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槽臼镬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花墩笔记最新章节!
而文曲的老母,似乎天生就是一位焐羊肉的“高手”。她焐的羊肉,几乎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她焐的羊肉,每次总是能焐的恰到好处。切开来,有一股扑鼻的香味。
平日,文曲总是倍感遗憾,没能赶上父母杀羊卖肉的大好时光。
文曲的二姐采光问:
“为何?”
文曲:
“那样,我不就可以吃羊肉吃个肚坠地了。”
二姐说:
“想得美!你以为羊肉焐了,是给你吃的?那是要拿去卖的呀!要是每次都吃掉一些的话,那还到哪里去挣钱?辛辛苦苦杀一头羊,你晓得才挣几个钱?在严寒的日子里,抬了一大筐一大筐的羊肝羊肺羊肚肠等羊的内脏到溪滩去洗,一洗一整天,那滋味儿才让你好受!每个手指都冻得像熟透的红萝卜。我冻过,你二哥隼也冻过。都说羊肠小道,羊肠小道,那羊的肠真是又细又长好难清洗呀”。
二姐这么一说,文曲又暗自庆幸:
“哦,余生也晚,躲过一劫。”
文曲的老父也说:
“你以为做点小生意就那么容易?就说买羊吧,那时候我到大磐等山区买羊,去一趟短则十天半个月,长的时候,一趟就得一个多月。我进山的时候,天气还是好好的。可是等我收足了羊,将它们往山外赶——”
文曲插嘴:
“你是怎么赶的羊?”
文曲的老父说:
“山里人家的羊,平日一般都散养在山上。我去收购羊。他们随便抓住一只,让我毛估估,我一般凭肉眼就能估出这头羊大概有多少斤。是肥是瘦,我捏一把就能估个**不离十。他们随便说个价,我还一下,大家都比较靠谱,所以用不着太多的讨价还价。山里人大多并不那么计较”。
文曲说:
“这些羊都是怎么赶出山的?”
文曲的老父难得开了句玩笑,说:
“难道它们还能坐飞机?”
老父说:
“我平时一般都是一次性收购五六十头羊,然后将它们往山外赶。有时候,赶一趟要走好几天。晴天还容易,雨天就不行。要是碰到下雪天,那就更糟糕。有一次,我往山外赶羊,正碰上强冷空气来临,当晚刮起了刺骨的寒风,然后是雨,再然后是‘雨夹雪’,下起了雪糁子。那时的芹江哪有现在这样多的大桥。有的,也大多是独木桥。雪糁子落在桥面上,又冻一夜,再在上面走的话,‘叽咕叽咕’,真像是玻璃上蘸了油,每走一步都得做筋做骨。为安全起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四脚爬’。面对这样铺了厚厚一层雪糁子的独木桥,不要说人,就连羊都畏葸不前。没奈何,我只好往返多趟,‘四脚爬’将它们一个个抱过去”。
从父母兄姐对往事的追述中,文曲窥见了生活严峻的另一面。
x年以后,文曲的老父重操旧业,又一次小规模地杀起了羊。这时,文曲已经有六七岁了。他恍惚觉得,有一回,父母带了童年的文曲,去了石镇的羊肉摊。父亲将砧板上切羊肉时,剩下的一点点碎肉,用刀刮了,分给站在案板后面的文曲吃。印象中文曲只觉得,有很多的人买羊肉。母亲一次又一次去隔壁的摊铺打酱油。不过,这一次,文曲的老父杀羊的时间极短,杀羊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不久,文曲的老父又与二狸的父亲王祝蓍老人合作,杀起了母猪,卖起了母猪肉。不久,这行为就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幸亏文曲的老父出生贫农,而戴了一顶“四类分子”帽子的王祝蓍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马上被戴了一顶纸帽子去游街……
何谓“草籽”?
“草籽”又叫“紫云英”、“红花草”。农历**月间播种,来年三四月间收割。“草籽”的作用也跟“佛豆”仿佛,一般都是在翻耕后压在泥土底下发酵作肥料。
“草籽”的生长期相对漫长,不过它刚下播的时候,它的种子是被撒在还在成长的水稻田中,并不占用空间。待水稻收割以后,它早已是茵茵一片了。
农村孩子,放学后,头一件大事不是写作业——那时似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一说——而是背上一只竹筐先出门去打猪草。草籽田的中间,生长了不少野草。老实的孩子只是老老实实地打野草。心眼子歪一点的孩子,就会在篮子底下先割一些草籽,再在上头象征性地铺上一层野草。一个人的心眼好坏,从他孩提时打猪草时的举动,即可分辨。还有的孩子,则会把刚刚拔的野草“虚披花”,轻轻一提,又轻轻一撒,这样,看起来就会显得有“淘侁”一些。
何谓有“淘侁”?
有“淘侁”即形容众多。
到了来年农历的二三月,草籽田已是红彤彤一片。草籽的花开了。草籽的花是红的,甚至还带一点紫。“红花草”一名,大抵就因此而来。
打猪草的孩子,不论是淘气的,还是诚实的,这时就会经不住“红花”的诱惑,采摘了红花草的花茎给自己做上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还会用红花草做上个花环,戴在头上。
可是很快,天气一暖和,大片的红花草就会被犁掉,它们的命运也跟佛豆仿佛,翻耕后被压在泥土底下。在翻耕草籽田之前,会先拔掉一些草籽,分到农户家喂猪。“草籽”的草茎也像“雪里藕”蔬菜一样,可以切碎了倒进一口大缸,腌制若干时日之后,拿来喂猪。
每一年的二三月,仲春时节,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梨花,一大片一大片紫红的草籽花,一大片一大片黄色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乡村田野的锦绣画卷。
姹紫嫣红的春天,花开的时节,是乡下最美丽的一段时节。
同样,硕果累累的秋天,又何尝不是乡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何谓“唱道情,打花鼓”?
从前,乡下缺少文化娱乐。既没有电影,也没有电视。
只有戏。
然而,戏大抵只能在逢年过节才有。
平日呢?
平日,他们充其量只能,在夏夜,大家坐一起聊聊天。谁会讲故事就请谁讲一两个故事,或笑话,解闷解馋解瘾。要么,就猜猜谜语。有人出谜面,有人猜谜底。例:
“高高山头一枚镜呀!”
“高高山头一条小弄堂呀!”
“高高山头一个大造物呀!
偶尔,有盲眼的老人到村里来。这些盲眼的老人,不是测数相命算卦的,就是唱道情的。——当然也有纯粹的乞丐。
这些盲眼的老人,瞽者,若有唱道情的一技之长,男的,人们往往就会邀请他唱一场或者几场道情。这些会唱道情的瞎眼老头,往往自备渔鼓、简板。唱起道情来:
而文曲的老母,似乎天生就是一位焐羊肉的“高手”。她焐的羊肉,几乎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她焐的羊肉,每次总是能焐的恰到好处。切开来,有一股扑鼻的香味。
平日,文曲总是倍感遗憾,没能赶上父母杀羊卖肉的大好时光。
文曲的二姐采光问:
“为何?”
文曲:
“那样,我不就可以吃羊肉吃个肚坠地了。”
二姐说:
“想得美!你以为羊肉焐了,是给你吃的?那是要拿去卖的呀!要是每次都吃掉一些的话,那还到哪里去挣钱?辛辛苦苦杀一头羊,你晓得才挣几个钱?在严寒的日子里,抬了一大筐一大筐的羊肝羊肺羊肚肠等羊的内脏到溪滩去洗,一洗一整天,那滋味儿才让你好受!每个手指都冻得像熟透的红萝卜。我冻过,你二哥隼也冻过。都说羊肠小道,羊肠小道,那羊的肠真是又细又长好难清洗呀”。
二姐这么一说,文曲又暗自庆幸:
“哦,余生也晚,躲过一劫。”
文曲的老父也说:
“你以为做点小生意就那么容易?就说买羊吧,那时候我到大磐等山区买羊,去一趟短则十天半个月,长的时候,一趟就得一个多月。我进山的时候,天气还是好好的。可是等我收足了羊,将它们往山外赶——”
文曲插嘴:
“你是怎么赶的羊?”
文曲的老父说:
“山里人家的羊,平日一般都散养在山上。我去收购羊。他们随便抓住一只,让我毛估估,我一般凭肉眼就能估出这头羊大概有多少斤。是肥是瘦,我捏一把就能估个**不离十。他们随便说个价,我还一下,大家都比较靠谱,所以用不着太多的讨价还价。山里人大多并不那么计较”。
文曲说:
“这些羊都是怎么赶出山的?”
文曲的老父难得开了句玩笑,说:
“难道它们还能坐飞机?”
老父说:
“我平时一般都是一次性收购五六十头羊,然后将它们往山外赶。有时候,赶一趟要走好几天。晴天还容易,雨天就不行。要是碰到下雪天,那就更糟糕。有一次,我往山外赶羊,正碰上强冷空气来临,当晚刮起了刺骨的寒风,然后是雨,再然后是‘雨夹雪’,下起了雪糁子。那时的芹江哪有现在这样多的大桥。有的,也大多是独木桥。雪糁子落在桥面上,又冻一夜,再在上面走的话,‘叽咕叽咕’,真像是玻璃上蘸了油,每走一步都得做筋做骨。为安全起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四脚爬’。面对这样铺了厚厚一层雪糁子的独木桥,不要说人,就连羊都畏葸不前。没奈何,我只好往返多趟,‘四脚爬’将它们一个个抱过去”。
从父母兄姐对往事的追述中,文曲窥见了生活严峻的另一面。
x年以后,文曲的老父重操旧业,又一次小规模地杀起了羊。这时,文曲已经有六七岁了。他恍惚觉得,有一回,父母带了童年的文曲,去了石镇的羊肉摊。父亲将砧板上切羊肉时,剩下的一点点碎肉,用刀刮了,分给站在案板后面的文曲吃。印象中文曲只觉得,有很多的人买羊肉。母亲一次又一次去隔壁的摊铺打酱油。不过,这一次,文曲的老父杀羊的时间极短,杀羊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不久,文曲的老父又与二狸的父亲王祝蓍老人合作,杀起了母猪,卖起了母猪肉。不久,这行为就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幸亏文曲的老父出生贫农,而戴了一顶“四类分子”帽子的王祝蓍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马上被戴了一顶纸帽子去游街……
何谓“草籽”?
“草籽”又叫“紫云英”、“红花草”。农历**月间播种,来年三四月间收割。“草籽”的作用也跟“佛豆”仿佛,一般都是在翻耕后压在泥土底下发酵作肥料。
“草籽”的生长期相对漫长,不过它刚下播的时候,它的种子是被撒在还在成长的水稻田中,并不占用空间。待水稻收割以后,它早已是茵茵一片了。
农村孩子,放学后,头一件大事不是写作业——那时似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一说——而是背上一只竹筐先出门去打猪草。草籽田的中间,生长了不少野草。老实的孩子只是老老实实地打野草。心眼子歪一点的孩子,就会在篮子底下先割一些草籽,再在上头象征性地铺上一层野草。一个人的心眼好坏,从他孩提时打猪草时的举动,即可分辨。还有的孩子,则会把刚刚拔的野草“虚披花”,轻轻一提,又轻轻一撒,这样,看起来就会显得有“淘侁”一些。
何谓有“淘侁”?
有“淘侁”即形容众多。
到了来年农历的二三月,草籽田已是红彤彤一片。草籽的花开了。草籽的花是红的,甚至还带一点紫。“红花草”一名,大抵就因此而来。
打猪草的孩子,不论是淘气的,还是诚实的,这时就会经不住“红花”的诱惑,采摘了红花草的花茎给自己做上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还会用红花草做上个花环,戴在头上。
可是很快,天气一暖和,大片的红花草就会被犁掉,它们的命运也跟佛豆仿佛,翻耕后被压在泥土底下。在翻耕草籽田之前,会先拔掉一些草籽,分到农户家喂猪。“草籽”的草茎也像“雪里藕”蔬菜一样,可以切碎了倒进一口大缸,腌制若干时日之后,拿来喂猪。
每一年的二三月,仲春时节,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梨花,一大片一大片紫红的草籽花,一大片一大片黄色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乡村田野的锦绣画卷。
姹紫嫣红的春天,花开的时节,是乡下最美丽的一段时节。
同样,硕果累累的秋天,又何尝不是乡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何谓“唱道情,打花鼓”?
从前,乡下缺少文化娱乐。既没有电影,也没有电视。
只有戏。
然而,戏大抵只能在逢年过节才有。
平日呢?
平日,他们充其量只能,在夏夜,大家坐一起聊聊天。谁会讲故事就请谁讲一两个故事,或笑话,解闷解馋解瘾。要么,就猜猜谜语。有人出谜面,有人猜谜底。例:
“高高山头一枚镜呀!”
“高高山头一条小弄堂呀!”
“高高山头一个大造物呀!
偶尔,有盲眼的老人到村里来。这些盲眼的老人,不是测数相命算卦的,就是唱道情的。——当然也有纯粹的乞丐。
这些盲眼的老人,瞽者,若有唱道情的一技之长,男的,人们往往就会邀请他唱一场或者几场道情。这些会唱道情的瞎眼老头,往往自备渔鼓、简板。唱起道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