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剑拔弩张(中)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隋宫烟云最新章节!
几日后,远在京城的杨坚终于得知了尉迟迥正式叛乱的消息。一切皆在他的意料之中,杨坚从容不迫地沉稳应对,立即派安平县公崔弘度募京城骁雄数百人先行,濮阳郡公宇文述率步骑三千后行,支援身处前线的韦孝宽平乱。
尉迟迥公开打出讨伐杨坚的旗号后,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有意联络各州总管响应自己。直到现在,双方人马前后已经僵持十数日,仍处于防守相持阶段。
杨坚与尉迟迥双方各怀鬼胎,在后方暗中着力于拉拢势力与囤积、调动兵马。
这场危机暗涌的战事在漫无边际地拖延……
.
经上次元谐提点后,杨坚一直在衡量各州总管中何人最具声望。这晚临睡前,杨坚与独孤夫人一起探讨此事,夫人坐在妆台前卸妆,看似漫不经心的一语,道破玄机:“当年追随太、祖文帝的开国将领大多已逝,健在的人中就属李穆威信最高,如他亲自出面,必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
杨坚点头微笑,此前他经过斟酌后也意属李穆此人。现在夫人与他不谋而合,杨坚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拉拢并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事不宜迟。
.
次日一早,杨坚令能言善辩的内史大夫柳裘前去招抚李穆。为了彰显诚意,杨坚将本在京城任职侍卫的李穆之子李浑一同派遣去并州,想借此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柳裘到达并州求见李穆之时,他正在书房与子侄心腹秘密议事。昨日李穆刚刚接见过尉迟迥的说客,一夜辗转难眠,遂招来亲信之人商讨是否该配合响应。书房外忽然来人通报,左大丞相杨坚派使者前来拜见,屋内一干人等大惊失色。李穆倒是沉住了气,镇定地吩咐道:“请来使稍等片刻,我速速迎见。”
一刻后,李穆郑重会见杨坚派来的使者。来到正厅,眼见柳裘旁边站着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李浑,李穆欣喜不已,甚至顾不得招呼柳裘,径直疾走到儿子身边,紧紧地将他拥住,“好孩子,可想煞为父了!”
柳裘站在一旁笑而不语,静静地看着他们父子团聚。半晌后,李穆才察觉自己的失态,见到儿子大喜过望之下,竟忘了还有外人在场。他急忙转向柳裘,赔笑道:“我与小儿分别数月,此番能见到他,实在意料之外,让柳大夫见笑了,还请柳大夫不要怪罪在下失礼啊!”
柳裘道:“无妨,无妨。申国公父子重逢,一时忘情也是常理。”
李穆笑着回了几句客套话,站在他身后的李浑站出来插了一嘴:“父亲,柳大夫一路奔波来到并州,舟车劳顿,就不要一直站在这里说话了。”
“对对对……我一时糊涂,招待不周,柳大夫见谅见谅。”李穆忙请来使上座,吩咐下人上茶倒水。
柳裘入座后,抿了口水,缓缓说道:“想当年芒山之败,申国公你以骢马授太、祖,太、祖才可逃脱大难。丞相总是和我们说此事,来赞赏申公你的才智和忠勇。”
李穆点头微笑:“丞相谬赞了,我愧不敢当!丞相派柳大夫来我并州,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
柳裘放下手上小盅,和气地说:“怎敢说是吩咐呢?丞相只是派我来跟申公转述几句他老人家的肺腑之言。”说到这里柳裘一停,观察李穆的反应,看他并无异色,于是嘴角一扬,清了清嗓子继续说:“申公是我大周的开国元老,太、祖与你也有袍泽之情,这些都是老将军你的殊荣。如今乱臣贼子起兵造反,虽说其假借正义美名,可老将军要想清楚,当今圣上仍以九五至尊坐镇朝堂,他们与朝廷为敌,其不轨之心才是昭然若揭啊!”
这番陈辞完全在李穆的意料之中,但他听后心里更加摇摆不定。杨坚和尉迟迥都派来说客,自己必须慎重选择。如今战局未定,眼下若是一步走错,牵连的将是全族人性命。李穆不想妄下判定,于是打起官腔:“内史大人言重了,我是断不会和乱臣贼子同谋的。”他这句话说得慷慨激荡,倒也不假,只是在李穆心中这“乱臣贼子”之名加与何人,尚不可知。
柳裘只是笑笑,没有接话。李穆见状继续说了下去:“内史大人远道而来,甚为奔波,不如我先吩咐设宴,我们一边畅饮一边交心。”
“如此甚好,一切有劳申公安排。”柳裘承应。
等待酒宴之时,李穆借“小儿归来若不拜见家母乃不尊孝道”之名把李浑带走。柳裘看在眼里,心知探母不过是个借口,李穆应是刻意避开自己与儿子密聊。把玩着手上的空茶盏,柳裘脸上泛起一丝冷冷的浅笑,他很是放心,这一趟不会负杨坚所托,定能顺利完成使命。
李穆父子离席后也未走远,二人只在后堂角落里低语。
“浑儿,他们有没有把你怎样?”李穆关切地上下打量儿子,忧心道。
李浑爽快笑笑,实话实说:“父亲大人多虑了,丞相待孩儿甚好。”
李穆点头,想要问儿子对如今局势有何看法,但突然又不知如何开口。李浑仿佛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不等他发问,直接表明观点:“杨坚如今毕竟是朝廷的丞相,父亲与他作对即与朝廷作对,此举万万不可啊!”
“儿你所言甚是,杨坚背后确实有整个朝廷支援……”李穆摇摆不定的心渐渐偏向了杨坚一方,但他身系全族,仍有不少顾虑。
李浑在旁继续煽风点火:“如果父亲支持尉迟迥,他叛乱成功,你亦不过是再做一次开国功臣而已。但父亲如今已是大周元老重臣,该有的我们都有了,为何还要为一个对我们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冒险呢?”
李穆如释重负,脸上凝重之气瞬间全消,僵硬的肌肉也渐渐松弛下来。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豁然开朗道:“这次的事,杨坚不但没有扣押你以此要挟,还立刻放你回来与为父团聚,此人看起来似乎是仁义之士,日后能成大器。”
李浑听出了父亲话中意味,就在刚才那一刻,他终于下定决心支持杨坚。大计已定,父子二人从容微笑着回到正厅,继续招待杨坚派来的柳裘。
决定投诚杨坚后,李穆在宴席上和柳裘表明自己的决心,之后又与他自在畅谈,一醉方休。宴席当晚,李穆将李浑独自叫到书房,拿出一锦盒交给儿子,千叮万嘱:“你一定要把此熨斗亲手交予丞相,并转告老夫祝他能熨安天下!还有一物,你俯耳过来,为父细细说予你听……”
.
李穆以并州之兵支持杨坚,派侄子李询统兵受其任命。
几日后,李浑到京拜见杨坚,他在进献熨斗的同时另奉上一条十三环金腰带,此腰带乃是只有天子至尊才可佩带。杨坚见到腰带,心知李穆的诚意已经不言而喻。
*
*
七月以来,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之子以号令,自称大总管。其侄子青州总管尉迟勤、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等,相继据州响应尉迟迥,随其讨伐杨坚。尉迟迥所统相、卫、黎、洺、贝、赵、冀、瀛、沧及尉迟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皆听从其指挥,有兵马达数十万之多。怀县永桥镇将领纥豆陵惠弃城投降尉迟迥,至此,太行山以东除沂州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所控制。
当月十日,杨坚令大将军元谐发兵关中,又任命平高郡公李询为元帅府军中长史,郕国公梁士彦、化政郡公宇文忻为行军总管,率其各州士兵汇合元帅韦孝宽,共讨叛贼。同时,为稳定局面,杨坚还派出蒋国公梁睿为益州总管、临贞县公杨素为汴州刺史,即刻赴任地方接替原官吏。
.
近几日,尉迟迥采取分路进攻策略,继续向西侵占城池,同时派人诱降东部各州官吏。东郡太守于仲文斩杀来使,表明坚决不会投敌,宁力战到死也不归附尉迟迥。
于仲文此人乃是太、祖亲封的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孙子,其父燕国公于寔一月前刚被杨坚加封为上柱国,几位叔父也是功勋卓著。于仲文不识时务之举传到尉迟迥耳中,他盛怒之下派出仪同将军宇文威攻打东郡。
.
于仲文与宇文威在城外交战数日后,宇文威不敌猛攻,节节败退。于仲文趁势追击,斩杀敌军五百余人,杀退宇文威,暂时阻拦敌方进攻之势。
黄昏将至,于仲文带兵小胜回营。他跨坐马上行在最前,面污身乏、血染战甲,满目厉色与杀气仍咄咄逼人。
进帐后,于仲文将黑铁大刀往案上一拍,正要呼喝属下拿酒,骤感一股凉风刺面,抬起头只见一探兵踉跄而来,神色仓皇:“报——尉迟迥日前已派荥州刺史宇文胄率大军自石济向西进发,欲与已渡过黄河的宇文威汇合,一齐夹击我军。”
于仲文大惊,拍案而起,抄起佩刀,怒喝一声冲出帐外,引本部数百精兵迎敌:“众将士听令,随本将一起冲出营寨,看尉迟老儿派了多少人前来送死!”
不等于仲文率兵冲出营寨大门,眼前却出现十七八位浑身是伤、血污满面的军士,迎面狂奔入营。为首之人声嘶力竭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内几位守将集体投靠尉迟迥,东郡已经保不住了。我率这十余名忠义之士拼死从西门出逃,前来报信。将军,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率军撤离吧!”
于仲文震怒,手持锋刀直指向东,仰天长嚎:“我要与宇文胄拼死一搏!不夺回城,誓死不归,众将士,随我杀回东郡!杀——杀啊——”
正欲冲锋之间,对面十数骑驱马齐齐而上,将于仲文拦下,“将军,敌方势力太强,死拼毫无意义!敌军此刻必然正朝我军营寨进发,请将军快些撤离,回京城向丞相请兵增援,才是上策啊!”
话音未落,就听见四面八方传来震天喊声。再往远望,敌兵已现,势不可挡。就在当下,一股骤风奔涌入营寨,刮起尘土纷扬,遮天蔽日。此时此刻,营外震耳的喊杀声轰烈逼近,“生擒于仲文”之音此起彼伏,营寨中顿时军心不稳。
“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啊——”为首的忠勇军士声泪俱下,凄惶大义。
于仲文双眼激红,他心里不只顾念东郡安危,更记挂城中妻子,这时仍矛盾重重,左右为难。不等他做出生死抉择,士兵中忽然有人果断高喊一声:“护送将军撤退,将士们冲出去,为将军开路!”
这一喊声受到众人呼和,于仲文拦阻无果,只得在混乱中随着士兵冲出营寨。很快,他纵马疾驰冲到最前,纵观全局顿察敌方右翼虚悬,号令全军将士直奔敌军右侧。
数百人奋勇迎战,斗志激荡,紧紧拖住敌人脚步,掩护将军突围。于仲文率领六十人小队冲在最前,他手持一柄寒光大刀,阵前领头,急挥狠砍,手起处斩首劈脑,人倒血溅。冲开敌军右路后,随战军士已不足五十人。于仲文仍奔于队首,双眼布满血丝,杀意侵脑,将魂附体。他率众且行且杀,一刀连砍数人,踩尸踏血夺路而出,直透重围。
背后追兵喊声大震,此时敌军弓箭手跑至军前,一声令下冷箭离弦齐齐飞出。队伍最后十余位军士连人带马身中数十箭,顿时人声马鸣哀嚎遍野。再射之下,于仲文等人已奔出射程之外。
敌方骑兵与弓箭手前后轮换无序,竟自乱阵脚,追截速度顿时慢下。趁此良时,于仲文与众死士甩开千军万马,暂时脱身。宇文胄当机立断派遣百余轻骑追杀前人,自己携大军紧随其后。
于仲文望西而行,直奔京城,路上与他随行的,最后只剩三十余人。
几日后,远在京城的杨坚终于得知了尉迟迥正式叛乱的消息。一切皆在他的意料之中,杨坚从容不迫地沉稳应对,立即派安平县公崔弘度募京城骁雄数百人先行,濮阳郡公宇文述率步骑三千后行,支援身处前线的韦孝宽平乱。
尉迟迥公开打出讨伐杨坚的旗号后,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有意联络各州总管响应自己。直到现在,双方人马前后已经僵持十数日,仍处于防守相持阶段。
杨坚与尉迟迥双方各怀鬼胎,在后方暗中着力于拉拢势力与囤积、调动兵马。
这场危机暗涌的战事在漫无边际地拖延……
.
经上次元谐提点后,杨坚一直在衡量各州总管中何人最具声望。这晚临睡前,杨坚与独孤夫人一起探讨此事,夫人坐在妆台前卸妆,看似漫不经心的一语,道破玄机:“当年追随太、祖文帝的开国将领大多已逝,健在的人中就属李穆威信最高,如他亲自出面,必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
杨坚点头微笑,此前他经过斟酌后也意属李穆此人。现在夫人与他不谋而合,杨坚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拉拢并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事不宜迟。
.
次日一早,杨坚令能言善辩的内史大夫柳裘前去招抚李穆。为了彰显诚意,杨坚将本在京城任职侍卫的李穆之子李浑一同派遣去并州,想借此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柳裘到达并州求见李穆之时,他正在书房与子侄心腹秘密议事。昨日李穆刚刚接见过尉迟迥的说客,一夜辗转难眠,遂招来亲信之人商讨是否该配合响应。书房外忽然来人通报,左大丞相杨坚派使者前来拜见,屋内一干人等大惊失色。李穆倒是沉住了气,镇定地吩咐道:“请来使稍等片刻,我速速迎见。”
一刻后,李穆郑重会见杨坚派来的使者。来到正厅,眼见柳裘旁边站着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李浑,李穆欣喜不已,甚至顾不得招呼柳裘,径直疾走到儿子身边,紧紧地将他拥住,“好孩子,可想煞为父了!”
柳裘站在一旁笑而不语,静静地看着他们父子团聚。半晌后,李穆才察觉自己的失态,见到儿子大喜过望之下,竟忘了还有外人在场。他急忙转向柳裘,赔笑道:“我与小儿分别数月,此番能见到他,实在意料之外,让柳大夫见笑了,还请柳大夫不要怪罪在下失礼啊!”
柳裘道:“无妨,无妨。申国公父子重逢,一时忘情也是常理。”
李穆笑着回了几句客套话,站在他身后的李浑站出来插了一嘴:“父亲,柳大夫一路奔波来到并州,舟车劳顿,就不要一直站在这里说话了。”
“对对对……我一时糊涂,招待不周,柳大夫见谅见谅。”李穆忙请来使上座,吩咐下人上茶倒水。
柳裘入座后,抿了口水,缓缓说道:“想当年芒山之败,申国公你以骢马授太、祖,太、祖才可逃脱大难。丞相总是和我们说此事,来赞赏申公你的才智和忠勇。”
李穆点头微笑:“丞相谬赞了,我愧不敢当!丞相派柳大夫来我并州,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
柳裘放下手上小盅,和气地说:“怎敢说是吩咐呢?丞相只是派我来跟申公转述几句他老人家的肺腑之言。”说到这里柳裘一停,观察李穆的反应,看他并无异色,于是嘴角一扬,清了清嗓子继续说:“申公是我大周的开国元老,太、祖与你也有袍泽之情,这些都是老将军你的殊荣。如今乱臣贼子起兵造反,虽说其假借正义美名,可老将军要想清楚,当今圣上仍以九五至尊坐镇朝堂,他们与朝廷为敌,其不轨之心才是昭然若揭啊!”
这番陈辞完全在李穆的意料之中,但他听后心里更加摇摆不定。杨坚和尉迟迥都派来说客,自己必须慎重选择。如今战局未定,眼下若是一步走错,牵连的将是全族人性命。李穆不想妄下判定,于是打起官腔:“内史大人言重了,我是断不会和乱臣贼子同谋的。”他这句话说得慷慨激荡,倒也不假,只是在李穆心中这“乱臣贼子”之名加与何人,尚不可知。
柳裘只是笑笑,没有接话。李穆见状继续说了下去:“内史大人远道而来,甚为奔波,不如我先吩咐设宴,我们一边畅饮一边交心。”
“如此甚好,一切有劳申公安排。”柳裘承应。
等待酒宴之时,李穆借“小儿归来若不拜见家母乃不尊孝道”之名把李浑带走。柳裘看在眼里,心知探母不过是个借口,李穆应是刻意避开自己与儿子密聊。把玩着手上的空茶盏,柳裘脸上泛起一丝冷冷的浅笑,他很是放心,这一趟不会负杨坚所托,定能顺利完成使命。
李穆父子离席后也未走远,二人只在后堂角落里低语。
“浑儿,他们有没有把你怎样?”李穆关切地上下打量儿子,忧心道。
李浑爽快笑笑,实话实说:“父亲大人多虑了,丞相待孩儿甚好。”
李穆点头,想要问儿子对如今局势有何看法,但突然又不知如何开口。李浑仿佛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不等他发问,直接表明观点:“杨坚如今毕竟是朝廷的丞相,父亲与他作对即与朝廷作对,此举万万不可啊!”
“儿你所言甚是,杨坚背后确实有整个朝廷支援……”李穆摇摆不定的心渐渐偏向了杨坚一方,但他身系全族,仍有不少顾虑。
李浑在旁继续煽风点火:“如果父亲支持尉迟迥,他叛乱成功,你亦不过是再做一次开国功臣而已。但父亲如今已是大周元老重臣,该有的我们都有了,为何还要为一个对我们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冒险呢?”
李穆如释重负,脸上凝重之气瞬间全消,僵硬的肌肉也渐渐松弛下来。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豁然开朗道:“这次的事,杨坚不但没有扣押你以此要挟,还立刻放你回来与为父团聚,此人看起来似乎是仁义之士,日后能成大器。”
李浑听出了父亲话中意味,就在刚才那一刻,他终于下定决心支持杨坚。大计已定,父子二人从容微笑着回到正厅,继续招待杨坚派来的柳裘。
决定投诚杨坚后,李穆在宴席上和柳裘表明自己的决心,之后又与他自在畅谈,一醉方休。宴席当晚,李穆将李浑独自叫到书房,拿出一锦盒交给儿子,千叮万嘱:“你一定要把此熨斗亲手交予丞相,并转告老夫祝他能熨安天下!还有一物,你俯耳过来,为父细细说予你听……”
.
李穆以并州之兵支持杨坚,派侄子李询统兵受其任命。
几日后,李浑到京拜见杨坚,他在进献熨斗的同时另奉上一条十三环金腰带,此腰带乃是只有天子至尊才可佩带。杨坚见到腰带,心知李穆的诚意已经不言而喻。
*
*
七月以来,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之子以号令,自称大总管。其侄子青州总管尉迟勤、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等,相继据州响应尉迟迥,随其讨伐杨坚。尉迟迥所统相、卫、黎、洺、贝、赵、冀、瀛、沧及尉迟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皆听从其指挥,有兵马达数十万之多。怀县永桥镇将领纥豆陵惠弃城投降尉迟迥,至此,太行山以东除沂州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所控制。
当月十日,杨坚令大将军元谐发兵关中,又任命平高郡公李询为元帅府军中长史,郕国公梁士彦、化政郡公宇文忻为行军总管,率其各州士兵汇合元帅韦孝宽,共讨叛贼。同时,为稳定局面,杨坚还派出蒋国公梁睿为益州总管、临贞县公杨素为汴州刺史,即刻赴任地方接替原官吏。
.
近几日,尉迟迥采取分路进攻策略,继续向西侵占城池,同时派人诱降东部各州官吏。东郡太守于仲文斩杀来使,表明坚决不会投敌,宁力战到死也不归附尉迟迥。
于仲文此人乃是太、祖亲封的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孙子,其父燕国公于寔一月前刚被杨坚加封为上柱国,几位叔父也是功勋卓著。于仲文不识时务之举传到尉迟迥耳中,他盛怒之下派出仪同将军宇文威攻打东郡。
.
于仲文与宇文威在城外交战数日后,宇文威不敌猛攻,节节败退。于仲文趁势追击,斩杀敌军五百余人,杀退宇文威,暂时阻拦敌方进攻之势。
黄昏将至,于仲文带兵小胜回营。他跨坐马上行在最前,面污身乏、血染战甲,满目厉色与杀气仍咄咄逼人。
进帐后,于仲文将黑铁大刀往案上一拍,正要呼喝属下拿酒,骤感一股凉风刺面,抬起头只见一探兵踉跄而来,神色仓皇:“报——尉迟迥日前已派荥州刺史宇文胄率大军自石济向西进发,欲与已渡过黄河的宇文威汇合,一齐夹击我军。”
于仲文大惊,拍案而起,抄起佩刀,怒喝一声冲出帐外,引本部数百精兵迎敌:“众将士听令,随本将一起冲出营寨,看尉迟老儿派了多少人前来送死!”
不等于仲文率兵冲出营寨大门,眼前却出现十七八位浑身是伤、血污满面的军士,迎面狂奔入营。为首之人声嘶力竭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内几位守将集体投靠尉迟迥,东郡已经保不住了。我率这十余名忠义之士拼死从西门出逃,前来报信。将军,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率军撤离吧!”
于仲文震怒,手持锋刀直指向东,仰天长嚎:“我要与宇文胄拼死一搏!不夺回城,誓死不归,众将士,随我杀回东郡!杀——杀啊——”
正欲冲锋之间,对面十数骑驱马齐齐而上,将于仲文拦下,“将军,敌方势力太强,死拼毫无意义!敌军此刻必然正朝我军营寨进发,请将军快些撤离,回京城向丞相请兵增援,才是上策啊!”
话音未落,就听见四面八方传来震天喊声。再往远望,敌兵已现,势不可挡。就在当下,一股骤风奔涌入营寨,刮起尘土纷扬,遮天蔽日。此时此刻,营外震耳的喊杀声轰烈逼近,“生擒于仲文”之音此起彼伏,营寨中顿时军心不稳。
“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啊——”为首的忠勇军士声泪俱下,凄惶大义。
于仲文双眼激红,他心里不只顾念东郡安危,更记挂城中妻子,这时仍矛盾重重,左右为难。不等他做出生死抉择,士兵中忽然有人果断高喊一声:“护送将军撤退,将士们冲出去,为将军开路!”
这一喊声受到众人呼和,于仲文拦阻无果,只得在混乱中随着士兵冲出营寨。很快,他纵马疾驰冲到最前,纵观全局顿察敌方右翼虚悬,号令全军将士直奔敌军右侧。
数百人奋勇迎战,斗志激荡,紧紧拖住敌人脚步,掩护将军突围。于仲文率领六十人小队冲在最前,他手持一柄寒光大刀,阵前领头,急挥狠砍,手起处斩首劈脑,人倒血溅。冲开敌军右路后,随战军士已不足五十人。于仲文仍奔于队首,双眼布满血丝,杀意侵脑,将魂附体。他率众且行且杀,一刀连砍数人,踩尸踏血夺路而出,直透重围。
背后追兵喊声大震,此时敌军弓箭手跑至军前,一声令下冷箭离弦齐齐飞出。队伍最后十余位军士连人带马身中数十箭,顿时人声马鸣哀嚎遍野。再射之下,于仲文等人已奔出射程之外。
敌方骑兵与弓箭手前后轮换无序,竟自乱阵脚,追截速度顿时慢下。趁此良时,于仲文与众死士甩开千军万马,暂时脱身。宇文胄当机立断派遣百余轻骑追杀前人,自己携大军紧随其后。
于仲文望西而行,直奔京城,路上与他随行的,最后只剩三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