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治理黄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
军队攻略河南各地,苏河暂时在开封城闲了下来。
他叫上河南巡抚钱明义,开封知府李盛名登上黄河大堤。
他们站在黄河大堤上,向北望着包括开封城在内的广大平原地区。
秦军专门测量开封附近,黄河超出开封城的高度,普遍在五到六米之间。
黄河大堤只需要一个小决口,海量的黄河水,就会灌进河南大地。
河南广大的地域,在三五年之内,都会变成一片泽国,无法种植粮食。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天气反复无常。
表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那就是持续的干旱。
这几年河南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旱。
特别是去年,大干旱导致的绝收和兵灾,导致很多河南人跑到陕西和湖广。
苏河看着脚下这座黄河大堤,历史上记载,六年之后,北方大范围暴雨。
开封附近黄河大堤决口,这是历史上记载,几次黄河大决口之一,造成的结果影响深远。
河南成一片泽国,直接伤亡和后期饿死的人口何止百万。
历史上这一次黄河大决口,散尽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丝元气。
苏河想要坐稳江山,必须要把这条桀骜不驯的母亲河驯服。
他看向开封知府李盛名,问道:“李爱卿,你看着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想法?”
开封知府李盛名,正在安抚受灾的开封百姓。
他工作正是繁忙时,秦王把他带到黄河大堤上。
这肯定不是游览风景,而是将比治理河南,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李盛名知道这时候,正是表现自己才能的时候。
他看着冻得结结实实的黄河,想着秦王苏河的提问。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王上,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理的好,能养育沿河数千万的百姓。
治理不好,每隔几年,就会导致黄河沿岸受灾。
制造出数十万上百万的难民,也会造成一到数省之地的粮食绝收,给我们带来庞大的负担。
历史上长久稳固的皇朝,必须要治理好这条母亲河。
但随着黄河内泥沙的堆积,黄河变得越来越不好治理。
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就做的极差,宋代皇帝根本不懂治河,经常瞎搞,导致黄河两岸受灾严重。
黄河决口改道这种大事件,都发生过很多次。
微臣认为,治理黄河不要怕花钱,拿出上百万两银币,检修所有黄河大堤,对有问题的黄河大堤加固。
黄河大堤在决口之前,必然会出现多次警示。
只要有专门的人巡堤,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找出来黄河大堤有问题的地方。
及时修缮加固黄河大堤,就能减弱黄河造成的灾害。”
苏河听到李盛名的回答,他不太满意。
李盛名的答案,就是历朝历代正在做的做法。
有人做得好,那只是减少黄河的灾难。
有人做的差,黄河两岸受灾不断,母亲河变成了一条灾难河流。
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修整一次黄河大堤耗费颇多,但却没有办法阻挡灾害。
一旦到了吏治腐败时,黄河大堤没人管,又会造成极多的灾害。
他看向一直在旁边思考的河南巡抚钱明义,询问道:“明义,你对于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看法?”
钱明义跟在秦王苏河身边很长时间,又在宁夏等地锻炼了几年,见识获得增长。
他对于秦王苏河,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秦王苏河这么问,肯定不会选择历朝历代,这种裱糊匠的治理黄河办法。
“王上,大禹治水,高明之处就在于疏堵结合。
河流发洪水,只是把河流堵上,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早晚有一天会堵不住。
黄河这条地上悬河,一直让它悬在河南大地上。
哪怕是把黄河两岸大堤加固的再厉害,一旦遇到天灾,黄河必然会决口。
黄河的艰险,就在于它是地上悬河,在于河流中蕴含着庞大的泥沙。
想要治理黄河,必须要治本,哪怕花费再大代价,也要彻底治理黄河。”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的想法和自己差不多。
苏河作为开国君主,他有强大的权威和魄力,拿出海量资金,彻底治理黄河。
等到他死亡后,后代的君主,绝对不会有这种魄力,下极大的决心治理黄河。
“明义,你详细介绍一下,治理黄河的方案。”
钱明义听着秦王苏河的问话,他就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被秦王苏河认可。
“王上,我治理黄河的方案,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点是治理黄河上游的泥沙。
黄河产生泥沙,那就是陕甘地区大量的黄土,被河流冲入到黄河之中。
表层治理的方式,就是多种树。
陕甘地区树木成荫,就能极大的减少黄沙进入河流。
再加上各地建立大型水库,每年合适的时候,放水冲击黄河的泥沙。
就能把黄河泥沙冲入大海,不会让黄河地上悬河加高。
深层治理方式,那就是找到陕甘地区形成大片黄土的原因。
在唐朝时期,陕甘地区还有大片森林,土地也极为肥沃。
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主要是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的增多,想要获得更多土地,就要砍伐森林种地。
这样导致土地逐渐荒漠,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肥力也减弱,大量泥沙冲入河流中。
陕甘地区能承载的人口有限。
现在因为遭受天灾等原因,陕甘地区人口非常少。
只需要种植大量的树木,就能解决泥沙入河问题。
我建议出台相关法律,禁止陕甘地区,大规模砍伐树木。”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比较认可这个建议。
陕甘地区森林消失,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多,需要更多的土地种粮食,需要更多的木柴取暖。
那就只能把森林砍伐一空。
次要原因就是降水线南移,导致陕甘地区,靠大自然力量无法再形成森林。
现在陕西和甘肃的人口很少,还需要从其他地区移民。
现在正是大量种植森林的时候,同时限制这里的人口。
随着工业发展,土地也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华夏今后只会缺人,绝不会缺少容纳人的土地。
钱明义看着秦王苏河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继续说道:“治理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本的方法,那就是让它不再是地上悬河。”
站在一旁的开封知府李盛名,他听到钱明义这句话,惊讶的询问道:
“这怎么可能?黄河高出地面五六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挖下去。”
钱明义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挖原先黄河的河道。
只需要计算好黄河的流量,在旁边建立一个堤坝。
原先黄河河道和新堤坝之间的空地,就是新的黄河河道。
建设好新河道,就可以人为让黄河改道。
我们只需要建造一座新堤坝的工程量。
就能彻底解决黄河这个地上悬河。”
开封知府李盛名听到钱明义说完,他惊讶的询问道:“钱巡抚,你这个办法非常好,就是需要的银币太多。
没有上千万两银币打底,这个工程建不起来。
修建新的黄河大堤,要用钢筋水泥土建造吗?”
钱明义摇摇头说道:“不会选用钢筋水凝土,我打听过研究水泥的专家。
他说现在生产出来的水泥建筑,预计寿命也就四十年左右。
十多年之后,水泥建筑就会不断风化,二十多年之后,最外层的水泥,用手就能直接捏碎。
我们建造能用数百年的工程,不会选择水泥这种材料。
混凝土的造价也太高,不适合修建距离非常长的黄河堤坝。
水库用水泥建造,因为水库可以不断修缮。
大坝正常情况下不会经常修缮,需要它能坚持更久的时间。
依然采用常见的碎石子和土搭建黄河大堤,材料易得还便宜。”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办法,这个办法和他想的差不多,都是废弃原先河道,建立一座新河道。
苏河原先计划,是修建两条堤坝。
现在按照钱明义的方法,只用修建一条堤坝的工程量,就能解决黄河问题。
苏河看着钱明义,点点头道:“这个想法非常好,这个工程真能完工,今后数百年时间,黄河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但它需要投入数量极多的银币,至少要两千万两银币,耗时十年以上才能完工。”
苏河之前计算过,重新建设堤坝需要的银币和时间。
两条堤坝,需要四千两到五千两银币,耗时二十年以上。
钱明义这个方案只需要修建一条堤坝。
所耗时间能减少一半,这个也是需要建设十几年的工程。
钱名义道:“王上说的没错,修建这条堤坝,把地上悬河改成正常河流,需要投入极多的银币和人力,耗时也是十数年以上。
这个计划,只能作为远期计划,分步骤去实行。
现在的计划,就是要加固黄河的大堤,防止黄河近期决堤。
同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调节黄河的水利资源。
我们在汉中和四川的经验都说明,修建水库能有效调节河流。
丰年蓄水,灾年放水。
治理黄河的同时,也要把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好。
让灌溉的水渠,深入到每一片田地之中。”
苏河很满意的说道:“明义,你有整体的规划,那非常好。
四川现在已经基本建设完水利系统。
远离河流的稻田,现在能充分灌溉,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河南有广大的平原,是小麦最佳种植区之一。
特别是冬小麦和玉米出现,河南粮食产量的上升趋势比湖广还高。
我预计河南将会取代湖广,成为华夏大地新的大粮仓。
在这个过程中,完善水利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不断和钱明义商讨治理黄河相关事情。
他偶尔还会问开封知府李盛名几句,听听他的意见。
苏河回到开封城中,他让李盛名找来之前开封城管理黄河的老胥吏。
还有之前大明负责治理黄河的官员。
苏河听着他们讲述,大明之前治理黄河的办法。
了解大明具体治理黄河的情况。
大明有一整套,治理黄河较为成熟有效的办法。
但随着吏治腐败,这个办法渐渐失灵。
每年朝廷划拨几十万辆银子治理黄河。
真正用在治理黄河上面的钱,连一万两银子都不到。
衙门之中,有八成人都没上过黄河堤岸,全是领空饷的人。
苏河不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的治下会不会变成这样。
但他现在已经决定,治理黄河之前,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苏河成立黄河衙门,专门负责治理黄河。
这个衙门挂靠在内阁麾下,衙门的各项事务由内阁监管。
同时让都察院,派御史重点盯着黄河衙门。
税务局也驻守税警,时刻查看黄河衙门的交税情况。
这些都是文官体系,苏河为了防止文官体系串通。
他让苏长胜派人,专门盯着黄河衙门。
在这个时代,暗卫这种特务机构,天然就和文官集团不对付。
让他们盯着黄河衙门的文官,即使多重保险失效,还有人能作为苏河的耳目。
苏河做好规划后,他立刻叫来河南巡抚钱明义。
钱明义很快来见苏河。
苏河看着他站在一旁,他笑着说道:
“明义,不用太拘谨,坐下喝口茶,我有事情要交给你。
我准备设立由内阁直管的黄河衙门,专门治理黄河,管理与黄河有关的各项事宜。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修建水库,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
远期的目标是彻底治理好黄河,给黄河重新换一条新的水道,消除地上悬河的隐患。
明义,你的建议,我经过几天的考虑后,觉得可行性很高。
现在任命钱明义兼任黄河大臣,负责治理好黄河。”
钱明义听到秦王苏河这个任命,他激动万分,立刻起身说道:
“请王上放心,明义拼尽一切,也要把黄河治理好。”
苏河看着钱明义激动的表情,示意钱明义坐下,他继续说道:
“治理黄河的钱,你不用担心。
现在由秦王府直接支付,等正式建立国家之后,会发行专门的国债,筹集治理黄河的资金。
现在河南百废待兴,冬季又是农闲的时刻。
可以招募河南大量百姓治理黄河。
这也是我们以工代赈的手段。”
苏河交代好治理黄河这件事,让钱明义立刻开始治理黄河。
现在是冬天,不适合筑坝,但也能做一些前期准备。
军队攻略河南各地,苏河暂时在开封城闲了下来。
他叫上河南巡抚钱明义,开封知府李盛名登上黄河大堤。
他们站在黄河大堤上,向北望着包括开封城在内的广大平原地区。
秦军专门测量开封附近,黄河超出开封城的高度,普遍在五到六米之间。
黄河大堤只需要一个小决口,海量的黄河水,就会灌进河南大地。
河南广大的地域,在三五年之内,都会变成一片泽国,无法种植粮食。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天气反复无常。
表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那就是持续的干旱。
这几年河南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旱。
特别是去年,大干旱导致的绝收和兵灾,导致很多河南人跑到陕西和湖广。
苏河看着脚下这座黄河大堤,历史上记载,六年之后,北方大范围暴雨。
开封附近黄河大堤决口,这是历史上记载,几次黄河大决口之一,造成的结果影响深远。
河南成一片泽国,直接伤亡和后期饿死的人口何止百万。
历史上这一次黄河大决口,散尽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丝元气。
苏河想要坐稳江山,必须要把这条桀骜不驯的母亲河驯服。
他看向开封知府李盛名,问道:“李爱卿,你看着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想法?”
开封知府李盛名,正在安抚受灾的开封百姓。
他工作正是繁忙时,秦王把他带到黄河大堤上。
这肯定不是游览风景,而是将比治理河南,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李盛名知道这时候,正是表现自己才能的时候。
他看着冻得结结实实的黄河,想着秦王苏河的提问。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王上,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理的好,能养育沿河数千万的百姓。
治理不好,每隔几年,就会导致黄河沿岸受灾。
制造出数十万上百万的难民,也会造成一到数省之地的粮食绝收,给我们带来庞大的负担。
历史上长久稳固的皇朝,必须要治理好这条母亲河。
但随着黄河内泥沙的堆积,黄河变得越来越不好治理。
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就做的极差,宋代皇帝根本不懂治河,经常瞎搞,导致黄河两岸受灾严重。
黄河决口改道这种大事件,都发生过很多次。
微臣认为,治理黄河不要怕花钱,拿出上百万两银币,检修所有黄河大堤,对有问题的黄河大堤加固。
黄河大堤在决口之前,必然会出现多次警示。
只要有专门的人巡堤,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找出来黄河大堤有问题的地方。
及时修缮加固黄河大堤,就能减弱黄河造成的灾害。”
苏河听到李盛名的回答,他不太满意。
李盛名的答案,就是历朝历代正在做的做法。
有人做得好,那只是减少黄河的灾难。
有人做的差,黄河两岸受灾不断,母亲河变成了一条灾难河流。
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修整一次黄河大堤耗费颇多,但却没有办法阻挡灾害。
一旦到了吏治腐败时,黄河大堤没人管,又会造成极多的灾害。
他看向一直在旁边思考的河南巡抚钱明义,询问道:“明义,你对于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看法?”
钱明义跟在秦王苏河身边很长时间,又在宁夏等地锻炼了几年,见识获得增长。
他对于秦王苏河,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秦王苏河这么问,肯定不会选择历朝历代,这种裱糊匠的治理黄河办法。
“王上,大禹治水,高明之处就在于疏堵结合。
河流发洪水,只是把河流堵上,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早晚有一天会堵不住。
黄河这条地上悬河,一直让它悬在河南大地上。
哪怕是把黄河两岸大堤加固的再厉害,一旦遇到天灾,黄河必然会决口。
黄河的艰险,就在于它是地上悬河,在于河流中蕴含着庞大的泥沙。
想要治理黄河,必须要治本,哪怕花费再大代价,也要彻底治理黄河。”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的想法和自己差不多。
苏河作为开国君主,他有强大的权威和魄力,拿出海量资金,彻底治理黄河。
等到他死亡后,后代的君主,绝对不会有这种魄力,下极大的决心治理黄河。
“明义,你详细介绍一下,治理黄河的方案。”
钱明义听着秦王苏河的问话,他就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被秦王苏河认可。
“王上,我治理黄河的方案,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点是治理黄河上游的泥沙。
黄河产生泥沙,那就是陕甘地区大量的黄土,被河流冲入到黄河之中。
表层治理的方式,就是多种树。
陕甘地区树木成荫,就能极大的减少黄沙进入河流。
再加上各地建立大型水库,每年合适的时候,放水冲击黄河的泥沙。
就能把黄河泥沙冲入大海,不会让黄河地上悬河加高。
深层治理方式,那就是找到陕甘地区形成大片黄土的原因。
在唐朝时期,陕甘地区还有大片森林,土地也极为肥沃。
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主要是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的增多,想要获得更多土地,就要砍伐森林种地。
这样导致土地逐渐荒漠,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肥力也减弱,大量泥沙冲入河流中。
陕甘地区能承载的人口有限。
现在因为遭受天灾等原因,陕甘地区人口非常少。
只需要种植大量的树木,就能解决泥沙入河问题。
我建议出台相关法律,禁止陕甘地区,大规模砍伐树木。”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建议,他比较认可这个建议。
陕甘地区森林消失,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多,需要更多的土地种粮食,需要更多的木柴取暖。
那就只能把森林砍伐一空。
次要原因就是降水线南移,导致陕甘地区,靠大自然力量无法再形成森林。
现在陕西和甘肃的人口很少,还需要从其他地区移民。
现在正是大量种植森林的时候,同时限制这里的人口。
随着工业发展,土地也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华夏今后只会缺人,绝不会缺少容纳人的土地。
钱明义看着秦王苏河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继续说道:“治理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治本的方法,那就是让它不再是地上悬河。”
站在一旁的开封知府李盛名,他听到钱明义这句话,惊讶的询问道:
“这怎么可能?黄河高出地面五六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挖下去。”
钱明义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挖原先黄河的河道。
只需要计算好黄河的流量,在旁边建立一个堤坝。
原先黄河河道和新堤坝之间的空地,就是新的黄河河道。
建设好新河道,就可以人为让黄河改道。
我们只需要建造一座新堤坝的工程量。
就能彻底解决黄河这个地上悬河。”
开封知府李盛名听到钱明义说完,他惊讶的询问道:“钱巡抚,你这个办法非常好,就是需要的银币太多。
没有上千万两银币打底,这个工程建不起来。
修建新的黄河大堤,要用钢筋水泥土建造吗?”
钱明义摇摇头说道:“不会选用钢筋水凝土,我打听过研究水泥的专家。
他说现在生产出来的水泥建筑,预计寿命也就四十年左右。
十多年之后,水泥建筑就会不断风化,二十多年之后,最外层的水泥,用手就能直接捏碎。
我们建造能用数百年的工程,不会选择水泥这种材料。
混凝土的造价也太高,不适合修建距离非常长的黄河堤坝。
水库用水泥建造,因为水库可以不断修缮。
大坝正常情况下不会经常修缮,需要它能坚持更久的时间。
依然采用常见的碎石子和土搭建黄河大堤,材料易得还便宜。”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办法,这个办法和他想的差不多,都是废弃原先河道,建立一座新河道。
苏河原先计划,是修建两条堤坝。
现在按照钱明义的方法,只用修建一条堤坝的工程量,就能解决黄河问题。
苏河看着钱明义,点点头道:“这个想法非常好,这个工程真能完工,今后数百年时间,黄河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但它需要投入数量极多的银币,至少要两千万两银币,耗时十年以上才能完工。”
苏河之前计算过,重新建设堤坝需要的银币和时间。
两条堤坝,需要四千两到五千两银币,耗时二十年以上。
钱明义这个方案只需要修建一条堤坝。
所耗时间能减少一半,这个也是需要建设十几年的工程。
钱名义道:“王上说的没错,修建这条堤坝,把地上悬河改成正常河流,需要投入极多的银币和人力,耗时也是十数年以上。
这个计划,只能作为远期计划,分步骤去实行。
现在的计划,就是要加固黄河的大堤,防止黄河近期决堤。
同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调节黄河的水利资源。
我们在汉中和四川的经验都说明,修建水库能有效调节河流。
丰年蓄水,灾年放水。
治理黄河的同时,也要把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好。
让灌溉的水渠,深入到每一片田地之中。”
苏河很满意的说道:“明义,你有整体的规划,那非常好。
四川现在已经基本建设完水利系统。
远离河流的稻田,现在能充分灌溉,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河南有广大的平原,是小麦最佳种植区之一。
特别是冬小麦和玉米出现,河南粮食产量的上升趋势比湖广还高。
我预计河南将会取代湖广,成为华夏大地新的大粮仓。
在这个过程中,完善水利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不断和钱明义商讨治理黄河相关事情。
他偶尔还会问开封知府李盛名几句,听听他的意见。
苏河回到开封城中,他让李盛名找来之前开封城管理黄河的老胥吏。
还有之前大明负责治理黄河的官员。
苏河听着他们讲述,大明之前治理黄河的办法。
了解大明具体治理黄河的情况。
大明有一整套,治理黄河较为成熟有效的办法。
但随着吏治腐败,这个办法渐渐失灵。
每年朝廷划拨几十万辆银子治理黄河。
真正用在治理黄河上面的钱,连一万两银子都不到。
衙门之中,有八成人都没上过黄河堤岸,全是领空饷的人。
苏河不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的治下会不会变成这样。
但他现在已经决定,治理黄河之前,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苏河成立黄河衙门,专门负责治理黄河。
这个衙门挂靠在内阁麾下,衙门的各项事务由内阁监管。
同时让都察院,派御史重点盯着黄河衙门。
税务局也驻守税警,时刻查看黄河衙门的交税情况。
这些都是文官体系,苏河为了防止文官体系串通。
他让苏长胜派人,专门盯着黄河衙门。
在这个时代,暗卫这种特务机构,天然就和文官集团不对付。
让他们盯着黄河衙门的文官,即使多重保险失效,还有人能作为苏河的耳目。
苏河做好规划后,他立刻叫来河南巡抚钱明义。
钱明义很快来见苏河。
苏河看着他站在一旁,他笑着说道:
“明义,不用太拘谨,坐下喝口茶,我有事情要交给你。
我准备设立由内阁直管的黄河衙门,专门治理黄河,管理与黄河有关的各项事宜。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修建水库,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
远期的目标是彻底治理好黄河,给黄河重新换一条新的水道,消除地上悬河的隐患。
明义,你的建议,我经过几天的考虑后,觉得可行性很高。
现在任命钱明义兼任黄河大臣,负责治理好黄河。”
钱明义听到秦王苏河这个任命,他激动万分,立刻起身说道:
“请王上放心,明义拼尽一切,也要把黄河治理好。”
苏河看着钱明义激动的表情,示意钱明义坐下,他继续说道:
“治理黄河的钱,你不用担心。
现在由秦王府直接支付,等正式建立国家之后,会发行专门的国债,筹集治理黄河的资金。
现在河南百废待兴,冬季又是农闲的时刻。
可以招募河南大量百姓治理黄河。
这也是我们以工代赈的手段。”
苏河交代好治理黄河这件事,让钱明义立刻开始治理黄河。
现在是冬天,不适合筑坝,但也能做一些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