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 31、狂士楚歌
31、狂士楚歌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最新章节!
李进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 他可能是想起某个段子/典故,拿祢衡的名字开玩笑。而第二种,李进可能认识一个叫“暄”的人, “暄”恰好有个哥哥, 叫“衡”。
更巧合一点,暄的哥哥衡或许有许多硬性条件与祢衡相符合, 甚至就是祢衡本人。
关于原主的记忆, 郑平继承得并不多。最为清晰一段, 就是在刚穿来的那天,在梦中见到原主丧命的前因后果。其余诸事,除了零星琐碎的片段,郑平都像是隔了一层毛玻璃似的烟雾, 看不透也摸不着。
因此,他对祢衡的真名、家世、亲属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唯一知道的铜鞮侯,还是通过井中得到的印章所做的猜测。
在这种情况下, 冷不防地被李进询问有没有一个叫“暄”的兄弟, 差不多等于送命题。要换做别的人,不说惊慌失措, 一瞬间的心虚与忐忑总是有的。
可惜郑平从来不知道心虚忐忑是何物,他听到李进的话,只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
“哪个‘宣’?族中兄弟众多,若无特异之处,哪会记得。”
听到他的“狂言”,李进暗暗吐槽:还真的够狂,随便一句话就让人无语被噎,难怪曹操那样擅长矫饰的人都被他气得失态,闻“衡”色变。
李进顺势问道:“那你都记得谁?”
“我以正平为字, 族中有另外六个兄弟,字中分别带有‘凡’、‘柔’、‘弱’、‘小’、‘普’、‘通’,与我交善。”
李进初时没品出味,只觉得郑平的话哪里听着不对劲。再一琢磨,发现这六个字跟郑平的表字(名字)正好组成“平凡柔弱小普通”这句话,不由嘴角一抽。
这是认真的回答吗?郑平真的有这六个兄弟?不会是驴他的吧?
他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怀疑:“表字,表德也。多用寓意美好的文字。其他几个也就算了,有人会用‘凡’、‘弱’、‘小’、‘普’当名字?”
还真有。
郑平暗道。
只不过这六个名字来自他前世的好友,与他同为“云林七贤”的其他六人。
他们的名字刚好组成“平凡柔弱小普通”七个字,时常因为这个被外来冒险者吐槽。
郑平自不会与李进多作解释,只敷衍地道:“同音罢了。”
李进也觉得是这样。如果郑平说的不是假话,那么那三人应该不是“凡弱小普”,而是“璠”、“璞”之类的同音字。就是这谐音太过巧合……
他再次怀疑地眄了郑平一眼:“你真的没骗我?”
回答他的是郑平听不出任何情绪的反问:“你说呢?”
李进猜不出来。
“罢了罢了,我料你也不是。暄儿那么礼貌体贴,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哥哥。”
“你在帮‘暄’找人?”郑平想起他与李进的初次相遇,“当时你穿过林道是为了找人……我还以为你想找的是你的族弟李典。”
“那臭小子有什么好找的。要不是他随曹操行军,曹操的前将乐进被敌军追击,我怕臭小子英年早逝,才不会管他。”
李进言语中透着几分嫌弃,眼神却悄悄往郑平这边瞥。
“暄儿全名郭暄,安平郡人。他找的兄长名为韩衡,乃晋地名士……听闻有陆通之风,歌而向孔。”
李进说的后半句话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郑平已明白了他的试探。
陆通,即楚狂接舆。《论语》中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典故“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这个楚狂人就是陆通。陆通乃是春秋时期的狂士,装疯卖傻不参与朝政,特地跑到孔子面前长歌,用歌警示孔子,这正是李进所说的“歌而向孔”。
“有陆通之风”,就是说这韩衡也是个狂人,隐而不仕。
“歌而向孔”,或许指韩衡和楚狂一样,虽然本身狂行避世,但存了提点义士之心;又或许……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向姓孔的人唱歌示警。孔圣人已仙逝多年,这“为之歌者”自然不是孔子,至于是谁……
郑平低头瞥了眼身上那件出自孔家绣娘的出行便服,接下这道送分题。
“郭暄如今身在何处?”
显然李进已经早有猜测,不然不会在林中多次引他自报姓名,又在知道他来曹营后,第一时间跑了过来,将郭暄的存在坦然相告。
李进放松了下来:“你终于承认了。郭暄在兖州,接了孔家的密信,知道你前几日出行,正准备归家。她算出行程,让我在必经之路等你……”
“家中出了什么事?”
郑平突然出声询问。他即将归家,郭暄只用在家中等他就好,何必大费周折找人半路上截他?定是目的地有什么变故。
李进被问得一愣,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确有变故。不过具体是什么变故,暄儿没说,等你见到他,问问他就知道了。”
郑平颔首,不再多言。
李进走后,郑平安然躺下,
借曹操给的这顶帐篷午睡。
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调养身体,他现在是有(狂)病在身之人,自然要好生休养。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哪怕没有经过商榷,郑平与曹操都对他暂时留在曹营这件事心照不宣。
郑平有他暂时留在曹营的理由,而曹操,以他多疑的特质,即便知道郑平给的军/情大概率是真的,也无法彻底打消心中的警惕与疑虑,在军/情的价值得到证实之前,把郑平放在眼皮子底下是最好的选择。
郑平这一觉从晌午睡到了下午。除了睡前找他摊牌的李进,期间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
午憩醒来后,郑平找帐篷外的守卫要了一份餔食。
曹操没有在口粮上为难郑平的打算,但也不会为了他特意准备一份精细的食物。曹操让守卫给了郑平一份普通兵员食用的干粮,本以为依照郑平的身份,他绝对咽不下去,还会认为自己故意为难他,没想到郑平面不改色地收了,且根据附近亲卫的汇报,郑平把那份军/粮吃得一干二净,并未做任何抱怨。
听完此事,曹操对郑平的感官又有了些许不同。
入夜,一部分士兵在营地内休息,另一部分士兵四处巡逻。
主帐中灯火通明,曹操与众谋士商讨军/机,直到凌晨才各自熄灯安置。
寅时时分,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值夜人员轮换多次,强自打起精神,继续值守。
郑平在帐中安睡,突然听到几声惊呼。
“走水了——!”
“快!快去救粮草!”
郑平翻身而起,提剑走出营帐。
李进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 他可能是想起某个段子/典故,拿祢衡的名字开玩笑。而第二种,李进可能认识一个叫“暄”的人, “暄”恰好有个哥哥, 叫“衡”。
更巧合一点,暄的哥哥衡或许有许多硬性条件与祢衡相符合, 甚至就是祢衡本人。
关于原主的记忆, 郑平继承得并不多。最为清晰一段, 就是在刚穿来的那天,在梦中见到原主丧命的前因后果。其余诸事,除了零星琐碎的片段,郑平都像是隔了一层毛玻璃似的烟雾, 看不透也摸不着。
因此,他对祢衡的真名、家世、亲属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唯一知道的铜鞮侯,还是通过井中得到的印章所做的猜测。
在这种情况下, 冷不防地被李进询问有没有一个叫“暄”的兄弟, 差不多等于送命题。要换做别的人,不说惊慌失措, 一瞬间的心虚与忐忑总是有的。
可惜郑平从来不知道心虚忐忑是何物,他听到李进的话,只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
“哪个‘宣’?族中兄弟众多,若无特异之处,哪会记得。”
听到他的“狂言”,李进暗暗吐槽:还真的够狂,随便一句话就让人无语被噎,难怪曹操那样擅长矫饰的人都被他气得失态,闻“衡”色变。
李进顺势问道:“那你都记得谁?”
“我以正平为字, 族中有另外六个兄弟,字中分别带有‘凡’、‘柔’、‘弱’、‘小’、‘普’、‘通’,与我交善。”
李进初时没品出味,只觉得郑平的话哪里听着不对劲。再一琢磨,发现这六个字跟郑平的表字(名字)正好组成“平凡柔弱小普通”这句话,不由嘴角一抽。
这是认真的回答吗?郑平真的有这六个兄弟?不会是驴他的吧?
他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怀疑:“表字,表德也。多用寓意美好的文字。其他几个也就算了,有人会用‘凡’、‘弱’、‘小’、‘普’当名字?”
还真有。
郑平暗道。
只不过这六个名字来自他前世的好友,与他同为“云林七贤”的其他六人。
他们的名字刚好组成“平凡柔弱小普通”七个字,时常因为这个被外来冒险者吐槽。
郑平自不会与李进多作解释,只敷衍地道:“同音罢了。”
李进也觉得是这样。如果郑平说的不是假话,那么那三人应该不是“凡弱小普”,而是“璠”、“璞”之类的同音字。就是这谐音太过巧合……
他再次怀疑地眄了郑平一眼:“你真的没骗我?”
回答他的是郑平听不出任何情绪的反问:“你说呢?”
李进猜不出来。
“罢了罢了,我料你也不是。暄儿那么礼貌体贴,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哥哥。”
“你在帮‘暄’找人?”郑平想起他与李进的初次相遇,“当时你穿过林道是为了找人……我还以为你想找的是你的族弟李典。”
“那臭小子有什么好找的。要不是他随曹操行军,曹操的前将乐进被敌军追击,我怕臭小子英年早逝,才不会管他。”
李进言语中透着几分嫌弃,眼神却悄悄往郑平这边瞥。
“暄儿全名郭暄,安平郡人。他找的兄长名为韩衡,乃晋地名士……听闻有陆通之风,歌而向孔。”
李进说的后半句话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郑平已明白了他的试探。
陆通,即楚狂接舆。《论语》中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典故“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这个楚狂人就是陆通。陆通乃是春秋时期的狂士,装疯卖傻不参与朝政,特地跑到孔子面前长歌,用歌警示孔子,这正是李进所说的“歌而向孔”。
“有陆通之风”,就是说这韩衡也是个狂人,隐而不仕。
“歌而向孔”,或许指韩衡和楚狂一样,虽然本身狂行避世,但存了提点义士之心;又或许……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向姓孔的人唱歌示警。孔圣人已仙逝多年,这“为之歌者”自然不是孔子,至于是谁……
郑平低头瞥了眼身上那件出自孔家绣娘的出行便服,接下这道送分题。
“郭暄如今身在何处?”
显然李进已经早有猜测,不然不会在林中多次引他自报姓名,又在知道他来曹营后,第一时间跑了过来,将郭暄的存在坦然相告。
李进放松了下来:“你终于承认了。郭暄在兖州,接了孔家的密信,知道你前几日出行,正准备归家。她算出行程,让我在必经之路等你……”
“家中出了什么事?”
郑平突然出声询问。他即将归家,郭暄只用在家中等他就好,何必大费周折找人半路上截他?定是目的地有什么变故。
李进被问得一愣,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确有变故。不过具体是什么变故,暄儿没说,等你见到他,问问他就知道了。”
郑平颔首,不再多言。
李进走后,郑平安然躺下,
借曹操给的这顶帐篷午睡。
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调养身体,他现在是有(狂)病在身之人,自然要好生休养。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哪怕没有经过商榷,郑平与曹操都对他暂时留在曹营这件事心照不宣。
郑平有他暂时留在曹营的理由,而曹操,以他多疑的特质,即便知道郑平给的军/情大概率是真的,也无法彻底打消心中的警惕与疑虑,在军/情的价值得到证实之前,把郑平放在眼皮子底下是最好的选择。
郑平这一觉从晌午睡到了下午。除了睡前找他摊牌的李进,期间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
午憩醒来后,郑平找帐篷外的守卫要了一份餔食。
曹操没有在口粮上为难郑平的打算,但也不会为了他特意准备一份精细的食物。曹操让守卫给了郑平一份普通兵员食用的干粮,本以为依照郑平的身份,他绝对咽不下去,还会认为自己故意为难他,没想到郑平面不改色地收了,且根据附近亲卫的汇报,郑平把那份军/粮吃得一干二净,并未做任何抱怨。
听完此事,曹操对郑平的感官又有了些许不同。
入夜,一部分士兵在营地内休息,另一部分士兵四处巡逻。
主帐中灯火通明,曹操与众谋士商讨军/机,直到凌晨才各自熄灯安置。
寅时时分,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值夜人员轮换多次,强自打起精神,继续值守。
郑平在帐中安睡,突然听到几声惊呼。
“走水了——!”
“快!快去救粮草!”
郑平翻身而起,提剑走出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