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秦入上党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异界直播间、龙皇武神、院长驾到、变身双胞胎姐妹也要玩网游、召唤圣剑、九项全能、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游戏、惊悚乐园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在赵括的指挥下,南面投入了两个军,与秦军一个军打成平手。赵军之所以如此吃亏,根本原因就在于列阵动作缓慢,而且不够严整;不像秦军,旗门一立,各营立即就能在旗下排好队,略加整顿就能投入战斗;战斗中被打散,也能迅速归结到旗下结阵,很快投入战斗。
赵括虽然知道问题所在,但这关系到双方士卒的训练度的问题,本质上属于实力不如人,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只有通过自己的巧妙运筹加以弥补,而不可能消除。所以,一般他总是用多于对手的兵力出战,并竭力干扰对方列阵。这一次,他想着多增加三分之一的力量,也许能够改变战局,如果试验成功,大不了三个军当两个军用。但结果仍然不容乐观,四个营正面对抗,勉强与秦军打个平手;甚至,如果不是他派出奇兵干扰,赵军再经过几阵可能就难以应付了。
在赵军奇兵的干扰下,秦军九营的确难以与赵军十二营匹敌,但当新锐的秦军投入战斗后,十二营加奇兵也不是对手。要不是他及时派出另一支五千人的正兵拖延时间,并用督战队执行战场纪律,这一仗就彻底输了!
现在战场上是赵军二十一个营一万余人,加上数千奇兵,对阵秦军十八个营不足一万人。这几乎是南线作战的极限了,再向南延伸战线就脱离了壁垒的保护,必须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而这是赵军所不具备的。
现在秦军的全部兵力已经投入战斗,而赵军还有数千奇兵可以使用。这些奇兵大概很难通过发起冲锋,给秦军制造麻烦了,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距离可供他们冲锋;但他们可以通过补充前线战损,维持前线的战斗力。
秦军把主要的战术都放在对付奇兵上,数千奇兵几乎一半带伤。这些伤员被允许归营,而由后备兵员补充上去。
而这时,北面丹朱岭上报告,山后出现了秦军。赵括心中一惊,如果秦军突破长平一线防御,进入上党,那长平的守御还有什么意义呢?他让一名万人将接替自己指挥南面的作战,要顽强坚持下去,看作战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除了伤员外,任何人不许脱离战场,有脱逃者立斩;伤员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可以作战的要编组成队,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然后赵括带着几名家臣往丹朱岭来。虽然赵括十分惦记丹朱岭的战局,但他叮嘱自己,一定不能表现出慌乱的神情来。他好像巡视各战场一样,来到了一个万人将身边,听他简单介绍了几句战况,勉励了大家一般,就前往下一处战场。
接连巡视了三处战场,赵括才登上丹朱岭。在防守丹朱岭的万人将引导下,登上瞭望哨,果然看见对面山上一处面向东面的垭口处,有连绵不断的士兵通过,他们下了垭口,就被山地遮挡了身影,但从方向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向北,出山谷,进入上党。
万人将有些紧张地问道:“秦人入上党,奈何?”
赵括问道:“方有几人?”
万人将答道:“自辰至今,足有万人。”
赵括道:“山路崎岖难行,秦人未足惧也。上党荒无人烟,秦人掠之无所得,必将归也。”
万人将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秦人入上党,无所为耶?”
赵括道:“若常时自然可惧。今上党之民皆在长平,上党无民无粮,秦人入之何为?”
万人将道:“将袭吾背。”
赵括道:“彼才万余人,劳师而至,吾以逸待之,破之必也。彼必不敢战!但窥之可也!”他指了指北面的一带山丘,道:“可于彼多设瞭望,观其动静,吾将令石城诸将备之。”
万人将喏喏。赵括派人去石城那边,报告秦军将至,各军务必各占要地,准备作战。
赵括虽然表面上似乎稳操左券,但其实心中烦乱不已:他知道这就是白起给他致命一击的开始,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看不出这一击致命之处何在。派出区区一两万人够干啥的?特别是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立即接战,也许还值得警惕,但绕到后面,赵军本来就在山后安排有重兵啊!他认为,这支秦军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在南线取得突破。只要突破秦军防线,前出到端氏,这一仗基本就算打赢了,山后的战斗并不能左右大局。
赵括甚至都没有亲自与防御石城的万人将见面,只派人通报了敌情,传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就又匆匆返回南面。
南面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双方都没有能力继续战斗下去,尽管都没有收兵,但也只是列阵对峙,没有再战。眼看太阳西下,双方鸣金收兵。
南面仍然打不开局面。赵括认为,关键在于自己没有提前准备另一支十二个营的部队,在前一支军队被击溃后,派出的兵力还是不足。如果两支部队都是十二个营,结果可能会不同。
赵括讲评了今天的作战。由于没有取得胜利,作战部队没有得到倍食的奖励。他们返回自己的营地,夜间将有另外两个军的赵军到达这里。明天一定要给秦军来个狠的!赵括在心中发誓。由于这两个军都无法凑集十二个营的正兵,赵括又从旁边的军中抽调了六个营加强给他们。
今天夜里,赵括没有按往常的习惯巡视各营,而是来到丹朱岭,询问秦军的动向。万人将告诉他,自己向北面的山丘上派出的巡哨,均被秦军哨探驱逐,目前北面那座山的山脊被秦军控制,秦军的动向无法观察。
虽然将至望日,但空中云层较厚,月光并不皎洁。昏蒙的月色下,北面十里之外的山丘,把山脚伸到自己的山下。秦军如果沿着山脊攻击过来,正好打在丹朱岭石城防御的侧翼。赵括向万人将指出这一点,让万人将想办法解决;并告诉他,如果秦军从这里向丹朱岭发起进攻,只要他能坚持一个时辰,援军必至。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赵括迎来了新的一天。在点完军的一瞬间,赵括有些犹豫,到底是到南面指挥进攻,还是在北面主持丹朱岭的防御,或者干脆哪里也不去,就坐镇大帐?但也只一瞬间,赵括就下了决心:不能让秦军牵着自己走,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赵括来到南面,再次排出一个十二个营四排阵型。秦军也早已在自己的营前排好阵势。赵括注意到,这一次排阵的士兵与昨天有异,看来昨天一战虽然没有收到什么战果,但疲惫敌军这一点是做到了,今天秦军换了新生力量。想着自己也是新生力量,而且兵力占优,赵括认为自己也有可能取胜。
这一支秦军的指挥官比较谨慎,并没有抢先进攻,而是缓缓移动他的军队,寻找赵军的破绽。赵括在让第二军也准备出阵后,命令第一军发起进攻。第一军的正兵十二个营六千人,向着对面的五千秦军推进。
这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双方都展现了旺盛的战斗意志,连盾牌都被撞碎了上百面。
当战至正午时,赵括让奇兵投入了战斗;与此同时,第二军的十二个营也出营列阵。这是赵括对昨天战事总结的教训,第二军要早些出阵。
秦军也派出出第二个公乘,趁着赵军正兵疲劳、散乱的机会,收割赵奇兵。赵括见秦正兵迅速投入战斗,也就约束奇兵,不必过于突前,只在正兵的前后左右晃荡就行。这么做的基础,是刚刚下过雨,双方的弓箭兵都还无法投入战斗。
在南面大战之时,丹朱岭上果然发现秦军登上山脊,沿着山脚向丹朱岭移动。万人将立即击鼓,同时派人报告赵括。赵括只让万人将坚定防御,必有援军来援,阵地可以无虞。
失去了弓箭,防御一方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依托,那些壁垒难以发挥作用。而在山地,不像平地,可以组织大兵团作战。在山上,能够容纳一百人列阵作战的区域都少之又少,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万人将在夜间已经命人将勉强能用的弓都集中起来,共找到了一千来张。虽说能用,其实还是比较松,射程大为缩小。万人将只能将他们作为白刃格斗中的后援支持,集中在壁垒上。他把最好的一百多名射手集中在自己周围,亲自指给他们打击的目标。
秦军为了向赵军丹朱岭后背进攻,必须先上山,再下山,再向上仰攻,要走十几二十里山路,其实还是很累的。而且沿途道路崎岖,怪石嶙峋,行走起来并不方便。万人将将自己的部队控制在壁垒周围,弓箭兵集中指向前面不远处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段。只能秦军绕过怪石,扑向壁垒时,自然会向那片平坦开阔外集中。万人将一声鼓响,箭矢齐射,秦军纷纷倒地。剩下的秦军见势不妙,拖起伤员,退到一片山石的后面。
在赵括的指挥下,南面投入了两个军,与秦军一个军打成平手。赵军之所以如此吃亏,根本原因就在于列阵动作缓慢,而且不够严整;不像秦军,旗门一立,各营立即就能在旗下排好队,略加整顿就能投入战斗;战斗中被打散,也能迅速归结到旗下结阵,很快投入战斗。
赵括虽然知道问题所在,但这关系到双方士卒的训练度的问题,本质上属于实力不如人,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只有通过自己的巧妙运筹加以弥补,而不可能消除。所以,一般他总是用多于对手的兵力出战,并竭力干扰对方列阵。这一次,他想着多增加三分之一的力量,也许能够改变战局,如果试验成功,大不了三个军当两个军用。但结果仍然不容乐观,四个营正面对抗,勉强与秦军打个平手;甚至,如果不是他派出奇兵干扰,赵军再经过几阵可能就难以应付了。
在赵军奇兵的干扰下,秦军九营的确难以与赵军十二营匹敌,但当新锐的秦军投入战斗后,十二营加奇兵也不是对手。要不是他及时派出另一支五千人的正兵拖延时间,并用督战队执行战场纪律,这一仗就彻底输了!
现在战场上是赵军二十一个营一万余人,加上数千奇兵,对阵秦军十八个营不足一万人。这几乎是南线作战的极限了,再向南延伸战线就脱离了壁垒的保护,必须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而这是赵军所不具备的。
现在秦军的全部兵力已经投入战斗,而赵军还有数千奇兵可以使用。这些奇兵大概很难通过发起冲锋,给秦军制造麻烦了,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距离可供他们冲锋;但他们可以通过补充前线战损,维持前线的战斗力。
秦军把主要的战术都放在对付奇兵上,数千奇兵几乎一半带伤。这些伤员被允许归营,而由后备兵员补充上去。
而这时,北面丹朱岭上报告,山后出现了秦军。赵括心中一惊,如果秦军突破长平一线防御,进入上党,那长平的守御还有什么意义呢?他让一名万人将接替自己指挥南面的作战,要顽强坚持下去,看作战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除了伤员外,任何人不许脱离战场,有脱逃者立斩;伤员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可以作战的要编组成队,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然后赵括带着几名家臣往丹朱岭来。虽然赵括十分惦记丹朱岭的战局,但他叮嘱自己,一定不能表现出慌乱的神情来。他好像巡视各战场一样,来到了一个万人将身边,听他简单介绍了几句战况,勉励了大家一般,就前往下一处战场。
接连巡视了三处战场,赵括才登上丹朱岭。在防守丹朱岭的万人将引导下,登上瞭望哨,果然看见对面山上一处面向东面的垭口处,有连绵不断的士兵通过,他们下了垭口,就被山地遮挡了身影,但从方向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向北,出山谷,进入上党。
万人将有些紧张地问道:“秦人入上党,奈何?”
赵括问道:“方有几人?”
万人将答道:“自辰至今,足有万人。”
赵括道:“山路崎岖难行,秦人未足惧也。上党荒无人烟,秦人掠之无所得,必将归也。”
万人将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秦人入上党,无所为耶?”
赵括道:“若常时自然可惧。今上党之民皆在长平,上党无民无粮,秦人入之何为?”
万人将道:“将袭吾背。”
赵括道:“彼才万余人,劳师而至,吾以逸待之,破之必也。彼必不敢战!但窥之可也!”他指了指北面的一带山丘,道:“可于彼多设瞭望,观其动静,吾将令石城诸将备之。”
万人将喏喏。赵括派人去石城那边,报告秦军将至,各军务必各占要地,准备作战。
赵括虽然表面上似乎稳操左券,但其实心中烦乱不已:他知道这就是白起给他致命一击的开始,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看不出这一击致命之处何在。派出区区一两万人够干啥的?特别是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立即接战,也许还值得警惕,但绕到后面,赵军本来就在山后安排有重兵啊!他认为,这支秦军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在南线取得突破。只要突破秦军防线,前出到端氏,这一仗基本就算打赢了,山后的战斗并不能左右大局。
赵括甚至都没有亲自与防御石城的万人将见面,只派人通报了敌情,传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就又匆匆返回南面。
南面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双方都没有能力继续战斗下去,尽管都没有收兵,但也只是列阵对峙,没有再战。眼看太阳西下,双方鸣金收兵。
南面仍然打不开局面。赵括认为,关键在于自己没有提前准备另一支十二个营的部队,在前一支军队被击溃后,派出的兵力还是不足。如果两支部队都是十二个营,结果可能会不同。
赵括讲评了今天的作战。由于没有取得胜利,作战部队没有得到倍食的奖励。他们返回自己的营地,夜间将有另外两个军的赵军到达这里。明天一定要给秦军来个狠的!赵括在心中发誓。由于这两个军都无法凑集十二个营的正兵,赵括又从旁边的军中抽调了六个营加强给他们。
今天夜里,赵括没有按往常的习惯巡视各营,而是来到丹朱岭,询问秦军的动向。万人将告诉他,自己向北面的山丘上派出的巡哨,均被秦军哨探驱逐,目前北面那座山的山脊被秦军控制,秦军的动向无法观察。
虽然将至望日,但空中云层较厚,月光并不皎洁。昏蒙的月色下,北面十里之外的山丘,把山脚伸到自己的山下。秦军如果沿着山脊攻击过来,正好打在丹朱岭石城防御的侧翼。赵括向万人将指出这一点,让万人将想办法解决;并告诉他,如果秦军从这里向丹朱岭发起进攻,只要他能坚持一个时辰,援军必至。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赵括迎来了新的一天。在点完军的一瞬间,赵括有些犹豫,到底是到南面指挥进攻,还是在北面主持丹朱岭的防御,或者干脆哪里也不去,就坐镇大帐?但也只一瞬间,赵括就下了决心:不能让秦军牵着自己走,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赵括来到南面,再次排出一个十二个营四排阵型。秦军也早已在自己的营前排好阵势。赵括注意到,这一次排阵的士兵与昨天有异,看来昨天一战虽然没有收到什么战果,但疲惫敌军这一点是做到了,今天秦军换了新生力量。想着自己也是新生力量,而且兵力占优,赵括认为自己也有可能取胜。
这一支秦军的指挥官比较谨慎,并没有抢先进攻,而是缓缓移动他的军队,寻找赵军的破绽。赵括在让第二军也准备出阵后,命令第一军发起进攻。第一军的正兵十二个营六千人,向着对面的五千秦军推进。
这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双方都展现了旺盛的战斗意志,连盾牌都被撞碎了上百面。
当战至正午时,赵括让奇兵投入了战斗;与此同时,第二军的十二个营也出营列阵。这是赵括对昨天战事总结的教训,第二军要早些出阵。
秦军也派出出第二个公乘,趁着赵军正兵疲劳、散乱的机会,收割赵奇兵。赵括见秦正兵迅速投入战斗,也就约束奇兵,不必过于突前,只在正兵的前后左右晃荡就行。这么做的基础,是刚刚下过雨,双方的弓箭兵都还无法投入战斗。
在南面大战之时,丹朱岭上果然发现秦军登上山脊,沿着山脚向丹朱岭移动。万人将立即击鼓,同时派人报告赵括。赵括只让万人将坚定防御,必有援军来援,阵地可以无虞。
失去了弓箭,防御一方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依托,那些壁垒难以发挥作用。而在山地,不像平地,可以组织大兵团作战。在山上,能够容纳一百人列阵作战的区域都少之又少,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万人将在夜间已经命人将勉强能用的弓都集中起来,共找到了一千来张。虽说能用,其实还是比较松,射程大为缩小。万人将只能将他们作为白刃格斗中的后援支持,集中在壁垒上。他把最好的一百多名射手集中在自己周围,亲自指给他们打击的目标。
秦军为了向赵军丹朱岭后背进攻,必须先上山,再下山,再向上仰攻,要走十几二十里山路,其实还是很累的。而且沿途道路崎岖,怪石嶙峋,行走起来并不方便。万人将将自己的部队控制在壁垒周围,弓箭兵集中指向前面不远处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段。只能秦军绕过怪石,扑向壁垒时,自然会向那片平坦开阔外集中。万人将一声鼓响,箭矢齐射,秦军纷纷倒地。剩下的秦军见势不妙,拖起伤员,退到一片山石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