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东阿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程昱闻言一愣,他没有想到陈旭如此不客气,开口就要让他帮忙处理县中事物。
他虽然身负旷世才华,奈何一直没有施展之处,今日能得陈旭看重,心中自然有些许感动。
但是,他毕竟是闻名州郡的名士,有些许傲气与风骨,纵然有那么一丝丝的感动,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并无过多的表示。
毕竟,在他眼中,陈旭完全是一个后辈,纵然有些名声,暂时执掌一郡兵马,还不足以让程昱高看一眼。
“县中琐事,小事耳。我素闻桥公称赞文昭军略过人,不知可有计策退敌?”
程昱口中的桥公,自然是指桥玄。他虽然年长,有些名声,但是跟桥玄比起来,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简直不值一提。
桥玄的为人,程昱也敬佩非常,常常以为自身榜样。他听说桥玄曾经盛赞过陈旭,自然想要过看看,陈旭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陈旭闻言,瞳孔一缩。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关乎到程昱对他的看法。
名士都有自己的骄傲,不会人云亦云,哪怕是程昱敬重的桥玄也不行。若是陈旭没有真才实学,程昱绝不会阿谀奉承。
若是果真如桥玄所说,他不介意再让眼前之人名声更加响亮一些。
他虽然一直没有出仕,但是曾经在颍川书院,教导过里面的学生一段时日,可见他在士人中的声望。
颍川书院,陈旭在后世,一直以为是虚构的,却没想到来到这个时代,却真有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叫颍川书院,只是一些豫州名士办的私学,广邀天下名士前去讲学。对于每一个前去讲学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莫大荣誉。
可以说,颍川创办的这个私学,影响了整个大汉的历史,为曹操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钟繇等人,都是出自这里,他们以后全都投奔到曹操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征伐诸侯。
三国的前期,这些人全都绽放出了无比璀璨的光芒。
三国的中后期,却有另外一个私学,它的光芒丝毫不亚于颍川私学。
它是由荆襄名士组建的一个私学,诸葛亮、庞统、徐庶等等三国名人,都曾在这里求过学。是汉末唯一一个,能与颍川私学相媲美的地方。
其实那时所谓的私学,并不完全是老师在上面讲,更多的却是相互探讨,并不以人的年龄而有所区分。
程昱虽然曾去颍川私学讲过学,并不算是郭嘉等人的老师,反而像是好友。
正如后面的诸葛亮等人一样,都说他曾经与水镜先生为友,并没说过他在那里求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汉时名士创办的私学,都非常开放,弟子与师为友者比比皆是,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非常相似。
再加上很多人所学不同,有的崇尚墨家,有的崇尚儒家,有的崇尚法家。他们之间相互论道,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时学生甚至能与讲师争辩几日。
程昱正是因为曾被颍川私学请去,当过讲师一段时间,才声名显赫。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夸赞,亦会身价倍增,令人刮目相待。
陈旭知道这是自己的一个机遇,不敢怠慢,开始快速整理自己的思维。
过了一会儿,陈旭朗声说道:“黄巾军虽然屡战屡败,然战力仍在,更兼士卒倍于官兵,不可力敌也。”
程昱闻言,点了点头,看来陈旭并没有被几场胜利冲昏头脑。
“然,皇甫将军于豫州大破黄巾军,虎视兖州,王延黄巾必定心中急躁。再加上数次大败,若不攻破县城,重拾军心,黄巾军必会转变成一盘散沙,将不足为虑。”
“黄巾乃无根之萍,缺乏粮草,王延兴兵攻伐东阿,一为重整黄巾军军心,二为补充粮草。若我等坚守数日,待黄巾断粮,则黄巾军不战自溃。”
“届时,我等再出兵攻之,生擒王延亦不在话下。”
听完陈旭的话,程昱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黄巾军屡次败于文昭之手,今日濮阳援兵既然已至东阿,若黄巾军有畏战之心,转去攻打其他县城若何?”
陈旭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如此,黄巾军不足为惧矣!”
“若我军至,黄巾军再退,则此后再与我等交战,心中必生畏惧之心。军无战心则必败,某料定,王延绝不会如此!”
程昱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继续问道:“若你为王延,该当如何?”
陈旭闻言,呆立当场,他不知道程昱为何有此一问。
然而,长辈询问,陈旭不敢不答,思量半晌,才出声说道:“我若为王延,当放眼天下,不计眼前得失。”
陈旭知道,黄巾军起义必定会失败,他们的敌人太过强大,完全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够抗衡的。
“朝政虽然**,实力犹在。四处豪强、士族,更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黄巾军与这三者为敌,焉有不败之理?纵然能够逞一时威风,他日必将被狠狠镇压。”
程昱是当世名士,所以陈旭才毫无顾忌地说朝政**。
这些名士往往都喜欢抨击朝政,在别人说来是大逆不道的话,从他们口中说出,就变成了不畏强暴的名士风采。
“黄巾军的唯一生路,就是藏于山中,混入民中,暗中积蓄实力。待天下大变,再伺机而起。”
陈旭想起后世红军的做法,斩钉截铁地说道。
后世的红军在经历几次失败之后,才从明处转到暗处,一直等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才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八年的积蓄实力,在日本战败以后,一举推翻老蒋,夺得华夏的统治权。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眉毛一挑,说道:“何为天下有变。”
陈旭眼神闪烁了一下,终究没有将历史上,发生诸侯并起的事情讲出来。
他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心事,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天下以后会如何,又有谁会知道呢?”
却不想程昱仍旧不放过他,咄咄逼人地问道:“我素闻文昭通晓天时,既然天气的发展,都能从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那你是否能够推断出天下的走向呢?”
陈旭打了一个哈哈,说道:“通晓天时只不过是他人谬赞,再说未来不可估测,谁又敢妄言谈论?”
他以前看过一些三国类小说,有好多主角见到名人,就靠着历史知识,说出一大堆话,让谋士、猛将震惊无比,然后纳头便拜,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历史不可琢磨,一个小小的蝴蝶就可能让它发生偏差。至少因为陈旭,卜己与王延的人生轨迹已经改变。
即使一些大势不能改,你就算说了出去,别人也不会相信。须知,一个小小的刺客,可能就会让未来的枭雄曹操死于非命。
程昱听到陈旭如此说,才脸色稍缓。
是啊,大势难改,小事难测。甚至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就能改变历史。
程昱不再深究所谓的‘天下有变’是什么,反而问道:“你保存势力,遁入山中,就不怕黄巾军军心涣散么?”
须知,王延不退兵的理由,就是他已无退路。这场战争,已经赌上了兖州黄巾军的信仰,以及一切。
摇了摇头,陈旭说道:“我不是王延,所以我不会这么像他一样。”
“黄巾军迟早要覆灭,信仰也迟早要崩溃,就算能够攻破东阿,取得一时的胜利,难道他又能够抵挡皇甫嵩将军的数万官兵?”
“信仰没了,可以再培养,若是连黄巾军都没了,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程昱定定地看着陈旭,叹道:“辛亏文昭不是黄巾军!”
他也不客气,转身走进县衙的办公地方,就开始处理县中事物。既然陈旭知道如何对付黄巾军,他也没有必要再说什么。
见程昱去处理县中公务,陈旭才舒了一口气,他感觉跟程昱说话非常费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陈旭走出县衙。
程昱此事抬头,盯着陈旭离去的背影,轻声说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程昱闻言一愣,他没有想到陈旭如此不客气,开口就要让他帮忙处理县中事物。
他虽然身负旷世才华,奈何一直没有施展之处,今日能得陈旭看重,心中自然有些许感动。
但是,他毕竟是闻名州郡的名士,有些许傲气与风骨,纵然有那么一丝丝的感动,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并无过多的表示。
毕竟,在他眼中,陈旭完全是一个后辈,纵然有些名声,暂时执掌一郡兵马,还不足以让程昱高看一眼。
“县中琐事,小事耳。我素闻桥公称赞文昭军略过人,不知可有计策退敌?”
程昱口中的桥公,自然是指桥玄。他虽然年长,有些名声,但是跟桥玄比起来,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简直不值一提。
桥玄的为人,程昱也敬佩非常,常常以为自身榜样。他听说桥玄曾经盛赞过陈旭,自然想要过看看,陈旭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陈旭闻言,瞳孔一缩。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关乎到程昱对他的看法。
名士都有自己的骄傲,不会人云亦云,哪怕是程昱敬重的桥玄也不行。若是陈旭没有真才实学,程昱绝不会阿谀奉承。
若是果真如桥玄所说,他不介意再让眼前之人名声更加响亮一些。
他虽然一直没有出仕,但是曾经在颍川书院,教导过里面的学生一段时日,可见他在士人中的声望。
颍川书院,陈旭在后世,一直以为是虚构的,却没想到来到这个时代,却真有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叫颍川书院,只是一些豫州名士办的私学,广邀天下名士前去讲学。对于每一个前去讲学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莫大荣誉。
可以说,颍川创办的这个私学,影响了整个大汉的历史,为曹操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钟繇等人,都是出自这里,他们以后全都投奔到曹操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征伐诸侯。
三国的前期,这些人全都绽放出了无比璀璨的光芒。
三国的中后期,却有另外一个私学,它的光芒丝毫不亚于颍川私学。
它是由荆襄名士组建的一个私学,诸葛亮、庞统、徐庶等等三国名人,都曾在这里求过学。是汉末唯一一个,能与颍川私学相媲美的地方。
其实那时所谓的私学,并不完全是老师在上面讲,更多的却是相互探讨,并不以人的年龄而有所区分。
程昱虽然曾去颍川私学讲过学,并不算是郭嘉等人的老师,反而像是好友。
正如后面的诸葛亮等人一样,都说他曾经与水镜先生为友,并没说过他在那里求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汉时名士创办的私学,都非常开放,弟子与师为友者比比皆是,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非常相似。
再加上很多人所学不同,有的崇尚墨家,有的崇尚儒家,有的崇尚法家。他们之间相互论道,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时学生甚至能与讲师争辩几日。
程昱正是因为曾被颍川私学请去,当过讲师一段时间,才声名显赫。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夸赞,亦会身价倍增,令人刮目相待。
陈旭知道这是自己的一个机遇,不敢怠慢,开始快速整理自己的思维。
过了一会儿,陈旭朗声说道:“黄巾军虽然屡战屡败,然战力仍在,更兼士卒倍于官兵,不可力敌也。”
程昱闻言,点了点头,看来陈旭并没有被几场胜利冲昏头脑。
“然,皇甫将军于豫州大破黄巾军,虎视兖州,王延黄巾必定心中急躁。再加上数次大败,若不攻破县城,重拾军心,黄巾军必会转变成一盘散沙,将不足为虑。”
“黄巾乃无根之萍,缺乏粮草,王延兴兵攻伐东阿,一为重整黄巾军军心,二为补充粮草。若我等坚守数日,待黄巾断粮,则黄巾军不战自溃。”
“届时,我等再出兵攻之,生擒王延亦不在话下。”
听完陈旭的话,程昱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黄巾军屡次败于文昭之手,今日濮阳援兵既然已至东阿,若黄巾军有畏战之心,转去攻打其他县城若何?”
陈旭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如此,黄巾军不足为惧矣!”
“若我军至,黄巾军再退,则此后再与我等交战,心中必生畏惧之心。军无战心则必败,某料定,王延绝不会如此!”
程昱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继续问道:“若你为王延,该当如何?”
陈旭闻言,呆立当场,他不知道程昱为何有此一问。
然而,长辈询问,陈旭不敢不答,思量半晌,才出声说道:“我若为王延,当放眼天下,不计眼前得失。”
陈旭知道,黄巾军起义必定会失败,他们的敌人太过强大,完全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够抗衡的。
“朝政虽然**,实力犹在。四处豪强、士族,更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黄巾军与这三者为敌,焉有不败之理?纵然能够逞一时威风,他日必将被狠狠镇压。”
程昱是当世名士,所以陈旭才毫无顾忌地说朝政**。
这些名士往往都喜欢抨击朝政,在别人说来是大逆不道的话,从他们口中说出,就变成了不畏强暴的名士风采。
“黄巾军的唯一生路,就是藏于山中,混入民中,暗中积蓄实力。待天下大变,再伺机而起。”
陈旭想起后世红军的做法,斩钉截铁地说道。
后世的红军在经历几次失败之后,才从明处转到暗处,一直等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才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八年的积蓄实力,在日本战败以后,一举推翻老蒋,夺得华夏的统治权。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眉毛一挑,说道:“何为天下有变。”
陈旭眼神闪烁了一下,终究没有将历史上,发生诸侯并起的事情讲出来。
他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心事,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天下以后会如何,又有谁会知道呢?”
却不想程昱仍旧不放过他,咄咄逼人地问道:“我素闻文昭通晓天时,既然天气的发展,都能从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那你是否能够推断出天下的走向呢?”
陈旭打了一个哈哈,说道:“通晓天时只不过是他人谬赞,再说未来不可估测,谁又敢妄言谈论?”
他以前看过一些三国类小说,有好多主角见到名人,就靠着历史知识,说出一大堆话,让谋士、猛将震惊无比,然后纳头便拜,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历史不可琢磨,一个小小的蝴蝶就可能让它发生偏差。至少因为陈旭,卜己与王延的人生轨迹已经改变。
即使一些大势不能改,你就算说了出去,别人也不会相信。须知,一个小小的刺客,可能就会让未来的枭雄曹操死于非命。
程昱听到陈旭如此说,才脸色稍缓。
是啊,大势难改,小事难测。甚至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就能改变历史。
程昱不再深究所谓的‘天下有变’是什么,反而问道:“你保存势力,遁入山中,就不怕黄巾军军心涣散么?”
须知,王延不退兵的理由,就是他已无退路。这场战争,已经赌上了兖州黄巾军的信仰,以及一切。
摇了摇头,陈旭说道:“我不是王延,所以我不会这么像他一样。”
“黄巾军迟早要覆灭,信仰也迟早要崩溃,就算能够攻破东阿,取得一时的胜利,难道他又能够抵挡皇甫嵩将军的数万官兵?”
“信仰没了,可以再培养,若是连黄巾军都没了,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程昱定定地看着陈旭,叹道:“辛亏文昭不是黄巾军!”
他也不客气,转身走进县衙的办公地方,就开始处理县中事物。既然陈旭知道如何对付黄巾军,他也没有必要再说什么。
见程昱去处理县中公务,陈旭才舒了一口气,他感觉跟程昱说话非常费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陈旭走出县衙。
程昱此事抬头,盯着陈旭离去的背影,轻声说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