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县侯的品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落难大唐张阳李玥最新章节!
良久,李义府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他站起身看着屋外的秋雨语气坚定地道:“从此往后,县侯让下官做什么,下官就做什么。”
许敬宗将张阳的这句话看了很多遍,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动。
这是劝李义府做个君子?
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够劝人做君子的人。
这句话也十分不适合李义府的为人品性。
许敬宗再一想,又觉得张阳的话中带着别的意思,劝李义府做个君子不可能,话语中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他拍了拍李义府的肩头,笑道:“县侯的话高深吗?”
李义府颔首道:“很简单的话,越是品味越觉得有深意。”
许敬宗帮他整了整衣襟,淡淡道:“老夫知道,你成不了君子,但坏人也有君子作风。”
李义府站得笔直又道:“多谢许侍郎教导。”
“嗯。”许敬宗点着头走出了这个空荡荡的太常寺。
其实太常寺的官衙很破落了,太常寺的官吏也就三两个,像个官邸又不像是个官邸。
许敬宗回头看了一眼,便觉得李义府想要一路往上爬的路很难。
回到家中,就见到狄仁杰正吃着酱牛肉,许敬宗好奇道:“骊山送来的?”
狄仁杰给他递上碗筷,解释道:“这是晋王殿下带来的,骊山给了宫里送了不少,晋王殿下也得了一些,便给了小子。”
许敬宗也坐下来,嘴里嚼着酱牛肉。
狄仁杰问道:“许侍郎给骊山的书信回复了吗?”
很不喜欢这个小子打听朝中的事,这孩子太聪明了,过早地接触这些对他的心性不好。
孩子们该是天真无邪的,现在狄仁杰的成长状态,许敬宗就很不满意,“给李义府了。”
狄仁杰回道:“现在他应该朝着骊山顶礼膜拜了?”
许敬宗颔首道:“嗯。”
“果然都被我说对了。”
“你在得意什么?”
狄仁杰嘴里嚼着牛肉,“从小子看到许侍郎给骊山写书信开始,就已经猜到了之后的一切。”
他擦了擦嘴又道:“对骊山说来李义府这个人不重要,但许侍郎需要身边有这么一个办事得力的人,骊山县侯会看在许侍郎的情面上给他指点。”
这小子的话,只说对了一部分,李义府对县侯来说确实不重要,可骊山也需要朝中有人周旋。
许敬宗抚须道:“你知道骊山县侯以前是怎么控制人的吗?”
狄仁杰好奇道:“怎么做的?”
“县侯先将他的全家抓了,然后让人去卖命,照理说当那人的利用价值没了,杀了他全家就可以了。”
狄仁杰点头道:“担心对方是不是怀恨在心,杀了他全家确实是最好的方式。”
“可县侯从来不会这么做,他将那人的全家放了,并且给了他们籍贯,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放归,至于那个给县侯办事的人也得到了官职,正在波斯远征。”
许敬宗低声道:“因此即便是县侯在坊间骂名很多,但也没到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至今也有很多人愿意给这些县侯卖命,骊山县侯一诺千金,他的诺言都是能实现的,他要谁富贵,那人就会富贵,他要给谁地位,就能让人身居高位。”
许敬宗拍着狄仁杰的后背低声道:“县侯做过礼部尚书,入中书省如今官拜尚书左丞,但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
“就是这样的人,即便有这么多的骂名,总会有人去追随他,去追随骊山。”
狄仁杰陷入了沉思,正在思索着这些话。
许敬宗笑道:“当你把他们当作人看,他们也会将你当作人看。”
“难怪张柬之如此崇敬骊山,他做梦想要得到骊山县侯的指点。”
许敬宗笑道:“让他做梦吧。”
这世上有一个个人魅力十足的天可汗,这位天可汗号令天下的英雄豪杰,平定了中原之乱,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这位天可汗像是一位大哥,西域,突厥都是他的小弟。
而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物,他是天可汗的对立面。
这位县侯与天可汗的关系并不好,坊间传言俩人时常吵架大闹。
但天可汗是宽容的,他一次次忍下了那些县候的放肆。
要说这位县侯立功不少,早该位列凌烟阁了,至于为什么没有登上凌烟阁,可能是因为天可汗的英雄气概下,还有一点小私心。
这也无伤大雅,张阳还年轻,天可汗也正值壮年。
除了天可汗,西域和突厥也甘愿做骊山的小弟,四方馆的使者除了对天可汗效忠,还会对骊山顶礼膜拜。
无它,因骊山一手掌握着火器,一手主持着对外的战事。
无论是阿史那杜尔或夷男可汗,又或者是松赞干布,他们都还活着。
阿史那杜尔与骊山化干戈为玉帛,骊山给了薛延陀的夷男可汗第二次机会。
听说这位骊山县侯与松赞干布还成了朋友,尽管松赞干布常说骊山县侯的手段歹毒。
可眼底里依旧佩服天可汗与骊山县侯。
正因如此,长安诸多外使对骊山也是崇敬的。
如果张阳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他若杀了松赞干布和夷男可汗,或许不会有这么多人追随骊山。
狄仁杰想着,张柬之也不会这般地敬重骊山县侯。
许敬宗的话语让狄仁杰沉默了,他见过那些给世家做事的恶徒
狄仁杰继续思量着,人心是复杂的,恶人的存在是环境造成的?
或者说世家的压迫与剥夺,要让他们成为吃人的恶魔,他们愿意吗?他们无从选择。
贞观十四年的秋季很平静,皇帝又一次给了骊山旨意,要让他们铸造火炮。
得来的结果还是拒绝和抗旨。
皇帝出了皇宫,看着秋季的景色,身边跟着长孙皇后。
“观音婢,你要注意身体。”李世民目光担忧地看着皇后,见她又咳嗽了。
长孙皇后摆手道:“只是受凉了。”
一旁的宫女连忙递来一碗茶,“皇后,这是骊山送来的红糖姜茶,说是秋季喝最合适。”
长孙皇后笑着接过茶碗,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嗯,很好喝。”
宫女又道:“还很滋补的,听说汝南公主经常在秋季喝这种茶。”
皇后感叹道:“是呀,该好好调养的。”
李丽质又来看望父皇与母后了,她穿着一身简单的素衣,正在炉子边煮着茶水。
“丽质,你明年就二十了。”长孙皇后溺爱地看着她。
“女儿还不想出嫁。”李丽质牵着母后的手低声道。
“你呀,就是在骊山久了。”皇后笑起来的时候有了不少皱纹,低声道:“你看看这长安城,还有谁家姑娘没有嫁出去的?”
李丽质满不在乎地道:“女儿不着急,再者说骊山还有很多姑娘二十多岁了,也没有嫁出去。”
皇后无奈摇头,也由着这个女儿了,谁让她是宫里最得宠的孩子。
“母后与你父皇也年过四十了,就想看着你嫁出去。”
李丽质靠着在母后身边,像极了小时候的模样,
长孙皇后眉眼笑着,说着话就忘了喝碗中的姜茶。
李世民看着李恪与他的儿子,李恪的儿子名叫李仁,是个邋遢的小子。
皇帝一家子都在这里散心,只有陛下一直郁郁寡欢。
陛下对骊山一次次抗旨耿耿于怀。
一个太监小声道:“说不定骊山在密谋造反。”
一位年老些的太监道:“骊山县侯是驸马,不会造反的。”
“那骊山这般抗旨是做什么?”
“咳咳咳……”
身后的咳嗽声传来,几个太监当即噤声,回头见到是晋王殿下,他们陪着笑脸。
李治不悦地看了这几个太监一眼,沉声道:“若是再听到你们说这些,都去修昭陵,不用在宫里留着的。”
闻言,他们扑通,扑通地接连跪下。
跟在李治身后公孙小娘子也是目露凶光。
一直走到父皇与母后的身边,李治行礼道:“父皇,母后,皇姐。”
李丽质问道:“稚奴,你清闲在外,骊山的作业可有落下?”
李治闻言也是神情一窒,回道:“弟弟时常会看骊山带来的书籍,不敢耽误学业。”
十三岁的晋王已是一个半大小子了,个子也长得不错。
晋王从小就在骊山学艺数载,谈吐与言行都很好。
也不知道骊山是怎么养孩子,凡是骊山出来的皇子与公主,其身形与气质都很出众。
李世民拍了拍一旁的座位,“坐吧。”
“喏。”李治闻言坐下,就看到了吴皇兄李恪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心上。
不多时,李治的跟班纪王李慎也来了,他手里总是拿着一卷书,是宫里手不释卷的孩子。
李世民沉声道:“稚奴,你口口声声唤的那位姐夫,现在接连抗旨,朕已向骊山去了四道旨意。”
李治当然清楚父皇想让骊山铸造火炮,此事朝野议论颇多。
宫里已有了骊山抗旨要谋逆的议论,刚刚那几个太监就在议论了。
宫里尚且如此,李治怀疑现在的父皇桌上,就有了朝臣弹劾骊山抗旨谋逆的奏章了。
他狐疑地看向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在父皇身边如坐针毡,见皇姐又去看看炉边,掀开一个锅盖拿出三两颗茶叶蛋。
“儿臣饿了。”
等父皇点头,李治这才站起身快步走到炉子边,“皇姐?”
李丽质皱眉道:“怎么了?”
李治小声道:“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她又回头看了一眼父皇与母后,低声道:“何出此言?”
李治蹲坐在皇姐身边,皱眉道:“宫里有太监这么议论,说不定朝中也在议论,人言可畏,如果父皇猜忌……”
说着话,他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丽质忽然笑了。
“皇姐,你笑什么?”
看着这个笨弟弟,李丽质又剥了一个茶叶蛋递给他,“外界的人都看不明白才会这么以为,你是从骊山出来的,还看不明白,真是白学了。”
李治低着头,心说姐夫从未教过造反这种事,一口茶叶蛋入口,没嚼两下就咽了下去,喉口一紧便卡住了。
他不住拍着自己的胸口,指了指嗓子示意自己噎住了。
这个弟弟还是处处透露着不稳重和不成熟的表现。
李丽质给他拍了拍后背,又道:“跳几下。”
李治这才原地跳了几下,终于长出一口气,抚着喉口道:“水。”
皇姐贴心地递来水,李治心中一热接过水碗,喝下一口热水,这才舒坦许多。
“嗯?皇姐是要走了吗?”
李丽质迈着脚步点头。
李治三两步跟上,“父皇他……”
李丽质摇头道:“你还是太愚笨了,多去看看我们骊山的书籍。”
说着话,她翻身上了一匹马。
“皇姐是要去做什么?”
李丽质笑道:“去骊山练刀。”
在许多宫女眼里,这位长乐公主拿得起刀,又能骑得了战马,据说还身手了得,这种飒爽的模样,正值风华最好的年纪,让宫里的女人们都心生羡慕。
李治挠着头站在原地,问向一旁的宫女,“我皇姐近来都在做什么?”
“婢子不知。”
说来这些宫女看起来更笨,便不想再问了。
正想着往回走撞见了吴王李恪。
“稚奴,你长高了。”
对方的手忽然拍在肩膀上,力道还不小。
李治行礼道:“皇兄身姿,弟弟才是羡慕。”
李恪看了看四下,带着他走到一处人较少的地方,“听说太子离开之时见过你?”
“当初弟弟带着狄仁杰去过东宫。”
李恪神色多了几分凝重,“近年来青雀在骊山多有建树,宫里常有评论,这太子近来多有刻薄,连父皇都看不下去了,他为难你了?”
李治摆手道:“倒是没有为难弟弟。”
李恪冷哼道:“没有为难?听说你都被他安排差事了,却未问你是否愿意?”
“其实弟弟在官学署也是……也是糊糊涂涂度日,孔颖达老夫子时常说弟弟没有整形。”
李治说着话憨憨地挠了挠头,被夹在皇兄之间早已汗流浃背,说话要谨慎小心。
良久,李义府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他站起身看着屋外的秋雨语气坚定地道:“从此往后,县侯让下官做什么,下官就做什么。”
许敬宗将张阳的这句话看了很多遍,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动。
这是劝李义府做个君子?
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够劝人做君子的人。
这句话也十分不适合李义府的为人品性。
许敬宗再一想,又觉得张阳的话中带着别的意思,劝李义府做个君子不可能,话语中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他拍了拍李义府的肩头,笑道:“县侯的话高深吗?”
李义府颔首道:“很简单的话,越是品味越觉得有深意。”
许敬宗帮他整了整衣襟,淡淡道:“老夫知道,你成不了君子,但坏人也有君子作风。”
李义府站得笔直又道:“多谢许侍郎教导。”
“嗯。”许敬宗点着头走出了这个空荡荡的太常寺。
其实太常寺的官衙很破落了,太常寺的官吏也就三两个,像个官邸又不像是个官邸。
许敬宗回头看了一眼,便觉得李义府想要一路往上爬的路很难。
回到家中,就见到狄仁杰正吃着酱牛肉,许敬宗好奇道:“骊山送来的?”
狄仁杰给他递上碗筷,解释道:“这是晋王殿下带来的,骊山给了宫里送了不少,晋王殿下也得了一些,便给了小子。”
许敬宗也坐下来,嘴里嚼着酱牛肉。
狄仁杰问道:“许侍郎给骊山的书信回复了吗?”
很不喜欢这个小子打听朝中的事,这孩子太聪明了,过早地接触这些对他的心性不好。
孩子们该是天真无邪的,现在狄仁杰的成长状态,许敬宗就很不满意,“给李义府了。”
狄仁杰回道:“现在他应该朝着骊山顶礼膜拜了?”
许敬宗颔首道:“嗯。”
“果然都被我说对了。”
“你在得意什么?”
狄仁杰嘴里嚼着牛肉,“从小子看到许侍郎给骊山写书信开始,就已经猜到了之后的一切。”
他擦了擦嘴又道:“对骊山说来李义府这个人不重要,但许侍郎需要身边有这么一个办事得力的人,骊山县侯会看在许侍郎的情面上给他指点。”
这小子的话,只说对了一部分,李义府对县侯来说确实不重要,可骊山也需要朝中有人周旋。
许敬宗抚须道:“你知道骊山县侯以前是怎么控制人的吗?”
狄仁杰好奇道:“怎么做的?”
“县侯先将他的全家抓了,然后让人去卖命,照理说当那人的利用价值没了,杀了他全家就可以了。”
狄仁杰点头道:“担心对方是不是怀恨在心,杀了他全家确实是最好的方式。”
“可县侯从来不会这么做,他将那人的全家放了,并且给了他们籍贯,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放归,至于那个给县侯办事的人也得到了官职,正在波斯远征。”
许敬宗低声道:“因此即便是县侯在坊间骂名很多,但也没到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至今也有很多人愿意给这些县侯卖命,骊山县侯一诺千金,他的诺言都是能实现的,他要谁富贵,那人就会富贵,他要给谁地位,就能让人身居高位。”
许敬宗拍着狄仁杰的后背低声道:“县侯做过礼部尚书,入中书省如今官拜尚书左丞,但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
“就是这样的人,即便有这么多的骂名,总会有人去追随他,去追随骊山。”
狄仁杰陷入了沉思,正在思索着这些话。
许敬宗笑道:“当你把他们当作人看,他们也会将你当作人看。”
“难怪张柬之如此崇敬骊山,他做梦想要得到骊山县侯的指点。”
许敬宗笑道:“让他做梦吧。”
这世上有一个个人魅力十足的天可汗,这位天可汗号令天下的英雄豪杰,平定了中原之乱,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这位天可汗像是一位大哥,西域,突厥都是他的小弟。
而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物,他是天可汗的对立面。
这位县侯与天可汗的关系并不好,坊间传言俩人时常吵架大闹。
但天可汗是宽容的,他一次次忍下了那些县候的放肆。
要说这位县侯立功不少,早该位列凌烟阁了,至于为什么没有登上凌烟阁,可能是因为天可汗的英雄气概下,还有一点小私心。
这也无伤大雅,张阳还年轻,天可汗也正值壮年。
除了天可汗,西域和突厥也甘愿做骊山的小弟,四方馆的使者除了对天可汗效忠,还会对骊山顶礼膜拜。
无它,因骊山一手掌握着火器,一手主持着对外的战事。
无论是阿史那杜尔或夷男可汗,又或者是松赞干布,他们都还活着。
阿史那杜尔与骊山化干戈为玉帛,骊山给了薛延陀的夷男可汗第二次机会。
听说这位骊山县侯与松赞干布还成了朋友,尽管松赞干布常说骊山县侯的手段歹毒。
可眼底里依旧佩服天可汗与骊山县侯。
正因如此,长安诸多外使对骊山也是崇敬的。
如果张阳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他若杀了松赞干布和夷男可汗,或许不会有这么多人追随骊山。
狄仁杰想着,张柬之也不会这般地敬重骊山县侯。
许敬宗的话语让狄仁杰沉默了,他见过那些给世家做事的恶徒
狄仁杰继续思量着,人心是复杂的,恶人的存在是环境造成的?
或者说世家的压迫与剥夺,要让他们成为吃人的恶魔,他们愿意吗?他们无从选择。
贞观十四年的秋季很平静,皇帝又一次给了骊山旨意,要让他们铸造火炮。
得来的结果还是拒绝和抗旨。
皇帝出了皇宫,看着秋季的景色,身边跟着长孙皇后。
“观音婢,你要注意身体。”李世民目光担忧地看着皇后,见她又咳嗽了。
长孙皇后摆手道:“只是受凉了。”
一旁的宫女连忙递来一碗茶,“皇后,这是骊山送来的红糖姜茶,说是秋季喝最合适。”
长孙皇后笑着接过茶碗,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嗯,很好喝。”
宫女又道:“还很滋补的,听说汝南公主经常在秋季喝这种茶。”
皇后感叹道:“是呀,该好好调养的。”
李丽质又来看望父皇与母后了,她穿着一身简单的素衣,正在炉子边煮着茶水。
“丽质,你明年就二十了。”长孙皇后溺爱地看着她。
“女儿还不想出嫁。”李丽质牵着母后的手低声道。
“你呀,就是在骊山久了。”皇后笑起来的时候有了不少皱纹,低声道:“你看看这长安城,还有谁家姑娘没有嫁出去的?”
李丽质满不在乎地道:“女儿不着急,再者说骊山还有很多姑娘二十多岁了,也没有嫁出去。”
皇后无奈摇头,也由着这个女儿了,谁让她是宫里最得宠的孩子。
“母后与你父皇也年过四十了,就想看着你嫁出去。”
李丽质靠着在母后身边,像极了小时候的模样,
长孙皇后眉眼笑着,说着话就忘了喝碗中的姜茶。
李世民看着李恪与他的儿子,李恪的儿子名叫李仁,是个邋遢的小子。
皇帝一家子都在这里散心,只有陛下一直郁郁寡欢。
陛下对骊山一次次抗旨耿耿于怀。
一个太监小声道:“说不定骊山在密谋造反。”
一位年老些的太监道:“骊山县侯是驸马,不会造反的。”
“那骊山这般抗旨是做什么?”
“咳咳咳……”
身后的咳嗽声传来,几个太监当即噤声,回头见到是晋王殿下,他们陪着笑脸。
李治不悦地看了这几个太监一眼,沉声道:“若是再听到你们说这些,都去修昭陵,不用在宫里留着的。”
闻言,他们扑通,扑通地接连跪下。
跟在李治身后公孙小娘子也是目露凶光。
一直走到父皇与母后的身边,李治行礼道:“父皇,母后,皇姐。”
李丽质问道:“稚奴,你清闲在外,骊山的作业可有落下?”
李治闻言也是神情一窒,回道:“弟弟时常会看骊山带来的书籍,不敢耽误学业。”
十三岁的晋王已是一个半大小子了,个子也长得不错。
晋王从小就在骊山学艺数载,谈吐与言行都很好。
也不知道骊山是怎么养孩子,凡是骊山出来的皇子与公主,其身形与气质都很出众。
李世民拍了拍一旁的座位,“坐吧。”
“喏。”李治闻言坐下,就看到了吴皇兄李恪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心上。
不多时,李治的跟班纪王李慎也来了,他手里总是拿着一卷书,是宫里手不释卷的孩子。
李世民沉声道:“稚奴,你口口声声唤的那位姐夫,现在接连抗旨,朕已向骊山去了四道旨意。”
李治当然清楚父皇想让骊山铸造火炮,此事朝野议论颇多。
宫里已有了骊山抗旨要谋逆的议论,刚刚那几个太监就在议论了。
宫里尚且如此,李治怀疑现在的父皇桌上,就有了朝臣弹劾骊山抗旨谋逆的奏章了。
他狐疑地看向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在父皇身边如坐针毡,见皇姐又去看看炉边,掀开一个锅盖拿出三两颗茶叶蛋。
“儿臣饿了。”
等父皇点头,李治这才站起身快步走到炉子边,“皇姐?”
李丽质皱眉道:“怎么了?”
李治小声道:“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她又回头看了一眼父皇与母后,低声道:“何出此言?”
李治蹲坐在皇姐身边,皱眉道:“宫里有太监这么议论,说不定朝中也在议论,人言可畏,如果父皇猜忌……”
说着话,他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丽质忽然笑了。
“皇姐,你笑什么?”
看着这个笨弟弟,李丽质又剥了一个茶叶蛋递给他,“外界的人都看不明白才会这么以为,你是从骊山出来的,还看不明白,真是白学了。”
李治低着头,心说姐夫从未教过造反这种事,一口茶叶蛋入口,没嚼两下就咽了下去,喉口一紧便卡住了。
他不住拍着自己的胸口,指了指嗓子示意自己噎住了。
这个弟弟还是处处透露着不稳重和不成熟的表现。
李丽质给他拍了拍后背,又道:“跳几下。”
李治这才原地跳了几下,终于长出一口气,抚着喉口道:“水。”
皇姐贴心地递来水,李治心中一热接过水碗,喝下一口热水,这才舒坦许多。
“嗯?皇姐是要走了吗?”
李丽质迈着脚步点头。
李治三两步跟上,“父皇他……”
李丽质摇头道:“你还是太愚笨了,多去看看我们骊山的书籍。”
说着话,她翻身上了一匹马。
“皇姐是要去做什么?”
李丽质笑道:“去骊山练刀。”
在许多宫女眼里,这位长乐公主拿得起刀,又能骑得了战马,据说还身手了得,这种飒爽的模样,正值风华最好的年纪,让宫里的女人们都心生羡慕。
李治挠着头站在原地,问向一旁的宫女,“我皇姐近来都在做什么?”
“婢子不知。”
说来这些宫女看起来更笨,便不想再问了。
正想着往回走撞见了吴王李恪。
“稚奴,你长高了。”
对方的手忽然拍在肩膀上,力道还不小。
李治行礼道:“皇兄身姿,弟弟才是羡慕。”
李恪看了看四下,带着他走到一处人较少的地方,“听说太子离开之时见过你?”
“当初弟弟带着狄仁杰去过东宫。”
李恪神色多了几分凝重,“近年来青雀在骊山多有建树,宫里常有评论,这太子近来多有刻薄,连父皇都看不下去了,他为难你了?”
李治摆手道:“倒是没有为难弟弟。”
李恪冷哼道:“没有为难?听说你都被他安排差事了,却未问你是否愿意?”
“其实弟弟在官学署也是……也是糊糊涂涂度日,孔颖达老夫子时常说弟弟没有整形。”
李治说着话憨憨地挠了挠头,被夹在皇兄之间早已汗流浃背,说话要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