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吐蕃大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章怀太子传最新章节!
论钦陵,大才之人,王霸经略,在广阔的西北纵横捭阖,无人可挡。即便是对手,李贤也不得不说声佩服,行军布阵皆有章法可循,让人实在无从下手。
用薛仁贵的话说,论钦陵属乌龟的,在局势没有清晰明了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冒进的,而一旦让他找准了破绽,那必将倾尽全力,不计成本的雷霆一击。
李贤接任帅位以来,双方也是你一刀、我一枪,互有胜负,谁也没沾到便宜,弄得李贤很是不以为然。没办法,找不到战机,神仙来了也没用!
行,既然皇帝相信会有奇迹,姜恪又要试一试,那本王就等等吧!看看皇帝,能不能吃到太宗留给他的“福袋”。......
逻些城,据说,远古时代这里是山羊成群出没的地方。贞观七年,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后迁都至此,逐步建造寺庙、屋宇,修筑道路、水渠,奠定了城市的初步规模。
又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吐蕃国内,乃至整个西北,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市。特别是文成公主到来后,又给这里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条件,经济更是繁荣了。
而这座繁荣的吐蕃国都中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主人并不是少年赞普-芒松芒赞,而是大论-赞悉若。噶尔家族地位,已然超越了王族,恍如东汉末将的曹氏一族。
唐-乾封二年,禄东赞去世后,大相的位置悬而未决,权力出现了真空。当时的赞普芒松芒赞已经年满十八岁,不管按照吐蕃传统,还是中原等国的习俗,都理应独自掌管朝中大权。
不过,此时噶尔家族早已是权倾朝野巨无霸,
虽然很多官员都认为韦氏家族的韦松囊才能卓著,应该是大相的最佳人选。一些耳聪目明,善于迎奉的官员,已经将贺礼送到了继任大论的府上。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不喜欢赞悉若的芒松芒赞,最终当朝宣布,由赞悉若接任大论,韦松囊只得到了纰论之位,只能屈居人下做个副手。
其后不久,韦松囊离奇死亡,家财、奴仆、领地,朝中的势力,统统被赞悉若接手,吐蕃的文武官员才明白,是赞普被噶尔集团胁迫,不得不选则当一个傀儡。
也正是韦松囊的死,赞悉若得以独揽朝中大权。赞悉若在逻些控制朝政,其弟论钦陵掌管吐暮军事,国中大事均出噶尔家一门,噶尔家族虽无摄政之名而有摄政之实。
哪怕是与其父齐名的为“四贤臣”的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娘·墀桑扬敦,也不得不避其锋芒,俯首听命。
因禄东赞去世而产生的权力交接隐患被迅速消除,吐蕃的政权因而保持了稳定。
论钦陵接替他父兄的军权,常驻在青海的吐谷浑故地,与大唐分庭抗礼,窥测中原,赞悉若可以放心在京,统领国政。
总章元年,有唐以来历二十四载,两帝,付出了几十万将士死伤的大唐,彻底灭亡了高句丽。大唐朝野都以为东线再无战事,可以全力经营西域了。
但事实是残酷的,趁着西域空虚,高句丽旧地不稳之际,赞悉若挥兵北上,连续攻陷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于阗向吐著投降,随即吐蕃联合于阗攻陷龟兹的拔换城。
至此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尽归吐蕃所有,唐朝无奈罢除安西四镇。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正式为吐蕃所据。
这一连番的胜利,让赞悉若在吐蕃的威望,迅速提升,隐约已经盖过了芒松芒赞,甚至有人还进言,请其废掉芒松芒赞,自立为赞普,成就一番帝王功业。
面上,赞悉若虽然严厉惩处了进言的小人,拍着胸脯向王室勋贵保证,他对赞普绝对没有二心。可心里上,还是很以为然,这吐蕃国,要是没有他们噶尔,会有今日的气象么?
人人都说松赞干布是一代雄主,可要是没有他的父亲-禄东赞,他能统一高原,坐在这赞普的宝座之上么?世间以强者为尊,老子一生枭雄,为什么要屈居那毛头小子之下。
可就在他筹谋大事之时,唐廷派出了薛仁贵、郭待封引兵西进,打断了他的筹划,坏了他的大事。怀恨在心的赞悉若,不得不暂缓行动,全力支持论钦陵,迎战唐军。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大唐皇帝连续派了两次军队,几十万大军西征,并不像号称的那样“为吐谷浑复国”。而是希望此次出兵能向之前苏定方挥军西域一样,荡寇千里,从根本上决解吐蕃的问题。
老实说,李治的这一手,赞悉若真没有料到。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治不顾高句丽旧族的反叛,愿意拿国运做赌,开辟东西战场,两线作战。他,他就不怕赌输了,步前隋的后尘?
大论府正堂,端详着前线送来的军报,赞悉若开始挠头了,唐皇是怎么想的,临阵还帅,而且还是个不到双十之龄的少年,他这是糊涂了吗?
还是说,他很是看重这位皇子,甚至不惜拿国力和军队来溺爱儿子?
“大论,您别看这位唐国亲王年纪小,却是诡计多端之人!前些日子,不仅,亲自指挥了破了大将军的八门金锁阵,甚至还布下李靖的六花阵,阻挠我军的兵锋。”
哦,“他是李靖的弟子,年纪怕是对不上吧?”,赞悉若重重放下酒杯,很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句。
“回大论,大将军与其曾在阵前会晤,其是司空-李勣之徒,这一点也与赞婆将军处求证。目前,他正式接替了左相-姜恪成为大军主帅!”
哈哈.......,听到这,赞悉若开怀的笑了起来。他明白了,他明白李治的想法是什么!霍去病,大唐竟然也想出一个霍去病,他想重现当年的汉武雄风!
这不是痴人说梦么?自秦以降,一千多年,中原也就出了一个冠军侯而已。
可笑的李治竟然想让他那有些天赋的儿子,成为千年一出的人,这不是得癔症了么!
纵然这位唐国亲王,自小熟读兵书,精通一些战阵、战策,可也不过是有些天赋而已,跟那位战神完全靠不上边啊!
而且,他也没从弟弟的军报中看到战事艰难,无法应对,或请求援军之类的话。这说明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论钦陵的手里。
论钦陵在“围猎”,就像前番在大非川围猎薛仁贵一样!既然弟弟有这样的雅兴,他这当兄长,有什么理由横加阻拦呢?
见军使被他笑的有些不知所措,赞悉若抬手示意无碍,并叮嘱他转告论钦陵:好生用兵,吐蕃将顷举国之力,全力支持他。
“好了,本相乏了!得去后面找找乐子了,你吃喝一顿后,便返回军中吧!”,赞悉若摆了摆手,随即掐着腰,哼着小曲向后面走去。
论钦陵,大才之人,王霸经略,在广阔的西北纵横捭阖,无人可挡。即便是对手,李贤也不得不说声佩服,行军布阵皆有章法可循,让人实在无从下手。
用薛仁贵的话说,论钦陵属乌龟的,在局势没有清晰明了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冒进的,而一旦让他找准了破绽,那必将倾尽全力,不计成本的雷霆一击。
李贤接任帅位以来,双方也是你一刀、我一枪,互有胜负,谁也没沾到便宜,弄得李贤很是不以为然。没办法,找不到战机,神仙来了也没用!
行,既然皇帝相信会有奇迹,姜恪又要试一试,那本王就等等吧!看看皇帝,能不能吃到太宗留给他的“福袋”。......
逻些城,据说,远古时代这里是山羊成群出没的地方。贞观七年,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后迁都至此,逐步建造寺庙、屋宇,修筑道路、水渠,奠定了城市的初步规模。
又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吐蕃国内,乃至整个西北,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市。特别是文成公主到来后,又给这里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条件,经济更是繁荣了。
而这座繁荣的吐蕃国都中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主人并不是少年赞普-芒松芒赞,而是大论-赞悉若。噶尔家族地位,已然超越了王族,恍如东汉末将的曹氏一族。
唐-乾封二年,禄东赞去世后,大相的位置悬而未决,权力出现了真空。当时的赞普芒松芒赞已经年满十八岁,不管按照吐蕃传统,还是中原等国的习俗,都理应独自掌管朝中大权。
不过,此时噶尔家族早已是权倾朝野巨无霸,
虽然很多官员都认为韦氏家族的韦松囊才能卓著,应该是大相的最佳人选。一些耳聪目明,善于迎奉的官员,已经将贺礼送到了继任大论的府上。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不喜欢赞悉若的芒松芒赞,最终当朝宣布,由赞悉若接任大论,韦松囊只得到了纰论之位,只能屈居人下做个副手。
其后不久,韦松囊离奇死亡,家财、奴仆、领地,朝中的势力,统统被赞悉若接手,吐蕃的文武官员才明白,是赞普被噶尔集团胁迫,不得不选则当一个傀儡。
也正是韦松囊的死,赞悉若得以独揽朝中大权。赞悉若在逻些控制朝政,其弟论钦陵掌管吐暮军事,国中大事均出噶尔家一门,噶尔家族虽无摄政之名而有摄政之实。
哪怕是与其父齐名的为“四贤臣”的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娘·墀桑扬敦,也不得不避其锋芒,俯首听命。
因禄东赞去世而产生的权力交接隐患被迅速消除,吐蕃的政权因而保持了稳定。
论钦陵接替他父兄的军权,常驻在青海的吐谷浑故地,与大唐分庭抗礼,窥测中原,赞悉若可以放心在京,统领国政。
总章元年,有唐以来历二十四载,两帝,付出了几十万将士死伤的大唐,彻底灭亡了高句丽。大唐朝野都以为东线再无战事,可以全力经营西域了。
但事实是残酷的,趁着西域空虚,高句丽旧地不稳之际,赞悉若挥兵北上,连续攻陷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于阗向吐著投降,随即吐蕃联合于阗攻陷龟兹的拔换城。
至此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尽归吐蕃所有,唐朝无奈罢除安西四镇。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正式为吐蕃所据。
这一连番的胜利,让赞悉若在吐蕃的威望,迅速提升,隐约已经盖过了芒松芒赞,甚至有人还进言,请其废掉芒松芒赞,自立为赞普,成就一番帝王功业。
面上,赞悉若虽然严厉惩处了进言的小人,拍着胸脯向王室勋贵保证,他对赞普绝对没有二心。可心里上,还是很以为然,这吐蕃国,要是没有他们噶尔,会有今日的气象么?
人人都说松赞干布是一代雄主,可要是没有他的父亲-禄东赞,他能统一高原,坐在这赞普的宝座之上么?世间以强者为尊,老子一生枭雄,为什么要屈居那毛头小子之下。
可就在他筹谋大事之时,唐廷派出了薛仁贵、郭待封引兵西进,打断了他的筹划,坏了他的大事。怀恨在心的赞悉若,不得不暂缓行动,全力支持论钦陵,迎战唐军。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大唐皇帝连续派了两次军队,几十万大军西征,并不像号称的那样“为吐谷浑复国”。而是希望此次出兵能向之前苏定方挥军西域一样,荡寇千里,从根本上决解吐蕃的问题。
老实说,李治的这一手,赞悉若真没有料到。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治不顾高句丽旧族的反叛,愿意拿国运做赌,开辟东西战场,两线作战。他,他就不怕赌输了,步前隋的后尘?
大论府正堂,端详着前线送来的军报,赞悉若开始挠头了,唐皇是怎么想的,临阵还帅,而且还是个不到双十之龄的少年,他这是糊涂了吗?
还是说,他很是看重这位皇子,甚至不惜拿国力和军队来溺爱儿子?
“大论,您别看这位唐国亲王年纪小,却是诡计多端之人!前些日子,不仅,亲自指挥了破了大将军的八门金锁阵,甚至还布下李靖的六花阵,阻挠我军的兵锋。”
哦,“他是李靖的弟子,年纪怕是对不上吧?”,赞悉若重重放下酒杯,很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句。
“回大论,大将军与其曾在阵前会晤,其是司空-李勣之徒,这一点也与赞婆将军处求证。目前,他正式接替了左相-姜恪成为大军主帅!”
哈哈.......,听到这,赞悉若开怀的笑了起来。他明白了,他明白李治的想法是什么!霍去病,大唐竟然也想出一个霍去病,他想重现当年的汉武雄风!
这不是痴人说梦么?自秦以降,一千多年,中原也就出了一个冠军侯而已。
可笑的李治竟然想让他那有些天赋的儿子,成为千年一出的人,这不是得癔症了么!
纵然这位唐国亲王,自小熟读兵书,精通一些战阵、战策,可也不过是有些天赋而已,跟那位战神完全靠不上边啊!
而且,他也没从弟弟的军报中看到战事艰难,无法应对,或请求援军之类的话。这说明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论钦陵的手里。
论钦陵在“围猎”,就像前番在大非川围猎薛仁贵一样!既然弟弟有这样的雅兴,他这当兄长,有什么理由横加阻拦呢?
见军使被他笑的有些不知所措,赞悉若抬手示意无碍,并叮嘱他转告论钦陵:好生用兵,吐蕃将顷举国之力,全力支持他。
“好了,本相乏了!得去后面找找乐子了,你吃喝一顿后,便返回军中吧!”,赞悉若摆了摆手,随即掐着腰,哼着小曲向后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