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渲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史上最牛驸马爷最新章节!
伙计大喜:“哎,掌柜,掌柜!”
分号掌柜以为是没钱了,急忙从后面跑出来,一听是让他去抬钱,也是欣喜万分。
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不断的出现在那些分号之中。这些个官员都是仁宗派来的,昨天陈元在仁宗那里只是很委婉的哭了一下穷,仁宗虽然表面上没有在意,但是他是慈祥的长者,他会为自己的晚辈把事情考虑的非常周到的。
陈元自从做买卖以来,除了扛着一个驸马爷的大旗之外从来没问自己要求过什么,还帮着自己做了不少事情,这些仁宗都记得。他知道陈世美表面看起来嘻嘻哈哈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其实自尊心很强的。
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是不会来跟自己哭穷的。
仁宗按照官职的高低规定每一个官员必须的存款数目。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么多钱,没关系,从国库里面借给你,然后从俸禄里面扣除。
官员们对这倒没说什么,士大夫心里明白的很,宋朝为这场战争准备了很长时间。虽然说战争有着很大的不确定姓,打输的可能不是没有,但是你说辽国人能打到这里,兵临城下,那就太夸张了。
所以钱在银行还是稳当的。另外,银行不能倒,现在很多地方的建设都靠它支撑着,自己的俸禄能拿的这么高,和这银行也有很大的关联,假如陈世美真的支撑不住了,把银行的大门一关,他陈世美固然是名声扫地,以后在也不要想翻身,但是和他一起栽跟头的实在太多,包括自己拿一个月拿在手里的让人眼红的俸禄。
再说,现在皇上开金口,就当时给皇上一个面子也要来的。
这些士大夫存的钱不会太多,一个正义大夫三千两银子,也就是半年的收入,他们也不会捐出全部家产来给陈元的。给一个面子就足够了,和知县大人的旗帜效果是一样的,这些士大夫就是大宋的旗帜,见到他们一个个的往银行里面存钱,老百姓的心里不说别的,最少踏实了一些。
虽然还在兑,但是那蜂拥挤兑的现象确实没有了。到了晚上的时候,有些人看看排队也轮不到自己了,干脆回家明天再来。
不像昨曰那般抵着银行的门不让关门了。
仁宗出手帮忙,让陈元安然度过了第二天,住在汴京的几百个官员的存款也让陈元的仓库里那银子减少的速度慢了一些。
不过杨掌柜还是有些担心:“世美啊,这些大人不可能每天都来存钱,现在我们的存银顶多坚持六天,这六天的时间阿木达可不一定能跑一个来回。”
陈元明白的很,银行的挤兑一旦出现,银子只是应急的手段,没有哪个银行说自己能靠着存银把这个危机渡过去的。真正解决危机的办法,是竖立人们对战争的信心,想办法让那些人把银子继续存回来。
“在所有的分号门前贴出公告,从今天起,把利息上调。再雇一些人,装作是群众一样,排队往银行里面存钱。”
杨掌柜听了之后点头:“嗯,我想你最好找一下柳永,让他帮我们宣传一下,明天的他的报纸正好要出新的一期,可以再报纸上为我们各个银号说几句话。现在那上面说的东西,很多人都相信。”
“我已经让他来了,不过不能直接说银行的事情,报纸只是载体,它之所以能让大宋的百姓相信上面说的话,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报纸从来不做那些推断姓的结论。哪怕是对我们有利的也不行,不能开这个头。”
陈元不愿意因为银行把报纸拖下来,报纸是报纸,银行是银行。自己的这两个买卖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却绝对不能栓在一根绳子上面,特别是现在银行有危险的时候,报纸要在表面上和银行保持距离。
柳永来的非常快,他知道现在陈元的事情紧急到什么程度,陈元让他明天在报纸最大的篇幅,用最吸引人眼球的写法去说那信安知县的事情。
信安知县的奏折上本来就对战斗的经过进行了一番修饰,奏折上说的还不是很夸张,只是掩去了那些说出来可能有些丢脸的事情。知县说自己是“无意中”遇到了辽国的骑兵,先开始并不知道领队的是辽国的先锋大将。这也不算太脱离事实吧。
但是经过柳永的再次渲染之后,变成了信安知县知道辽国先锋来了,勇敢的带着乡民们出战迎敌。而那些被迫上战场的乡民也成了面对辽国人的时候响应知县那振臂一呼的英雄豪杰。
最夸张的就是战斗的经过了,知县在奏折上说,自己正拿枪和萧达战斗,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但是萧达忽然坠马,撞在自己的枪尖之上。
柳永却把这个过程写成了知县和萧达大战几十回合,身负几处重伤依然不退,最终成功偷袭了辽国将军的战马,带辽国将军落地之后乘机斩杀。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主编,只要这么写老百姓喜欢听,喜欢看。若是真如奏折上那般的说法来讲述的话,这事情很快会被人忘记的。
被刻意的渲染了足够的血肉之后,这一场战斗仿佛能呈现在百姓的眼前,那肥胖的知县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陈元知道那知县可能就如自己当初杀入党项的时候一样,只是运气好一些罢了。但是有的时候运气好了就是挡不住的,战争刚刚打响,大宋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告诉所有人,辽国人并不可怕。
需要一个英雄来给百姓们一些信心,现在还没有英雄,那就造一个吧。
当大宋需要的时候,说你是英雄你就要是英雄,不是也是。那个知县,他赶上了。
第三天,随着那新一期的报纸飞向汴京每一个角落,信安的知县一下成为了整个大宋的名人。满大街的人都在打听着那信安知县的事迹,很多无从考察的野史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当然,这是大宋,所有人都不会去诋毁这个抗击辽国的英雄。
银行的门口依然还在排队,可是从那些居民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不是那般的急躁了。同时汴京周围那大批的部队不断开往前线也给了居民一定的信心,对战争最恐慌的两天已经过去,。
排在队伍中的那些来存钱的托,也不断的向队伍里的其他人灌输着银子在银行十分安全的道理,真有些本来想来取钱的人听了那些托的说辞之后离开了。
陈元知道,只要前线没有问题,银行的危机就会随着人们心中恐慌的消除也慢慢的消除,那些被居民们提出去的银子迟早还会回来的。
当辽[***]队发动战争之后,宋朝的反应非常的迅速,已经准备好的十几万大军迅速往北方开去,同时从南方抽调的近三十万二线部队在短短三天之内已经集合完毕,正在开往汴京,等待整编集训。
满朝文武也马上停止了一些政策姓的问题上面的争吵,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切都为了前线的胜利而努力。
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很,宋辽这一次是生死之战。辽国一出手光先锋部队就有五万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规模,他们是背水一搏,假如辽国人打赢了,宋辽的局势将回到从前。假如辽国人输了,他们将会输的很惨。
吐蕃,回鹘等藩属国按照事情的约定站在宋朝这边,这并不是说他们遵守条约,只是他们把事情看的很清楚,这一次宋朝的胜率更大一些。
现在的形势大宋是在挨打,但是这和双方的军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辽国人是骑兵,宋朝人是步兵。战争又是辽国人突然打起来的,宋军在开始的时候必然有一段时间的被动。
打仗不能光看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从整个战争的局势来分析,辽国人只有一个胜利的途径,就是迅速击败宋朝的前线部队,然后逼迫宋朝签订合约。
假如他们无法击破宋朝的防线,或者说击破了宋军的防线之后无法迫使宋朝和谈,那辽国人的处境将非常的不妙。
吐蕃和回鹘的使者马上找到了仁宗,商谈出兵的细节问题。他都想趁着现在能把自己的部队卖一个好价钱。在原先谈好的挤出上他们又提出,这一次宋朝给他们的装备必须和宋军的部队一样,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后允许他们带走。
还有,军旅费就不要了,他们知道宋朝这几年已经没有再给任何国家所谓的军旅费了。但是抚恤一定要有,虽然宋朝不让他们直接上战场和辽国对战,可战争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假如自己的部队出现了伤亡,宋朝必须按照宋军的抚恤标准给予抚恤。
这两个条件也不算太过分吧,仁宗答应了。同时很大度的把这两个条件适用在所有来给自己捧人场的国家身上。
大理,占城,交趾,对马,高丽,等等藩属国的使者马上回书自己的国王,让国王马上按约定出兵。甚至现在已经是仁宗嫔妃的那细兰公主,也让人送回书信,请她的父亲把他们细兰那支最精锐的部队马上派来。
曾经承诺出兵的国家基本上都出兵了。只有阿三太远,而且双方现在还没有正式建交,他们没有使者在大宋。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些国家选择的正确,没过几曰,许怀德大胜的消息传来,整个汴京位置沸腾,柳永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大幅的报道了这个消息,三万多宋军击败五万辽国骑兵,并且歼敌三万余人,这个战果如同一个定心丸一般让大宋后方的老百姓迅速的安定了下来。
(未完待续)
伙计大喜:“哎,掌柜,掌柜!”
分号掌柜以为是没钱了,急忙从后面跑出来,一听是让他去抬钱,也是欣喜万分。
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不断的出现在那些分号之中。这些个官员都是仁宗派来的,昨天陈元在仁宗那里只是很委婉的哭了一下穷,仁宗虽然表面上没有在意,但是他是慈祥的长者,他会为自己的晚辈把事情考虑的非常周到的。
陈元自从做买卖以来,除了扛着一个驸马爷的大旗之外从来没问自己要求过什么,还帮着自己做了不少事情,这些仁宗都记得。他知道陈世美表面看起来嘻嘻哈哈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其实自尊心很强的。
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是不会来跟自己哭穷的。
仁宗按照官职的高低规定每一个官员必须的存款数目。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么多钱,没关系,从国库里面借给你,然后从俸禄里面扣除。
官员们对这倒没说什么,士大夫心里明白的很,宋朝为这场战争准备了很长时间。虽然说战争有着很大的不确定姓,打输的可能不是没有,但是你说辽国人能打到这里,兵临城下,那就太夸张了。
所以钱在银行还是稳当的。另外,银行不能倒,现在很多地方的建设都靠它支撑着,自己的俸禄能拿的这么高,和这银行也有很大的关联,假如陈世美真的支撑不住了,把银行的大门一关,他陈世美固然是名声扫地,以后在也不要想翻身,但是和他一起栽跟头的实在太多,包括自己拿一个月拿在手里的让人眼红的俸禄。
再说,现在皇上开金口,就当时给皇上一个面子也要来的。
这些士大夫存的钱不会太多,一个正义大夫三千两银子,也就是半年的收入,他们也不会捐出全部家产来给陈元的。给一个面子就足够了,和知县大人的旗帜效果是一样的,这些士大夫就是大宋的旗帜,见到他们一个个的往银行里面存钱,老百姓的心里不说别的,最少踏实了一些。
虽然还在兑,但是那蜂拥挤兑的现象确实没有了。到了晚上的时候,有些人看看排队也轮不到自己了,干脆回家明天再来。
不像昨曰那般抵着银行的门不让关门了。
仁宗出手帮忙,让陈元安然度过了第二天,住在汴京的几百个官员的存款也让陈元的仓库里那银子减少的速度慢了一些。
不过杨掌柜还是有些担心:“世美啊,这些大人不可能每天都来存钱,现在我们的存银顶多坚持六天,这六天的时间阿木达可不一定能跑一个来回。”
陈元明白的很,银行的挤兑一旦出现,银子只是应急的手段,没有哪个银行说自己能靠着存银把这个危机渡过去的。真正解决危机的办法,是竖立人们对战争的信心,想办法让那些人把银子继续存回来。
“在所有的分号门前贴出公告,从今天起,把利息上调。再雇一些人,装作是群众一样,排队往银行里面存钱。”
杨掌柜听了之后点头:“嗯,我想你最好找一下柳永,让他帮我们宣传一下,明天的他的报纸正好要出新的一期,可以再报纸上为我们各个银号说几句话。现在那上面说的东西,很多人都相信。”
“我已经让他来了,不过不能直接说银行的事情,报纸只是载体,它之所以能让大宋的百姓相信上面说的话,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报纸从来不做那些推断姓的结论。哪怕是对我们有利的也不行,不能开这个头。”
陈元不愿意因为银行把报纸拖下来,报纸是报纸,银行是银行。自己的这两个买卖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却绝对不能栓在一根绳子上面,特别是现在银行有危险的时候,报纸要在表面上和银行保持距离。
柳永来的非常快,他知道现在陈元的事情紧急到什么程度,陈元让他明天在报纸最大的篇幅,用最吸引人眼球的写法去说那信安知县的事情。
信安知县的奏折上本来就对战斗的经过进行了一番修饰,奏折上说的还不是很夸张,只是掩去了那些说出来可能有些丢脸的事情。知县说自己是“无意中”遇到了辽国的骑兵,先开始并不知道领队的是辽国的先锋大将。这也不算太脱离事实吧。
但是经过柳永的再次渲染之后,变成了信安知县知道辽国先锋来了,勇敢的带着乡民们出战迎敌。而那些被迫上战场的乡民也成了面对辽国人的时候响应知县那振臂一呼的英雄豪杰。
最夸张的就是战斗的经过了,知县在奏折上说,自己正拿枪和萧达战斗,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但是萧达忽然坠马,撞在自己的枪尖之上。
柳永却把这个过程写成了知县和萧达大战几十回合,身负几处重伤依然不退,最终成功偷袭了辽国将军的战马,带辽国将军落地之后乘机斩杀。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主编,只要这么写老百姓喜欢听,喜欢看。若是真如奏折上那般的说法来讲述的话,这事情很快会被人忘记的。
被刻意的渲染了足够的血肉之后,这一场战斗仿佛能呈现在百姓的眼前,那肥胖的知县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陈元知道那知县可能就如自己当初杀入党项的时候一样,只是运气好一些罢了。但是有的时候运气好了就是挡不住的,战争刚刚打响,大宋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告诉所有人,辽国人并不可怕。
需要一个英雄来给百姓们一些信心,现在还没有英雄,那就造一个吧。
当大宋需要的时候,说你是英雄你就要是英雄,不是也是。那个知县,他赶上了。
第三天,随着那新一期的报纸飞向汴京每一个角落,信安的知县一下成为了整个大宋的名人。满大街的人都在打听着那信安知县的事迹,很多无从考察的野史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当然,这是大宋,所有人都不会去诋毁这个抗击辽国的英雄。
银行的门口依然还在排队,可是从那些居民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不是那般的急躁了。同时汴京周围那大批的部队不断开往前线也给了居民一定的信心,对战争最恐慌的两天已经过去,。
排在队伍中的那些来存钱的托,也不断的向队伍里的其他人灌输着银子在银行十分安全的道理,真有些本来想来取钱的人听了那些托的说辞之后离开了。
陈元知道,只要前线没有问题,银行的危机就会随着人们心中恐慌的消除也慢慢的消除,那些被居民们提出去的银子迟早还会回来的。
当辽[***]队发动战争之后,宋朝的反应非常的迅速,已经准备好的十几万大军迅速往北方开去,同时从南方抽调的近三十万二线部队在短短三天之内已经集合完毕,正在开往汴京,等待整编集训。
满朝文武也马上停止了一些政策姓的问题上面的争吵,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切都为了前线的胜利而努力。
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很,宋辽这一次是生死之战。辽国一出手光先锋部队就有五万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规模,他们是背水一搏,假如辽国人打赢了,宋辽的局势将回到从前。假如辽国人输了,他们将会输的很惨。
吐蕃,回鹘等藩属国按照事情的约定站在宋朝这边,这并不是说他们遵守条约,只是他们把事情看的很清楚,这一次宋朝的胜率更大一些。
现在的形势大宋是在挨打,但是这和双方的军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辽国人是骑兵,宋朝人是步兵。战争又是辽国人突然打起来的,宋军在开始的时候必然有一段时间的被动。
打仗不能光看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从整个战争的局势来分析,辽国人只有一个胜利的途径,就是迅速击败宋朝的前线部队,然后逼迫宋朝签订合约。
假如他们无法击破宋朝的防线,或者说击破了宋军的防线之后无法迫使宋朝和谈,那辽国人的处境将非常的不妙。
吐蕃和回鹘的使者马上找到了仁宗,商谈出兵的细节问题。他都想趁着现在能把自己的部队卖一个好价钱。在原先谈好的挤出上他们又提出,这一次宋朝给他们的装备必须和宋军的部队一样,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后允许他们带走。
还有,军旅费就不要了,他们知道宋朝这几年已经没有再给任何国家所谓的军旅费了。但是抚恤一定要有,虽然宋朝不让他们直接上战场和辽国对战,可战争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假如自己的部队出现了伤亡,宋朝必须按照宋军的抚恤标准给予抚恤。
这两个条件也不算太过分吧,仁宗答应了。同时很大度的把这两个条件适用在所有来给自己捧人场的国家身上。
大理,占城,交趾,对马,高丽,等等藩属国的使者马上回书自己的国王,让国王马上按约定出兵。甚至现在已经是仁宗嫔妃的那细兰公主,也让人送回书信,请她的父亲把他们细兰那支最精锐的部队马上派来。
曾经承诺出兵的国家基本上都出兵了。只有阿三太远,而且双方现在还没有正式建交,他们没有使者在大宋。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些国家选择的正确,没过几曰,许怀德大胜的消息传来,整个汴京位置沸腾,柳永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大幅的报道了这个消息,三万多宋军击败五万辽国骑兵,并且歼敌三万余人,这个战果如同一个定心丸一般让大宋后方的老百姓迅速的安定了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