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争爆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明征途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
与正在釜山大营中盛怒的丰臣秀吉相比,朱常洛的心情说不出的轻松惬意。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干掉了小早川秀秋,与在日本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五大老之一的小早川隆景打成了秘密的协议,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难道不应该高兴吗?更何况,小早川秀秋的人头已经被封装起来派人快马送往汉城,以小早川秀秋的身份地位,这无论是对朝鲜或者大明来说,无疑又是大功一件要,小早川秀秋可不仅仅是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和继承人这么简单,他可是丰臣秀吉原来的爱子,还是拥有过近十年继承权的那种
当然,这些还并不是让朱常洛最高兴的此刻让他难掩激动之情和有点失态的是,从大明来的暗卫带来消息,一个对他来说天大的好消息——朱翊钧迫不得已之下,颁下圣旨,对于上次的大捷,除了一系列封赏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至少对朱常洛来说是至今为止最令他激动的一个消息,特许他参赞朝鲜事务
听了暗卫带来的这个最新的消息,朱常洛简直激动的无以复加他并不怀疑消息的准确性,虽然这算是意外的惊喜,他更是都没敢奢望过这种好事,但仔细想来,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毕竟,在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活捉了两万日军,这无论让谁看来,在日本再次进犯朝鲜的关头,都是一个天大的功劳这是足以让一个将军扬名立万、留名于青史的大功劳,何况这还是出自在外人看来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之手而那些一直为了“争国本”而想尽办法的大臣,若是不趁机抓住这次彩虹难逢的好时机大肆上书进言的话,可能因为国本之争而闹腾十来年却让皇帝没有丝毫办法?这些闯过了科举之路这条“独木桥”的大臣,有几个是易于之辈?
所以,朱常洛也能够想象,京城是如何的暗流涌动,朱翊钧在面对这么大的功劳时,高兴之余又是如何的头痛,在那些大臣无休止的奏疏之下,又是如何的不甘心和不情愿之下,才作出这种几乎算是妥协的折中决定。
这样更好说实话,朱常洛倒是觉得,即便是朱翊钧此时下旨册封为太子,也没有让留在朝鲜参赞朝鲜事务好毕竟,成了太子,必须立刻返回大明不说,更是要时刻都要处在朱翊钧的眼皮子底下了,朱翊钧到时对的监视和限制,恐怕会更加严苛
而能够留在朝鲜参赞朝鲜事务却不同,虽然参赞朝鲜事务看起来仅仅是个没有太多实权的虚衔,但是这也要看是谁挂了这个职衔。朱常洛乃是皇长子,又是超过了十五岁算是成年的皇子了,更是国本之争的主角,挂上这个参赞朝鲜事务的职衔,在几乎大部分人看来,这都是皇帝的妥协毕竟,只要有了职务,基本上算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熟悉政务了,这对于不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来说,绝对是不可能和不允许的。大明的祖宗法度,凡是不会成为未来国君的皇子,都是当猪来养的,是绝对不会被允许插手政务和军务的
而朱翊钧既然允许了朱常洛参赞朝鲜事务,在大臣们看来,这就是间接承认了朱常洛的储君之位,是一种变相的承认当然,朱常洛才不管朱翊钧到底是真承认还是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他要的是一个名分,一个正大光明留在朝鲜默默的发展势力、一个能够对接下来的朝鲜之战有发言权的机会
无论朱翊钧的真实想法如何,至少朱常洛有了参赞的名分,所说出的话作出的决定,即便是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又或者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都要仔细的再三斟酌,皇子挂参赞衔,与科道御史或者其他大臣挂参赞衔是绝对的两重意义
得到了这个重大的消息后,朱常洛暂时抛开了顾虑,哪里还用的着躲避董一元所带来的圣旨,此时欢迎还来不及呢,那家伙手里可是有朱翊钧派来要保护他的五千精锐辽东骑兵,那可绝对是一股让人生畏的力量,不吃进来,会甘心?何况,那是辽东巡抚李化龙派来的,接收起来,并不会遇到麻烦。
且不说丰臣秀吉如何想要对付杀死小早川秀秋的蔚山“海盗”,又是在找不到一个“海盗”人影之后如何的盛怒,又或者他会如何迁怒那帮替朱常洛背了黑锅的海盗,总之,那都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他当然也不会提那些海盗考虑。假若那些亡命的海盗与丰臣秀吉的火拼的话,他后只会兴奋和高兴,绝对不会有哪怕一丝内疚的。
显然,朱常洛能够接到从大明京师送来的消息,即便是朱翊钧派来朝鲜传旨的钦差一路耽搁,也会在近期赶到的。当然,即便是赶不了这么快,这么大的事情,这种消息总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的。作为大明的属国,作为朝鲜王,特别是在如今日本再次进犯朝鲜的紧急关头,李昖当然会特别在意大明的动静,所以,即便是前来传旨的钦差还在路上,他却以并不比朱常洛差多少的速度了朱翊钧的这个旨意。
当朱常洛带着“南巡”的兵马,马不停蹄的赶到汉城时,他收到的欢迎程度,更是几乎前所未有,至少比他作为钦差刚来汉城时,又要隆重了不少——朝鲜王亲自带领朝鲜的文武百官,出城五十里迎接即将成为参赞朝鲜事务的朱常洛也由不得他不如此隆重,毕竟朱常洛有了参赞的名头,无论在谁看来,这都是立太子的前奏有机会成为太子和即将成为太子,这当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大明的头号属国,作为又要遭受日本的进犯而必须要依靠大明的朝鲜国王,对待大明未来的君王,那是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朝鲜王能够朱翊钧已经下达而还没有来到的圣旨,作为总兵,董一元当然也有的途径这一切,所以,在朱常洛从蔚山赶来汉城时,他没有见到同样是来传旨的董一元。对此,他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董一元也是身负传旨任务的,他是来让朱常洛去朝鲜的大后方呆着的。可朱翊钧有了最新的旨意,是要任命朱常洛为参赞朝鲜事务,并没有说要朱常洛这个参赞去朝鲜的大后方,那么就会与之前交给董一元的旨意有了冲突。
当然,有了新的旨意,先前的圣旨肯定是要过期作废的,但是新的圣旨还在路上,董一元在没有接到新圣旨之前,是必须要执行的传旨任务的,可假若真这样的话,那么就会留下笑谈,得罪了朱常洛不说,或许还会得罪朱翊钧,让朱翊钧觉得他不会办事这就产生了矛盾。不过,这事其实并不难解决,也难不倒董一元,只要在朱常洛赶到汉城之前,带人“躲”出去便是至于期限嘛,新来传旨的钦差时候来到汉城,他时候就是。
朱常洛没有等多长,在他回到汉城的第八天,从大明京师来传旨的钦差,终于赶到了汉城。而在朱常洛接完圣旨,有了名正言顺的留在朝鲜的理由后,仅仅过了一天,外出“寻找”他的董一元,也很“巧”的赶回了汉城。当然,既然有了新的旨意,朱常洛肯定是不用去朝鲜的大后方了,不过董一元还是把与新圣旨没有冲突的其他部分做了,即把手中的五千辽东骑兵交给了朱常洛,毕竟这是派来保护朱常洛免得再遇到“遇袭”之事的。
董一元也留了下来,他除了负责带来圣旨和五千辽东骑兵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留在朝鲜,听候调遣,此时他虽然还是总兵衔,但却已经不是辽东总兵了。朱翊钧为了李如松在辽东行事方便,借机把原辽东总兵董一元留在朝鲜抗倭,而空缺下来的辽东总兵,给了李如松。
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备倭总兵官麻贵、游击将军杨元、陈愚忠、茅国器等将领先后带领部将奉命赶到朝鲜,拜见了身在汉城的朱常洛之后,所属兵将驻扎于汉城附近,静候进一步将领,等待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以及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毕竟这两人才是这次抗倭援朝的名义最高将领。
朱常洛在这段,除了礼节性的接见了麻贵、杨元、陈愚忠、茅国器等将领外,并没有采取拉拢的过激举动。他明白,虽然目前有了参赞的名头,但是相应的,朱翊钧必定会加强对的戒备和监视,他可不想此时作出让朱翊钧猜忌的事情,那也太傻了只要战争一起,有的是做点,不必急于一时。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赶至辽东,开始总督蓟、辽、保定等地调兵和钱粮筹备事宜,大明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五月下旬,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带领征召的八千兵卒,星夜兼程开赴汉城,至此,除了督师邢玠还在后方筹备外,名义上负责这次战争的三巨头之二,经略朝鲜军务杨镐和备倭总兵官麻贵都到了朝鲜。同时,朝鲜此时的兵丁总数,加在一起,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五千人这仅仅是第一批。
当然,这四万五千人中,跟随诸多将领先后赶来的也就三万之众,剩下的,除了留守朝鲜的李如梅的辽东骑兵和吴惟忠的藤甲兵外,全都是朱常洛的兵马了:包括跟随他赶来的一千辽东骑兵和李如梅借调的两千辽东骑兵,还有近一千锦衣卫,再加上跟随董一元赶来的五千辽东骑兵。全加在一起,直接听命于朱常洛的,不仅全是精锐的辽东骑兵,更是达到了九千之众
另外,其中还没有计算朝鲜王李昖送的一万朝鲜兵要,这一万朝鲜兵的战斗力与精锐辽东骑兵相比,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一万朝鲜兵之中,还有着六千骑兵假以时日,这完全是一股让人不能忽略的力量。这样算来,朱常洛如今能直接控制的力量,达到了近两万,这是足以左右一场战争走向的力量了。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末,位居釜山大营的日军,已经屯扎了近二十万,水师达到三万之众,这让亲自督战的丰臣秀吉有了足够的底气,他随即下令,日本的十个军团,按照既定的进攻策略,开始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当然,丰臣秀吉此时发动,除了兵力部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之外,大明源源不断的大军到来,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近在眉睫的压迫,他唯有在大明更多的大军到来之前,提前发动战争,争取尽快解决朝鲜,造成既定的事实,到时即便是大明大军再多,日本方面也有了战略纵横之处,攻守自如。
于此同时,已经赶到了朝鲜的明军将领也没有闲着,既然经略朝鲜军务的杨镐已经到了汉城,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拿主意了。杨镐对朱常洛也算是异常恭敬,在拜见了朱常洛之后,经过商量,或者说是经过对朱常洛的征询,杨镐发布了他进入朝鲜后的第一道命令。
总兵麻贵率一万七千人驻守汉城;杨元率辽东骑兵三千人,驻守南原;陈愚忠率骑兵三千人,屯兵全州;吴惟忠率四千人进至忠州,与南原军互相呼应;茅国器率兵三千人屯星州,控制岛岭、秋风岭。明军的战略部署是,上述各军据守本部要塞,待总督邢玠率领的大军一到,明军和朝鲜军即转入战略反攻,由南原、忠州发动钳形攻势,直捣釜山之敌。此时,日军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庆尚道大部和全罗道部分,毕竟这些地方离日军驻兵的釜山大营较近,并且这些地方的朝鲜驻军并不是太多。
日本这次并没有如上次侵朝时那样势如破竹的攻占朝鲜,并不是他们不想和不能,而是他们吸取了上次被大明各个击破的教训,十个军团暂时并没有分兵太多,而是集中优势兵力,缓缓往朝鲜的汉城方向推进,稳扎稳打。这样一来,也就给了援朝的大明军队,能够从容的在上述的几个地方布置兵力,暂缓日军的推进,以便等待督师邢玠的大兵一到,进入战略反攻。
当然,也不能说日军的稳扎稳打就是的,虽然给了大明和朝鲜从容布置兵力的,但是日军有过上次侵朝时被大明各个击破的经验教训,他们从心底深处,还是害怕大明的军队的毕竟,虽然日军在总体上火器的装备率要比大明高,更比朝鲜更几倍,但是在火炮的应用上,他们就没有办法与大明相比了,大明的火炮,是日本这个缺铁更缺少盔甲的国家所无比忌惮的另外,大明的骑兵和藤甲军,也算是他们的天敌。
所以,对大明心存忌惮的日本,即便是拥有优势兵力,也唯有选择稳扎稳打一路,他们可不想像上次一样,被大明仅仅几万兵力就赶下大海。以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对大明的少量兵马,他们还是有相当的底气的,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缓缓向前推进,他们,再次占领朝鲜,只是问题。至于朝鲜方面所宣称的所谓四十万大军,对日本来说,那就是个笑话,要是没有大明的到来,朝鲜所谓的大军,根本就不会放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肯定也不会如此谨慎了。
在大明与朝鲜联军快速赶往各个预定驻地之时,进入了大明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份。丰臣秀吉不仅派来十个兵团近二十万大军缓缓向汉城方向推进,他更是在六月初,派大大小小的战船上千艘,于釜山港出发,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那里是朝鲜所谓的强大的水军驻扎地。对于丰臣秀吉来说,虽然他并没有把朝鲜的水军放在眼里,但是朝鲜毕竟有还算庞大的水军,至少数量惊人,那是个麻烦,还是早点解决了好。
丰臣秀吉还想让的战船,随时都能威胁朝鲜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运兵还是偷袭,都是个不的选择。另外,只要解决了朝鲜的水军,可不仅仅能能威胁朝鲜的任何地方,更重要的是,能够随时威胁到大明要,大明可是有着非常大的海岸线,只要能够威胁到大明的这些地方,即便是不去真正的进攻,光是让大明提心吊胆的防守,就能牵制住大明的大部分力量,到时大明哪里还有太多的精力往朝鲜派兵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
与正在釜山大营中盛怒的丰臣秀吉相比,朱常洛的心情说不出的轻松惬意。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干掉了小早川秀秋,与在日本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五大老之一的小早川隆景打成了秘密的协议,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难道不应该高兴吗?更何况,小早川秀秋的人头已经被封装起来派人快马送往汉城,以小早川秀秋的身份地位,这无论是对朝鲜或者大明来说,无疑又是大功一件要,小早川秀秋可不仅仅是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和继承人这么简单,他可是丰臣秀吉原来的爱子,还是拥有过近十年继承权的那种
当然,这些还并不是让朱常洛最高兴的此刻让他难掩激动之情和有点失态的是,从大明来的暗卫带来消息,一个对他来说天大的好消息——朱翊钧迫不得已之下,颁下圣旨,对于上次的大捷,除了一系列封赏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至少对朱常洛来说是至今为止最令他激动的一个消息,特许他参赞朝鲜事务
听了暗卫带来的这个最新的消息,朱常洛简直激动的无以复加他并不怀疑消息的准确性,虽然这算是意外的惊喜,他更是都没敢奢望过这种好事,但仔细想来,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毕竟,在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活捉了两万日军,这无论让谁看来,在日本再次进犯朝鲜的关头,都是一个天大的功劳这是足以让一个将军扬名立万、留名于青史的大功劳,何况这还是出自在外人看来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之手而那些一直为了“争国本”而想尽办法的大臣,若是不趁机抓住这次彩虹难逢的好时机大肆上书进言的话,可能因为国本之争而闹腾十来年却让皇帝没有丝毫办法?这些闯过了科举之路这条“独木桥”的大臣,有几个是易于之辈?
所以,朱常洛也能够想象,京城是如何的暗流涌动,朱翊钧在面对这么大的功劳时,高兴之余又是如何的头痛,在那些大臣无休止的奏疏之下,又是如何的不甘心和不情愿之下,才作出这种几乎算是妥协的折中决定。
这样更好说实话,朱常洛倒是觉得,即便是朱翊钧此时下旨册封为太子,也没有让留在朝鲜参赞朝鲜事务好毕竟,成了太子,必须立刻返回大明不说,更是要时刻都要处在朱翊钧的眼皮子底下了,朱翊钧到时对的监视和限制,恐怕会更加严苛
而能够留在朝鲜参赞朝鲜事务却不同,虽然参赞朝鲜事务看起来仅仅是个没有太多实权的虚衔,但是这也要看是谁挂了这个职衔。朱常洛乃是皇长子,又是超过了十五岁算是成年的皇子了,更是国本之争的主角,挂上这个参赞朝鲜事务的职衔,在几乎大部分人看来,这都是皇帝的妥协毕竟,只要有了职务,基本上算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熟悉政务了,这对于不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来说,绝对是不可能和不允许的。大明的祖宗法度,凡是不会成为未来国君的皇子,都是当猪来养的,是绝对不会被允许插手政务和军务的
而朱翊钧既然允许了朱常洛参赞朝鲜事务,在大臣们看来,这就是间接承认了朱常洛的储君之位,是一种变相的承认当然,朱常洛才不管朱翊钧到底是真承认还是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他要的是一个名分,一个正大光明留在朝鲜默默的发展势力、一个能够对接下来的朝鲜之战有发言权的机会
无论朱翊钧的真实想法如何,至少朱常洛有了参赞的名分,所说出的话作出的决定,即便是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又或者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都要仔细的再三斟酌,皇子挂参赞衔,与科道御史或者其他大臣挂参赞衔是绝对的两重意义
得到了这个重大的消息后,朱常洛暂时抛开了顾虑,哪里还用的着躲避董一元所带来的圣旨,此时欢迎还来不及呢,那家伙手里可是有朱翊钧派来要保护他的五千精锐辽东骑兵,那可绝对是一股让人生畏的力量,不吃进来,会甘心?何况,那是辽东巡抚李化龙派来的,接收起来,并不会遇到麻烦。
且不说丰臣秀吉如何想要对付杀死小早川秀秋的蔚山“海盗”,又是在找不到一个“海盗”人影之后如何的盛怒,又或者他会如何迁怒那帮替朱常洛背了黑锅的海盗,总之,那都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他当然也不会提那些海盗考虑。假若那些亡命的海盗与丰臣秀吉的火拼的话,他后只会兴奋和高兴,绝对不会有哪怕一丝内疚的。
显然,朱常洛能够接到从大明京师送来的消息,即便是朱翊钧派来朝鲜传旨的钦差一路耽搁,也会在近期赶到的。当然,即便是赶不了这么快,这么大的事情,这种消息总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的。作为大明的属国,作为朝鲜王,特别是在如今日本再次进犯朝鲜的紧急关头,李昖当然会特别在意大明的动静,所以,即便是前来传旨的钦差还在路上,他却以并不比朱常洛差多少的速度了朱翊钧的这个旨意。
当朱常洛带着“南巡”的兵马,马不停蹄的赶到汉城时,他收到的欢迎程度,更是几乎前所未有,至少比他作为钦差刚来汉城时,又要隆重了不少——朝鲜王亲自带领朝鲜的文武百官,出城五十里迎接即将成为参赞朝鲜事务的朱常洛也由不得他不如此隆重,毕竟朱常洛有了参赞的名头,无论在谁看来,这都是立太子的前奏有机会成为太子和即将成为太子,这当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大明的头号属国,作为又要遭受日本的进犯而必须要依靠大明的朝鲜国王,对待大明未来的君王,那是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朝鲜王能够朱翊钧已经下达而还没有来到的圣旨,作为总兵,董一元当然也有的途径这一切,所以,在朱常洛从蔚山赶来汉城时,他没有见到同样是来传旨的董一元。对此,他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董一元也是身负传旨任务的,他是来让朱常洛去朝鲜的大后方呆着的。可朱翊钧有了最新的旨意,是要任命朱常洛为参赞朝鲜事务,并没有说要朱常洛这个参赞去朝鲜的大后方,那么就会与之前交给董一元的旨意有了冲突。
当然,有了新的旨意,先前的圣旨肯定是要过期作废的,但是新的圣旨还在路上,董一元在没有接到新圣旨之前,是必须要执行的传旨任务的,可假若真这样的话,那么就会留下笑谈,得罪了朱常洛不说,或许还会得罪朱翊钧,让朱翊钧觉得他不会办事这就产生了矛盾。不过,这事其实并不难解决,也难不倒董一元,只要在朱常洛赶到汉城之前,带人“躲”出去便是至于期限嘛,新来传旨的钦差时候来到汉城,他时候就是。
朱常洛没有等多长,在他回到汉城的第八天,从大明京师来传旨的钦差,终于赶到了汉城。而在朱常洛接完圣旨,有了名正言顺的留在朝鲜的理由后,仅仅过了一天,外出“寻找”他的董一元,也很“巧”的赶回了汉城。当然,既然有了新的旨意,朱常洛肯定是不用去朝鲜的大后方了,不过董一元还是把与新圣旨没有冲突的其他部分做了,即把手中的五千辽东骑兵交给了朱常洛,毕竟这是派来保护朱常洛免得再遇到“遇袭”之事的。
董一元也留了下来,他除了负责带来圣旨和五千辽东骑兵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留在朝鲜,听候调遣,此时他虽然还是总兵衔,但却已经不是辽东总兵了。朱翊钧为了李如松在辽东行事方便,借机把原辽东总兵董一元留在朝鲜抗倭,而空缺下来的辽东总兵,给了李如松。
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备倭总兵官麻贵、游击将军杨元、陈愚忠、茅国器等将领先后带领部将奉命赶到朝鲜,拜见了身在汉城的朱常洛之后,所属兵将驻扎于汉城附近,静候进一步将领,等待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以及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毕竟这两人才是这次抗倭援朝的名义最高将领。
朱常洛在这段,除了礼节性的接见了麻贵、杨元、陈愚忠、茅国器等将领外,并没有采取拉拢的过激举动。他明白,虽然目前有了参赞的名头,但是相应的,朱翊钧必定会加强对的戒备和监视,他可不想此时作出让朱翊钧猜忌的事情,那也太傻了只要战争一起,有的是做点,不必急于一时。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加兵部尚书衔的督师邢玠,赶至辽东,开始总督蓟、辽、保定等地调兵和钱粮筹备事宜,大明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五月下旬,是经略朝鲜军务佥都御史杨镐,带领征召的八千兵卒,星夜兼程开赴汉城,至此,除了督师邢玠还在后方筹备外,名义上负责这次战争的三巨头之二,经略朝鲜军务杨镐和备倭总兵官麻贵都到了朝鲜。同时,朝鲜此时的兵丁总数,加在一起,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五千人这仅仅是第一批。
当然,这四万五千人中,跟随诸多将领先后赶来的也就三万之众,剩下的,除了留守朝鲜的李如梅的辽东骑兵和吴惟忠的藤甲兵外,全都是朱常洛的兵马了:包括跟随他赶来的一千辽东骑兵和李如梅借调的两千辽东骑兵,还有近一千锦衣卫,再加上跟随董一元赶来的五千辽东骑兵。全加在一起,直接听命于朱常洛的,不仅全是精锐的辽东骑兵,更是达到了九千之众
另外,其中还没有计算朝鲜王李昖送的一万朝鲜兵要,这一万朝鲜兵的战斗力与精锐辽东骑兵相比,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一万朝鲜兵之中,还有着六千骑兵假以时日,这完全是一股让人不能忽略的力量。这样算来,朱常洛如今能直接控制的力量,达到了近两万,这是足以左右一场战争走向的力量了。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末,位居釜山大营的日军,已经屯扎了近二十万,水师达到三万之众,这让亲自督战的丰臣秀吉有了足够的底气,他随即下令,日本的十个军团,按照既定的进攻策略,开始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当然,丰臣秀吉此时发动,除了兵力部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之外,大明源源不断的大军到来,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近在眉睫的压迫,他唯有在大明更多的大军到来之前,提前发动战争,争取尽快解决朝鲜,造成既定的事实,到时即便是大明大军再多,日本方面也有了战略纵横之处,攻守自如。
于此同时,已经赶到了朝鲜的明军将领也没有闲着,既然经略朝鲜军务的杨镐已经到了汉城,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拿主意了。杨镐对朱常洛也算是异常恭敬,在拜见了朱常洛之后,经过商量,或者说是经过对朱常洛的征询,杨镐发布了他进入朝鲜后的第一道命令。
总兵麻贵率一万七千人驻守汉城;杨元率辽东骑兵三千人,驻守南原;陈愚忠率骑兵三千人,屯兵全州;吴惟忠率四千人进至忠州,与南原军互相呼应;茅国器率兵三千人屯星州,控制岛岭、秋风岭。明军的战略部署是,上述各军据守本部要塞,待总督邢玠率领的大军一到,明军和朝鲜军即转入战略反攻,由南原、忠州发动钳形攻势,直捣釜山之敌。此时,日军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庆尚道大部和全罗道部分,毕竟这些地方离日军驻兵的釜山大营较近,并且这些地方的朝鲜驻军并不是太多。
日本这次并没有如上次侵朝时那样势如破竹的攻占朝鲜,并不是他们不想和不能,而是他们吸取了上次被大明各个击破的教训,十个军团暂时并没有分兵太多,而是集中优势兵力,缓缓往朝鲜的汉城方向推进,稳扎稳打。这样一来,也就给了援朝的大明军队,能够从容的在上述的几个地方布置兵力,暂缓日军的推进,以便等待督师邢玠的大兵一到,进入战略反攻。
当然,也不能说日军的稳扎稳打就是的,虽然给了大明和朝鲜从容布置兵力的,但是日军有过上次侵朝时被大明各个击破的经验教训,他们从心底深处,还是害怕大明的军队的毕竟,虽然日军在总体上火器的装备率要比大明高,更比朝鲜更几倍,但是在火炮的应用上,他们就没有办法与大明相比了,大明的火炮,是日本这个缺铁更缺少盔甲的国家所无比忌惮的另外,大明的骑兵和藤甲军,也算是他们的天敌。
所以,对大明心存忌惮的日本,即便是拥有优势兵力,也唯有选择稳扎稳打一路,他们可不想像上次一样,被大明仅仅几万兵力就赶下大海。以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对大明的少量兵马,他们还是有相当的底气的,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缓缓向前推进,他们,再次占领朝鲜,只是问题。至于朝鲜方面所宣称的所谓四十万大军,对日本来说,那就是个笑话,要是没有大明的到来,朝鲜所谓的大军,根本就不会放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肯定也不会如此谨慎了。
在大明与朝鲜联军快速赶往各个预定驻地之时,进入了大明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份。丰臣秀吉不仅派来十个兵团近二十万大军缓缓向汉城方向推进,他更是在六月初,派大大小小的战船上千艘,于釜山港出发,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那里是朝鲜所谓的强大的水军驻扎地。对于丰臣秀吉来说,虽然他并没有把朝鲜的水军放在眼里,但是朝鲜毕竟有还算庞大的水军,至少数量惊人,那是个麻烦,还是早点解决了好。
丰臣秀吉还想让的战船,随时都能威胁朝鲜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运兵还是偷袭,都是个不的选择。另外,只要解决了朝鲜的水军,可不仅仅能能威胁朝鲜的任何地方,更重要的是,能够随时威胁到大明要,大明可是有着非常大的海岸线,只要能够威胁到大明的这些地方,即便是不去真正的进攻,光是让大明提心吊胆的防守,就能牵制住大明的大部分力量,到时大明哪里还有太多的精力往朝鲜派兵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
第一百四十五章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