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墟落云烟自古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幻之盛唐最新章节!
“要攀走门路,那直接找太子不是更好”
“呵呵”
崔光远又笑了起来
“主上,大抵还不甚明了本朝的传统”
原来。
李唐的传统,妃后人选的出身和门第,有着严格的要求,要么是宇文家、长孙、独孤、元这些代北之后,要么是王郑崔这些山东七大氏族,要么是崔、韦、裴、卢、高、张、杜、杨这些京望的宰相世系、勋贵世系。
不是没有寒门机缘巧合得以上位,如文水武氏,但是那毕竟只是少数,如果正式选妃的话从上朔三代,考究五服之内,有没有作奸犯科,涉及造反谋逆。毕竟太子选妃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朝野政治生态的一种影射,哪怕稍有点绯闻什么的,也绝对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口实。
而这青州贺兰氏,也是颇有来历的。贺兰氏本来也曾经是一大望族,当年于文水武氏有世代姻亲的裙带关系,武则天掌大权后,大肆诰封三紧五服,他们也随之水涨船高,在新修的氏族志里也占了一等一的大姓。
但是就坏在李唐皇帝好色的血统上,所谓脏唐乱汉,历代皇帝的血统里多少都有点叛世惊俗的因子,就象太宗喜欢收幸女性姻亲,比如叔婶兄嫂弟妇什么的,而本代的玄宗老皇帝喜欢搞人妻、儿媳,那位号称中庸仁懦的高宗皇帝,却是喜欢玩母女、姐妹花的调调,于是武则天地姐姐魏国夫人。以及女儿小贺兰氏就相继成了高宗公开地禁脔。甚至还怀上了龙种,有了这个机缘,人心不足的总想更上一步的。但这一步并不是那么好踏出地,终于触怒武则天的底线,所谓帝王家宫闱中最是无情,这位武皇后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母、女两代新宠先后暴疾而死。随后当时贺兰家更被暴出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贺兰敏之,与外祖母私通。诱奸太子妃人选等大丑闻,于是贺兰一族成为当时上流名门氏族臭名昭著和笑柄的所在,被拜夺一切官禄爵秩,赶出京城,放逐到青州去。
有这个前科,自然是不敢做那奢望了。但享受过京师的繁华富丽,总想着再回去机会。
“因为太子甫立如此大功,声望正隆。而今上地身体时闻有徉,他们得为家族考虑一个更好的前程,如不出意外,。。。。主上您。就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朝元老了”
我心道,难道你也是冲这一点才下定决定投靠我的么。
崔光远。弹了袖子上的沾尘,继续道
“既然没有办法攀附太子,退而求其次,结好一个前途无量的权臣,也是不错的”
“况且大人足够年轻,相比那些垂垂老亦的朝臣,有地是时间”
听完这话,我却是沉默不语,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后院里带上太多功利主义和政治色彩,哪怕这是一直以来无法避免的,但我都尽量努力去淡化它,特别一个娘家背景深厚的拿人。家里有个西北那位张皇后背景的云容已经足够了,我摇了摇
“再说了”
崔光远笑了
“那属下先讨画像来了“
“随便你了”
不过我越发觉得这家伙骨子里,功利主义地色彩,一切都现实利益出发,完全不在乎手段的存在。为了自以为正确地最终理念和目标,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牺牲的,包括效忠对象。
如果他表现的再露骨一点,我或许该考虑要不要给他戴个眼罩,再改名叫奥贝斯坦什么的。
他又说起另一件事。
“据说太原一宗二王的祁县王门,刚刚换了家主”
“恩”
“前中都留守王承业已经被押往长安,看来他那一门,被彻底抛弃了”
我心默道,这就是大势可用啊。
“对了,清河那里怎么说”
“也有些许结亲的意思”
“什么”
“不过肯定不是什么重要人家的”
作为从人见人嫌的乌鸦嘴,进化成很有先见之明的眼光出众之辈,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
在洛阳与小白重新相见,有一种恍然隔世不胜唏嘘的错觉,生死徘徊下来,相视一笑,许多东西也是尽在无言中。
不过,我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叙旧,作为城兵败造成后遗症是,大量残兵败将流散地方,肆虐一时,龙武军还有相对完好的建制,很快被借兵去清理地方的乱军。
河北硕果仅存的几个大佬,也个有自己的麻烦。
郭子仪的大将仆固怀恩在草原上遇到了大麻烦,已经派兵去救援了,李光弼要坐镇河东,震慑翰海、金微等都督府一些蠢蠢欲动的家伙,河北的局面光凭一个李嗣业手下河西旧部,郭析暂代的镇西、北庭军,勉强维持一条防线,他们虽然足够强悍,但也在一连串的战斗中,打的筋疲力尽。至于让回纥兵去执行军纪,谁知道这些依靠不断的打战和抢劫来维持军队凝聚力的家伙,会搞出什么更大的乱子来。
于是历史的车论还在继续前进,而伟大的历史使命,相当一部分重新落到龙武军头上,好在龙武军有完备的三级兵役制度,南边还有创收的门路,在无数金钱效应滚滚推动下,短时间内还是补足了大致缺额。
待在河北清理地方的这段时间,
河北的许多老牌氏族高门,都发出了做客的邀约,象清河崔族是托请了颜真卿的面子,博陵崔氏干脆以崔圆出面,虽然只是一些象征性的示好,没有多少实质的东西,但也算是一种改变的姿态。
连一向被视为远宗的不良子弟崔光远,也接到了叙年谊地帖子。
在战争损失最惨重地就是那些河北氏族,从族人子弟到产业田庄。都在战争中受了重创。
所谓贼过如梳。官过如,流寇饥民所过寸草不生。所谓官军来了要出丁出粮,割肉放血好好招待。叛军来了要烧死奸掠无恶不做,而盗匪流民来了倒是不挑剔,但是地皮上任何可吃可用的东西都不会留下,破坏力也不下于前两者。
有一点实力和眼光的家族,纷纷散家财募壮丁,结寨自保。或者干脆卷了多年地急需,躲进城里吃老本,等待战争结束。稍稍积极一些的,或者仗着有官方背景的家族,则纷纷联合起来,占据一县一州,响应朝廷的号召建军置官,坚持抵抗一时。再加上因为实力不足。相互恩怨纠缠,见死不救等因素,被屠城灭族的不在少数。
作为这些中原门阀代表的山东七大氏族也不能例外,因为以这些家族都以富饶繁华著称。千年地积累,又处在显望之地。无论处于什么理由,他们的聚居地几乎变成了官军、叛军反复争夺的战场。
王门,就经历了三次太原保卫战,除了一座太原城,地方都被打的一片浪籍。而另一大氏族崔氏聚集的博陵郡,干脆被叛军占领了数年,不得不大举南下投靠清河的远宗,虽然几经反复,但族人子弟死伤累累,田亩荒废,无数家门破落,却是无法避免了。
赵郡李氏,则被叛军悍将蔡希德,史思明,先后屠城了两次。阳的郑氏、因为靠近洛阳,也没能幸免,连家主在内一千多口,都被安禄山请去洛阳粉饰场面,虽然在安氏内乱中存活下来,却又赶上河北官军血洗洛阳。。。
陇西地李氏最远,但是崔佑乾攻掠关中时也没放过它,连家庙都被烧一空了,其中许多人因此纷纷投奔了龙武军和相关所属。
而范阳的卢氏最倒霉,安禄山就在他老家起兵,当时就拿这一族祭旗杀人没产,卢氏族人或死或逃勘称满门血泪,后来史思明继任范阳节度使,对这种领地内的不安定因素,好不客气的大肆屠戮,也有一些卢氏族人曲于叛军地淫威,为之效力,结果官军来了以后又予以清算。时至今日,范阳的卢氏一门五宗八脉,至少三宗五脉都已经人丁凋零、
也只有清河地崔氏,因为地处最南,依靠支持河北四拄臣之一的颜真卿所部,与来、贺兰进明等守臣,相互呼应,共同进退,才保全了家乡的大半完好。
城一败,有这些家族子弟,组成的地方军,本来想在最后一战中捞点资本回来,以通过在政治和仕途上的进身,来弥补所受的损失,但在崩溃来临时,却比不了那些正规军的实力,再次遭到了灭顶之灾。
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些被击溃的乱兵退下来,连本部将官也约束不住,疯狂的大抢乱掠,变成地方上新的乱源,他们甚至都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抵抗的力量了。一些家族之间本来就有恩怨纠缠,不免有借手乱兵,对对头落井下石的,结果让局面变的更混乱。
再高贵的门第和传统,都抵不过要生存下去的现实。这时候没有比请一支凶名赫赫的官军,去坐镇清剿,更好的选择。数量倒不需要太多,只要足够镇的住场面就可以了。如果有足够的好处,我也不介意做一回雇佣军。
“这些氏族不是最重门地、血统么,”我有有些荒谬的感觉。
“再重门第血统,也得跟上时事变迁,若不知道一些变通的手段,恐怕也不能存续到现在了”
—
崔光远笑的有些冷,显然作为我的代表出行,很有一些扬眉吐气的感触。
“为了生存,这些家族也得另寻道路”
“比如,这战后的买卖,也想插一手”
“恩,那他们都可以拿出些什么来”
。。。
说话间,杜佑匆匆送了一贴东西过来,我示意就地宣读好了。
“西边来报,说朝廷有意重开科举”
“哦”
我心道朝廷这么做毫不奇怪,河北诸道多出缺,再加上前些年大举放权,让地方自募自保,造成如今将出私门,山头主义严重,不想办法解决那才怪呢。
现在,建宁王和中书门下平章李泌,都已经到了洛阳,同时一下两个重量级皇子会聚在河北,也引起许多人猜想。
现在诸军新败,地方势力残弱,朝廷有名义也有理由,处置起来也方便的多,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反弹。。
“朝中有人建议举大人主持武科试”
“恩”我想了想,应该不会有平白的好事“还有呢”
“敕成都武学,可垂为天下治范,所出同武举出身,免试待放”
我心道这才是戏肉。“然后”
“昭令入京将帅,皆入学以授讲之”
“去查查看,这条是出自谁的主意”我别起眉头“朝廷打算掺沙子么”
“掺沙子,这形容倒也贴切”崔光远翘了翘嘴角“以外来将帅,例行授学之制,意图在削弱主上的影响”
“朝廷新铸乾元重宝大钱,以一当百,朝中百官与禁、卫诸军都得到数量不等的赐钱”
我皱起眉头,这不是典型的人为通货膨胀么,要靠铸钱来给臣属军队发工资,看来西北那里真是财政枯据到了如此程度。
杜佑容色未动,继续叙事道
“朝廷换相,以兵部侍郎吕諲同平章事。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苗晋卿为太子太傅,以裴冕为刑部尚书,皆罢政事。以京兆尹李行吏部尚书,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为中书侍郎,及崔焕并同平章事。加户部侍郎第五岐,韦加韦见素太子少保,以南华人刘晏为京兆尹。。。”
“李、李”我想了想,“说说他两的情形”
“据说今上于这位李恩意尤厚,李亦以经济国家为己任,军国大事多独决于。当时京师多盗,内监李辅国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以备巡逻。李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制,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乃止。”
“先是百官请加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究,上颇不悦,而无知之何”。
这两位经济宰相也是牛人啊,居然一下子,就与皇帝最宠信的宦官,以及最宠爱的女人结怨。
“群臣请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许之”
这位陛下,还真有幽默感啊,这是我的想法。
“上诏以郭子仪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京留守。以河西节度使李嗣业行陕州刺史,充陕、、华州节度使。。。。。。”
郭子仪威重老成,朝廷总算下定决心委以重权柄了。让李嗣业去守京师门户,怕也是一招妙手..。
“设置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苏州、润州等十一州,任命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节度使。庚,又设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管辖越州、睦州等八州,任命户部尚书李遥领节度使,并兼任淮南节使”。
地球人都知道,浙江之地距离河北上千里之遥,其中间隔河南、淮南诸道,最多只有点民变抗税什么,没事在这里设置节度使,西北打算对永王下手了么,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啊。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我的思路.‘军上.寻得了‘
“要攀走门路,那直接找太子不是更好”
“呵呵”
崔光远又笑了起来
“主上,大抵还不甚明了本朝的传统”
原来。
李唐的传统,妃后人选的出身和门第,有着严格的要求,要么是宇文家、长孙、独孤、元这些代北之后,要么是王郑崔这些山东七大氏族,要么是崔、韦、裴、卢、高、张、杜、杨这些京望的宰相世系、勋贵世系。
不是没有寒门机缘巧合得以上位,如文水武氏,但是那毕竟只是少数,如果正式选妃的话从上朔三代,考究五服之内,有没有作奸犯科,涉及造反谋逆。毕竟太子选妃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朝野政治生态的一种影射,哪怕稍有点绯闻什么的,也绝对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口实。
而这青州贺兰氏,也是颇有来历的。贺兰氏本来也曾经是一大望族,当年于文水武氏有世代姻亲的裙带关系,武则天掌大权后,大肆诰封三紧五服,他们也随之水涨船高,在新修的氏族志里也占了一等一的大姓。
但是就坏在李唐皇帝好色的血统上,所谓脏唐乱汉,历代皇帝的血统里多少都有点叛世惊俗的因子,就象太宗喜欢收幸女性姻亲,比如叔婶兄嫂弟妇什么的,而本代的玄宗老皇帝喜欢搞人妻、儿媳,那位号称中庸仁懦的高宗皇帝,却是喜欢玩母女、姐妹花的调调,于是武则天地姐姐魏国夫人。以及女儿小贺兰氏就相继成了高宗公开地禁脔。甚至还怀上了龙种,有了这个机缘,人心不足的总想更上一步的。但这一步并不是那么好踏出地,终于触怒武则天的底线,所谓帝王家宫闱中最是无情,这位武皇后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母、女两代新宠先后暴疾而死。随后当时贺兰家更被暴出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贺兰敏之,与外祖母私通。诱奸太子妃人选等大丑闻,于是贺兰一族成为当时上流名门氏族臭名昭著和笑柄的所在,被拜夺一切官禄爵秩,赶出京城,放逐到青州去。
有这个前科,自然是不敢做那奢望了。但享受过京师的繁华富丽,总想着再回去机会。
“因为太子甫立如此大功,声望正隆。而今上地身体时闻有徉,他们得为家族考虑一个更好的前程,如不出意外,。。。。主上您。就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朝元老了”
我心道,难道你也是冲这一点才下定决定投靠我的么。
崔光远。弹了袖子上的沾尘,继续道
“既然没有办法攀附太子,退而求其次,结好一个前途无量的权臣,也是不错的”
“况且大人足够年轻,相比那些垂垂老亦的朝臣,有地是时间”
听完这话,我却是沉默不语,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后院里带上太多功利主义和政治色彩,哪怕这是一直以来无法避免的,但我都尽量努力去淡化它,特别一个娘家背景深厚的拿人。家里有个西北那位张皇后背景的云容已经足够了,我摇了摇
“再说了”
崔光远笑了
“那属下先讨画像来了“
“随便你了”
不过我越发觉得这家伙骨子里,功利主义地色彩,一切都现实利益出发,完全不在乎手段的存在。为了自以为正确地最终理念和目标,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牺牲的,包括效忠对象。
如果他表现的再露骨一点,我或许该考虑要不要给他戴个眼罩,再改名叫奥贝斯坦什么的。
他又说起另一件事。
“据说太原一宗二王的祁县王门,刚刚换了家主”
“恩”
“前中都留守王承业已经被押往长安,看来他那一门,被彻底抛弃了”
我心默道,这就是大势可用啊。
“对了,清河那里怎么说”
“也有些许结亲的意思”
“什么”
“不过肯定不是什么重要人家的”
作为从人见人嫌的乌鸦嘴,进化成很有先见之明的眼光出众之辈,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
在洛阳与小白重新相见,有一种恍然隔世不胜唏嘘的错觉,生死徘徊下来,相视一笑,许多东西也是尽在无言中。
不过,我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叙旧,作为城兵败造成后遗症是,大量残兵败将流散地方,肆虐一时,龙武军还有相对完好的建制,很快被借兵去清理地方的乱军。
河北硕果仅存的几个大佬,也个有自己的麻烦。
郭子仪的大将仆固怀恩在草原上遇到了大麻烦,已经派兵去救援了,李光弼要坐镇河东,震慑翰海、金微等都督府一些蠢蠢欲动的家伙,河北的局面光凭一个李嗣业手下河西旧部,郭析暂代的镇西、北庭军,勉强维持一条防线,他们虽然足够强悍,但也在一连串的战斗中,打的筋疲力尽。至于让回纥兵去执行军纪,谁知道这些依靠不断的打战和抢劫来维持军队凝聚力的家伙,会搞出什么更大的乱子来。
于是历史的车论还在继续前进,而伟大的历史使命,相当一部分重新落到龙武军头上,好在龙武军有完备的三级兵役制度,南边还有创收的门路,在无数金钱效应滚滚推动下,短时间内还是补足了大致缺额。
待在河北清理地方的这段时间,
河北的许多老牌氏族高门,都发出了做客的邀约,象清河崔族是托请了颜真卿的面子,博陵崔氏干脆以崔圆出面,虽然只是一些象征性的示好,没有多少实质的东西,但也算是一种改变的姿态。
连一向被视为远宗的不良子弟崔光远,也接到了叙年谊地帖子。
在战争损失最惨重地就是那些河北氏族,从族人子弟到产业田庄。都在战争中受了重创。
所谓贼过如梳。官过如,流寇饥民所过寸草不生。所谓官军来了要出丁出粮,割肉放血好好招待。叛军来了要烧死奸掠无恶不做,而盗匪流民来了倒是不挑剔,但是地皮上任何可吃可用的东西都不会留下,破坏力也不下于前两者。
有一点实力和眼光的家族,纷纷散家财募壮丁,结寨自保。或者干脆卷了多年地急需,躲进城里吃老本,等待战争结束。稍稍积极一些的,或者仗着有官方背景的家族,则纷纷联合起来,占据一县一州,响应朝廷的号召建军置官,坚持抵抗一时。再加上因为实力不足。相互恩怨纠缠,见死不救等因素,被屠城灭族的不在少数。
作为这些中原门阀代表的山东七大氏族也不能例外,因为以这些家族都以富饶繁华著称。千年地积累,又处在显望之地。无论处于什么理由,他们的聚居地几乎变成了官军、叛军反复争夺的战场。
王门,就经历了三次太原保卫战,除了一座太原城,地方都被打的一片浪籍。而另一大氏族崔氏聚集的博陵郡,干脆被叛军占领了数年,不得不大举南下投靠清河的远宗,虽然几经反复,但族人子弟死伤累累,田亩荒废,无数家门破落,却是无法避免了。
赵郡李氏,则被叛军悍将蔡希德,史思明,先后屠城了两次。阳的郑氏、因为靠近洛阳,也没能幸免,连家主在内一千多口,都被安禄山请去洛阳粉饰场面,虽然在安氏内乱中存活下来,却又赶上河北官军血洗洛阳。。。
陇西地李氏最远,但是崔佑乾攻掠关中时也没放过它,连家庙都被烧一空了,其中许多人因此纷纷投奔了龙武军和相关所属。
而范阳的卢氏最倒霉,安禄山就在他老家起兵,当时就拿这一族祭旗杀人没产,卢氏族人或死或逃勘称满门血泪,后来史思明继任范阳节度使,对这种领地内的不安定因素,好不客气的大肆屠戮,也有一些卢氏族人曲于叛军地淫威,为之效力,结果官军来了以后又予以清算。时至今日,范阳的卢氏一门五宗八脉,至少三宗五脉都已经人丁凋零、
也只有清河地崔氏,因为地处最南,依靠支持河北四拄臣之一的颜真卿所部,与来、贺兰进明等守臣,相互呼应,共同进退,才保全了家乡的大半完好。
城一败,有这些家族子弟,组成的地方军,本来想在最后一战中捞点资本回来,以通过在政治和仕途上的进身,来弥补所受的损失,但在崩溃来临时,却比不了那些正规军的实力,再次遭到了灭顶之灾。
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些被击溃的乱兵退下来,连本部将官也约束不住,疯狂的大抢乱掠,变成地方上新的乱源,他们甚至都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抵抗的力量了。一些家族之间本来就有恩怨纠缠,不免有借手乱兵,对对头落井下石的,结果让局面变的更混乱。
再高贵的门第和传统,都抵不过要生存下去的现实。这时候没有比请一支凶名赫赫的官军,去坐镇清剿,更好的选择。数量倒不需要太多,只要足够镇的住场面就可以了。如果有足够的好处,我也不介意做一回雇佣军。
“这些氏族不是最重门地、血统么,”我有有些荒谬的感觉。
“再重门第血统,也得跟上时事变迁,若不知道一些变通的手段,恐怕也不能存续到现在了”
—
崔光远笑的有些冷,显然作为我的代表出行,很有一些扬眉吐气的感触。
“为了生存,这些家族也得另寻道路”
“比如,这战后的买卖,也想插一手”
“恩,那他们都可以拿出些什么来”
。。。
说话间,杜佑匆匆送了一贴东西过来,我示意就地宣读好了。
“西边来报,说朝廷有意重开科举”
“哦”
我心道朝廷这么做毫不奇怪,河北诸道多出缺,再加上前些年大举放权,让地方自募自保,造成如今将出私门,山头主义严重,不想办法解决那才怪呢。
现在,建宁王和中书门下平章李泌,都已经到了洛阳,同时一下两个重量级皇子会聚在河北,也引起许多人猜想。
现在诸军新败,地方势力残弱,朝廷有名义也有理由,处置起来也方便的多,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反弹。。
“朝中有人建议举大人主持武科试”
“恩”我想了想,应该不会有平白的好事“还有呢”
“敕成都武学,可垂为天下治范,所出同武举出身,免试待放”
我心道这才是戏肉。“然后”
“昭令入京将帅,皆入学以授讲之”
“去查查看,这条是出自谁的主意”我别起眉头“朝廷打算掺沙子么”
“掺沙子,这形容倒也贴切”崔光远翘了翘嘴角“以外来将帅,例行授学之制,意图在削弱主上的影响”
“朝廷新铸乾元重宝大钱,以一当百,朝中百官与禁、卫诸军都得到数量不等的赐钱”
我皱起眉头,这不是典型的人为通货膨胀么,要靠铸钱来给臣属军队发工资,看来西北那里真是财政枯据到了如此程度。
杜佑容色未动,继续叙事道
“朝廷换相,以兵部侍郎吕諲同平章事。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苗晋卿为太子太傅,以裴冕为刑部尚书,皆罢政事。以京兆尹李行吏部尚书,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为中书侍郎,及崔焕并同平章事。加户部侍郎第五岐,韦加韦见素太子少保,以南华人刘晏为京兆尹。。。”
“李、李”我想了想,“说说他两的情形”
“据说今上于这位李恩意尤厚,李亦以经济国家为己任,军国大事多独决于。当时京师多盗,内监李辅国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以备巡逻。李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制,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乃止。”
“先是百官请加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究,上颇不悦,而无知之何”。
这两位经济宰相也是牛人啊,居然一下子,就与皇帝最宠信的宦官,以及最宠爱的女人结怨。
“群臣请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许之”
这位陛下,还真有幽默感啊,这是我的想法。
“上诏以郭子仪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京留守。以河西节度使李嗣业行陕州刺史,充陕、、华州节度使。。。。。。”
郭子仪威重老成,朝廷总算下定决心委以重权柄了。让李嗣业去守京师门户,怕也是一招妙手..。
“设置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苏州、润州等十一州,任命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节度使。庚,又设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管辖越州、睦州等八州,任命户部尚书李遥领节度使,并兼任淮南节使”。
地球人都知道,浙江之地距离河北上千里之遥,其中间隔河南、淮南诸道,最多只有点民变抗税什么,没事在这里设置节度使,西北打算对永王下手了么,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啊。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我的思路.‘军上.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