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章 竺佛图澄(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东晋烽火最新章节!
佛图澄还有高明的医术,那些有顽疾无法医治的,也都找到佛图澄,经他略施法术便痊愈,使不少人受益。从此,中原地区无论汉人胡人,开始普遍信奉佛教。石勒也把佛图澄作为机要参谋,凡有大事,必定要征询佛图澄的意见,佛图澄也积极参与其中。
石勒接受佛图澄建议,领兵自葛陂还河北,路过枋头(今河南浚县)时,当地人准备晚上劫营。佛图澄以神通得悉此情况,告诉郭黑略道:“贼人很快就要来,可去报告主公,作好防备。”郭黑略迅速去报告,不一会果如其言,因有了准备,所以没什么损失。
鲜卑人段末波进攻石勒。段末波兵强马壮,令石勒非常恐慌,赶紧向佛图澄请教。佛图澄若无其事,回答道:“昨日寺里铃响,我仔细听了,是说今天中午时分当捉住段末波。”石勒且信且疑,与手下登城瞭望,只见鲜卑军铺天盖地而来。石勒大惊失色,敌军行进,地动山摇,段末波怎能被擒呢?那一定是宽慰我的话。他又派人去问佛图澄,却得到报告说己经捉住段末波了。原来,城北有一支伏兵,出击时正遇段末波,便将他擒获了。
公元328年,刘曜亲率大军进攻洛阳。当时石勒的堂弟石虎守洛阳,石勒打算亲自前去抵抗刘曜,然而内外僚佐都反对,认为这太危险。石勒只得又去请教佛图澄。佛图澄说:“军出定能捉刘曜。”石勒这时己深信佛图澄,于是不听众人的劝说,决心亲征。他留长子石弘与佛图澄来镇守襄国,自率中军直驱洛阳。刘曜貌似强大,哪知才一交战,他的军队就大溃,刘曜的马没入水中,果然被活捉了。石勒平定了刘曜,前赵政权灭亡,从此统一了北方。不久,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史称后赵。
公元333年四月,佛寺塔上的铃子无风自鸣。佛图澄向大家说,国家将有大丧,不出今年。七月,果然石勒死,其子石弘登位。
石弘继位的第二年,石虎杀了石弘自立,改元建武,不久迁都到邺(今河北临漳)。公元343年,石虎先后*进攻前燕、前凉,都遭到惨败,而东晋大将桓温又进攻临淮,可谓四面受敌,三面告急,人心惶惶。石虎气急败坏,瞪着眼睛说:“我一向诚心奉佛供僧,却征伐失利,甚至外寇入侵,这说明神法没有神验了!”
第二天一早,佛图澄朝见,劝告道:“大王前世是位大商人,曾到宾寺供奉,当时正举行大法会,有60罗汉参加,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有得道人对我说,这位大商主命尽当受鸡身,以后要到晋地作国王。如今你不是作了国王了吗,佛法怎么能说不灵验呢?这不正是你前世修下的福分么!至于战阵负胜得失,乃是国之常事,怎么能怨谤三宝,夜起毒念呢?”石虎见他说破了其心中对佛法动摇的秘密,十分惶恐,立即跪下谢罪,又重新对佛法坚信不疑了。
一天,石虎问佛图澄道:“佛法主张不杀,然而朕为天下之主,不用刑杀就不能肃清海内。我既己违背了杀生的戒律,虽然奉佛,还能得福吗?”
佛图澄回答道:“帝王奉佛,自然与老百姓不同,只要能体恭心顺,提倡佛教,不为暴虐,不害无辜,就算是对佛诚心了。对于那些凶愚无赖、不可教化的人,有罪不能不杀,有恶也不能不刑,但是一定要该杀的才杀,该判刑的才判刑。如
果滥用天子之威,恣意暴虐,杀害无辜,虽然倾其家财奉佛,也不能消除灾祸。希望陛下要节欲兴慈,将恩惠普施于天下所有的人,则佛教便将永远兴盛,陛下的福祚也将得到佛的保佑,绵延万世。”他举石虎的尚书张良、张离等家为例,他们虽因富有,曾各为佛寺建大塔,但是贪心不己,游猎无度,聚财不穷,最后终于被杀,得到现世报,还谈得上什么获福呢?
公元348年十一月,石虎在太武前殿大宴群臣,大家正饮酒狂欢,佛图澄忽然吟唱道:“宫殿啊宫殿,棘子就要成林,将撕坏人的衣襟。”石虎听罢,忙叫人挖掘,在宫殿的石头下果然发现有荆棘生长。
佛图澄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建武十四年)祸乱将渐萌发,己酉岁(即次年公元349年)石氏当要灭亡。我在还未乱之前,先化去了。”当下派人去向石虎告辞,说生死是万物之理,贫道化期己到,生前既荷恩殊重,所以事先仰闻。石虎听后大惊,不觉怆然泪下,说:“没听说和尚有病,怎么忽然来告终呢?”于是立即出宫,到佛寺慰问。
佛图澄对石虎说:“出生入死,是道之常理,寿命长短有定,是不能随意延长的。只要道德完全,业操无亏,虽死若在;要是违背天道而延长寿命,不是我的愿望,今之所以意有未尽,只因国家奉佛,兴修如此壮丽的寺庙,本应该享受福祉;只是政治过于猛烈,淫刑酷滥,显然违犯了佛教圣典,背弃了佛家法戒。如果不自改革,最终是不能享受福佑的。只要降心易虑,给老百姓恩惠,国祚自会延长,我死后也就没有遗恨了。”石虎悲痛哭泣,知道不可挽留了,马上为他挖圹造坟,办理后事。这年十二月八日,佛图澄与世长辞,享年117岁。
佛图澄几乎和后赵国家的命运相始终。他死后第二年,石虎死。石虎养孙冉闵,是位汉人,他对石赵政权极为不满,在石虎死后就立即发出“杀胡令”,遂将石氏家族杀戮殆尽。冉闵小字棘奴,佛图澄曾在石虎殿上所吟颂的预言诗“棘子成林”的“棘子”,就是指的棘奴,佛图澄当时就预感到他暗藏杀机。果然,到第三年(公元350年),冉闵篡位称帝,建立魏国,后赵遂亡。
佛图澄在汉地传法,有很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
对于这么一位传奇的神僧,刘丹也是敬仰加惊惧的。刘丹本身是个异界来人,借尸还魂才有现在这个身份,给人看破就不好了。
刘丹对大家道:“佛法对于东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现在因为衣冠南来,汉族政权削弱,佛教得到广泛的流传,很多人开始信奉佛陀的思想,这样就为民族的大融合建立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因为不管北方的人还是南方的人,如果都信奉佛教,大家也就更容易相处,而且佛教本身也是提倡众生平等的。”
汉民族因为吸收了佛家思想的精髓,变得更加博大精深,更有韧性,也更加包容。在五胡乱华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以及后来的元清时期,这些北方的统治者全部都信佛教。佛教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震旦民族融合起到极大的作用。入
主中原的蒙古人致信萨迦派的领袖萨班,希望蒙藏结盟。萨班全然不顾年迈,毅然离开西藏,翻山越岭,走了两年多时间,抵达凉州(今甘肃武威)。1247年,蒙古大汗王子阔端,在这里与萨班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蒙藏结盟。会盟的结果,西藏从此正式归入震旦版图,中央政府自此管辖西藏地区的政教事务。
这种民族化的表现形式,已使佛教成为民族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东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明清以来就已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格局,大量的佛教词汇成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用语,如“过去”、“现在”、“未来”、“世界”、“功课”,乃至似乎有点儿西洋风味的“爱河”,都是来至于佛经;藏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裕固族、纳西族、锡伯族、达尔斡等10多个民族,信奉藏传佛教,而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里,佛教是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文化特色。
清朝扶持藏传佛教,很大的原因是清朝刚入关前蒙藏政权就和皇太极取得了联系,得到了皇太极的大力推崇,在清军入关后的一段时间内,藏传佛教的地位还是很重要,康熙皇帝一度把藏传佛教定为“国教”,但他也一语道出天机——“兴黄教、柔蒙藏”,目的不是纯粹的信仰,而是把这么多的民族团结在一起。
在历史上,清朝政府即以佛教协调民族关系。清初在五台山,把十座寺庙改建为喇嘛庙,供奉宗喀巴大师像,延聘蒙藏僧人入住,后来还在北京建雍和宫、在承德建外八庙。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还规定,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并批准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用以掣定达lai喇嘛和班禅大师等藏区大活佛;另一个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大活佛。这些措施,实现了满、蒙、藏、汉的民族团结,维护蒙藏地区的长期稳定。
鉴往知来,佛教是加强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做润滑剂,中华民族的融合将会更加痛苦和血腥。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因为佛经博大精深,智慧如海,吸引着历代知识精英深入经藏,穷波讨源。
佛教对于东土的最大贡献就是因果报应、众生平等和慈悲救世的观念,这是佛教的普世价值。佛教的精髓部分就是普世的,佛教超越了一切普世的元素,自由、平等、慈悲和公义。众生平等这个观念为中国人所接受,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也不相违,所以震旦人在接受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障碍。
印度没有接受佛教平等的观念,直到现在,种姓制度还在困扰着印度。虽然印度独立的时候,宪法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直到今天,这个制度还在影响着印度的社会发展,阻碍着印度现代化的进程。
佛图澄还有高明的医术,那些有顽疾无法医治的,也都找到佛图澄,经他略施法术便痊愈,使不少人受益。从此,中原地区无论汉人胡人,开始普遍信奉佛教。石勒也把佛图澄作为机要参谋,凡有大事,必定要征询佛图澄的意见,佛图澄也积极参与其中。
石勒接受佛图澄建议,领兵自葛陂还河北,路过枋头(今河南浚县)时,当地人准备晚上劫营。佛图澄以神通得悉此情况,告诉郭黑略道:“贼人很快就要来,可去报告主公,作好防备。”郭黑略迅速去报告,不一会果如其言,因有了准备,所以没什么损失。
鲜卑人段末波进攻石勒。段末波兵强马壮,令石勒非常恐慌,赶紧向佛图澄请教。佛图澄若无其事,回答道:“昨日寺里铃响,我仔细听了,是说今天中午时分当捉住段末波。”石勒且信且疑,与手下登城瞭望,只见鲜卑军铺天盖地而来。石勒大惊失色,敌军行进,地动山摇,段末波怎能被擒呢?那一定是宽慰我的话。他又派人去问佛图澄,却得到报告说己经捉住段末波了。原来,城北有一支伏兵,出击时正遇段末波,便将他擒获了。
公元328年,刘曜亲率大军进攻洛阳。当时石勒的堂弟石虎守洛阳,石勒打算亲自前去抵抗刘曜,然而内外僚佐都反对,认为这太危险。石勒只得又去请教佛图澄。佛图澄说:“军出定能捉刘曜。”石勒这时己深信佛图澄,于是不听众人的劝说,决心亲征。他留长子石弘与佛图澄来镇守襄国,自率中军直驱洛阳。刘曜貌似强大,哪知才一交战,他的军队就大溃,刘曜的马没入水中,果然被活捉了。石勒平定了刘曜,前赵政权灭亡,从此统一了北方。不久,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史称后赵。
公元333年四月,佛寺塔上的铃子无风自鸣。佛图澄向大家说,国家将有大丧,不出今年。七月,果然石勒死,其子石弘登位。
石弘继位的第二年,石虎杀了石弘自立,改元建武,不久迁都到邺(今河北临漳)。公元343年,石虎先后*进攻前燕、前凉,都遭到惨败,而东晋大将桓温又进攻临淮,可谓四面受敌,三面告急,人心惶惶。石虎气急败坏,瞪着眼睛说:“我一向诚心奉佛供僧,却征伐失利,甚至外寇入侵,这说明神法没有神验了!”
第二天一早,佛图澄朝见,劝告道:“大王前世是位大商人,曾到宾寺供奉,当时正举行大法会,有60罗汉参加,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有得道人对我说,这位大商主命尽当受鸡身,以后要到晋地作国王。如今你不是作了国王了吗,佛法怎么能说不灵验呢?这不正是你前世修下的福分么!至于战阵负胜得失,乃是国之常事,怎么能怨谤三宝,夜起毒念呢?”石虎见他说破了其心中对佛法动摇的秘密,十分惶恐,立即跪下谢罪,又重新对佛法坚信不疑了。
一天,石虎问佛图澄道:“佛法主张不杀,然而朕为天下之主,不用刑杀就不能肃清海内。我既己违背了杀生的戒律,虽然奉佛,还能得福吗?”
佛图澄回答道:“帝王奉佛,自然与老百姓不同,只要能体恭心顺,提倡佛教,不为暴虐,不害无辜,就算是对佛诚心了。对于那些凶愚无赖、不可教化的人,有罪不能不杀,有恶也不能不刑,但是一定要该杀的才杀,该判刑的才判刑。如
果滥用天子之威,恣意暴虐,杀害无辜,虽然倾其家财奉佛,也不能消除灾祸。希望陛下要节欲兴慈,将恩惠普施于天下所有的人,则佛教便将永远兴盛,陛下的福祚也将得到佛的保佑,绵延万世。”他举石虎的尚书张良、张离等家为例,他们虽因富有,曾各为佛寺建大塔,但是贪心不己,游猎无度,聚财不穷,最后终于被杀,得到现世报,还谈得上什么获福呢?
公元348年十一月,石虎在太武前殿大宴群臣,大家正饮酒狂欢,佛图澄忽然吟唱道:“宫殿啊宫殿,棘子就要成林,将撕坏人的衣襟。”石虎听罢,忙叫人挖掘,在宫殿的石头下果然发现有荆棘生长。
佛图澄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建武十四年)祸乱将渐萌发,己酉岁(即次年公元349年)石氏当要灭亡。我在还未乱之前,先化去了。”当下派人去向石虎告辞,说生死是万物之理,贫道化期己到,生前既荷恩殊重,所以事先仰闻。石虎听后大惊,不觉怆然泪下,说:“没听说和尚有病,怎么忽然来告终呢?”于是立即出宫,到佛寺慰问。
佛图澄对石虎说:“出生入死,是道之常理,寿命长短有定,是不能随意延长的。只要道德完全,业操无亏,虽死若在;要是违背天道而延长寿命,不是我的愿望,今之所以意有未尽,只因国家奉佛,兴修如此壮丽的寺庙,本应该享受福祉;只是政治过于猛烈,淫刑酷滥,显然违犯了佛教圣典,背弃了佛家法戒。如果不自改革,最终是不能享受福佑的。只要降心易虑,给老百姓恩惠,国祚自会延长,我死后也就没有遗恨了。”石虎悲痛哭泣,知道不可挽留了,马上为他挖圹造坟,办理后事。这年十二月八日,佛图澄与世长辞,享年117岁。
佛图澄几乎和后赵国家的命运相始终。他死后第二年,石虎死。石虎养孙冉闵,是位汉人,他对石赵政权极为不满,在石虎死后就立即发出“杀胡令”,遂将石氏家族杀戮殆尽。冉闵小字棘奴,佛图澄曾在石虎殿上所吟颂的预言诗“棘子成林”的“棘子”,就是指的棘奴,佛图澄当时就预感到他暗藏杀机。果然,到第三年(公元350年),冉闵篡位称帝,建立魏国,后赵遂亡。
佛图澄在汉地传法,有很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
对于这么一位传奇的神僧,刘丹也是敬仰加惊惧的。刘丹本身是个异界来人,借尸还魂才有现在这个身份,给人看破就不好了。
刘丹对大家道:“佛法对于东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现在因为衣冠南来,汉族政权削弱,佛教得到广泛的流传,很多人开始信奉佛陀的思想,这样就为民族的大融合建立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因为不管北方的人还是南方的人,如果都信奉佛教,大家也就更容易相处,而且佛教本身也是提倡众生平等的。”
汉民族因为吸收了佛家思想的精髓,变得更加博大精深,更有韧性,也更加包容。在五胡乱华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以及后来的元清时期,这些北方的统治者全部都信佛教。佛教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震旦民族融合起到极大的作用。入
主中原的蒙古人致信萨迦派的领袖萨班,希望蒙藏结盟。萨班全然不顾年迈,毅然离开西藏,翻山越岭,走了两年多时间,抵达凉州(今甘肃武威)。1247年,蒙古大汗王子阔端,在这里与萨班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蒙藏结盟。会盟的结果,西藏从此正式归入震旦版图,中央政府自此管辖西藏地区的政教事务。
这种民族化的表现形式,已使佛教成为民族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东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明清以来就已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格局,大量的佛教词汇成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用语,如“过去”、“现在”、“未来”、“世界”、“功课”,乃至似乎有点儿西洋风味的“爱河”,都是来至于佛经;藏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裕固族、纳西族、锡伯族、达尔斡等10多个民族,信奉藏传佛教,而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里,佛教是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文化特色。
清朝扶持藏传佛教,很大的原因是清朝刚入关前蒙藏政权就和皇太极取得了联系,得到了皇太极的大力推崇,在清军入关后的一段时间内,藏传佛教的地位还是很重要,康熙皇帝一度把藏传佛教定为“国教”,但他也一语道出天机——“兴黄教、柔蒙藏”,目的不是纯粹的信仰,而是把这么多的民族团结在一起。
在历史上,清朝政府即以佛教协调民族关系。清初在五台山,把十座寺庙改建为喇嘛庙,供奉宗喀巴大师像,延聘蒙藏僧人入住,后来还在北京建雍和宫、在承德建外八庙。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还规定,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并批准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用以掣定达lai喇嘛和班禅大师等藏区大活佛;另一个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大活佛。这些措施,实现了满、蒙、藏、汉的民族团结,维护蒙藏地区的长期稳定。
鉴往知来,佛教是加强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做润滑剂,中华民族的融合将会更加痛苦和血腥。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因为佛经博大精深,智慧如海,吸引着历代知识精英深入经藏,穷波讨源。
佛教对于东土的最大贡献就是因果报应、众生平等和慈悲救世的观念,这是佛教的普世价值。佛教的精髓部分就是普世的,佛教超越了一切普世的元素,自由、平等、慈悲和公义。众生平等这个观念为中国人所接受,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也不相违,所以震旦人在接受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障碍。
印度没有接受佛教平等的观念,直到现在,种姓制度还在困扰着印度。虽然印度独立的时候,宪法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直到今天,这个制度还在影响着印度的社会发展,阻碍着印度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