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无名之辈》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华娱异想记最新章节!
或许是因为穿越的原因,唐鸿感觉自己的精力有些充沛。虽然昨天在外面浪到了很晚,第二天还是起了个大早。
洗完漱来回看了看,见唐父唐母还没有醒,手里就提溜着拖鞋,轻手轻脚地绕过了父母的房门口,下楼趿着就出了门。
此时的帝都灰蒙蒙的,天儿刚刚见白。街上的行人已经不少了,昨天的兴奋还没有从人们的脸上退去。
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做着晨操,老大爷们遛狗的遛狗,逗鸟的逗鸟。
牛街上的早点铺也都开了门,炸油饼和豆浆的香气在空中飘荡,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唐鸿在叫嚷吆喝声下随便找了一个早点摊钻了进去,刚坐下就被勾起了馋虫,赶忙招呼老板要了俩油饼、一碗梗米粥,不一会儿就祭了五脏庙。
又待了会儿,给家里带了些,拿着纸包就溜达回去了。
一进门,迎面就撞上唐母从楼上下来。
“怎么起这么早?”唐母微微惊讶道。
“早上空气好,出去转转。”唐鸿抬手举了举手上的早点,“带了点儿现成的回来。”
“得,那我省事儿了”唐母笑着接过来道,“我去叫你爸下来。”
不一会儿唐父也从楼上下来,吃完之后拾掇拾掇,就准备开门营业了。
早上客人不多,唐鸿看没什么事儿,转身上了楼,琢磨自己这一世要拍的第一部电影。
……
名气。
这是现在唐鸿面临的最大问题。
没有名气,就没有大腕明星愿意加盟你的电影,观众也不会买账去看一个没有名气的导演拍的电影。
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大环境不好,一片低迷。
和欧美、港台等地投资方拿票房分成不同,内地走的是苏联的电影体制。
制片厂拍完电影后,不直接和影院对接,而是统一交给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中影,由其召集各省分公司举行看片会,再根据各省汇报的拷贝数向制片厂下单。
制片厂是拿不到票房的,只能赚赚拷贝钱。但是拷贝的数量是有上限的,最后算下来不亏本都是不错的。
电影片商、代理商不赚钱,影院更是入不敷出。全国制片方投入数亿,但是市场的回报往往只有数千万。
一些影片的票房只有几千块钱,有的影片甚至是零拷贝。电影院前门可罗雀,有时一场电影就为寥寥几个观众放映。
有的电影院甚至不再以放电影为主业,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录像厅、台球室、卡拉OK等方面,因为放映电影的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日常的开支。
九十年代内地电影文艺片当道,除了因为某些导演被评论家所谓的艺术忽悠瘸了,更主要还是因为实在没钱,拍不起商业片的大场面。
不得已,制片厂开始节省成本。钱省下来了,电影质量也下来了,观众自然不买账。加上当时通货膨胀,观影人数直线下降,票房大跳水。
1989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7亿元,观影人次293亿。而到了1999年,全国电影票房跌落谷底,仅仅8.1亿元,观影人次不足3亿。
加上从1995年开始,中影每年引进的十部分账“大片”。不仅让华夏观众观看到了当年世界上最具商业性、艺术性的电影,更以国产电影无法比拟的高投资、高技术改变华夏电影票房的历史,给华夏电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人质疑,“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市场,用华夏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大部分人对国内电影的前景都作出了极为悲观的预测。
国产影片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局面,直到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实施细则》的提出,2002年院线制改革正式实行后,国师的《英雄》问世后才打破。
所谓院线制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各省级电影公司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创办旨在打破地域垄断的市场化运作的电影放映院线。
初衷是减少发行层次,规定在内地电影市场上以院线制代替层级发行网络。
换句话说,华夏的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而片方需要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
在“票房分账”模式下,影院自负盈亏,放的片子上座率还是零的话自家都养不起了,对片子自然也开始精挑细选。
而唐鸿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响自己的名气。等到院线制改革之后,才是他真正入场的时间。
虽然一直在外面接活儿赚了不少,但攒下的那几万块钱想拍什么商业大片、大场面还是痴人说梦。
他第一个电影选择的方向肯定是小成本。
一方面是没钱;另一方面,小成本制作还成功的话,那不更能说明导演的能力吗?
只要第一部影片证明了自己,之后还怕拉不来投资?
“小成本,小成本。”唐鸿抓了抓头发,前世那些小成本电影他一个也负担不起。
前世的《人在囧途》、《疯狂的石头》、《心迷宫》……随便哪个“小成本”都超过了100万。
还有成本更低的伪纪录片《灵动·鬼影实录》,
仅仅凭1.1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回了全球1.97亿美元的票房,回报率高达17909倍的传奇影片。
但是很少人清楚,派拉蒙为了这部片子足足花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宣发。就算唐鸿给它拍出来,哪个公司会付得出这个天价?
更别说这片子还不符合国情,要是《灵动·人影实录》就好了。
至于某些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所谓小成本电影——《关于这个男人怎么老是被活埋这件事》。
整个故事讲的就是,主角遭到劫持被活埋于地下,在一口棺材里为了求生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但它也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是这片子对主角的演技要求实在太高,再是这部影片官方给出的制作成本足足有300万美元,就算刨除主演瑞恩·雷诺兹的片酬,成本也少不到哪儿去。
加上当时为了各个摄影角度,特别定制了七口各不相同的棺材,别说他不知道长什么样,光这建模费用就不低了。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这是一部讽刺意味非常浓重的讽刺ZF、讽刺社会的影片,和《灵动·鬼影实录》一样,根本不可能过审。
或许是因为穿越的原因,唐鸿感觉自己的精力有些充沛。虽然昨天在外面浪到了很晚,第二天还是起了个大早。
洗完漱来回看了看,见唐父唐母还没有醒,手里就提溜着拖鞋,轻手轻脚地绕过了父母的房门口,下楼趿着就出了门。
此时的帝都灰蒙蒙的,天儿刚刚见白。街上的行人已经不少了,昨天的兴奋还没有从人们的脸上退去。
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做着晨操,老大爷们遛狗的遛狗,逗鸟的逗鸟。
牛街上的早点铺也都开了门,炸油饼和豆浆的香气在空中飘荡,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唐鸿在叫嚷吆喝声下随便找了一个早点摊钻了进去,刚坐下就被勾起了馋虫,赶忙招呼老板要了俩油饼、一碗梗米粥,不一会儿就祭了五脏庙。
又待了会儿,给家里带了些,拿着纸包就溜达回去了。
一进门,迎面就撞上唐母从楼上下来。
“怎么起这么早?”唐母微微惊讶道。
“早上空气好,出去转转。”唐鸿抬手举了举手上的早点,“带了点儿现成的回来。”
“得,那我省事儿了”唐母笑着接过来道,“我去叫你爸下来。”
不一会儿唐父也从楼上下来,吃完之后拾掇拾掇,就准备开门营业了。
早上客人不多,唐鸿看没什么事儿,转身上了楼,琢磨自己这一世要拍的第一部电影。
……
名气。
这是现在唐鸿面临的最大问题。
没有名气,就没有大腕明星愿意加盟你的电影,观众也不会买账去看一个没有名气的导演拍的电影。
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大环境不好,一片低迷。
和欧美、港台等地投资方拿票房分成不同,内地走的是苏联的电影体制。
制片厂拍完电影后,不直接和影院对接,而是统一交给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中影,由其召集各省分公司举行看片会,再根据各省汇报的拷贝数向制片厂下单。
制片厂是拿不到票房的,只能赚赚拷贝钱。但是拷贝的数量是有上限的,最后算下来不亏本都是不错的。
电影片商、代理商不赚钱,影院更是入不敷出。全国制片方投入数亿,但是市场的回报往往只有数千万。
一些影片的票房只有几千块钱,有的影片甚至是零拷贝。电影院前门可罗雀,有时一场电影就为寥寥几个观众放映。
有的电影院甚至不再以放电影为主业,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录像厅、台球室、卡拉OK等方面,因为放映电影的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日常的开支。
九十年代内地电影文艺片当道,除了因为某些导演被评论家所谓的艺术忽悠瘸了,更主要还是因为实在没钱,拍不起商业片的大场面。
不得已,制片厂开始节省成本。钱省下来了,电影质量也下来了,观众自然不买账。加上当时通货膨胀,观影人数直线下降,票房大跳水。
1989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7亿元,观影人次293亿。而到了1999年,全国电影票房跌落谷底,仅仅8.1亿元,观影人次不足3亿。
加上从1995年开始,中影每年引进的十部分账“大片”。不仅让华夏观众观看到了当年世界上最具商业性、艺术性的电影,更以国产电影无法比拟的高投资、高技术改变华夏电影票房的历史,给华夏电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人质疑,“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市场,用华夏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大部分人对国内电影的前景都作出了极为悲观的预测。
国产影片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局面,直到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实施细则》的提出,2002年院线制改革正式实行后,国师的《英雄》问世后才打破。
所谓院线制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各省级电影公司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创办旨在打破地域垄断的市场化运作的电影放映院线。
初衷是减少发行层次,规定在内地电影市场上以院线制代替层级发行网络。
换句话说,华夏的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而片方需要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
在“票房分账”模式下,影院自负盈亏,放的片子上座率还是零的话自家都养不起了,对片子自然也开始精挑细选。
而唐鸿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响自己的名气。等到院线制改革之后,才是他真正入场的时间。
虽然一直在外面接活儿赚了不少,但攒下的那几万块钱想拍什么商业大片、大场面还是痴人说梦。
他第一个电影选择的方向肯定是小成本。
一方面是没钱;另一方面,小成本制作还成功的话,那不更能说明导演的能力吗?
只要第一部影片证明了自己,之后还怕拉不来投资?
“小成本,小成本。”唐鸿抓了抓头发,前世那些小成本电影他一个也负担不起。
前世的《人在囧途》、《疯狂的石头》、《心迷宫》……随便哪个“小成本”都超过了100万。
还有成本更低的伪纪录片《灵动·鬼影实录》,
仅仅凭1.1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回了全球1.97亿美元的票房,回报率高达17909倍的传奇影片。
但是很少人清楚,派拉蒙为了这部片子足足花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宣发。就算唐鸿给它拍出来,哪个公司会付得出这个天价?
更别说这片子还不符合国情,要是《灵动·人影实录》就好了。
至于某些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所谓小成本电影——《关于这个男人怎么老是被活埋这件事》。
整个故事讲的就是,主角遭到劫持被活埋于地下,在一口棺材里为了求生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但它也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是这片子对主角的演技要求实在太高,再是这部影片官方给出的制作成本足足有300万美元,就算刨除主演瑞恩·雷诺兹的片酬,成本也少不到哪儿去。
加上当时为了各个摄影角度,特别定制了七口各不相同的棺材,别说他不知道长什么样,光这建模费用就不低了。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这是一部讽刺意味非常浓重的讽刺ZF、讽刺社会的影片,和《灵动·鬼影实录》一样,根本不可能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