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郑王威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隋末最新章节!
李世民焦急的道,“父亲,这段时间因风雪太大,精草运输困难,军中存粮只有半月。眼下后方粮退路被截,我军已陷入危局之中。要么,背水一战,置后方江淮军于不顾,直扑杨暕,速战速决。要么,趁这消息还没有在军中传播造成恐慌,我们今夜悄悄拨营,回身绛郡,趁江淮军新到,攻其不备,一举击败江淮军,重新夺回稷山、正平二城,打能与太原的粮道与退路。”
李渊一屁股坐在地面积雪上,长叹一口气,“为父以前见过王世充长子王玄应几次,虽然看似一表人才,但实际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人领兵,根本不可惧。先前月余时间,王玄应一直在河内郡举兵不前。可最近,却突然事先没有半点动静,一下子就打通了太行山轵关陉,一举深入到了绛郡,断我归路。这招十分狠毒,挑的时机也好,为父不相信王玄应有这种本事,能把握的如此好。为父怀疑王世充已经到了绛郡,接管了江淮军的指挥权,而且为父还怀疑,这次江淮军入绛郡,肯定已经不止最初入河内郡的两万人马。王世充来者不善!”
一听到截断他们归路的可能是王世充本人,李世民的一张脸就完全的黑了下来。
上一次太原之争时,李家耍了王世充一次,先是与王家联盟,一起击败了关中军与杨暕军,可最后却又马上将矛头对准了王世充。不过那次王世充十分狡猾,居然早有准备,派了一个替身入太原城,自己却留在军营之中。
那一次。李家只杀了王世充的一个替身,李世民杀入江淮军大营,还被王世充伏击,吃了一下不小的亏。眼下听到王世充亲至,还断了他的退路。他心中已经闪过一丝恐慌。
“不能退,那便进!父亲,不要再犹豫了。我们过河吧!”李世民不想坐以待毙。
李渊挥了挥手,还是先前的那句话,“现在时机未到。我们还须等待。”
“父亲。不能再等了,前狼后虎,再等下去,我们就要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他隐隐的猜测,父亲可能还在等刘文静的消息。可是刘文静去草原这么久,如果事情成了,那么早应当有消息传来。可到现在,既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传来,刘文静与其它出使草原的使者,仿佛一下子人间消失了。音讯全无。
李渊还是摇了摇头,这一次的南下。事关到李唐的成败兴亡。
如果兵败,那么李家再无力东山再起,整个河东都将不保,李家也必然消亡。
李渊向来沉稳,没有一定把握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去赌。
渡河做战,向来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特别是他们如今面对的还是鱼俱罗、吐万绪、杨义臣、裴仁基这四个大隋朝的名将,对上一个,都会头痛,一次对上四个,李渊没有半点把握。
谋定而后动,这是李渊向来行事的风格。
他在等,他想等到杨暕沉不住气,先渡河来攻。那时他拒水而战,兵马又占优势,他就会有至少五成的胜算。
而让他主动渡河,一来仓促间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渡河,二来,渡河时及其容易受到攻击,失败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历史上,有无数的战例,都是兵马多的一方在渡河攻兵马少的一方时,反而失败的。
而且,他还在等,他在等刘文静的消息。
对于联盟突厥,他始终抱有很大的期望。突然骑兵的强大,他十分清楚。如果能与突厥结盟,不但能借突厥之兵,增强自己的实力,更关健的是,能借到突厥的声势。哪怕刘文静最后只借来五百一千的突厥兵,那作用也是巨大的。
突厥兵迟迟不至,王世充却又杀到了背后,李渊还是不愿意马上渡河。
他还在等,等汾河结冰,只要汾河上结的冰足够厚,那么危险的汾水就将变成坦途。到时侯,他再也不用担心被杨暕半渡击之,他完全可以凭着优势的兵马,直击杨暕。
李渊不光光是要击败杨暕,他需要的是彻底击溃杨暕,不让杨暕有机会在河东立足。要入关中,那么河东的两大渡口蒲阪和风凌渡,他必须至少抢得其一。如果不能一阵击溃杨暕,最后让杨暕退入了蒲阪城,或者是占据了风凌渡,那时李家才是真正的麻烦。
李世民静静的听着父亲的分析,不由豁然开朗。
原来父亲并不是消极避战,而是早就已经将一切了然于胸。
李渊平静的道,“大郎、二郎,风凌渡我们可以放弃,但是蒲阪,我们却是志在必得。从蒲坂渡河,已出潼关之西,可以径趋长安,而使潼关的地位大为降低。故前人有言:“雍州之险在华岳,与黄河交会在于潼关,然必东南有宛、洛,东北有晋、绛,而后可以为固。无宛、洛则武关、崤函之险可入;无晋、绛则临晋之阻可入。”这临晋之阻即蒲津关,所以潼关虽号称天险,但若无对蒲坂这个“侧门”的控制,则天险也说不上保险。宇文化及虽然陈兵数万镇于潼关,但宇文化及不过是一纨绔,眼高手低,无甚本事。只要我们能击败杨暕,顺利夺下蒲阪,则关中虽险,但我等却可从驱直入。”
“蒲阪虽有浮桥可至关中,可那对岸却有宇文述派兵把守,蒲津、中潬、西关,两城一关镇守蒲津,只怕我们击败杨暕,夺下蒲阪,一时只怕也无法攻过蒲津。”
李渊哈哈大笑数声,满脸笑意的对着李世民轻声道,“为父之前之所以同意舍河东而趋关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为父觉得关中可取。如若不是杨暕半路杀出,只怕现在我们父亲已经站在了大兴城的太极宫中了。为父告诉你一个秘密,那镇守蒲津、中潬、西关两城一关的关中守将,不是别人,乃是你们父亲我早年结交的一位好友,武功人靳孝谟。当年为父与靳孝谟有大恩,后来我与他一直有书信往来,只是此事少有人知。晋阳起兵之初,我已经派人持手书联络靳孝谟,他也言明等我大军到时,献二关归附。因此,只要我们能夺下蒲阪,就能轻易入得关中。所谓潼关天险,我们却可绕而过之。”
李世民还是头一次听到父亲说起这件事情,心中也不由激动起来。有了这个随时可入的通道,入取关中,又有何可惧?望了父亲一眼,对于父亲他又多了几分认识。如果不是今天他催的急,只怕父亲根本不会把这样的秘密告诉他。
“二郎,刚才所说的这些事情,暂时不得告诉军中将校,必须严守机密。明白吗?”李渊严肃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孩儿知道,只是军中仅余半月之粮,王世充又截断我军后路,我们还需要早做准备才是。不然,万一王世充与杨暕两面夹击我军,只怕到时难以抵挡。”
李渊沉思一会,皱着眉头道,“这确实不得不防,就算王世充不与杨暕联手。到时只要王世充现身于我们身后,军心士气只怕也会大受影响,弄不好就会崩散。最近天寒地冻,虽然冻伤不少士卒,但这么冷的天气,却也加快了汾水的结冰。眼下我们还有半个月的军粮,但以我的观察估计,最多还有四五天,汾水上的冰层就可以完全足够让大军顺利渡过。”
“眼下突厥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我欲再多等几日。因此,为父决定,七日之后,不管到时草原上突厥人肯不肯借兵,我们都要对杨暕发起进攻,一战击败杨暕,再趁势夺下蒲阪,进入关中。”
“二郎,你领本部右军二万人马北上稷山山口驻扎,严防王世充的江淮军南下龙门。”
李世民点头,“父亲但请放心,孩儿决不让王世充越过稷山一步。”
共和元年元旦,河东位于临汾与绛郡交界处,桥山与汾水交汇处的太平关,乃是太原南下,除了霍邑的第二个险关。此关以南,河东南部诸郡北上的必经之途。
漫天飘落的雪花之中,太平关这个紧要关口遍布死尸,烽火处处。雪地的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战后狼籍,折断的刀枪散落在雪地之上,反射着惨白的雪光。
王世充骑着战马,在长子王玄应等诸多将领的陪同下,缓慢的从刚刚拿下不久的太平关南门进入关城之中。
迎面一骑骑的传令兵飞来报捷。
“禀报郑王,太平关南北两道关门已经拿下!”
“禀报郑王,城中李唐河东军军营已经夺下!”
“禀报郑王,城中粮仓已经夺下,河东军试图纵火焚仓,不过已经被我们扑灭,所有粮食都保住了。”
“禀报郑王,所有的河东军溃兵已经被包围在了城北的军械库中,他们还在负隅顽抗。”
“禀报郑王,抚远营的将士们已经攻破了军械库,最后负隅不降的一千河东军已经全军尽没。”
一路之上,一个又一个的捷报不断传来,望着马蹄边一路狼籍的河东军尸首,那成堆的人马尸骸,王世充的心头充满了一种征服者的昂扬感觉。坚固的河东险关在我脚下,这是属于我的河东!李渊当初背弃他们的盟约,背后阴了他一次又如何,属于自己的,自己终究是要夺回来。
所到之处,浴血获胜的江淮士兵纷纷对他举起了武器欢呼:“郑王威武,郑王万岁!”
一行人意气飞扬,快马捷蹄,践踏冰雪,溅得雪团四飞,纷纷如雹霆骤落。(未完待续)
李世民焦急的道,“父亲,这段时间因风雪太大,精草运输困难,军中存粮只有半月。眼下后方粮退路被截,我军已陷入危局之中。要么,背水一战,置后方江淮军于不顾,直扑杨暕,速战速决。要么,趁这消息还没有在军中传播造成恐慌,我们今夜悄悄拨营,回身绛郡,趁江淮军新到,攻其不备,一举击败江淮军,重新夺回稷山、正平二城,打能与太原的粮道与退路。”
李渊一屁股坐在地面积雪上,长叹一口气,“为父以前见过王世充长子王玄应几次,虽然看似一表人才,但实际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人领兵,根本不可惧。先前月余时间,王玄应一直在河内郡举兵不前。可最近,却突然事先没有半点动静,一下子就打通了太行山轵关陉,一举深入到了绛郡,断我归路。这招十分狠毒,挑的时机也好,为父不相信王玄应有这种本事,能把握的如此好。为父怀疑王世充已经到了绛郡,接管了江淮军的指挥权,而且为父还怀疑,这次江淮军入绛郡,肯定已经不止最初入河内郡的两万人马。王世充来者不善!”
一听到截断他们归路的可能是王世充本人,李世民的一张脸就完全的黑了下来。
上一次太原之争时,李家耍了王世充一次,先是与王家联盟,一起击败了关中军与杨暕军,可最后却又马上将矛头对准了王世充。不过那次王世充十分狡猾,居然早有准备,派了一个替身入太原城,自己却留在军营之中。
那一次。李家只杀了王世充的一个替身,李世民杀入江淮军大营,还被王世充伏击,吃了一下不小的亏。眼下听到王世充亲至,还断了他的退路。他心中已经闪过一丝恐慌。
“不能退,那便进!父亲,不要再犹豫了。我们过河吧!”李世民不想坐以待毙。
李渊挥了挥手,还是先前的那句话,“现在时机未到。我们还须等待。”
“父亲。不能再等了,前狼后虎,再等下去,我们就要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他隐隐的猜测,父亲可能还在等刘文静的消息。可是刘文静去草原这么久,如果事情成了,那么早应当有消息传来。可到现在,既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传来,刘文静与其它出使草原的使者,仿佛一下子人间消失了。音讯全无。
李渊还是摇了摇头,这一次的南下。事关到李唐的成败兴亡。
如果兵败,那么李家再无力东山再起,整个河东都将不保,李家也必然消亡。
李渊向来沉稳,没有一定把握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去赌。
渡河做战,向来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特别是他们如今面对的还是鱼俱罗、吐万绪、杨义臣、裴仁基这四个大隋朝的名将,对上一个,都会头痛,一次对上四个,李渊没有半点把握。
谋定而后动,这是李渊向来行事的风格。
他在等,他想等到杨暕沉不住气,先渡河来攻。那时他拒水而战,兵马又占优势,他就会有至少五成的胜算。
而让他主动渡河,一来仓促间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渡河,二来,渡河时及其容易受到攻击,失败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历史上,有无数的战例,都是兵马多的一方在渡河攻兵马少的一方时,反而失败的。
而且,他还在等,他在等刘文静的消息。
对于联盟突厥,他始终抱有很大的期望。突然骑兵的强大,他十分清楚。如果能与突厥结盟,不但能借突厥之兵,增强自己的实力,更关健的是,能借到突厥的声势。哪怕刘文静最后只借来五百一千的突厥兵,那作用也是巨大的。
突厥兵迟迟不至,王世充却又杀到了背后,李渊还是不愿意马上渡河。
他还在等,等汾河结冰,只要汾河上结的冰足够厚,那么危险的汾水就将变成坦途。到时侯,他再也不用担心被杨暕半渡击之,他完全可以凭着优势的兵马,直击杨暕。
李渊不光光是要击败杨暕,他需要的是彻底击溃杨暕,不让杨暕有机会在河东立足。要入关中,那么河东的两大渡口蒲阪和风凌渡,他必须至少抢得其一。如果不能一阵击溃杨暕,最后让杨暕退入了蒲阪城,或者是占据了风凌渡,那时李家才是真正的麻烦。
李世民静静的听着父亲的分析,不由豁然开朗。
原来父亲并不是消极避战,而是早就已经将一切了然于胸。
李渊平静的道,“大郎、二郎,风凌渡我们可以放弃,但是蒲阪,我们却是志在必得。从蒲坂渡河,已出潼关之西,可以径趋长安,而使潼关的地位大为降低。故前人有言:“雍州之险在华岳,与黄河交会在于潼关,然必东南有宛、洛,东北有晋、绛,而后可以为固。无宛、洛则武关、崤函之险可入;无晋、绛则临晋之阻可入。”这临晋之阻即蒲津关,所以潼关虽号称天险,但若无对蒲坂这个“侧门”的控制,则天险也说不上保险。宇文化及虽然陈兵数万镇于潼关,但宇文化及不过是一纨绔,眼高手低,无甚本事。只要我们能击败杨暕,顺利夺下蒲阪,则关中虽险,但我等却可从驱直入。”
“蒲阪虽有浮桥可至关中,可那对岸却有宇文述派兵把守,蒲津、中潬、西关,两城一关镇守蒲津,只怕我们击败杨暕,夺下蒲阪,一时只怕也无法攻过蒲津。”
李渊哈哈大笑数声,满脸笑意的对着李世民轻声道,“为父之前之所以同意舍河东而趋关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为父觉得关中可取。如若不是杨暕半路杀出,只怕现在我们父亲已经站在了大兴城的太极宫中了。为父告诉你一个秘密,那镇守蒲津、中潬、西关两城一关的关中守将,不是别人,乃是你们父亲我早年结交的一位好友,武功人靳孝谟。当年为父与靳孝谟有大恩,后来我与他一直有书信往来,只是此事少有人知。晋阳起兵之初,我已经派人持手书联络靳孝谟,他也言明等我大军到时,献二关归附。因此,只要我们能夺下蒲阪,就能轻易入得关中。所谓潼关天险,我们却可绕而过之。”
李世民还是头一次听到父亲说起这件事情,心中也不由激动起来。有了这个随时可入的通道,入取关中,又有何可惧?望了父亲一眼,对于父亲他又多了几分认识。如果不是今天他催的急,只怕父亲根本不会把这样的秘密告诉他。
“二郎,刚才所说的这些事情,暂时不得告诉军中将校,必须严守机密。明白吗?”李渊严肃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孩儿知道,只是军中仅余半月之粮,王世充又截断我军后路,我们还需要早做准备才是。不然,万一王世充与杨暕两面夹击我军,只怕到时难以抵挡。”
李渊沉思一会,皱着眉头道,“这确实不得不防,就算王世充不与杨暕联手。到时只要王世充现身于我们身后,军心士气只怕也会大受影响,弄不好就会崩散。最近天寒地冻,虽然冻伤不少士卒,但这么冷的天气,却也加快了汾水的结冰。眼下我们还有半个月的军粮,但以我的观察估计,最多还有四五天,汾水上的冰层就可以完全足够让大军顺利渡过。”
“眼下突厥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我欲再多等几日。因此,为父决定,七日之后,不管到时草原上突厥人肯不肯借兵,我们都要对杨暕发起进攻,一战击败杨暕,再趁势夺下蒲阪,进入关中。”
“二郎,你领本部右军二万人马北上稷山山口驻扎,严防王世充的江淮军南下龙门。”
李世民点头,“父亲但请放心,孩儿决不让王世充越过稷山一步。”
共和元年元旦,河东位于临汾与绛郡交界处,桥山与汾水交汇处的太平关,乃是太原南下,除了霍邑的第二个险关。此关以南,河东南部诸郡北上的必经之途。
漫天飘落的雪花之中,太平关这个紧要关口遍布死尸,烽火处处。雪地的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战后狼籍,折断的刀枪散落在雪地之上,反射着惨白的雪光。
王世充骑着战马,在长子王玄应等诸多将领的陪同下,缓慢的从刚刚拿下不久的太平关南门进入关城之中。
迎面一骑骑的传令兵飞来报捷。
“禀报郑王,太平关南北两道关门已经拿下!”
“禀报郑王,城中李唐河东军军营已经夺下!”
“禀报郑王,城中粮仓已经夺下,河东军试图纵火焚仓,不过已经被我们扑灭,所有粮食都保住了。”
“禀报郑王,所有的河东军溃兵已经被包围在了城北的军械库中,他们还在负隅顽抗。”
“禀报郑王,抚远营的将士们已经攻破了军械库,最后负隅不降的一千河东军已经全军尽没。”
一路之上,一个又一个的捷报不断传来,望着马蹄边一路狼籍的河东军尸首,那成堆的人马尸骸,王世充的心头充满了一种征服者的昂扬感觉。坚固的河东险关在我脚下,这是属于我的河东!李渊当初背弃他们的盟约,背后阴了他一次又如何,属于自己的,自己终究是要夺回来。
所到之处,浴血获胜的江淮士兵纷纷对他举起了武器欢呼:“郑王威武,郑王万岁!”
一行人意气飞扬,快马捷蹄,践踏冰雪,溅得雪团四飞,纷纷如雹霆骤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