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职 抗侵略裕谦尽忠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百年风云最新章节!
驱妖入釜煎瘟神,
天从人愿助团民。
奸官竟敢违民意,
反从釜底强抽薪。
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义律,领兵五百去救伯麦。刚进牛栏岗的开阔地,就与平英团相遇了。英军就地散开,架起枪炮,向平英团民猛轰猛射,老英雄邝东山早已做好准备,一摆令旗,便带领三队人马,冒着枪林弹雨,扑向英军。
平英团民,已经历了一场大战,手中也用上了洋枪洋炮。所以,战斗起来,十分得心应手。混杀一阵,击毙英军五六十人。
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军背后传来一阵喊杀的声音。义律大惊,回头看时,见来人甚多,身穿民服,头裹方中,手拿刀枪棍棒长矛,大旗高挑,上写“升平社学”,中间还绣着很大一个“何”字。义律怎能知道,这是升平社学的群众支援平英团来了。何为升平社学?在元、明两代,就有“社学”,是乡村农民集资聘师、教学读书的地方。清承明制,也叫社学,或叫书院,用途不变。传到满清中叶,社学就成为乡下地主、士绅,兴办团练,防御盗贼的组织了。何玉成是广州北部萧岗乡一个中年士绅,中过武举。他为人正直,见义勇为,爱国爱乡、家资富有,挥金如土。对鸦片深恶痛绝,对英夷恨之入骨,鸦片战争打响,他便捐资募勇,成立升平社学,准备进行抗英斗争。邝东山成立平英团时,何玉成正到外乡募勇,未能加入。前天回来,听说邝东山成立了平英团,正在牛栏岗围困英军,他这才率领乡勇赶来助战。
书接前言。两路乡民会师,群众情绪高涨。他们轮番进攻英军,把侵略军压缩在一片小高地上。义律探着脖子一看:四面八方都是人了,自己的军兵被陷入人海之中,吓得他真魂都出窍了。这个侵略者,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更没有见过这样勇敢的人民。唉呀,在这些中国人的面前,洋枪、洋炮也似乎无能为力了!义律不停地转动着狐狸眼睛:伯麦所以吃亏,就在于一贯轻敌,我可不能走他那条路。中国人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吗,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啊!否则,我也得跟着怕麦去!想到这里,义律往四周观察一阵,发现右侧人少一些,攻势比较薄弱,便决定从那儿突围。义律非常狡猾,他采用声东击西之法,下令集中炮火猛攻左侧。团民认为他要从左侧突围,就把力量集中到那里。哪知义律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蹿到右侧,杀了出去。
邝东山一看洋鬼子跑了,十分恼火,立即率领团民追赶。英军抱头鼠窜,逃出没有多远,便被何玉成率领的乡勇拦住了。何玉成是武举出身,精通兵书战策,料到英军定会突围,早就派人把英军后路切断了。
正在这时,万里晴空突然密布阴云,黑若锅底,霎时间电光闪闪,雷声大作,下起了大雨,地上积水漫过了脚面。英军脚下都蹬着笨重的军靴,身上背着枪炮弹药,被雨一浇,重量增加了一倍,好像一群落水狗。义律的脖子也拧坏了,疼得他“嗷嗷”直叫,被两名军兵架着胳膊往前跑。义律边跑边呼叫:“奔西,往西边撤!”
诸位要问:义律为什么往西撤呢?因他发现,在西边有个土坡,距此很近,坡上有一座古庙,利于防守。所以他顶着暴雨,带着英军,玩儿着命地向古庙奔去。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三百多人龟缩在古庙里。
这座庙叫护国寺,建于明代初年,内有宝殿三层,山门和院墙高大而又坚固。庙内原有和尚三十多人,听见枪声,都吓跑了。义律领兵钻入庙内,便命士兵紧闭山门,再用石条把门顶住。他自己爬上钟楼,指挥战斗。
邝东山和何玉成带着乡民杀到护国寺,便把这座大庙包围了。
这时,已经风停雨歇,天空云隙露出几线阳光,护国寺东那条山沟里,流水仍在哗哗作响。好像欢唱胜利凯歌。何玉成和邝东山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他俩顾不上休息,马上召集各队头领,商讨消灭敌军的办法。海燕子张三是个急性子人,抢先说道:“师父,这有什么可商量的!咱们人多势众,洋鬼子只剩二三百人了,能顶个屁用!干脆硬攻进去,把他们消灭得啦!”邝东山摇头说道:“洋鬼子凭坚而守,又有洋枪、洋炮,硬攻是要吃大亏的。我们虽然人多,还是尽可能地避免伤亡啊!”庚体群说:“我主张用火来攻。常言说,‘水火不留情’。诸位看,庙是木造的,庙内古柏参天,庙外松林环绕,我们以火代兵,既消灭了洋鬼子,自己人又伤不着。何乐而不为呢?”海燕子张三一听,直摇脑袋:“方才下了大雨,草木皆湿,能点着吗?”何玉成特别稳重,坐在那里琢磨着大家出的主意。想了片刻,抬头说道:“弟兄们急于把洋鬼子消灭掉,这是对的。依我看来,不应硬拼,更不应用火。这座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古迹,那些出家之人还要以庙为生,不能轻易烧毁。还是以水攻为妙!”邝东山和大家听了,市民感兴趣,齐问:“水攻?怎么个攻法?”何玉成接着说:“天从人愿,降了大雨,山水还在流淌。何不把护国寺的院墙凿通,将寺东那条山沟的水引入庙内,来个水淹英夷!”大家听了,齐声说:“好。”邝东山最后说:“夜长梦多,迟则生变,就这样决定吧!”他马上分派:一队监视敌军,一队凿洞,一队引水,大家立即分头行动。
邝东山站在石塔后,扯开嗓子向庙中喊道:“洋鬼子,你们听着,赶快交枪投降吧!要不,我们可要放水了!”团民们也跟着呼喊:“快出来投降,快滚出来,把枪扔出来!”
义律是有名的中国通,听懂了团民们喊话的意思。他站在钟楼上,不由得直冒冷汗,预感到死神在向他招手,这条狐狸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正在这会儿,忽然从山路的远处传来马蹄声。接着,从山路拐弯的地方出现了一队人马,奔古庙驰来。
前文书说过,义律在半路上曾留下了三个人做通讯联系之用,也就是准备在自己遭到不测的时候,好叫他们通风报信。结果真用上了。在这三个人中,有个海军少尉,他探听到义律被平英团包围在古庙里的消息,就叫一个士兵给乔治送信儿,他领着一个士兵跑到广州,与知府余保纯交涉。
其实,余保纯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但他是只狡猾的狐狸,心想:广州民气刁悍,不好管教;英国人更是惹不起。我上有巡抚、总督,他们都不管,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干脆,我就来个假装不知道得啦!
现在,英国人找上门来了,只好硬着头皮接待。那个英军少尉先通过翻译简单介绍了义律被围的经过,接着对余保纯施加压力,说什么双方既已和好,就不该唆使暴民对英军采取暴力行动。他要求满清政府马上出面制止,把英国官兵解救出来。余保纯听了,先是向这个少尉赔礼道歉,说他完全不知道能发生这种事情;又说事关重大,需要请示巡抚大人。因此,就把这个少尉领到广东巡抚怡良那儿去了。
怡良这个人,既贪婪,又残暴,是个有名的酷吏。平日对老百姓凶狠得不得了,可是见了洋人,就变成了喜面佛,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当他听了余保纯的禀报,吓得魂不附体。心里说:我的娘啊,这可糟糕透了!奕山将军花了六百万两银子,好不容易才把洋人打发走,怎么又出现了这种事?牛栏岗一战,就打死打伤一千多名英国人;现在又把义律和他手下的五百多人围在护国寺里,把事情闹得何等严重!朝廷真要怪罪下来,我的脑袋还保得住吗?再说,奕山将军临离开广州的时候,把处理善后的事情都交给我了,还说要出现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拿我是问。这……这我受得了吗?把怡良急得,两手直搓屁股,汗珠子顺脸往下直淌,马上向这个英军少尉表态,无论如何也要把义律先生营救出来。接着,他命令余保纯带着南海县县令梁星元和番愚县县令张希余前去说服平英团,解救义律。
余保纯认为:这是三面受夹的差事,得罪哪面都不好办!本不愿去,可是上命难违呀,便马上回衙,把两个知县叫来,说明情况,三个人都骑上快马,带着三班衙役,奔护国寺而来。
几十里的路程,霎时就到了。这三个狗官来到庙前,放眼一看:唉呀!就见护国寺的周围,到处是人,刀枪林立,旗帜飘扬,不要说是英国人,就是蹿出一只耗子,也跑不了!余保纯差人向团民报了身份,说明来意,团民闪开一条道,把他们放了进去。他们来到庙前,从马上下来,就叫班头去找平英团的首领。余保纯嘱咐说:“不要摆官府的架子,说话要客气,千万别捅了马蜂窝。”班头领命走到团民跟前,拱手问道:“诸位辛苦了!我是知府衙门的班头,请你们的首领前来谈话。”团民们一看官府来人了,不知要干什么,也不知怎样应付,这才跑去给邝东山送信儿。
老英雄邝东山听了,也是一愣。片刻过后,领着徒弟们来见班头,拱手说道:“我就是首领,有话对我说吧!”班头笑道:“这不是邝东山老先生吗?我认识你。”接着,就假套近乎地说:“老先生,我们知府大人和两位县太爷都来了,找你有话说。看,都在那儿呢!”邝东山抬头一看:这三位大人可太狼狈了,衣服不整,官帽歪斜,满面尘土和汗水,平日的威风不知都哪儿去了!
这时,班头转回身来,向余保纯做了引见。还没等邝东山说话呢,余保纯就小跑着过来了,拱手躬身笑着说:“唉呀,邝老义士,久闻大名,今日幸会。本府这厢有礼了。”邝东山忙还礼道:“小人不敢当,我还没给三位大人请安呢!”说着,就拉出下跪的姿势。余保纯急忙拦住说:“算了,算了,这又不是在公堂上,一切都免了吧!”余保纯拉着邝老英雄的手,假亲假近了一会儿,然后说:“老先生,本府奉抚台大人之命,求你来了。洋人吗,是不好得罪的呀!连朝廷都睁一眼、闭一眼的,咱们偏要这么认真干什么?当然了,鸦片毒害全国,洋鬼子蛮横无理,朝廷、百姓都很气愤,这种心情吗,是可以理解的。大家这么做,也不能说做得不对。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事关国际交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倘若朝廷怪罪下来,咱们能担当得起吗?”说到这里,余保纯咽了口唾沫,继续又说:“您老人家是明白人,经的多,见的广,这利害二字是能够分清的。本府请您顾全大局,快传话把洋人放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们已经杀死一千多洋人了,气还没出来吗?千万不要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呀!一旦逼反英夷,引起大战,咱们可就变成罪人了。本府此行,既公又私。公者乃奉命而来,公事公办;私者,我与老先生同在这块土地上,不能不为您的身家性命着想啊!请老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看在本府的分上,就高抬贵手吧!”知县梁星元和张希余也帮腔道:“邝老义士,深明大义,总不能驳知府大人的脸面吧!说实在的,我们也是为您好哇,为大家好哇……”这些言语说罢,有些团民越听越觉着别扭,便高声说道:“请你们把那份好心收起来吧!你们口口声声为我们好,这是良心话吗?鸦片害人,你们为什么不管?洋鬼子到处杀人放火,你们为什么不管?现在,洋鬼子叫我们包围了,你们反而替洋人讲情!请问,你们这些当官儿的,到底是为百姓做主,还是为洋鬼子做主?”有的团民大喊道:“你们就知道欺压老百姓,现在又跑到这儿吓唬我们来了。你们一点儿也不敢得罪洋鬼子,这叫什么朝廷,这叫什么王法?”平英团民越说越有气,有人大吼道:“狗官和洋人一个鼻孔出气儿,把他们杀了算啦!”“杀死狗官!”“打死余保纯!”愤怒的团民们立刻把这伙人团团围住了。这三个狗官哪儿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吓得体如筛糠。
余保纯赶紧把邝东山拉住,哀求着说:“求……求……老英雄救命啊……”邝东山一看,心就软了,向四周的团民们摆了摆手,团民们这才恢复了平静,退回了原位。
说到这里,咱要交待清楚:邝东山是一位正直的侠义英雄,反对洋人向中国输入鸦片,也憎恨贪官污吏。在林则徐的影响下,敢于起来抵抗侵略者。但是,他毕竟是个农民,几千年的封建忠君思想,一下子还摆脱不了。他怎么能跟朝廷做对呢?
且表邝东山,他见知府大人和两位知县老爷亲自给洋人求情,也怕把事情闹大了,将来不好收拾。等团民们散开以后,便向余保纯说道:“看在三位大人的分上;东山遵命就是了。”余保纯一听,可乐坏了:“唉呀老先生,您可大重情面了。本府决不忘恩哪!”两个知县也不住地哈腰致谢。邝东山说:“我们可以把洋鬼子放走。不过,您必须向他们说清楚,广州是大清国的,黎民百姓也是大清国的。今后,决不允许他们在这里胡作非为!倘若不听劝告,可休怪平英团不客气!”“是,是。一定转告,一定转告。”邝东山马上传令:“撤!”团民们“哗”的一声,撤到坡下去了。三个狗官一看团民们已经撤离护国寺,忙带着随从朝庙门走去,还叫班头边走边喊:“不要开枪,我们是官府来的,别误会呀!”
前文书已经说过,义律早就绝望了,他已做好了最后的打算,那就是自杀而死。但他还有一线希望,就是盼望乔治发兵来救或者清廷官员前来解围。他站在钟楼上一看:其中有一位清朝官员他认识,那不是曾经代表奕山送赎城费的广州知府余保纯吗?噢,他们真解围来了。“救星来了!”义律都乐出声了,从心底感到高兴。他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就听有人喊“撤”。义律从钟楼里探出脑袋一看,平英团果真撤下去了。紧接着,又听外边喊“不要开枪”。顺声音往下一看,余保纯带着那一帮人已到庙前。义律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命人赶快打开庙门,他也下了钟楼,把余保纯等人接进庙内。
余保纯见着义律,好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又施礼来又问安,又赔礼来又道歉。义律见着余保纯等满清官贝,好像见了自己的奴才,马上就精神起来了,本想发作一番,拿他们撒一撒气,可是,他又控制住了。他知道现在还没最后脱险,还要仗着这些奴才保驾呢!所以改变了态度,拍着余保纯的肩头说道:“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我们打交道不止一次了,您的确是又讲情面、又守信用的中国官员啊!”余保纯受宠若惊地说:“哪里,哪里!还是义律先生造化不浅,此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请赶快走吧,这些暴民是不好对付的。”义律已经领教过平英团的厉害,听见“暴民”,立即毛骨悚然,不住地点头:“马上就走,马上就走。”义律集合了队伍,带着英军出了古庙。只见平英团众都聚在坡下,一个个横眉立目瞪着他们,侵略军一个个低着头,猫着腰,龟缩在一起,好像过街的老鼠,从威严愤怒的人群当中穿了过去。余保纯等跟在洋人后面,不住地向平英团民点头哈腰,也溜之大吉了。余保纯还怕义律在中途遭劫,一直把这帮英国鬼子护送回到兵舰上,才回广州交差。
当时广东流传着两句民谣:“百姓怕官,官怕洋鬼。”从此以后,这两句民谣变成“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了。
按下义律不表,再说这位钦差大臣靖逆将军奕山,他见英军退出广州,平英团民围困的英军经余保纯解围以后,已被护送到军舰上,便以为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马上提笔给道光皇帝写了个奏折,禀报他到广州之后所取得的成就。
别看奕山打仗无能、畏敌如虎,可是很会编造瞎话。在他给道光皇帝写的奏折里,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竭尽了说谎之能事。他说:奴才奉旨来到广州,一切遵旨办事,首先对英宣战,在战争中,仗着列祖列宗的保佑和皇上的天威,首开旗门,杀死洋兵洋将数千人,击沉敌船六十多艘,还缴获了无数的胜利品。他还把广东的老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抵御外侮的战功归为己有,说什么这是他“借资于民”的结果。他又说:目前英夷已深感懊悔,痛哭流涕,愿与我天朝和好,因此才和我签订了《广州和约》:还说英夷“向城作礼,求大将军转恳大皇帝开恩,追完商欠”,奴才已代皇上允准了。他还说:英夷颇感天恩,只要求在广东通商,奴才也允准了。目前,广州已经恢复平静,老百姓已各安生业等等。请看,这个奕山多会胡编吧,明明打了败仗,却说成“首开旗门”;明明给了赔款,却说成是“追完商欠”;明明是他投降了英夷,却说“英夷颇感天恩”,简直是荒唐透顶!
书要简短。道光皇帝接到奕山的奏折,反复看了几遍。他虽不了解实情,但对广州的情况也略知一二,从奏折上也看出了不少漏洞。他知道奕山是在撒谎,本想严办,但经过反复考虑,又认为不妥:奕山是我的皇侄,是我派去的,处分了奕山,岂不落下个用人不当的罪名?!再者说,要都处分了,谁还肯给我办事啊!便使了个顺水推舟、自欺欺人的办法,传下圣旨,表彰了奕山和签订《广州和约》的有功人员。在奕山的请求下,道光皇帝对平英团抗击英军有功人员也给了奖励,有些参加平英团的地主士绅因此也当了官。道光皇帝认为现在已经罢兵休战,太平无事了,便传旨叫奕山班师回朝。另外,他还指示说:鸦片非法,严禁贸易。但有一条,只许官府追究,不准百姓过问。其实呢,官府根本就不追究,百姓想管又不允许,鸦片就算封了官啦。这充分说明,投降派的总头子就是道光皇帝。
且说英军总司令乔治,他率领舰队,移居到香港,自以为立了大功,定会受到女王陛下的嘉奖,便向伦敦打了个详细报告,还保举了有功人员,哪知道,这份报告却激怒了维多利亚女王和巴麦尊外相。女王大发雷霆,她认为:英国政府损失了上百只兵船,死伤了几千名官兵,动用了百万英镑,仅仅换回了这么点白银!英国虽然占了香港,但满清中央政府还没承认。这简直是得不偿失,做了蚀本的买卖!因此,她对乔治、义律二人大为不满。在她的授意下,议会决定,将乔治和义律革职,另派陆军上校璞鼎查为侵华全权代表,任香港总督兼陆海军总司令。拨给军舰六十只,精兵四千七百名,新式大炮三百门,立刻出兵去广州。外相巴麦尊向璞鼎查一再交待:“你这次出兵,要用武力狠狠地教训一下满清政府,要捞取更多更多的利益,必须使满清无条件地接受英国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直到我们满意为止。否则,你就不要回来。”璞鼎查一再表示,愿为大英帝国立功。
一八四一年八月十日,由璞鼎查率领的舰队首先开到澳门,不久又开到香港。他宣读了英国政府的训令,解除了乔治和义律的职务。这两个侵略者听了,真好似冷水浇头,只好哭丧着脸,向璞鼎查移交了印信,正式卸职。乔治到印度休假去了;义律诈称有病,到澳门休养去了。从此,璞鼎查接管了一切大权。
却说璞鼎查在香港连续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研究进兵方案。有人主张强攻,从广东登陆;有人主张智取,收买满清官吏。璞鼎查都没同意。
璞鼎查是个老牌侵略者,早在一八○三年就随英国海军到了印度,有四十来年的殖民统治经验,在一八四○年因侵略阿富汗有功,被英国女王封为男爵。在十年前还曾来过广州,是著名的“亚洲通”和“中国通”,对中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相当熟悉。他能说汉语,善写毛笔字,还能背诵几首唐诗。对广州情况更是了如指掌。他认为伯麦之死,乔治失利,问题在于不了解广州的情况。他知道广州的中国人是不好惹的,又有平英团,又有天地会,形势很复杂,是捞不到油水的。应当换个地方,去攻打防守薄弱的海港。他的想法被通过了。
璞鼎查以香港为基地,留下两千人驻守,于一八四一年八且二十一日,率领兵船五十艘,侵略军近四千人,直奔厦门开去。在鼓浪屿与清军相遇,又展开了一场激战。
驱妖入釜煎瘟神,
天从人愿助团民。
奸官竟敢违民意,
反从釜底强抽薪。
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义律,领兵五百去救伯麦。刚进牛栏岗的开阔地,就与平英团相遇了。英军就地散开,架起枪炮,向平英团民猛轰猛射,老英雄邝东山早已做好准备,一摆令旗,便带领三队人马,冒着枪林弹雨,扑向英军。
平英团民,已经历了一场大战,手中也用上了洋枪洋炮。所以,战斗起来,十分得心应手。混杀一阵,击毙英军五六十人。
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军背后传来一阵喊杀的声音。义律大惊,回头看时,见来人甚多,身穿民服,头裹方中,手拿刀枪棍棒长矛,大旗高挑,上写“升平社学”,中间还绣着很大一个“何”字。义律怎能知道,这是升平社学的群众支援平英团来了。何为升平社学?在元、明两代,就有“社学”,是乡村农民集资聘师、教学读书的地方。清承明制,也叫社学,或叫书院,用途不变。传到满清中叶,社学就成为乡下地主、士绅,兴办团练,防御盗贼的组织了。何玉成是广州北部萧岗乡一个中年士绅,中过武举。他为人正直,见义勇为,爱国爱乡、家资富有,挥金如土。对鸦片深恶痛绝,对英夷恨之入骨,鸦片战争打响,他便捐资募勇,成立升平社学,准备进行抗英斗争。邝东山成立平英团时,何玉成正到外乡募勇,未能加入。前天回来,听说邝东山成立了平英团,正在牛栏岗围困英军,他这才率领乡勇赶来助战。
书接前言。两路乡民会师,群众情绪高涨。他们轮番进攻英军,把侵略军压缩在一片小高地上。义律探着脖子一看:四面八方都是人了,自己的军兵被陷入人海之中,吓得他真魂都出窍了。这个侵略者,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更没有见过这样勇敢的人民。唉呀,在这些中国人的面前,洋枪、洋炮也似乎无能为力了!义律不停地转动着狐狸眼睛:伯麦所以吃亏,就在于一贯轻敌,我可不能走他那条路。中国人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吗,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啊!否则,我也得跟着怕麦去!想到这里,义律往四周观察一阵,发现右侧人少一些,攻势比较薄弱,便决定从那儿突围。义律非常狡猾,他采用声东击西之法,下令集中炮火猛攻左侧。团民认为他要从左侧突围,就把力量集中到那里。哪知义律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蹿到右侧,杀了出去。
邝东山一看洋鬼子跑了,十分恼火,立即率领团民追赶。英军抱头鼠窜,逃出没有多远,便被何玉成率领的乡勇拦住了。何玉成是武举出身,精通兵书战策,料到英军定会突围,早就派人把英军后路切断了。
正在这时,万里晴空突然密布阴云,黑若锅底,霎时间电光闪闪,雷声大作,下起了大雨,地上积水漫过了脚面。英军脚下都蹬着笨重的军靴,身上背着枪炮弹药,被雨一浇,重量增加了一倍,好像一群落水狗。义律的脖子也拧坏了,疼得他“嗷嗷”直叫,被两名军兵架着胳膊往前跑。义律边跑边呼叫:“奔西,往西边撤!”
诸位要问:义律为什么往西撤呢?因他发现,在西边有个土坡,距此很近,坡上有一座古庙,利于防守。所以他顶着暴雨,带着英军,玩儿着命地向古庙奔去。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三百多人龟缩在古庙里。
这座庙叫护国寺,建于明代初年,内有宝殿三层,山门和院墙高大而又坚固。庙内原有和尚三十多人,听见枪声,都吓跑了。义律领兵钻入庙内,便命士兵紧闭山门,再用石条把门顶住。他自己爬上钟楼,指挥战斗。
邝东山和何玉成带着乡民杀到护国寺,便把这座大庙包围了。
这时,已经风停雨歇,天空云隙露出几线阳光,护国寺东那条山沟里,流水仍在哗哗作响。好像欢唱胜利凯歌。何玉成和邝东山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他俩顾不上休息,马上召集各队头领,商讨消灭敌军的办法。海燕子张三是个急性子人,抢先说道:“师父,这有什么可商量的!咱们人多势众,洋鬼子只剩二三百人了,能顶个屁用!干脆硬攻进去,把他们消灭得啦!”邝东山摇头说道:“洋鬼子凭坚而守,又有洋枪、洋炮,硬攻是要吃大亏的。我们虽然人多,还是尽可能地避免伤亡啊!”庚体群说:“我主张用火来攻。常言说,‘水火不留情’。诸位看,庙是木造的,庙内古柏参天,庙外松林环绕,我们以火代兵,既消灭了洋鬼子,自己人又伤不着。何乐而不为呢?”海燕子张三一听,直摇脑袋:“方才下了大雨,草木皆湿,能点着吗?”何玉成特别稳重,坐在那里琢磨着大家出的主意。想了片刻,抬头说道:“弟兄们急于把洋鬼子消灭掉,这是对的。依我看来,不应硬拼,更不应用火。这座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古迹,那些出家之人还要以庙为生,不能轻易烧毁。还是以水攻为妙!”邝东山和大家听了,市民感兴趣,齐问:“水攻?怎么个攻法?”何玉成接着说:“天从人愿,降了大雨,山水还在流淌。何不把护国寺的院墙凿通,将寺东那条山沟的水引入庙内,来个水淹英夷!”大家听了,齐声说:“好。”邝东山最后说:“夜长梦多,迟则生变,就这样决定吧!”他马上分派:一队监视敌军,一队凿洞,一队引水,大家立即分头行动。
邝东山站在石塔后,扯开嗓子向庙中喊道:“洋鬼子,你们听着,赶快交枪投降吧!要不,我们可要放水了!”团民们也跟着呼喊:“快出来投降,快滚出来,把枪扔出来!”
义律是有名的中国通,听懂了团民们喊话的意思。他站在钟楼上,不由得直冒冷汗,预感到死神在向他招手,这条狐狸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正在这会儿,忽然从山路的远处传来马蹄声。接着,从山路拐弯的地方出现了一队人马,奔古庙驰来。
前文书说过,义律在半路上曾留下了三个人做通讯联系之用,也就是准备在自己遭到不测的时候,好叫他们通风报信。结果真用上了。在这三个人中,有个海军少尉,他探听到义律被平英团包围在古庙里的消息,就叫一个士兵给乔治送信儿,他领着一个士兵跑到广州,与知府余保纯交涉。
其实,余保纯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但他是只狡猾的狐狸,心想:广州民气刁悍,不好管教;英国人更是惹不起。我上有巡抚、总督,他们都不管,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干脆,我就来个假装不知道得啦!
现在,英国人找上门来了,只好硬着头皮接待。那个英军少尉先通过翻译简单介绍了义律被围的经过,接着对余保纯施加压力,说什么双方既已和好,就不该唆使暴民对英军采取暴力行动。他要求满清政府马上出面制止,把英国官兵解救出来。余保纯听了,先是向这个少尉赔礼道歉,说他完全不知道能发生这种事情;又说事关重大,需要请示巡抚大人。因此,就把这个少尉领到广东巡抚怡良那儿去了。
怡良这个人,既贪婪,又残暴,是个有名的酷吏。平日对老百姓凶狠得不得了,可是见了洋人,就变成了喜面佛,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当他听了余保纯的禀报,吓得魂不附体。心里说:我的娘啊,这可糟糕透了!奕山将军花了六百万两银子,好不容易才把洋人打发走,怎么又出现了这种事?牛栏岗一战,就打死打伤一千多名英国人;现在又把义律和他手下的五百多人围在护国寺里,把事情闹得何等严重!朝廷真要怪罪下来,我的脑袋还保得住吗?再说,奕山将军临离开广州的时候,把处理善后的事情都交给我了,还说要出现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拿我是问。这……这我受得了吗?把怡良急得,两手直搓屁股,汗珠子顺脸往下直淌,马上向这个英军少尉表态,无论如何也要把义律先生营救出来。接着,他命令余保纯带着南海县县令梁星元和番愚县县令张希余前去说服平英团,解救义律。
余保纯认为:这是三面受夹的差事,得罪哪面都不好办!本不愿去,可是上命难违呀,便马上回衙,把两个知县叫来,说明情况,三个人都骑上快马,带着三班衙役,奔护国寺而来。
几十里的路程,霎时就到了。这三个狗官来到庙前,放眼一看:唉呀!就见护国寺的周围,到处是人,刀枪林立,旗帜飘扬,不要说是英国人,就是蹿出一只耗子,也跑不了!余保纯差人向团民报了身份,说明来意,团民闪开一条道,把他们放了进去。他们来到庙前,从马上下来,就叫班头去找平英团的首领。余保纯嘱咐说:“不要摆官府的架子,说话要客气,千万别捅了马蜂窝。”班头领命走到团民跟前,拱手问道:“诸位辛苦了!我是知府衙门的班头,请你们的首领前来谈话。”团民们一看官府来人了,不知要干什么,也不知怎样应付,这才跑去给邝东山送信儿。
老英雄邝东山听了,也是一愣。片刻过后,领着徒弟们来见班头,拱手说道:“我就是首领,有话对我说吧!”班头笑道:“这不是邝东山老先生吗?我认识你。”接着,就假套近乎地说:“老先生,我们知府大人和两位县太爷都来了,找你有话说。看,都在那儿呢!”邝东山抬头一看:这三位大人可太狼狈了,衣服不整,官帽歪斜,满面尘土和汗水,平日的威风不知都哪儿去了!
这时,班头转回身来,向余保纯做了引见。还没等邝东山说话呢,余保纯就小跑着过来了,拱手躬身笑着说:“唉呀,邝老义士,久闻大名,今日幸会。本府这厢有礼了。”邝东山忙还礼道:“小人不敢当,我还没给三位大人请安呢!”说着,就拉出下跪的姿势。余保纯急忙拦住说:“算了,算了,这又不是在公堂上,一切都免了吧!”余保纯拉着邝老英雄的手,假亲假近了一会儿,然后说:“老先生,本府奉抚台大人之命,求你来了。洋人吗,是不好得罪的呀!连朝廷都睁一眼、闭一眼的,咱们偏要这么认真干什么?当然了,鸦片毒害全国,洋鬼子蛮横无理,朝廷、百姓都很气愤,这种心情吗,是可以理解的。大家这么做,也不能说做得不对。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事关国际交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倘若朝廷怪罪下来,咱们能担当得起吗?”说到这里,余保纯咽了口唾沫,继续又说:“您老人家是明白人,经的多,见的广,这利害二字是能够分清的。本府请您顾全大局,快传话把洋人放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们已经杀死一千多洋人了,气还没出来吗?千万不要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呀!一旦逼反英夷,引起大战,咱们可就变成罪人了。本府此行,既公又私。公者乃奉命而来,公事公办;私者,我与老先生同在这块土地上,不能不为您的身家性命着想啊!请老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看在本府的分上,就高抬贵手吧!”知县梁星元和张希余也帮腔道:“邝老义士,深明大义,总不能驳知府大人的脸面吧!说实在的,我们也是为您好哇,为大家好哇……”这些言语说罢,有些团民越听越觉着别扭,便高声说道:“请你们把那份好心收起来吧!你们口口声声为我们好,这是良心话吗?鸦片害人,你们为什么不管?洋鬼子到处杀人放火,你们为什么不管?现在,洋鬼子叫我们包围了,你们反而替洋人讲情!请问,你们这些当官儿的,到底是为百姓做主,还是为洋鬼子做主?”有的团民大喊道:“你们就知道欺压老百姓,现在又跑到这儿吓唬我们来了。你们一点儿也不敢得罪洋鬼子,这叫什么朝廷,这叫什么王法?”平英团民越说越有气,有人大吼道:“狗官和洋人一个鼻孔出气儿,把他们杀了算啦!”“杀死狗官!”“打死余保纯!”愤怒的团民们立刻把这伙人团团围住了。这三个狗官哪儿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吓得体如筛糠。
余保纯赶紧把邝东山拉住,哀求着说:“求……求……老英雄救命啊……”邝东山一看,心就软了,向四周的团民们摆了摆手,团民们这才恢复了平静,退回了原位。
说到这里,咱要交待清楚:邝东山是一位正直的侠义英雄,反对洋人向中国输入鸦片,也憎恨贪官污吏。在林则徐的影响下,敢于起来抵抗侵略者。但是,他毕竟是个农民,几千年的封建忠君思想,一下子还摆脱不了。他怎么能跟朝廷做对呢?
且表邝东山,他见知府大人和两位知县老爷亲自给洋人求情,也怕把事情闹大了,将来不好收拾。等团民们散开以后,便向余保纯说道:“看在三位大人的分上;东山遵命就是了。”余保纯一听,可乐坏了:“唉呀老先生,您可大重情面了。本府决不忘恩哪!”两个知县也不住地哈腰致谢。邝东山说:“我们可以把洋鬼子放走。不过,您必须向他们说清楚,广州是大清国的,黎民百姓也是大清国的。今后,决不允许他们在这里胡作非为!倘若不听劝告,可休怪平英团不客气!”“是,是。一定转告,一定转告。”邝东山马上传令:“撤!”团民们“哗”的一声,撤到坡下去了。三个狗官一看团民们已经撤离护国寺,忙带着随从朝庙门走去,还叫班头边走边喊:“不要开枪,我们是官府来的,别误会呀!”
前文书已经说过,义律早就绝望了,他已做好了最后的打算,那就是自杀而死。但他还有一线希望,就是盼望乔治发兵来救或者清廷官员前来解围。他站在钟楼上一看:其中有一位清朝官员他认识,那不是曾经代表奕山送赎城费的广州知府余保纯吗?噢,他们真解围来了。“救星来了!”义律都乐出声了,从心底感到高兴。他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就听有人喊“撤”。义律从钟楼里探出脑袋一看,平英团果真撤下去了。紧接着,又听外边喊“不要开枪”。顺声音往下一看,余保纯带着那一帮人已到庙前。义律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命人赶快打开庙门,他也下了钟楼,把余保纯等人接进庙内。
余保纯见着义律,好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又施礼来又问安,又赔礼来又道歉。义律见着余保纯等满清官贝,好像见了自己的奴才,马上就精神起来了,本想发作一番,拿他们撒一撒气,可是,他又控制住了。他知道现在还没最后脱险,还要仗着这些奴才保驾呢!所以改变了态度,拍着余保纯的肩头说道:“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我们打交道不止一次了,您的确是又讲情面、又守信用的中国官员啊!”余保纯受宠若惊地说:“哪里,哪里!还是义律先生造化不浅,此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请赶快走吧,这些暴民是不好对付的。”义律已经领教过平英团的厉害,听见“暴民”,立即毛骨悚然,不住地点头:“马上就走,马上就走。”义律集合了队伍,带着英军出了古庙。只见平英团众都聚在坡下,一个个横眉立目瞪着他们,侵略军一个个低着头,猫着腰,龟缩在一起,好像过街的老鼠,从威严愤怒的人群当中穿了过去。余保纯等跟在洋人后面,不住地向平英团民点头哈腰,也溜之大吉了。余保纯还怕义律在中途遭劫,一直把这帮英国鬼子护送回到兵舰上,才回广州交差。
当时广东流传着两句民谣:“百姓怕官,官怕洋鬼。”从此以后,这两句民谣变成“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了。
按下义律不表,再说这位钦差大臣靖逆将军奕山,他见英军退出广州,平英团民围困的英军经余保纯解围以后,已被护送到军舰上,便以为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马上提笔给道光皇帝写了个奏折,禀报他到广州之后所取得的成就。
别看奕山打仗无能、畏敌如虎,可是很会编造瞎话。在他给道光皇帝写的奏折里,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竭尽了说谎之能事。他说:奴才奉旨来到广州,一切遵旨办事,首先对英宣战,在战争中,仗着列祖列宗的保佑和皇上的天威,首开旗门,杀死洋兵洋将数千人,击沉敌船六十多艘,还缴获了无数的胜利品。他还把广东的老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抵御外侮的战功归为己有,说什么这是他“借资于民”的结果。他又说:目前英夷已深感懊悔,痛哭流涕,愿与我天朝和好,因此才和我签订了《广州和约》:还说英夷“向城作礼,求大将军转恳大皇帝开恩,追完商欠”,奴才已代皇上允准了。他还说:英夷颇感天恩,只要求在广东通商,奴才也允准了。目前,广州已经恢复平静,老百姓已各安生业等等。请看,这个奕山多会胡编吧,明明打了败仗,却说成“首开旗门”;明明给了赔款,却说成是“追完商欠”;明明是他投降了英夷,却说“英夷颇感天恩”,简直是荒唐透顶!
书要简短。道光皇帝接到奕山的奏折,反复看了几遍。他虽不了解实情,但对广州的情况也略知一二,从奏折上也看出了不少漏洞。他知道奕山是在撒谎,本想严办,但经过反复考虑,又认为不妥:奕山是我的皇侄,是我派去的,处分了奕山,岂不落下个用人不当的罪名?!再者说,要都处分了,谁还肯给我办事啊!便使了个顺水推舟、自欺欺人的办法,传下圣旨,表彰了奕山和签订《广州和约》的有功人员。在奕山的请求下,道光皇帝对平英团抗击英军有功人员也给了奖励,有些参加平英团的地主士绅因此也当了官。道光皇帝认为现在已经罢兵休战,太平无事了,便传旨叫奕山班师回朝。另外,他还指示说:鸦片非法,严禁贸易。但有一条,只许官府追究,不准百姓过问。其实呢,官府根本就不追究,百姓想管又不允许,鸦片就算封了官啦。这充分说明,投降派的总头子就是道光皇帝。
且说英军总司令乔治,他率领舰队,移居到香港,自以为立了大功,定会受到女王陛下的嘉奖,便向伦敦打了个详细报告,还保举了有功人员,哪知道,这份报告却激怒了维多利亚女王和巴麦尊外相。女王大发雷霆,她认为:英国政府损失了上百只兵船,死伤了几千名官兵,动用了百万英镑,仅仅换回了这么点白银!英国虽然占了香港,但满清中央政府还没承认。这简直是得不偿失,做了蚀本的买卖!因此,她对乔治、义律二人大为不满。在她的授意下,议会决定,将乔治和义律革职,另派陆军上校璞鼎查为侵华全权代表,任香港总督兼陆海军总司令。拨给军舰六十只,精兵四千七百名,新式大炮三百门,立刻出兵去广州。外相巴麦尊向璞鼎查一再交待:“你这次出兵,要用武力狠狠地教训一下满清政府,要捞取更多更多的利益,必须使满清无条件地接受英国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直到我们满意为止。否则,你就不要回来。”璞鼎查一再表示,愿为大英帝国立功。
一八四一年八月十日,由璞鼎查率领的舰队首先开到澳门,不久又开到香港。他宣读了英国政府的训令,解除了乔治和义律的职务。这两个侵略者听了,真好似冷水浇头,只好哭丧着脸,向璞鼎查移交了印信,正式卸职。乔治到印度休假去了;义律诈称有病,到澳门休养去了。从此,璞鼎查接管了一切大权。
却说璞鼎查在香港连续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研究进兵方案。有人主张强攻,从广东登陆;有人主张智取,收买满清官吏。璞鼎查都没同意。
璞鼎查是个老牌侵略者,早在一八○三年就随英国海军到了印度,有四十来年的殖民统治经验,在一八四○年因侵略阿富汗有功,被英国女王封为男爵。在十年前还曾来过广州,是著名的“亚洲通”和“中国通”,对中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相当熟悉。他能说汉语,善写毛笔字,还能背诵几首唐诗。对广州情况更是了如指掌。他认为伯麦之死,乔治失利,问题在于不了解广州的情况。他知道广州的中国人是不好惹的,又有平英团,又有天地会,形势很复杂,是捞不到油水的。应当换个地方,去攻打防守薄弱的海港。他的想法被通过了。
璞鼎查以香港为基地,留下两千人驻守,于一八四一年八且二十一日,率领兵船五十艘,侵略军近四千人,直奔厦门开去。在鼓浪屿与清军相遇,又展开了一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