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舌战群儒(中)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第二天四更时分,二人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匆匆就着茶水用了几口点心,就乘轿子赶往西华门。
到了西华门外,守卫西华门的善扑营军士验过二人的牌子就放行了。才进西华门,大老远就看到李莲英在那里候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出现过宦官乱政局面的朝代。原因在于乾隆皇帝吸取东汉、唐朝和明朝衰落于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太监权力、贬低太监地位。因此自乾隆皇帝以后,太监再得宠,也不过是能多领些赏银,却掌握不到一点儿权力,更不敢做出僭越逾制的事。
因此,以李莲英之得宠,又是这么冷的天,却不敢进西华门两旁的耳房里面取暖,因为那里是内务府的笔帖式们当值的地方,说起来,他们都还算是李莲英的顶头上司。也不敢穿一件毛皮的褂子,因为他是太监,是伺候人的人,不能和主子们穿的一样。
看到李莲英穿着棉袄、笼着袖子,站在那里瑟瑟发抖,曾国藩紧走几步,上前拉住他的手道:“李公公,有劳你了。这大冷的天,你又何必亲自来接,派个小太监来也就是了”。边说话,边将手中的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了过去,“这点儿银子,权当是我请你买碗酒喝吧”。
李莲英看到银票,两只绿豆小眼放出光来,刚刚还在心里骂了一万遍娘,现在已经全是甜言蜜语了:“哎呦,曾中堂这话,咱家怎么敢当?咱家就是伺候太后老佛爷、皇上和诸位大人的人,那有什么‘有劳’的。不过,曾中堂这赏,咱家可不敢接,您知道,宫里是有规矩的……”
曾国藩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你还怕落个勾结外官的罪名不成?既然给你,你就拿着吧,我曾国藩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的道理?”
李莲英笑得像朵花似的,说道:“哎呦,那咱家就谢曾中堂的赏了。现如今能像曾中堂这般怜惜我们这些下人的大人可是越来越少喽。曾中堂,这么着,我把您领到乾清门外的侍卫房里坐着烤烤火,等百官差不多到齐了,您再到乾清宫前面跪等上朝,这大冷天的,您也少受些罪不是。”
曾国藩笑道:“好,就听李公公的安排”。
……
坐在火炉旁,张继笑着调侃曾国藩道:“人都说中堂大人抱定‘君子不党’的圣人之训,轻易不与外人结交。谁曾想,中堂大人对一个太监都如此热情呢?”
曾国藩知道张继是在开玩笑,但却用异常严肃的口吻说道:“松涛,古语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虽略有偏颇,却也近乎大道了。可以不怕君子,却不能不怕小人。可以不提防君子,却不能不提防小人。对于小人,能避开不接触最好,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能尽量用小恩小惠讨好他们,为的就是他们不给你使绊子,不给你下黑手。想李莲英这样的太监,是小人中最可怕的一种,因为他们不仅生理上残缺,心理上更残缺。他们能够狠心自宫进宫里来,要么是因为家境实在困难,养活不起自己,要么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靠着主子的宠爱飞黄腾达。他们一直就对钱财看得很重,现在得不到权力,又近不了美色,也就只能贪些钱财了。所以笼络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给钱了。此外,虽然有‘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太监们毕竟昼夜侍奉皇上,不说其他,趁着皇上高兴说你几句好话,或者趁着皇上生气说你几句坏话,你的结果都会大相迳庭呢”。
张继笑道:“这么小一件事,中堂大人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我算是五体投地了。”
曾国藩正色道:“松涛,我并非与你开玩笑,而是在和你谈很正经的事情。你在英国游学多年,有些人情世故未必了然。你是没吃过太监的亏,不知道太监的厉害,他们虽然只是伺候人的奴才,但是狐假虎威起来也能叫人吃足苦头。我给你讲两件事情。我朝历代皇上冬春两季在紫禁城住,平日里就在养心殿办公。夏秋两季则在畅春园住,平日里就在澹宁居办公。这些太监们早把养心殿和澹宁居外的青石砖敲了个遍,分清了哪些下面是空的,哪些下面是实的。除了朝廷重臣和近支宗室。一般官员来面圣,给他们塞钱的,他们就安排跪在下面是空的青砖上,不用费力,磕的头也特别响。反之,要是不给他们塞钱,他们就他们就安排跪在下面是实的青砖上,纵然你磕破了头,也是不响的。在皇上看来,臣子面圣,磕头磕得响就是忠心,磕得不响就是不敬。放在皇上高兴的时候,也就罢了。要是正好皇上也不顺心,那岂不是要龙颜大怒了么?再比如,有一年高宗皇帝南巡,到了安徽阜阳。那个县很穷,县令又是个只知实心办事,不知迎来送往的老实书生,就没有给太监们塞钱。太监们气得要命,就借着传膳的机会,在他供应的御膳里撒了大把的咸盐,高宗皇帝一怒之下罚这县令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张继想不到太监们整人的把戏居然这么多,也不由得张口结舌。
曾国藩看张继不说话,又说道:“松涛,你为人沉稳内敛,在同辈人当中已属老成的。但是,你常常过于自信,遇事往往固执己见,不能权变。比如说吧,你也知道李莲英很受宠,但因为你看不起他,今天压根就不理他。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很担心你的个性最终会害了你。我送你六个字,这六个字是当年圣祖皇帝赐给世宗皇帝的,你只要牢牢记住,默默行之,保管你受用一生。这六个字就是‘戒急’、‘用忍’、‘制怒’”。
张继默默思考,半响,拱手道:“多谢中堂大人教诲,张继铭记于心。”
曾国藩笑着摆摆手:“不必言谢。松涛,你天资聪颖,即便我今天不说,有朝一日你也悟得出来。我今天说给你,不过是希望你早点知道,少走些弯路,不要像我一样……唉”,说着,曾国藩竟然叹了口气,意态颇为阑珊。
张继看他话里有话,正想开口询问。不料,这时外面传来了刻意的咳嗽声,接着李莲英那熟悉的公鸭嗓子喊了起来:“曾中堂,快到辰时了,马上就要上朝了。百官们已经在乾清门外迎候圣驾,您二位也快去吧”。
曾国藩答应一声:“多谢李公公”,说着,拉起张继,二人大步向外走去。
……
紫禁城的格局是“前殿”,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分别是它的前、后、左、右门。进入午门之后,迎面就是太和门。太和门之后,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三大殿之后,就是乾清门,乾清门之后则是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以及坤宁宫、东六宫和西六宫等皇后和嫔妃的寝宫。太和殿在明朝时称为奉天殿,是皇帝召集朝会的地方。到了清朝,康熙皇帝设立上书房作为实际的中枢机构,朝会的意义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到了雍正皇帝,平日只在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办公,加之处理西北军务和加强中央集权,又在养心殿附近、隆宗门外的侍卫房里设立了军机处作为自己的决策咨询机构和日常公文处理机构,朝会就变为十日一次,地点也换成了乾清宫。
曾国藩和张继来到乾清门外时,百官们差不多都到齐了,三五成群得闲聊着。张继在人群中看到了奕䜣,他正在和几个六部堂官模样的人说话,像是在发表什么见解,那几名官员都在点头称是。张继回头看一眼曾国藩,用眼神询问他是否要上去给奕䜣请安。曾国藩微微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过去,然后开始与张继闲聊起来。张继恍然大悟,清朝是禁止诸王、皇子与内外大臣结交的,虽然朝野上下都知道奕䜣与曾国藩关系亲密,但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去参见也极不合适。
&第二天四更时分,二人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匆匆就着茶水用了几口点心,就乘轿子赶往西华门。
到了西华门外,守卫西华门的善扑营军士验过二人的牌子就放行了。才进西华门,大老远就看到李莲英在那里候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出现过宦官乱政局面的朝代。原因在于乾隆皇帝吸取东汉、唐朝和明朝衰落于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太监权力、贬低太监地位。因此自乾隆皇帝以后,太监再得宠,也不过是能多领些赏银,却掌握不到一点儿权力,更不敢做出僭越逾制的事。
因此,以李莲英之得宠,又是这么冷的天,却不敢进西华门两旁的耳房里面取暖,因为那里是内务府的笔帖式们当值的地方,说起来,他们都还算是李莲英的顶头上司。也不敢穿一件毛皮的褂子,因为他是太监,是伺候人的人,不能和主子们穿的一样。
看到李莲英穿着棉袄、笼着袖子,站在那里瑟瑟发抖,曾国藩紧走几步,上前拉住他的手道:“李公公,有劳你了。这大冷的天,你又何必亲自来接,派个小太监来也就是了”。边说话,边将手中的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了过去,“这点儿银子,权当是我请你买碗酒喝吧”。
李莲英看到银票,两只绿豆小眼放出光来,刚刚还在心里骂了一万遍娘,现在已经全是甜言蜜语了:“哎呦,曾中堂这话,咱家怎么敢当?咱家就是伺候太后老佛爷、皇上和诸位大人的人,那有什么‘有劳’的。不过,曾中堂这赏,咱家可不敢接,您知道,宫里是有规矩的……”
曾国藩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你还怕落个勾结外官的罪名不成?既然给你,你就拿着吧,我曾国藩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的道理?”
李莲英笑得像朵花似的,说道:“哎呦,那咱家就谢曾中堂的赏了。现如今能像曾中堂这般怜惜我们这些下人的大人可是越来越少喽。曾中堂,这么着,我把您领到乾清门外的侍卫房里坐着烤烤火,等百官差不多到齐了,您再到乾清宫前面跪等上朝,这大冷天的,您也少受些罪不是。”
曾国藩笑道:“好,就听李公公的安排”。
……
坐在火炉旁,张继笑着调侃曾国藩道:“人都说中堂大人抱定‘君子不党’的圣人之训,轻易不与外人结交。谁曾想,中堂大人对一个太监都如此热情呢?”
曾国藩知道张继是在开玩笑,但却用异常严肃的口吻说道:“松涛,古语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虽略有偏颇,却也近乎大道了。可以不怕君子,却不能不怕小人。可以不提防君子,却不能不提防小人。对于小人,能避开不接触最好,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能尽量用小恩小惠讨好他们,为的就是他们不给你使绊子,不给你下黑手。想李莲英这样的太监,是小人中最可怕的一种,因为他们不仅生理上残缺,心理上更残缺。他们能够狠心自宫进宫里来,要么是因为家境实在困难,养活不起自己,要么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靠着主子的宠爱飞黄腾达。他们一直就对钱财看得很重,现在得不到权力,又近不了美色,也就只能贪些钱财了。所以笼络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给钱了。此外,虽然有‘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太监们毕竟昼夜侍奉皇上,不说其他,趁着皇上高兴说你几句好话,或者趁着皇上生气说你几句坏话,你的结果都会大相迳庭呢”。
张继笑道:“这么小一件事,中堂大人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我算是五体投地了。”
曾国藩正色道:“松涛,我并非与你开玩笑,而是在和你谈很正经的事情。你在英国游学多年,有些人情世故未必了然。你是没吃过太监的亏,不知道太监的厉害,他们虽然只是伺候人的奴才,但是狐假虎威起来也能叫人吃足苦头。我给你讲两件事情。我朝历代皇上冬春两季在紫禁城住,平日里就在养心殿办公。夏秋两季则在畅春园住,平日里就在澹宁居办公。这些太监们早把养心殿和澹宁居外的青石砖敲了个遍,分清了哪些下面是空的,哪些下面是实的。除了朝廷重臣和近支宗室。一般官员来面圣,给他们塞钱的,他们就安排跪在下面是空的青砖上,不用费力,磕的头也特别响。反之,要是不给他们塞钱,他们就他们就安排跪在下面是实的青砖上,纵然你磕破了头,也是不响的。在皇上看来,臣子面圣,磕头磕得响就是忠心,磕得不响就是不敬。放在皇上高兴的时候,也就罢了。要是正好皇上也不顺心,那岂不是要龙颜大怒了么?再比如,有一年高宗皇帝南巡,到了安徽阜阳。那个县很穷,县令又是个只知实心办事,不知迎来送往的老实书生,就没有给太监们塞钱。太监们气得要命,就借着传膳的机会,在他供应的御膳里撒了大把的咸盐,高宗皇帝一怒之下罚这县令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张继想不到太监们整人的把戏居然这么多,也不由得张口结舌。
曾国藩看张继不说话,又说道:“松涛,你为人沉稳内敛,在同辈人当中已属老成的。但是,你常常过于自信,遇事往往固执己见,不能权变。比如说吧,你也知道李莲英很受宠,但因为你看不起他,今天压根就不理他。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很担心你的个性最终会害了你。我送你六个字,这六个字是当年圣祖皇帝赐给世宗皇帝的,你只要牢牢记住,默默行之,保管你受用一生。这六个字就是‘戒急’、‘用忍’、‘制怒’”。
张继默默思考,半响,拱手道:“多谢中堂大人教诲,张继铭记于心。”
曾国藩笑着摆摆手:“不必言谢。松涛,你天资聪颖,即便我今天不说,有朝一日你也悟得出来。我今天说给你,不过是希望你早点知道,少走些弯路,不要像我一样……唉”,说着,曾国藩竟然叹了口气,意态颇为阑珊。
张继看他话里有话,正想开口询问。不料,这时外面传来了刻意的咳嗽声,接着李莲英那熟悉的公鸭嗓子喊了起来:“曾中堂,快到辰时了,马上就要上朝了。百官们已经在乾清门外迎候圣驾,您二位也快去吧”。
曾国藩答应一声:“多谢李公公”,说着,拉起张继,二人大步向外走去。
……
紫禁城的格局是“前殿”,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分别是它的前、后、左、右门。进入午门之后,迎面就是太和门。太和门之后,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三大殿之后,就是乾清门,乾清门之后则是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以及坤宁宫、东六宫和西六宫等皇后和嫔妃的寝宫。太和殿在明朝时称为奉天殿,是皇帝召集朝会的地方。到了清朝,康熙皇帝设立上书房作为实际的中枢机构,朝会的意义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到了雍正皇帝,平日只在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办公,加之处理西北军务和加强中央集权,又在养心殿附近、隆宗门外的侍卫房里设立了军机处作为自己的决策咨询机构和日常公文处理机构,朝会就变为十日一次,地点也换成了乾清宫。
曾国藩和张继来到乾清门外时,百官们差不多都到齐了,三五成群得闲聊着。张继在人群中看到了奕䜣,他正在和几个六部堂官模样的人说话,像是在发表什么见解,那几名官员都在点头称是。张继回头看一眼曾国藩,用眼神询问他是否要上去给奕䜣请安。曾国藩微微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过去,然后开始与张继闲聊起来。张继恍然大悟,清朝是禁止诸王、皇子与内外大臣结交的,虽然朝野上下都知道奕䜣与曾国藩关系亲密,但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去参见也极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