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昏君6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快穿之地府心愿司最新章节!
“拟旨,封秦夫人为轻车都尉,二品奉国夫人,赐金牌。”
李祯觉得对这样一个很符合自己心意的女中豪杰得有所表示,不管是为了进一步安秦家的心,还是为了李祯个人的高兴,这个旨意都得发。
秦夫人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下进宫的服装,就收到了这份旨意。二品奉国夫人还好说,反正是内宅的诰命。但轻车都尉,那可是正四品的勋爵,多少武将求而不得,还给了金牌。
这个消息令秦家人高兴的同时,也对新皇更加忠心。新皇果然是个好皇帝,跟上皇完全不一样。
投机派也很高兴,这说明皇上绝对不会妥协,自己等人升职有望。但同时心里也有担心,皇帝到底能不能敌得过宰相等人?
毕竟前面几个皇帝跟官僚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自己憋屈地做个纸皇帝。万一新皇也是这样,那自己等人就完了。
宰相等实权派就完全是愤怒了,皇上不听劝不说,还绕过政事堂直接封爵,这是要架空政事堂!尤其是宰相,自己的人被皇帝杀了不少,宰相是铆足了劲要跟李祯作对。
但宰相的愤怒并没有被李祯看在眼里,转身他就下旨让六部尚书,翰林院学士3人加入政事堂。
政事堂原本是由三省三司、枢密院的最高领导班子组成。宰相是中书门下的长官,参知政事是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六部,被称为副相,三司掌全国财政大权,枢密院章全国军事大权。
政财军三者基本就是国家的全部,所以皇帝遇到大事一般会先在政事堂商量,政事堂都通过后,就可以在全国通行。
所以政事堂是与皇帝分享国家大权的机构,现在李祯让六部、翰林院学士加入,是想染指政事堂的权利。
虽然目前看来,对几个大佬没有大的影响,但这个举动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这意味着皇帝的手伸得太长了,想想皇帝对付禁军的手段,政事堂的几位大佬都警惕起来。
宰相、参知政事几个人也不各自为政,互相攻讦了。他们达成一致,现在大家共同的敌人是皇帝。
皇帝是高高在上没错,但皇帝下达的指令,没有政事堂几个大佬的配合,能安然下达到地方吗?
几个大佬冷笑,等着皇帝来求自己,要不是皇帝至今为止没有发布什么涉及全国的政令,政事堂早就能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大军出行,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打个屁的仗!
几个人看向三司使,三司使表示明白,肯定让皇帝了解到三司的能量。
三司使回去后就立刻下令拖延对前方军队的支援,这还只是警告,不然三司使一声令下,全国的军队都要饿肚子,那时候国家就真的要乱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三司使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意味着彻底跟皇帝为敌,那是要杀头的。
三司使的行动,锦衣卫很快就报给了李祯。如果不是战时,李祯倒还真想跟他们玩玩,但现在,李祯只是下旨让户部负责前方的粮草,由内侍带着“如朕亲临”的牌子监督。
因为有三司的存在,户部基本没有什么权利,但是户部毕竟也挂着“掌管财政”的牌子,基本的粮食、货币还是会有一定储存的。
户部尚书也是投机派的一员,更何况现在还进了政事堂,他也知道这是皇上跟几个实权部门争斗的关键时期,所以非常配合。
对于上司尚书省、三司的命令全部交给内侍处理,不然“如朕亲临”的牌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一局双方打了个平手,三司使拦不住户部,李祯也没有强制三司做事,可以说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矛盾。
三月,微风和煦,天气转暖,科举也正式开始了。无数的学子准备在考场上奋发图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多么美好的梦想。
李祯对兵部尚书道:“武举一向不被人关注,今年你们兵部要正式担起责任来,好好筹办武举。朕还等着看武举里面的人才。”
兵部尚书道:“是。”
现在六部跟皇上是脚步一致的,不管以后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跟三省三司做斗争。对皇帝的话,六部都很配合。
户部就因此从三司那抢了不少权利出来,哪怕是空的,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它就是实权。其他几部也希望能达成如此成就,比如兵部,已经对枢密院的权利虎视眈眈了。
科举开始后,斗争双方的局势开始缓和,大家都忙着抢人。
这一届考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在于不用向往年那样坐冷板凳,有人抢着要,不幸在于,稍不注意就会卷进两方的斗争中,尸骨无存。
“皇上,大捷,河东的蛮人退兵了。”王忠高兴地回复。
“哦,广宁呢?”李祯问。
“回皇上,广宁还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李祯道:“让支援河东的部队留一部分驻守,另一部分支援广宁。另外,粮草这边一定要看好,绝不能出问题。”
王忠连忙答应,然后派人传旨。
看到王忠忙得团团转,李祯觉得应该把内侍好好管理一下了。本来内侍有专门的机构内侍省,内侍省又分外内侍省跟入内内侍省,分别对应对外跟对内。
不过,李祯让李福出去监军禁军,已经是打破了内侍省的规矩。李祯想了想,自己现在身边能信任的也就一个半,王忠算一个,李福算半个。
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将内侍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等王忠回来后,李祯道:“从今日起,你任内侍省都知,李福任入内内侍省都知,朕希望以后宫里的人只听从朕的命令。”
“是。”王忠很兴奋,本来皇帝身边的太监自动会升任入内内侍省都知,现在自己也算升职了。
至于李福,最近还回不来,只是先告诉他升职的好消息,具体事情还得王忠做。
“召御史周皓见驾,不,你悄悄派人约周皓出来,朕去见他。再让车骑都尉从殿前司选200精兵出来,朕有用。”李祯吩咐道。
很多事情虽然吩咐下去了,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结果的,李祯也只能等。
等待期间,皇帝跟官员双方属于冷战状态,每一方都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至少从表面来看是这样,至于背地里会发生什么事,就说不定了。
“拟旨,封秦夫人为轻车都尉,二品奉国夫人,赐金牌。”
李祯觉得对这样一个很符合自己心意的女中豪杰得有所表示,不管是为了进一步安秦家的心,还是为了李祯个人的高兴,这个旨意都得发。
秦夫人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下进宫的服装,就收到了这份旨意。二品奉国夫人还好说,反正是内宅的诰命。但轻车都尉,那可是正四品的勋爵,多少武将求而不得,还给了金牌。
这个消息令秦家人高兴的同时,也对新皇更加忠心。新皇果然是个好皇帝,跟上皇完全不一样。
投机派也很高兴,这说明皇上绝对不会妥协,自己等人升职有望。但同时心里也有担心,皇帝到底能不能敌得过宰相等人?
毕竟前面几个皇帝跟官僚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自己憋屈地做个纸皇帝。万一新皇也是这样,那自己等人就完了。
宰相等实权派就完全是愤怒了,皇上不听劝不说,还绕过政事堂直接封爵,这是要架空政事堂!尤其是宰相,自己的人被皇帝杀了不少,宰相是铆足了劲要跟李祯作对。
但宰相的愤怒并没有被李祯看在眼里,转身他就下旨让六部尚书,翰林院学士3人加入政事堂。
政事堂原本是由三省三司、枢密院的最高领导班子组成。宰相是中书门下的长官,参知政事是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六部,被称为副相,三司掌全国财政大权,枢密院章全国军事大权。
政财军三者基本就是国家的全部,所以皇帝遇到大事一般会先在政事堂商量,政事堂都通过后,就可以在全国通行。
所以政事堂是与皇帝分享国家大权的机构,现在李祯让六部、翰林院学士加入,是想染指政事堂的权利。
虽然目前看来,对几个大佬没有大的影响,但这个举动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这意味着皇帝的手伸得太长了,想想皇帝对付禁军的手段,政事堂的几位大佬都警惕起来。
宰相、参知政事几个人也不各自为政,互相攻讦了。他们达成一致,现在大家共同的敌人是皇帝。
皇帝是高高在上没错,但皇帝下达的指令,没有政事堂几个大佬的配合,能安然下达到地方吗?
几个大佬冷笑,等着皇帝来求自己,要不是皇帝至今为止没有发布什么涉及全国的政令,政事堂早就能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大军出行,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打个屁的仗!
几个人看向三司使,三司使表示明白,肯定让皇帝了解到三司的能量。
三司使回去后就立刻下令拖延对前方军队的支援,这还只是警告,不然三司使一声令下,全国的军队都要饿肚子,那时候国家就真的要乱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三司使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意味着彻底跟皇帝为敌,那是要杀头的。
三司使的行动,锦衣卫很快就报给了李祯。如果不是战时,李祯倒还真想跟他们玩玩,但现在,李祯只是下旨让户部负责前方的粮草,由内侍带着“如朕亲临”的牌子监督。
因为有三司的存在,户部基本没有什么权利,但是户部毕竟也挂着“掌管财政”的牌子,基本的粮食、货币还是会有一定储存的。
户部尚书也是投机派的一员,更何况现在还进了政事堂,他也知道这是皇上跟几个实权部门争斗的关键时期,所以非常配合。
对于上司尚书省、三司的命令全部交给内侍处理,不然“如朕亲临”的牌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一局双方打了个平手,三司使拦不住户部,李祯也没有强制三司做事,可以说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矛盾。
三月,微风和煦,天气转暖,科举也正式开始了。无数的学子准备在考场上奋发图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多么美好的梦想。
李祯对兵部尚书道:“武举一向不被人关注,今年你们兵部要正式担起责任来,好好筹办武举。朕还等着看武举里面的人才。”
兵部尚书道:“是。”
现在六部跟皇上是脚步一致的,不管以后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跟三省三司做斗争。对皇帝的话,六部都很配合。
户部就因此从三司那抢了不少权利出来,哪怕是空的,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它就是实权。其他几部也希望能达成如此成就,比如兵部,已经对枢密院的权利虎视眈眈了。
科举开始后,斗争双方的局势开始缓和,大家都忙着抢人。
这一届考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在于不用向往年那样坐冷板凳,有人抢着要,不幸在于,稍不注意就会卷进两方的斗争中,尸骨无存。
“皇上,大捷,河东的蛮人退兵了。”王忠高兴地回复。
“哦,广宁呢?”李祯问。
“回皇上,广宁还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李祯道:“让支援河东的部队留一部分驻守,另一部分支援广宁。另外,粮草这边一定要看好,绝不能出问题。”
王忠连忙答应,然后派人传旨。
看到王忠忙得团团转,李祯觉得应该把内侍好好管理一下了。本来内侍有专门的机构内侍省,内侍省又分外内侍省跟入内内侍省,分别对应对外跟对内。
不过,李祯让李福出去监军禁军,已经是打破了内侍省的规矩。李祯想了想,自己现在身边能信任的也就一个半,王忠算一个,李福算半个。
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将内侍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等王忠回来后,李祯道:“从今日起,你任内侍省都知,李福任入内内侍省都知,朕希望以后宫里的人只听从朕的命令。”
“是。”王忠很兴奋,本来皇帝身边的太监自动会升任入内内侍省都知,现在自己也算升职了。
至于李福,最近还回不来,只是先告诉他升职的好消息,具体事情还得王忠做。
“召御史周皓见驾,不,你悄悄派人约周皓出来,朕去见他。再让车骑都尉从殿前司选200精兵出来,朕有用。”李祯吩咐道。
很多事情虽然吩咐下去了,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结果的,李祯也只能等。
等待期间,皇帝跟官员双方属于冷战状态,每一方都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至少从表面来看是这样,至于背地里会发生什么事,就说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