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报国之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继室难为最新章节!
张致远被召入宫,同行的还有户部尚书王绪伦,王绪伦眉头紧锁,如今海禁的事已经有了大致章程,原本的市舶司也加以整顿,开通海运后,南边的商贸渐渐发展起来,京里的钱袋子也会充足起来,于户部而言自然是好事。不过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再加上北方有民风彪悍、性情暴戾的游牧民族在虎视眈眈,今上的手腕强硬不假,但若是用兵的话,本就不充盈的国库只怕会空了。今上为了此事已经催促户部想法子了,只追缴国库欠银这事牵连甚广,一动,便是得罪人树敌太多,一时间根本就开展不起来。
这般想着王绪伦瞥了张致远一眼,前些日子这张大人呈的火耗归公的法子,的确是能够增加国库收入的良策。张大人干练有才,只可惜不在户部当值,转念想如今张致远已经是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也不会屈尊于户部来。要不是当初江南科场舞弊案前任户部尚书徇私,惹了上怒被贬谪,他也不能这么快做上这户部尚书的位置。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后才发现这户部尚书简直就是个夹板,户部无银上遭皇上训斥下有其余几部磨不开,哎难啊!
在勤政殿宫门口遇到了吴阁老,看见户部尚书王绪伦,扶着胡子,阴着眼神笑了笑,甩袖子径自离去了。张致远看见这一幕,若有所思,但里面的小太监出来道:“张大人,王大人,圣上口谕觐见。”两人领了旨。谢过了小公公,弹了弹衣袖正了正冠帽,才恭敬的入了勤政殿。
在殿中,还有在户部当值的诚郡王。皇帝果然是提起来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将手中的折子摊开道:“今日朕才发觉,原来不是国库没银子。而是银子都被这些个人借走了。民间都有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因而这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刻不容缓,朕今日叫你们俩来就是让你们拿出个追缴库银的章程来!”
王绪伦暗自叫苦不迭,不说旁的,这亏空数目巨大的,都是勋贵居高位的官员以及宗亲,让他们花钱还好。这还钱自是强人所难!再者说了这追缴库银可不是件好差事,最是得罪人。只张致远暗自诧异,这追缴库银之事本属于户部管辖,只不知道皇上此举是何意,不过他也暗自思索这件事。
诚郡王道:“儿臣认为。追缴库银之事刻不容缓,乃是利国之举。只先将所有亏欠库银的官员盘查一通,其中将因天灾等因素地方官府向国库借支银子等情况算入其中折算最后亏空,根据亏空数量再行定论。儿臣愿领这追缴亏空的差事,望皇父允。”
皇帝点点头,看向张致远,道:“张卿有何想法?”
张致远道:“臣附议郡王殿下的意见,只追缴亏空并非易事,若是所欠库银数量巨大。短时间内筹集不了款银,怕是会有其中为了还亏空而不走正经途径,酿成动乱就得不偿失了!”就像是户部尚书王绪伦所认为的那般这所欠库银数量巨大的基本上是勋贵宗亲,让他们还钱根本是强人所难,再者若是动起歪脑筋,打着朝廷的名义搜刮逼迫百姓酿成动乱。就得不偿失了!
皇帝冷笑道:“只怕好些个人不想还罢!他们会没钱还,这襄阳侯仗着祖上的功劳和其父为先皇伴读的情分飞扬跋扈,不过为了个家养的一个戏子置办缠头就花了上万两银子,动静皆讲究排场,穷奢极靡。国库没钱,钱都到哪儿去了?都这帮子蛀虫给蚕食了!”皇帝再也无法忍耐,手中的龙泉窑青花茶杯,被他狠狠地掷在地上,摔得粉碎。
殿中几人皆跪倒在地,还有伺候在颠内的宫娥内侍吓得魂不附体,齐溜溜地跪下,战战兢兢地轻呼:“万岁息怒!”
王绪伦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偏半点都不敢动弹,心道皇上这是一心要整治都城里的世家豪门了?!不不,怎么能把宋国公一事给忘了,宋家是一等公,作为非宗室的爵位里,已经是最高的民爵了,都让皇上一撸撸到底了,虽然没赶尽杀绝,但宋家气数已尽,如今不过是苟延残喘罢!这襄阳侯,侯比公次一等,这为个家养的一个戏子置办缠头就花了上万两银子的事他也有所耳闻,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御史台参到了御案上了,如此皇上是决心要拿勋贵宗亲们开刀了!
皇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着诚郡王、王卿处理此事,大朝会上呈上奏折,你们先下去罢,张卿留下。”
诚郡王略有些诧异的瞟了张致远一眼,不过很快面色恢复如常,敛下的眼睛里略有些阴霾,只恭敬的退出了勤政殿。王绪伦道:“殿下,这?”
诚郡王道:“既然皇父让我们办理此事,还是尽快拿出个章程为好,我们到户部商议此事罢!”临走时又回头看了勤政殿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幽光,这才大步离去。
勤政殿里,皇帝听张致远有关新政策实施的汇报,听完之后,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上皇在时力求行事稳妥,主张仁政,对当时有‘从龙之功’的世家豪门进行大肆封赏,上皇在时对这些旧臣多加照拂,以至于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朕登基已有十余年,这些世家豪门仗着祖上的功劳和服侍先皇的情分愈发嚣张,瞧瞧他们子弟不侍诗书,不专武艺,竟养了一群靠着祖产混一日是一日的纨绔!再不整顿,难道还让这些个蛀虫将国家蛀空了不成?!而且朕欲推行新政,这些腐蠹蛀虫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的反对起来。”皇帝说话极为和缓,张致远站着恭敬的聆听圣训。
皇上为先皇六子,其母妃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后当年分位虽高却并不受宠,先皇也并不在意皇上。只皇上韬光养晦,暗自隐忍罢。当年先皇甚为宠爱一位妃子,不顾当年太子尚在欲废太子立那宠妃之子为储君,只那皇子非嫡非长非贤。偏先皇一意孤行,当时权力倾轧得相当严峻,涉及到皇权的争斗。从来都没有简单的。虽先皇立太子之事未遂,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最后太子被废,四子、五子被刺,那宠妃所生之子也被鸩杀。先皇心灰意冷才将皇位传给六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然而皇上登基的前几年先皇尚在,上有太上皇压制。朝堂上有旧臣腐蠹,左右还有兄弟不服,因而头几年最为艰难,到处掣肘。至于先皇说好听些就是仁厚,说句大逆不道的就是懦弱。没有革新的魄力,以至于晚年吏治腐败,贪污成分,多少赈灾款和免税都让底下官员贪污了去,世家贵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留下了不少弊病。做太上皇的那几年还贪权不放,包庇旧臣,使得皇上登基后处处掣肘。不过皇上登基数年,皇权得到集中。又有意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当的上一位圣君,比先皇多了杀伐魄力,雷厉风行。
皇帝一番话语后,道:“朕欲改漕运为以海运为主。漕运为辅,张卿意下如何?”
张致远回道:“皇上这漕运的弊端很多,只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荒时废业,又遭风涛漂没,官吏勒索,势必负债赔纳,甚至家破人亡,这一点就使得农民苦不堪言,再者漕运损耗多,耗时长,并且漕运中加耗杂派层出不穷,农民的负担极为苛重。”漕政腐败,各级官府贪污聚敛,加耗杂派层出不穷,通常为正粮的二三倍,甚至四五倍。“漕运必然得改革,可以海运为主,河、陆简运为辅,若农民参加运粮即免纳当年税粮,纳当年税粮则免除运粮,其运费算在支运粮中。至于加耗,不若加耗则例,即按地区的远近计算运费,随正粮加耗征收,于兑粮时交给官军。”
皇上冷笑道:“漕政腐败,国库入不敷出,国家没钱,钱都到哪儿去了,都让这帮子蛀虫给贪了!以前朕提起来,一个个的一推四五六,顾左右而言他,俱是一帮子腐蠹蛀虫,这次朕可不能再姑息了,朕倒要看看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张卿你将你的整治法子构思一番,呈给朕!”
张致远应下,出了宫门飒飒的北风迎面吹来,他抬起头怔怔地看了会还算和煦的冬日还有云淡风轻的天空,看似平静,然而他深刻的知道,要变天了!随后平静下来,眼睛黝深,上了官轿往家回转了,回到张府并未直接到后院去,而是在外书房和贴身幕僚乌先生商议起今日承接之差事。再想几个阁老里面,负隅顽抗的大抵只有傅阁老和吴阁老,不过傅阁老已经很久没上朝了,再者说了傅阁老近年来所做之事不明智。本来傅家一门两皇后,傅阁老这个国丈却处处与皇帝有分歧,怕是早得了圣上厌弃。
张致远道:“傅阁老在文臣中影响不小,再者身为首辅经营多年,傅家也不是多年前的没有根基的世家了,只近年来今上的几位皇子成年开始角力,在圣上推行新政时,从中作梗,实在是不明智。”
“傅阁老身后是太子,而且今上推行的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不假,但对世家豪门的利益损害太大,傅阁老若是想拉拢那些世家豪门,就要为他们谋划利益。就像开海禁,京城里的世家贵族也是怕南方的世家和商贾沆瀣一气,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其实这些世家贵族之间除了利益相关之外,就是联姻,通过联姻将家族利益捆绑在一起。因而这些世家贵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既然决意要打破目前这‘尾大不掉’的形势,就得从薄弱关节入手,‘柿子挑软的捏’,宋国公虽然是勋贵,但因出身卑贱而后崛起的家族,终究缺少真正世家的底蕴,带着‘暴发户’的恣意张狂,被首先发难是在情理之中。”乌先生捻着颌下的长须帮着分析道,“虽然世家豪门盘根错节,但这种因为利益结合的关系有时候很脆弱,经不起利益的冲击。”
张致远点点头,说:“之前皇上大封后宫时。所位居高位的出身比低位的出身要低,这样的目的不仅牵制了这些嫔妃身后所代表的家族,而且还能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皇上就可以从中制衡。再者皇上立如今的皇后为后。就是不想后宫被那些世家贵族控制,傅家原本根基浅薄,靠女儿进宫为后才发展起来的。起先是皇上抬出来制衡握有兵权的奚家,只如今妄图一家独大。从今上近来的动作来看,今上不仅是在整顿吏治,而且还是节制并削弱各位皇子尤其是太子的势力。”
乌先生沉吟,道:“大人对皇上派何叙然去江浙一带怎么看?”
张致远皱了皱眉,说:“先生认为这何叙然是哪派的?”
乌先生用手敲着桌子,道:“你的意思是何叙然并非皇上的人吗?这倒是不无可能。”
“是哪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何叙然如今表面上还是皇上的人,只这次江浙一带灾民抢粮,州县官贪纳赈灾米银一事牵扯出来的肯定不那么简单,谁伸的手长谁就倒霉。”江南官场一团糟,哪个没有伸过手。区别是多与少而已。张致远却想起另外一件事,当年他受皇上之命整顿两淮盐政,里面牵连出来的几位皇子中,诚郡王是最干净的那位,再联想到今日在勤政殿里所发生的事。追缴国库亏空无疑是得罪人并且不讨好的差事,这位殿下主动请缨,这点倒让张致远对诚郡王观感好上不少。
乌先生又道:“事关漕运改革,你可有什么想法了?比起追缴国库亏空,这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漕运的弊端基本上人人知。但若是说起改革漕运,只怕应者寥寥无几,毕竟比起海运,漕运上牟利之处实在是多。再者倭寇并没有偃旗息鼓,海岸线并不是很太平,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近年来粮食量扩大,漕运在一定程度上根本不能取代。再者因为漕运而挖通的漕渠不仅是用来运粮,还是周遭土地灌溉的水源,还有腐败是根本杜绝不了的。”
张致远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心懈怠,若放纵下去,必然会福尽祸至,泰去否来,天灾人害,杂然并至。在上皇‘政宽事省’‘无为宽仁’的政策纵容下,官吏的贪污舞弊之分也愈演愈烈。如今“各省钱粮亏空甚多”,“府帑亏绌,目不暇给”,在盛世的表象下,历朝历代的痼疾,又开始重新发作起来。若不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进行吏治整顿,铲除弊端,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官员腐败,很有可能会造成变乱。致远有报国之心,上有圣明明君,必能还我河清海晏,政治清明。”
乌先生捻着胡须,实际上张致远提起的这些问题,不是必然,如今业已经是天灾人害,杂然并至。事实上去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秀才们聚集起来,将财神像抬进府学的明伦堂内代替了万古宗师孔夫子,又用“卖完”二字糊住了贡院正匾。再者火耗加派以及官员腐败等都加剧了官府与农民的矛盾,若是再不整顿,很有可能会发生农民起义这等问题。肃声道:“大人,有报国之心,亦要有自保之能,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低调方可。”事实上乌先生身为张致远的贴身幕僚,自然更为了解张致远在江南多年所面临的困境,江南如油锅,烈火油烹,尤其是在张致远的那个位子,每走一步都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还要面临来自各处的下绊子,当初的贺家本来是代替皇上牧守江南的,可张致远被皇帝钦派来整顿盐政,贺家不说在旁协助,反而是从中作梗,身后必然有人。如今在京城,世家贵族多如牛毛,龙盘虎踞,水深不见底,再者张致远又升迁的极快,就算有圣眷在身,也必然得小心谨慎。再者安宁和几个孩子半路遇险的事,乌先生是知道的,担心并非多余。
张致远为官多年,自知官场上的错综复杂勾心斗角,深谙官场上的准则,不然的话皇帝就算再信任他,也不会把他放在盐政这个错综复杂,油水丰厚并被众人虎视眈眈的职位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尤其是巡盐御史,张致远能在这个位高权重油水多多的职位上全身而退,并且还能简在帝心,仕途通达,以不过不惑之年后就位居从一品的高位,还入内阁,成为六位内阁学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还身兼吏部尚书一职,有谋略满腹才华,重要的是不尚权,而且世代的纯臣,种种综合起来才让皇帝对他青睐不已。如今朝堂的浑水必然脱不开身,但也不能被浑水拉下去,以至于最后‘炮灰’掉。
乌先生端起手边的茶盏,呷了一口,思忖一会儿道:“你且说的问题撇开不谈,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抬眼看了下张致远,缓缓道:“传承……”
虽然乌先生语焉不详,但张致远很明白其中的深意,皇位的继承讲究立嫡、立长、立贤,并不是完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依据。所谓嫡长子继承制,用《春秋.公羊传》里的话来说,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而立贤这个标准,操作起来难度往往更大,因为贤与不贤的标准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把握不住,实际上是无章可循。而且本朝的几位皇帝继位,完全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的寥寥无几,今上就是非嫡、非长,最后在其他兄弟自伤残杀,上皇的昏聩试图废皇后所生之嫡子而改立宠妃之子为储君后,这个残杀更加的剧烈,导致最后在今上之前的几位兄弟或死或残,那宠妃之子也被鸩杀。皇室之间为了争夺皇位,以至于兄弟相争、骨肉相残、同室操戈根本避免不了。如今的太子,占据了嫡、长的优势,出身尊贵,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完全占据了先天优势。
然而如今的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上一次让百官推举储君中让今上认识到了他的儿子的势力太大了,甚至是威胁到了皇权,这是皇帝不允许的。这从皇上接下来一些列节制太子的势力以及责办那些保举太子的官员就可见一斑。而且皇位的继承这不仅关系到皇权的巩固,更关系到了朝代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不是儿戏。皇上也不想延续上一代的兄弟自相残杀的悲剧,然而世上的事,不如意者十有**。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虽然立了太子在一定程度上让其他皇子少了非分之想,然而既然能立太子便是能废太子,导致了朝堂上的风云诡谲暗潮涌动,再加上太子的昏聩倨傲,其他皇子蠢蠢欲动,纷纷觊觎大位。皇上的儿子不多,成年的只有太子、淳郡王、诚郡王三位,还有未封爵的七皇子、八皇子,还有近年来后宫出生的几位小皇子,只这几位小皇子母妃出生不高,比不得前面几位。
私心上来讲,张致远是纯臣,并不站队,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朝臣必然得关心未来谁是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天子。这个话题,乌先生很有自知之明的止息了,毕竟身为臣子不能妄议天家之事,紧接着两人谈论起来事关漕运改革的事,到底不是件易事。
这边安宁把用来打发时间的游记放到一边儿,问道:“老爷回来了吗?”往常这时候张致远已经回来了,如今稍回来晚会安宁还有些不适应了,习惯真可怕啊!
鹊儿正细心周到的给安宁捶着腿,闻言回道:“老爷早早回来了,在外书房和乌先生商议公务呢。”(未完待续)rq
张致远被召入宫,同行的还有户部尚书王绪伦,王绪伦眉头紧锁,如今海禁的事已经有了大致章程,原本的市舶司也加以整顿,开通海运后,南边的商贸渐渐发展起来,京里的钱袋子也会充足起来,于户部而言自然是好事。不过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再加上北方有民风彪悍、性情暴戾的游牧民族在虎视眈眈,今上的手腕强硬不假,但若是用兵的话,本就不充盈的国库只怕会空了。今上为了此事已经催促户部想法子了,只追缴国库欠银这事牵连甚广,一动,便是得罪人树敌太多,一时间根本就开展不起来。
这般想着王绪伦瞥了张致远一眼,前些日子这张大人呈的火耗归公的法子,的确是能够增加国库收入的良策。张大人干练有才,只可惜不在户部当值,转念想如今张致远已经是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也不会屈尊于户部来。要不是当初江南科场舞弊案前任户部尚书徇私,惹了上怒被贬谪,他也不能这么快做上这户部尚书的位置。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后才发现这户部尚书简直就是个夹板,户部无银上遭皇上训斥下有其余几部磨不开,哎难啊!
在勤政殿宫门口遇到了吴阁老,看见户部尚书王绪伦,扶着胡子,阴着眼神笑了笑,甩袖子径自离去了。张致远看见这一幕,若有所思,但里面的小太监出来道:“张大人,王大人,圣上口谕觐见。”两人领了旨。谢过了小公公,弹了弹衣袖正了正冠帽,才恭敬的入了勤政殿。
在殿中,还有在户部当值的诚郡王。皇帝果然是提起来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将手中的折子摊开道:“今日朕才发觉,原来不是国库没银子。而是银子都被这些个人借走了。民间都有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因而这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刻不容缓,朕今日叫你们俩来就是让你们拿出个追缴库银的章程来!”
王绪伦暗自叫苦不迭,不说旁的,这亏空数目巨大的,都是勋贵居高位的官员以及宗亲,让他们花钱还好。这还钱自是强人所难!再者说了这追缴库银可不是件好差事,最是得罪人。只张致远暗自诧异,这追缴库银之事本属于户部管辖,只不知道皇上此举是何意,不过他也暗自思索这件事。
诚郡王道:“儿臣认为。追缴库银之事刻不容缓,乃是利国之举。只先将所有亏欠库银的官员盘查一通,其中将因天灾等因素地方官府向国库借支银子等情况算入其中折算最后亏空,根据亏空数量再行定论。儿臣愿领这追缴亏空的差事,望皇父允。”
皇帝点点头,看向张致远,道:“张卿有何想法?”
张致远道:“臣附议郡王殿下的意见,只追缴亏空并非易事,若是所欠库银数量巨大。短时间内筹集不了款银,怕是会有其中为了还亏空而不走正经途径,酿成动乱就得不偿失了!”就像是户部尚书王绪伦所认为的那般这所欠库银数量巨大的基本上是勋贵宗亲,让他们还钱根本是强人所难,再者若是动起歪脑筋,打着朝廷的名义搜刮逼迫百姓酿成动乱。就得不偿失了!
皇帝冷笑道:“只怕好些个人不想还罢!他们会没钱还,这襄阳侯仗着祖上的功劳和其父为先皇伴读的情分飞扬跋扈,不过为了个家养的一个戏子置办缠头就花了上万两银子,动静皆讲究排场,穷奢极靡。国库没钱,钱都到哪儿去了?都这帮子蛀虫给蚕食了!”皇帝再也无法忍耐,手中的龙泉窑青花茶杯,被他狠狠地掷在地上,摔得粉碎。
殿中几人皆跪倒在地,还有伺候在颠内的宫娥内侍吓得魂不附体,齐溜溜地跪下,战战兢兢地轻呼:“万岁息怒!”
王绪伦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偏半点都不敢动弹,心道皇上这是一心要整治都城里的世家豪门了?!不不,怎么能把宋国公一事给忘了,宋家是一等公,作为非宗室的爵位里,已经是最高的民爵了,都让皇上一撸撸到底了,虽然没赶尽杀绝,但宋家气数已尽,如今不过是苟延残喘罢!这襄阳侯,侯比公次一等,这为个家养的一个戏子置办缠头就花了上万两银子的事他也有所耳闻,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御史台参到了御案上了,如此皇上是决心要拿勋贵宗亲们开刀了!
皇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着诚郡王、王卿处理此事,大朝会上呈上奏折,你们先下去罢,张卿留下。”
诚郡王略有些诧异的瞟了张致远一眼,不过很快面色恢复如常,敛下的眼睛里略有些阴霾,只恭敬的退出了勤政殿。王绪伦道:“殿下,这?”
诚郡王道:“既然皇父让我们办理此事,还是尽快拿出个章程为好,我们到户部商议此事罢!”临走时又回头看了勤政殿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幽光,这才大步离去。
勤政殿里,皇帝听张致远有关新政策实施的汇报,听完之后,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上皇在时力求行事稳妥,主张仁政,对当时有‘从龙之功’的世家豪门进行大肆封赏,上皇在时对这些旧臣多加照拂,以至于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朕登基已有十余年,这些世家豪门仗着祖上的功劳和服侍先皇的情分愈发嚣张,瞧瞧他们子弟不侍诗书,不专武艺,竟养了一群靠着祖产混一日是一日的纨绔!再不整顿,难道还让这些个蛀虫将国家蛀空了不成?!而且朕欲推行新政,这些腐蠹蛀虫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的反对起来。”皇帝说话极为和缓,张致远站着恭敬的聆听圣训。
皇上为先皇六子,其母妃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后当年分位虽高却并不受宠,先皇也并不在意皇上。只皇上韬光养晦,暗自隐忍罢。当年先皇甚为宠爱一位妃子,不顾当年太子尚在欲废太子立那宠妃之子为储君,只那皇子非嫡非长非贤。偏先皇一意孤行,当时权力倾轧得相当严峻,涉及到皇权的争斗。从来都没有简单的。虽先皇立太子之事未遂,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最后太子被废,四子、五子被刺,那宠妃所生之子也被鸩杀。先皇心灰意冷才将皇位传给六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然而皇上登基的前几年先皇尚在,上有太上皇压制。朝堂上有旧臣腐蠹,左右还有兄弟不服,因而头几年最为艰难,到处掣肘。至于先皇说好听些就是仁厚,说句大逆不道的就是懦弱。没有革新的魄力,以至于晚年吏治腐败,贪污成分,多少赈灾款和免税都让底下官员贪污了去,世家贵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留下了不少弊病。做太上皇的那几年还贪权不放,包庇旧臣,使得皇上登基后处处掣肘。不过皇上登基数年,皇权得到集中。又有意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当的上一位圣君,比先皇多了杀伐魄力,雷厉风行。
皇帝一番话语后,道:“朕欲改漕运为以海运为主。漕运为辅,张卿意下如何?”
张致远回道:“皇上这漕运的弊端很多,只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荒时废业,又遭风涛漂没,官吏勒索,势必负债赔纳,甚至家破人亡,这一点就使得农民苦不堪言,再者漕运损耗多,耗时长,并且漕运中加耗杂派层出不穷,农民的负担极为苛重。”漕政腐败,各级官府贪污聚敛,加耗杂派层出不穷,通常为正粮的二三倍,甚至四五倍。“漕运必然得改革,可以海运为主,河、陆简运为辅,若农民参加运粮即免纳当年税粮,纳当年税粮则免除运粮,其运费算在支运粮中。至于加耗,不若加耗则例,即按地区的远近计算运费,随正粮加耗征收,于兑粮时交给官军。”
皇上冷笑道:“漕政腐败,国库入不敷出,国家没钱,钱都到哪儿去了,都让这帮子蛀虫给贪了!以前朕提起来,一个个的一推四五六,顾左右而言他,俱是一帮子腐蠹蛀虫,这次朕可不能再姑息了,朕倒要看看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张卿你将你的整治法子构思一番,呈给朕!”
张致远应下,出了宫门飒飒的北风迎面吹来,他抬起头怔怔地看了会还算和煦的冬日还有云淡风轻的天空,看似平静,然而他深刻的知道,要变天了!随后平静下来,眼睛黝深,上了官轿往家回转了,回到张府并未直接到后院去,而是在外书房和贴身幕僚乌先生商议起今日承接之差事。再想几个阁老里面,负隅顽抗的大抵只有傅阁老和吴阁老,不过傅阁老已经很久没上朝了,再者说了傅阁老近年来所做之事不明智。本来傅家一门两皇后,傅阁老这个国丈却处处与皇帝有分歧,怕是早得了圣上厌弃。
张致远道:“傅阁老在文臣中影响不小,再者身为首辅经营多年,傅家也不是多年前的没有根基的世家了,只近年来今上的几位皇子成年开始角力,在圣上推行新政时,从中作梗,实在是不明智。”
“傅阁老身后是太子,而且今上推行的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不假,但对世家豪门的利益损害太大,傅阁老若是想拉拢那些世家豪门,就要为他们谋划利益。就像开海禁,京城里的世家贵族也是怕南方的世家和商贾沆瀣一气,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其实这些世家贵族之间除了利益相关之外,就是联姻,通过联姻将家族利益捆绑在一起。因而这些世家贵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既然决意要打破目前这‘尾大不掉’的形势,就得从薄弱关节入手,‘柿子挑软的捏’,宋国公虽然是勋贵,但因出身卑贱而后崛起的家族,终究缺少真正世家的底蕴,带着‘暴发户’的恣意张狂,被首先发难是在情理之中。”乌先生捻着颌下的长须帮着分析道,“虽然世家豪门盘根错节,但这种因为利益结合的关系有时候很脆弱,经不起利益的冲击。”
张致远点点头,说:“之前皇上大封后宫时。所位居高位的出身比低位的出身要低,这样的目的不仅牵制了这些嫔妃身后所代表的家族,而且还能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皇上就可以从中制衡。再者皇上立如今的皇后为后。就是不想后宫被那些世家贵族控制,傅家原本根基浅薄,靠女儿进宫为后才发展起来的。起先是皇上抬出来制衡握有兵权的奚家,只如今妄图一家独大。从今上近来的动作来看,今上不仅是在整顿吏治,而且还是节制并削弱各位皇子尤其是太子的势力。”
乌先生沉吟,道:“大人对皇上派何叙然去江浙一带怎么看?”
张致远皱了皱眉,说:“先生认为这何叙然是哪派的?”
乌先生用手敲着桌子,道:“你的意思是何叙然并非皇上的人吗?这倒是不无可能。”
“是哪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何叙然如今表面上还是皇上的人,只这次江浙一带灾民抢粮,州县官贪纳赈灾米银一事牵扯出来的肯定不那么简单,谁伸的手长谁就倒霉。”江南官场一团糟,哪个没有伸过手。区别是多与少而已。张致远却想起另外一件事,当年他受皇上之命整顿两淮盐政,里面牵连出来的几位皇子中,诚郡王是最干净的那位,再联想到今日在勤政殿里所发生的事。追缴国库亏空无疑是得罪人并且不讨好的差事,这位殿下主动请缨,这点倒让张致远对诚郡王观感好上不少。
乌先生又道:“事关漕运改革,你可有什么想法了?比起追缴国库亏空,这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漕运的弊端基本上人人知。但若是说起改革漕运,只怕应者寥寥无几,毕竟比起海运,漕运上牟利之处实在是多。再者倭寇并没有偃旗息鼓,海岸线并不是很太平,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近年来粮食量扩大,漕运在一定程度上根本不能取代。再者因为漕运而挖通的漕渠不仅是用来运粮,还是周遭土地灌溉的水源,还有腐败是根本杜绝不了的。”
张致远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心懈怠,若放纵下去,必然会福尽祸至,泰去否来,天灾人害,杂然并至。在上皇‘政宽事省’‘无为宽仁’的政策纵容下,官吏的贪污舞弊之分也愈演愈烈。如今“各省钱粮亏空甚多”,“府帑亏绌,目不暇给”,在盛世的表象下,历朝历代的痼疾,又开始重新发作起来。若不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进行吏治整顿,铲除弊端,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官员腐败,很有可能会造成变乱。致远有报国之心,上有圣明明君,必能还我河清海晏,政治清明。”
乌先生捻着胡须,实际上张致远提起的这些问题,不是必然,如今业已经是天灾人害,杂然并至。事实上去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秀才们聚集起来,将财神像抬进府学的明伦堂内代替了万古宗师孔夫子,又用“卖完”二字糊住了贡院正匾。再者火耗加派以及官员腐败等都加剧了官府与农民的矛盾,若是再不整顿,很有可能会发生农民起义这等问题。肃声道:“大人,有报国之心,亦要有自保之能,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低调方可。”事实上乌先生身为张致远的贴身幕僚,自然更为了解张致远在江南多年所面临的困境,江南如油锅,烈火油烹,尤其是在张致远的那个位子,每走一步都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还要面临来自各处的下绊子,当初的贺家本来是代替皇上牧守江南的,可张致远被皇帝钦派来整顿盐政,贺家不说在旁协助,反而是从中作梗,身后必然有人。如今在京城,世家贵族多如牛毛,龙盘虎踞,水深不见底,再者张致远又升迁的极快,就算有圣眷在身,也必然得小心谨慎。再者安宁和几个孩子半路遇险的事,乌先生是知道的,担心并非多余。
张致远为官多年,自知官场上的错综复杂勾心斗角,深谙官场上的准则,不然的话皇帝就算再信任他,也不会把他放在盐政这个错综复杂,油水丰厚并被众人虎视眈眈的职位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尤其是巡盐御史,张致远能在这个位高权重油水多多的职位上全身而退,并且还能简在帝心,仕途通达,以不过不惑之年后就位居从一品的高位,还入内阁,成为六位内阁学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还身兼吏部尚书一职,有谋略满腹才华,重要的是不尚权,而且世代的纯臣,种种综合起来才让皇帝对他青睐不已。如今朝堂的浑水必然脱不开身,但也不能被浑水拉下去,以至于最后‘炮灰’掉。
乌先生端起手边的茶盏,呷了一口,思忖一会儿道:“你且说的问题撇开不谈,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抬眼看了下张致远,缓缓道:“传承……”
虽然乌先生语焉不详,但张致远很明白其中的深意,皇位的继承讲究立嫡、立长、立贤,并不是完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依据。所谓嫡长子继承制,用《春秋.公羊传》里的话来说,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而立贤这个标准,操作起来难度往往更大,因为贤与不贤的标准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把握不住,实际上是无章可循。而且本朝的几位皇帝继位,完全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的寥寥无几,今上就是非嫡、非长,最后在其他兄弟自伤残杀,上皇的昏聩试图废皇后所生之嫡子而改立宠妃之子为储君后,这个残杀更加的剧烈,导致最后在今上之前的几位兄弟或死或残,那宠妃之子也被鸩杀。皇室之间为了争夺皇位,以至于兄弟相争、骨肉相残、同室操戈根本避免不了。如今的太子,占据了嫡、长的优势,出身尊贵,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完全占据了先天优势。
然而如今的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上一次让百官推举储君中让今上认识到了他的儿子的势力太大了,甚至是威胁到了皇权,这是皇帝不允许的。这从皇上接下来一些列节制太子的势力以及责办那些保举太子的官员就可见一斑。而且皇位的继承这不仅关系到皇权的巩固,更关系到了朝代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不是儿戏。皇上也不想延续上一代的兄弟自相残杀的悲剧,然而世上的事,不如意者十有**。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虽然立了太子在一定程度上让其他皇子少了非分之想,然而既然能立太子便是能废太子,导致了朝堂上的风云诡谲暗潮涌动,再加上太子的昏聩倨傲,其他皇子蠢蠢欲动,纷纷觊觎大位。皇上的儿子不多,成年的只有太子、淳郡王、诚郡王三位,还有未封爵的七皇子、八皇子,还有近年来后宫出生的几位小皇子,只这几位小皇子母妃出生不高,比不得前面几位。
私心上来讲,张致远是纯臣,并不站队,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朝臣必然得关心未来谁是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天子。这个话题,乌先生很有自知之明的止息了,毕竟身为臣子不能妄议天家之事,紧接着两人谈论起来事关漕运改革的事,到底不是件易事。
这边安宁把用来打发时间的游记放到一边儿,问道:“老爷回来了吗?”往常这时候张致远已经回来了,如今稍回来晚会安宁还有些不适应了,习惯真可怕啊!
鹊儿正细心周到的给安宁捶着腿,闻言回道:“老爷早早回来了,在外书房和乌先生商议公务呢。”(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