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宗教战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明朝第一国师最新章节!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整个京城都笼罩在和煦的春风之中,远远看去,但见一派祥和景象,观者无不心怀畅快。
“近水楼台先得月,前次在杭州,被清虚那老滑头占了便宜,这次来京城,却是我崂山派先拔头筹了,哈哈。”望着巍峨的北京城,飞云老道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经过了去年的那场水陆大会,飞云就已经确定,刘同寿非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要一飞冲天,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刻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仅仅过了半年不到,当初那个玩笑似的道家协会,就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传谕天下,召集各道派进京。
跟刘同寿打交道,规律性是很强的。跟他作对的要倒霉,跟风的会得好处;跟得越紧,好处就越多……
想到这里,飞云不无遗憾的摇了摇头,一切都很顺利,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那位蓝师兄同来。否则,以崂山派和那位神仙师弟曾结下的善缘,还用得着担心在协会中的地位吗?
飞云想心事想得出神,连进了城门都没发觉,直到被一阵争吵声惊醒,他才愕然抬起头来。
“你胡说!谁不知道闻太师文武双全,忠义无双,乃是大大的忠臣,若非商王获罪于天,太师之名,势必流芳千古。”
“我胡说?明明就是你不学无术,太师闻仲?历史上根本就没这个人,天知道那个肆意妄为的小道士在想些什么,在小说里杜撰人物不说,竟然还为其撰写了列传,列在史书之中!他没学问,乱来倒还罢了,居然还骗到了这么多愚昧之人,唉,人心不古。世风愈下啊!”
“你说没有就没有?哼!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既说史上无闻太师其人,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没有证据,就矢口否认,凭什么啊!你这酸秀才才是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你……你一个商户,竟敢当街辱骂士子?”
“切,辩不过就拿身份压人?有本事你去承天门,找刘大人,找皇上对质去啊!在这里耍哪门子威风?嘿,这下没话说了吧?谅你也不敢,连区区一个卖草鞋的都辩不过。还想去找刘大人,哼,不自量力!”
“你……”
“你什么你?不服?那你就报官啊,看官差大人会不会理你……”
卖草鞋的跟秀才公吵架?而且,还是这么个针锋相对的架势,这世道,怎么了?望着街边吵得面红耳赤的两个人,飞云极度震惊。那二人的外表装束。已经明确无疑的表明了各自的身份,然而,他们行为却完全不符合飞云的认知。
听起来。他们似乎是在争论史学。通常来说,这事儿是读书人的专利,没有功名的人,就算偶尔插句话,也有可能被士子斥为有辱斯文,召唤官差过来,将其拿下定罪。何况,没读过书的人,也不可能懂这个啊?
结果那个卖草鞋的,不但不怕官差。而且还一副有理有据的模样,将堂堂的秀才公,挤兑得哑口无言,这,还是大明的地界么?
怪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飞云茫然四顾后。愕然发现,目前为止,他见到的京城人都很怪异。这里离城门并不远,守门的军士却对这边的情况视若无睹,周围人来人往,却也没人围观。
若非看到随行弟子们的神情,飞云几乎以为自己旅途上过于疲累,以至于出现幻觉了。
“秀念啊,你和师弟们去周围走走,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师总觉得这京城有点不对劲呢?”
“是,师父。”答话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少年人心思都活,见有热闹可看,早就按捺不住了。这边得了飞云的吩咐,几个小道士飞快的跑开了,一眨眼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去的快,回来的也不慢,不多时,秀念就一脸兴奋的跑回来了。
“师父,师父……”他气喘吁吁的说道:“都在吵,到处都有人在吵呢!有读书人,有做买卖的,还有行脚拉车的,徒儿还看到了几个大和尚!”
“和尚?”飞云更迷惑了,喃喃道:“……他们到底在吵什么?”
“后商书,还有封神演义……是召咱们进京的那位刘师叔主持编撰的……”秀念有些兴奋过度,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涉及的新名词又多,饶是飞云老道领悟力不错,也听了好半天才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原来如此,刘师弟天纵之才,果然了得,不过……”以两本书搅动了整个朝堂加京师,如何赞誉也不为过,但飞云还有疑惑未解,“那些和尚又是怎么回事?他们又不读经史,怎么也牵扯进来了。”
“师父有所不知,那两本书中,为我三清道教正了名,奉为天朝第一教派,而将释门斥之为西方小教,不入正统……当然了,这本就是事实,也不知那些信佛的都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华夏神明不尊奉,却将蛮夷土著奉若神明……”
秀念似乎对佛教也存有不少怨念,解说当中,夹杂了不少私货,结果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半天,才算把事情原委说清楚了。
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就有西方教趁着道门内讧之时,趁虚而入的情节。刘同寿在这个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挥。他直接按照后世玄幻小说的套路,将西方教定义成了大反派,连纣王改变信仰,获罪于天,都归咎到了西方教的蛊惑上。
这样的观点,在伪元、满清占领时期,肯定是没有市场的,不过,在明朝却很有受众。因为蒙古鞑子一直很推崇佛教,在伪元入主的沦陷期,那些黄教喇嘛没少在中原做坏事。
尽管黄教不能代表佛教本身,但佛教既然采取了入教来者不拒,管理上放任自流,为了传教无所不用的策略,那么,他们就得有为此付出代价的觉悟。
书中的宗教战争,开始向现实中延伸。
清流们乐于多个盟友,他们在舆论战场上正处于下风;
和尚们要为名誉而战,因为白莲教的缘故,佛门弟子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封神演义一出,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战;
本就讨厌佛教,又被白莲教频频骚扰的嘉靖帝,则是乐见其成;
而始作俑者的刘同寿,则将儒家弟子的反扑,以及佛门弟子的纨绔,都视若浮云,不急不缓的推动着两本书的连载,大有毕全功于一役的架势。
于是,就有了崂山一行人的见闻。
如今的京城,无处不吵,无人不辨。
除了自命清流的读书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争论,他们只是沉溺于一个有趣的神怪故事,受对故事期待感的驱使,打听了后商书的内容,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卷入了这场大规模乱斗之中。
众人的观点,在细节上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可后商书的真实性。反正故事跟真的一样,商朝本来也是传说中的时代,无论真假,对现实都没什么影响,何必非得质疑其真实性呢?
同样的一件事,听在飞云老道的耳中,又有另一番感想。
先是建立了道家协会,紧接着又痛击儒教和佛门,刘师弟分明就是要统一中土的教派,成就不朽之伟业啊!自己这次进京的收获,一定会超出想象的丰厚!
透过满城纷乱,飞云仿佛看到了滚滚而来的浪潮。RS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整个京城都笼罩在和煦的春风之中,远远看去,但见一派祥和景象,观者无不心怀畅快。
“近水楼台先得月,前次在杭州,被清虚那老滑头占了便宜,这次来京城,却是我崂山派先拔头筹了,哈哈。”望着巍峨的北京城,飞云老道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经过了去年的那场水陆大会,飞云就已经确定,刘同寿非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要一飞冲天,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刻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仅仅过了半年不到,当初那个玩笑似的道家协会,就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传谕天下,召集各道派进京。
跟刘同寿打交道,规律性是很强的。跟他作对的要倒霉,跟风的会得好处;跟得越紧,好处就越多……
想到这里,飞云不无遗憾的摇了摇头,一切都很顺利,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那位蓝师兄同来。否则,以崂山派和那位神仙师弟曾结下的善缘,还用得着担心在协会中的地位吗?
飞云想心事想得出神,连进了城门都没发觉,直到被一阵争吵声惊醒,他才愕然抬起头来。
“你胡说!谁不知道闻太师文武双全,忠义无双,乃是大大的忠臣,若非商王获罪于天,太师之名,势必流芳千古。”
“我胡说?明明就是你不学无术,太师闻仲?历史上根本就没这个人,天知道那个肆意妄为的小道士在想些什么,在小说里杜撰人物不说,竟然还为其撰写了列传,列在史书之中!他没学问,乱来倒还罢了,居然还骗到了这么多愚昧之人,唉,人心不古。世风愈下啊!”
“你说没有就没有?哼!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既说史上无闻太师其人,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没有证据,就矢口否认,凭什么啊!你这酸秀才才是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你……你一个商户,竟敢当街辱骂士子?”
“切,辩不过就拿身份压人?有本事你去承天门,找刘大人,找皇上对质去啊!在这里耍哪门子威风?嘿,这下没话说了吧?谅你也不敢,连区区一个卖草鞋的都辩不过。还想去找刘大人,哼,不自量力!”
“你……”
“你什么你?不服?那你就报官啊,看官差大人会不会理你……”
卖草鞋的跟秀才公吵架?而且,还是这么个针锋相对的架势,这世道,怎么了?望着街边吵得面红耳赤的两个人,飞云极度震惊。那二人的外表装束。已经明确无疑的表明了各自的身份,然而,他们行为却完全不符合飞云的认知。
听起来。他们似乎是在争论史学。通常来说,这事儿是读书人的专利,没有功名的人,就算偶尔插句话,也有可能被士子斥为有辱斯文,召唤官差过来,将其拿下定罪。何况,没读过书的人,也不可能懂这个啊?
结果那个卖草鞋的,不但不怕官差。而且还一副有理有据的模样,将堂堂的秀才公,挤兑得哑口无言,这,还是大明的地界么?
怪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飞云茫然四顾后。愕然发现,目前为止,他见到的京城人都很怪异。这里离城门并不远,守门的军士却对这边的情况视若无睹,周围人来人往,却也没人围观。
若非看到随行弟子们的神情,飞云几乎以为自己旅途上过于疲累,以至于出现幻觉了。
“秀念啊,你和师弟们去周围走走,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师总觉得这京城有点不对劲呢?”
“是,师父。”答话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少年人心思都活,见有热闹可看,早就按捺不住了。这边得了飞云的吩咐,几个小道士飞快的跑开了,一眨眼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去的快,回来的也不慢,不多时,秀念就一脸兴奋的跑回来了。
“师父,师父……”他气喘吁吁的说道:“都在吵,到处都有人在吵呢!有读书人,有做买卖的,还有行脚拉车的,徒儿还看到了几个大和尚!”
“和尚?”飞云更迷惑了,喃喃道:“……他们到底在吵什么?”
“后商书,还有封神演义……是召咱们进京的那位刘师叔主持编撰的……”秀念有些兴奋过度,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涉及的新名词又多,饶是飞云老道领悟力不错,也听了好半天才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原来如此,刘师弟天纵之才,果然了得,不过……”以两本书搅动了整个朝堂加京师,如何赞誉也不为过,但飞云还有疑惑未解,“那些和尚又是怎么回事?他们又不读经史,怎么也牵扯进来了。”
“师父有所不知,那两本书中,为我三清道教正了名,奉为天朝第一教派,而将释门斥之为西方小教,不入正统……当然了,这本就是事实,也不知那些信佛的都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华夏神明不尊奉,却将蛮夷土著奉若神明……”
秀念似乎对佛教也存有不少怨念,解说当中,夹杂了不少私货,结果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半天,才算把事情原委说清楚了。
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就有西方教趁着道门内讧之时,趁虚而入的情节。刘同寿在这个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挥。他直接按照后世玄幻小说的套路,将西方教定义成了大反派,连纣王改变信仰,获罪于天,都归咎到了西方教的蛊惑上。
这样的观点,在伪元、满清占领时期,肯定是没有市场的,不过,在明朝却很有受众。因为蒙古鞑子一直很推崇佛教,在伪元入主的沦陷期,那些黄教喇嘛没少在中原做坏事。
尽管黄教不能代表佛教本身,但佛教既然采取了入教来者不拒,管理上放任自流,为了传教无所不用的策略,那么,他们就得有为此付出代价的觉悟。
书中的宗教战争,开始向现实中延伸。
清流们乐于多个盟友,他们在舆论战场上正处于下风;
和尚们要为名誉而战,因为白莲教的缘故,佛门弟子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封神演义一出,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战;
本就讨厌佛教,又被白莲教频频骚扰的嘉靖帝,则是乐见其成;
而始作俑者的刘同寿,则将儒家弟子的反扑,以及佛门弟子的纨绔,都视若浮云,不急不缓的推动着两本书的连载,大有毕全功于一役的架势。
于是,就有了崂山一行人的见闻。
如今的京城,无处不吵,无人不辨。
除了自命清流的读书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争论,他们只是沉溺于一个有趣的神怪故事,受对故事期待感的驱使,打听了后商书的内容,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卷入了这场大规模乱斗之中。
众人的观点,在细节上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可后商书的真实性。反正故事跟真的一样,商朝本来也是传说中的时代,无论真假,对现实都没什么影响,何必非得质疑其真实性呢?
同样的一件事,听在飞云老道的耳中,又有另一番感想。
先是建立了道家协会,紧接着又痛击儒教和佛门,刘师弟分明就是要统一中土的教派,成就不朽之伟业啊!自己这次进京的收获,一定会超出想象的丰厚!
透过满城纷乱,飞云仿佛看到了滚滚而来的浪潮。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