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熟悉的历史场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搅乱三国最新章节!
因为袁绍兵强马壮,后援供应充足,适合与曹智作长期对决的。
而曹智相反摆明了打了那么多战事,是被迫与袁绍展开决战的,后援补给肯定不如袁绍。
但相反来个速战速决,以曹军的勇猛,应该正是求之不得的。袁绍的军马虽然多,但也不一定是其对手。
但在这种极具需要耐心的等待中,袁绍手下的谋士们,有好的战略思想和方案,但都怕袁绍坚持不下去:焦躁、轻视对手、冒进、多疑等等都是袁绍的致命伤和座右铭,也是整个袁军的致命伤。
对于许攸担心袁绍的坚持时,曹智的属下也同样考虑到了他的坚守的耐心程度:
首先是代替曹智驻守许都,总理着朝政的荀彧给曹智发来信函,鼓励曹智道:“或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窃以为,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一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或观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不足以成大事。今其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智,何向而不济!今军食虽难,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则势屈也。公今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也。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来信的意思,就是要鼓励曹智有坚守下去的耐心和信心。荀彧在信中分析了官渡之战对曹智,对袁绍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战,可以说霸业成否就在此一举的一战。袁绍把全部的兵力聚集在官渡,是想要跟曹智决一胜负。曹智就应该用最弱的兵力来阻挡他最强的兵力,如果不能打败他,必然会被他乘虚而入,这此决胜天下对双方都是天大的机会。袁绍的兵力虽然众多,但不能被袁绍所用。荀彧认为以曹智的神武明智,什么样的人不能归附于他!现在他的兵力虽然是比袁绍少,后勤供给上,无论是之前曹智赖以成名的武器,还是粮草都出现短缺的问题。不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的风云际会,或是曹智在打赤壁之战时的鼎盛之时。但曹智现在有画地而守城的优势,官渡这个咽喉,死死的掐住了袁绍的喉咙,而让袁绍的兵马不能再前进分毫,到时候等到袁绍和他的军马势力枯竭,情况一定会有所变化。到时就是是用奇谋的时候,曹智定能一觉击败袁绍,成就霸业。荀彧要曹智一定不要失去和放弃这次机会,希望他拿出最大的耐心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迎接胜利。
荀彧的信写的很是鼓励人,曹智看了也确实很感动。自己的后方能有这样一位有大智谋的朋友在帮助他,曹智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荀彧以他的智慧已经预计到了未来官渡之战的形式发展,但具体用什么奇谋,这个契机什么时候出现,都未说明。而且最关键的曹智目前的种种困难如何渡过,荀彧也都没说。
这位曹智帐下第一谋士,只是不停的鼓励他,说明大方向他们是大有希望和鼓励他坚持到底而已。
曹智看完信,开心了半响,就把信札转给了带领援兵到达后被曹智留下做了参司空军事的贾诩。自己则免不了面对眼前的困难,一番长吁短叹,背负着手,在帐中踱起步来。
贾诩看完信,看曹智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就接着荀彧的鼓励,开解曹智道:“公之‘明智’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攻无果,何也?但皆因明公想做到万无一失也!以诩愚见,明公若能寻到一次良机,予敌以致命一击,局势必定可改观的!”
曹智一听贾诩比较务实的话,顿时来了兴趣,正要坐下与之商讨接下来如果提前营造出一个偷袭乌巢方案时,突然,许褚又着急忙慌的冲进曹智的大帐:“主公,主公,敌军又换阵法了,又换阵法了!”
“喔,又换了!哎,换就换吧,又不是第一次!”曹智扭首意兴阑珊的回答道。
“不一样,这次不一样,袁军筑城了!”许褚非常认真的强调着敌人这次变阵的不同寻常。
“筑城?”
这听来匪夷所思之举,的确吸引了曹智和贾诩的注意,他们立时放下手中之事,随许褚来到李典的西营,登高一望,袁军还真的在筑城。
不过这筑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筑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是用沙土在平地上垒砌底宽五丈,高有三丈的寨墙。这其实还是一种营阵法,叫做“筑城营法”,是一种变通的与曹营木寨平起平坐做法。
这样一来,袁军不但可以再次将整体阵型再次向前推移,也可与曹军在一个高度进行更安全,更有利的攻防调度。
曹智赶到时,袁军的土石营寨已经初具规模。这种筑城营法就是简单,容易构造,以袁绍手下的兵力,只要发动数千军士共同努力,只用了半日的功夫,就已经将雏形建造完毕。
“昨日我来巡视时,还未见变化,一夜工夫,这营寨倒是差不多酒建起来了。袁军的速度不慢啊!”曹智对着身边的贾诩喃喃道。
但这不是最让曹智吃惊的地方,最让曹智吃惊的是在这营寨后,袁军正在赶制的东西。
“高橹!”
“啊?主公说什么?”
贾诩不明白对着他们看似望楼的东西,叫出了一个新名词,不免疑惑的动问道。
“那种没顶的望楼,叫做高橹,当它搭到一定高度,并连接起来时,袁军就会拿它做箭楼使用,士兵可站在其上,也可随意围着我军营寨上空的高橹之间的通道随意走动,变换方向对准我军营寨内的人随时随地射箭攻击!”
曹智的一番解释,让围绕在曹智身侧的文臣武将茅塞顿开,根据看到的形状,刚才他们还未想明白,这物件有何用,现在总算明白了,确实如曹智所说,袁军是要拿这种“高橹”之物,当成箭楼和高空战壕来使用,对袁军一直无法到达的对曹军营寨后发动一些攻击,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快,准备竹片!以敌军的速度,只需再一夜,就能将所有营寨筑起,明日便能把高橹连成一条长龙,我们要在他们完成攻击准备之前,也做好应对准备!”
曹智不能贾诩等为袁军的新手段苦恼,就马上着手准备起应对的手段。熟悉的历史场景终于出现了,这让曹智没有感到苦恼或恐慌,相反还很是期待和兴奋。
因为作为穿越客,特别是像曹智这种了解历史大概,却不清楚一些串联细节的穿越者来说。看到一个个在他脑海中思索良久的历史性时间结点,终于出现时,就意味着他能将后面的进程串联起来了。
这着实又让众人诧异了一把,但曹智显得很是高兴,因为对于这段攻防,他在穿越前就耳熟能详,当然知道曹操在世是如何应对的。
于是曹智也不管属下的诧异,吩咐收集竹片,在自己的营寨之上建造一面也连成一圈的竹排盾牌外,就拉着贾诩急问道:“我军的投石车还有几日可到达?”
“呃!”贾诩在一阵愕然后,就醒悟过来的回答道:“还有两日左右,第一批就能到了!”
因为古代交通条件实在太差,,人都要走上月余的路程,投石车、投石器这种重型武器,当然行的甚慢,翻山越岭之下,可能需要二个月,甚至更久。而且为了赤壁之战,曹智把尽数的投石车、投石器调运到了南方。在赤壁之战中,这些远程武器发挥了良好、巨大的作用,但现在又要把他们从南方运回北方,就耗时耗力了,以至于到现在,曹营内已陆续赶到曾参与赤壁之战的十万兵马之多,就是还没有把投石车运抵。
“太慢,可能来不及!”曹智断然对于投石车的进度表示着不满,然后又眼珠一转,对着贾诩道:“召集人手,我们连夜就地制造!”
“啊?连夜赶制,来得及……”贾诩表示着自己的担忧,但还是马上行动起来。召集一批熟悉投石车构造的兵卫,又带人忙活半宿的到处寻找可用的材料,根据曹智的要求建造环营式竹排盾牌,还有尽量提供曹智建造投石车的各种所需。
当然这些事物的总设计师,自是曹智了。曹智认为契机和他的历史连接点已经出现,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了,袁绍可以发动数十万手下,筑城营,建高橹。他当然也能发动同样已达十五万的军士,连夜建造环营竹排盾和投石车。
要说这竹排盾还没什么技术含量,投石车就不一样了。他同样也是曹军中的机密级武器,图纸和相关技术只掌握在曹智的一批亲信手中。他们此时也未到官渡,而是在路上,跟随押运的投石车、投石器,随水、陆两路的军船,正往官渡这赶。
但曹智显然等不及,不是他没耐心等他们到达,而是袁军的变化,已经迫使他也先一步做好防护准备。
因为袁绍兵强马壮,后援供应充足,适合与曹智作长期对决的。
而曹智相反摆明了打了那么多战事,是被迫与袁绍展开决战的,后援补给肯定不如袁绍。
但相反来个速战速决,以曹军的勇猛,应该正是求之不得的。袁绍的军马虽然多,但也不一定是其对手。
但在这种极具需要耐心的等待中,袁绍手下的谋士们,有好的战略思想和方案,但都怕袁绍坚持不下去:焦躁、轻视对手、冒进、多疑等等都是袁绍的致命伤和座右铭,也是整个袁军的致命伤。
对于许攸担心袁绍的坚持时,曹智的属下也同样考虑到了他的坚守的耐心程度:
首先是代替曹智驻守许都,总理着朝政的荀彧给曹智发来信函,鼓励曹智道:“或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窃以为,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一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或观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不足以成大事。今其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智,何向而不济!今军食虽难,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则势屈也。公今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也。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来信的意思,就是要鼓励曹智有坚守下去的耐心和信心。荀彧在信中分析了官渡之战对曹智,对袁绍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战,可以说霸业成否就在此一举的一战。袁绍把全部的兵力聚集在官渡,是想要跟曹智决一胜负。曹智就应该用最弱的兵力来阻挡他最强的兵力,如果不能打败他,必然会被他乘虚而入,这此决胜天下对双方都是天大的机会。袁绍的兵力虽然众多,但不能被袁绍所用。荀彧认为以曹智的神武明智,什么样的人不能归附于他!现在他的兵力虽然是比袁绍少,后勤供给上,无论是之前曹智赖以成名的武器,还是粮草都出现短缺的问题。不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的风云际会,或是曹智在打赤壁之战时的鼎盛之时。但曹智现在有画地而守城的优势,官渡这个咽喉,死死的掐住了袁绍的喉咙,而让袁绍的兵马不能再前进分毫,到时候等到袁绍和他的军马势力枯竭,情况一定会有所变化。到时就是是用奇谋的时候,曹智定能一觉击败袁绍,成就霸业。荀彧要曹智一定不要失去和放弃这次机会,希望他拿出最大的耐心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迎接胜利。
荀彧的信写的很是鼓励人,曹智看了也确实很感动。自己的后方能有这样一位有大智谋的朋友在帮助他,曹智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荀彧以他的智慧已经预计到了未来官渡之战的形式发展,但具体用什么奇谋,这个契机什么时候出现,都未说明。而且最关键的曹智目前的种种困难如何渡过,荀彧也都没说。
这位曹智帐下第一谋士,只是不停的鼓励他,说明大方向他们是大有希望和鼓励他坚持到底而已。
曹智看完信,开心了半响,就把信札转给了带领援兵到达后被曹智留下做了参司空军事的贾诩。自己则免不了面对眼前的困难,一番长吁短叹,背负着手,在帐中踱起步来。
贾诩看完信,看曹智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就接着荀彧的鼓励,开解曹智道:“公之‘明智’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攻无果,何也?但皆因明公想做到万无一失也!以诩愚见,明公若能寻到一次良机,予敌以致命一击,局势必定可改观的!”
曹智一听贾诩比较务实的话,顿时来了兴趣,正要坐下与之商讨接下来如果提前营造出一个偷袭乌巢方案时,突然,许褚又着急忙慌的冲进曹智的大帐:“主公,主公,敌军又换阵法了,又换阵法了!”
“喔,又换了!哎,换就换吧,又不是第一次!”曹智扭首意兴阑珊的回答道。
“不一样,这次不一样,袁军筑城了!”许褚非常认真的强调着敌人这次变阵的不同寻常。
“筑城?”
这听来匪夷所思之举,的确吸引了曹智和贾诩的注意,他们立时放下手中之事,随许褚来到李典的西营,登高一望,袁军还真的在筑城。
不过这筑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筑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是用沙土在平地上垒砌底宽五丈,高有三丈的寨墙。这其实还是一种营阵法,叫做“筑城营法”,是一种变通的与曹营木寨平起平坐做法。
这样一来,袁军不但可以再次将整体阵型再次向前推移,也可与曹军在一个高度进行更安全,更有利的攻防调度。
曹智赶到时,袁军的土石营寨已经初具规模。这种筑城营法就是简单,容易构造,以袁绍手下的兵力,只要发动数千军士共同努力,只用了半日的功夫,就已经将雏形建造完毕。
“昨日我来巡视时,还未见变化,一夜工夫,这营寨倒是差不多酒建起来了。袁军的速度不慢啊!”曹智对着身边的贾诩喃喃道。
但这不是最让曹智吃惊的地方,最让曹智吃惊的是在这营寨后,袁军正在赶制的东西。
“高橹!”
“啊?主公说什么?”
贾诩不明白对着他们看似望楼的东西,叫出了一个新名词,不免疑惑的动问道。
“那种没顶的望楼,叫做高橹,当它搭到一定高度,并连接起来时,袁军就会拿它做箭楼使用,士兵可站在其上,也可随意围着我军营寨上空的高橹之间的通道随意走动,变换方向对准我军营寨内的人随时随地射箭攻击!”
曹智的一番解释,让围绕在曹智身侧的文臣武将茅塞顿开,根据看到的形状,刚才他们还未想明白,这物件有何用,现在总算明白了,确实如曹智所说,袁军是要拿这种“高橹”之物,当成箭楼和高空战壕来使用,对袁军一直无法到达的对曹军营寨后发动一些攻击,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快,准备竹片!以敌军的速度,只需再一夜,就能将所有营寨筑起,明日便能把高橹连成一条长龙,我们要在他们完成攻击准备之前,也做好应对准备!”
曹智不能贾诩等为袁军的新手段苦恼,就马上着手准备起应对的手段。熟悉的历史场景终于出现了,这让曹智没有感到苦恼或恐慌,相反还很是期待和兴奋。
因为作为穿越客,特别是像曹智这种了解历史大概,却不清楚一些串联细节的穿越者来说。看到一个个在他脑海中思索良久的历史性时间结点,终于出现时,就意味着他能将后面的进程串联起来了。
这着实又让众人诧异了一把,但曹智显得很是高兴,因为对于这段攻防,他在穿越前就耳熟能详,当然知道曹操在世是如何应对的。
于是曹智也不管属下的诧异,吩咐收集竹片,在自己的营寨之上建造一面也连成一圈的竹排盾牌外,就拉着贾诩急问道:“我军的投石车还有几日可到达?”
“呃!”贾诩在一阵愕然后,就醒悟过来的回答道:“还有两日左右,第一批就能到了!”
因为古代交通条件实在太差,,人都要走上月余的路程,投石车、投石器这种重型武器,当然行的甚慢,翻山越岭之下,可能需要二个月,甚至更久。而且为了赤壁之战,曹智把尽数的投石车、投石器调运到了南方。在赤壁之战中,这些远程武器发挥了良好、巨大的作用,但现在又要把他们从南方运回北方,就耗时耗力了,以至于到现在,曹营内已陆续赶到曾参与赤壁之战的十万兵马之多,就是还没有把投石车运抵。
“太慢,可能来不及!”曹智断然对于投石车的进度表示着不满,然后又眼珠一转,对着贾诩道:“召集人手,我们连夜就地制造!”
“啊?连夜赶制,来得及……”贾诩表示着自己的担忧,但还是马上行动起来。召集一批熟悉投石车构造的兵卫,又带人忙活半宿的到处寻找可用的材料,根据曹智的要求建造环营式竹排盾牌,还有尽量提供曹智建造投石车的各种所需。
当然这些事物的总设计师,自是曹智了。曹智认为契机和他的历史连接点已经出现,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了,袁绍可以发动数十万手下,筑城营,建高橹。他当然也能发动同样已达十五万的军士,连夜建造环营竹排盾和投石车。
要说这竹排盾还没什么技术含量,投石车就不一样了。他同样也是曹军中的机密级武器,图纸和相关技术只掌握在曹智的一批亲信手中。他们此时也未到官渡,而是在路上,跟随押运的投石车、投石器,随水、陆两路的军船,正往官渡这赶。
但曹智显然等不及,不是他没耐心等他们到达,而是袁军的变化,已经迫使他也先一步做好防护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