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奇袭(求订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宋枭途最新章节!
…
对于赵佶君臣来说,最近真是喜事连连。
之前让赵佶君臣都快愁白了头的蔡仍,真被赵佶和童贯派去的刘韐给刺成重伤,即将死去,这个大宋的心腹大患即将除去。
易州高凤率领五千大军投降大宋,涿州郭药师率领八千常胜军投降大宋,燕京城前的最后屏障已经荡然无存。
现如今,北辽的萧普贤女又派使臣来大宋求和称藩。
这形势,简直是好到没话说了。
十月十三,萧普贤女的称蕃奏表送达东京汴梁城。
赵佶阅后,更高兴!
赵佶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来到崇政殿,研究处理办法。
大臣们对此的意见很不一致。
王黼一方认为,萧普贤女只是纳款称臣,这不能接受,必须纳土才行——他认为,契丹不纳土就予以驳回,大军应继续北上,因为收复燕京,并不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有边防军事利益,以及重要的政治意义。
李邦彦一方则认为,可以接受,他们的理由是,契丹能够纳款称臣,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纳土又能怎样,燕地民族众多,管理繁琐,如果朝廷直接去接管,说不定还要倒贴,将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再者,有契丹挡在金人和蔡仍前面,大宋可以在后面慢慢休养生息,然后徐徐图之。
他们双方争论了很久,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好大喜功的赵佶,还是采纳了王黼的建议,决定驳回萧普贤女的上表。
萧普贤女上表求称蕃这件事,在朝廷震动很大,对于宋朝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历史性的胜利。
太宰王黼率百官上表称贺:
制军命将,用申中夏之威,取乱侮亡,遂复全燕之地,盛超振古,喜溢绵区。臣闻舜肇十二州,始别冀都之壤,周建八百国,首疏召奭之封,当天津析木之交,实上谷广阳之胜,形势有金汤之险,膏腴号陆海之饶,石晋不纳契丹,始大割土地,而失金河之险……
恭惟皇帝陛下,性备尧仁,智兼汤勇,诞敷文德,同四海之车书,肃将天威,辟三王之境土,凡此濯征之策,仰系独断之神,料纤悉於九重,契几微於万里,神祗效职,天地合符,亟臻复古之勋,仰快在天之愤,受端闱之献,方陈希阔之仪,增舆地之图,更阐文明之化……
从这份奏表可以看出,王黼的确是竭尽阿谀之能,将赵佶夸得已经没皮了。
赵佶在兴高采烈之下,下诏回应道:
朕嗣纂丕图,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协万邦,每敦邻国之欢,用遵带砺之约,岂意蕃族自叛宗盟,命帅出师巡边……
燕民效顺,束身请命以来归,将尽复燕云之故疆,聊共成祖考之昔志,君臣有庆,中外交欢,成此肤功,赖予良弼,丕扬伟绩,实系嘉谋……
随后,赵佶连续发布了四道手诏。
一、改燕京为燕山府,并赐涿州、易州等八州新名。
二、赐新收复州县曲赦。
三、蠲除科率,即免除新收复州县的各种苛捐杂税,对贫乏饥饿之民,以官粟赈济,勿使百姓流离失所。
四、甄擢贤才,对于新收复各州县,那些怀才抱艺,湮没在民间的各类人才,或者素被乡里所推荐而没有试用者,还有那些因忠直而得罪权贵或者被权贵排斥者,以及因失误而获罪的官员,都要加以甄别擢用。
朝廷安排快马将赵佶的这份手诏送达雄州河北宣抚司。
接到赵佶的手诏,蔡攸亲自来到驿站对辽使说:“我们已接到诏书,对你们称臣纳款不予接受,除非是你们纳土,否则免谈,现在请你们马上离境。”
萧容大吃一惊!
韩昉则苦口婆心道:“若大辽不存在了,将来你们必然会被女真和蔡仍所扰,唇亡齿寒啊!”
蔡攸不听,转身离去。
韩昉站在庭院中大声说道:“辽宋已结好百年,誓书具在,汝能欺国,独能欺天耶?”
……
撵走萧容、韩昉,童贯召集蔡攸、刘延庆、郭药师一同开会,商议进军燕京之事。
郭药师最先发言说:“燕京的情况,下官比较熟悉,下官先为几位大人简单介绍一下燕京的地形,燕京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四方有八个城门,东为迎春、安东,西为显西、清晋,南为丹凤、开阳,北为通天、拱辰。城内街道纵横,主要干道有东西和南北两条。城内划分为二十六个坊,各坊皆有坊门和围墙。”
童贯问:“宫城在什么地方?”
郭药师回答说:“在西南,规模不太大,但宫墙很坚固,易守难攻。”
刘延庆问:“城墙多高?”
郭药师回答说:“高三丈,宽一丈五。”
蔡攸问:“城内有多少人口?”
郭药师回答说:“不少于三十万,其中汉人居多,但势力最强的是契丹和奚族。”
刘延庆问:“听说奚王萧干又叫四军大王,很会用兵?”
郭药师回答说:“是的,萧干此人的确很有谋略,而且十分狠毒,萧太后主要依靠他,现在他率军在卢沟河北岸设防,是咱们大军北上的主要对手,另外还有一个人,名叫耶律大石,人们都叫他大石林牙,这人也很善战,他现在在居庸关一带防御金吾军,还有一些人马在古北口和榆关防御金军,不过不知为什么,金军并没有南下的意思。”
童贯笑说:“大金是咱们大宋的盟国,他们之所以迟迟不进攻燕京,皆是因为与咱们大宋有约在先。”
郭药师心里一惊:“原来大宋早已与女真联合起来了,难怪女真一直不南下!”
童贯如实告之:“郭将军,对于收复燕京,咱们现在有两套方案:一是依靠咱们自己的力量打下燕京,这样最好。二是,如果咱们不能拿下燕京,就请金军入关,然后两军南北夹击燕京。所以,咱们这次拿下燕京,是十拿十稳,万无一失。”
刘延庆表态道:“请金军入关与我军南北夹击燕京这个方案最好,一来这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来老实说目前咱们军中的士气并不太高,而且对辽军骑兵还有些惧怕,毕竟咱们是以步兵为主,所以,别看咱们人多,但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其实都很难占上风。”
蔡攸生气地说:“步军又如何,蔡仍不是以同样数量的步军大败女真的骑兵,刘都统,气可鼓不可泄,我们有几十万大军,辽军只有几万,是他们十几倍,这样如果都不能打胜,我们非被天下人笑掉大牙不可。”
刘延庆想说:“蔡仍能以步军胜骑兵,那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先进,打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咱们可没有那样的武器,而且,蔡仍的军队,也不全都是步兵,还有大几千骑兵。”
可因为蔡攸是赵佶的宠臣,这话刘延庆没敢说。
出于对蔡攸的讨好,郭药师顺着蔡攸说道:“辽军其实没那么厉害,他们先败于女真人之手,又败于蔡仍之手,足以说明他们不是当世强军,而且他们兵力少,又分兵守御,而咱们大宋则正好相反,兵多将广,又集中攻击,所以,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取胜还是有把握的。”
童贯也打圆场说:“郭将军说得不错,明日全军北上,在雄州会师,然后见机行事。”
次日,刘延庆率东路军向北进军,郭药师也随军北上。
很快,郭药师就发现,宋军队形凌乱不整,士兵精神萎靡,严重缺乏斗志,还有一支奇葩的……姑且叫它军队吧,从上到下,好像都不是来打仗的,而像是来游山玩水的,不仅有几百顶轿子、数千辆马车,队伍中竟然明目张胆的养着几百个女人!
看清宋军真实面目的郭药师,有些后悔自己的草率,他心道:“早知宋军是一群这样的货色,老子宁可舍近求远去投奔蔡仍。”
郭药师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忍不住对刘延庆说:“大帅,如果不严肃军纪,咱们这支军队怕是打不了仗。”
刘延庆苦笑一下,说:“那些都是来镀金的衙内公子,他们不是来打败的,只是来捞功的,且由他们去吧,也不差这四五万人马。”
郭药师又道:“其他军队的士气和纪律也不行啊。”
刘延庆长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我才主张和金军夹击燕京,咱们现在根本就不具备打仗的条件啊。”
郭药师建议道:“为何不执行军法?”
刘延庆摇摇头,说道:“如何执行军法?所谓法不责众,一旦引起军变,后果将更不堪设想,所以只能如此维持了。”
郭药师实在是想不通刘延庆是怎么当上统帅的?
在郭药师想来,当统帅第一件事不应该是整军嘛,没有一支令行统一的军队,还有脸说自己是统帅?
郭药师心想:“我若管着五十多万大军,精心从中筛选出十万,再提拔敢战之将统帅,这燕京不是唾手可得嘛。”
郭药师对宋军更加失望了,也越发的后悔降宋了。
与此同时,西路军在刘光世的率领之下,也正在向涿州挺进。
刘光世现在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因为他派兵趁夜成功进占易州,赵佶亲笔擢升他为威武军承宣使——现在,刘光世离统帅只差一步,这么说吧,如果刘光世不是没有文人的身份,他就是第二个蔡仍了,如此,他怎能不骄傲?
而带兵前去易州的冯宣庆(杨可世的亲信部将),则什么功劳都没捞到。
杨可世对此忿忿不平。
童贯知道刘光世和杨可世二人有矛盾,所以,他在写给刘光世的檄书中特意强调:不管是谁,都不得以私害公。
杨可世和刘光世各自率军出发,按照童贯的命令,他们两军要在孤山镇汇合,然后一同北上。
可两军在孤山镇汇合时,因为争夺营地,两军的士兵之间发生了打架事件。
士兵们互相指责,事态不断扩大,杨可世与刘光世二人也互相斥责,最后导致西路军在孤山镇延宕了一整天。
童贯闻讯大怒,立即派行军参谋宇文虚中连夜赶到孤山处理此事。
宇文虚中到了孤山以后了解到,事情是由士兵冲突而引起的,并不是两个将军之间直接发生冲突,便极力劝和——宇文虚中两边都不敢得罪,他也得罪不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调解,也就是两边相劝。
后来,宇文虚中见刘光世和杨可世实在是无法共事,劝和无望,便让刘光世和杨可世分营驻扎,并令他们各自向涿州进军。
不久,宋军在涿州会师。
甄五臣组织涿州军民僧人道士数万出城夹道欢迎。
人们敲锣打鼓,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迎接慰劳王师。
刘延庆入城抚定官民,验看库藏,同时令杨可世与甄五臣换防,守卫涿州。
杨可世原本只有两千人马,不够守卫涿州的,于是向刘延庆请求增兵。
考虑到杨可世是童贯的心腹爱将不宜得罪,刘延庆便任命杨惟中给杨可世担任副手,并给杨可世增兵两万。
此时,刘延庆统帅的兵马包括赵秉渊所统领的易州兵、郭药师所统领的常胜军和赵诩、张关羽等所统领的燕山乡勇军在内,总共不少于五十万。
每天从早到晚,涿州城外,鼓鼙之声震天动地,自古以来,大宋出师之盛,就没有超过这次的。
前军将领郑健雄率军挺进到卢沟河南岸,几支冷箭突然从北岸射了过来。
郑健雄立即派人回涿州向刘延庆报告,说前军已在卢沟河沿岸与敌交战,但未知对岸虚实,请示是否渡河作战?
卢沟河距离燕京仅有三十里路,可是刘延庆并没下令宋军渡河——他担心萧干在河对岸设伏。
刘延庆命令前军停止前进,沿河修筑工事,就地设防。
郭药师建议刘延庆,率军去将良乡控制在手——良乡是一座重镇,在卢沟河南三十里处,那里是从西南方向进出燕京的必经之处,也是辽军的一个重要防御据点。
刘延庆采纳了郭药师的建议,并亲自率领众将和十万精兵,离开涿州,北上良乡。
良乡距离涿州只有六十里,且一马平川,可就是这么短的路程,刘延庆竟然率军走了整整两天——他要求日行三十里就扎营结寨,埋锅造饭,修筑沟堑堡垒。
总之,刘延庆现在的思想原则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大军来到良乡后,刘延庆等人发现,良乡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刘延庆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进而问郭药师:“郭将军,萧干弃城而去,这是何用意?莫非是在诱敌深入?”
郭药师回答说:“这不足为奇,萧干手中的兵力不足,他撤出良乡,应该是在收缩防线,我猜,他有可能是将兵力集中在卢沟河沿岸,想借河阻击……依我看,我军完全可直接过河,与他决战,然后兵临城下,一鼓作气,拿下燕京。”
刘延庆摇摇头,说:“萧干临河布阵,很明显是在诱我渡河,企图半渡而击,我不能上其当,还是稳当一点好。”
刘延庆率众将领登上良乡城墙。
看到城外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平地突兀而起,而那小山之上还有一座高塔十分醒目,刘延庆问:“那是一座什么塔?”
郭药师回答说:“那座小山叫燎石岗,岗上的那座塔,是一座空心佛塔,也可用作瞭望军情,站在其上,能北望燕京,南眺涿鹿,周围数十里军情,举目在前。”
刘延庆指着那座佛塔说:“那是个军事要地,应派军守卫。”
站在他身旁的刘光世,回答说:“已经有所安排,请都统制放心。”
刘延庆随后又率众将驰马来到卢沟河边视察军情。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卢沟河河面上金光灿烂,鳞波闪闪,而岸边的一排垂柳,倒映于河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刘延庆用马鞭指着河水说:“多好的景致,简直是垂钓的绝佳之地。”
刘光世说:“是啊,卢沟垂钓,风光无限,只是不知道这河中有没有鱼?”
其他将领都沉默不语。
郭药师心想:“作为都统制和副都统,不与众将领谋划怎样作战,却在此大谈什么卢沟垂钓,实在是不该,再者,大战在即,他们爷俩心中还能有如此闲情雅致,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视察完周围的地形之后,刘延庆很严肃地环视了一下众将,命令道:“现在敌情不明,不能仓促出战,要多开壕沟,多挖堑道,坚壁营垒,以待时机。”
晚上,两名斥候跑回来向郑健雄报告说,河北岸有一大片树林,东西连绵数十里,辽军主力隐藏在林中,枕戈以待。
郑健雄问:“他们大约有多少兵马?”
斥候回答说:“看不太清楚,不过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马场,里面养有数千匹战马,根据马匹推断,他们应该不会少于五千人。”
郑健雄决定亲自去一趟良乡,将情况报告给刘延庆。
于是,郑健雄带上十几个亲兵,骑马朝良乡驰去。
郑健雄本是一个文人,后弃笔从戎当上了将军,然后从西北到东南,他长期跟随刘延庆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郑健雄走到良乡东北燎石岗附近时,突然发现有一大队骑兵,悄悄绕过燎石岗,直奔良乡而去。
郑健雄判断,这必是前来偷袭的辽军。
郑健雄猜对了,这是萧干亲自率领的一支辽军骑兵,他们企图到良乡南侧去偷袭宋军的粮仓。
郑健雄当机立断派几名亲兵快马去良乡报信,自己则带着其余亲兵朝辽军射击。
辽军遭到攻击,立即调转马头,朝郑健雄冲来。
郑健雄则急忙跑进瞭望塔内,与塔内守兵汇合。
萧干见状,改变计划,集中大队人马向瞭望塔发起猛攻。
郑健雄与塔内守兵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
等到杨可世率援军赶到燎石岗时,辽军已撤出战斗,宋军一直追到卢沟河边也没追上辽军。
杨可世想要过河追击,却遭到刘延庆的严厉训斥。
望着滔滔河水,杨可世既不甘又无可奈何。
前军将士听说郑健雄殉国,都纷纷请战,强烈要求杀过卢沟河,为郑将军报仇。
刘延庆却严令:“任何人都不许擅自过河。”
其实——
刘延庆对郑健雄是有感情的,他对左右说:“健雄跟随我多年,追击西夏,征剿方腊,他处处打先锋,没想到今夜他却命陨燎石岗。我跟健雄感情最好,对他的壮烈殉国,我比谁都心痛。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要理智,不要冲动。各军要严守阵地,尤其要加强河防,时刻警惕辽军再次偷袭。”
刘延庆的想法是,只要我军在卢沟河畔保持高压态势,辽军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溃,现在是比实力的时刻,也是比心理承受力的时刻,两军对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一连数日,两军隔河相望,相互对峙,谁也不敢前进,谁也不甘心后退。
萧干夜袭燎石岗,也损失了不少兵马,并没赚到多少便宜。
萧干第一次觉得,宋军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差劲。
所以,萧干也在徘徊犹豫,他一直在计划偷袭宋军粮寨,希望以此逼迫宋军后退,但看到眼前宋军严阵以待的态势,他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童贯获悉郑健雄在良乡殉国,也很难过。
同时,童贯对刘延庆连续多日在卢沟河南岸与辽军对峙不主动过河作战很不满意。
因此,童贯派人给刘延庆下达了进军檄书:“大军至良乡后连日不进,是何道理?可否寻求出奇制胜之法?我军比敌军多出数十倍,力量对比十分占优势,望大军能勇猛前进,直达燕京城……”
刘延庆接到檄书,立即在良乡召集众将开会商议。
郭药师献策说:“目前,萧干将主力摆在河北岸阻击我们,燕京城内必然空虚,我们可趁此时机,捣虚而入。我建议,选派一支轻骑兵悄悄东去,从固安渡河至安次,然后直插燕京。燕京城内汉民,若获知王师来到,必为内应,如此则燕京可得。”
刘延庆问:“这条路线你可熟悉?”
郭药师说:“如走自家庭院。”
刘延庆有些迟疑:“固安、安次一带,萧干能不设防?”
郭药师回答说:“从涿州东去固安八十里,从固安再往东北行进一百三十多里,方能到达安次,萧干手中兵力有限,他的防线不可能那么长。”
刘延庆又询问众将,众将都认为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
于是,刘延庆批准了这个奇袭燕京的计划。
郭药师请求,到时候能让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
郭药师将这五十多万宋军看了一遍,最后发现,除了被童贯和刘延庆排斥在边缘的几支西军,也就刘光世的部队有些战力。
再加上,刘光世是刘延庆的儿子,这个大功给了刘光世,能讨好统帅刘延庆。
所以,郭药师才想让刘光世去接应。
刘延庆满口答应。
于是——
郭药师率常胜军一千人作为先锋,赵鹤寿、高世宣、杨可世、杨可弼四名将领总共统兵五千作为主力。
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夜,六千人马悄悄出发。
这六千人马,全是清一色的轻骑兵,他们束马衔枚,偃旗裹甲,从良乡向东疾驰而去……
……
……
PS:这是二合一大章,因此,今天就这一章。
…
对于赵佶君臣来说,最近真是喜事连连。
之前让赵佶君臣都快愁白了头的蔡仍,真被赵佶和童贯派去的刘韐给刺成重伤,即将死去,这个大宋的心腹大患即将除去。
易州高凤率领五千大军投降大宋,涿州郭药师率领八千常胜军投降大宋,燕京城前的最后屏障已经荡然无存。
现如今,北辽的萧普贤女又派使臣来大宋求和称藩。
这形势,简直是好到没话说了。
十月十三,萧普贤女的称蕃奏表送达东京汴梁城。
赵佶阅后,更高兴!
赵佶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来到崇政殿,研究处理办法。
大臣们对此的意见很不一致。
王黼一方认为,萧普贤女只是纳款称臣,这不能接受,必须纳土才行——他认为,契丹不纳土就予以驳回,大军应继续北上,因为收复燕京,并不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有边防军事利益,以及重要的政治意义。
李邦彦一方则认为,可以接受,他们的理由是,契丹能够纳款称臣,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纳土又能怎样,燕地民族众多,管理繁琐,如果朝廷直接去接管,说不定还要倒贴,将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再者,有契丹挡在金人和蔡仍前面,大宋可以在后面慢慢休养生息,然后徐徐图之。
他们双方争论了很久,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好大喜功的赵佶,还是采纳了王黼的建议,决定驳回萧普贤女的上表。
萧普贤女上表求称蕃这件事,在朝廷震动很大,对于宋朝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历史性的胜利。
太宰王黼率百官上表称贺:
制军命将,用申中夏之威,取乱侮亡,遂复全燕之地,盛超振古,喜溢绵区。臣闻舜肇十二州,始别冀都之壤,周建八百国,首疏召奭之封,当天津析木之交,实上谷广阳之胜,形势有金汤之险,膏腴号陆海之饶,石晋不纳契丹,始大割土地,而失金河之险……
恭惟皇帝陛下,性备尧仁,智兼汤勇,诞敷文德,同四海之车书,肃将天威,辟三王之境土,凡此濯征之策,仰系独断之神,料纤悉於九重,契几微於万里,神祗效职,天地合符,亟臻复古之勋,仰快在天之愤,受端闱之献,方陈希阔之仪,增舆地之图,更阐文明之化……
从这份奏表可以看出,王黼的确是竭尽阿谀之能,将赵佶夸得已经没皮了。
赵佶在兴高采烈之下,下诏回应道:
朕嗣纂丕图,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协万邦,每敦邻国之欢,用遵带砺之约,岂意蕃族自叛宗盟,命帅出师巡边……
燕民效顺,束身请命以来归,将尽复燕云之故疆,聊共成祖考之昔志,君臣有庆,中外交欢,成此肤功,赖予良弼,丕扬伟绩,实系嘉谋……
随后,赵佶连续发布了四道手诏。
一、改燕京为燕山府,并赐涿州、易州等八州新名。
二、赐新收复州县曲赦。
三、蠲除科率,即免除新收复州县的各种苛捐杂税,对贫乏饥饿之民,以官粟赈济,勿使百姓流离失所。
四、甄擢贤才,对于新收复各州县,那些怀才抱艺,湮没在民间的各类人才,或者素被乡里所推荐而没有试用者,还有那些因忠直而得罪权贵或者被权贵排斥者,以及因失误而获罪的官员,都要加以甄别擢用。
朝廷安排快马将赵佶的这份手诏送达雄州河北宣抚司。
接到赵佶的手诏,蔡攸亲自来到驿站对辽使说:“我们已接到诏书,对你们称臣纳款不予接受,除非是你们纳土,否则免谈,现在请你们马上离境。”
萧容大吃一惊!
韩昉则苦口婆心道:“若大辽不存在了,将来你们必然会被女真和蔡仍所扰,唇亡齿寒啊!”
蔡攸不听,转身离去。
韩昉站在庭院中大声说道:“辽宋已结好百年,誓书具在,汝能欺国,独能欺天耶?”
……
撵走萧容、韩昉,童贯召集蔡攸、刘延庆、郭药师一同开会,商议进军燕京之事。
郭药师最先发言说:“燕京的情况,下官比较熟悉,下官先为几位大人简单介绍一下燕京的地形,燕京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四方有八个城门,东为迎春、安东,西为显西、清晋,南为丹凤、开阳,北为通天、拱辰。城内街道纵横,主要干道有东西和南北两条。城内划分为二十六个坊,各坊皆有坊门和围墙。”
童贯问:“宫城在什么地方?”
郭药师回答说:“在西南,规模不太大,但宫墙很坚固,易守难攻。”
刘延庆问:“城墙多高?”
郭药师回答说:“高三丈,宽一丈五。”
蔡攸问:“城内有多少人口?”
郭药师回答说:“不少于三十万,其中汉人居多,但势力最强的是契丹和奚族。”
刘延庆问:“听说奚王萧干又叫四军大王,很会用兵?”
郭药师回答说:“是的,萧干此人的确很有谋略,而且十分狠毒,萧太后主要依靠他,现在他率军在卢沟河北岸设防,是咱们大军北上的主要对手,另外还有一个人,名叫耶律大石,人们都叫他大石林牙,这人也很善战,他现在在居庸关一带防御金吾军,还有一些人马在古北口和榆关防御金军,不过不知为什么,金军并没有南下的意思。”
童贯笑说:“大金是咱们大宋的盟国,他们之所以迟迟不进攻燕京,皆是因为与咱们大宋有约在先。”
郭药师心里一惊:“原来大宋早已与女真联合起来了,难怪女真一直不南下!”
童贯如实告之:“郭将军,对于收复燕京,咱们现在有两套方案:一是依靠咱们自己的力量打下燕京,这样最好。二是,如果咱们不能拿下燕京,就请金军入关,然后两军南北夹击燕京。所以,咱们这次拿下燕京,是十拿十稳,万无一失。”
刘延庆表态道:“请金军入关与我军南北夹击燕京这个方案最好,一来这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来老实说目前咱们军中的士气并不太高,而且对辽军骑兵还有些惧怕,毕竟咱们是以步兵为主,所以,别看咱们人多,但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其实都很难占上风。”
蔡攸生气地说:“步军又如何,蔡仍不是以同样数量的步军大败女真的骑兵,刘都统,气可鼓不可泄,我们有几十万大军,辽军只有几万,是他们十几倍,这样如果都不能打胜,我们非被天下人笑掉大牙不可。”
刘延庆想说:“蔡仍能以步军胜骑兵,那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先进,打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咱们可没有那样的武器,而且,蔡仍的军队,也不全都是步兵,还有大几千骑兵。”
可因为蔡攸是赵佶的宠臣,这话刘延庆没敢说。
出于对蔡攸的讨好,郭药师顺着蔡攸说道:“辽军其实没那么厉害,他们先败于女真人之手,又败于蔡仍之手,足以说明他们不是当世强军,而且他们兵力少,又分兵守御,而咱们大宋则正好相反,兵多将广,又集中攻击,所以,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取胜还是有把握的。”
童贯也打圆场说:“郭将军说得不错,明日全军北上,在雄州会师,然后见机行事。”
次日,刘延庆率东路军向北进军,郭药师也随军北上。
很快,郭药师就发现,宋军队形凌乱不整,士兵精神萎靡,严重缺乏斗志,还有一支奇葩的……姑且叫它军队吧,从上到下,好像都不是来打仗的,而像是来游山玩水的,不仅有几百顶轿子、数千辆马车,队伍中竟然明目张胆的养着几百个女人!
看清宋军真实面目的郭药师,有些后悔自己的草率,他心道:“早知宋军是一群这样的货色,老子宁可舍近求远去投奔蔡仍。”
郭药师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忍不住对刘延庆说:“大帅,如果不严肃军纪,咱们这支军队怕是打不了仗。”
刘延庆苦笑一下,说:“那些都是来镀金的衙内公子,他们不是来打败的,只是来捞功的,且由他们去吧,也不差这四五万人马。”
郭药师又道:“其他军队的士气和纪律也不行啊。”
刘延庆长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我才主张和金军夹击燕京,咱们现在根本就不具备打仗的条件啊。”
郭药师建议道:“为何不执行军法?”
刘延庆摇摇头,说道:“如何执行军法?所谓法不责众,一旦引起军变,后果将更不堪设想,所以只能如此维持了。”
郭药师实在是想不通刘延庆是怎么当上统帅的?
在郭药师想来,当统帅第一件事不应该是整军嘛,没有一支令行统一的军队,还有脸说自己是统帅?
郭药师心想:“我若管着五十多万大军,精心从中筛选出十万,再提拔敢战之将统帅,这燕京不是唾手可得嘛。”
郭药师对宋军更加失望了,也越发的后悔降宋了。
与此同时,西路军在刘光世的率领之下,也正在向涿州挺进。
刘光世现在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因为他派兵趁夜成功进占易州,赵佶亲笔擢升他为威武军承宣使——现在,刘光世离统帅只差一步,这么说吧,如果刘光世不是没有文人的身份,他就是第二个蔡仍了,如此,他怎能不骄傲?
而带兵前去易州的冯宣庆(杨可世的亲信部将),则什么功劳都没捞到。
杨可世对此忿忿不平。
童贯知道刘光世和杨可世二人有矛盾,所以,他在写给刘光世的檄书中特意强调:不管是谁,都不得以私害公。
杨可世和刘光世各自率军出发,按照童贯的命令,他们两军要在孤山镇汇合,然后一同北上。
可两军在孤山镇汇合时,因为争夺营地,两军的士兵之间发生了打架事件。
士兵们互相指责,事态不断扩大,杨可世与刘光世二人也互相斥责,最后导致西路军在孤山镇延宕了一整天。
童贯闻讯大怒,立即派行军参谋宇文虚中连夜赶到孤山处理此事。
宇文虚中到了孤山以后了解到,事情是由士兵冲突而引起的,并不是两个将军之间直接发生冲突,便极力劝和——宇文虚中两边都不敢得罪,他也得罪不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调解,也就是两边相劝。
后来,宇文虚中见刘光世和杨可世实在是无法共事,劝和无望,便让刘光世和杨可世分营驻扎,并令他们各自向涿州进军。
不久,宋军在涿州会师。
甄五臣组织涿州军民僧人道士数万出城夹道欢迎。
人们敲锣打鼓,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迎接慰劳王师。
刘延庆入城抚定官民,验看库藏,同时令杨可世与甄五臣换防,守卫涿州。
杨可世原本只有两千人马,不够守卫涿州的,于是向刘延庆请求增兵。
考虑到杨可世是童贯的心腹爱将不宜得罪,刘延庆便任命杨惟中给杨可世担任副手,并给杨可世增兵两万。
此时,刘延庆统帅的兵马包括赵秉渊所统领的易州兵、郭药师所统领的常胜军和赵诩、张关羽等所统领的燕山乡勇军在内,总共不少于五十万。
每天从早到晚,涿州城外,鼓鼙之声震天动地,自古以来,大宋出师之盛,就没有超过这次的。
前军将领郑健雄率军挺进到卢沟河南岸,几支冷箭突然从北岸射了过来。
郑健雄立即派人回涿州向刘延庆报告,说前军已在卢沟河沿岸与敌交战,但未知对岸虚实,请示是否渡河作战?
卢沟河距离燕京仅有三十里路,可是刘延庆并没下令宋军渡河——他担心萧干在河对岸设伏。
刘延庆命令前军停止前进,沿河修筑工事,就地设防。
郭药师建议刘延庆,率军去将良乡控制在手——良乡是一座重镇,在卢沟河南三十里处,那里是从西南方向进出燕京的必经之处,也是辽军的一个重要防御据点。
刘延庆采纳了郭药师的建议,并亲自率领众将和十万精兵,离开涿州,北上良乡。
良乡距离涿州只有六十里,且一马平川,可就是这么短的路程,刘延庆竟然率军走了整整两天——他要求日行三十里就扎营结寨,埋锅造饭,修筑沟堑堡垒。
总之,刘延庆现在的思想原则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大军来到良乡后,刘延庆等人发现,良乡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刘延庆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进而问郭药师:“郭将军,萧干弃城而去,这是何用意?莫非是在诱敌深入?”
郭药师回答说:“这不足为奇,萧干手中的兵力不足,他撤出良乡,应该是在收缩防线,我猜,他有可能是将兵力集中在卢沟河沿岸,想借河阻击……依我看,我军完全可直接过河,与他决战,然后兵临城下,一鼓作气,拿下燕京。”
刘延庆摇摇头,说:“萧干临河布阵,很明显是在诱我渡河,企图半渡而击,我不能上其当,还是稳当一点好。”
刘延庆率众将领登上良乡城墙。
看到城外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平地突兀而起,而那小山之上还有一座高塔十分醒目,刘延庆问:“那是一座什么塔?”
郭药师回答说:“那座小山叫燎石岗,岗上的那座塔,是一座空心佛塔,也可用作瞭望军情,站在其上,能北望燕京,南眺涿鹿,周围数十里军情,举目在前。”
刘延庆指着那座佛塔说:“那是个军事要地,应派军守卫。”
站在他身旁的刘光世,回答说:“已经有所安排,请都统制放心。”
刘延庆随后又率众将驰马来到卢沟河边视察军情。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卢沟河河面上金光灿烂,鳞波闪闪,而岸边的一排垂柳,倒映于河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刘延庆用马鞭指着河水说:“多好的景致,简直是垂钓的绝佳之地。”
刘光世说:“是啊,卢沟垂钓,风光无限,只是不知道这河中有没有鱼?”
其他将领都沉默不语。
郭药师心想:“作为都统制和副都统,不与众将领谋划怎样作战,却在此大谈什么卢沟垂钓,实在是不该,再者,大战在即,他们爷俩心中还能有如此闲情雅致,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视察完周围的地形之后,刘延庆很严肃地环视了一下众将,命令道:“现在敌情不明,不能仓促出战,要多开壕沟,多挖堑道,坚壁营垒,以待时机。”
晚上,两名斥候跑回来向郑健雄报告说,河北岸有一大片树林,东西连绵数十里,辽军主力隐藏在林中,枕戈以待。
郑健雄问:“他们大约有多少兵马?”
斥候回答说:“看不太清楚,不过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马场,里面养有数千匹战马,根据马匹推断,他们应该不会少于五千人。”
郑健雄决定亲自去一趟良乡,将情况报告给刘延庆。
于是,郑健雄带上十几个亲兵,骑马朝良乡驰去。
郑健雄本是一个文人,后弃笔从戎当上了将军,然后从西北到东南,他长期跟随刘延庆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郑健雄走到良乡东北燎石岗附近时,突然发现有一大队骑兵,悄悄绕过燎石岗,直奔良乡而去。
郑健雄判断,这必是前来偷袭的辽军。
郑健雄猜对了,这是萧干亲自率领的一支辽军骑兵,他们企图到良乡南侧去偷袭宋军的粮仓。
郑健雄当机立断派几名亲兵快马去良乡报信,自己则带着其余亲兵朝辽军射击。
辽军遭到攻击,立即调转马头,朝郑健雄冲来。
郑健雄则急忙跑进瞭望塔内,与塔内守兵汇合。
萧干见状,改变计划,集中大队人马向瞭望塔发起猛攻。
郑健雄与塔内守兵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
等到杨可世率援军赶到燎石岗时,辽军已撤出战斗,宋军一直追到卢沟河边也没追上辽军。
杨可世想要过河追击,却遭到刘延庆的严厉训斥。
望着滔滔河水,杨可世既不甘又无可奈何。
前军将士听说郑健雄殉国,都纷纷请战,强烈要求杀过卢沟河,为郑将军报仇。
刘延庆却严令:“任何人都不许擅自过河。”
其实——
刘延庆对郑健雄是有感情的,他对左右说:“健雄跟随我多年,追击西夏,征剿方腊,他处处打先锋,没想到今夜他却命陨燎石岗。我跟健雄感情最好,对他的壮烈殉国,我比谁都心痛。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要理智,不要冲动。各军要严守阵地,尤其要加强河防,时刻警惕辽军再次偷袭。”
刘延庆的想法是,只要我军在卢沟河畔保持高压态势,辽军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溃,现在是比实力的时刻,也是比心理承受力的时刻,两军对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一连数日,两军隔河相望,相互对峙,谁也不敢前进,谁也不甘心后退。
萧干夜袭燎石岗,也损失了不少兵马,并没赚到多少便宜。
萧干第一次觉得,宋军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差劲。
所以,萧干也在徘徊犹豫,他一直在计划偷袭宋军粮寨,希望以此逼迫宋军后退,但看到眼前宋军严阵以待的态势,他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童贯获悉郑健雄在良乡殉国,也很难过。
同时,童贯对刘延庆连续多日在卢沟河南岸与辽军对峙不主动过河作战很不满意。
因此,童贯派人给刘延庆下达了进军檄书:“大军至良乡后连日不进,是何道理?可否寻求出奇制胜之法?我军比敌军多出数十倍,力量对比十分占优势,望大军能勇猛前进,直达燕京城……”
刘延庆接到檄书,立即在良乡召集众将开会商议。
郭药师献策说:“目前,萧干将主力摆在河北岸阻击我们,燕京城内必然空虚,我们可趁此时机,捣虚而入。我建议,选派一支轻骑兵悄悄东去,从固安渡河至安次,然后直插燕京。燕京城内汉民,若获知王师来到,必为内应,如此则燕京可得。”
刘延庆问:“这条路线你可熟悉?”
郭药师说:“如走自家庭院。”
刘延庆有些迟疑:“固安、安次一带,萧干能不设防?”
郭药师回答说:“从涿州东去固安八十里,从固安再往东北行进一百三十多里,方能到达安次,萧干手中兵力有限,他的防线不可能那么长。”
刘延庆又询问众将,众将都认为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
于是,刘延庆批准了这个奇袭燕京的计划。
郭药师请求,到时候能让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
郭药师将这五十多万宋军看了一遍,最后发现,除了被童贯和刘延庆排斥在边缘的几支西军,也就刘光世的部队有些战力。
再加上,刘光世是刘延庆的儿子,这个大功给了刘光世,能讨好统帅刘延庆。
所以,郭药师才想让刘光世去接应。
刘延庆满口答应。
于是——
郭药师率常胜军一千人作为先锋,赵鹤寿、高世宣、杨可世、杨可弼四名将领总共统兵五千作为主力。
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夜,六千人马悄悄出发。
这六千人马,全是清一色的轻骑兵,他们束马衔枚,偃旗裹甲,从良乡向东疾驰而去……
……
……
PS:这是二合一大章,因此,今天就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