执的拒绝了德赛从哥本哈根秘密发来的建议,或许在自负的皇帝看来,自己的战略无人能及,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皇帝这是在贻误战机,他难道不知道对俄国的征服,绝不是一两次重大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做长期的实力消耗。另外,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他国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加之境内糟糕道路与严酷寒冬,足以葬送征服者的一切希望?”
尽管德赛知道拿破仑的决心无人能够改变,但他还是在欧仁面前抱怨声声。
欧仁也表现的颇为无奈,包括战争大臣达武元帅在内的一批高级指挥官也向皇帝提出过类似建议:要么不打,要么开放手脚打,利用欧洲的整体实力慢慢消磨俄国人的锐气。
“多说无益,巴黎方面给了我们20天的时间,让你的联合舰队赶紧先释放被扣押的俄国商船!”
“不可能,除非我看到俄国人首先从涅曼河撤军!”
“那皇帝与巴黎那边?”
“让他们耐心等着吧,最近莱茵河联邦各国不是都在折腾征兵引发的动乱吗,我相信那一带的信号机会被敌对份子们加以破坏。”德赛阴阴一笑。
“安德鲁,你这是在玩火!”欧仁亲王劝告说。
“放心,我的朋友,只要我在华沙公国与加泰罗尼亚的地位无可动摇,皇帝不会深究太多,至少在征服俄国之前。”
……
与欧仁的谈话,最终与两人的沉默而告终。尽管德赛仍旧表现一幅信心十足的摸样,但在拿破仑不再支持的状况下,他已不可能固执己见,着手准备与俄国人的和解。
不过,前提条件是圣彼得堡派人来华沙进行谈判。否则,德赛宁可接受来自巴黎的责罚,也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此举,是他向全波兰人民表达坚持抗击国家敌人的顽强意愿,绝不能毫无成果的半途而废,沦为华沙议会贵族议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好在一周之后,军情局驻圣彼得堡的秘密情报站送来密电,称沙皇亚历山大和俄**方决定首先妥协,并将派遣国务首席秘书长(又称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担当密使,出访华沙大公国。
“国务大臣,沙皇的心腹?”德赛感觉有些纳闷了。按照政治惯例,这类密使通常属于外交炮灰的角色,怎么会派遣一个内阁重臣过来谈判。
很快,德马雷送来的第二份密件解答了华沙大公的疑惑。
原来那位俄国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由于长期鼓动沙皇进行俄国的社会政体改革,遭遇保守派的联合抵制,沦为被沙皇亚历山大与内阁政-府遗弃的倒霉蛋。
德赛笑了笑,随手拾起斯彼兰斯基写给亚历山大的整改方案浏览,却看了整整一天一夜,始终无法放手。
在这份国家政治改革草案中,斯彼兰斯基阐述了立法、经济和税务方面的宏大计划,意在促使俄国君主与普通民众达成谅解,削弱保守派的权力。
斯彼兰斯基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分开(波兰与俄国的贵族议会控制着国家行政),重建上议院,取名帝国会议,由君主选定的贵族成员组成,并在立法方面享受咨询权利,实际上是在暗地剥夺大贵族与大农奴主的国家政治权利,将上议院变成毫无实权的养老院。
而国家下院,即为立法权,帝国杜马,由通过三级选举产生的贵族和中产阶层的代表组成。杜马名义为反应人民意志的常设机构,但直接对君主本人负责,实为强加君主专-制。
至于现在的参议院,改建成为高级法院,主张成立由君主委派的特别委员会,督查议会。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削弱大贵族权势,规定授予为国供职者的贵族称号近卫荣誉称号,并不同时授予官衔,其中国家文官体系的晋升必须通过教育水平的考核,剔除不合格者。
财政与税收方面,斯彼兰斯基建议将各地税务机构集中为统一部门,置于君主直接控制之下,以增加国家税收,为国家证券提供信誉资金;建立新的关税制度;取缔允许大贵族与大地主铸造地方性铜币的不合理规定,等等。
该项宏大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设计了俄罗斯最棘手的人-权问题—农奴的改造。为避免激进的改革冒犯贵族当权派,斯彼兰斯基将俄国公民分为3个不同等级:贵族、中等阶级和劳动者。他规定:只有贵族享受全部公民权利,但取消了地主者的执法权;农奴应改称为农民,获得最基本的国家公民权—生育自由与人生安全;而中等阶层与自由民介意两者之间。
……
在仔细看完第二遍之后,德赛不禁称赞起这个“俄国乡村的神甫之子”的聪明才智,这份庞大而周全的政改计划不仅是俄国人需要的,也是为如今的波兰量身定制的。
波兰灭亡之前拟定的“五三宪法”,以及后来华沙大公国的《1807年宪法》,都不具备可操作性,种种条文中要么过于宣扬雅各宾派式的民主,加强议会职权而忽略了君主的专-制权;要么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空中楼阁,丝毫未能触及大贵族与大地主对税赋、农奴的把持。
而斯彼兰斯基主张巩固君主手中的权势,扩大中层阶层的政治权益,利用立法会来暗地制约大贵族与大地主,避免采用过于激烈的变革而导致国家分裂与社会动荡。
德赛并不清楚的是,斯彼兰斯基的这份政改报告尽管未被耳根软弱的沙皇亚历山大接受,但却成为后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改造俄国社会的设计蓝本,在庞大的帝国上成功废除了长达4百多年的农奴制度,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这一成就,使得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只可惜,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极大促进了俄罗斯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
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地下革-命组织,积极地开展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刺杀沙皇和政要的激进手段,强行改变俄罗斯社会的不堪现状。
遭到过多次暗杀袭击的亚历山大二世却对行凶者采取过于宽容的态度,最重的惩罚也仅仅是流放。导致“人民意志党人”变得越发猖狂,最终在1881年断送了沙皇本人的性命。
“嗯,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个被俄国上下遗弃的勇敢改革家留在华沙,发挥他的才能为我和复兴中的波兰服务?”很快,德赛在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按照德马雷对这位俄国国务大臣的分析,斯彼兰斯基在履行赶赴华沙的外交职责之后,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沙皇找一个借口流放到极寒之地--西伯利亚,在那里度过余生。否则,斯彼兰斯基将会承受俄国贵族与普通民众的嫉恨和愤怒,朝不保夕。
……
1811年的但泽自由市(港),并非21世纪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大格但斯克市(又称三联市),如今的城区面积仅有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万。至于后世的国际休假胜地和文化中心--索波特,以及新建的港口城市--格丁尼亚,都还属于偏远的小渔村。
倒是城市的古建筑群保持良好,多为哥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风格,尤其以“圣扬”教堂、古城墙等最为著名。不过,德赛感兴趣的是此地盛产的波罗的海琥珀,欧洲八成以上的琥珀制品都出自但泽,所以琥珀的开采与加工成为该城除港口贸易之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进入但泽总督府之后,德赛便毫不客气的鸠占鹊巢,他将靠近欧仁亲王的一排房间划作自己与侍卫队的下榻之地,还随手卷走了但泽军团在此地大肆搜刮的一批琥珀精品。至于但泽议会发来的午宴邀请,德赛借口自己旅途劳累,派人推辞掉了。
接下来的几天,这位法国元帅兼华沙大公一直在待在总督府内“休整”。
第二天夜里,当但泽总督欧仁亲王一回到军团官邸,就邀请德赛大公在在书房里密谈。
坐在沙发上的欧仁用劲揉了揉额头,他抛出一个棘手的难题让面前的好兄弟赶紧解决。“安德鲁,巴黎的外交部发出照会,希望你我必须尽早结束波俄两国的冲突!”
照会一词,显然是香巴尼外长在针对惹是生非的华沙大公。德赛明白,巴黎外交部今天照会是“希望”,或许明天就会换成“要求”,后天就该轮到“务必”。
基于德赛对拿破仑的了解,他相信皇帝显然不愿意过早卷入到与俄国的军事冲突中。尽管整个欧洲与俄国都已经确信,这场欧洲近代战争史最大规模的入侵行动迟到是要爆发的。
事实上,德赛内心还真有拉拢法国提前对俄开展的意图。诚然,法兰西帝国与他的欧洲盟友们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可孤立无援的俄国人也同样如此,而且情况更为糟糕。
只要法军在涅瓦河与波罗的海与俄国人开战,或是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冲突,便会极大鼓舞土耳其军队的作战信心,也不至于让伊斯坦布尔提前与俄国缔结和约。
而且,波斯王国也在密切的观望中,等待俄国两线作战时,再适时的插上一脚。
此外,成为摄政王储的贝尔纳多特尚未完全控制瑞典议会与瑞典军队,尤其是仇视俄国的瑞典海军。凭借加泰罗尼亚、法国、瑞典、波兰的四国海军的实力,在英国海军忙于调往北美,镇压美国人的海盗行径时,就足以清剿掉残缺不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不过,拿破仑固执的拒绝了德赛从哥本哈根秘密发来的建议,或许在自负的皇帝看来,自己的战略无人能及,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皇帝这是在贻误战机,他难道不知道对俄国的征服,绝不是一两次重大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做长期的实力消耗。另外,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他国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加之境内糟糕道路与严酷寒冬,足以葬送征服者的一切希望?”
尽管德赛知道拿破仑的决心无人能够改变,但他还是在欧仁面前抱怨声声。
欧仁也表现的颇为无奈,包括战争大臣达武元帅在内的一批高级指挥官也向皇帝提出过类似建议:要么不打,要么开放手脚打,利用欧洲的整体实力慢慢消磨俄国人的锐气。
“多说无益,巴黎方面给了我们20天的时间,让你的联合舰队赶紧先释放被扣押的俄国商船!”
“不可能,除非我看到俄国人首先从涅曼河撤军!”
“那皇帝与巴黎那边?”
“让他们耐心等着吧,最近莱茵河联邦各国不是都在折腾征兵引发的动乱吗,我相信那一带的信号机会被敌对份子们加以破坏。”德赛阴阴一笑。
“安德鲁,你这是在玩火!”欧仁亲王劝告说。
“放心,我的朋友,只要我在华沙公国与加泰罗尼亚的地位无可动摇,皇帝不会深究太多,至少在征服俄国之前。”
……
与欧仁的谈话,最终与两人的沉默而告终。尽管德赛仍旧表现一幅信心十足的摸样,但在拿破仑不再支持的状况下,他已不可能固执己见,着手准备与俄国人的和解。
不过,前提条件是圣彼得堡派人来华沙进行谈判。否则,德赛宁可接受来自巴黎的责罚,也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此举,是他向全波兰人民表达坚持抗击国家敌人的顽强意愿,绝不能毫无成果的半途而废,沦为华沙议会贵族议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好在一周之后,军情局驻圣彼得堡的秘密情报站送来密电,称沙皇亚历山大和俄**方决定首先妥协,并将派遣国务首席秘书长(又称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担当密使,出访华沙大公国。
“国务大臣,沙皇的心腹?”德赛感觉有些纳闷了。按照政治惯例,这类密使通常属于外交炮灰的角色,怎么会派遣一个内阁重臣过来谈判。
很快,德马雷送来的第二份密件解答了华沙大公的疑惑。
原来那位俄国国务大臣,米哈伊尔?斯彼兰斯基由于长期鼓动沙皇进行俄国的社会政体改革,遭遇保守派的联合抵制,沦为被沙皇亚历山大与内阁政-府遗弃的倒霉蛋。
德赛笑了笑,随手拾起斯彼兰斯基写给亚历山大的整改方案浏览,却看了整整一天一夜,始终无法放手。
在这份国家政治改革草案中,斯彼兰斯基阐述了立法、经济和税务方面的宏大计划,意在促使俄国君主与普通民众达成谅解,削弱保守派的权力。
斯彼兰斯基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分开(波兰与俄国的贵族议会控制着国家行政),重建上议院,取名帝国会议,由君主选定的贵族成员组成,并在立法方面享受咨询权利,实际上是在暗地剥夺大贵族与大农奴主的国家政治权利,将上议院变成毫无实权的养老院。
而国家下院,即为立法权,帝国杜马,由通过三级选举产生的贵族和中产阶层的代表组成。杜马名义为反应人民意志的常设机构,但直接对君主本人负责,实为强加君主专-制。
至于现在的参议院,改建成为高级法院,主张成立由君主委派的特别委员会,督查议会。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削弱大贵族权势,规定授予为国供职者的贵族称号近卫荣誉称号,并不同时授予官衔,其中国家文官体系的晋升必须通过教育水平的考核,剔除不合格者。
财政与税收方面,斯彼兰斯基建议将各地税务机构集中为统一部门,置于君主直接控制之下,以增加国家税收,为国家证券提供信誉资金;建立新的关税制度;取缔允许大贵族与大地主铸造地方性铜币的不合理规定,等等。
该项宏大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设计了俄罗斯最棘手的人-权问题—农奴的改造。为避免激进的改革冒犯贵族当权派,斯彼兰斯基将俄国公民分为3个不同等级:贵族、中等阶级和劳动者。他规定:只有贵族享受全部公民权利,但取消了地主者的执法权;农奴应改称为农民,获得最基本的国家公民权—生育自由与人生安全;而中等阶层与自由民介意两者之间。
……
在仔细看完第二遍之后,德赛不禁称赞起这个“俄国乡村的神甫之子”的聪明才智,这份庞大而周全的政改计划不仅是俄国人需要的,也是为如今的波兰量身定制的。
波兰灭亡之前拟定的“五三宪法”,以及后来华沙大公国的《1807年宪法》,都不具备可操作性,种种条文中要么过于宣扬雅各宾派式的民主,加强议会职权而忽略了君主的专-制权;要么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空中楼阁,丝毫未能触及大贵族与大地主对税赋、农奴的把持。
而斯彼兰斯基主张巩固君主手中的权势,扩大中层阶层的政治权益,利用立法会来暗地制约大贵族与大地主,避免采用过于激烈的变革而导致国家分裂与社会动荡。
德赛并不清楚的是,斯彼兰斯基的这份政改报告尽管未被耳根软弱的沙皇亚历山大接受,但却成为后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改造俄国社会的设计蓝本,在庞大的帝国上成功废除了长达4百多年的农奴制度,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这一成就,使得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只可惜,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极大促进了俄罗斯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
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地下革-命组织,积极地开展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刺杀沙皇和政要的激进手段,强行改变俄罗斯社会的不堪现状。
遭到过多次暗杀袭击的亚历山大二世却对行凶者采取过于宽容的态度,最重的惩罚也仅仅是流放。导致“人民意志党人”变得越发猖狂,最终在1881年断送了沙皇本人的性命。
“嗯,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个被俄国上下遗弃的勇敢改革家留在华沙,发挥他的才能为我和复兴中的波兰服务?”很快,德赛在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按照德马雷对这位俄国国务大臣的分析,斯彼兰斯基在履行赶赴华沙的外交职责之后,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沙皇找一个借口流放到极寒之地--西伯利亚,在那里度过余生。否则,斯彼兰斯基将会承受俄国贵族与普通民众的嫉恨和愤怒,朝不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