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番外1
推荐阅读: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昏君自救记最新章节!
赵恒番外
宋钦宗赵恒在位一年零两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李治就是患此症,无法理朝,武氏代政。),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宋钦宗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不被宋钦宗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被宋钦宗采纳,可见此人的心性!
赵恒生母为王皇后,身为嫡长子,身份不可谓不显贵。元符三年四月赵恒出生,赵佶继位三月后便得了嫡长子,朝野欣喜。
不过这位显然不是那么好命之人,生母容貌一般,又是个节俭的性子(若不是拥有这个品质,只怕还成不了端王妃,宋朝皇家最为注重的品质便是节俭,时常都是臣子钱多的没处花,四处摆排场,皇帝则不然,一分一毫的花费都要弄的清清楚楚,简直苦逼。)
依着赵佶风流爱俏的性子,又是个文艺青年,如何会喜欢这样的王妃呢?
可怜王氏出身大家,德容言功半点不差,可只落得一个老妈子的待遇,想想都觉得不甘。
王氏,开封人,其父为德州刺史王藻。哲宗元符二年,十五岁的王氏嫁给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被封为顺国夫人。
崇宁二年,王氏又生下皇二女荣德帝姬赵金奴(即崇国公主、永庆公主、荣福公主)。不受宠又高居皇后之位的她,被人诬告说有暧昧不检的行为。昏聩的赵佶竟以此为真,命刑部侍郎周鼎设秘狱追查。结果查来查去,毫无实情,可怜的王皇后受此奇耻大辱后只能忍气吞声。自知理亏的赵佶,这才动了恻隐之心,开始对她产生爱怜。
北宋徽宗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十月,王氏病卒,时年25岁,追谥为‘靖和皇后’。
八岁的赵恒和五岁的妹妹成为了没娘的孩子,本身王皇后不受宠,在这捧高踩低的宫中,赵恒母子三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不过有王氏在,赵恒和赵金奴还是有那么点保护的,可惜的是,王氏早早地就被作践死了。
后宫倾轧,并不是两个孩子可以应对的,尽管赵恒是嫡长子,并不会有人直接地要了他的命,不过赵恒的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
他的性子懦弱,身子不好,似乎是理所应当之事,生而不教,赵恒能顺利成长,实在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保佑。
赵恒虽然身为长子,可并不得赵佶欢喜。哲宗无子,这才便宜了赵佶,他当然不想自己死后这个位置便宜了别人。有了继承人的赵佶初时对赵佶还是有那么点喜爱之情的。
不过很快,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赵恒的性子和赵佶截然相反,赵佶张扬、爱好奢华,尊崇道教,赵恒恰好相反,节俭谨慎。
赵佶一生中子女繁多,光儿子就多大三十一人,成年的有二十五人,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三子赵楷。
赵楷生母王氏,为太后向氏身边的女官,赵佶继位之后,成为了赵佶枕边人。
不过相比于另一位的郑氏,王氏得宠的时间很短,赵楷十岁之前,王氏便失宠了。
不过赵楷自小聪明伶俐,尤其喜欢绘画,后来琴棋书画皆精,文艺青年的爹有一个志趣相投的儿子,如何能不让赵佶高兴?父子相类,子肖父,想想都觉得骄傲的不行。
而且这位皇子又是个善解人意的,他自己喜欢绘画,自然也喜欢收藏名家名作,每次得了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便是想着要进给自家皇父。
又一个品质,孝顺!
当父母的,谁不喜欢能有个孝顺儿子呢?
不过赵佶对于赵楷的偏爱还不止于此,赵楷尽管有才,也没有到惊天动地的地步,甚至是绘画上的成就还比不上赵佶。
不过这并不妨碍赵佶的偏心,这位不仅参加了科举,成为了状元(康熙爷去参加科举,也不过是个探花而已),而且还被赵佶授予实职。
大宋立国之后,便有了“宗室不领职事”的规矩,不过赵楷却是个例外:“‘嘉王楷差提举皇城司,整肃随驾禁卫所,兼提内东门、崇政殿等门。’从这时开始,终徽宗一朝,他均提举此司,任期达10年之久。”(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城幷侦察臣民动静,率领数千名被称为亲从官、亲事官、内等子等不同名目的禁卫与侦探)
此举被认为是赵佶在替爱子铺路,当时入主东宫的赵恒心情可想而知。
政和五年,十六岁的赵恒按着惯例,被徽宗封为太子,入主东宫。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他的处境也没有改善多少。
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太子赵恒被封为了开封牧,镇守京师。至于徽宗,急急忙忙地要离开京都,前往镇江了。
不过经过李邦彦等人的努力之后,徽宗总算是选择了内禅,传位于太子赵恒。
赵恒即位,改元“靖康”。蔡京党被诛杀,李邦彦顺利地成为了宰相,这是在酬功。
赵恒成为皇帝之后,父子二人的关系彻底恶化,国不可二主,这有两个皇帝,显然上皇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权力,新帝也不想手中无权,做一个吉祥物。
父子两人都恨不得对方去死,即位之后,赵恒拒绝赵佶离开开封的提议,父子二人几乎撕破了脸,赵佶甚至准备了毒酒,想要弄死儿子,不过并没有得逞。
父子二人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靖康内讧”,国家大难当前,父子二人忙着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么,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罢了。
靖康之变之后,父子二人遭受了极大的屈辱,不过在苟且偷生方面,这父子俩都有的一拼,心中一直存着奢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国。
不过即便经受了二十年的折磨,还是没有美梦成真,死于异族。
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朝身死,赵恒总算是解脱了,昏德公赵恒死了,远在临安的赵构面上悲伤不已,可心中呢?
简直要爽死了好吗?
死了的赵恒再次醒来,发现了一个惊悚的事实,自己似乎又回到了过去。
让他惊魂未定的是,这里仍旧是大宋,这里仍旧是自己的皇父为帝。
不过情形和自己所经历过的千差万别。
如今的父皇并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昏聩享乐之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强硬能干的明君。
这画风不对!
不过赵恒已经顾不上那些了,主要是他如今不过三岁罢了,慈爱抑郁的母后还活着,还在自己的身边。
深深地将自己身上的颓丧,疑惑掩藏起来的赵恒享受久违母爱的同时又在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当然旁敲侧击的了解着自己的父皇。
众人只当是太子爷对官家崇拜之举,并不会对一个三岁的孩子起什么疑心。
是的,三岁的赵恒已经是太子了。这和自己惶恐了十多年才成为太子,又惶恐了十年,仓促成为皇帝可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
母后又有了身孕,不出意外的话,母亲肚子里面的便是自己的妹妹了吧。
赵恒乖巧地坐在王皇后的身边,双手捧着点心,心中想到。
只有待在王皇后的身边,赵恒才会表现的和个孩子一样。至于其他时候,服侍宫人总会觉得殿下这些日子似乎有些阴郁。
赵恒到了该启蒙的年纪了,不过和前世不一样的地方又出现了,并不是由着宫人启蒙,反而是自己的父皇手把手地亲自教导。
虽然身子是个孩子,可是思维上毕竟是成人了,赵恒学习起来,又快,效率有高,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
官家似乎很高兴太子早慧,不过还是小心地掌握着一个度,不会太过地累着他。且太子的作息表中,还专门地排出了玩耍嬉戏的时辰。
据说这也是父皇亲自拟定的,小赵恒从小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着这个作息来了。
赵恒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儿,青春年少时,谁不会崇拜自己的父亲呢?可是他从来就不得父皇之心,从来都不会正眼瞧上自己一眼,饶是自己是太子,可是父皇宴请群臣时,一起出席的都只能是三弟,不会是自己。
现在父皇的这种关爱让赵恒下意识地有些排斥,他怕会被再一次地抛弃,那种感觉糟糕透了。
王皇后虽然有身孕了,可是对于长子并不会怠慢,她也知道自己容貌平常,虽然官家这几年似乎是转了性子,可是自己也并不特殊就是了。
能在宫中站稳脚跟,儿子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况且现在这个儿子还是太子呢。
所以她很紧张赵恒,风吹草动都要过问一番。
赵恒这些日子对于官家的抗拒让王皇后以为他不喜读书识字,孩子么,有这种反应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身为太子,若是传出个不喜读书的名声,赵恒的将来只怕是悬乎了。
所以王皇后想和儿子聊聊,想知道儿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母子二人靠在榻上,面对面地闲聊。
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很美好,这似乎是一场梦境一样,美好的不真实。
庄周梦蝶,是梦么?
借尸还魂,是真耶?
赵恒很快地跑神儿模样在王皇后的眼中,孩子心性罢了。
这次谈话之后,赵恒才知道自己的伪装似乎有些不成功,那么是否意味着,皇父也能看透自己的抗拒呢?
这种认知可真是不美妙,赵恒学习刻苦,杨广反而觉得孩子就该有孩子样,时常劝阻他,让他多去玩玩,要知道,太子这个位置是最苦逼的,一不小心,粉身碎骨。
趁着年幼好好儿享受几年人生吧。
不过赵恒阴奉阳违地抓紧了时间学习,太子聪慧的名声很快地朝野尽知,这其中有多少是王皇后的手笔,又有多少是杨广的默许,赵恒并不想去探究。
王皇后的造势之举杨广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没有赵恒想的那么复杂。
杨广也发现了赵恒在某些方面的老成,他只是叹息了一番,这般资质真是可惜了。
杨广继续建设自己的大业,在朝堂上和朝臣们斗智斗勇,小小年纪的赵恒经过了特许,能随时随地地出现在杨广的书房,所有的奏折赵恒都可以经手。
当然,最后一条算是默认,并没有明说。
跟在皇父的身后,看着他指点江山,意气奋发,半点儿也记忆之中的昏聩奢靡之人联系不上。
借着年幼,赵恒终于等到了机会,在听到皇父讲解庄子时,问了一句,您相信庄周梦蝶么?
他记得皇父那个时候的表情有些怪异,不过转瞬即逝,“信则有,不信则无。”
虽然淡淡的,可是其中不知道怎么地,赵恒竟然听到了郑重之意。
倒也可以理解,儒家虽然不认同鬼神,不过也是敬之的态度。
皇父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
赵恒很是完美地就替杨广找了借口,他在下意识地完美杨广!
赵恒倒是没有察觉。
大宋越发地繁盛起来,皇父文治武功都不缺,赵恒也在一天天地成长。
到了十岁之后,赵恒的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现在起,他要入朝了。
十岁入朝,听上去是是儿戏一般,不过到了赵恒这里,一点儿反对意见都没有,顺利的不像话。
至于原因么,赵恒自身的优秀和官家的威严,似乎整个朝廷在这十年里渐渐地都陷入了狂热的崇拜中。
官家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一般,赵恒自己都被父皇的风采折服,更崩提别人了。
很多时候,赵恒都觉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是一场梦,现在梦醒了,自己是从一个三岁的稚子长成了十岁的少年。
入朝学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杨广珍重地带着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孩子,将他介绍给了广大的朝臣们,虽然人人都知道官家对于太子的宠爱,可是还是大受震动。
好在太子也优秀,否则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又有什么流言蜚语。
赵恒番外
宋钦宗赵恒在位一年零两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李治就是患此症,无法理朝,武氏代政。),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宋钦宗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不被宋钦宗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被宋钦宗采纳,可见此人的心性!
赵恒生母为王皇后,身为嫡长子,身份不可谓不显贵。元符三年四月赵恒出生,赵佶继位三月后便得了嫡长子,朝野欣喜。
不过这位显然不是那么好命之人,生母容貌一般,又是个节俭的性子(若不是拥有这个品质,只怕还成不了端王妃,宋朝皇家最为注重的品质便是节俭,时常都是臣子钱多的没处花,四处摆排场,皇帝则不然,一分一毫的花费都要弄的清清楚楚,简直苦逼。)
依着赵佶风流爱俏的性子,又是个文艺青年,如何会喜欢这样的王妃呢?
可怜王氏出身大家,德容言功半点不差,可只落得一个老妈子的待遇,想想都觉得不甘。
王氏,开封人,其父为德州刺史王藻。哲宗元符二年,十五岁的王氏嫁给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被封为顺国夫人。
崇宁二年,王氏又生下皇二女荣德帝姬赵金奴(即崇国公主、永庆公主、荣福公主)。不受宠又高居皇后之位的她,被人诬告说有暧昧不检的行为。昏聩的赵佶竟以此为真,命刑部侍郎周鼎设秘狱追查。结果查来查去,毫无实情,可怜的王皇后受此奇耻大辱后只能忍气吞声。自知理亏的赵佶,这才动了恻隐之心,开始对她产生爱怜。
北宋徽宗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十月,王氏病卒,时年25岁,追谥为‘靖和皇后’。
八岁的赵恒和五岁的妹妹成为了没娘的孩子,本身王皇后不受宠,在这捧高踩低的宫中,赵恒母子三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不过有王氏在,赵恒和赵金奴还是有那么点保护的,可惜的是,王氏早早地就被作践死了。
后宫倾轧,并不是两个孩子可以应对的,尽管赵恒是嫡长子,并不会有人直接地要了他的命,不过赵恒的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
他的性子懦弱,身子不好,似乎是理所应当之事,生而不教,赵恒能顺利成长,实在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保佑。
赵恒虽然身为长子,可并不得赵佶欢喜。哲宗无子,这才便宜了赵佶,他当然不想自己死后这个位置便宜了别人。有了继承人的赵佶初时对赵佶还是有那么点喜爱之情的。
不过很快,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赵恒的性子和赵佶截然相反,赵佶张扬、爱好奢华,尊崇道教,赵恒恰好相反,节俭谨慎。
赵佶一生中子女繁多,光儿子就多大三十一人,成年的有二十五人,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三子赵楷。
赵楷生母王氏,为太后向氏身边的女官,赵佶继位之后,成为了赵佶枕边人。
不过相比于另一位的郑氏,王氏得宠的时间很短,赵楷十岁之前,王氏便失宠了。
不过赵楷自小聪明伶俐,尤其喜欢绘画,后来琴棋书画皆精,文艺青年的爹有一个志趣相投的儿子,如何能不让赵佶高兴?父子相类,子肖父,想想都觉得骄傲的不行。
而且这位皇子又是个善解人意的,他自己喜欢绘画,自然也喜欢收藏名家名作,每次得了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便是想着要进给自家皇父。
又一个品质,孝顺!
当父母的,谁不喜欢能有个孝顺儿子呢?
不过赵佶对于赵楷的偏爱还不止于此,赵楷尽管有才,也没有到惊天动地的地步,甚至是绘画上的成就还比不上赵佶。
不过这并不妨碍赵佶的偏心,这位不仅参加了科举,成为了状元(康熙爷去参加科举,也不过是个探花而已),而且还被赵佶授予实职。
大宋立国之后,便有了“宗室不领职事”的规矩,不过赵楷却是个例外:“‘嘉王楷差提举皇城司,整肃随驾禁卫所,兼提内东门、崇政殿等门。’从这时开始,终徽宗一朝,他均提举此司,任期达10年之久。”(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城幷侦察臣民动静,率领数千名被称为亲从官、亲事官、内等子等不同名目的禁卫与侦探)
此举被认为是赵佶在替爱子铺路,当时入主东宫的赵恒心情可想而知。
政和五年,十六岁的赵恒按着惯例,被徽宗封为太子,入主东宫。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他的处境也没有改善多少。
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太子赵恒被封为了开封牧,镇守京师。至于徽宗,急急忙忙地要离开京都,前往镇江了。
不过经过李邦彦等人的努力之后,徽宗总算是选择了内禅,传位于太子赵恒。
赵恒即位,改元“靖康”。蔡京党被诛杀,李邦彦顺利地成为了宰相,这是在酬功。
赵恒成为皇帝之后,父子二人的关系彻底恶化,国不可二主,这有两个皇帝,显然上皇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权力,新帝也不想手中无权,做一个吉祥物。
父子两人都恨不得对方去死,即位之后,赵恒拒绝赵佶离开开封的提议,父子二人几乎撕破了脸,赵佶甚至准备了毒酒,想要弄死儿子,不过并没有得逞。
父子二人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靖康内讧”,国家大难当前,父子二人忙着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么,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罢了。
靖康之变之后,父子二人遭受了极大的屈辱,不过在苟且偷生方面,这父子俩都有的一拼,心中一直存着奢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国。
不过即便经受了二十年的折磨,还是没有美梦成真,死于异族。
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朝身死,赵恒总算是解脱了,昏德公赵恒死了,远在临安的赵构面上悲伤不已,可心中呢?
简直要爽死了好吗?
死了的赵恒再次醒来,发现了一个惊悚的事实,自己似乎又回到了过去。
让他惊魂未定的是,这里仍旧是大宋,这里仍旧是自己的皇父为帝。
不过情形和自己所经历过的千差万别。
如今的父皇并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昏聩享乐之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强硬能干的明君。
这画风不对!
不过赵恒已经顾不上那些了,主要是他如今不过三岁罢了,慈爱抑郁的母后还活着,还在自己的身边。
深深地将自己身上的颓丧,疑惑掩藏起来的赵恒享受久违母爱的同时又在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当然旁敲侧击的了解着自己的父皇。
众人只当是太子爷对官家崇拜之举,并不会对一个三岁的孩子起什么疑心。
是的,三岁的赵恒已经是太子了。这和自己惶恐了十多年才成为太子,又惶恐了十年,仓促成为皇帝可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
母后又有了身孕,不出意外的话,母亲肚子里面的便是自己的妹妹了吧。
赵恒乖巧地坐在王皇后的身边,双手捧着点心,心中想到。
只有待在王皇后的身边,赵恒才会表现的和个孩子一样。至于其他时候,服侍宫人总会觉得殿下这些日子似乎有些阴郁。
赵恒到了该启蒙的年纪了,不过和前世不一样的地方又出现了,并不是由着宫人启蒙,反而是自己的父皇手把手地亲自教导。
虽然身子是个孩子,可是思维上毕竟是成人了,赵恒学习起来,又快,效率有高,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
官家似乎很高兴太子早慧,不过还是小心地掌握着一个度,不会太过地累着他。且太子的作息表中,还专门地排出了玩耍嬉戏的时辰。
据说这也是父皇亲自拟定的,小赵恒从小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着这个作息来了。
赵恒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儿,青春年少时,谁不会崇拜自己的父亲呢?可是他从来就不得父皇之心,从来都不会正眼瞧上自己一眼,饶是自己是太子,可是父皇宴请群臣时,一起出席的都只能是三弟,不会是自己。
现在父皇的这种关爱让赵恒下意识地有些排斥,他怕会被再一次地抛弃,那种感觉糟糕透了。
王皇后虽然有身孕了,可是对于长子并不会怠慢,她也知道自己容貌平常,虽然官家这几年似乎是转了性子,可是自己也并不特殊就是了。
能在宫中站稳脚跟,儿子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况且现在这个儿子还是太子呢。
所以她很紧张赵恒,风吹草动都要过问一番。
赵恒这些日子对于官家的抗拒让王皇后以为他不喜读书识字,孩子么,有这种反应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身为太子,若是传出个不喜读书的名声,赵恒的将来只怕是悬乎了。
所以王皇后想和儿子聊聊,想知道儿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母子二人靠在榻上,面对面地闲聊。
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很美好,这似乎是一场梦境一样,美好的不真实。
庄周梦蝶,是梦么?
借尸还魂,是真耶?
赵恒很快地跑神儿模样在王皇后的眼中,孩子心性罢了。
这次谈话之后,赵恒才知道自己的伪装似乎有些不成功,那么是否意味着,皇父也能看透自己的抗拒呢?
这种认知可真是不美妙,赵恒学习刻苦,杨广反而觉得孩子就该有孩子样,时常劝阻他,让他多去玩玩,要知道,太子这个位置是最苦逼的,一不小心,粉身碎骨。
趁着年幼好好儿享受几年人生吧。
不过赵恒阴奉阳违地抓紧了时间学习,太子聪慧的名声很快地朝野尽知,这其中有多少是王皇后的手笔,又有多少是杨广的默许,赵恒并不想去探究。
王皇后的造势之举杨广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没有赵恒想的那么复杂。
杨广也发现了赵恒在某些方面的老成,他只是叹息了一番,这般资质真是可惜了。
杨广继续建设自己的大业,在朝堂上和朝臣们斗智斗勇,小小年纪的赵恒经过了特许,能随时随地地出现在杨广的书房,所有的奏折赵恒都可以经手。
当然,最后一条算是默认,并没有明说。
跟在皇父的身后,看着他指点江山,意气奋发,半点儿也记忆之中的昏聩奢靡之人联系不上。
借着年幼,赵恒终于等到了机会,在听到皇父讲解庄子时,问了一句,您相信庄周梦蝶么?
他记得皇父那个时候的表情有些怪异,不过转瞬即逝,“信则有,不信则无。”
虽然淡淡的,可是其中不知道怎么地,赵恒竟然听到了郑重之意。
倒也可以理解,儒家虽然不认同鬼神,不过也是敬之的态度。
皇父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
赵恒很是完美地就替杨广找了借口,他在下意识地完美杨广!
赵恒倒是没有察觉。
大宋越发地繁盛起来,皇父文治武功都不缺,赵恒也在一天天地成长。
到了十岁之后,赵恒的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现在起,他要入朝了。
十岁入朝,听上去是是儿戏一般,不过到了赵恒这里,一点儿反对意见都没有,顺利的不像话。
至于原因么,赵恒自身的优秀和官家的威严,似乎整个朝廷在这十年里渐渐地都陷入了狂热的崇拜中。
官家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一般,赵恒自己都被父皇的风采折服,更崩提别人了。
很多时候,赵恒都觉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是一场梦,现在梦醒了,自己是从一个三岁的稚子长成了十岁的少年。
入朝学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杨广珍重地带着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孩子,将他介绍给了广大的朝臣们,虽然人人都知道官家对于太子的宠爱,可是还是大受震动。
好在太子也优秀,否则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又有什么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