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运筹2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元末新世界最新章节!
谢林鼓掌附和:“赵将军所言极是,属下自任伪元诸职,已历多年,目中所及,难见伪元真正爱民,恤民之政之大举颁行,即使偶有益政,但上下不畅,权商勾结,侵民若火,倒行逆施,比比皆是。譬如十一年钞法更新,本是佳事,无奈一是料纸极差,用未久辄腐烂,不堪倒换,一是多印滥支,钞值大贬,更有闻权贵私下滥印元钞以取暴利者,未两年,便及虚钞泛滥,钞值随贬,民众苦不堪言。”
“若非将军仁义,属下哪能迷途知返,为我汉家百姓新生尽绵薄之力。”谢林不忘于志龙,欠身施了一礼,“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属下虽见顺天军众多将佐者,均远不如将军知民情,解民意,以复兴汉室为己任,这惠民施政实为我部倡义举,聚人心之利器。”
“城内自有刘天王等顺天军各部关注,我等若是大展拳脚必掣肘多多,反不如在城郊更能纵意行事,只要诸般事项行之有效,自会有另一番天地。将军所言兴农事之事,正当时也!”
正通宝钞颁行,《元史?食货志》:“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胜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
谢林说这么多话,除了表忠心外,也是回应自己与赵石等人前期恳请于志龙在城外积蓄力量,有所隐,免得太早显露实力,引得他人猜忌。
实际上,各家头领莫不有自己的小心思。于志龙只是觉得现大敌当前,还是团结为重,再说自己已是一家独大,若再有特立独行之举,未免招摇。废藉,核田,分地,收缴钱粮等倒是可以做些手脚,这人马筹建、补充,倒不急于有所隐藏。如此作为,一旦显露,必然会引发他人猜想。
不过,赵石、谢林还是希望在人马上有所隐。人心隔肚皮,有些手段不是坏事。于志龙略一思索,遂纳其言。
既然世道多艰,行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太过顾忌他人之意,若是误了自己的大事,悔之晚矣!
这也是与刘正风上台时间太短,实力有限,本人又有些志大才疏有关。若是于海尚在,赵石、纪献诚、钱正或许就未必有这么急的心思。谢林则是难以看好刘正风,虽然后来刘正风数次召他谈心叙事,不过见其多是关注钱粮筹措,家居华厦,奴婢侍奉等,遂冷了心。
几人一番斟酌商议,决定先在远离县城的刘家庄等处,大力推行各项民政之策,尽快恢复农事水利,并特地隐藏了部分新建士卒的数目。其实这些新增士卒部分是采石场原先病弱之人,经修养了十来日后得以康复,因为家乡多在元廷治所,一时归不得,索性入了靖安军;部分是当地各色小民或流民投附。
隐下部分军力,也有避开城内外元军探子的因素。毕竟顺天军大规模招募兵员,编练军伍,益都城绝不会置之不理。各批暗探,探马绝不会少,而顺天军多数将士皆是新卒,缺乏有效编训,与元军的战力非同日而语,若无些手段,怎能出奇制胜?
于志龙内心深处未尝没有执掌一方牛耳的心思,生逢乱世,正是我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大好时机,若是一直尾附人后,供人驱使,纵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过故史重现,但对自己志向最终能有多少益处?
不过这些心思和举措还不宜此时公然行事,田
烈就不知晓。所以谢林才找个理由,暂别了田烈,孤身再入营与于志龙商议。就是在靖安军里也只是局限在这几人明白,以免人多嘴杂,惹出变故。
收流民,垦荒田,结社工,诸般措施也曾由于志龙和谢林向刘正风禀告,不过刘正风此时尚沉浸在入城的喜悦中,对此不甚看重,故于志龙首先在靖安军在所属地域大张旗鼓的先做了起来。这份热闹令刘正风、万金海、刘启等人后来不免侧目而视。
前期大家是急着进城,分财分宅,扩编部属,甚至要求各家大户、商铺纷纷缴纳钱粮作为与元军作战的献金。待各部人马渐多后,按照刘正风令多在城外驻扎,并分别划拨了数量不等的良田,大家才多少有了恢复农事,收容流民的心思。
与于志龙注意招纳不同人才的策略不同,这些人所部几乎都是粗人,于志龙颁行诸项措施有谢林等参赞,规划。步骤,奖惩条例等一一对应,虽然总体粗糙,但已成体系,可行性较强。诸将的做法类似于放羊式自理,给部下和流民分了田亩和部分农具,牲畜后,几乎不再关心。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别人还不在意,刘正风却对于志龙开始上了心。
这个年轻人不仅敢战,敢冒险,似乎还很会笼络人心,无形中对自己产生一股压力,这次大胜,于志龙和靖安军声名鹊起,风头之劲一时无两。即便是自家婆娘平时不关心事的,如今也在枕边道:“飞将军名头响亮,现城内外人皆赞之,青壮者以入其军为荣,长此以往,王何自处?”
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刘正风渐渐看于志龙的目光多了些意味。而刘启不知怎的,这几日也常常在刘正风耳边聒噪,似有似无的提到:“一军不可有二主,倘主弱仆强,奈何?”此时,刘正风有些后悔不该当初轻易同意将城外大片土地划归靖安军手中。
但话已出口,再收回就不易。刘正风只得暗下心思。
见于志龙辖区内热火朝天,刘正风等也想比照行事,只是这些事物碎且杂,非精干、有经验之人不可为,即便是于志龙现在也急缺人才,更不论其余各部了。
战前战后这几日谢林多方筹划,募集军需,整修城防,安顿伤亡将士,曲波等看在眼里,对其才干不由钦佩,也曾禀告刘正风,刘正风有时也在考虑是否该贴召贤榜了。
后刘正风召谢林数次面谈民事,但是谢林对其虽然非常恭谨,自己也许了许多好处,不过谢林只称尽心办事,拜谢不已,却难有交心之感。
营帐内,此时谢林提出属地民事等,于志龙,赵石,纪献诚均默默思虑。
须臾,赵石道:“前者按照大人所令,所属各地已经展开耕作,若无意外,当在明春可增田亩三万三千亩,而翻耕的荒田,下田也不下八千亩,新增的湾塘有大小数十,各类牧草山林之地至少也有数万亩,若能完成耕作,下种,只要明年我军继续据有此地,倘收成无碍,相信可解粮米短缺之患。”
“城外另有大小马场四千余亩,常年被周围侵占,多已为田,这次索性改场为田罢了。”赵石道。
“马场已废,不值恢复,就此归田。”于志龙赞同。
当其时,元廷在北方圈定各大马场,并设有14个官马道,由太仆寺统领。
中原、腹里的牧场就有:辽阳、大同、太原、庐州、饶州、安西王府、冠州、恩州、高唐州、大都、真定、益都、山东、河南、怀孟、清池县、南皮县、广平等地。内地各郡县亦有牧场。
益都路临朐治下也有数千亩供养马之
用。不过元廷经年,很多地域逐渐被周遭大户等侵占,改为农田,这些马场已是名不副实。
纪献诚接着道:“耕作一事极占劳力,我部还需众多青壮者入军,将军有结社合作之法,又有牛马之助,估计可节省不少劳力。要想坚持到来年秋收,靖安军非得有大兴旺不可!顺天军中其他各部皆不可持!”
“也不尽言,顺天王和于世昌部还是能打的。”赵石说了句公道话,老万,夏侯几人的部属是疏于操练,与鞑子交手吃了大亏。当初大人曾向诸将传授练军之道,可惜彼等皆未放在心上。”
赵石接着肃然道:“鞑子大败,估计近期不会再有来剿之意,然鞑子已四面围堵,若困守一地,绝无生机,我部一战实力尽显,已再无隐秘必要,当下要务一是整军伍,二是兴民生。属下以为应通令全军,严军纪,定军心,尽快施行练军之道。一者防鞑子再犯,二来寻机作战,击破鞑子的围困,方有我军一线生机。至于顺天王等对我的一些想法,大人和谢兄可以出面多做周旋,以不生嫌隙、冲突为宜。”
谢林听到赵石此话则禀道:“兴民生,复农事,皆属下之本职也,当效死力。只是有一事还请大人定夺?”
“何事,道来。”于志龙知谢林精干,不是难度极大非一己之力可解决的,不会轻易开口。
“这耕翻田地急需大量畜力,前期为了我部作战,几乎将所有马匹征入军中,现在各地农户手中只有驽牛可用,且数量远远不够应付,而青壮男子多入军中,属下恳请大人将部分驽马散归农事。以便尽快完成今年的垦荒。”
于志龙和赵石,纪献诚不禁犹豫了,在临朐缴获的马匹几乎全部被用于这次作战,上千匹战马战后可用着仅余八成,幸好缴获了元军的战马四百余匹,否则顺天军再建各部骑军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这些缴获的战马可不是全部归属靖安军,实际上刘正风只答应给于志龙一百五十匹战马作为补偿。而吴四德此战共计损失的战马几乎也是这个数。
发展是未来必有之路,骑军急需扩编,吴四德可是瞪着一双圆眼,亟不可待的等着这批战马入营呢!
若依谢林之言,现在骑军不仅不会扩编,还要在骑军中淘汰劣马归农,这吴四德必是第一个不答应。
“不知农事尚需多少马力?”纪献诚问询谢林。
“若是考虑全城耕作,不会少于六百之数,若仅是先照应我靖安军所部,约三百匹。”谢林在心中默默算计后回道。
“这么多!”赵石、纪献诚皆皱眉。益都路是元廷所圈定马场之地,原先本不缺马牛,但是这些年马政废弛,且连年灾祸,元廷连连大量和买以及拘刷马,导致腹里和中原之地的牛马迅速减少,至正年后元廷不得不自蒙古草原大量和买以资国用。
当初定下东行之策,部分是因为此处马场多,可能多牛马,利于民耕和军用,不料夺城后谢林一介绍,原来此地的蓄养牲畜数目与滨、棣之地无二。
元廷始设群牧所,后改立太仆寺,掌统领全国14道国家牧场。在至顺年间,14个大牧场减少为10个大牧场。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1、刷马。2、官牧场被权豪势要者所占领。3、官牧场被政府放垦种地。如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益都诸处牧马之地为民所垦者,亩输租一斗太重,减为四升。4、皇帝以官牧场赐给大臣。5、自然灾害。
拘刷马,亦称刷马、括马,即强制、无代价地征收马匹。
谢林鼓掌附和:“赵将军所言极是,属下自任伪元诸职,已历多年,目中所及,难见伪元真正爱民,恤民之政之大举颁行,即使偶有益政,但上下不畅,权商勾结,侵民若火,倒行逆施,比比皆是。譬如十一年钞法更新,本是佳事,无奈一是料纸极差,用未久辄腐烂,不堪倒换,一是多印滥支,钞值大贬,更有闻权贵私下滥印元钞以取暴利者,未两年,便及虚钞泛滥,钞值随贬,民众苦不堪言。”
“若非将军仁义,属下哪能迷途知返,为我汉家百姓新生尽绵薄之力。”谢林不忘于志龙,欠身施了一礼,“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属下虽见顺天军众多将佐者,均远不如将军知民情,解民意,以复兴汉室为己任,这惠民施政实为我部倡义举,聚人心之利器。”
“城内自有刘天王等顺天军各部关注,我等若是大展拳脚必掣肘多多,反不如在城郊更能纵意行事,只要诸般事项行之有效,自会有另一番天地。将军所言兴农事之事,正当时也!”
正通宝钞颁行,《元史?食货志》:“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胜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
谢林说这么多话,除了表忠心外,也是回应自己与赵石等人前期恳请于志龙在城外积蓄力量,有所隐,免得太早显露实力,引得他人猜忌。
实际上,各家头领莫不有自己的小心思。于志龙只是觉得现大敌当前,还是团结为重,再说自己已是一家独大,若再有特立独行之举,未免招摇。废藉,核田,分地,收缴钱粮等倒是可以做些手脚,这人马筹建、补充,倒不急于有所隐藏。如此作为,一旦显露,必然会引发他人猜想。
不过,赵石、谢林还是希望在人马上有所隐。人心隔肚皮,有些手段不是坏事。于志龙略一思索,遂纳其言。
既然世道多艰,行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太过顾忌他人之意,若是误了自己的大事,悔之晚矣!
这也是与刘正风上台时间太短,实力有限,本人又有些志大才疏有关。若是于海尚在,赵石、纪献诚、钱正或许就未必有这么急的心思。谢林则是难以看好刘正风,虽然后来刘正风数次召他谈心叙事,不过见其多是关注钱粮筹措,家居华厦,奴婢侍奉等,遂冷了心。
几人一番斟酌商议,决定先在远离县城的刘家庄等处,大力推行各项民政之策,尽快恢复农事水利,并特地隐藏了部分新建士卒的数目。其实这些新增士卒部分是采石场原先病弱之人,经修养了十来日后得以康复,因为家乡多在元廷治所,一时归不得,索性入了靖安军;部分是当地各色小民或流民投附。
隐下部分军力,也有避开城内外元军探子的因素。毕竟顺天军大规模招募兵员,编练军伍,益都城绝不会置之不理。各批暗探,探马绝不会少,而顺天军多数将士皆是新卒,缺乏有效编训,与元军的战力非同日而语,若无些手段,怎能出奇制胜?
于志龙内心深处未尝没有执掌一方牛耳的心思,生逢乱世,正是我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大好时机,若是一直尾附人后,供人驱使,纵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过故史重现,但对自己志向最终能有多少益处?
不过这些心思和举措还不宜此时公然行事,田
烈就不知晓。所以谢林才找个理由,暂别了田烈,孤身再入营与于志龙商议。就是在靖安军里也只是局限在这几人明白,以免人多嘴杂,惹出变故。
收流民,垦荒田,结社工,诸般措施也曾由于志龙和谢林向刘正风禀告,不过刘正风此时尚沉浸在入城的喜悦中,对此不甚看重,故于志龙首先在靖安军在所属地域大张旗鼓的先做了起来。这份热闹令刘正风、万金海、刘启等人后来不免侧目而视。
前期大家是急着进城,分财分宅,扩编部属,甚至要求各家大户、商铺纷纷缴纳钱粮作为与元军作战的献金。待各部人马渐多后,按照刘正风令多在城外驻扎,并分别划拨了数量不等的良田,大家才多少有了恢复农事,收容流民的心思。
与于志龙注意招纳不同人才的策略不同,这些人所部几乎都是粗人,于志龙颁行诸项措施有谢林等参赞,规划。步骤,奖惩条例等一一对应,虽然总体粗糙,但已成体系,可行性较强。诸将的做法类似于放羊式自理,给部下和流民分了田亩和部分农具,牲畜后,几乎不再关心。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别人还不在意,刘正风却对于志龙开始上了心。
这个年轻人不仅敢战,敢冒险,似乎还很会笼络人心,无形中对自己产生一股压力,这次大胜,于志龙和靖安军声名鹊起,风头之劲一时无两。即便是自家婆娘平时不关心事的,如今也在枕边道:“飞将军名头响亮,现城内外人皆赞之,青壮者以入其军为荣,长此以往,王何自处?”
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刘正风渐渐看于志龙的目光多了些意味。而刘启不知怎的,这几日也常常在刘正风耳边聒噪,似有似无的提到:“一军不可有二主,倘主弱仆强,奈何?”此时,刘正风有些后悔不该当初轻易同意将城外大片土地划归靖安军手中。
但话已出口,再收回就不易。刘正风只得暗下心思。
见于志龙辖区内热火朝天,刘正风等也想比照行事,只是这些事物碎且杂,非精干、有经验之人不可为,即便是于志龙现在也急缺人才,更不论其余各部了。
战前战后这几日谢林多方筹划,募集军需,整修城防,安顿伤亡将士,曲波等看在眼里,对其才干不由钦佩,也曾禀告刘正风,刘正风有时也在考虑是否该贴召贤榜了。
后刘正风召谢林数次面谈民事,但是谢林对其虽然非常恭谨,自己也许了许多好处,不过谢林只称尽心办事,拜谢不已,却难有交心之感。
营帐内,此时谢林提出属地民事等,于志龙,赵石,纪献诚均默默思虑。
须臾,赵石道:“前者按照大人所令,所属各地已经展开耕作,若无意外,当在明春可增田亩三万三千亩,而翻耕的荒田,下田也不下八千亩,新增的湾塘有大小数十,各类牧草山林之地至少也有数万亩,若能完成耕作,下种,只要明年我军继续据有此地,倘收成无碍,相信可解粮米短缺之患。”
“城外另有大小马场四千余亩,常年被周围侵占,多已为田,这次索性改场为田罢了。”赵石道。
“马场已废,不值恢复,就此归田。”于志龙赞同。
当其时,元廷在北方圈定各大马场,并设有14个官马道,由太仆寺统领。
中原、腹里的牧场就有:辽阳、大同、太原、庐州、饶州、安西王府、冠州、恩州、高唐州、大都、真定、益都、山东、河南、怀孟、清池县、南皮县、广平等地。内地各郡县亦有牧场。
益都路临朐治下也有数千亩供养马之
用。不过元廷经年,很多地域逐渐被周遭大户等侵占,改为农田,这些马场已是名不副实。
纪献诚接着道:“耕作一事极占劳力,我部还需众多青壮者入军,将军有结社合作之法,又有牛马之助,估计可节省不少劳力。要想坚持到来年秋收,靖安军非得有大兴旺不可!顺天军中其他各部皆不可持!”
“也不尽言,顺天王和于世昌部还是能打的。”赵石说了句公道话,老万,夏侯几人的部属是疏于操练,与鞑子交手吃了大亏。当初大人曾向诸将传授练军之道,可惜彼等皆未放在心上。”
赵石接着肃然道:“鞑子大败,估计近期不会再有来剿之意,然鞑子已四面围堵,若困守一地,绝无生机,我部一战实力尽显,已再无隐秘必要,当下要务一是整军伍,二是兴民生。属下以为应通令全军,严军纪,定军心,尽快施行练军之道。一者防鞑子再犯,二来寻机作战,击破鞑子的围困,方有我军一线生机。至于顺天王等对我的一些想法,大人和谢兄可以出面多做周旋,以不生嫌隙、冲突为宜。”
谢林听到赵石此话则禀道:“兴民生,复农事,皆属下之本职也,当效死力。只是有一事还请大人定夺?”
“何事,道来。”于志龙知谢林精干,不是难度极大非一己之力可解决的,不会轻易开口。
“这耕翻田地急需大量畜力,前期为了我部作战,几乎将所有马匹征入军中,现在各地农户手中只有驽牛可用,且数量远远不够应付,而青壮男子多入军中,属下恳请大人将部分驽马散归农事。以便尽快完成今年的垦荒。”
于志龙和赵石,纪献诚不禁犹豫了,在临朐缴获的马匹几乎全部被用于这次作战,上千匹战马战后可用着仅余八成,幸好缴获了元军的战马四百余匹,否则顺天军再建各部骑军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这些缴获的战马可不是全部归属靖安军,实际上刘正风只答应给于志龙一百五十匹战马作为补偿。而吴四德此战共计损失的战马几乎也是这个数。
发展是未来必有之路,骑军急需扩编,吴四德可是瞪着一双圆眼,亟不可待的等着这批战马入营呢!
若依谢林之言,现在骑军不仅不会扩编,还要在骑军中淘汰劣马归农,这吴四德必是第一个不答应。
“不知农事尚需多少马力?”纪献诚问询谢林。
“若是考虑全城耕作,不会少于六百之数,若仅是先照应我靖安军所部,约三百匹。”谢林在心中默默算计后回道。
“这么多!”赵石、纪献诚皆皱眉。益都路是元廷所圈定马场之地,原先本不缺马牛,但是这些年马政废弛,且连年灾祸,元廷连连大量和买以及拘刷马,导致腹里和中原之地的牛马迅速减少,至正年后元廷不得不自蒙古草原大量和买以资国用。
当初定下东行之策,部分是因为此处马场多,可能多牛马,利于民耕和军用,不料夺城后谢林一介绍,原来此地的蓄养牲畜数目与滨、棣之地无二。
元廷始设群牧所,后改立太仆寺,掌统领全国14道国家牧场。在至顺年间,14个大牧场减少为10个大牧场。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1、刷马。2、官牧场被权豪势要者所占领。3、官牧场被政府放垦种地。如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益都诸处牧马之地为民所垦者,亩输租一斗太重,减为四升。4、皇帝以官牧场赐给大臣。5、自然灾害。
拘刷马,亦称刷马、括马,即强制、无代价地征收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