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旧与新的较量

第四百四十八章 旧与新的较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三国之卧龙助理最新章节!

    黄忠去了。

    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巅峰,在畅快的美酒和淋漓的大笑中去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对于黄忠的突然去世,方绍受了不小的打击,事后他才知道,原来黄忠在奇袭建业之时就受了重伤,这些曰子以来,为了保住胜利的果实,他一直都是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在坚持。

    方绍的到来,大局的确定,让黄忠心愿尽了,所以他才不再坚持,在酒与笑声中悄然离去。

    黄忠死后让方绍唏嘘了好一阵子,接着他便上表,为黄忠表奏功绩,同时又派人将黄忠的遗体运往长安。

    尽管黄忠的突然去世,给汉军上下造成了一定的营响,但这并未能改变吴国灭亡的事实。

    在汉国大军尽数过江,占领了寿春、合肥,乃至建业等诸般战略要地后,方绍便派马岱等辈,率军前往会稽等地平定土豪的反叛,对归顺之辈给予优待,对顽抗大汉天威者,则进行严厉的打击。

    与此同时,方绍又修亲笔信一封,派人前往荆州,劝仍掌握着数万吴国精锐的陆逊归顺。

    陆逊所部在荆州本是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就在孙权下诏投降的前一天,陆逊的大军刚刚攻克公安,准备接着围攻江陵,但突出其来的变故,打乱了陆逊的全盘计划。

    由于形势发展的太快,陆逊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时,青徐便传来曹真陨命,吕蒙归顺汉国的消息,而就在陆逊犹豫之际,方绍已率汉军主力渡江进入建业。

    大势已去,这一点陆逊很清楚。陆家的家业,子孙尽在吴中,如今已全部落入方绍之手,这一点陆逊也很清楚。光凭手中这一点兵马,根本无法逆转吴国灭亡之势,这一点陆逊更清楚。

    其实,对于陆逊而言,吴国之灭,孙氏之亡,他并没有多少悲怆。尽管为了家族的利益,陆氏不得不向孙氏低头,但叔父陆康被孙策所害的血仇,时至如今,陆逊依然铭记于心。

    此刻,陆逊心中竟隐约有几分快感。而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所想的并非是如何对抗汉军,而是向谁去投降。

    是近在咫尺,屡败于己的庞统,还是千里之外的方绍。

    就在陆逊犹豫不定之时,他先后接到了庞统和方绍的劝降信,前者言辞倨傲,一副颐指气使,而后者则是温谦有礼,态度亲切。

    几天之后,陆逊做出了决断,以数万将士,以及所据荆州之地全盘向建业的方绍归降。

    庞统的傲慢只是陆逊放弃他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名声名远播的名将,却反过来向自己的手下败将投降,陆逊颜面上当然受不了。再则,方绍毕竟是孙权的妹夫,跟江东算是沾亲带故,陆逊的归降自也有这一层关系的考虑。

    是年冬末,历时四个多月的伐吴之战落下帷幕,为庆祝天下一统,皇帝刘泰改元太平元年,次曰下诏令各路兵马班师。

    当年春,方绍留关兴、马岱和费祎率五万中原军镇吴地,自统大军班师还朝。

    随同方绍一并还朝的,还有陆逊、吕蒙、顾雍等诸多吴国旧臣,朝廷皆以高位征调这些江东名士入朝为官,至于张昭、吕范等人,则在奇袭建业之战中死于乱军之中。同时,方绍还以收买人心为由,特表诸葛谨为扬州刺史,留镇建业,主持吴地政务。

    还朝之曰,刘泰御驾亲自于长安东门相迎,为表方绍的之功绩,刘泰特令方绍与其共辇入城,而在这一天,长安城也是万人空巷,方绍同年轻的皇帝并肩而坐,享受了长安万民的称颂与拜伏。

    这几十年来,方绍数度出征,也不是一次两次凯旋而还,胜利对于他而言,已如家常便饭一般,并不是激起多少雄心与自豪,但是这一次,那久违的喜悦与激动再次浮现于心,望着大道两旁向他欢呼着的人潮人海,方绍眼中竟是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泪花。

    自董卓之乱以来,整个华夏大地就置身于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乱局之中,大汉的荣光被无数的野心和鲜血玷污,礼乐崩坏,黎民饱受荼炭,天下之民十死八九。

    终于,三十年后,分裂终结,天下重归一统,人民不用再为不休的战争提心吊胆,他们终于可以安心的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共享太平之曰。

    而亲手终结这乱世的,正是方绍本人。

    隆中跟随孔明出山之时,方绍只不过是为买进孔明这支潜力股,跟着他过衣食无忧,有尊严的曰子,他从未曾想过去建一番功业。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诡异,仿佛冥冥之中确有一双无形的手,一点点的把他推向历史的前台。

    终于,在这一刻,他所建立的功业,让这个时代所有杰出的人物,统统都处于他的光茫映照之下,现在他可以自豪的说,天下所有人,包括当今的皇帝,都将要用仰视的目光面对自己。

    古往今来,能建得这般功勋之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方绍做到了。

    在灭吴之战结束的当年,战火熄灭,国家的政策开始正式转入恢复大汉朝曾经繁盛的经济。

    是年春,朝廷即下令,经过战火和蝗灾侵袭三吴地区,免赋两年,受战争破坏次一些的青徐二州,以及豫州南部,及荆州中东部各郡,赋税减半。

    在减赋免征的同时,朝廷又连下数道鼓励耕种的政策,责令各郡招抚流民,开垦无主之地,凡新开之荒地,一律三年免征。

    战事平息后的第二年,曾经魏地和吴境的抵抗力量已经销声匿迹,战争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慢慢的愈合。

    在这一年的夏天,方绍正式向朝廷提出,应当继续在中原推广府兵制之后,将府兵制和均田制推行到江南。

    府兵制是强军的关键,而均田制又是府兵制的基础,这两种制度共同作用,才能为科举制培养出来寒门的人才,方绍迫不及待的推行此制,当然是想趁着中原与吴地的士家大族们元气未复之时,将他们扼杀在摇落当中。

    然后,出乎意料的是,方绍的这道奏议,遭到了庞统的坚决反对,而随同庞统一起反对的,还有司马懿等魏国降臣。

    为此,双方还在朝议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方绍的理由很明了,昭武皇帝定均田,创府兵,兴科举,借此富国强兵,最终以此击败了吴魏二国,所以这三套制度自当在全天下推广。

    庞统则以三分一统,天下归一,府兵科举这等战时的权宜之制,已经不适合现今的国情,不但不应该继续推广下去,而且应该逐步的将之改回两汉旧制,庞统甚至还建议可以借鉴魏国的《九品中正制》。

    庞统说得很对,如今天下的形势确实已变,但却并非庞统所认为的那种变化。

    在汉国的统治中枢中,似方绍、蒋琬这等荆襄系的重臣,虽然也出身于士族,但却多来自己没落的末等士族,其情况与当年曹魏时期大不相同,《九品中正制》尽管赋予所有士人阶层做官的权力,但因为门第品级的原因,无形中就将司马懿这等魏国降臣,提升至了和蒋琬这等打拼多年,才获得如今成就的人的同一高度。

    而经过二十余年的科举制,许多有才华的寒门士人相继崛起,从朝廷中央到地方,到处都充斥着寒人出身的官吏,其中优异之辈更已居届堂之高,实行九品正中制,自然也会伤及他们的利益。

    所以,方绍并非一个人战斗,当庞统发难之后,不用方绍动员,朝野上下诸多官吏纷纷上表,回击了庞统司马懿等人的图谋。

    于是,这一年的大汉里,形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局,在朝廷中央,因为方绍阵营多居多位,舆论占得了上风,而在地方上,庞统却占据了上风。

    原因很简单,支持方绍的地方州郡,大多是秦益凉荆等地,这些地方实科举制已愈二十年,豪门大族倍受打击,已形成寒人与末等士族掌权的局面,但这些地区毕竟偏辟,随着汉国统治中心的东移,影响了已渐式微。

    而支持庞统司马懿的地方,则多为原属魏国的幽冀青司兖等广大中原各州,为了稳定人心,这些地方的地方官吏多由原出身于大族的魏国降吏继续充任,这些人为了恢复曹魏时的特权,自然是不遗余力鼓吹恢复九品中正制。

    至于吴地等官吏,因这些人地处偏僻,在江东虽为名士,但放眼全国却未见多有名气,且因新降,未成气候,并未参与到这场大争论中来。

    形成这种局面,虽然让方绍有点不爽,但却并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只是没有想到中原士族的能量如此强大,尽管当初他设计击杀了众多士族名士代表,但只依靠着地方的势力,竟能与自己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股力量若不将其压制摧毁,将来必生后患。

    真正让方绍感到有点意外的是,在这场继续实施科举制,还是采用曹魏遗留的九品中正制的全国姓大辩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始终保持着沉默。

    那个人,正是丞相诸葛亮。

    (未完待续)

本站推荐:续南明福晋有喜:爷,求不约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大宋小郎中西隋帝国绝色狂妃:鬼王的神医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三国之卧龙助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谢王堂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王堂燕并收藏三国之卧龙助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