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美育散论 > 对美育与艺术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对美育与艺术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美育散论最新章节!

    美育与艺术教育是教育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近十几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的基本表述,从法规的意义上明确了美育在教育整体中的应有地位和与之相关的若干基本问题,随着人们对美育、艺术教育认识的逐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宏阔步伐,学校美育、艺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绩之中也交织着许多问题——包括过去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而且,美育、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至今仍是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记得《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前后,曾有过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看来,社会上、青年中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和问题,是多年来忽视美育的滞后表现。”而这一说法今天并没有过时。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当前,认真思考、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仍是一个亟待解决,且事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问题。

    在梳理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现在影响和制约美育、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对这方面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不是什么新颖的、艰深的理念问题、体系问题。而是一些对美育、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问题;一些与实际工作密切关联的最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我们的思考和探究,应该是集中、深入的,回归本原的,贴近并有补于实际工作的。

    一、美育究竟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关注美育、了解或阐释美育,有一个逻辑性的起点,就是“什么是美育?”因而,相关的著作、文章,往往从这里开篇:“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学到了这些知识以后,在美育实践的诸多问题面前,人们却又回过头来发现,对“美育”似乎依然是既清楚又不清楚,有时清楚有时不清楚……

    何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人们对美育的了解大都是一种类似词语注解、概念推演式的所谓“理论”性的知识。

    词义诠解、理论阐释十分重要,不可缺少。但它们绝不是美育的全部。美育不是一个单薄的概念,它生存并发展在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美育是一种有崇高目标和价值的自觉的社会实践,有其丰富的内容、广阔的领域、多种多样的形态……从这样的视角看去,美育当是什么?美育是一个学科,一个隶属于美学或教育学之下的交叉性的分支学科,也可以说是个小学科。同时,美育也是一项工作、一项社会事业,是整个教育工作和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项事关育人成才、治国兴邦的大工作、大事业。美育又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一种有形式有内容、蕴涵丰富、生动亲和的实践活动,一种能够通达心灵、潜移默化、涵养性情、陶铸品质的育人的实践过程。

    由此可见,作为社会实践的美育,通常须在三个层面——学理层面,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上展开。三个层面之间,相互通联,交叉渗透,彼此支撑;但又不可互相错位顶替、混为一谈。不同层面上展开的美育是一个社会实践的整体,须有明确、统一的共同目标,但它们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方式、形态特征等等又各有不同。

    学理层面主要任务是揭示美育的本质,总结美育的规律;其工作特征是对纷繁的美育现象作形而上的思索、探究;主要成果则是理论著述以及与之相应的学术普及、传播等。当然,它的研究基础、服务方向,或者说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广泛实践。

    管理层面,主要任务是参照科学的美育理论、学术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和执行能够推进、加强学校美育的方针政策;为学校充分、正确地实施美育创造条件、解决问题;主要工作特征是配置资源、掌控方向、部署工作、检查指导等等;而其绩效、成果,主要展现在学校实施美育的状况之中。

    至于实施层面(或者具体到校长、教师、教研和教辅人员这一层),其主要任务是把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部署要求,通过自己的工作转化成为高质量、有价值的、符合美育的科学原理、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其主要特征就是操作,实践,落实。主要绩效和成果,一方面表现为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优秀品质、价值和良好的现场效果;而其更深刻、博大,更具本质意义的绩效,则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多年以后,在学生的一生中持久地展现出来。

    然而,在学校美育、艺术教育实践中,几个展开层面相互脱节、游离、错位、缺失的情况相当普遍。一方面可以看到,为了重视美育、强调美育,常常会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大体差不多的方式,讲述着大体差不多的美育的道理;一方面又可以看到,许多“美育”活动,从其形式、内容,到做法、过程等等,其中很难说有什么美育思想的支撑,更谈不到美育的有效管理,有的只是某种与美育基本无关的目标追求。

    这种情况,必定会反过来严重地损伤学校美育。

    试想,如果对干部、教师、甚至在中学课堂上,都差不多同样地讲述着:“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使之在审美活动中作出客观的审美判断……”

    会有怎样的实际效果?不把美育的理念、思想、方针等等转化成为美育的工作和对美育工作的科学管理,美育岂不大半仍是飘在空中的主张作法,不把美育的科学原理、政策要求等等,在实施层面转化为实际的、具体的美育活动,不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长期参与良好的审美活动中实际地欣赏美、判断美,能够培养出怎样的“审美判断能力”?树立起怎样“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充其量,学生把某些话语记住了,试卷上得了高分,但是,本来应当渗入学生心灵的生动的美育,却就此变成了没有意义的应试教育。而反观另外的一面,某些质量低劣、弄虚作假而又不惜炒作的所谓“美育活动”,在学生纯真心灵中,留下的却只能是隐隐作痛的伤痕,实际上是以美育的名义做着与美育相反的事情。

    其实,素质教育的困局之中也包含着与此相仿的尴尬。

    一、让美育还原于美育本身关于学校美育曾经有过一个提法:“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提法有过积极的作用,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但从科学性的角度看,它仍有些缺陷,因为它没有全面地反映出美育与各方面教育之间完整的关系。的确,美育及各个方面的教育都不是孤立的,各个方面教育之间本来具有相互依存、融合、渗透的内在关系,并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一个规律。但更准确地说,这是就一个侧面而言的规律。各方面教育之间除了相互依存、融合、渗透的一面之外,还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相对独立的领域、特点、地位等等。美可以辅德,可以益智,可以健体,而且功效显著,美和美育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功能和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是美育的主体部分,更不是它的全部。用“以美辅德、以美益智”涵盖“美可以辅德、可以益智”显然是无意中淡化、或者说抹杀了美和美育的主体地位,及其自身的特有领域。这一提法的缺陷和不足,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而这个印记,说不定正是它在美育得不到应有地位和重视的境遇中,被广泛接受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然而,现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些问题,即:当美育的地位、意义得以确认并迎来最佳发展时期之后,在“以美辅德,以美益智”等提法逐渐淡出的过程中,一些为了美育以外的目的的“以美如何如何”又悄然登上舞台,不过,它不是以“提法”,而是以实际“做法”的形式出现的,那就是以美“得分”、以美“挣名”、以美“敛财”、以美“显政”等等。如果说有欠科学的提法曾使美和美育的主体地位受到无意中的淡化,那么后来的一些不当做法则使美育的光泽和魅力蒙上灰尘。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在不断地被强化,而且变得似乎可以“理解”了、“包容”了似的。而近几年来,教育内外普遍膨胀起来的,对显性、直接、甚至虚假的量化指标的片面追求;对“表面工程”

    和过度包装的、模式化绩效形式的过分“热衷”,使得学校美育的变异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依我看,让美育还原于美育本身,恢复其朴素、纯真的本来品格,是清理美育中的复杂问题,使美育能真正充分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的一个基本前提和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素质教育的难解困境也与类似的变异不无关系。而变难解为可解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恐怕也首先在于让素质教育还原于朴素的素质教育本身。

    三、美育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如上所述,美育除了同其他方面教育相互依存、融合之外,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价值和领域。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领域——或者说,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主体意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而从美育的角度来观察学校艺术教育,会发现有一个问题值得深入地再思考,即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问题。

    这里所指的艺术教育价值,不是某种艺术的价值,某个学科、某门课程的价值;也不是指艺术教育总体的价值。而是指不同学历阶段的(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特定价值——如,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以及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困惑,多年来没有得到良好解决的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衔接问题等等,大概都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足有关。换句话说,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对人、对社会,是否承担着有别于其他阶段、其他类型艺术教育的特定的意义和作用?毫无疑问,回答是肯定的。我认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的价值集中在全员性,基础性,优质性三个方面。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全员性”,是指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所有学生获得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艺术知识、能力和修养的艺术教育。

    “基础性”,是指这种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修养是规范的、最具基础意义和高尚人文品格的艺术教育。

    “优质性”,是指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应是最符合艺术和艺术教育本质规律的优质的艺术教育。

    正是这种具有特定价值的艺术教育,才能够帮助每个学生取得形成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全面的文化基础;才能使每个学生都逐步拥有享受和建设文明生活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赢得可以长久增效、可以后续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正是这种具有特定价值的艺术教育,才能同基础教育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培养公民优良基本素质的使命。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既属基础教育理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教育学中应有的内容,更重要的,它应当是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的一条自律准绳。而将这些价值真正体现到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包括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去,并不容易,有时还要顶住一些其他方面的压力。譬如,实现全员性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或者口头上“重视”艺术类的课程教学,应当把对艺术教育投入的重点首先放在课堂教学建设上,尤其是放在艺术课程的师资建设上;艺术课不仅要开足还要开齐。

    中小学(基础教育)艺术教育的特定价值。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一些指导性的文章、文件使人惊奇地发现,其中所谈的大体都是某种艺术的价值,或者是一般性教育的价值,而具有本质意义的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答。中小学或者说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有没有、应不应当有它特定的价值?换句话说,基础教育,要提高质量保证开好;艺术课教学不仅有教无类,还要把优质的教学和关怀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做到“阳光普照”;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同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良好的选择机会和空间;在活动内容和过程上,同样要鲜明地体现出它的基础性、优质性的价值;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价值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各级教学、教研、管理等部门应支持、帮助基层去落实,应当在自上而下的检查、指导、评估、示范等活动及其标准制订上,明确地显示出来。再譬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不仅反映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中,还包括开设什么课程和把课程开成什么样子等问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中的内容设置,应有坚实的科学根据,要经过充分客观而科学地论证。耳司听,目司视。听觉、视觉,是人感受事物、了解世界的两个最重要的感官,二者联于手、融于心,则直通智慧之门、创造之门——不仅是创造客观世界的,也是不断提升自我、创造自我、推进人的人化与人化的人的智慧之门、创造之门。分别作用于视、昕感官的音乐、美术,是两个具有“基础”意义的艺术门类,也是参与人类文明创造一与传承的、具有“基础”意义的两条通道(与之相应的还有舞蹈)。因此,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各个方面的条件,音乐、美术两门课程作为其艺术教育的主要科目和内容,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领略音乐、美术的文明,同时懂得并跨入创造世界、创造自我大门,是较好地体现艺术教育基础性价值的正确选择。

    如果违背中小学艺术教育价值的做法,带来的后果,将是使学生没有在最佳时段完成最具基础性的教育、训练,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四、艺术教育须是艺术的教育这是个兼涉艺术教育和艺术课程教学两个层面的问题。提出和思考这个问题的背景是:长时间来,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以艺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为主线”,还是“以审美体验、陶冶情操为中心”两者之间游移、摇摆的情况,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上至素质教育、下至课堂教学具体环节、方法等种种实际问题的质疑和困惑。以音乐教育为例,新课改之前,由于识谱、听音、乐理、曲式等知识讲授、技能练习的教学比重较大,实际唱歌、听音乐等教学时间少,用我的话说,形成了“音乐教育的非音乐化问题”。新课改标志性地提出了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原则,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导引下的新的课程教学中,“双基”的学习、训练自然“淡化”下来。然而,在课程“活了”的同时,教师们却觉得音乐教学的实际东西虚了,抓不到了。事实上,音乐课教学的“非音乐化”问题换了一种形态依然存在着。于是,严肃的问题浮现出来: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及其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应有价值?出现在原有的艺术课程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成果与中小学艺术教育价值之间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解决的途径在哪里?我认为,在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一个长期没有正面触及的误区。破解这个误区,须把若干基本问题回归到它自身的原点上来,加以重新认识。

    “艺术教育须是艺术的教育”这是一个朴素的本质性的解答。

    什么是艺术?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可能作出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一些解释可能带上这样、那样的“学”“理”“论”“说”

    等特点。然而,艺术本身不是“学说”不是“理论”。“黑马非马”、“白马非马”是就哲学的抽象与思辨而言的;就马的本体来说,黑马即马,白马亦即马。同样对艺术的本体来说,朴素而本质的注解:艺术就是鲜活、生动的艺术自身。具有一定表现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艺术,是以“作品”(及其实现)的形式存在并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没有一个个具体的、鲜活而生动的作品及其实现,有什么艺术?没有音乐作品及其表演,就没有音乐艺术;没有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作品及其制作,就没有美术。唯艺术作品及其表演、制作、实现,才是艺术的本体。围绕着艺术本体而逐渐衍生、发展、形成若干附属于艺术本体的相关知识、理论、学科等等,不论它们具有怎样的规模、怎样的影响、怎样“相对独立”的地位;也不论它在怎样的“体系”中,居于怎样的“上位”或“下位”,归根结底,它们的性质仍然是从属于本体、服务于本体,服务于人对艺术本体理解、把握及展现的需求的。

    中小学(其实不仅仅是中小学)艺术教育不是艺术的理论教育、学说教育,而是基础性的艺术的教育。它的课程教学的“核心”,毫无疑问,应当是以作品及其实品实现的形式存在的艺术本身。换言之,音乐课程教学须以音乐作品及其唱奏、表演、实现为核心;美术课程教学须以美术作品及其制作为核心。

    以作品及其实现为核心的艺术本身。换句话说,艺术教学不会排斥、影响“双基”的学习、训练;也不会“淡化”“审美”、“体验”、“陶冶”等等。相反,抓住并结合作品及其实现这个核心,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地解决“双基”问题,会学得更好、练得更好;同样也只有抓住、抓好作品及其实现这个核心,学生才能在鲜活、生动的艺术本体中,获得实际的“审美”、“体验”、“陶冶”……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一个误区,就在于艺术教育教学的思想脉络没有首先集中在艺术本体上,而是放在了附属于艺术的某个学科理论,或者学科理论的某些环节的“统领”之下。其实,统观国内外的、不同时期的艺术教育,凡是比较朴素地以艺术本体为核心、为基础的,其教学效果都是比较显著而坚实的。试想,现在50岁左右的一代人,他们今天表现出来的良好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判断能力等等,其基础的形成,主要不就是当年唱了那么多优秀歌曲、那么多优秀的现代京剧吗?那个时候他们能够得到的,还不就是那些在极其简陋、困难的条件下,然而却是“以作品及其实现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吗?

    从总体上说:以作品及其实现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易于实现“全员性”,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些班级一些学校,从国家来考虑是面向全国城乡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以作品及其实现为核心的教学,下有基本底线、上有提高空间,中有大幅伸缩余地,可以使“基础性”得到比较实际、可靠的基本保证;它还能使教师对教学实际内容摸得着、抓得住,对教学效果考察也清楚明了,便于把握“优质性”的标尺。因此,它符合并能够比较鲜明地体现出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特定价值。我认为,它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五、学校艺术教育应是经典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中的许多特殊规律,来自艺术自身的本质和特点。

    如果“学校艺术教育应以艺术本体为核心”,“艺术本体即为艺术作品及其实现”可以认同的话,那么,艺术作品及其实现的好坏、高下,便直接关系着艺术教育及其效果的好坏、高下。

    因此,学校艺术教育首先要选用那些经过时间、实践检验的最优秀的作品——经典作品,作为教学的核心材料。美感、才情、智慧、文化都蕴含在这些经典作品之中。其实,语文教学何尝不是以最好的范文、最优秀的作品为核心教材。然而,艺术与文学不同,以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只要文本内容不改,怎样印制都仍然是原来的作品,可以直接为读者受用。而艺术作品无论是需要二度创作的音乐,还是传播中需要印制的美术,教学中都还有一个版本问题。版本不同可以使作品面目皆非。因此艺术教育教学中,不仅要选用最好的、经典的作品,还需要选用最好的、经典的版本。

    因此,好的艺术教育除了要有经典艺术作品的经典版本之外,还需要有经典的教学过程。这就是经典的艺术教育的含义。

    可以想到:由经典的版本展示着内容坚实、形式完美、意境隽永的经典作品;以及围绕着作品的实现,在老师带领下逐渐进人的良好的师生互动、积极参与、真情交流,是一种感染、享受、升华和超越。在这样的境况中,无须多余的语言,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文化与精神的传承等等,都包含在其中,完成在其中。那些以时兴新作比重的加大作为艺术教育前瞻标志;以过分的外在装饰和并无需要的表演、伴舞作为美和审美的表现;以教学设备、器材的现代化、高档化作为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优质化等等,实际是新课改中出现的某种误解而已。因而在此基础上,思考一些问题,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前进。

    加强美育教学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时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那么何谓“素质”、何谓“素质教育”,它们之间又有些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对此,理论界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因此要想弄清“素质教育”,不妨先从何谓“素质”人手。

    一、时代需要素质教育

    单纯去从“素质”这个概念上去讲,《辞海》中说它主要指“感觉”和“神经”方面的“生理特点”,并且带有“先天”

    的特征。“素质”本身是无法教育的,而“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根本上讲,则可以说是在人的固有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条件”基础上,开发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并赋予人的“心理内容”和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工作和活动。一个是“生理”的东西,一个是“心理”的东西;一个是“先天”性的,一个是“后天”性的;一个是“潜在”的,一个是“发展”的;一个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一个是需要“获得”的,需要“补偿”的。这样理解,也就看清了“素质”与“素质教育”之间内在的联系。无疑,“素质教育”

    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蒂,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因为人的素质在未经过各种社会实践(包括学习)锻炼之前,注定带有某种不适应性,带有某种“缺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起弥补和代偿作用的“补偿教育”,亦即通过合理而有效的社会实践途径,使人的健康优秀“心理内容”发育和成熟起来,以纠正“先天的”不足。

    那种把“素质教育”仅仅看做是“应试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对应物,或者把“素质教育”简单定位在适应社会市场人才需求的“技能教育”的看法,显然是有其片面性的。“应试教育”是一切围绕着升学、考试的教育模式,固然是失当的。

    但能说“素质教育”就能摆脱一切围绕升学、考试的教育模式吗?摆脱了又该干什么?难道“应试教育”就是没有特点的“素质教育”?如果将“素质教育”变成仅仅为就职择业服务的所谓“本事”、“技能”教育,那它在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决定”和“影响”“人的心理的内容”,来推进入的全面“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多学科的结合是科学发展更为突出的特点,人才的基础知识结构也将既专又博,特别是对人、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如何具有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将真、善、美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起来,并具有创新意识,将成为人才所具备的心理素质的重心。另外,从个体思维发展规律也能看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动作思维”

    到“形象思维”再到“逻辑思维”,这是个体思维发展不同的阶段,任何一种新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都不是瞬间骤然产生的,它在产生之前,就已逐渐有了萌芽形式的孕育过程,而这一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又不会是静止的、不变的,它仍将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或完善之中,这就要求应当有一个适当的“素质教育”始终伴随其中。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教育领域确实产生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其态度与专业知识水平成正比,这会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这说明,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着极其现实的必要性。

    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由于艺术教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实质,恰恰是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目的的,因此,它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上,在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上,在促进入的健康的心理要素成熟上,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最能穿透某些人感情麻木的铠甲,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留下深深的印痕。

    艺术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审美心理结构是指人们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的协调统一。正如人们所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造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只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则是活的能力和能量。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首先是要使人们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只有通过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把握才能完成,所以只有艺术教育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近年来的艺术教育研究成果表明,教育中实施艺术教育是不局限于狭义的概念,它应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教育的内容应该包罗一切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都是艺术教育的极好内容,人的审美观、审美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无论审美对象还是审美主体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正是由于社会观方面产生了客观世界的美,也在主观方面产生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意识,但个体审美心理、意识的构建却是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只有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培养人们具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的感觉、知觉、情思、现象、理解等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和相互协调。因此,艺术教育就是运用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产品和总结出来的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规律来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审美创造力,与此同时又把那些因贫困和不合理的制度的片面教育而失去的感受力恢复和发展起来,使个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现象或形式作出正确反应,从而促进和影响其智力的发展、行为的高尚、心灵的完善。如今,时代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提高了,我们理应把艺术教育搞得更好,使它在整体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大能量。

    三、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

    艺术教育包括技能教育,但不能归结为技能教育。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简明地说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艺术教育看起来是对人的微观行为的教导,是人的情感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的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全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它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伦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一道,相互配合又相互渗透地在人的整体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着功能。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谈到:

    “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第一教育,第二净化,第三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这里,显然是把心理、精神领域的“教育”、“净化”和“审美”的因素提到了显著的位置。列宁有句名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对我们理解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有帮助的。正是艺术教育波及心灵的感情色彩,容易成为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和美好的火炬。

    强调艺术教育的精神内涵,一则是与艺术教育特质相吻合,一则也同党的基本方针相一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是重视受教育者素质提高,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是教育方针问题中应有之义,是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归根结蒂,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四有”新人。从文化学意义上来讲,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体魄心理素质”是一个物质基础因素,这三者是有区别性的。而在这三个领域中,具有相关性功能的正是审美艺术教育,审美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德、智、体三方面的发育和成熟,对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持,对心理成分和人际能力调整,都发生着规律性的积极导向作用。

    以理想教育为例,它可以是多样的,有层次的,但不能是“多元”的,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它应分级、分档,区别对待,但道德哲学和原则不应是“多元”的,这样就需要在理想和道德教育中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谁能在这个“结合”中扮演一个难以扮演的“协调”角色呢?看来最有效的还是审美艺术教育,这也就是缘于它的“整体相关性功能”。从这种定位出发,强调艺术教育的“精神净化”作用,强调艺术教育自身的“心理”和“境界”的气质性,强调它在心灵和智力支持上的动力性,也就有了较为坚实的根据。因此,审美艺术教育尽管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但它还是和其他三方面相辅相成。以思维道德教育来说,审美艺术教育通过美的事物陶冶青少年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志趣以及对美的理想和追求,这自然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就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本身来讲,如果能贯穿审美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原则,也必然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普遍证明,公式化、概念化、生硬与抽象的说教效果是不好的,因而有人就提出通过审美教育的桥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有机的结合,无疑有助于克服片面性。单从这一角度来看,也能证明进行素质教育和在素质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四、时代呼唤加强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着社会文明的水准,体现着教育的水准。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虽不能说处于“中心”地位,但也绝不是处于“边缘”状态,它既有正面建设的功能,也有可以帮助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起到廓清消极、腐败、落后和污秽所产生的精神垃圾的功能,任何一个明智的教育家都会意识到: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现在我们之所以强调素质教育,其原因就在于,面对国际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质上就是人实现了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自由审美活动。“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由此可见,美育对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的这种携人达至心灵自由境界的功能,是世俗、感性、平面的大众文化望尘莫及的。大众文化在给大学生们带来铺天盖地的“文化快餐”的同时,却使他们患上了精神营养不良症。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消极影响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通过大众媒体传播,适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品位并为他们所接受、享受的文化。它包括在大众社会流行的商品广告、通俗歌曲、电影电视、通俗文学、时装发型、网络文化、休闲旅行等等。在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大众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迅速发展壮大,至今已成为发展势头最猛、表现最活跃和最明显的文化形态。

    由于大众文化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其发展中也具有日益审美化、艺术化的倾向,这与作为感性教育的美育似乎呈现出表面的同一性。但细加分析,不难看出,大众文化由于其固有的文化特征,注定了它的审美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外部形式上。它不仅与大学生的美育具有质的区别,甚至在许多方面相背离并产生消极影响。

    1.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和平面性带来了感性的过度扩张,阻滞了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审美人格的形成。大众文化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和追求,它躲避崇高、消解神圣,只关注人们当下的感性欲望,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在它浮华直观的形象下缺乏深刻的内容,理性让位于感性,高雅文化的“深度模式”被拒之门外。如果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肤浅、平庸、功利的大众文化,就会逐渐乐在其中,放弃理性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停留在舒适的感性摇篮中不能自拔。在行为方式上,就会导致“跟着感觉走”。大众文化的这种理性匮乏对高校美育旨在培养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发展的大学生是非常不利的。

    诚然,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的事物必然都是形象的、具体的。美育本质上就是对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方面的教育。然而,这里的感性绝不等同于纯粹的动物性的感性欲望,而是包含着理性精神的感性,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的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就曾指出,人身上具有两种相反的冲动,第一种是感性(物质)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物质存在或感性天性,它的职责是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第二种是理性(形式)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天性,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秩序和法则。这两种冲动对人都有强迫性,使人丧失自由。而且,“当人是不完全的,两种冲动中有一种被排除的时候,他就必定没有自由。”因此,人要获得自由,只有使这两种冲动结合起来,统一于人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里的“游戏”实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现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技能)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高校美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们的本性是求新、求变的,但在大众文化的全面渗透下,却往往会在对流行时尚的盲目跟风、片面追逐中逐渐钝化了想象力,削平了个性。

    2.大众文化的复制性、齐一性排挤了个性创造,弱化了高校美育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功能。大众文化在借助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和最大范围内的传播。为了使文化受众的数量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无休止的感官需求,大众文化的制作者无暇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作品来。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的武侠故事、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一切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很多都是按照一定的陈规俗套构思制作出来的。并且,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大众文化作品的制作角色也呈现出由人转向人与机器合作的趋势。在先进技术的参与下,其文化作品也具有一些审美的外观,但表面的美轮美奂给大众带来的更多是美的幻象。

    在大众文化的标准模式面前,人的想象空间被无限压缩,人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了囚徒。应该看到,艺术及其审美活动是自由创造的活动。艺术家们追求个性、独创性,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征途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以展现他们的全部潜能。

    而美的欣赏活动也同样需要创造性,只有通过欣赏者能动的选择、感知、阐释、想象和建构,美才真正成为欣赏者的审美对象。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审美不是真正的审美。因此,美育非常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其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冲突激荡,面对民族振兴事业兴旺的历史性任务,振奋起民族精神,凝聚和激励起人民的力量,培养出一代代高素质的人,这才是最根本的关乎全局的大事。在这一大背景下,呼吁和支持艺术教育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出现在素质教育的前台,就有了更加突出的迫切性。

    当今艺术教育尽管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怎样在艺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还有许多深入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目前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艺术教育在自身科研方面相对滞后等问题,应该努力加以改善。要真正切实地实施艺术教育,还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进一步探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同时也需要尽快建立起高效能的艺术教育网络,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双重影响及应对举措毋庸置疑,新时期的美育置身于我国大众文化快速兴起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高校,由于大学生生性活泼,具有较强的求新、求变、求异的意识,再加上刚刚摆脱了高考的束缚,大众文化更是以强劲的势头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以及审美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高校美育,如果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文化背景,仍然按照传统的美育思路来进行,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本文拟对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影响作一客观评价,并提出积极应对的举措。

    3.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媚俗性过多强调感官的愉悦,却消解了美感,降低了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在工业社会中,人们普遍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不自由的感觉成了人们主要的心理特征。于是,及时行乐的心理需求成为人们缓解、逃避精神压力的渠道。没有一贯立场的大众文化因此就随时注意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能够取悦大众口味的唯有娱乐。正如著名的大众文化研究专家麦克唐纳所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影视剧的刀光剑影、戏说搞笑,广告作品的炫目形象,言情小说的欲望宣泄,报刊杂志的明星炒作以及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等,都在想方设法地取悦大众。据近日公布的“上海青少年媒体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眼中,电视、电影及音像制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放松心情“和”属娱乐”。甚至当社会上有一些不幸事件发生时,媒体报道也不忘娱乐。例如,2003年夏天,广州有30余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竟戏说为“广州酷毙三十余人”,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感官享受中犹如吸上了精神鸦片,在低层次的快感获得满足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本应具有的高层次美感。美感和快感不同。虽然两者都能给人以愉快的感觉,但快感主要是感官生理层面的,而美感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美感的获得虽然也依赖于人的感官体验,却是依靠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功能把握理性直指人的内心的过程。有些美感甚至并不给人带来愉悦,而是带来悲痛,如在悲剧美和崇高美中就是如此。与快感的个人功利性不同,人获得美感的同时也超越了个人的实际功利,正如马克思所言,“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论语·述而》也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虽然快感与美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但一般而言,一个人获得的快感越强烈,美感也就越少。当大学生们过多地沉浸在大众文化的娱乐氛围中满足了自身的感官欲求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消解了美感,降低了自己的审美趣味。

    4.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赢利性使文化作品中夹杂了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削减了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大众文化是一种为大众服务的商品文化,获取利润是大众文化的基本动机和动力,要求赢利已渗透到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人,更是一个商人。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虽然造成了它的发展势不可挡,但由于首先注重经济效益然后才是社会效益,有时甚至全然不顾社会效益,因此,在大众文化作品中就夹杂了许多不健康的内容。一些流行小说以“性”为卖点,热衷于身体的暴露;荧屏上充满了暴力、恐怖、凶杀的镜头,污言秽语成为时尚;一些颓废的、庸俗的或者宣扬封建迷信文化的作品也不断推向市场。这些文化垃圾对大众包括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高校美育方面,则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审美观念,降低他们的审美判断力。

    审美观念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于美、美感等问题的基本观念,其形成是一个过程。在长期的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和审美评价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处在不断地发展中。在高校,大学生们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但毕竟还处于人生的成长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再加上年轻热爱时尚,社会上流行的东西会很快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审美观念上就会发生偏差,“以流行为美,以俗为美”,甚至“以丑为美”。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它的兴起和对校园的渗透,虽然在很多方面与高校的美育相背离并产生不利影响,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我们对大众文化在美育方面值得肯定的价值也要认真分析和梳理,以加强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

    1.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可以丰富高校美育的内容。大众文化虽然是文化系统中较浅层次的文化,要为社会最大多数人服务,但这并不等于其所有内容都没有审美价值。其本身是良莠并存、精华与糟粕同在,既有恶俗、丑陋的,也有积极、健康、向上甚至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中无疑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内容。高雅的古典音乐有美,通俗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美;伟大的英雄人物身上有崇高的美,平凡奋斗的小市民身上也有世俗的美。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香樟树》中表现的友情和亲情,就犹如一阵清新的风,令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一些健康、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中,只要包含着能够启迪人们智慧、促使人们求善并能愉悦人的身心的美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高校美育的系统中,让它们融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成为高校美育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观念,让美育既存在于神圣高雅的艺术殿堂,又要走向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较高审美素质的大学生不仅要能欣赏高雅的艺术美,而且还要能体验到来自现实中的生活美。只要消除偏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师的引导下,大众文化中的美的内容完全可以进入高校的美育实践,成为课堂美育的重要补充。

    2.大众文化可以为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提供进步的阶梯。在审美活动中,不同的审美对象对人们审美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就需要有比对自然美和社会美更高的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审美心理的发展趋势大体是:

    “从偏于动态的审美活动到偏于静态的审美欣赏;从长于模仿,到长于创造;从喜爱优美到喜爱壮美;从衷于自然美,到衷于社会美。”人们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总是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优秀的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美的内容由于其通俗性,为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初始的阶梯。本文虽然阐述的是高校美育。但由于我国的中小学片面重视应试教育,美育环节非常薄弱,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普遍不高。

    所以刚刚摆脱高考的大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从他们对大众文化的追捧中即可看出。大学生们在对大众文化的通俗美的欣赏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美的知识,增强了审美的兴趣,这对他们进一步欣赏更高层次的美是有益处的。

    另外,大众文化本身也处在发展过程中。那些感性泛滥的大众文化由于缺乏美的内涵,缺乏理性,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唾弃。意义的负载是任何文化的灵魂,大众文化也不例外。一些优秀的大众文化已不仅仅停留在饮食男女的层次,而是追求承载更多的理性和意义,通俗中渗透着高雅,娱乐中显露出创造,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相对层次较高的大学生所喜爱。比如,近来在我国放映的一些好莱坞大片,如《黑客帝国》、《蜘蛛侠》、《后天》等,在好看的同时又负载着一定的思想意义,因此都受到了好评。况且,文化的雅与俗、精英与大众之间也一直处于互动的发展过程中。今后,精英文化会愈益普及和大众化,而大众文化也会愈益走向高格调和高品位。文化的理性、创造性和审美性与文化的市场占有率之间并不相悖,相反会成为文化保持不衰生命力的动力和源泉。

    因此,发展着的大众文化由于其审美价值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发展无疑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3.大众文化为高校美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伴生物,它是以先进的大众传播技术为载体的。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先进与快捷,大众文化获得了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一个现代人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不去欣赏纯文学的高雅,但他不可能不接触到无所不在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音像、网络等全面地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在高校,大学生们接触大众文化的渠道也同样广泛。不仅学校周边有各种娱乐场所和设施,而且学校内部的图书馆、网络中心、健身馆以及学生公寓等都有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大学生们接受美育的渠道不仅仅来自课堂、艺术鉴赏活动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高校美育和智育、德育比较而言相对薄弱,这固然与人们教育观念上的不重视有关,但也与学校美育渠道的匮乏、美育资源的有限有关。大众文化不仅为高校美育开拓了新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由于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广,接受起来快捷方便,大学生在课余甚至在路上都可以边走边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大众文化冲击下高校美育的积极应对

    大众文化的兴起已是普遍的现实,其对高校美育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虽然它对高校美育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并存,但由于它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再加上商业利润的驱动,其审美价值的普遍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目前高校美育而言,大众文化更多地体现了负面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应重视大众文化的现实及其影响,并积极加以应对,扬其长,避其短,使高校美育步入一个新台阶。

    1.加强高校美学、美育理论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进入高校之前,大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审美实践,但基本上都偏重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艺术技能的吸收。他们对美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而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进入高校之后,如果再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美学、美育知识的传授,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就成了一句空话。并且,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中学生比起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也完全可以接受美学的理论教育。正确的理论在人的实践中时时起着指示灯、航向标的作用,美学理论在人们审美实践中的作用也不例外。“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美学理论可以对欣赏本身提供帮助”,“对艺术有所理解还可以加深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在大众文化掀起的狂风巨浪中,如果缺乏美学理论的指导,大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不能正确地分辨美丑、善恶和真假,当然也更不可能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生活了。因此,我们要改变美学、美育理论课只是少数哲学、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的状况,要让它成为高校每一个专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增加对大众文化的介绍和分析,让大学生从课堂上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对大众文化的形成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2.高校美育课程要注重“寓教于乐”,突出美育的感性特征。高校美育课程和其他的专业课程不同,它既要讲授美学的基本知识,揭示美的规律,又要借助美的对象感染大学生,让他们体验到美、感受到美,并进一步陶冶他们的情操。而在传统的美育课上,教师主要是以枯燥、抽象的讲解为主,使学生产生了反感,认为在美育课上体会不到美。因此,高校美育课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可以从大众文化对人们具有的强烈吸引力中得到启发,做到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倡导的“寓教于乐”。正如他所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美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把各类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出美育的感性特征,用自己对审美对象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3.广泛开展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大众文化在高校的盛行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缺乏和审美趣味的平庸,而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高校美育不重视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造成的。没有高品位的艺术占据心灵,那些低品位的甚至堪称垃圾的文化作品就会乘虚而人。有很多大学生反映,自己对诸如交响乐之类的高雅艺术没有能力欣赏,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只好转向通俗的大众文化了。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高校要在开设美学、美育理论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让大学生在直接的美的欣赏、想象、评析和创造活动中,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只有通过艺术的鉴赏和实践活动,大学生从中才可以体会到真正艺术境界的美妙,体会到超脱物欲世界的精神上的自由,使美的创造的自我个性得以充分表达。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情感上真正对大众文化的肤浅、功利、齐一和狭隘做到免疫,并能以自身较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高校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通过选修课和成立课外艺术兴趣小组的渠道进行,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但又要有学分上的硬性规定。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还要培养、引进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美育专职教师,将美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的各种艺术活动及其氛围,也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中。

    由于校园文化最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在高校美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和社会一般文化相比,体现着浓郁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特别是相对于充满商业气息的大众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更散发出纯净的气息。然而,在当今大众文化对校园的渗透下,校园文化的阵地越来越被大众文化所占领。

    因此,学校的领导和师生都要有意识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人文性,使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发挥它强大的美育功能。

    总之,在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影响已成事实的今天,我们既不应对其熟视无睹,也不应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客观评价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我们相信,我国高校的美育必将迎来一个繁荣的春天。

    参考文献:

    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孙俊三,谢丽玲.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美】H.帕克.美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高校校园文化审美育人功能的思考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逐步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当中,有不少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之余,开设了《美育》等素质教育课,在第二课堂加强了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美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其真正起点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因为,美育是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应当把审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其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园文化的审美育人功能是高校美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之关系

    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是指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之在思想上健康成长的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以美辅德,有利于人们改造自身和陶冶情操;以美益智,能促进智力开发,有利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发展智力;以美促体,有利于人们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体。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和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指附着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反映和包含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校纪、个性特征、校园环境、学术水平、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全校师生普遍遵循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是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与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也是文化在校园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和反映。校园文化与美育有共同的培养任务和目标。校园文化主要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任务,而美育是要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欣赏和创造,让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觉逐渐丰富完善起来,通过审美实践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和美育任务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使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成为现实。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高等学校办学理念、道德规范、学术氛围、传统风尚、精神面貌和物态的表征,与其他文化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征的精神文化,这是因为校园内的建筑、设施等物质环境因素和校园内的各种活动带有较多的精神因素、审美因素;而且校园文化以其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调节与影响着校园内的各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使其审美化。因而,校园文化从美育的角度说主要是一种审美文化,是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主要是指校园文化通过文化活动、物质和精神环境及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受到美的教益,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美育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春风化雨的审美教育功能。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而且这种功能具有全方位的效应,因为校园文化中包含了美的基本形态:自然美——校园的山水树木;社会美——师生员工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艺术美——艺术教育及其他艺术创造、欣赏活动。同时,高校校园进行的自然科学教学、研究和普及工作也是丰富的科学美的资源。这些不同形态的美在校园文化中融为一体,遍布校园的所有角落,形成一个巨大的审美场,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对他们产生着全方位的美育效应。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正是以美的方法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求知欲望,以美的内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的形式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中塑造良好的品格。美是以真和善为基础、为内容的最高境界,如蔡元培所说的“以美陶情,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美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事实上,校园文化的其他诸功能都渗透着美育功能。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审美活动占有很大比例,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生性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审美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于校园文化的阐释、衍化和融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美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审美内涵,也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之中,使德育、智育、体育升华为伦理美育、智力美育和人体美育,最终达到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才智清明、人格完善、潜能深厚、富于创新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的目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环节,高校美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发挥着积极的制约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高校遵循美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营造美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个审美的校园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校园环境的净化和美化;反过来,优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又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发挥重要的美育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审美育人功能

    (一)审美导向功能

    教育与引导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美育的核心功能。所谓审美导向功能,是指校园文化美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具有一种方向明确的引导作用。审美教育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以对于人生真谛的思索、追踪和破解为使命,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追问,对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因而校园文化的美育必然对大学生的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思潮在这里汇聚和碰撞,它既使莘莘学子耳目一新,如饥似渴,又使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成为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然而任由多元化的校园文化自由发展也是不足取的,在顺应校园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同时,必须注重建设主导文化,校园文化美育就要帮助学生确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审美观,发挥其导向功能,把学生的文化认同、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导向以真善美为核心内涵的价值范畴之中,最终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境界和美育目标。

    从校园文化自身来看,校园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统和作风,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特别是校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只有形成健康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才会使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美化表里如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成真正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导向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群体意识,它具有明确的目标,这种传统和作风在校园文化美育中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等方面,引导着思想活跃、观念多变、可塑性强的一代青年学生,并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从而使他们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追求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高等学校一定要从美育的人文价值着眼,使校园文化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善化自己的心灵,纯净自己的道德,美化自己的仪表,完善自己的风度,装饰自己的环境,使生活充满美的情趣,创造美好的人生。

    (二)审美凝聚作用

    具有审美价值的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文化,是学校主要群体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校园精神,而这种主体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时无处不存在,正是这种共同的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感染,培养了大学生新的学校群体意识、新的文化认同意识、新的归属意识。随着这种群体观念的逐步形成,青年学生会用这种群体的利益、群体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凝聚力,从各方面把大家团结起来,从而树立起一种学校群体共同追求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正是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审美文化活动,沟通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合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培养和激发着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以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的目的。同时,通过底蕴深厚、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审美文化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青春活力集中于人格的完善、学业的完成和素质的提高上,使学生产生对集体的向心力,愿意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减少了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不良行为的发生,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突出的作用。

    (三)审美陶冶功能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校园文化审美功能不在于使学生获得死板的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使生活于其中的人,通过对美的感受、文化价值的摄取、人生意蕴的体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下,培养人的审美爱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进而陶冶情操,规范行为,指导人生,这种不知不觉受到美的陶冶的形式,正如杜甫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说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一个饱含着科学精神、民主传统、优良风气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审美文化中,耳濡目染,学生的身心会受到熏陶和影响,能力和素质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校园物质环境中整洁的卫生、新颖的建筑、优美的绿化所体现的校园物境之美,以及校园精神环境所体现的秩序井然、师生融洽、科学民主、勤奋求实、生动活泼的情境之美,是师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无时不在的美育场。这种美育场的美育效应是通过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过程将审美价值内化为师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意或无意地诱导和影响着师生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产生一种入兰之室,久而自芳的特殊功效,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可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审美陶冶功能正在于它把校园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审美理想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以调动主体的审美情感为内驱力,以美感愉悦为教化特点,通过潜化和显化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发挥启迪熏陶、潜移默化的陶冶功能。这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化教育,能起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熏陶内化效应。审美化的校园文化这种教化作用的特征在于,它不是用灌输、说教、雷同的教育手段,而是以美的文化形式为先导,以审美情感为内驱力,寓美于景、寓教于乐,在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境中,达到校园文化润物无声、人情人理的陶冶教化作用,使学生在怡情悦志的美感体验中产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达到情感与理智的满足,在美的享受中道德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这也正是美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的特殊功用。

    (四)审美创造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从事创造性活动,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大学校园文化的美育不只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不只是完善他们的美感心理和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进行审美创造。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活动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舞台。如一届文化艺术节的总体布置、安排,一个舞台的设计,一次征文主题的选择,一次广告设计比赛,无不蕴含着对创造美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是人生最富创造才能的时期,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他们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对审美充满好奇感和求知欲,不仅具有创造美的渴望,而且也富有创造美的潜力,写诗、作画是创造,朗诵、辩论、演出是创造,参加实践、服务社会是创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体现出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文化,他们积极地参与、创造,不仅使校园文化生机盎然,而且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净化心灵、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机会。可以说,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现了美育功能的多样性,蕴含着开发大学生的智能、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的特殊功能。

    审美化校园文化的创建,是大学生追求美的生活方式的活动,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审美实践。为了创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审美化校园文化,必须要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的创造原则,在以歌舞、美术、娱乐等为主的感性文化活动中,注重文化形式的韵律美以及悦情悦意的美感享受;而在以学术沙龙、思想教育、校纪校风等内容为主的理性文化建设中,主要追求的是真、善、美结合的意蕴美价值。举办各种讲座、晚会、竞赛、展览等新颖精彩的文化活动,以新颖生动、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方式,达到引导、激励和凝聚的教育效果。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审美创造过程,也是师生在审美实践中感知美、创造美,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以美启真、以美引真,能使人思维敏捷,触类旁通,达到感性与理性融合,认知与审美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五)审美意识的培养功能

    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美,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发现它、感受它。而善于发现、感受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后天的审美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锻炼。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而吸引着广大学生,从而引导他们提高审美能力,完善美感心理构成。例如,通过举行音乐欣赏评鉴活动、歌咏比赛、十佳歌手赛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力;通过开展美术、书法、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可以训练大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掌握有关线条、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举办郊游、登山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使学生在自然风光中领略名山大川的瑰丽,体验社会生活中的美,诸如此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引发大学生审美经验的不断积淀,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这是校园审美功能的重要内容。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它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志向目标、性格气质等等的不同,他们的审美观往往各自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个人的审美爱好,不能也不应该强求、横加干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有着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分,不能听之任之,而要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各种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一审美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观念的认同,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审美方向,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环节。它具有的多种功能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善于营造美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个审美的校园氛围,兴趣得到满足,个性得以发展,培养起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创造力。在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应用校园文化的审美育人功能,以美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想,以美的意境塑造学生的心灵,以美的知识训练学生创造美的技能,进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陶情,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张淑梅,仲旭,陈晓红,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邢台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4

    杜卫.美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黄俊汉,关于强化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的思考,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本站推荐:一号红人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少帅你老婆又跑了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价宠儿:总裁的新妻蜜爱100分:不良鲜妻有点甜惹火999次:乔爷,坏!陆少的暖婚新妻总裁爹地超给力早安,总统大人!

美育散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陶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陶莉并收藏美育散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