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公检法辞职前后的生存之道解析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入编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人类社会的运行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依然遵循着某些规则,无论是支持这些规则还是反对这些规则,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你始终要在这些规则的支配下生存,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其中一部分规则,范围限于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对律师行业不一定适用,但相信某些原理都是相通的。
此外,仅为一家之言,讲述出来以便大家了解这些生存手段,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站队是术的根本
站队之术无论体制内外辞职前还是辞职后均适用。这一点在往期文章《拿出自己的勇气再谈从公检法辞职》里面有提及过。这也是安身立命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在同一环境和范围下,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站队就是相当于给自己贴标签、打烙印,甚至有可能得罪别的队伍。
不站队是不行的,不站队连门都进不了,意味着你对谁都没有价值,不是可用之人。如果你势单力薄、实力较弱,那谁都可以骑在你头上拉屎拉尿。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站队,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站队。即使你无意站队,也会不自觉成为队中人。所以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想做成事必须站队,站队意味着你做事会有队伍资源全方位的支撑。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如何站队、站队的要点在哪里?选和自己三观最相一致的人为领路人,三观不一致是没办法合作的,就算站了队也得被踢出队伍之外。说到这里不得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强调一下站队的重要性。站队就像是选平台,选风口,选对了,哪怕你资质平平,平台的力量会放大你的能力。只要你坐上了对的班车,提拔也会飞快,俗称坐直升机,再猛一点就是坐火箭。
站队后需要注意什么?站好队以后,要了解不同队伍是哪些人,不要在表面上和任何人交往过密。不要轻易评价他人、在私下场合发表对其他人的看法。因为话没有说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话说出去以后,你就是它的奴隶。如果因为你乱说乱动,给队伍带来麻烦,那队伍为了自保,很有可能和你划清界限,使你成为弃子甚至牺牲品。你要明白自己站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借助队伍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队伍和自己的共同目标,而不是逞口舌之快,口惠而实不至的事坚决不能做。
站队首先是要表现出自己对领导的忠诚。这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下的各大项均可做参考,就不在这条里细谈了。
其次是坚决执行领导指示,维护领导威严。领导都非常在意威严,领导自己可以表现得平易近人,但你要时刻保持维护领导威严的意识。
再次是以合适的机缘上交合适的把柄,这个把柄不能是不疼不痒的小缺点,但也不能是一剑封喉可以要了你小命的,具体这个度要自己揣摩。领导握有你的把柄,一是在内心会有安全感,认为你不会对他有威胁,二是可以制衡你,使你不能轻易反水。
最后就是经常汇报思想。最简单的办法是早请示,晚汇报,让领导时刻掌握你的动向和想法,这样会让领导感觉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领导的决策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站队后还能换队伍吗?换队伍自古都是大忌。背叛的代价是各方均不会信任他。因为背叛一次,就有可能背叛第二次,吕布被称为三姓家贼就是这样,历史上有了污点,后面表现的再忠诚,就算喊爹别人都不会信。
比如前段时间落马的某部级大佬,职业生涯反复横跳,队伍换来换去,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顺便说一句,一个人能让上面大哥骂,下面小弟也骂,外头各行各业也一起骂,能混到这种地步和评价还真是让人小刀插屁股,开了眼了。
二、“少说话多做事”的正确理解
这是一句经典的名言,但是绝对不能按着字面意义上去理解,机械理解和应用“少说话多做事”是大错特错。
有时候领导心里想说的话,需要说,他自己又不能说出来的时候,你要判断清形势,敢于站出来替他说,替他扛,替他挡枪或捅马蜂窝。你只要是真的为了领导的意图去开火,后果领导会帮你兜着。有些时候,你就是要唱黑脸,让领导做好人。不然领导想做好人收买人心,你不给他机会啊。领导需要一个精明的下属,但是他不需要表现的过于精明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不智”,反而需要一个稍微有些“冒失”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英明。许多大员在上级面前,乖巧幼稚的像小学生,像和珅一样领导都喜欢。像杨修一样跟曹操抖机灵甚至耍滑头,让领导下不来台的下场一定是会被领导借机整顿。
少说话多做事不一定就是对的,有很多情况下,“少说话多做事”只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个胆小怕事的庸才。少说话多做事,应该是“少说错误的话,多做正确的事”,再引申一下可能是:“多说正确的话,少做愚蠢的事”。所以,多说话少做事不一定就是错的。
做事是要做正确的事,关键的事,不做无用之事,甚至重要时刻要有担当,敢于主动立军令状。大部分人认为,立了军令状一旦失败就会被制裁,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看法。立了军令状,只会让领导觉得你这人有能力有担当敢于任事,即使失败了,他也不太可能会真的制裁你,反而会帮你找理由:为啥这事完不成,我看不是xx的问题,是环境问题,是地球旋转突然变慢的问题等。
能做领导的,一般智商都不低,有一个下属站出来主动扛旗,主动解你忧愁,第一印象那是极好的,他要鼓励这种行为,如果一个人主动扛了任务,失败了领导去把他制裁重了,那哪个下属以后还敢主动扛事?如果这点道理领导都不懂的话,那毋庸置疑,他这领导位置是大风吹来的。
三、给领导送礼送的是“礼物”吗?
给领导送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体制内逢年过节带两瓶廉价酒、一提不值钱的土特产去看看领导会有明显的效果?看新闻报道里为什么提拔的时候送个几万块钱就能管用,领导缺那几万块吗?他如果想贪钱,使用管理行业、项目的职权,想捞大钱不要太容易,那点钱根本不入眼,实际上,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礼送的并不是礼,而是情。
给领导送礼的真正含义是代表你是一个饮水思源的人,对领导有感恩之心。你想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你首先要让领导感受到你重视他,当领导的哪个都希望得到下属的尊重和理解。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说的就是你要想得到关照,就要主动上门求教,还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请求领导在人生的道路上,以他掌握的资源、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智慧,给予你指导和帮助。但是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不会是凭空送上门、天上掉馅饼自动砸到你头上的。免费轻易得来的东西,首先是人就会不懂得珍惜;其次是你还以为是自己有能力,理所当然就应该提拔你呢;三是卖领导个人情,领导都喜欢培养提拔年轻人,用手中的权力,“桃李遍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也是维护站队的一种表示和形态。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是看谁能取得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全方位的。通过送礼站队、获得高人点拨、领导催化加速度,就是不对称竞争的一种。话说回来,体制外各行各业的竞争大家不都是在想方设法谋取不对称竞争优势吗?
反过来讲,在领导帮助过你以后,你碍于脸面不敢去看望一下领导,甚至不敢说一句感激的话,在领导心里会怎么想:“此人无感恩之心,不通人情事故,不可用。”,其实你内心非常感激他,只是难以启齿,这反而让双方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四、文武双修是重要技能
很多体制内的小兄弟论办案业务能力杠杠的,可是到了提拔的时候却往往不如那些秘书,原理何在?不会写啊,能写是什么意思?能写就是会给领导吹,甚至领导有时候不好意思自己吹的时候,要能摸准脉膊替他吹出来。只要用心写,就会很快进入领导的视线。这算是最有尊严的提拔方式了,全靠自己的才华,体制外就不一样了吗?一样的,体制外企业里同样是需要广笔好的人才,否则就不会有声讨华丽ppt之舆论了。
写作的时候,最能揣摩领导的心思,有领导的格局和眼光。你就成为领导的智囊,是最有机会经常跟随领导出门的,提拔的速度是跟出现在领导面前的频次成正比的。你看一下大领导的简历,大多数都是有做秘书或者研究室工作经历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领导身边人,可以最快学习到领导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
为什么要吹?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领导也不一定就全为了自己,当然领导为了自己是大多数原因,但领导需要政绩啊,需要上面的肯定,上面肯定了之后,对他自己,对单位都是巨大的好处,所以你也不一定就要吹捧他,你可以吹捧单位嘛。光会干,不会说,其实无论是对你,对领导、对单位整体而言,并不一定是好事。领导自己有了上级重视的机会,对单位或部门而言,可以争取更多的项目财政支持,可以带来更多的岗位级别提拔。只要提拔一个人,就会带来连锁效应,一条线上的一串人都可以往前进一步。所以无论是对上,对下都是有好处的。
六、敢于张口要求领导帮你办私事是双重得利
个人有一些小麻烦小事,而领导又能轻松处理的话,很多小兄弟会羞于启齿,觉得和领导又不熟,又怕给领导添麻烦,开口了还怕被拒绝,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思想。比如孩子上个幼儿园小学、父母就医找专家、老婆找工作或调动之类,恰好你领导能办,你找领导,能办也就给你办了,毕竟,关心干部职工家庭,也是领导的工作内容之一,哪个领导不想得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
这种小事你找了他,凡是明智的领导都会去想办法解决,而且很可能从此之后将你视为自己人,这也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上交把柄,这才是实情。当然,求领导办事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在领导心情好又不忙的时候当面说。事情分轻重缓急,并且必须是你自己的小家庭里的事,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就不要开口了。
为什么求他办事以后,他反而会把你当自已人?原理在于因为你欠了领导一个大大的人情,领导认为他有恩于你,你会感激他,也不会在背后捅他的刀子,反而他会更加信任你,视你为嫡系。当然了,你捅个大篓子有大忙他压根办不了的事,那就别找了,找他他解决不了反而尴尬,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七、正确理解“会做事与会做人”的关系
很多小兄弟认为,我能力强、知识多、闷头干活,就看着清高,就会被排挤,进而愤愤难平,个别的还会躺平开始摆烂,有些情况下这是对的,有些情况下,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实情是能力强和会做人并不冲突,会做人的多数也会做事,反而不会做人的多数也做不好事。
什么才叫能力强?每个人都会放大自己的功劳和能力,这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并不好客观衡量。并不是你做的多了就代表你能力强,而是关键时候你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你没有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的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你确实不需要会做人,反正没了你这地方都运转不了,大家都得一起倒霉,这时候可能不需要会做人,领导也得把你捧在手心。
但是实情是这样吗?实情是大部分人的工作能力都是可替代的,你能做别人也能做,这就不叫能力强。这只是普通人罢了,与此对立的问题在于,还有一些人既会做事他还会做人。要提拔的时候,会是谁有优势那就显而易见了。所以说大隐隐于市,出世不易,入世更难。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八、在道德上不要对人要求过高,能换位思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什么领导和同事会做出你不理解的事,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和方向也不一样,掌握的信息和需要作出的选择不同。所以有时你哪怕认为领导是错的,不理解,但是也要维护坚决执行,因为领导看的是全局,是上一个层面的事。自己如果也站在那个位置上会做的“错”事,那自己心里就不必要反感,不要严于律人,宽于待已。
即使领导有时迫不得已做了一些违背自己甚至违背全单位意愿的事,你以为他内心就爽吗?其实可能最为难、最痛苦的是他,如果你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难处,他就会感觉遇到了知音,虽然他不会表现出了或者说出来,但是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这里说的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你要学会换位思考,假设你站在那个位置上,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如果你也会,那么毋庸指责愤愤不平。
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锦人添花能让人记住的少,雪中送炭往往让人铭记一生。从感情投资的角度来说,锦上添花属于追涨,回报率并不明显,雪中送炭属于抄底,回报率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能在领导遇到麻烦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帮领导一把,那恭喜你,中奖了。因为这样的机会极少。
拿教员与小桂举例,教员只所以自始至终都要留一手,最关键的是因去窑洞里看他,敢于开“钢铁公司”公开的宣扬教员是正确的,最后因为这事小桂被打击,这种雪中送炭、共患难的经历来说,只要是人,都会难以忘怀,最后即使因为意见不同被斗争了,教员也要留一手,因过患难,雪中送过炭 ”,别人想整狠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过我啊,因为支持我差点被别人整死,他是我的人啊。”所以才有了小桂三起三落,落而不倒,落而复起。
十、关键时刻要敢于和领导谈论政治观点
知道图片中的那三位是谁吗?能认出两个的再往下看,不知道的这段就不用看了,看了也白费,反而容易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话推导出不恰当的结论带来不恰当的结果。
政治观点是最容易让男人产生共鸣引为挚友或者让人关系破裂造成仇敌的话题,没有之一。根源在于政治观点不同是因为最基础的看世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是根值于潜意识里的根本不同。
比如左富论和资本论。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论政治的唯一作用就是必然发生观点严重冲突。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谈政治观点,关键时刻,在与领导私聊或者酒桌上时完全可以谈,适用于所有热点话题、包括国内热点、国际热点、经济热点等等,但是谈之前必须把握好相谈之人的脉搏,相反政治观点立场的人在看待这些聊天执点话题时看法也是相反的,如果你有充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是完全可以通过底层政治观逻辑而推断出来,直接顺着谈甚至提前讲出他的心里看法,有时反而会更有成效,将你引为知已,认为你与众不同。
但是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往往就在于他往往擅于隐藏这些核心看法,层级越高的领导他越会隐藏,他嘴上讲的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看法,甚至可能是相反的,此时就要正确判断好处理办法。拿贝利亚举例,贝利亚在斯大林时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极左派,但他在斯大林死后的所作所为明显能看出他是向右的改革派。
如何判断领导的政治观点倾向,有一个最经典的判断方式,当代社会里爱看历史的往往向右,看的越多越向右,手不释卷那就是大右。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刚刚从公检法体制内辞职到企业或者做律师的读者们,莫要在体制外同事圈和领导面前讲防疫封控和放开话题,特别是不要在国家目前已经放开的情况下仍然公开讲支持封控,否则我也不好说了。
十一、不要做杠精
很多朋友,读了很多书,也确实知识渊博,但是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发挥方法。有的用于工作生活中,成了曾国藩,有的却用在了抬杠身上,成了祢衡。发现别人讲的不对的时候就果断站出来好为人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学冠天下,身边人都是糊涂蛋,其实身边不吱声的部分人可能比你还懂,比你知识历史还渊博,只是人家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说出来并没有任何卵用而已,即使要指出来,也可以用委婉的话。
比如说同样一句话,酒桌上有人说:“杨广是个昏君”。杠精就会直斥“杨广是个昏君?历史读的少”,然后例举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功绩。而会讲点的话的就会说:“对,杨广是挺昏庸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看了些书,对杨广有了一点别的看法,比如说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你是要说事,还是要怼人,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当你有了经济思维,你就不会做杠精了。因为在无关之事上驳倒别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让你失去一条可能的路,实在是损人不利己,得不偿失。
十二、跨级画饼与任劳任怨
有些小兄弟吧,对一些常见的领导艺术看不透,看不懂总以为隔好几级的大领导真是懂人心,真理解基层,动不动就把人家开会讲的“要从优待x,保证好他们的福利和休息时间”之类的话当真,然后心怀感激,反过来怎么看自己的领导都是二货。
实情却是这招叫做大领导的隔空画饼之术。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真实的是大领导开大会讲完这话,随后就把你领导叫过来开会:“tm都给我好好干,别tm出事,都给我看好了,出了事我撤你的职。”
所以有一句话叫任劳任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一类人的要求,错了,这其实是对两类人的要求。任劳是指小兵,当小兵你就要好好干工作。任怨才是对小领导们的要求,不要怕得罪人,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要把事情干好,要应付好下面小兵的埋怨,不要把怒气引到大领导头上来,这才是任劳任怨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一把手对每个基层员工都平易近人,那些副职或者中层领导对下属会比较苛刻的原因。
十三、守信是核心基础
其它12条谈的是术、法,但守信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道”,有术有道的是君子,有术无道的是小人。守信既是正道的要求,也是小道的标准,如果没有守信的本性在内,那本篇内容就不用看了,反复无常、出口既不遵循的小人追龙术也不是不存在,但是结局往往是最悲惨的。因为无信之人其实是违反了所有人类社会基础规律的,最终一定会被规律所抛弃至死。
无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人们所有的收益都是源于合作,一旦被他人内心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当于被他人制裁,直接失去合作机会。每失信一次,就断一条出路,经常失信,路就会越走越少,直到无路可走。这就是近来常说的“社会性死亡”。
例如,济阳的一个商人过河时船沉没了。他抓起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听到了声音。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济阳首富,如果你能救我,我就给你100两黄金。”被救上岸后,商人转过脸拒绝承认。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备他没有遵守诺言,食言。富人说:“作为一个渔夫,你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难道你不满足于突然得到十两金子吗?”渔夫只好不高兴地离开了。没想到,后来这位富翁又在原地翻船了。当有人想救他时,被他欺骗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不守信用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齐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震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再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
前面是两个反面的例子,下面再举一个人信誉好而获益的正面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但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否则一旦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愿意帮助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只能等着在灾难中死去。因为人们要出卖或者陷害一个好人,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谴责,还是外部的舆论评价都会让他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人们放弃或者说出卖一个小人,内心的道德成本是极低的。
说了这么多,既没有说全,也没有说透,更不是什么首创,以上所述不只适用于体制内,对体制外也大多适用,是一些共性问题,还是那句话,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同时笔者一不是专业写手,二不以自媒体为业,写东西只是业余爱好,请各位板砖轻拍。
人类社会的运行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依然遵循着某些规则,无论是支持这些规则还是反对这些规则,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你始终要在这些规则的支配下生存,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其中一部分规则,范围限于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对律师行业不一定适用,但相信某些原理都是相通的。
此外,仅为一家之言,讲述出来以便大家了解这些生存手段,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站队是术的根本
站队之术无论体制内外辞职前还是辞职后均适用。这一点在往期文章《拿出自己的勇气再谈从公检法辞职》里面有提及过。这也是安身立命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在同一环境和范围下,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站队就是相当于给自己贴标签、打烙印,甚至有可能得罪别的队伍。
不站队是不行的,不站队连门都进不了,意味着你对谁都没有价值,不是可用之人。如果你势单力薄、实力较弱,那谁都可以骑在你头上拉屎拉尿。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站队,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站队。即使你无意站队,也会不自觉成为队中人。所以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想做成事必须站队,站队意味着你做事会有队伍资源全方位的支撑。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如何站队、站队的要点在哪里?选和自己三观最相一致的人为领路人,三观不一致是没办法合作的,就算站了队也得被踢出队伍之外。说到这里不得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强调一下站队的重要性。站队就像是选平台,选风口,选对了,哪怕你资质平平,平台的力量会放大你的能力。只要你坐上了对的班车,提拔也会飞快,俗称坐直升机,再猛一点就是坐火箭。
站队后需要注意什么?站好队以后,要了解不同队伍是哪些人,不要在表面上和任何人交往过密。不要轻易评价他人、在私下场合发表对其他人的看法。因为话没有说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话说出去以后,你就是它的奴隶。如果因为你乱说乱动,给队伍带来麻烦,那队伍为了自保,很有可能和你划清界限,使你成为弃子甚至牺牲品。你要明白自己站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借助队伍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队伍和自己的共同目标,而不是逞口舌之快,口惠而实不至的事坚决不能做。
站队首先是要表现出自己对领导的忠诚。这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下的各大项均可做参考,就不在这条里细谈了。
其次是坚决执行领导指示,维护领导威严。领导都非常在意威严,领导自己可以表现得平易近人,但你要时刻保持维护领导威严的意识。
再次是以合适的机缘上交合适的把柄,这个把柄不能是不疼不痒的小缺点,但也不能是一剑封喉可以要了你小命的,具体这个度要自己揣摩。领导握有你的把柄,一是在内心会有安全感,认为你不会对他有威胁,二是可以制衡你,使你不能轻易反水。
最后就是经常汇报思想。最简单的办法是早请示,晚汇报,让领导时刻掌握你的动向和想法,这样会让领导感觉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领导的决策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站队后还能换队伍吗?换队伍自古都是大忌。背叛的代价是各方均不会信任他。因为背叛一次,就有可能背叛第二次,吕布被称为三姓家贼就是这样,历史上有了污点,后面表现的再忠诚,就算喊爹别人都不会信。
比如前段时间落马的某部级大佬,职业生涯反复横跳,队伍换来换去,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顺便说一句,一个人能让上面大哥骂,下面小弟也骂,外头各行各业也一起骂,能混到这种地步和评价还真是让人小刀插屁股,开了眼了。
二、“少说话多做事”的正确理解
这是一句经典的名言,但是绝对不能按着字面意义上去理解,机械理解和应用“少说话多做事”是大错特错。
有时候领导心里想说的话,需要说,他自己又不能说出来的时候,你要判断清形势,敢于站出来替他说,替他扛,替他挡枪或捅马蜂窝。你只要是真的为了领导的意图去开火,后果领导会帮你兜着。有些时候,你就是要唱黑脸,让领导做好人。不然领导想做好人收买人心,你不给他机会啊。领导需要一个精明的下属,但是他不需要表现的过于精明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不智”,反而需要一个稍微有些“冒失”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英明。许多大员在上级面前,乖巧幼稚的像小学生,像和珅一样领导都喜欢。像杨修一样跟曹操抖机灵甚至耍滑头,让领导下不来台的下场一定是会被领导借机整顿。
少说话多做事不一定就是对的,有很多情况下,“少说话多做事”只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个胆小怕事的庸才。少说话多做事,应该是“少说错误的话,多做正确的事”,再引申一下可能是:“多说正确的话,少做愚蠢的事”。所以,多说话少做事不一定就是错的。
做事是要做正确的事,关键的事,不做无用之事,甚至重要时刻要有担当,敢于主动立军令状。大部分人认为,立了军令状一旦失败就会被制裁,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看法。立了军令状,只会让领导觉得你这人有能力有担当敢于任事,即使失败了,他也不太可能会真的制裁你,反而会帮你找理由:为啥这事完不成,我看不是xx的问题,是环境问题,是地球旋转突然变慢的问题等。
能做领导的,一般智商都不低,有一个下属站出来主动扛旗,主动解你忧愁,第一印象那是极好的,他要鼓励这种行为,如果一个人主动扛了任务,失败了领导去把他制裁重了,那哪个下属以后还敢主动扛事?如果这点道理领导都不懂的话,那毋庸置疑,他这领导位置是大风吹来的。
三、给领导送礼送的是“礼物”吗?
给领导送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体制内逢年过节带两瓶廉价酒、一提不值钱的土特产去看看领导会有明显的效果?看新闻报道里为什么提拔的时候送个几万块钱就能管用,领导缺那几万块吗?他如果想贪钱,使用管理行业、项目的职权,想捞大钱不要太容易,那点钱根本不入眼,实际上,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礼送的并不是礼,而是情。
给领导送礼的真正含义是代表你是一个饮水思源的人,对领导有感恩之心。你想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你首先要让领导感受到你重视他,当领导的哪个都希望得到下属的尊重和理解。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说的就是你要想得到关照,就要主动上门求教,还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请求领导在人生的道路上,以他掌握的资源、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智慧,给予你指导和帮助。但是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不会是凭空送上门、天上掉馅饼自动砸到你头上的。免费轻易得来的东西,首先是人就会不懂得珍惜;其次是你还以为是自己有能力,理所当然就应该提拔你呢;三是卖领导个人情,领导都喜欢培养提拔年轻人,用手中的权力,“桃李遍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也是维护站队的一种表示和形态。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是看谁能取得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全方位的。通过送礼站队、获得高人点拨、领导催化加速度,就是不对称竞争的一种。话说回来,体制外各行各业的竞争大家不都是在想方设法谋取不对称竞争优势吗?
反过来讲,在领导帮助过你以后,你碍于脸面不敢去看望一下领导,甚至不敢说一句感激的话,在领导心里会怎么想:“此人无感恩之心,不通人情事故,不可用。”,其实你内心非常感激他,只是难以启齿,这反而让双方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四、文武双修是重要技能
很多体制内的小兄弟论办案业务能力杠杠的,可是到了提拔的时候却往往不如那些秘书,原理何在?不会写啊,能写是什么意思?能写就是会给领导吹,甚至领导有时候不好意思自己吹的时候,要能摸准脉膊替他吹出来。只要用心写,就会很快进入领导的视线。这算是最有尊严的提拔方式了,全靠自己的才华,体制外就不一样了吗?一样的,体制外企业里同样是需要广笔好的人才,否则就不会有声讨华丽ppt之舆论了。
写作的时候,最能揣摩领导的心思,有领导的格局和眼光。你就成为领导的智囊,是最有机会经常跟随领导出门的,提拔的速度是跟出现在领导面前的频次成正比的。你看一下大领导的简历,大多数都是有做秘书或者研究室工作经历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领导身边人,可以最快学习到领导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
为什么要吹?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领导也不一定就全为了自己,当然领导为了自己是大多数原因,但领导需要政绩啊,需要上面的肯定,上面肯定了之后,对他自己,对单位都是巨大的好处,所以你也不一定就要吹捧他,你可以吹捧单位嘛。光会干,不会说,其实无论是对你,对领导、对单位整体而言,并不一定是好事。领导自己有了上级重视的机会,对单位或部门而言,可以争取更多的项目财政支持,可以带来更多的岗位级别提拔。只要提拔一个人,就会带来连锁效应,一条线上的一串人都可以往前进一步。所以无论是对上,对下都是有好处的。
六、敢于张口要求领导帮你办私事是双重得利
个人有一些小麻烦小事,而领导又能轻松处理的话,很多小兄弟会羞于启齿,觉得和领导又不熟,又怕给领导添麻烦,开口了还怕被拒绝,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思想。比如孩子上个幼儿园小学、父母就医找专家、老婆找工作或调动之类,恰好你领导能办,你找领导,能办也就给你办了,毕竟,关心干部职工家庭,也是领导的工作内容之一,哪个领导不想得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
这种小事你找了他,凡是明智的领导都会去想办法解决,而且很可能从此之后将你视为自己人,这也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上交把柄,这才是实情。当然,求领导办事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在领导心情好又不忙的时候当面说。事情分轻重缓急,并且必须是你自己的小家庭里的事,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就不要开口了。
为什么求他办事以后,他反而会把你当自已人?原理在于因为你欠了领导一个大大的人情,领导认为他有恩于你,你会感激他,也不会在背后捅他的刀子,反而他会更加信任你,视你为嫡系。当然了,你捅个大篓子有大忙他压根办不了的事,那就别找了,找他他解决不了反而尴尬,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七、正确理解“会做事与会做人”的关系
很多小兄弟认为,我能力强、知识多、闷头干活,就看着清高,就会被排挤,进而愤愤难平,个别的还会躺平开始摆烂,有些情况下这是对的,有些情况下,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实情是能力强和会做人并不冲突,会做人的多数也会做事,反而不会做人的多数也做不好事。
什么才叫能力强?每个人都会放大自己的功劳和能力,这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并不好客观衡量。并不是你做的多了就代表你能力强,而是关键时候你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你没有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的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你确实不需要会做人,反正没了你这地方都运转不了,大家都得一起倒霉,这时候可能不需要会做人,领导也得把你捧在手心。
但是实情是这样吗?实情是大部分人的工作能力都是可替代的,你能做别人也能做,这就不叫能力强。这只是普通人罢了,与此对立的问题在于,还有一些人既会做事他还会做人。要提拔的时候,会是谁有优势那就显而易见了。所以说大隐隐于市,出世不易,入世更难。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八、在道德上不要对人要求过高,能换位思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什么领导和同事会做出你不理解的事,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和方向也不一样,掌握的信息和需要作出的选择不同。所以有时你哪怕认为领导是错的,不理解,但是也要维护坚决执行,因为领导看的是全局,是上一个层面的事。自己如果也站在那个位置上会做的“错”事,那自己心里就不必要反感,不要严于律人,宽于待已。
即使领导有时迫不得已做了一些违背自己甚至违背全单位意愿的事,你以为他内心就爽吗?其实可能最为难、最痛苦的是他,如果你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难处,他就会感觉遇到了知音,虽然他不会表现出了或者说出来,但是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这里说的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你要学会换位思考,假设你站在那个位置上,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如果你也会,那么毋庸指责愤愤不平。
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锦人添花能让人记住的少,雪中送炭往往让人铭记一生。从感情投资的角度来说,锦上添花属于追涨,回报率并不明显,雪中送炭属于抄底,回报率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能在领导遇到麻烦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帮领导一把,那恭喜你,中奖了。因为这样的机会极少。
拿教员与小桂举例,教员只所以自始至终都要留一手,最关键的是因去窑洞里看他,敢于开“钢铁公司”公开的宣扬教员是正确的,最后因为这事小桂被打击,这种雪中送炭、共患难的经历来说,只要是人,都会难以忘怀,最后即使因为意见不同被斗争了,教员也要留一手,因过患难,雪中送过炭 ”,别人想整狠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过我啊,因为支持我差点被别人整死,他是我的人啊。”所以才有了小桂三起三落,落而不倒,落而复起。
十、关键时刻要敢于和领导谈论政治观点
知道图片中的那三位是谁吗?能认出两个的再往下看,不知道的这段就不用看了,看了也白费,反而容易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话推导出不恰当的结论带来不恰当的结果。
政治观点是最容易让男人产生共鸣引为挚友或者让人关系破裂造成仇敌的话题,没有之一。根源在于政治观点不同是因为最基础的看世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是根值于潜意识里的根本不同。
比如左富论和资本论。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论政治的唯一作用就是必然发生观点严重冲突。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谈政治观点,关键时刻,在与领导私聊或者酒桌上时完全可以谈,适用于所有热点话题、包括国内热点、国际热点、经济热点等等,但是谈之前必须把握好相谈之人的脉搏,相反政治观点立场的人在看待这些聊天执点话题时看法也是相反的,如果你有充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是完全可以通过底层政治观逻辑而推断出来,直接顺着谈甚至提前讲出他的心里看法,有时反而会更有成效,将你引为知已,认为你与众不同。
但是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往往就在于他往往擅于隐藏这些核心看法,层级越高的领导他越会隐藏,他嘴上讲的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看法,甚至可能是相反的,此时就要正确判断好处理办法。拿贝利亚举例,贝利亚在斯大林时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极左派,但他在斯大林死后的所作所为明显能看出他是向右的改革派。
如何判断领导的政治观点倾向,有一个最经典的判断方式,当代社会里爱看历史的往往向右,看的越多越向右,手不释卷那就是大右。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刚刚从公检法体制内辞职到企业或者做律师的读者们,莫要在体制外同事圈和领导面前讲防疫封控和放开话题,特别是不要在国家目前已经放开的情况下仍然公开讲支持封控,否则我也不好说了。
十一、不要做杠精
很多朋友,读了很多书,也确实知识渊博,但是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发挥方法。有的用于工作生活中,成了曾国藩,有的却用在了抬杠身上,成了祢衡。发现别人讲的不对的时候就果断站出来好为人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学冠天下,身边人都是糊涂蛋,其实身边不吱声的部分人可能比你还懂,比你知识历史还渊博,只是人家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说出来并没有任何卵用而已,即使要指出来,也可以用委婉的话。
比如说同样一句话,酒桌上有人说:“杨广是个昏君”。杠精就会直斥“杨广是个昏君?历史读的少”,然后例举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功绩。而会讲点的话的就会说:“对,杨广是挺昏庸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看了些书,对杨广有了一点别的看法,比如说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你是要说事,还是要怼人,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当你有了经济思维,你就不会做杠精了。因为在无关之事上驳倒别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让你失去一条可能的路,实在是损人不利己,得不偿失。
十二、跨级画饼与任劳任怨
有些小兄弟吧,对一些常见的领导艺术看不透,看不懂总以为隔好几级的大领导真是懂人心,真理解基层,动不动就把人家开会讲的“要从优待x,保证好他们的福利和休息时间”之类的话当真,然后心怀感激,反过来怎么看自己的领导都是二货。
实情却是这招叫做大领导的隔空画饼之术。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真实的是大领导开大会讲完这话,随后就把你领导叫过来开会:“tm都给我好好干,别tm出事,都给我看好了,出了事我撤你的职。”
所以有一句话叫任劳任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一类人的要求,错了,这其实是对两类人的要求。任劳是指小兵,当小兵你就要好好干工作。任怨才是对小领导们的要求,不要怕得罪人,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要把事情干好,要应付好下面小兵的埋怨,不要把怒气引到大领导头上来,这才是任劳任怨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一把手对每个基层员工都平易近人,那些副职或者中层领导对下属会比较苛刻的原因。
十三、守信是核心基础
其它12条谈的是术、法,但守信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道”,有术有道的是君子,有术无道的是小人。守信既是正道的要求,也是小道的标准,如果没有守信的本性在内,那本篇内容就不用看了,反复无常、出口既不遵循的小人追龙术也不是不存在,但是结局往往是最悲惨的。因为无信之人其实是违反了所有人类社会基础规律的,最终一定会被规律所抛弃至死。
无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人们所有的收益都是源于合作,一旦被他人内心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当于被他人制裁,直接失去合作机会。每失信一次,就断一条出路,经常失信,路就会越走越少,直到无路可走。这就是近来常说的“社会性死亡”。
例如,济阳的一个商人过河时船沉没了。他抓起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听到了声音。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济阳首富,如果你能救我,我就给你100两黄金。”被救上岸后,商人转过脸拒绝承认。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备他没有遵守诺言,食言。富人说:“作为一个渔夫,你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难道你不满足于突然得到十两金子吗?”渔夫只好不高兴地离开了。没想到,后来这位富翁又在原地翻船了。当有人想救他时,被他欺骗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不守信用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齐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震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再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
前面是两个反面的例子,下面再举一个人信誉好而获益的正面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但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否则一旦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愿意帮助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只能等着在灾难中死去。因为人们要出卖或者陷害一个好人,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谴责,还是外部的舆论评价都会让他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人们放弃或者说出卖一个小人,内心的道德成本是极低的。
说了这么多,既没有说全,也没有说透,更不是什么首创,以上所述不只适用于体制内,对体制外也大多适用,是一些共性问题,还是那句话,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同时笔者一不是专业写手,二不以自媒体为业,写东西只是业余爱好,请各位板砖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