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来信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朱明画卷最新章节!
七夕夜晚,本该相守,却终究让那如千丝万线织成的水帘相阻。
水帘的一端,是她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在这夜雨里消失;另一端,是久久不曾离开的他,攥着手中簪只是默默。
——————
那天夜里,雨下了一宿,四更天快亮时,方霁。
是夜,仪华辗转难眠,天泛白才阖眼,醒来是让人唤醒。她睁开眼,朱棣正立在床头,见她醒了,就道:“掐着你喝药的时辰,从那边过来,哪知你还在睡。先用了早饭,再把药喝了。”
她目光淡淡的从朱棣身上划过,依旧是昨日那身袍子,有些皱,还有很轻浅的潮湿气儿。但她什么也没说,就安静的用了饭,喝了药,只是在朱棣临走前,让陈妈妈将白面蒸的荷叶饼,回了热,又放了酱菜肉在饼里,一共做了五个,全给马三宝当早饭,由他在回营的路上吃。
自这天后,朱棣再也没有拿出过那只白玉簪,也没提过只言片语,好似七夕之夜的事从没有发生过一样,往后每一天一如既往的来。
朱棣不提,仪华自然也不会提。
如此,在二人心照不宣下,日子转眼到了农历十月,初冬。
民谚云“十月应小春,棉衣夏布裙”,天时尚且和暖如春。然,繁华大气的北平城虽是应了这话,山势陡峭的燕山却早早下了雪,仿佛是一夜之间四下便是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了。
下了雪,天也就冷了,仪华几次要回府去,都给朱棣留住了。
尤其是在这前二月,仪华就说了要走,让朱棣回绝的没法,还搬出了熙儿来,说他来这里久了,落下太多的课,不好。这话是句句在理,以为朱棣再无话说,却冷不丁第二天,他就把熙儿接到了营中,交给徐增寿和马三宝,只在晚上放熙儿回来,还一副有理有据的说:“驻守边防的皇子皇孙,只要不做睁眼瞎就是,最要紧的还是习武练兵。若是你仍不放心,本王再请了道衍大师给他授课,不比府里差。”
被这话一堵,仪华也知朱棣打定了注意,是不会让她回去。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暂且留下了,却不知这一留,就留到了冬天。
这天下午又飘起了雪,灰蒙蒙的铅云压在上空,不到未时天都黑了。
仪华畏冷,饶是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看着这阴寒的天色,也觉冷得瑟瑟发抖。时月,她身子已有八月余了,肚子像涨了气一般,高高的鼓了起来,使她后腰一个劲的酸痛,甚至连坐一会都不行,只能倚着靠着躺着。
彼时,她就半倚半卧在暖炕上,腰间搭了个狼皮褥子,怀里抱着一只手炉,正用手揉着眼睛。
“王妃,别揉了,瞅着都红了!”陈妈妈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前面放了一个大火盆取暖,她腿上隔着一个漆红绣篓,手里拿着针线做小衣;看见仪华揉着眼睛,忙停了针线,担忧道:“不行,奴婢瞧着不踏实,等明儿道衍大师来了,还是等请他看——”
正说着脚步声响起,厚布门帘一掀,有人走了进来。
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三尺高的身形,穿一件大红撒金袄儿,乌黑的发梳了双平髻,左右髻上皆绑了一条红头绳,垂在两只白皙小巧的耳朵上,衬得一张眉清目秀的小脸儿,多了几分少女的可爱。
女孩儿一进屋,未语已是先笑道:“好香!嬷嬷这是炖了羊肉吧,一会儿可有口福了。”说时,笑嘻嘻的瞟了好几眼屋中间的火炉。
原来屋子正中间,架了一个薄铁做的火炉,这炉子不同王府大户人家贯用的,是乡间农家冬日取暖的炉子。它一边造有烟囱竖起,又横截了一个烟囱,一直升向屋子外面,里面烧大块的成碳。此时炉子上,正放了一口大铝锅,锅里咕噜噜煮着羊肉,有白雾含着一股儿骚味不大的肉香飘来,引人食欲。
“昭儿小姐可来了,王妃念了您好一阵子。”陈妈妈忙放了绣篓,笑迎了上去,见张昭儿身后的小丫头,手捧了着小盥盆、绵巾,不由好奇道:“这是准备了什么?”一边问,一边为张昭儿掸了掸肩上的雪花。
“昨儿见王妃眼红涩痛,便问了道衍大师,他说用桑叶煎汤洗眼,可以治眼疾。”张昭儿仰头,灿烂一笑道:“正好院子里有桑叶,就煎了汤,给王妃洗眼睛。”
陈妈妈“唉哟”一声,一把搂住了张昭儿,转头对仪华笑道:“王妃您可真真没白疼昭儿小姐,想着她小时住在漠北,冬日惯吃羊肉汤,就说了好几次煮要肉,这可不是将心比心吗!”
仪华笑而不语,拉起行礼的张昭儿坐上炕,塞了手炉过去,又捂着张昭儿的手背,眼里载满宠溺的笑意。
也难怪仪华喜欢张昭儿。这张昭儿自七月中旬过来,至今整三个月里,行事不仅落落大方,又不失女孩的天真活泼,自讨人喜欢。不过最让仪华喜欢的一点,却是她不拘小节的性子,以及对地域周至等杂书感兴趣的喜好,每每引得仪华与她聊上许久。而正是有张昭儿的相陪解闷,仪华时常开怀欢笑,心情这一好,身子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
一时以桑汤水清洗过眼睛,仪华阖目躺着,不一时竟睡着了。
陈妈妈拉起狼皮褥子,轻手轻脚地给仪华盖严实,又取下髻上发簪拨了下灯芯,屋子里霎时暗了,她方罩了米白色的羊皮罩着。转眼之间,半边台上的宫灯,已不见适才灯火耀耀,只有柔和的光,淡淡的笼着屋子。
见这一切妥当,陈妈妈才带着张昭儿退下,自去厨房准备晚饭。
仪华自一日只喝一碗药后,身子好转的极快,人却也越发慵懒了,每日都像睡不醒一样,仿佛是要将怀胎前几月的觉,全都给补回来。如是,这一觉她一睡,就是昏昏沉沉的大半个时辰,听到院子里一阵嘈杂,心里念着是熙儿回来了,才硬让自己从酣睡中醒来。
她压了压鬓角的碎发,再侧身拨亮一旁的宫灯,好整以暇的等着熙儿进屋。
然而等来的不是熙儿,却是只在每日早晨喝药时出现的朱棣。
仪华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脸上的笑容不觉敛下。
朱棣却微勾了勾嘴角,有一丝笑意从他脸上晃过,又似没有。只听他道:“府里有信来。”
*
(猛然发现,文里好多这儿那儿的名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七夕夜晚,本该相守,却终究让那如千丝万线织成的水帘相阻。
水帘的一端,是她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在这夜雨里消失;另一端,是久久不曾离开的他,攥着手中簪只是默默。
——————
那天夜里,雨下了一宿,四更天快亮时,方霁。
是夜,仪华辗转难眠,天泛白才阖眼,醒来是让人唤醒。她睁开眼,朱棣正立在床头,见她醒了,就道:“掐着你喝药的时辰,从那边过来,哪知你还在睡。先用了早饭,再把药喝了。”
她目光淡淡的从朱棣身上划过,依旧是昨日那身袍子,有些皱,还有很轻浅的潮湿气儿。但她什么也没说,就安静的用了饭,喝了药,只是在朱棣临走前,让陈妈妈将白面蒸的荷叶饼,回了热,又放了酱菜肉在饼里,一共做了五个,全给马三宝当早饭,由他在回营的路上吃。
自这天后,朱棣再也没有拿出过那只白玉簪,也没提过只言片语,好似七夕之夜的事从没有发生过一样,往后每一天一如既往的来。
朱棣不提,仪华自然也不会提。
如此,在二人心照不宣下,日子转眼到了农历十月,初冬。
民谚云“十月应小春,棉衣夏布裙”,天时尚且和暖如春。然,繁华大气的北平城虽是应了这话,山势陡峭的燕山却早早下了雪,仿佛是一夜之间四下便是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了。
下了雪,天也就冷了,仪华几次要回府去,都给朱棣留住了。
尤其是在这前二月,仪华就说了要走,让朱棣回绝的没法,还搬出了熙儿来,说他来这里久了,落下太多的课,不好。这话是句句在理,以为朱棣再无话说,却冷不丁第二天,他就把熙儿接到了营中,交给徐增寿和马三宝,只在晚上放熙儿回来,还一副有理有据的说:“驻守边防的皇子皇孙,只要不做睁眼瞎就是,最要紧的还是习武练兵。若是你仍不放心,本王再请了道衍大师给他授课,不比府里差。”
被这话一堵,仪华也知朱棣打定了注意,是不会让她回去。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暂且留下了,却不知这一留,就留到了冬天。
这天下午又飘起了雪,灰蒙蒙的铅云压在上空,不到未时天都黑了。
仪华畏冷,饶是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看着这阴寒的天色,也觉冷得瑟瑟发抖。时月,她身子已有八月余了,肚子像涨了气一般,高高的鼓了起来,使她后腰一个劲的酸痛,甚至连坐一会都不行,只能倚着靠着躺着。
彼时,她就半倚半卧在暖炕上,腰间搭了个狼皮褥子,怀里抱着一只手炉,正用手揉着眼睛。
“王妃,别揉了,瞅着都红了!”陈妈妈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前面放了一个大火盆取暖,她腿上隔着一个漆红绣篓,手里拿着针线做小衣;看见仪华揉着眼睛,忙停了针线,担忧道:“不行,奴婢瞧着不踏实,等明儿道衍大师来了,还是等请他看——”
正说着脚步声响起,厚布门帘一掀,有人走了进来。
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三尺高的身形,穿一件大红撒金袄儿,乌黑的发梳了双平髻,左右髻上皆绑了一条红头绳,垂在两只白皙小巧的耳朵上,衬得一张眉清目秀的小脸儿,多了几分少女的可爱。
女孩儿一进屋,未语已是先笑道:“好香!嬷嬷这是炖了羊肉吧,一会儿可有口福了。”说时,笑嘻嘻的瞟了好几眼屋中间的火炉。
原来屋子正中间,架了一个薄铁做的火炉,这炉子不同王府大户人家贯用的,是乡间农家冬日取暖的炉子。它一边造有烟囱竖起,又横截了一个烟囱,一直升向屋子外面,里面烧大块的成碳。此时炉子上,正放了一口大铝锅,锅里咕噜噜煮着羊肉,有白雾含着一股儿骚味不大的肉香飘来,引人食欲。
“昭儿小姐可来了,王妃念了您好一阵子。”陈妈妈忙放了绣篓,笑迎了上去,见张昭儿身后的小丫头,手捧了着小盥盆、绵巾,不由好奇道:“这是准备了什么?”一边问,一边为张昭儿掸了掸肩上的雪花。
“昨儿见王妃眼红涩痛,便问了道衍大师,他说用桑叶煎汤洗眼,可以治眼疾。”张昭儿仰头,灿烂一笑道:“正好院子里有桑叶,就煎了汤,给王妃洗眼睛。”
陈妈妈“唉哟”一声,一把搂住了张昭儿,转头对仪华笑道:“王妃您可真真没白疼昭儿小姐,想着她小时住在漠北,冬日惯吃羊肉汤,就说了好几次煮要肉,这可不是将心比心吗!”
仪华笑而不语,拉起行礼的张昭儿坐上炕,塞了手炉过去,又捂着张昭儿的手背,眼里载满宠溺的笑意。
也难怪仪华喜欢张昭儿。这张昭儿自七月中旬过来,至今整三个月里,行事不仅落落大方,又不失女孩的天真活泼,自讨人喜欢。不过最让仪华喜欢的一点,却是她不拘小节的性子,以及对地域周至等杂书感兴趣的喜好,每每引得仪华与她聊上许久。而正是有张昭儿的相陪解闷,仪华时常开怀欢笑,心情这一好,身子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
一时以桑汤水清洗过眼睛,仪华阖目躺着,不一时竟睡着了。
陈妈妈拉起狼皮褥子,轻手轻脚地给仪华盖严实,又取下髻上发簪拨了下灯芯,屋子里霎时暗了,她方罩了米白色的羊皮罩着。转眼之间,半边台上的宫灯,已不见适才灯火耀耀,只有柔和的光,淡淡的笼着屋子。
见这一切妥当,陈妈妈才带着张昭儿退下,自去厨房准备晚饭。
仪华自一日只喝一碗药后,身子好转的极快,人却也越发慵懒了,每日都像睡不醒一样,仿佛是要将怀胎前几月的觉,全都给补回来。如是,这一觉她一睡,就是昏昏沉沉的大半个时辰,听到院子里一阵嘈杂,心里念着是熙儿回来了,才硬让自己从酣睡中醒来。
她压了压鬓角的碎发,再侧身拨亮一旁的宫灯,好整以暇的等着熙儿进屋。
然而等来的不是熙儿,却是只在每日早晨喝药时出现的朱棣。
仪华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脸上的笑容不觉敛下。
朱棣却微勾了勾嘴角,有一丝笑意从他脸上晃过,又似没有。只听他道:“府里有信来。”
*
(猛然发现,文里好多这儿那儿的名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