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建文的准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盛明皇师最新章节!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崩逝,皇太孙朱允炆承继皇帝位,定年号为建文,次年为建文元年。
朱元璋刚刚去世,四处的藩王得到诏令携王妃及嫡子入京奔丧,朱棣自然也在其列。
朱允炆为适以宽厚仁德之象,亲自为各位入京的叔叔们安排的住所,大小起居之事无不尽心。
由于朱元璋生前对朱棣特别器重,再加上他是加赐双旒的三锡亲王,所以礼部一开始本是安排朱棣继续入住皇城内的十王府,以便随时在灵堂守孝。
但朱允炆却说:“皇祖父新丧,宫中一切规格都不宜铺张,十王府如今由许多外嫁回京奔丧的公主们住着,四皇叔是亲王之首,怎可让他委屈挤在十王府中?朕为他和皇婶堂弟准备了宫外的住处,就在皇城边,挨着九驸马的府邸,也算方便。朕也安排了许多下人和侍婢过去,定要让四皇叔住的可心。”
这道看上去关心备至的旨意,明眼人却一眼看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叶羽听说之后,只是不住的在心里叹息,这道旨意明着好像是对朱棣百般关心,实则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朱棣是朱元璋在世时最器重信任的藩王,镇守北境十五年,军功无人能及,藩国兵力也是极强,又是亲王之首,本应得到皇帝的更多器重才是。然而,朱允炆一道圣旨,将原本应该住到皇城内的朱棣给扔到了皇城外,疏远之意着实明显。
朱元璋刚刚驾崩,尸骨未寒,朱允炆竟然就已经按耐不住了。想不到这孩子的猜忌之心竟然如此之深,想来他存这份心思由来已久。
叶羽在灵堂为先皇守灵时,曾不着痕迹的看看朱允炆。只觉得那哭的伤心的单薄身影,竟然也隐藏了许多的难测心思,这日后会如何,真是让人猜不透。
先皇驾崩,新帝登基,由于继承皇位的是皇太孙朱允炆,所有先皇的女儿便都连跨两级,由公主变成了大长公主。
成长的不仅仅是封号,还有怜香的性情。她本就是极懂事体贴的人,如今父亲辞世,她没有像叶羽想象中那样哭的崩溃,反而异常的镇静,只是在灵堂中尽心守灵,不曾有一丝怠慢罢了。
简单的守灵,叶羽也能看出怜香与其他公主的不同。由于守灵时按照规矩不宜在灵堂进食,而身为女儿的大长公主们需要在灵堂守一天之久,许多人熬不住,便偷偷吃了点心。
只有怜香,从始至终粒米未尽,她虽未表现出过多的悲痛,但许多举动中已能看出她对父亲的孝心。
叶羽看在眼里,他自知不能劝怜香进食,便只能默默陪着她一起挨饿,只是想着头七之后回府再为她做些好的补一补。
藩王守灵的时候自然也是同一番景象,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是军人体魄,自不在乎饿肚子这点儿小事。
只是守灵当夜,朱棣在灵堂门口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身影,虽然不是平时的穿着,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
朱棣轻轻站起身,从后方绕到门口,跨步走了出去。
一个纤细的身影站在柱子后面,朱棣轻轻走过去,问:“也不早了,怎么跑这来了?”
那人听到朱棣的声音,转过头来看他,道:“我是跟公主们一起守灵的,没看到你,心里不踏实。”
朱棣静静看着她,突然很想把她拥入怀里。已经多久没见面了?哪怕自己时常入京,但偶有碰面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互相问候,很少再有机会好好的说话。
此时,江月穿着一身素色的孝衣,头上只带了零星白色的配饰,如瀑长发披散在后面,在这夜晚中竟显得羸弱起来,半点不似她平日里如火般的张扬。
“月儿,我时间不多。这次入京怕是也不能好好跟你见面。现在,我只告诉你,我很想你!”
江月听着他笃定的声音,心头不禁一暖,她柔和一笑,道:“四哥,我也很想你。”
朱棣向她重重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你放心,就快了!我们就快可以团聚了!”
如今朱元璋已死,朱棣言下之意所指代的是什么,江月心知肚明,她毕竟也是从后世过来的人,自然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于是,轻轻一叹,江月微微握住朱棣的手,道:“你只要照顾好自己我就放心了。”
朱棣感觉到她的手塞进自己袖口中一些东西,似乎是包在纸里的点心。
江月见朱棣露出诧异神色,不禁一笑道:“知道你守灵定不会吃东西,我也只是一点心意怕你饿坏了。吃不吃是你的事,给不给可就是我的事儿了。”
简短的一番攀谈之后,江月转身悄悄离开,朱棣将她塞给自己的点心收进袖中,他虽然未吃,但心中却是极暖的。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藩王们守灵之后便陆续离开了京城。
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开始每日恢复上朝听政。
刚刚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首先下了三道圣旨:第一,召方孝孺入京,任翰林院学士;第二,升齐泰为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宜;第三,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掌左军都督府事,任命魏国公徐辉祖为京卫提督,掌京都警卫。
这三道圣旨颁下去,已经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气象。而日后的发展告诉所有人,这三道圣旨中,只有最后的半个是正确的决定。
叶羽原本是兵部侍郎,但现在齐泰一朝升任,直接压在了叶羽头上。好歹叶羽也是驸马,如今被一个菜鸟踩了下去,不禁让朝臣感叹风水轮流转。
叶羽本人倒是对此没有什么想法,他最希望的是无官一身轻,逍遥自在才好。况且他现在依然是陕甘总兵,需要时不时盯着西北的军务,兵部的事儿他懒得去管。
不过,朱允炆颁布的圣旨也确实引起了叶羽的注意,看来建文朝的重臣们已经渐渐走到了台前。
演员已经聚齐了,新戏就要开唱了。
这一日,建文帝下朝后将兵部尚书齐泰和黄子澄一起叫到了御书房。
“如今先皇已经下葬,诸事大定。二位卿家可有什么想法?”
齐泰和黄子澄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明白朱允炆的意思。
朱允炆目光淡淡,扫了眼齐泰和黄子澄,然后对黄子澄说道:“当年的话,先生可还记得?”
黄子澄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他正了正颜色,向朱允炆行礼,道:“微臣从未有一刻忘记。”
朱允炆目光微微一寒,道:“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动手吧!”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崩逝,皇太孙朱允炆承继皇帝位,定年号为建文,次年为建文元年。
朱元璋刚刚去世,四处的藩王得到诏令携王妃及嫡子入京奔丧,朱棣自然也在其列。
朱允炆为适以宽厚仁德之象,亲自为各位入京的叔叔们安排的住所,大小起居之事无不尽心。
由于朱元璋生前对朱棣特别器重,再加上他是加赐双旒的三锡亲王,所以礼部一开始本是安排朱棣继续入住皇城内的十王府,以便随时在灵堂守孝。
但朱允炆却说:“皇祖父新丧,宫中一切规格都不宜铺张,十王府如今由许多外嫁回京奔丧的公主们住着,四皇叔是亲王之首,怎可让他委屈挤在十王府中?朕为他和皇婶堂弟准备了宫外的住处,就在皇城边,挨着九驸马的府邸,也算方便。朕也安排了许多下人和侍婢过去,定要让四皇叔住的可心。”
这道看上去关心备至的旨意,明眼人却一眼看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叶羽听说之后,只是不住的在心里叹息,这道旨意明着好像是对朱棣百般关心,实则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朱棣是朱元璋在世时最器重信任的藩王,镇守北境十五年,军功无人能及,藩国兵力也是极强,又是亲王之首,本应得到皇帝的更多器重才是。然而,朱允炆一道圣旨,将原本应该住到皇城内的朱棣给扔到了皇城外,疏远之意着实明显。
朱元璋刚刚驾崩,尸骨未寒,朱允炆竟然就已经按耐不住了。想不到这孩子的猜忌之心竟然如此之深,想来他存这份心思由来已久。
叶羽在灵堂为先皇守灵时,曾不着痕迹的看看朱允炆。只觉得那哭的伤心的单薄身影,竟然也隐藏了许多的难测心思,这日后会如何,真是让人猜不透。
先皇驾崩,新帝登基,由于继承皇位的是皇太孙朱允炆,所有先皇的女儿便都连跨两级,由公主变成了大长公主。
成长的不仅仅是封号,还有怜香的性情。她本就是极懂事体贴的人,如今父亲辞世,她没有像叶羽想象中那样哭的崩溃,反而异常的镇静,只是在灵堂中尽心守灵,不曾有一丝怠慢罢了。
简单的守灵,叶羽也能看出怜香与其他公主的不同。由于守灵时按照规矩不宜在灵堂进食,而身为女儿的大长公主们需要在灵堂守一天之久,许多人熬不住,便偷偷吃了点心。
只有怜香,从始至终粒米未尽,她虽未表现出过多的悲痛,但许多举动中已能看出她对父亲的孝心。
叶羽看在眼里,他自知不能劝怜香进食,便只能默默陪着她一起挨饿,只是想着头七之后回府再为她做些好的补一补。
藩王守灵的时候自然也是同一番景象,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是军人体魄,自不在乎饿肚子这点儿小事。
只是守灵当夜,朱棣在灵堂门口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身影,虽然不是平时的穿着,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
朱棣轻轻站起身,从后方绕到门口,跨步走了出去。
一个纤细的身影站在柱子后面,朱棣轻轻走过去,问:“也不早了,怎么跑这来了?”
那人听到朱棣的声音,转过头来看他,道:“我是跟公主们一起守灵的,没看到你,心里不踏实。”
朱棣静静看着她,突然很想把她拥入怀里。已经多久没见面了?哪怕自己时常入京,但偶有碰面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互相问候,很少再有机会好好的说话。
此时,江月穿着一身素色的孝衣,头上只带了零星白色的配饰,如瀑长发披散在后面,在这夜晚中竟显得羸弱起来,半点不似她平日里如火般的张扬。
“月儿,我时间不多。这次入京怕是也不能好好跟你见面。现在,我只告诉你,我很想你!”
江月听着他笃定的声音,心头不禁一暖,她柔和一笑,道:“四哥,我也很想你。”
朱棣向她重重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你放心,就快了!我们就快可以团聚了!”
如今朱元璋已死,朱棣言下之意所指代的是什么,江月心知肚明,她毕竟也是从后世过来的人,自然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于是,轻轻一叹,江月微微握住朱棣的手,道:“你只要照顾好自己我就放心了。”
朱棣感觉到她的手塞进自己袖口中一些东西,似乎是包在纸里的点心。
江月见朱棣露出诧异神色,不禁一笑道:“知道你守灵定不会吃东西,我也只是一点心意怕你饿坏了。吃不吃是你的事,给不给可就是我的事儿了。”
简短的一番攀谈之后,江月转身悄悄离开,朱棣将她塞给自己的点心收进袖中,他虽然未吃,但心中却是极暖的。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藩王们守灵之后便陆续离开了京城。
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开始每日恢复上朝听政。
刚刚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首先下了三道圣旨:第一,召方孝孺入京,任翰林院学士;第二,升齐泰为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宜;第三,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掌左军都督府事,任命魏国公徐辉祖为京卫提督,掌京都警卫。
这三道圣旨颁下去,已经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气象。而日后的发展告诉所有人,这三道圣旨中,只有最后的半个是正确的决定。
叶羽原本是兵部侍郎,但现在齐泰一朝升任,直接压在了叶羽头上。好歹叶羽也是驸马,如今被一个菜鸟踩了下去,不禁让朝臣感叹风水轮流转。
叶羽本人倒是对此没有什么想法,他最希望的是无官一身轻,逍遥自在才好。况且他现在依然是陕甘总兵,需要时不时盯着西北的军务,兵部的事儿他懒得去管。
不过,朱允炆颁布的圣旨也确实引起了叶羽的注意,看来建文朝的重臣们已经渐渐走到了台前。
演员已经聚齐了,新戏就要开唱了。
这一日,建文帝下朝后将兵部尚书齐泰和黄子澄一起叫到了御书房。
“如今先皇已经下葬,诸事大定。二位卿家可有什么想法?”
齐泰和黄子澄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明白朱允炆的意思。
朱允炆目光淡淡,扫了眼齐泰和黄子澄,然后对黄子澄说道:“当年的话,先生可还记得?”
黄子澄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他正了正颜色,向朱允炆行礼,道:“微臣从未有一刻忘记。”
朱允炆目光微微一寒,道:“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