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苻坚和王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关于第33章故事简介:前秦皇帝苻坚登基之后,其母亲苟太后惧怕苻法权势过大,威胁儿子帝位,派亲信将其剪除。曾经辅助苻坚篡位的王猛,因为执法严格触动权贵,被人构陷,打入长安大牢,但其因祸得福,与苻坚一番交谈,很得苻坚赏识,罪名被赦免,留用朝中,苻坚又不顾王猛反对,收留了羌人首领姚苌。
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十六国时期最负贤明的帝王,苻坚可谓是胸襟开阔,海纳百川,在世家大族横行的时代,苻坚招揽贤才,不问出身贵贱,在这点上可谓千古开明之君,媲美三国枭雄曹操。虽然苻坚在处理苻法的事情上,其行为做的有一些假,但是古之帝王能有如此胸襟之人,实属罕见,不管他是真性情,还是假仁义,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苻坚即使是在装假,但他也得到了广大的寒门庶族子弟之心,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也能够让自己统治下的百姓万民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所以说,不管苻坚的虚怀若谷是假的,还是真的,只要他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问出身高低,选贤任能,把国家治理好,他就是一个贤君,一个明君,作为老百姓来讲,不管统治者是如何做人的,只要能保证自己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他就是一个好皇帝。
能够被史书所记载的人物,绝大部分都是政治人物,所以说,我认为作为政治人物来讲,一心为民,人心才正,德行再引经据典,只做表面文章,不做为民而做实事,那只能是人心险恶,被人唾弃。而且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同一个人,每个人对他的认识都莫衷一是,评价更是众说纷纭,不会有单纯的好,也不会有单纯的坏,拿苻坚来说,他在苻法的事情上的所作所为,怎么看怎么恶心,但是他对王猛却是真心实意相交,因为苻坚深深的知道王猛的才能能够让前秦帝国强盛,能够让自己的统治安定,能够让自己成为千古一帝,苻坚相交的是王猛的才华,王猛相交的是苻坚的气度和魄力,因为二人彼此相交,彼此互补,最终成就了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君臣佳话。借着其二人的关系,我们就说一说历史上有名的君臣组合。
在我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君臣佳话肯定要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刘备了,二人同心同德,终究在三国乱世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二人关系远没有苻坚和王猛的关系融洽,并且诸葛亮之才,也仅仅限于政治才干,其统兵征战并无太多胜绩。刘备的实力也难以达到苻坚的高度,因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数百年来的广泛传播,让人们感觉诸葛亮无所不能,刘备更如长者般仁厚,但在历史上,二人相逢后的首场大胜仗就是奠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但是早在唐代的时候,大诗人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直接道出了打胜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
是周郎,就是东吴政权中的世家大族的代表周瑜,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只是在政治上促成了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虽然精彩,但都是虚构之说,赤壁之战在我看来就是以周瑜为首的世家大族打败了控制中央政权的寒门庶族的代表曹操,保证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在这一时期的正统性。
而诸葛亮辅佐刘备建国蜀汉之后,二人关系却走入谷底,因为诸葛亮年轻而功大,刘备则垂垂老矣,而且面对蜀地的世家大族,二人的政见则完全不同,诸葛亮是想构建寒门庶族为统治阶级的封建王朝,而刘备则是想学习东吴,依靠世家大族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出兵重镇汉中,派的是蜀地世家大族的代表法正。同样,作为一代帝王,刘备更是害怕诸葛亮取而代之的,到了白帝城托孤,刘备更是使用了欲擒故纵的伎俩,告诉诸葛亮,刘禅如果不才,他可以为成都之主,而这个成都之主,应该是主持蜀汉政权国政的意思,并非让诸葛亮当蜀汉皇帝,诸葛亮何尝不懂帝王之心,他更知道篡位夺权的风险,不如甘心辅佐刘禅,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寒门庶族之王朝,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并没有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么好,二人的关系甚至连刘邦跟张良,朱元璋与刘基的关系都不如,甚至远远没有曹操对郭嘉的感情强烈。
其实在古代社会中的历朝历代,每个封建王朝的开创初期,其统治者都有自己非常得力的助手,但在统治者看来,自己一旦功成名就,当年辅佐自己的助手也必将大权在握,声名显赫,无论在创业艰难的时期,自己和助手关系多么融洽,感情多么深厚,但是面对皇权,统治者肯定是想法设法的剪除一切威胁,如果他们的助手们能够识时务为俊杰,功成身退,尚可放其一马,否则必然要被诛杀殆尽,所以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谋略家范蠡说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警句。在这一点上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反而要比汉族先民的帝王强很多。
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帝国的羯人伟大首领石勒对其谋士张宾不可不畏是信任备至,毫无猜忌之心,石勒对张宾的感情流露,在史书中的记载极为丰富,尽显这位草原民族的帝王的感恩之心,保留到现在的张宾墓附近曾经出土了一块残碑,上面字迹清晰可见,其中关于石勒参加张宾葬礼时,对张宾病逝,悲痛万分,恸哭涕零的记载,可见一个不同民族的君臣二人感情之深。
当然,张宾作为一个谋士,辅佐石勒建立了后赵帝国,也可以说是其君臣二人联手基本完成了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初步融合期,张宾对于石勒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石勒能够在张宾死后痛不欲生,也可见石勒是一个很有良心很有柔情的游牧民族帝王。到了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氐族人群的首领苻坚同样有了比张宾还要有能力的王猛,二人之情更是超过了石勒和张宾,因为
王猛出身远没有张宾显赫,就是一个靠不断游说别人接受自己政见的寒门学子,能够得到苻坚的青睐,王猛是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的,而苻坚通过篡位坐上皇帝宝座,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不可谓不大,二人能通过吕婆楼推荐而走到一起,实属不易,而张宾则出身世家大族,直接被石勒招入君子营中,逐渐脱颖而出的,一直辅佐石勒左右。王猛则先做县令后又得罪权贵被下狱,历经坎坷才遇英主,完全要比张宾入仕途径艰难太多。
其实从王猛的早期经历来看,在当时世家大族把持的封建社会中,寒门庶族子弟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多么的不容易,恰好当时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于门第之分虽然受到汉族先民的影响,但是应为游牧民族本就属于寒门庶族,对于门第的要求远不及汉族统治者强烈,所以当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看到寒门庶族子弟才华横溢之时,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大量启用寒门庶族子弟入仕为官,维护自己民族的最高利益,这就为以后的庶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取代士族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打下了基础。
可见,十六国时期不仅仅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更是寒门庶族与世家大族的博弈阶段,这一时期,有五胡乱华的血腥教训,同样也有百姓万民追求平等,民主的脚印,一切都是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治才能难以支撑起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无法处理好愈演愈烈的民族问题,最终导致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大分裂。
当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之后,其统治者同样看到了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威胁,北魏王朝的四朝元老,拓跋焘最为倚重的谋士崔浩被杀,同样折射出来了,作为寒门庶族出身的游牧民族统治者不愿意被世家大族所束缚的心态,实际上,后赵帝国的首席谋士张宾早于石勒而死,而其病亡之时,石勒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原地区,否则张宾的下场不会比崔浩好到哪里去!但是,王猛和苻坚是跟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因为二人都是寒门庶族出身,都有相同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所以苻坚对于王猛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倚重,二人的关系不会出现微妙的变化。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臣二人能达到如此地步的恐怕再也没有了,因为前秦帝国所处的这一时期,既是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又是寒门庶族崛起的初期,二人的关系是非常符合时代特征的,隋唐以后的君臣,虽然都属于庶族地主阶级,但是因为在民族上,他们属于同一民族,统治者仍然对高权重之臣忌惮万分,而在这一时期,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却因为与汉族大臣有种族的隔阂,游牧民族本身又很看重情义,所以对于出身相同,能力出众的汉族大臣,并不会引起游牧民族统治者太多的顾虑和忌惮。那么苻坚和王猛的情谊必然是亘古未有之君臣关系了。
关于第33章故事简介:前秦皇帝苻坚登基之后,其母亲苟太后惧怕苻法权势过大,威胁儿子帝位,派亲信将其剪除。曾经辅助苻坚篡位的王猛,因为执法严格触动权贵,被人构陷,打入长安大牢,但其因祸得福,与苻坚一番交谈,很得苻坚赏识,罪名被赦免,留用朝中,苻坚又不顾王猛反对,收留了羌人首领姚苌。
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十六国时期最负贤明的帝王,苻坚可谓是胸襟开阔,海纳百川,在世家大族横行的时代,苻坚招揽贤才,不问出身贵贱,在这点上可谓千古开明之君,媲美三国枭雄曹操。虽然苻坚在处理苻法的事情上,其行为做的有一些假,但是古之帝王能有如此胸襟之人,实属罕见,不管他是真性情,还是假仁义,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苻坚即使是在装假,但他也得到了广大的寒门庶族子弟之心,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也能够让自己统治下的百姓万民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所以说,不管苻坚的虚怀若谷是假的,还是真的,只要他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问出身高低,选贤任能,把国家治理好,他就是一个贤君,一个明君,作为老百姓来讲,不管统治者是如何做人的,只要能保证自己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他就是一个好皇帝。
能够被史书所记载的人物,绝大部分都是政治人物,所以说,我认为作为政治人物来讲,一心为民,人心才正,德行再引经据典,只做表面文章,不做为民而做实事,那只能是人心险恶,被人唾弃。而且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同一个人,每个人对他的认识都莫衷一是,评价更是众说纷纭,不会有单纯的好,也不会有单纯的坏,拿苻坚来说,他在苻法的事情上的所作所为,怎么看怎么恶心,但是他对王猛却是真心实意相交,因为苻坚深深的知道王猛的才能能够让前秦帝国强盛,能够让自己的统治安定,能够让自己成为千古一帝,苻坚相交的是王猛的才华,王猛相交的是苻坚的气度和魄力,因为二人彼此相交,彼此互补,最终成就了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君臣佳话。借着其二人的关系,我们就说一说历史上有名的君臣组合。
在我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君臣佳话肯定要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刘备了,二人同心同德,终究在三国乱世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二人关系远没有苻坚和王猛的关系融洽,并且诸葛亮之才,也仅仅限于政治才干,其统兵征战并无太多胜绩。刘备的实力也难以达到苻坚的高度,因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数百年来的广泛传播,让人们感觉诸葛亮无所不能,刘备更如长者般仁厚,但在历史上,二人相逢后的首场大胜仗就是奠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但是早在唐代的时候,大诗人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直接道出了打胜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
是周郎,就是东吴政权中的世家大族的代表周瑜,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只是在政治上促成了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虽然精彩,但都是虚构之说,赤壁之战在我看来就是以周瑜为首的世家大族打败了控制中央政权的寒门庶族的代表曹操,保证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在这一时期的正统性。
而诸葛亮辅佐刘备建国蜀汉之后,二人关系却走入谷底,因为诸葛亮年轻而功大,刘备则垂垂老矣,而且面对蜀地的世家大族,二人的政见则完全不同,诸葛亮是想构建寒门庶族为统治阶级的封建王朝,而刘备则是想学习东吴,依靠世家大族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出兵重镇汉中,派的是蜀地世家大族的代表法正。同样,作为一代帝王,刘备更是害怕诸葛亮取而代之的,到了白帝城托孤,刘备更是使用了欲擒故纵的伎俩,告诉诸葛亮,刘禅如果不才,他可以为成都之主,而这个成都之主,应该是主持蜀汉政权国政的意思,并非让诸葛亮当蜀汉皇帝,诸葛亮何尝不懂帝王之心,他更知道篡位夺权的风险,不如甘心辅佐刘禅,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寒门庶族之王朝,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并没有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么好,二人的关系甚至连刘邦跟张良,朱元璋与刘基的关系都不如,甚至远远没有曹操对郭嘉的感情强烈。
其实在古代社会中的历朝历代,每个封建王朝的开创初期,其统治者都有自己非常得力的助手,但在统治者看来,自己一旦功成名就,当年辅佐自己的助手也必将大权在握,声名显赫,无论在创业艰难的时期,自己和助手关系多么融洽,感情多么深厚,但是面对皇权,统治者肯定是想法设法的剪除一切威胁,如果他们的助手们能够识时务为俊杰,功成身退,尚可放其一马,否则必然要被诛杀殆尽,所以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谋略家范蠡说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警句。在这一点上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反而要比汉族先民的帝王强很多。
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帝国的羯人伟大首领石勒对其谋士张宾不可不畏是信任备至,毫无猜忌之心,石勒对张宾的感情流露,在史书中的记载极为丰富,尽显这位草原民族的帝王的感恩之心,保留到现在的张宾墓附近曾经出土了一块残碑,上面字迹清晰可见,其中关于石勒参加张宾葬礼时,对张宾病逝,悲痛万分,恸哭涕零的记载,可见一个不同民族的君臣二人感情之深。
当然,张宾作为一个谋士,辅佐石勒建立了后赵帝国,也可以说是其君臣二人联手基本完成了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初步融合期,张宾对于石勒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石勒能够在张宾死后痛不欲生,也可见石勒是一个很有良心很有柔情的游牧民族帝王。到了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氐族人群的首领苻坚同样有了比张宾还要有能力的王猛,二人之情更是超过了石勒和张宾,因为
王猛出身远没有张宾显赫,就是一个靠不断游说别人接受自己政见的寒门学子,能够得到苻坚的青睐,王猛是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的,而苻坚通过篡位坐上皇帝宝座,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不可谓不大,二人能通过吕婆楼推荐而走到一起,实属不易,而张宾则出身世家大族,直接被石勒招入君子营中,逐渐脱颖而出的,一直辅佐石勒左右。王猛则先做县令后又得罪权贵被下狱,历经坎坷才遇英主,完全要比张宾入仕途径艰难太多。
其实从王猛的早期经历来看,在当时世家大族把持的封建社会中,寒门庶族子弟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多么的不容易,恰好当时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于门第之分虽然受到汉族先民的影响,但是应为游牧民族本就属于寒门庶族,对于门第的要求远不及汉族统治者强烈,所以当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看到寒门庶族子弟才华横溢之时,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大量启用寒门庶族子弟入仕为官,维护自己民族的最高利益,这就为以后的庶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取代士族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打下了基础。
可见,十六国时期不仅仅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更是寒门庶族与世家大族的博弈阶段,这一时期,有五胡乱华的血腥教训,同样也有百姓万民追求平等,民主的脚印,一切都是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治才能难以支撑起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无法处理好愈演愈烈的民族问题,最终导致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大分裂。
当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之后,其统治者同样看到了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威胁,北魏王朝的四朝元老,拓跋焘最为倚重的谋士崔浩被杀,同样折射出来了,作为寒门庶族出身的游牧民族统治者不愿意被世家大族所束缚的心态,实际上,后赵帝国的首席谋士张宾早于石勒而死,而其病亡之时,石勒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原地区,否则张宾的下场不会比崔浩好到哪里去!但是,王猛和苻坚是跟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因为二人都是寒门庶族出身,都有相同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所以苻坚对于王猛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倚重,二人的关系不会出现微妙的变化。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臣二人能达到如此地步的恐怕再也没有了,因为前秦帝国所处的这一时期,既是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又是寒门庶族崛起的初期,二人的关系是非常符合时代特征的,隋唐以后的君臣,虽然都属于庶族地主阶级,但是因为在民族上,他们属于同一民族,统治者仍然对高权重之臣忌惮万分,而在这一时期,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却因为与汉族大臣有种族的隔阂,游牧民族本身又很看重情义,所以对于出身相同,能力出众的汉族大臣,并不会引起游牧民族统治者太多的顾虑和忌惮。那么苻坚和王猛的情谊必然是亘古未有之君臣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