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世家新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一通百通。
袁衡彷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思路瞬间开朗,对天子的诸般举措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坚持绘制洛阳图卷,深挖党人遗事,强行度田,将反对者赶到渤海,都在这个思路下统一起来。
而祸乱天下的并凉精兵由虎狼变成朝廷倚重的精锐,也有了更好的解释。
给他们立身之本,比教化更有意义。
有恒产者有恒心,将土地从世家、大族手中夺过来,分给普通百姓,才能让普通百姓成为朝廷的基础,而不是朝廷的麻烦。
凉州的羌人如此,中原的黄巾也如此。
度田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度田虽然很难,天子还是坚持不懈,从并凉开始,一步步扩展到冀州。
到目前为止,度田的进程依然未半。但冀州作为天下大州,度田产生的效果是并凉无法比拟的,数年之后必将震惊天下。民心所向,其余诸州将迅速跟进。
张昭等人不肯度田,还想实现王道,不得不说是痴心妄想。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焉能长久。
袁衡很兴奋,下值之后,就和蔡琰说起了她的感悟。
蔡琰听完袁衡的解释,又看了袁衡的记录,思索了片刻,露出一抹浅笑。“阿衡,天子的宏图伟业要想实现,身边还缺一个人。”
“谁?”
“皇后母仪天下,荀贵人掌教化,马贵人掌征伐,甄宓入宫在即,可以助天子掌商贾,天子身边还缺一个通晓政务的知心人。”蔡琰笑得更加灿烂。“外朝公卿虽然能力出众,但他们牵连太广,难免私心作祟,天子不能不防。可是他日理万机,不能总和大臣们斗心眼,疏漏在所难免,需要一个通晓政务的人帮他留意,防微杜渐,以免被公卿们带偏了方向。”
袁衡聪明过人,岂能不明白蔡琰的意思,顿时羞得满面通红。
“姐姐,我向你请教,你怎么调侃起我来了。要说政务,荀贵人有令尹那样的父亲,还有幽燕都护那样的叔父,文武兼备,谁人能比?”
蔡琰摇摇头。“颍川荀氏的确人才辈出,但施政经验不足,党人习气又太重,否则荀或也不会因为党事而放下河东的政事,赶到行在来了。说到底,他们还是新秀,对于朝政的理解远远不如袁氏、杨氏这样的家族积累深厚,所以杨公父子才是天子最器重的大臣。但是很可惜,他们都是男子,只能为外朝官,不能成为天子的枕边人。”
袁衡眨着眼睛,欲言又止。
蔡琰笑道:“严格来说,你也不是最合适的人。你太年轻了,懂事的时候,袁氏已经不是一心为朝廷着想的大臣之家。你姐姐见识比你更广,但是很可惜,她已为人妇,别说做贵人,就算是入宫为女官都不太方便。”
袁衡瞅瞅蔡琰,听懂了蔡琰的言外之意。
袁氏背岁着逆臣之名,想要重新崛起,必须做出常人难及的功业。
如果她能入宫,不仅可以助天子一臂之力,对袁氏也有重大帮助。
这正是当初父亲袁术送她去行在的目的。
“令史,我想将这些一孔之见写成文章,你能否帮我润色斧正一番?”
“你写吧。”蔡琰满意地点点头。“我改不了,还有陛下呢。”
“姐姐——”袁衡羞不自胜,抱着蔡琰的手臂摇晃起来。
蔡琰摸摸袁衡的头,羡慕地叹了一口气。
——
袁衡很快就将自己的所思所得写成文章,请蔡琰润色之后,找了个机会,亲自递到了刘协面前。
她很紧张,几乎说不话来,脸更是涨得通红,连耳朵都红了。
手里轻飘飘的几页纸彷佛有千斤重,抖个不停。
刘协只是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便低下了头,接过了文章,看了一眼开头的作者名,便道:“你一个人写的?”
他刚才没注意听,还以为是袁衡和蔡琰同着的。
“是,令史为臣润色了文字,却不肯署名。”
“长大了啊。”刘协笑了一声:“可以独自写文章了。好,好,又多了一个女博士,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问你了。”
袁衡哭笑不得。
听天子这意思,在他心里,自己一直是个孩子?
刘协没注意到袁衡的小心思,他被袁衡的文章吸引住了。
总的来说,袁衡的文章算不上精深,更谈不上什么理论建设,只是对他这些年的举措做了一个贯通,统一在固国本这个思路之下。
但好就在好这一点。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什么拗口的词汇、生僻的字眼,全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而且逻辑顺畅,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理解。
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对他的动机理解得最透彻,也最接近他本意的一篇文章。
刘协很满意,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将文章放在桉上,他沉吟了片刻。“这都是你自己的感悟?”
“是……是的。”袁衡有些忐忑。
“灵感是怎么来的?”
“呃……”袁衡仔细想了想。“最初的起因,应该是来自于陛下的新政与臣高祖怀柔匈奴的区别。”
刘协愣了一下。
这扯得真够远的,她的高祖……好像是袁安啊。
“你对你高祖的事迹很熟悉?”
“汝南袁氏兴于我高祖,他的事迹自然是袁氏子弟都必须熟知的。”说起这些,袁衡迅速冷静下来。“臣虽年幼,儿时亦常常与姐姐一起坐在帷幕之后,听父祖辈讨论时事,对刚柔两种手段的优劣都略知一二。”
刘协恍然,暗自羡慕。
这世家子弟果然是家学渊源,从小就是听这些长大的,耳濡目染,见识自然也高一些。
“你觉得是刚好,还是柔好。”
“刚柔并济才是最好。”
刘协笑了。“说来听听。”
袁衡四下看了一眼,伸手一指刘协挂在一旁的环首刀。“臣敢以此刀为喻。欲得宝刀,当经百炼。百炼者,去其杂质,使其精纯,柔韧而不易断。然后淬其锋,求其锋利,斩牛断犀,迎刃而解。有柔无刚则不能破坚,除非人人皆是力士。有刚无柔则易崩坏,除非人人皆如庖丁。”
刘协多少有些意外。“你还知道淬火?”
淬火是并州铁官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工艺,还处在保密阶段。袁衡虽然不在保密之列,但她是个文职,了解这种具体的工艺似无必要。
蔡琰就对淬火不甚了解。
不是没渠道,是根本不关心。
就算是马云禄这样的武人,也只是关心这种新工艺能否迅速列装,而不关心其中的原理。
“事物有别,与旧时刀剑不同,臣想问个究竟,就稍微了解了一下。”袁衡红着脸,有些不安地说道。“臣并非有意探听机密,请陛下恕罪。”
一通百通。
袁衡彷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思路瞬间开朗,对天子的诸般举措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坚持绘制洛阳图卷,深挖党人遗事,强行度田,将反对者赶到渤海,都在这个思路下统一起来。
而祸乱天下的并凉精兵由虎狼变成朝廷倚重的精锐,也有了更好的解释。
给他们立身之本,比教化更有意义。
有恒产者有恒心,将土地从世家、大族手中夺过来,分给普通百姓,才能让普通百姓成为朝廷的基础,而不是朝廷的麻烦。
凉州的羌人如此,中原的黄巾也如此。
度田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度田虽然很难,天子还是坚持不懈,从并凉开始,一步步扩展到冀州。
到目前为止,度田的进程依然未半。但冀州作为天下大州,度田产生的效果是并凉无法比拟的,数年之后必将震惊天下。民心所向,其余诸州将迅速跟进。
张昭等人不肯度田,还想实现王道,不得不说是痴心妄想。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焉能长久。
袁衡很兴奋,下值之后,就和蔡琰说起了她的感悟。
蔡琰听完袁衡的解释,又看了袁衡的记录,思索了片刻,露出一抹浅笑。“阿衡,天子的宏图伟业要想实现,身边还缺一个人。”
“谁?”
“皇后母仪天下,荀贵人掌教化,马贵人掌征伐,甄宓入宫在即,可以助天子掌商贾,天子身边还缺一个通晓政务的知心人。”蔡琰笑得更加灿烂。“外朝公卿虽然能力出众,但他们牵连太广,难免私心作祟,天子不能不防。可是他日理万机,不能总和大臣们斗心眼,疏漏在所难免,需要一个通晓政务的人帮他留意,防微杜渐,以免被公卿们带偏了方向。”
袁衡聪明过人,岂能不明白蔡琰的意思,顿时羞得满面通红。
“姐姐,我向你请教,你怎么调侃起我来了。要说政务,荀贵人有令尹那样的父亲,还有幽燕都护那样的叔父,文武兼备,谁人能比?”
蔡琰摇摇头。“颍川荀氏的确人才辈出,但施政经验不足,党人习气又太重,否则荀或也不会因为党事而放下河东的政事,赶到行在来了。说到底,他们还是新秀,对于朝政的理解远远不如袁氏、杨氏这样的家族积累深厚,所以杨公父子才是天子最器重的大臣。但是很可惜,他们都是男子,只能为外朝官,不能成为天子的枕边人。”
袁衡眨着眼睛,欲言又止。
蔡琰笑道:“严格来说,你也不是最合适的人。你太年轻了,懂事的时候,袁氏已经不是一心为朝廷着想的大臣之家。你姐姐见识比你更广,但是很可惜,她已为人妇,别说做贵人,就算是入宫为女官都不太方便。”
袁衡瞅瞅蔡琰,听懂了蔡琰的言外之意。
袁氏背岁着逆臣之名,想要重新崛起,必须做出常人难及的功业。
如果她能入宫,不仅可以助天子一臂之力,对袁氏也有重大帮助。
这正是当初父亲袁术送她去行在的目的。
“令史,我想将这些一孔之见写成文章,你能否帮我润色斧正一番?”
“你写吧。”蔡琰满意地点点头。“我改不了,还有陛下呢。”
“姐姐——”袁衡羞不自胜,抱着蔡琰的手臂摇晃起来。
蔡琰摸摸袁衡的头,羡慕地叹了一口气。
——
袁衡很快就将自己的所思所得写成文章,请蔡琰润色之后,找了个机会,亲自递到了刘协面前。
她很紧张,几乎说不话来,脸更是涨得通红,连耳朵都红了。
手里轻飘飘的几页纸彷佛有千斤重,抖个不停。
刘协只是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便低下了头,接过了文章,看了一眼开头的作者名,便道:“你一个人写的?”
他刚才没注意听,还以为是袁衡和蔡琰同着的。
“是,令史为臣润色了文字,却不肯署名。”
“长大了啊。”刘协笑了一声:“可以独自写文章了。好,好,又多了一个女博士,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问你了。”
袁衡哭笑不得。
听天子这意思,在他心里,自己一直是个孩子?
刘协没注意到袁衡的小心思,他被袁衡的文章吸引住了。
总的来说,袁衡的文章算不上精深,更谈不上什么理论建设,只是对他这些年的举措做了一个贯通,统一在固国本这个思路之下。
但好就在好这一点。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什么拗口的词汇、生僻的字眼,全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而且逻辑顺畅,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理解。
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对他的动机理解得最透彻,也最接近他本意的一篇文章。
刘协很满意,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将文章放在桉上,他沉吟了片刻。“这都是你自己的感悟?”
“是……是的。”袁衡有些忐忑。
“灵感是怎么来的?”
“呃……”袁衡仔细想了想。“最初的起因,应该是来自于陛下的新政与臣高祖怀柔匈奴的区别。”
刘协愣了一下。
这扯得真够远的,她的高祖……好像是袁安啊。
“你对你高祖的事迹很熟悉?”
“汝南袁氏兴于我高祖,他的事迹自然是袁氏子弟都必须熟知的。”说起这些,袁衡迅速冷静下来。“臣虽年幼,儿时亦常常与姐姐一起坐在帷幕之后,听父祖辈讨论时事,对刚柔两种手段的优劣都略知一二。”
刘协恍然,暗自羡慕。
这世家子弟果然是家学渊源,从小就是听这些长大的,耳濡目染,见识自然也高一些。
“你觉得是刚好,还是柔好。”
“刚柔并济才是最好。”
刘协笑了。“说来听听。”
袁衡四下看了一眼,伸手一指刘协挂在一旁的环首刀。“臣敢以此刀为喻。欲得宝刀,当经百炼。百炼者,去其杂质,使其精纯,柔韧而不易断。然后淬其锋,求其锋利,斩牛断犀,迎刃而解。有柔无刚则不能破坚,除非人人皆是力士。有刚无柔则易崩坏,除非人人皆如庖丁。”
刘协多少有些意外。“你还知道淬火?”
淬火是并州铁官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工艺,还处在保密阶段。袁衡虽然不在保密之列,但她是个文职,了解这种具体的工艺似无必要。
蔡琰就对淬火不甚了解。
不是没渠道,是根本不关心。
就算是马云禄这样的武人,也只是关心这种新工艺能否迅速列装,而不关心其中的原理。
“事物有别,与旧时刀剑不同,臣想问个究竟,就稍微了解了一下。”袁衡红着脸,有些不安地说道。“臣并非有意探听机密,请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