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隐尘世间 > 第60章 为什么而读书?

第60章 为什么而读书?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隐尘世间最新章节!

    对于经常自诩为英雄豪侠的父亲来讲,这样的行为在他的口中,那便是梁山好汉中的“鼓上骚”时迁,和电视剧中的“燕子李三”。

    但不管是时迁还是李三,人家干得可都是光明磊落的侠义之事,但大侠却干的是“偷鸡摸狗”、“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狭义”之事!

    丝毫不会以自己的“陋习”为耻,反以为荣。

    不问自取便是偷,自私自利不知羞。

    七尺男儿立天地,不良德行何时休?

    毕竟是结婚20多年“磁婚”的“老夫老妻”,对彼此的脾气自然是了如指掌,言行举止之间便可识得对方意欲何为,更何况是习以为常之事?

    根本不用想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所以,大侠的行为早已在母亲的预料之中,自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任由他去,自己假装睡觉没有发觉便可。

    反正迟早是要交回他手里的,还不如让他自己拿去。

    母亲如是想着。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在我心中不断积压,明知道都是大人之间的事,我无法且无力干涉。

    但一次又一次类似的事件不停的刺激着我的大脑神经,迫切改变命运的愿望和期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演愈烈。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翻到了小学课文中,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那篇课文,具体是怎么表述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12岁那年,总理离开家乡,来到东三省。

    那时的东三省,恰巧是侵华列强们在华争夺的焦点之一。

    他按照事先的约定在沈阳下车,伯父顺利的接上他。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片特别繁华、热闹且灯红酒绿的区域,伯父郑重其事对他说:“没事一定不要去那个地方玩!这是沈阳的规矩!明白么?”

    “为什么?”幼时的总理不解,指着区域里的人诧异地问道:“那些人为什么可以在里面,我们为什么不能进去?”

    “嘘——小声一点。”伯父赶紧把指向租界的手按了下来,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才紧张的把总理拉到一边,小声地说:“小娃娃不能乱指,不懂得更不能乱说,那片区域是洋鬼子的租界地,进去玩的话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哪怕被人打死也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沈阳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地方吗?为什么要设立租界地?我们不租给他们不就行了?”总理当然不明白,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你以为这和你们乡下那样,想租就租,不想租就可以不租吗?按你的意思来说咱们还是地主,洋鬼子是长工不成?”伯父叹了口气,道:“孩子,洋鬼子租咱们的地方是不付租金的!而且这个租界地的实质就是城市里的‘殖民地’啊!”

    “中华不振啊!”说到这里,伯父无奈的摇了摇头,丝毫没有再解释下去的兴致。

    后来,总理在大伯的安排下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无论怎样,他始终难以忘怀大伯接他时说的话,闲来无事经常想起此时,还常常带有这样的疑问:“租界到底地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入内,而外国人却可以‘堂而皇之’的住在那里?‘租借’中国的土地还不用付租金……”

    一连串的问题使总理迷惑不解,好奇心不时的驱使着他,促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那里看个究竟。

    星期天,万里无云,风和日丽。

    总理没有告诉大伯,偷偷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想要看看租借到底是怎样的景象?

    嘿!

    这片区域果真和“外面”大不相同:一条条干净整齐的街道,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霓虹灯在白天还不停闪烁,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总理和同学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间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央求着、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则耀武扬威、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得知,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撞死了,她原指望中国巡警局能给她撑腰,狠狠的惩罚这个气焰嚣张的洋鬼子,如此肆无忌惮的在路上横冲直撞。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鬼子,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还不停的在这个洋鬼子身边“谄媚求宠”。

    四周围观的中国人都紧紧的握着拳头,一副跃跃欲试想要“抱打不平”的样子。

    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又能够怎么样呢?

    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规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让她节哀顺变,赶紧离开“租界”这个法律规范和行为方式都十分“畸形”的地方。

    经此一事总理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经常总理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问他的时候他总是在沉思,也不回答。

    直到在一次课上,听了总理的发言才真正解开了这个所有同学心中的谜团。

    那天的课恰恰是由学校的魏校长向大家讲授。

    兴之所至时,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各位同学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究竟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此问题一出,便得到了同学们的踊跃回答。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为名扬天下而读书。”

    “为改善生活而读书。”

    “为提高修养,规范德行而读书”……

    各类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魏校长听而不语,只是微笑的看着大家。

    机缘巧合,魏校长在班级内扫视之下,无意中注意到了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的总理,于是打了个手势,让大家静下来。

    接着,故意踱步到总理身前,让年幼的总理来回答这个问题,“来,我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说的同时,还用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全班的吸引力都集中在总理身上。

    总理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从来未曾想过,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理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总理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侵华列强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这里我想说,我不是总理,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和雄才大略,也没有总理的伟大抱负,更不会奢望成为一代伟人流传千古。但是,我知道,我是母亲的孩子,家里的男子汉,我应当且必须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撑起一片天空。

    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雄厚的资产。

    有的只是自己的双手和深藏在内心那颗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永不言弃的决心。

    目前的我,唯有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好好读书才符合我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

    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作《读书》一诗闻名天下: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全诗用二十八句五言诗,展示了柳宗元在读书的时候,一副憨态可掬的书痴模样:

    时而闻趣事开心发笑,时而闻哀伤悲伤难受;

    读书累了倒头便睡,醒来舒展身体,继续吟诵诗文,时刻沉浸在读书的海洋里,何乐而不为?

    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感慨着用最后四句结尾:“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从读书的开心惬意领悟到世俗功利虚名皆为尘土,故以心胸旷达、包容天下的胸怀作为结尾。

    在读书过程中日滋月益,气爽神清,

    在读书过程中修身养性,愉悦身心,

    在读书过程中发奋图强,与时俱进,

    在读书过程中宁静致远,力学笃行。

    那时,我效仿了柳宗元读书明智的方法,效仿了总理读书励志的决心,暗暗在心中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简单而又世俗的目标。

    “为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读书。”

本站推荐:女配师叔修仙路快穿女配逆袭:男神请上钩医冠禽兽,女人放松点!快穿之女配掰开也是黑的武道神尊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男主穿梭在电脑世界宠妻万万岁:妖孽邪君逆天妃仙帝归来快穿系统:反派BOSS来袭!

大隐尘世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耳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耳急并收藏大隐尘世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