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忽闻北地羌人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第一更。<-》
——
十天后,两千新卒募够,荀贞停止了招兵。
成堆成堆的流民徘徊在邯郸县外,不愿离去。
郡府得了荀贞分给的粮食,虽每隔两日便在邯郸县的东、西两门外设粥棚赈济,可这一点点的粥水根本不能饱腹,顶多是勉强吊住命罢了,远比不上当兵吃粮。只是一因募来的军粮有限,二来荀贞一个中尉也不能招募太多的义从,对这些流民他虽非常怜悯,却亦无计可施。
为了避免流民中有铤而走险、啸聚成盗的,荀贞用荀攸之策,采用了两个办法:一个是轮派各部义从每天出营绕城晨跑,晨跑时俱披挂整齐,甲衣持兵,披坚执锐,以震慑心存不轨之流民;一个是再三督请相府遣派人手,在县外的开阔地上搭建窝棚,供流民暂住避寒。
两日一开赈、调部众绕城示威、搭建窝棚,此均治标之术,绝非根治流民之法,荀贞对此亦心知肚明,唯惜在这世间,有些事明知该怎么做,偏偏却就不能做。
流民名为“流”,就像洪水,要想根治之,就如治水,只有两策:要么堵、要么疏。
“堵”:将之赶出赵郡,堵在郡外。
“疏”:由郡县出面,给其筑屋分田,就地安置。
“堵”是不可能的,这个办法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当时就被否决了。
赵郡的北边是州治所在,南边是魏郡,魏郡临着司隶校尉部,离京都不远,西边是山中群盗,东边是这次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巨鹿,观赵郡之东西南北四面,能把郡内现有之流民赶去哪里?哪里都不行。今天赵郡敢赶流民出境,明天就会有邻郡的长吏弹劾赵郡以邻为壑。
唯一可行的是“疏”,而要行此策,需得有一个前提条件:主事者要有大魄力。
安置流民牵涉到田地。诚然,黄巾乱后,赵郡多了许多无主之田,可首先这些田多已被豪强大族占住了,其次,就算把这些田全部收归官有也不够这么多的流民分,必须还得向豪强大族们要地,粮都不好借来,要地更是没门儿,没有大魄力万难做到。
——便是荀贞,他敢问大姓借粮,可就眼下来说却也不敢问大姓要地。除非等到天下真正大乱、礼崩乐坏、整个的社会秩序已然崩溃的时候,“要地”才会成为可能。
当然,“要地”之外,还有一个妥协的办法,即请豪强大户们雇佣流民为徒附。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豪强大户在趁机强买流民为奴婢、招用流民为徒附了,可这些大姓家中本就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奴婢、徒附,为了节省粮食,他们不可能再买、招太多的流民,被他们买去、招去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流民还是无衣无食、流离失所。
十二月初,下起了雪。
雪一下起,即纷纷扬扬,掩盖四野。
县中的王宫、相府、中尉府及诸大姓之家中楼阁被雪覆盖,望之如琼楼玉宇,登高向县外远望,白茫茫的野地上,黑点簇簇,这些黑点便是相府前些天给流民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
穿着厚实的寒衣,立於燃着火盆的楼阁上犹觉冷意,遑论冰天雪地里的流民们了。
荀贞凭栏眺望,不觉发一长叹。
戏志才、邯郸荣、刘备、荀攸、宣康、岑竦、简雍等俱在他的左右。
荀攸少读圣人经典,受家教影响,怀仁人之心,忧怜县外的流民,说道:“中尉前时募兵,郡中的流民闻风纷至,如今小半聚於县外,募兵虽罢,仍流连不去。虽应中尉之请,相府遣人为之搭建窝棚,可这等的寒冷天,四面漏风、粗糙建起的窝棚怕是无以抵御冰寒。唉,早从上月初,县里县外就时见冻饿死的流民,这场雪一下,又不知将有多少流民倒毙道边了。”
戏志才蹙眉说道:“中尉击破左须后,郡西山中的群盗本来安分了许多,而入深冬之后,每隔三两日就会有郡内各地的军报送来府中,彼等群盗又逐渐活跃起来了,时常出山抢掠各县。……,几个月前,初到赵郡时,中尉就忧待到来年开春,群盗之势可能会大振,於今观之,却是等不到来年春,今年底很可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贼乱啊!”
刘备说道:“戏丞是忧流民会与群盗合为一气么?”
“我不止忧他们会合为一气,更忧这些流民会围城作乱。中尉,今在邯郸县外的流民不下万数,虽然其中的精干壮勇悉已被中尉招募入军中,可存留在外的亦必仍有胆勇妄为之徒,说不定这其间还有黄巾道的落网之鱼,……,不可不提早布置戒备。”
“志才所言甚是。……,以志才之见,如何戒备为好?”
“可从内外两途下手。”
“何为内?”
“选得力吏卒,日夜巡视窝棚,以防彼等串联生变。”
“何为外?”
“把精兵分布两处,一驻县外的营中,一驻城上,成掎角之势,御流民於外,禁止他们入城。这样,只要城不失,万一有变,亦足可应付之。”
“好,就按此两策行事。”
“另外,最好再遣派骑兵巡行县西,一则,倘若山中群盗来犯,我城中可及早得讯,二来,也可杜绝流民西去投贼,以及杜绝流民与群盗勾通,使彼等不能里应外合。”
“玄德、公宰,你二人以为如何?”
刘备没读过什么兵书,本身也缺乏兵略之才,对戏志才的这几个应对之策十分佩服,说道:“戏丞此数策周密细致,备无异议。”
邯郸荣也不太懂兵事,亦无异议。
宣康迟疑了下,说道:“中尉,康有一计,或许可以稍解郡西群盗侵迫诸县之害。”
当谈及军事的时候,宣康以往大多只是听,很少会有自己的想法,听得他主动献计,荀贞颇是欣慰,心道:“不论叔业此计可用不可用,对他而言,都是进步啊。”笑问道,“何计也?”
“我此前听降卒说,黄迁在逃入我郡的黄巾余部中小有威名,於今逃入我郡的黄巾余部大部已被破灭,存下的都是小股之贼,想必早吓破了胆子,康愚见:何不遣黄迁去招降他们?”
黄迁即黄髯之真名。
投降荀贞后,黄髯很老实,每天只带着荀贞分还给他的那部分降卒操练,既不和被分到别部的旧部来往,也不出营。在给荀贞汇报军务时,许仲、江禽、陈午等对他的表现都很满意。
“遣黄迁去招降黄巾余部?”
荀贞微微沉吟,询问戏志才、荀攸的意见:“志才、公达,你两人以为呢?”
荀攸答道:“黄髯昔日所以能为赵郡之患者,不在他本人,而是因为他部下有千许黄巾余部,如今他的部众已被中尉击破,便是放他还山也无所谓了。”
戏志才点头说道:“不错,如若黄髯能召来散遁山中的黄巾余部,固为可喜,就算他招不来,乃至不肯再回来,凭他区区匹夫之勇也生不了患,失之不可惜。”
荀贞笑对宣康说道:“黄髯如果能召来些黄巾余部,此叔业之功也。”
宣康家计策得荀贞所用,并得了荀贞称赞,脸微微一红,心中欢喜,嘴上谦虚不已。
说到黄髯,荀贞想起了何仪,问道:“何仪的伤好了么?”
戏志才答道:“差不多好了,昨日我在营中,见他已能扶杖踱步了。”
“樊阿真神术也!”
便在楼阁上,荀贞一一传下命令,把适才做出的几项决定传去军中,令许仲、辛瑷和今天轮值营中的程嘉负责安排、具体操办,并遣人去相府将此数事告之刘衡。
宣康遥指楼外,说道:“那不是卢子公么?”
诸人看去,见一个黑衣高冠之人踩木屐,冒雪而行,在院外略停了下,和守门的典韦等说了两句话,随即入到院中,脚步匆匆地径往楼阁来。这人七尺上下,须髯美茂,可不就是卢广。
卢广上到楼顶,荀贞转身迎之,笑道:“雪天冻寒,子公不在相府待着,匆匆忙忙地来我这里作甚?”
卢广是邯郸荣的妹婿,荀贞沙汰郡兵时颇得卢广相助,邯郸荣借粮到卢广的家乡中丘时又颇得卢氏相助,因此之故,戏志才、荀攸、宣康等对卢广均很礼敬。
刘备早几天前在荀贞的一次宴请上见到了卢广,两人均认出对方是自己早年在缑氏山上从卢植求学时的同窗,刘备对卢广很热情,卢广却因瞧不起刘备出身之故,虽看在荀贞的面上勉强敷衍,可总有点爱答不理的。这要换个旁人,受了他这等的无礼小瞧,可能早就勃然大怒,刘备也生气,可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这会儿见到卢广,依然春风满面,热情相迎。
荀贞看在眼里,心道:“刘玄德年方二十余,雄杰之姿已露头角。”
卢广没功夫再敷衍刘备,也没功夫回答荀贞的调笑之词,开门见山地急声说道:“北地先零羌反了!”
一言既出,楼上诸人吃惊。
刘备失声说道:“羌胡反了?听谁说的?”
这个关头,卢广也顾不上瞧不起刘备了,应声答道:“相府刚得到的消息,上个月北地先零羌和枹罕河东群盗反叛,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北宫伯玉用边章、韩遂专任军政,又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凉州刺史左昌、从事盖勋等击之,反为所破。”
护羌校尉、金城太守,均北地重任,相继死於叛羌之手,凉州刺史击之,反而大败。寥寥几句话,可见叛羌的声势,可知边地的危急。戏志才、荀攸、刘备诸人大惊失色。
北地的羌、鲜卑等族是本朝长久以来的边患,特别是羌人,多次犯边,入寇内地,朝廷多次征剿,有胜有败,耗费军资极巨,而终不能将此大患一举荡除。数十年前,为征伐叛羌,不止在边地大兴兵,而且连内地州郡的青壮也招募了许多,陈褒的父亲就曾应召赴边。
却未料到,当此黄巾之乱刚刚平定之际,北地的羌人却又反了!
荀贞并不惊讶,北宫伯玉、韩遂、边章之名他在前世时是久闻其名,早知他们将反,只是不知他们何时反而已。他回过身,复凭栏远眺雪幕,转首遥望北方,心道:“北宫伯玉、韩遂、边章反了,这汉室离倾覆又近了一步。……,韩遂、边章,这么说来,马超之父马腾大约也该起兵了吧?”他不清楚凉州羌乱的详情,只隐约记得马腾就是在这场乱中发家的。
“中尉?”
“北地的羌乱自有北地的长吏去平定,我等远在赵地,便是心忧也无法也。”
荀贞这话说得很对,只是诸人一时间却无法平息因此事而引起的震惊。
戏志才、荀攸对顾一眼,齐齐长叹。
荀攸忧心忡忡地说道:“中原黄巾方定,北地羌人又乱,这,这……,唉。”喃喃念诵卢广提及的那几个叛人的名字,“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这几人之名我却都未尝有闻,不知是何来历?竟能如此声势,接连攻杀二千石,击破凉州刺史?”
北宫伯玉、李文侯是北地凉州羌人的头领,荀攸没听说过实属正常,韩遂、边章是凉州名士韩约、边允的化名,荀攸不知道也很正常。戏志才、邯郸荣等亦均不知此数人之底细,荀攸只得放下疑惑,问卢广道:“朝中可有应对之策?”
“天子下诏,减太官珍馐,日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卢广顿了顿,接着说道,“并闻召朱俊回朝,拜右车骑将军。”
“召朱公回朝?”宣康猜测说道,“可是欲用朱公赴边击叛羌么?”
经由平定黄巾一役可以看出朱俊的军事才能不高,而且朱俊不是北地人,是南方人,对北地的情况也不熟悉,荀贞不认为朝廷会用朱俊去平定凉州叛羌,依照以往汉室多用北地人平定北地羌叛的惯例,最好的人选应是凉州人皇甫嵩和董卓。只是因为前世读三国书的时候,对这段历史他看得不多,却也不能确定汉室最终是派了谁去击讨北宫伯玉、韩遂、边章。
他随口问道:“朱公回朝了?……,可有孙文台的消息?”
“孙文台何人也?”
“噢,是我从朱公、皇甫将军击贼时结识的一个吴郡豪杰。”
荀贞心不在焉地和卢广对答了两句,心神重落到朝廷会遣谁人击羌上,忽然心中一动,想道:“如若朝中果真是遣皇甫将军去平定叛羌,那我在冀州?”
恪於二千石不得无故出境的规定,荀贞任职赵郡至今没有再见过皇甫嵩,可他之所以能在赵郡没有阻碍地干他想干的事儿,固有国相刘衡依赖他军事才能的一面,却也有皇甫嵩坐镇冀州为他依靠的原因。皇甫嵩一旦被调走,离开冀州,在赵郡他还能这么顺当么?
刘衡可能不会给他使绊子,可郡中的豪强大户们也许就会蠢蠢欲动了。
皇甫嵩如果离开冀州,朝廷大概不会再任冀州牧,应是会选一人拜为冀州刺史。刺史虽不及冀州牧权重,品秩也低,只有六百石,可却有监二千石之权,连国相都在其监督范围内,何况比二千石的中尉?万一赵国的豪强大户们走通门路,在新任的刺史那里给他下些眼药,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相比凉州的羌乱,荀贞更关心这点。
他心道:“北地羌乱,皇甫将军很可能会离开冀州,为避免受豪强所害,我得两手准备了。赵郡诸家豪强里,杨氏最恨我,得找个机会收拾了他们,此一也;需及早击灭王当,此二也!”
杨氏与荀贞几已成势不两立之局,以前有皇甫嵩在,不用担忧杨氏会通过州牧、刺史来施暗算,而今不然,皇甫嵩很可能会调走,几乎不用多想,只要皇甫嵩被调离冀州,来个新的刺史,杨氏肯定会去活动。谁也不知道新来的刺史会是谁,会有什么样的品性,以荀贞之所见,当今之世,清廉守法的刺史固然有,贪赃枉法的刺史更多,与其等杨氏勾结刺史陷害他,不如先下手灭了杨氏。
只是,杨氏毕竟是邯郸大族,土生土长的土著,和西乡被灭的第三氏不同,根深叶茂,除之不易,如果不能除掉,那么就只有及早击灭王当,“以军功保身”了。何顒暗示他,只要军功足够,便可在朝中给他运作,纵一时难再获升迁,至少可保得在赵郡中尉的任上不受侵害。
想起王当,跟着想起褚飞燕,荀贞心头一震,忽又想到一个可能。
他心道:“我虽不知张牛角、褚飞燕之乱具体是在何时,但想来应为时不远,此前我就想过,有皇甫将军坐镇冀州,张牛角、褚飞燕岂敢叛乱?黑山军之乱极有可能是发生在皇甫将军调离冀州后。与上个月的北地羌乱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这般看来,皇甫将军明年是肯定要被调走的了!而张牛角、褚飞燕之乱也十成十的就是发生在明年了!”
有皇甫嵩坐镇冀州,张牛角、褚飞燕不敢作乱,褚飞燕甚至想离开州治所在之常山郡,避入赵郡,可一旦皇甫嵩离开冀州,州中无名将坐镇,州外不远的凉州又发生羌乱,羽檄告急,汉室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绝佳的作乱机会!
“现今天雪地冻,朝廷应不会马上调皇甫将军离开冀州,可为防止北宫伯玉等坐大难制,料来也不会晚於明年春。也就是说,我至迟得在明年春时消灭王当,否则皇甫将军一旦被调去击叛羌,张牛角、褚飞燕起兵,外有侵迫之巨寇,内有未灭之大贼,赵郡难保。”
大雪纷扬,寒意侵人。
戏志才、荀攸、邯郸荣、卢广、刘备、宣康、岑竦等小声交谈对北地的担忧,荀贞独扶栏杆,推算这场羌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近有县外流民之患,远有来年可能出现之冀州变局,近患远忧,纷沓而来。
昔来赵郡日,杨柳垂青,疏忽之间,冬雪已至,时光荏苒从不等人,掐指细算,也许留下应变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了,荀贞顿生时不我待之感。
远远的,又有数人身披蓑衣,踏雪来到院外。
荀贞不经意地看了眼,便就转开了目光,楞了一下,旋即又把目光投注,定睛看去,看清了来人中一个的相貌,登时大喜。T
第一更。<-》
——
十天后,两千新卒募够,荀贞停止了招兵。
成堆成堆的流民徘徊在邯郸县外,不愿离去。
郡府得了荀贞分给的粮食,虽每隔两日便在邯郸县的东、西两门外设粥棚赈济,可这一点点的粥水根本不能饱腹,顶多是勉强吊住命罢了,远比不上当兵吃粮。只是一因募来的军粮有限,二来荀贞一个中尉也不能招募太多的义从,对这些流民他虽非常怜悯,却亦无计可施。
为了避免流民中有铤而走险、啸聚成盗的,荀贞用荀攸之策,采用了两个办法:一个是轮派各部义从每天出营绕城晨跑,晨跑时俱披挂整齐,甲衣持兵,披坚执锐,以震慑心存不轨之流民;一个是再三督请相府遣派人手,在县外的开阔地上搭建窝棚,供流民暂住避寒。
两日一开赈、调部众绕城示威、搭建窝棚,此均治标之术,绝非根治流民之法,荀贞对此亦心知肚明,唯惜在这世间,有些事明知该怎么做,偏偏却就不能做。
流民名为“流”,就像洪水,要想根治之,就如治水,只有两策:要么堵、要么疏。
“堵”:将之赶出赵郡,堵在郡外。
“疏”:由郡县出面,给其筑屋分田,就地安置。
“堵”是不可能的,这个办法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当时就被否决了。
赵郡的北边是州治所在,南边是魏郡,魏郡临着司隶校尉部,离京都不远,西边是山中群盗,东边是这次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巨鹿,观赵郡之东西南北四面,能把郡内现有之流民赶去哪里?哪里都不行。今天赵郡敢赶流民出境,明天就会有邻郡的长吏弹劾赵郡以邻为壑。
唯一可行的是“疏”,而要行此策,需得有一个前提条件:主事者要有大魄力。
安置流民牵涉到田地。诚然,黄巾乱后,赵郡多了许多无主之田,可首先这些田多已被豪强大族占住了,其次,就算把这些田全部收归官有也不够这么多的流民分,必须还得向豪强大族们要地,粮都不好借来,要地更是没门儿,没有大魄力万难做到。
——便是荀贞,他敢问大姓借粮,可就眼下来说却也不敢问大姓要地。除非等到天下真正大乱、礼崩乐坏、整个的社会秩序已然崩溃的时候,“要地”才会成为可能。
当然,“要地”之外,还有一个妥协的办法,即请豪强大户们雇佣流民为徒附。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豪强大户在趁机强买流民为奴婢、招用流民为徒附了,可这些大姓家中本就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奴婢、徒附,为了节省粮食,他们不可能再买、招太多的流民,被他们买去、招去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流民还是无衣无食、流离失所。
十二月初,下起了雪。
雪一下起,即纷纷扬扬,掩盖四野。
县中的王宫、相府、中尉府及诸大姓之家中楼阁被雪覆盖,望之如琼楼玉宇,登高向县外远望,白茫茫的野地上,黑点簇簇,这些黑点便是相府前些天给流民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
穿着厚实的寒衣,立於燃着火盆的楼阁上犹觉冷意,遑论冰天雪地里的流民们了。
荀贞凭栏眺望,不觉发一长叹。
戏志才、邯郸荣、刘备、荀攸、宣康、岑竦、简雍等俱在他的左右。
荀攸少读圣人经典,受家教影响,怀仁人之心,忧怜县外的流民,说道:“中尉前时募兵,郡中的流民闻风纷至,如今小半聚於县外,募兵虽罢,仍流连不去。虽应中尉之请,相府遣人为之搭建窝棚,可这等的寒冷天,四面漏风、粗糙建起的窝棚怕是无以抵御冰寒。唉,早从上月初,县里县外就时见冻饿死的流民,这场雪一下,又不知将有多少流民倒毙道边了。”
戏志才蹙眉说道:“中尉击破左须后,郡西山中的群盗本来安分了许多,而入深冬之后,每隔三两日就会有郡内各地的军报送来府中,彼等群盗又逐渐活跃起来了,时常出山抢掠各县。……,几个月前,初到赵郡时,中尉就忧待到来年开春,群盗之势可能会大振,於今观之,却是等不到来年春,今年底很可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贼乱啊!”
刘备说道:“戏丞是忧流民会与群盗合为一气么?”
“我不止忧他们会合为一气,更忧这些流民会围城作乱。中尉,今在邯郸县外的流民不下万数,虽然其中的精干壮勇悉已被中尉招募入军中,可存留在外的亦必仍有胆勇妄为之徒,说不定这其间还有黄巾道的落网之鱼,……,不可不提早布置戒备。”
“志才所言甚是。……,以志才之见,如何戒备为好?”
“可从内外两途下手。”
“何为内?”
“选得力吏卒,日夜巡视窝棚,以防彼等串联生变。”
“何为外?”
“把精兵分布两处,一驻县外的营中,一驻城上,成掎角之势,御流民於外,禁止他们入城。这样,只要城不失,万一有变,亦足可应付之。”
“好,就按此两策行事。”
“另外,最好再遣派骑兵巡行县西,一则,倘若山中群盗来犯,我城中可及早得讯,二来,也可杜绝流民西去投贼,以及杜绝流民与群盗勾通,使彼等不能里应外合。”
“玄德、公宰,你二人以为如何?”
刘备没读过什么兵书,本身也缺乏兵略之才,对戏志才的这几个应对之策十分佩服,说道:“戏丞此数策周密细致,备无异议。”
邯郸荣也不太懂兵事,亦无异议。
宣康迟疑了下,说道:“中尉,康有一计,或许可以稍解郡西群盗侵迫诸县之害。”
当谈及军事的时候,宣康以往大多只是听,很少会有自己的想法,听得他主动献计,荀贞颇是欣慰,心道:“不论叔业此计可用不可用,对他而言,都是进步啊。”笑问道,“何计也?”
“我此前听降卒说,黄迁在逃入我郡的黄巾余部中小有威名,於今逃入我郡的黄巾余部大部已被破灭,存下的都是小股之贼,想必早吓破了胆子,康愚见:何不遣黄迁去招降他们?”
黄迁即黄髯之真名。
投降荀贞后,黄髯很老实,每天只带着荀贞分还给他的那部分降卒操练,既不和被分到别部的旧部来往,也不出营。在给荀贞汇报军务时,许仲、江禽、陈午等对他的表现都很满意。
“遣黄迁去招降黄巾余部?”
荀贞微微沉吟,询问戏志才、荀攸的意见:“志才、公达,你两人以为呢?”
荀攸答道:“黄髯昔日所以能为赵郡之患者,不在他本人,而是因为他部下有千许黄巾余部,如今他的部众已被中尉击破,便是放他还山也无所谓了。”
戏志才点头说道:“不错,如若黄髯能召来散遁山中的黄巾余部,固为可喜,就算他招不来,乃至不肯再回来,凭他区区匹夫之勇也生不了患,失之不可惜。”
荀贞笑对宣康说道:“黄髯如果能召来些黄巾余部,此叔业之功也。”
宣康家计策得荀贞所用,并得了荀贞称赞,脸微微一红,心中欢喜,嘴上谦虚不已。
说到黄髯,荀贞想起了何仪,问道:“何仪的伤好了么?”
戏志才答道:“差不多好了,昨日我在营中,见他已能扶杖踱步了。”
“樊阿真神术也!”
便在楼阁上,荀贞一一传下命令,把适才做出的几项决定传去军中,令许仲、辛瑷和今天轮值营中的程嘉负责安排、具体操办,并遣人去相府将此数事告之刘衡。
宣康遥指楼外,说道:“那不是卢子公么?”
诸人看去,见一个黑衣高冠之人踩木屐,冒雪而行,在院外略停了下,和守门的典韦等说了两句话,随即入到院中,脚步匆匆地径往楼阁来。这人七尺上下,须髯美茂,可不就是卢广。
卢广上到楼顶,荀贞转身迎之,笑道:“雪天冻寒,子公不在相府待着,匆匆忙忙地来我这里作甚?”
卢广是邯郸荣的妹婿,荀贞沙汰郡兵时颇得卢广相助,邯郸荣借粮到卢广的家乡中丘时又颇得卢氏相助,因此之故,戏志才、荀攸、宣康等对卢广均很礼敬。
刘备早几天前在荀贞的一次宴请上见到了卢广,两人均认出对方是自己早年在缑氏山上从卢植求学时的同窗,刘备对卢广很热情,卢广却因瞧不起刘备出身之故,虽看在荀贞的面上勉强敷衍,可总有点爱答不理的。这要换个旁人,受了他这等的无礼小瞧,可能早就勃然大怒,刘备也生气,可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这会儿见到卢广,依然春风满面,热情相迎。
荀贞看在眼里,心道:“刘玄德年方二十余,雄杰之姿已露头角。”
卢广没功夫再敷衍刘备,也没功夫回答荀贞的调笑之词,开门见山地急声说道:“北地先零羌反了!”
一言既出,楼上诸人吃惊。
刘备失声说道:“羌胡反了?听谁说的?”
这个关头,卢广也顾不上瞧不起刘备了,应声答道:“相府刚得到的消息,上个月北地先零羌和枹罕河东群盗反叛,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北宫伯玉用边章、韩遂专任军政,又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凉州刺史左昌、从事盖勋等击之,反为所破。”
护羌校尉、金城太守,均北地重任,相继死於叛羌之手,凉州刺史击之,反而大败。寥寥几句话,可见叛羌的声势,可知边地的危急。戏志才、荀攸、刘备诸人大惊失色。
北地的羌、鲜卑等族是本朝长久以来的边患,特别是羌人,多次犯边,入寇内地,朝廷多次征剿,有胜有败,耗费军资极巨,而终不能将此大患一举荡除。数十年前,为征伐叛羌,不止在边地大兴兵,而且连内地州郡的青壮也招募了许多,陈褒的父亲就曾应召赴边。
却未料到,当此黄巾之乱刚刚平定之际,北地的羌人却又反了!
荀贞并不惊讶,北宫伯玉、韩遂、边章之名他在前世时是久闻其名,早知他们将反,只是不知他们何时反而已。他回过身,复凭栏远眺雪幕,转首遥望北方,心道:“北宫伯玉、韩遂、边章反了,这汉室离倾覆又近了一步。……,韩遂、边章,这么说来,马超之父马腾大约也该起兵了吧?”他不清楚凉州羌乱的详情,只隐约记得马腾就是在这场乱中发家的。
“中尉?”
“北地的羌乱自有北地的长吏去平定,我等远在赵地,便是心忧也无法也。”
荀贞这话说得很对,只是诸人一时间却无法平息因此事而引起的震惊。
戏志才、荀攸对顾一眼,齐齐长叹。
荀攸忧心忡忡地说道:“中原黄巾方定,北地羌人又乱,这,这……,唉。”喃喃念诵卢广提及的那几个叛人的名字,“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这几人之名我却都未尝有闻,不知是何来历?竟能如此声势,接连攻杀二千石,击破凉州刺史?”
北宫伯玉、李文侯是北地凉州羌人的头领,荀攸没听说过实属正常,韩遂、边章是凉州名士韩约、边允的化名,荀攸不知道也很正常。戏志才、邯郸荣等亦均不知此数人之底细,荀攸只得放下疑惑,问卢广道:“朝中可有应对之策?”
“天子下诏,减太官珍馐,日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卢广顿了顿,接着说道,“并闻召朱俊回朝,拜右车骑将军。”
“召朱公回朝?”宣康猜测说道,“可是欲用朱公赴边击叛羌么?”
经由平定黄巾一役可以看出朱俊的军事才能不高,而且朱俊不是北地人,是南方人,对北地的情况也不熟悉,荀贞不认为朝廷会用朱俊去平定凉州叛羌,依照以往汉室多用北地人平定北地羌叛的惯例,最好的人选应是凉州人皇甫嵩和董卓。只是因为前世读三国书的时候,对这段历史他看得不多,却也不能确定汉室最终是派了谁去击讨北宫伯玉、韩遂、边章。
他随口问道:“朱公回朝了?……,可有孙文台的消息?”
“孙文台何人也?”
“噢,是我从朱公、皇甫将军击贼时结识的一个吴郡豪杰。”
荀贞心不在焉地和卢广对答了两句,心神重落到朝廷会遣谁人击羌上,忽然心中一动,想道:“如若朝中果真是遣皇甫将军去平定叛羌,那我在冀州?”
恪於二千石不得无故出境的规定,荀贞任职赵郡至今没有再见过皇甫嵩,可他之所以能在赵郡没有阻碍地干他想干的事儿,固有国相刘衡依赖他军事才能的一面,却也有皇甫嵩坐镇冀州为他依靠的原因。皇甫嵩一旦被调走,离开冀州,在赵郡他还能这么顺当么?
刘衡可能不会给他使绊子,可郡中的豪强大户们也许就会蠢蠢欲动了。
皇甫嵩如果离开冀州,朝廷大概不会再任冀州牧,应是会选一人拜为冀州刺史。刺史虽不及冀州牧权重,品秩也低,只有六百石,可却有监二千石之权,连国相都在其监督范围内,何况比二千石的中尉?万一赵国的豪强大户们走通门路,在新任的刺史那里给他下些眼药,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相比凉州的羌乱,荀贞更关心这点。
他心道:“北地羌乱,皇甫将军很可能会离开冀州,为避免受豪强所害,我得两手准备了。赵郡诸家豪强里,杨氏最恨我,得找个机会收拾了他们,此一也;需及早击灭王当,此二也!”
杨氏与荀贞几已成势不两立之局,以前有皇甫嵩在,不用担忧杨氏会通过州牧、刺史来施暗算,而今不然,皇甫嵩很可能会调走,几乎不用多想,只要皇甫嵩被调离冀州,来个新的刺史,杨氏肯定会去活动。谁也不知道新来的刺史会是谁,会有什么样的品性,以荀贞之所见,当今之世,清廉守法的刺史固然有,贪赃枉法的刺史更多,与其等杨氏勾结刺史陷害他,不如先下手灭了杨氏。
只是,杨氏毕竟是邯郸大族,土生土长的土著,和西乡被灭的第三氏不同,根深叶茂,除之不易,如果不能除掉,那么就只有及早击灭王当,“以军功保身”了。何顒暗示他,只要军功足够,便可在朝中给他运作,纵一时难再获升迁,至少可保得在赵郡中尉的任上不受侵害。
想起王当,跟着想起褚飞燕,荀贞心头一震,忽又想到一个可能。
他心道:“我虽不知张牛角、褚飞燕之乱具体是在何时,但想来应为时不远,此前我就想过,有皇甫将军坐镇冀州,张牛角、褚飞燕岂敢叛乱?黑山军之乱极有可能是发生在皇甫将军调离冀州后。与上个月的北地羌乱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这般看来,皇甫将军明年是肯定要被调走的了!而张牛角、褚飞燕之乱也十成十的就是发生在明年了!”
有皇甫嵩坐镇冀州,张牛角、褚飞燕不敢作乱,褚飞燕甚至想离开州治所在之常山郡,避入赵郡,可一旦皇甫嵩离开冀州,州中无名将坐镇,州外不远的凉州又发生羌乱,羽檄告急,汉室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绝佳的作乱机会!
“现今天雪地冻,朝廷应不会马上调皇甫将军离开冀州,可为防止北宫伯玉等坐大难制,料来也不会晚於明年春。也就是说,我至迟得在明年春时消灭王当,否则皇甫将军一旦被调去击叛羌,张牛角、褚飞燕起兵,外有侵迫之巨寇,内有未灭之大贼,赵郡难保。”
大雪纷扬,寒意侵人。
戏志才、荀攸、邯郸荣、卢广、刘备、宣康、岑竦等小声交谈对北地的担忧,荀贞独扶栏杆,推算这场羌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近有县外流民之患,远有来年可能出现之冀州变局,近患远忧,纷沓而来。
昔来赵郡日,杨柳垂青,疏忽之间,冬雪已至,时光荏苒从不等人,掐指细算,也许留下应变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了,荀贞顿生时不我待之感。
远远的,又有数人身披蓑衣,踏雪来到院外。
荀贞不经意地看了眼,便就转开了目光,楞了一下,旋即又把目光投注,定睛看去,看清了来人中一个的相貌,登时大喜。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