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夏局势内忧已显,夏皇惊叹这又是谁的佳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流氓太子最新章节!
叶澜天想法是好的。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朝堂之上,世家官吏联合,几次上本要求罢免这个刺头。
但都被叶澜天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压下了去。
就在他以为要成功之时。
现实教会了叶澜天怎么做人。
三省六部,大大小小数十名官吏,连夜跪在厚德殿前逼宫。
那时的叶澜天正直气盛,哪里会受他们逼宫的妥协?
不过他们这一跪不要紧,几乎让三省六部瘫痪大半。
僵持两日,上京城政务混乱不堪。
叶澜天无奈,只得妥协,将刺头贬官发配到穷山恶水之地后。
世家官吏这才作罢,回到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那时叶澜天才真正明白,这些大门阀的可怕,也明白了这些毒瘤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
所以这些年,他极力扶植以魏家为首的关西新派,以此来牵制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
......
皇宫。
厚德殿。
夏皇叶澜天正端坐案牍前批阅着奏折。
虽是半百,但他已半头白发,脸上满是沧桑,深深的沟壑篆刻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与此同时。
老太监高德近上前来,低声道:“陛下,镇国公求见。”
闻言,叶澜天严肃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心情都轻松不少。
“快,让他进来。”
对于魏无忌的忠心,叶澜天从来没有半分怀疑。
若没有他,叶澜天不会稳坐皇位十六年,如今大夏一半的压力,皆是魏无忌帮他顶着。
“是,陛下。”高德应声,随后出了大殿。
片刻。
魏无忌向殿中疾步而来。
“微臣,参见陛下。”
叶澜天高兴的招了招手,“辅臣,朕不是说了吗?在私下,你我两人用兄弟相称便可。”
魏无忌急忙道:“陛下,自古以来,君臣有别,无论公私,规矩还是要守的。”
叶澜天这句话说了十六年,魏无忌拒绝了十六年。
但他们要表达意思始终没有变过。
叶澜天永远拿魏无忌当兄弟,魏无忌永远效忠叶家。
“哈哈哈......”叶澜天看着魏无忌便喜由心生,“来,快坐,朕正烦闷的紧。”紧接着,他脸上一沉,继续道:“朕听说,昨晚上京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还有一个主簿畏罪自缚了?”
昨晚,刘明远离开吴王府后,便着人找到了柳景福。
半个时辰后,柳景福便悬梁自尽于府上,原因是误抓了秦王府的家丁,误伤了小太监曹安和御狗旺财,畏罪自杀。
不过,此事已被刑部和大理寺压下,并未对外声张。
叶澜天是从这一步走来的,当然知道其中缘由。
若是以前,叶澜天定会一查到底。
但如今他身体欠佳,说不定哪一天便卧床不起。
而且大夏如今连太子都还没有,这令叶澜天并不想深究此事,牵扯太深。
毕竟,在这条路上,没有谁的手是干净的,只要不出格,叶澜天此时只能默许。
谁让叶洵无能,诸多皇子中再选储君,他又左右为难,难以决策。
魏无忌微微点头,沉吟道:“陛下圣明,那您的意思是?”
叶澜天拿起茶壶,给魏无忌斟了一杯茶,叹息道:“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便到这个主簿为止吧。也算给那逆子一个教训!”紧接着,他沉下言辞,“辅臣,你我之间便不藏着掖着了,诸多皇子中,你最看好谁?”
话落。
魏无忌微微一滞,他没想到,今日夏皇竟问的如此直白干脆。
按照现如今的形势来看。
势力最大的一定是四皇子叶辰,母亲为贵妃,外公南宫夜为宰相。
但南宫夜本就是世家出身,又与大夏五望中的金家关系颇深,结了亲家。
这不但让魏无忌反感,更让夏皇不悦。
若是叶辰上位,以魏无忌为首的关西新派必将受到打压,门阀独大。
那叶澜天这么多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陛下,微臣......”魏无忌吞吞吐吐,没有说。
叶澜天也并不惊奇,只淡淡道:“辅臣啊,这大夏江山是你与朕共同打下来的,我们共同执掌大夏十六年之久,这十六年来,朕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降赋税,轻徭役,开荒田,修河渠,连一座宫殿都没敢建。”
“就是为了让大夏百姓念叶家好,让大夏百姓过上好日子。”
“虽然这些年大夏发展势头不错,风光无限。但近几年,朕的身体每况日下,大夏境内,暗流涌动。”
“边疆四王,大夏五望,哪一个不是手中握着巨大能量?”
“朕不想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到头来给他人做了嫁衣。”
话落。
叶澜天转过身来,意味深长的看着魏无忌。
他们两人都知道,大夏盛世将在叶澜天倒下的那一刻,陡转直下。
皇子夺嫡,门阀崛起,诸王纷争,内忧外患......
叶澜天身心疲惫,仿佛已看到大夏境内,血流漂橹,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那一幕。
如今,他需要一位顶天立地的皇太子,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削藩,打压诸望。
顿了顿。
魏无忌从怀中掏出两篇诗词。
“陛下莫急。”
“微臣这里有两篇佳作给陛下宽宽心。”
唉......
叶澜天长叹一声,随后坐到案牍前,随手拿起诗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过第一篇,叶澜天忍俊不禁。
“好诗,真是好诗。”
“尤其是这下半阙,奇思妙想,将山的意境浑然托出,纵观全局。”
“此诗全无雕琢习气,朴实无华,玉浅意深,因物寄理,寄至味于淡泊,是难得佳作。”
紧接着,他随手翻开第二首。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峨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观后。
叶澜天连连点头,惊叹道。
“好诗,这也是一首好诗,少年英雄,以月明志。”
“三五团圆照满天,真是好大的气魄!”
看过两首佳作后。
叶澜天悲愤的心情缓和了许多。
紧接着。
他看向魏无忌,面带好奇,问道:“这两首诗是谁所赋?”
叶澜天想法是好的。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朝堂之上,世家官吏联合,几次上本要求罢免这个刺头。
但都被叶澜天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压下了去。
就在他以为要成功之时。
现实教会了叶澜天怎么做人。
三省六部,大大小小数十名官吏,连夜跪在厚德殿前逼宫。
那时的叶澜天正直气盛,哪里会受他们逼宫的妥协?
不过他们这一跪不要紧,几乎让三省六部瘫痪大半。
僵持两日,上京城政务混乱不堪。
叶澜天无奈,只得妥协,将刺头贬官发配到穷山恶水之地后。
世家官吏这才作罢,回到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那时叶澜天才真正明白,这些大门阀的可怕,也明白了这些毒瘤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
所以这些年,他极力扶植以魏家为首的关西新派,以此来牵制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
......
皇宫。
厚德殿。
夏皇叶澜天正端坐案牍前批阅着奏折。
虽是半百,但他已半头白发,脸上满是沧桑,深深的沟壑篆刻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与此同时。
老太监高德近上前来,低声道:“陛下,镇国公求见。”
闻言,叶澜天严肃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心情都轻松不少。
“快,让他进来。”
对于魏无忌的忠心,叶澜天从来没有半分怀疑。
若没有他,叶澜天不会稳坐皇位十六年,如今大夏一半的压力,皆是魏无忌帮他顶着。
“是,陛下。”高德应声,随后出了大殿。
片刻。
魏无忌向殿中疾步而来。
“微臣,参见陛下。”
叶澜天高兴的招了招手,“辅臣,朕不是说了吗?在私下,你我两人用兄弟相称便可。”
魏无忌急忙道:“陛下,自古以来,君臣有别,无论公私,规矩还是要守的。”
叶澜天这句话说了十六年,魏无忌拒绝了十六年。
但他们要表达意思始终没有变过。
叶澜天永远拿魏无忌当兄弟,魏无忌永远效忠叶家。
“哈哈哈......”叶澜天看着魏无忌便喜由心生,“来,快坐,朕正烦闷的紧。”紧接着,他脸上一沉,继续道:“朕听说,昨晚上京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还有一个主簿畏罪自缚了?”
昨晚,刘明远离开吴王府后,便着人找到了柳景福。
半个时辰后,柳景福便悬梁自尽于府上,原因是误抓了秦王府的家丁,误伤了小太监曹安和御狗旺财,畏罪自杀。
不过,此事已被刑部和大理寺压下,并未对外声张。
叶澜天是从这一步走来的,当然知道其中缘由。
若是以前,叶澜天定会一查到底。
但如今他身体欠佳,说不定哪一天便卧床不起。
而且大夏如今连太子都还没有,这令叶澜天并不想深究此事,牵扯太深。
毕竟,在这条路上,没有谁的手是干净的,只要不出格,叶澜天此时只能默许。
谁让叶洵无能,诸多皇子中再选储君,他又左右为难,难以决策。
魏无忌微微点头,沉吟道:“陛下圣明,那您的意思是?”
叶澜天拿起茶壶,给魏无忌斟了一杯茶,叹息道:“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便到这个主簿为止吧。也算给那逆子一个教训!”紧接着,他沉下言辞,“辅臣,你我之间便不藏着掖着了,诸多皇子中,你最看好谁?”
话落。
魏无忌微微一滞,他没想到,今日夏皇竟问的如此直白干脆。
按照现如今的形势来看。
势力最大的一定是四皇子叶辰,母亲为贵妃,外公南宫夜为宰相。
但南宫夜本就是世家出身,又与大夏五望中的金家关系颇深,结了亲家。
这不但让魏无忌反感,更让夏皇不悦。
若是叶辰上位,以魏无忌为首的关西新派必将受到打压,门阀独大。
那叶澜天这么多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陛下,微臣......”魏无忌吞吞吐吐,没有说。
叶澜天也并不惊奇,只淡淡道:“辅臣啊,这大夏江山是你与朕共同打下来的,我们共同执掌大夏十六年之久,这十六年来,朕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降赋税,轻徭役,开荒田,修河渠,连一座宫殿都没敢建。”
“就是为了让大夏百姓念叶家好,让大夏百姓过上好日子。”
“虽然这些年大夏发展势头不错,风光无限。但近几年,朕的身体每况日下,大夏境内,暗流涌动。”
“边疆四王,大夏五望,哪一个不是手中握着巨大能量?”
“朕不想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到头来给他人做了嫁衣。”
话落。
叶澜天转过身来,意味深长的看着魏无忌。
他们两人都知道,大夏盛世将在叶澜天倒下的那一刻,陡转直下。
皇子夺嫡,门阀崛起,诸王纷争,内忧外患......
叶澜天身心疲惫,仿佛已看到大夏境内,血流漂橹,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那一幕。
如今,他需要一位顶天立地的皇太子,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削藩,打压诸望。
顿了顿。
魏无忌从怀中掏出两篇诗词。
“陛下莫急。”
“微臣这里有两篇佳作给陛下宽宽心。”
唉......
叶澜天长叹一声,随后坐到案牍前,随手拿起诗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过第一篇,叶澜天忍俊不禁。
“好诗,真是好诗。”
“尤其是这下半阙,奇思妙想,将山的意境浑然托出,纵观全局。”
“此诗全无雕琢习气,朴实无华,玉浅意深,因物寄理,寄至味于淡泊,是难得佳作。”
紧接着,他随手翻开第二首。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峨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观后。
叶澜天连连点头,惊叹道。
“好诗,这也是一首好诗,少年英雄,以月明志。”
“三五团圆照满天,真是好大的气魄!”
看过两首佳作后。
叶澜天悲愤的心情缓和了许多。
紧接着。
他看向魏无忌,面带好奇,问道:“这两首诗是谁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