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保卫洛阳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凉惭惭从左右天下格局的重要角色,沦为一个龙套,外交关系越发冷淡,举国上下完全沉浸在内部纷争之中,但自得其乐又是不可能的,于是终究难免在外界的强大压力面前受尽苦楚。
自强者才能真正强大,任何试图在激流中安于现状者,都将被冲到最下游。
晋帝司马聃或许是有上进心的,可惜朝中形势注定了没他的用武之地,只能专心做个傀儡,而傀儡的滋味显然并不好受,不但受制于人,更加受制于心,内外交困,身心俱疲,最后郁郁而终。
361年5月22日,穆帝司马聃走完了19年的人生,没留下一个子嗣。
皇太后褚蒜子经过一番考量,决定立侄子、琅邪王司马丕为帝,下诏称:“琅邪王是中兴以来的皇家嫡子正统,无论是大义还是声望,都是人心所向,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应由琅邪王入继大统。”
司马丕是成帝司马衍的长子,因为庾氏兄弟的私心,而在司马衍死时,扶立了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后来司马岳又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聃,可惜司马聃无子,皇位还是回归司马衍一支。
5月25日,文武百官准备法驾,前往琅邪王府迎接21岁的司马丕荣登宝座,然后改由他的弟弟司马奕继任琅邪王之位。
几个月后,司马丕的王妃王穆之妻凭夫贵,升为皇后,已故皇帝司马聃的皇后何法倪则改称穆皇后。
王穆之是太原王氏的王濛的女儿,一家人都是天师道的虔诚教众。
新皇帝虽然年长了几岁,但仍旧不能摆脱傀儡的阴影,实际上东晋的皇帝除了二任帝司马绍之外,几乎都是权臣把玩的器物,与一面旗帜一枚信印,并无本质区别。
说起来当真是有浓浓的嘲讽意味扑面而来,司马懿父子靠着操纵傀儡皇帝起家,然后开启了晋王朝的统治,但从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成了别人操纵的傀儡,孟德君泉下有知,也该当安息了。
与一般的国家不同的是,傀儡皇帝也有些意外之喜,就是新旧交替的关头一般不会引发变故,因为皇帝是谁无所谓,肯本无关大局,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其实是控制朝廷的文臣武将们,只要大权没有易手,大局也不会变化。
相反,若是皇帝特别雄才大略,万一不幸离世,新皇帝无论是英明神武还是酒囊饭袋,即位后必然都免不了迎接各方涌来的危机。
前燕似乎没有研究明白这个问题,趁着司马丕刚刚继位,准备大举南侵,在豫州督导官孙兴的提议下,率先进攻被晋军占领的洛阳。
孙兴倒也不是突发奇想,是有一定根据的,此时的洛阳虽然已被东晋王朝收复,但周围全已荒芜,只是一座孤城而已,守将陈祐手底下也只有一千多个老弱残兵,根本很难坚守。
慕容恪以为可行,于是批准了孙兴的请求,派宁南将军吕护进驻河阴,准备攻取洛阳。
吕护经历了野王之败,原本打算投奔东晋,结果却被前军截获,考虑到自己的作为,以为必死无疑,结果慕容恪竟然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宁南将军,吕护十分感激,决心为燕国死而后已。
362年2月10日,晋政府得到消息,提拔吴国郡长庾希(庾冰的儿子)为北翼禁卫指挥官、兼徐兖二州督导官,镇守下邳,龙骧将军袁真为西翼禁卫指挥官、兼豫司并冀四州军区司令官、豫州督导官,镇守汝南,二人全都假节,为应付前燕的入侵做准备。
但他们都与洛阳有不短的距离,吕护很快就攻到城外。
洛阳郡长戴施眼见局势不妙,拔腿就跑开了,陈祐被迫向朝廷求援。
桓温接到战报之后,火速派竟陵郡长邓遐(邓岳的儿子)率水军陆战队三千人,前往协助陈祐保卫故都。
有了这三千援兵,洛阳的局面暂时稳了下来,吕护一时难以攻克,准备暂退小平津,等待燕军主力会回之后再进行决战,而城中的晋军及时把握机会,实施追击,吕护最终被流箭射死,算是报答了慕容恪的恩情了。
前军死了统帅,顿时没有继续交战的勇气和实力,由另一将领段崇集结残军渡hb上,驻防在野王。
邓遐此时已推进到了新城,袁真则进驻汝南,并把军米五万斛送往洛阳以解决补给的难题,当确信燕军已经退却,留下邓遐驻防,袁真重新退守寿阳,徐兖二州督导官庾希也从下邳退回山阳。
但慕容恪显然并不会那么轻易言败,没过多久便又派大军南下。
对于东晋政府来说,虽没受到过大的损失,桓温却意识到这是个给自己长脸的好机会,再度上书请求迁都,并把永嘉之乱以来流亡到江南的难民,一律迁回原籍,使北方重新回复生机。
朝廷接到这奏章,无不惊恐非常,此时此刻哪还有有想北返,可畏惧桓温的实力,都不肯公开表达反对意见,可又不能一直拖着不批,准备派个高级咨询官亲自登门向桓温诉说个中苦衷。
京畿卫戍总司令王述倒不以为然,以他对桓温的了解,反倒很轻松地向政府进言:“桓温不过是想虚张声势威胁朝廷,绝不是真心想这么做,只要顺着他的意思下一道诏书,他很快就束手无策。”
宰相司马昱将信将疑,以司马丕的名义下诏称:“自从国家爆发战乱,直到今天,已经五纪,戎狄凶暴横行,代代相传,我一直回头向北眺望,感慨悲怆,充满胸怀,现在我知道将军打算亲自率领三军,扫荡妖魔,清除京畿,光复旧都,除非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立志杀身报国的英雄,谁肯如此牺牲?一切应有措施,在你高明的领导之下,由你全权决定,只是黄河洛水一带,城池荒芜,需要经营的地方太多,工作刚刚开始,恐怕你要辛苦一番了。”
桓温接到诏书,果然不再提迁都一事,但就此没了下文,又太丢面子,于是改称把洛阳的巨钟和钟架迁到建康。
王述私下写信告诉桓温:“永嘉之乱以来,国势衰颓,首都迁到江南,大家所努力的正是平定天下,凯旋旧都,如果办不到,也应该把皇家祖先的陵墓迁回,怎么先考虑巨钟和钟架?”
桓温终究还是丢了面子,只好作罢,但却并不至于恼羞成怒,反而对王述更加敬重,想不到朝中竟还有这等人物。
(本章完)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凉惭惭从左右天下格局的重要角色,沦为一个龙套,外交关系越发冷淡,举国上下完全沉浸在内部纷争之中,但自得其乐又是不可能的,于是终究难免在外界的强大压力面前受尽苦楚。
自强者才能真正强大,任何试图在激流中安于现状者,都将被冲到最下游。
晋帝司马聃或许是有上进心的,可惜朝中形势注定了没他的用武之地,只能专心做个傀儡,而傀儡的滋味显然并不好受,不但受制于人,更加受制于心,内外交困,身心俱疲,最后郁郁而终。
361年5月22日,穆帝司马聃走完了19年的人生,没留下一个子嗣。
皇太后褚蒜子经过一番考量,决定立侄子、琅邪王司马丕为帝,下诏称:“琅邪王是中兴以来的皇家嫡子正统,无论是大义还是声望,都是人心所向,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应由琅邪王入继大统。”
司马丕是成帝司马衍的长子,因为庾氏兄弟的私心,而在司马衍死时,扶立了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后来司马岳又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聃,可惜司马聃无子,皇位还是回归司马衍一支。
5月25日,文武百官准备法驾,前往琅邪王府迎接21岁的司马丕荣登宝座,然后改由他的弟弟司马奕继任琅邪王之位。
几个月后,司马丕的王妃王穆之妻凭夫贵,升为皇后,已故皇帝司马聃的皇后何法倪则改称穆皇后。
王穆之是太原王氏的王濛的女儿,一家人都是天师道的虔诚教众。
新皇帝虽然年长了几岁,但仍旧不能摆脱傀儡的阴影,实际上东晋的皇帝除了二任帝司马绍之外,几乎都是权臣把玩的器物,与一面旗帜一枚信印,并无本质区别。
说起来当真是有浓浓的嘲讽意味扑面而来,司马懿父子靠着操纵傀儡皇帝起家,然后开启了晋王朝的统治,但从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成了别人操纵的傀儡,孟德君泉下有知,也该当安息了。
与一般的国家不同的是,傀儡皇帝也有些意外之喜,就是新旧交替的关头一般不会引发变故,因为皇帝是谁无所谓,肯本无关大局,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其实是控制朝廷的文臣武将们,只要大权没有易手,大局也不会变化。
相反,若是皇帝特别雄才大略,万一不幸离世,新皇帝无论是英明神武还是酒囊饭袋,即位后必然都免不了迎接各方涌来的危机。
前燕似乎没有研究明白这个问题,趁着司马丕刚刚继位,准备大举南侵,在豫州督导官孙兴的提议下,率先进攻被晋军占领的洛阳。
孙兴倒也不是突发奇想,是有一定根据的,此时的洛阳虽然已被东晋王朝收复,但周围全已荒芜,只是一座孤城而已,守将陈祐手底下也只有一千多个老弱残兵,根本很难坚守。
慕容恪以为可行,于是批准了孙兴的请求,派宁南将军吕护进驻河阴,准备攻取洛阳。
吕护经历了野王之败,原本打算投奔东晋,结果却被前军截获,考虑到自己的作为,以为必死无疑,结果慕容恪竟然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宁南将军,吕护十分感激,决心为燕国死而后已。
362年2月10日,晋政府得到消息,提拔吴国郡长庾希(庾冰的儿子)为北翼禁卫指挥官、兼徐兖二州督导官,镇守下邳,龙骧将军袁真为西翼禁卫指挥官、兼豫司并冀四州军区司令官、豫州督导官,镇守汝南,二人全都假节,为应付前燕的入侵做准备。
但他们都与洛阳有不短的距离,吕护很快就攻到城外。
洛阳郡长戴施眼见局势不妙,拔腿就跑开了,陈祐被迫向朝廷求援。
桓温接到战报之后,火速派竟陵郡长邓遐(邓岳的儿子)率水军陆战队三千人,前往协助陈祐保卫故都。
有了这三千援兵,洛阳的局面暂时稳了下来,吕护一时难以攻克,准备暂退小平津,等待燕军主力会回之后再进行决战,而城中的晋军及时把握机会,实施追击,吕护最终被流箭射死,算是报答了慕容恪的恩情了。
前军死了统帅,顿时没有继续交战的勇气和实力,由另一将领段崇集结残军渡hb上,驻防在野王。
邓遐此时已推进到了新城,袁真则进驻汝南,并把军米五万斛送往洛阳以解决补给的难题,当确信燕军已经退却,留下邓遐驻防,袁真重新退守寿阳,徐兖二州督导官庾希也从下邳退回山阳。
但慕容恪显然并不会那么轻易言败,没过多久便又派大军南下。
对于东晋政府来说,虽没受到过大的损失,桓温却意识到这是个给自己长脸的好机会,再度上书请求迁都,并把永嘉之乱以来流亡到江南的难民,一律迁回原籍,使北方重新回复生机。
朝廷接到这奏章,无不惊恐非常,此时此刻哪还有有想北返,可畏惧桓温的实力,都不肯公开表达反对意见,可又不能一直拖着不批,准备派个高级咨询官亲自登门向桓温诉说个中苦衷。
京畿卫戍总司令王述倒不以为然,以他对桓温的了解,反倒很轻松地向政府进言:“桓温不过是想虚张声势威胁朝廷,绝不是真心想这么做,只要顺着他的意思下一道诏书,他很快就束手无策。”
宰相司马昱将信将疑,以司马丕的名义下诏称:“自从国家爆发战乱,直到今天,已经五纪,戎狄凶暴横行,代代相传,我一直回头向北眺望,感慨悲怆,充满胸怀,现在我知道将军打算亲自率领三军,扫荡妖魔,清除京畿,光复旧都,除非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立志杀身报国的英雄,谁肯如此牺牲?一切应有措施,在你高明的领导之下,由你全权决定,只是黄河洛水一带,城池荒芜,需要经营的地方太多,工作刚刚开始,恐怕你要辛苦一番了。”
桓温接到诏书,果然不再提迁都一事,但就此没了下文,又太丢面子,于是改称把洛阳的巨钟和钟架迁到建康。
王述私下写信告诉桓温:“永嘉之乱以来,国势衰颓,首都迁到江南,大家所努力的正是平定天下,凯旋旧都,如果办不到,也应该把皇家祖先的陵墓迁回,怎么先考虑巨钟和钟架?”
桓温终究还是丢了面子,只好作罢,但却并不至于恼羞成怒,反而对王述更加敬重,想不到朝中竟还有这等人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