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举步维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颠覆晚唐最新章节!
李儇把新的一年改元为广明元年,想有一个更好的开始。他却不知道靠改元哪里能够改变天下大势?
朝廷府库空虚,李儇就想到了新上任的江南盐铁使高骈,下诏给高骈让高骈向江南富商大贾借钱,先每借出家当的一半财产以充军需。高骈可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朝廷所谓的借也就是征用,哪里有还的一天?
高骈立马给顶了回去,高骈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天下人纷纷造反的都是那些贫苦的百姓,如今也只有那些富商大贾没有造反,你这样让他们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了几辈子的财产拿出一半来,不是明摆着要逼他们造反吗?
皇帝李儇接到高骈的奏疏,心里暗骂:“这天下是我李家的天下,哪里轮的到你高骈来教训我?”李儇越想越气,就让朝中的宰相们给高骈定罪。
李儇不明白事理,朝中的那帮人老成精的家伙当然知道高骈的重要性,赶忙劝皇上不要着急,一切好商量,大不了等高骈剿灭了黄巢再跟他算账也不迟。李儇这才罢休。
这时的朱温跟随黄巢转战江南,黄颖当然也在军中,时常与朱温并肩作战,两人在战火中更是培养出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黄巢也有心等局势稳定下来就给两人完婚。黄颖听后暗自窃喜,朱温只是微笑不答,两人心照不宣而已。
尚让自从见了刘金枝一面后,脑海中老是挥之不去那个媚态万千的影子,是以落下老脸经常到朱温那里走动,也就是想多见刘金枝几面而已。
刘金枝当然不是傻子,作为女人,她天生的直觉告诉自己,尚让那个老头儿一定是看上自己了。刘金枝也知道,尚让在义军中的威望是朱温所不及的,可以说尚让是义军中只在黄巢一人之下的人物。她也曾想过能不能嫁给他,虽然尚让年纪大些,可毕竟有权有势。
一个女子心中的如意郎君无非就是年少多金、有权有势而已,尚让虽然已经不再年少,可其他条件还是完全符合女人的要求的。
尚让来的次数多了,朱温自然也有所觉,心中不禁暗骂尚让:“老色鬼!”
不过朱温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觉得人家尚让虽然年纪大些,毕竟人家属于自由恋爱,尚让丧偶,刘金枝被丈夫抛弃,都属于自由之身,刘金枝在自己这里也无非只是个奶娘的身份,又没有卖给自己,自己当然也无权干涉。加上唐朝社会风气开放,自由恋爱并不罕见,朱温也就任由他们发展。
黄颖当然也是朱温这里的常客,对于尚让的举动,黄颖也只能感叹:“看来尚叔叔是想来个老牛吃嫩草呀,这么大年纪竟然不减少年,看来我还是小看他了。”
正在喝茶的朱温听了黄颖的话,“噗”的一声把口里的水全喷了出来,笑道:“哪有你那么说话的?人家那叫人老心不老,黄昏恋你不知道呀?”
黄颖瞪大了眼睛不解道:“什么叫黄昏恋?”对于这个名词,黄颖是真的不懂。
朱温解释道:“黄昏恋就是老年人谈请说爱,也就是通常说的谈婚论嫁。”
黄颖“噗嗤”一笑道:“真有你的,‘黄昏恋’这么有创意的词你都能弄的出来。”
朱温心中一阵汗,这词儿哪里是我弄出来的,在我们那个时代人人都知道的嘛,没想到在这里成了新名词了。
时光如梭,转眼到二月中旬,黄巢在江南搅得风风雨雨,竟然无人能挡,新上任不久的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在润州城中龟缩不出,浙东观察使、浙西观察使等衙门只能自保而已,哪里有能力制衡黄巢?
这才让黄巢在江南有了可乘之机,连下饶(今江西波阳)、信(上饶)、池(今安徽贵池)、歙(歙县)婺(今浙江金华)、睦(今建德)等州,声势大振。
朱温又一次提出了让黄巢扎根江南,以为基业的想法,朱温道:“如今义军日盛,若还像以前那样流动作战,不利于义军的发展壮大。若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军队的粮草、后备物资的准备等都无法有效率的进行,单独靠以战养战终究不是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黄巢也曾想过,只是一直迫于形势,一直无法安定下来而已。
这时有机会在江南富庶之地建立基业,黄巢也是一百个愿意,师徒二人一拍即合,并找来了对律法、生产、水里等方面都有一套的张言,三人商议起了扎根江南的策略!
黄巢把对外战争的事情都交给了两个弟弟还有孟楷、尚让、葛从周、胡真等人,朱温和张言专门负责内政的实施。
朱温一下子又成了一个大忙人,忙着修订律法,忙着准备策划土地改革,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举措,在这个封建时代,朱温很难确定是否可以成功实施。他才不会真的以为那些穿越小说中说的某个人穿越到古代后把现代的制度照搬过去,就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制社会,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毕竟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朝廷的政令更不可能发生大幅度的变更,一旦出现过激的政治举措,必将将会引起轩然大波。
想在唐代那个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时代建立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每一个政令的变更都会牵涉到数万甚至数十上百万人的利益,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毕竟治理一个国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哪里能像一些穿越小说中说的那么如同儿戏般简单?
政令的起草,一步步具体的实施,要先在某一个点试行,之后逐步推广,这都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的去试验,每一步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没有个数年数十年的时间休想完的成。
首先摆在朱温面前的是吏治,如果吏治腐败,官员良莠不齐,就算是再好的政策也根本无法实施,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就算是在相对文明开放的二十一世纪也都是屡见不鲜,何况在那个交通和通讯无比落后的时代?
地方官员一旦在某一个地方担任地方官,山高皇帝远,仿佛就成了当地的土皇帝,掌握数万甚至数十万百姓的生杀大权,如果这个人人品堪虑,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朱温想到这些,不禁感到头大如斗。
找来张言商议了半天,也是茫无头绪,吏治也非张言的强项,张言的强项是起草律法,还有农业和水利方面政策的具体实施。两人对望了一眼,一起苦笑了起来。
吏治搞不好,其他的一切政策都是扯淡,你朝廷的政令再开明,下边的官员串通一气,互相隐瞒,如何能够真正的实施下去?
现在义军占领的各州县大都由所占领的军队直接管理,而那些个将帅大都是些穷苦百姓出身的人物,哪里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又如何会真正的尊从朱温他们制定的政令?
这一切的一切都困扰着朱温,让他不知道如何下手。
李儇把新的一年改元为广明元年,想有一个更好的开始。他却不知道靠改元哪里能够改变天下大势?
朝廷府库空虚,李儇就想到了新上任的江南盐铁使高骈,下诏给高骈让高骈向江南富商大贾借钱,先每借出家当的一半财产以充军需。高骈可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朝廷所谓的借也就是征用,哪里有还的一天?
高骈立马给顶了回去,高骈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天下人纷纷造反的都是那些贫苦的百姓,如今也只有那些富商大贾没有造反,你这样让他们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了几辈子的财产拿出一半来,不是明摆着要逼他们造反吗?
皇帝李儇接到高骈的奏疏,心里暗骂:“这天下是我李家的天下,哪里轮的到你高骈来教训我?”李儇越想越气,就让朝中的宰相们给高骈定罪。
李儇不明白事理,朝中的那帮人老成精的家伙当然知道高骈的重要性,赶忙劝皇上不要着急,一切好商量,大不了等高骈剿灭了黄巢再跟他算账也不迟。李儇这才罢休。
这时的朱温跟随黄巢转战江南,黄颖当然也在军中,时常与朱温并肩作战,两人在战火中更是培养出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黄巢也有心等局势稳定下来就给两人完婚。黄颖听后暗自窃喜,朱温只是微笑不答,两人心照不宣而已。
尚让自从见了刘金枝一面后,脑海中老是挥之不去那个媚态万千的影子,是以落下老脸经常到朱温那里走动,也就是想多见刘金枝几面而已。
刘金枝当然不是傻子,作为女人,她天生的直觉告诉自己,尚让那个老头儿一定是看上自己了。刘金枝也知道,尚让在义军中的威望是朱温所不及的,可以说尚让是义军中只在黄巢一人之下的人物。她也曾想过能不能嫁给他,虽然尚让年纪大些,可毕竟有权有势。
一个女子心中的如意郎君无非就是年少多金、有权有势而已,尚让虽然已经不再年少,可其他条件还是完全符合女人的要求的。
尚让来的次数多了,朱温自然也有所觉,心中不禁暗骂尚让:“老色鬼!”
不过朱温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觉得人家尚让虽然年纪大些,毕竟人家属于自由恋爱,尚让丧偶,刘金枝被丈夫抛弃,都属于自由之身,刘金枝在自己这里也无非只是个奶娘的身份,又没有卖给自己,自己当然也无权干涉。加上唐朝社会风气开放,自由恋爱并不罕见,朱温也就任由他们发展。
黄颖当然也是朱温这里的常客,对于尚让的举动,黄颖也只能感叹:“看来尚叔叔是想来个老牛吃嫩草呀,这么大年纪竟然不减少年,看来我还是小看他了。”
正在喝茶的朱温听了黄颖的话,“噗”的一声把口里的水全喷了出来,笑道:“哪有你那么说话的?人家那叫人老心不老,黄昏恋你不知道呀?”
黄颖瞪大了眼睛不解道:“什么叫黄昏恋?”对于这个名词,黄颖是真的不懂。
朱温解释道:“黄昏恋就是老年人谈请说爱,也就是通常说的谈婚论嫁。”
黄颖“噗嗤”一笑道:“真有你的,‘黄昏恋’这么有创意的词你都能弄的出来。”
朱温心中一阵汗,这词儿哪里是我弄出来的,在我们那个时代人人都知道的嘛,没想到在这里成了新名词了。
时光如梭,转眼到二月中旬,黄巢在江南搅得风风雨雨,竟然无人能挡,新上任不久的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在润州城中龟缩不出,浙东观察使、浙西观察使等衙门只能自保而已,哪里有能力制衡黄巢?
这才让黄巢在江南有了可乘之机,连下饶(今江西波阳)、信(上饶)、池(今安徽贵池)、歙(歙县)婺(今浙江金华)、睦(今建德)等州,声势大振。
朱温又一次提出了让黄巢扎根江南,以为基业的想法,朱温道:“如今义军日盛,若还像以前那样流动作战,不利于义军的发展壮大。若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军队的粮草、后备物资的准备等都无法有效率的进行,单独靠以战养战终究不是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黄巢也曾想过,只是一直迫于形势,一直无法安定下来而已。
这时有机会在江南富庶之地建立基业,黄巢也是一百个愿意,师徒二人一拍即合,并找来了对律法、生产、水里等方面都有一套的张言,三人商议起了扎根江南的策略!
黄巢把对外战争的事情都交给了两个弟弟还有孟楷、尚让、葛从周、胡真等人,朱温和张言专门负责内政的实施。
朱温一下子又成了一个大忙人,忙着修订律法,忙着准备策划土地改革,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举措,在这个封建时代,朱温很难确定是否可以成功实施。他才不会真的以为那些穿越小说中说的某个人穿越到古代后把现代的制度照搬过去,就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制社会,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毕竟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朝廷的政令更不可能发生大幅度的变更,一旦出现过激的政治举措,必将将会引起轩然大波。
想在唐代那个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时代建立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每一个政令的变更都会牵涉到数万甚至数十上百万人的利益,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毕竟治理一个国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哪里能像一些穿越小说中说的那么如同儿戏般简单?
政令的起草,一步步具体的实施,要先在某一个点试行,之后逐步推广,这都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的去试验,每一步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没有个数年数十年的时间休想完的成。
首先摆在朱温面前的是吏治,如果吏治腐败,官员良莠不齐,就算是再好的政策也根本无法实施,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就算是在相对文明开放的二十一世纪也都是屡见不鲜,何况在那个交通和通讯无比落后的时代?
地方官员一旦在某一个地方担任地方官,山高皇帝远,仿佛就成了当地的土皇帝,掌握数万甚至数十万百姓的生杀大权,如果这个人人品堪虑,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朱温想到这些,不禁感到头大如斗。
找来张言商议了半天,也是茫无头绪,吏治也非张言的强项,张言的强项是起草律法,还有农业和水利方面政策的具体实施。两人对望了一眼,一起苦笑了起来。
吏治搞不好,其他的一切政策都是扯淡,你朝廷的政令再开明,下边的官员串通一气,互相隐瞒,如何能够真正的实施下去?
现在义军占领的各州县大都由所占领的军队直接管理,而那些个将帅大都是些穷苦百姓出身的人物,哪里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又如何会真正的尊从朱温他们制定的政令?
这一切的一切都困扰着朱温,让他不知道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