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归乡(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大时代1902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八章归乡(上)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清江浦,即后来的准安,在明清时代曾经是苏北地区少数的大城市。
由于当时黄河水势汹汹行舟危险,南来北往行人除运粮漕船之外,大多到清江浦舍舟登陆,经“九省通衢石码头”向北,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乘马或马车北上。那时的清江浦可谓是“襟喉南北处”南船接北马,“行人日夜驰往”,繁华一时。
然而先是太平天国时期南京被占领致使运河被掐断,数年后黄河改道不光造成大面积水灾,更是使运河山东段枯竭。天灾**下清江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北方的捻军南下席卷整个淮河流域,自此清江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来。清末盛宣怀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漕运的没落和海运的兴起,而以漕运为本的清江浦也一如其他运河两岸的城镇一般,丧失了一切复兴可能。
1906年八月五日。
相比昔日车水马龙的辉煌,如今的大运河上已经冷清了许多,但依然属于重要的水道,不时还是有船帆往来。
一艘破旧客船停靠在清江浦石码头旁,一身新军作训服的李虎子轻松地一跃落地,在他身后,二狗、张宝财和孙炳也纷纷上岸。
“到家咯!”
李虎子向船家道别,踏上熟悉又怀念的故土让他开怀大笑起来。
生于斯长于斯,在二十岁以前李虎子从未离开过清江浦。他祖上似乎也曾阔过,在明代的时候据说还曾出过什么总兵之类的大人物,只是到他这一辈早已败落与常人无异了。
李虎子的父亲曾是漕帮里的小头目,在日渐衰败的漕运中幸苦地谋生,后来在李虎子十三岁那年不慎掉落水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亏得有帮中一些讲义气的兄弟不时接济,李母才能支撑起家来。
为了谋生,身为独子的李虎子十四岁便出外寻活,一开始是随父亲的兄弟在漕帮里做事,但是当漕运愈发无法维持大家的生计的时候,一天的忙碌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
终于,当清廷下定决心于1901年完全停止漕运后,曾经叱诧风云的漕帮土崩瓦解了。
众多漕帮弟子只得自谋生路,而二十岁的李虎子则随他的长辈一起到了上海,成为无数来自苏北的苦力之一。虽然揽活中吃了许多亏、受了不少歧视和屈辱,但至少不至于饿死。
然而在上海李虎子陷入了漕帮内部的派系斗争中,他的长辈所属的堂口落败,许多人在火拼中被自己的兄弟杀掉然后扔入黄浦江中。李虎子有幸没有沉江底,却也被迫逃离上海,最后来到江宁码头卖力气。相对鱼龙混杂的上海而言,江宁虽也有江湖,但并没有那么血淋淋地残酷。
两年时间让李虎子站稳了脚跟,期间回了趟老家,由于长期都为人仗义,乡里头亲戚邻居便将自家的娃儿托付给了他出外闯荡。
此次回家,距离上次已过去了二年半。李虎子攒了大半年才终于攒到了十天的省亲假,携几个小辈重回清江浦。然而省亲之余,还有一件事情让李虎子他们颇为揪心。
那就是大灾。
苏北6月份时,阴雨绵绵,河湖并涨,积水无处排泄,最终酿成巨大水患。大水横扫整个苏北地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当身在江宁的李虎子从同乡处得知此情,他便再也忍耐不住思乡之情和对母亲的担忧。
一路上忧心忡忡,直到上了前往清江浦的船,得知青浦江因靠近大运河,受灾并不算严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刻他与小伙伴们走在熟悉的大街上,向着自家前进。
沿途所见,墙根的水迹清晰可见,脚下的泥土路依然湿润。比较两年多前此时的清江浦更为破败、一些老字号店面也业已倒闭,不少建筑年久失修在水灾中倒塌,但依然比李虎子的想象中要好一些。
步行了大约四十余分钟,到了城墙外的一处小镇内,李虎子等人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步伐也轻快了许多,哪怕地上的泥块飞溅到干净的衣物也毫无察觉。
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门口,李虎子再也无法按奈心中情绪,快步推开通往院子的木条门,力度之大让此破损木门直接在他身后轰然倒地。
“我妈!!”
靠在一条小溪旁的院子种满了蔬果、只是大多经受了水祸被淹死了不少,许多枯黄的叶片残留地上尚未被清理。木栅栏已经倒了几处,院子中央传统的瓦房上不少瓦片不是脱落就是破损,而原本应该是白色的墙壁,此刻也只有在零星的地方还残留着白漆。
窗户上的糊纸倒是崭新的,只有一两个破洞。
随着李虎子的大喊,屋内出了些动静,一名老妇推开窗户张望,待看到来人后顿时痛哭流涕,急忙冲出屋子抱住儿子抱头痛哭起来。
二年多未见,母亲愈发苍老。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已是满脸皱纹、身板也愈发地矮小,一身破布衣裳依然是当年的样式,只是补丁又多了些。
握着母亲干枯的手,一贯硬朗的李虎子也难免眼泪在眼眶打转,说不出话来。
在他身后的小伙伴们,观母子团聚,思及自家亲人,也都红了眼眶。
李母小心握着儿子的脸,仔仔细细地看着他每一寸的皮肤,见儿子红光满面,比以往多出不少精肉来,顿觉放心不少,知道没有吃苦。
抹了把眼泪,李母这才站起身子,擦了擦膝盖上的泥块,向院子里站着的三人略有不好意思道:“大妈让你们见笑了,快快,保财、二狗还有炳子,嘎里坐坐!”
“不了不了!我们就不打扰大妈和虎子哥了!”
三人边摇着脑袋一边赶紧逃开,各回各家。
这时李虎子也重新站起,李母望着她的儿子,光头且不说,只觉得他身上的衣物说不出的怪异;短衫不像短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忽一想起儿子当兵的事情,出声问道:“这就是那啥……新军的打扮?”
“恩呢,军长官发哈来的衣服,这是作训服,还有夏服、冬服!好得紧呢!”
母子二人进了屋子,板凳上坐下,李虎子一见家徒四壁,厨房里只摆着些野菜、还有快烂掉的土豆,心都碎了。想到母亲吃的苦,再比较自己在军营过的神仙日子,一股莫名的难受涌上心头,也不知如何发泄。
“这溪水被淹了之后就吃不得了。”李母从厨房拿了桶准备打些水来,刚准备出门却被李虎子叫住。
“妈,我这里有东西给你。”
“啥东西?”
李虎子把李母拉到桌前,从怀中拿出了一袋鼓鼓的油布袋子,放在桌上清脆作响。
在李母不解的眼神下,李虎子打开袋子,从中取出了数十枚银币!
“这许多钱!?”李母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只觉得晃眼。欣喜之念瞬转而过,随即她却感到一阵恐慌,抓着儿子的手急问道:“虎子,可不是犯了伤天害理的事哇!?”
李虎子笑着开导李母道:“哪里!都是我攒下的军饷,每月四个银元,还有一次我拿了体能第一,上官发了三个银元做奖励。”
“居然有这良善上官!?”李母略有不信,见儿子表情不似撒谎,遂转慌为喜。
“可不是!”李虎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在军营的生活诉说了一遍,当李母听到军队下发了数不清的军物、免费教士兵识字、近乎奢华的军饷、以及顿顿有肉,白米饭管够,她已经听呆了。
“乖乖!!这可是神仙般快活啊!连城东李家也比不得!虎子,你受上官大恩,可得好好回报!莫要辜负大德!”
李虎子用力地点头道:“儿子晓得,操练干活都很用心!”
三十块银元,李虎子七个半月的军饷,相当于普通农户三年的收入;而李虎子在拿饷之余还管饭管住,真要算来普通人基本上要幸苦攒上十年才有可能有三十块银元。
母子二人聊了半天,李虎子拿了些钱准备上集市上买些肉食、面,包一顿饺子。李母则一并出门,去喊街坊邻居和亲戚来吃饭。自家儿子难得衣锦还乡,又哪能不让他人知道!?
况且李母平日也得到乡亲亲戚的接济帮助,有好事自然会喊上。
在清江浦外小村落里,消息本来就灵通,更别说有吃饺子那么好的事情更是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晚上,周围数里的邻居亲戚都到了,百十余人齐聚李家。来客自发扛来了板凳和桌子,就搭在院子里。妇女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煮饭、热酒,男的则甭管辈份还是年龄都围坐在李虎子周围,一个个的敬酒。
“虎子有出息啦!!当初大爷就知道小子……与众不凡!”
喝了不少酒的李虎子已有些醉意,他端起酒碗,与邻居王家老头碰碗,咕噜咕噜干下米酒。干完,摇晃着站起来,举起半空的酒坛,对着在座所有人大声道:“我李虎子自小丧父,不是大家照顾,没得我今天!我在这谢谢大家了!!”
说完,在全场一片叫好中,仰起头来,双手抱坛,径直干下了一整坛酒,酒水流着到处都是,胸前湿了一大片!
如此行径又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桌旁一些小孩好奇地看着李虎子身上的新军军服,尤其是他那光秃秃的脑门,在不停地指指点点,时而偷笑时而羡慕。
屋内一个正在擀面的妇女透着窗子看向豪气冲天的李虎子,向身旁和肉的同伴羡慕道:“瞅瞅虎子身上这布料子,多紧实!真是洋气呢!”
“这啥新军看样子了不得啊!哪天让我娃子也去快活一把!”
另一妇人凑话道:“听李妈讲,这虎子还没得婚配!我猜天把内,这李家房门都要被媒婆踏平咯!”
“真的啊!”
且不说男人喝酒、小孩玩耍、女人做饭,待黄昏之时,热腾腾的饺子一盘盘的端上来,那香喷喷诱人的味道,大家都兴奋到了极点!李家的院子如同过年一般热闹,一直闹到接近亥时,快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算完。志得意满,仿佛衣锦还乡的李虎子早已醉的不成样子,被众人直接扔到了床上。
完了,所有人都抹着嘴,搬着带来的家当尽兴而归,而李母则荣光满面地一一相送。
一场堪比过年的热闹,不过花了李虎子四块八毛钱。
第一百二十八章归乡(上)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清江浦,即后来的准安,在明清时代曾经是苏北地区少数的大城市。
由于当时黄河水势汹汹行舟危险,南来北往行人除运粮漕船之外,大多到清江浦舍舟登陆,经“九省通衢石码头”向北,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乘马或马车北上。那时的清江浦可谓是“襟喉南北处”南船接北马,“行人日夜驰往”,繁华一时。
然而先是太平天国时期南京被占领致使运河被掐断,数年后黄河改道不光造成大面积水灾,更是使运河山东段枯竭。天灾**下清江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北方的捻军南下席卷整个淮河流域,自此清江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来。清末盛宣怀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漕运的没落和海运的兴起,而以漕运为本的清江浦也一如其他运河两岸的城镇一般,丧失了一切复兴可能。
1906年八月五日。
相比昔日车水马龙的辉煌,如今的大运河上已经冷清了许多,但依然属于重要的水道,不时还是有船帆往来。
一艘破旧客船停靠在清江浦石码头旁,一身新军作训服的李虎子轻松地一跃落地,在他身后,二狗、张宝财和孙炳也纷纷上岸。
“到家咯!”
李虎子向船家道别,踏上熟悉又怀念的故土让他开怀大笑起来。
生于斯长于斯,在二十岁以前李虎子从未离开过清江浦。他祖上似乎也曾阔过,在明代的时候据说还曾出过什么总兵之类的大人物,只是到他这一辈早已败落与常人无异了。
李虎子的父亲曾是漕帮里的小头目,在日渐衰败的漕运中幸苦地谋生,后来在李虎子十三岁那年不慎掉落水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亏得有帮中一些讲义气的兄弟不时接济,李母才能支撑起家来。
为了谋生,身为独子的李虎子十四岁便出外寻活,一开始是随父亲的兄弟在漕帮里做事,但是当漕运愈发无法维持大家的生计的时候,一天的忙碌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
终于,当清廷下定决心于1901年完全停止漕运后,曾经叱诧风云的漕帮土崩瓦解了。
众多漕帮弟子只得自谋生路,而二十岁的李虎子则随他的长辈一起到了上海,成为无数来自苏北的苦力之一。虽然揽活中吃了许多亏、受了不少歧视和屈辱,但至少不至于饿死。
然而在上海李虎子陷入了漕帮内部的派系斗争中,他的长辈所属的堂口落败,许多人在火拼中被自己的兄弟杀掉然后扔入黄浦江中。李虎子有幸没有沉江底,却也被迫逃离上海,最后来到江宁码头卖力气。相对鱼龙混杂的上海而言,江宁虽也有江湖,但并没有那么血淋淋地残酷。
两年时间让李虎子站稳了脚跟,期间回了趟老家,由于长期都为人仗义,乡里头亲戚邻居便将自家的娃儿托付给了他出外闯荡。
此次回家,距离上次已过去了二年半。李虎子攒了大半年才终于攒到了十天的省亲假,携几个小辈重回清江浦。然而省亲之余,还有一件事情让李虎子他们颇为揪心。
那就是大灾。
苏北6月份时,阴雨绵绵,河湖并涨,积水无处排泄,最终酿成巨大水患。大水横扫整个苏北地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当身在江宁的李虎子从同乡处得知此情,他便再也忍耐不住思乡之情和对母亲的担忧。
一路上忧心忡忡,直到上了前往清江浦的船,得知青浦江因靠近大运河,受灾并不算严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刻他与小伙伴们走在熟悉的大街上,向着自家前进。
沿途所见,墙根的水迹清晰可见,脚下的泥土路依然湿润。比较两年多前此时的清江浦更为破败、一些老字号店面也业已倒闭,不少建筑年久失修在水灾中倒塌,但依然比李虎子的想象中要好一些。
步行了大约四十余分钟,到了城墙外的一处小镇内,李虎子等人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步伐也轻快了许多,哪怕地上的泥块飞溅到干净的衣物也毫无察觉。
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门口,李虎子再也无法按奈心中情绪,快步推开通往院子的木条门,力度之大让此破损木门直接在他身后轰然倒地。
“我妈!!”
靠在一条小溪旁的院子种满了蔬果、只是大多经受了水祸被淹死了不少,许多枯黄的叶片残留地上尚未被清理。木栅栏已经倒了几处,院子中央传统的瓦房上不少瓦片不是脱落就是破损,而原本应该是白色的墙壁,此刻也只有在零星的地方还残留着白漆。
窗户上的糊纸倒是崭新的,只有一两个破洞。
随着李虎子的大喊,屋内出了些动静,一名老妇推开窗户张望,待看到来人后顿时痛哭流涕,急忙冲出屋子抱住儿子抱头痛哭起来。
二年多未见,母亲愈发苍老。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已是满脸皱纹、身板也愈发地矮小,一身破布衣裳依然是当年的样式,只是补丁又多了些。
握着母亲干枯的手,一贯硬朗的李虎子也难免眼泪在眼眶打转,说不出话来。
在他身后的小伙伴们,观母子团聚,思及自家亲人,也都红了眼眶。
李母小心握着儿子的脸,仔仔细细地看着他每一寸的皮肤,见儿子红光满面,比以往多出不少精肉来,顿觉放心不少,知道没有吃苦。
抹了把眼泪,李母这才站起身子,擦了擦膝盖上的泥块,向院子里站着的三人略有不好意思道:“大妈让你们见笑了,快快,保财、二狗还有炳子,嘎里坐坐!”
“不了不了!我们就不打扰大妈和虎子哥了!”
三人边摇着脑袋一边赶紧逃开,各回各家。
这时李虎子也重新站起,李母望着她的儿子,光头且不说,只觉得他身上的衣物说不出的怪异;短衫不像短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忽一想起儿子当兵的事情,出声问道:“这就是那啥……新军的打扮?”
“恩呢,军长官发哈来的衣服,这是作训服,还有夏服、冬服!好得紧呢!”
母子二人进了屋子,板凳上坐下,李虎子一见家徒四壁,厨房里只摆着些野菜、还有快烂掉的土豆,心都碎了。想到母亲吃的苦,再比较自己在军营过的神仙日子,一股莫名的难受涌上心头,也不知如何发泄。
“这溪水被淹了之后就吃不得了。”李母从厨房拿了桶准备打些水来,刚准备出门却被李虎子叫住。
“妈,我这里有东西给你。”
“啥东西?”
李虎子把李母拉到桌前,从怀中拿出了一袋鼓鼓的油布袋子,放在桌上清脆作响。
在李母不解的眼神下,李虎子打开袋子,从中取出了数十枚银币!
“这许多钱!?”李母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只觉得晃眼。欣喜之念瞬转而过,随即她却感到一阵恐慌,抓着儿子的手急问道:“虎子,可不是犯了伤天害理的事哇!?”
李虎子笑着开导李母道:“哪里!都是我攒下的军饷,每月四个银元,还有一次我拿了体能第一,上官发了三个银元做奖励。”
“居然有这良善上官!?”李母略有不信,见儿子表情不似撒谎,遂转慌为喜。
“可不是!”李虎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在军营的生活诉说了一遍,当李母听到军队下发了数不清的军物、免费教士兵识字、近乎奢华的军饷、以及顿顿有肉,白米饭管够,她已经听呆了。
“乖乖!!这可是神仙般快活啊!连城东李家也比不得!虎子,你受上官大恩,可得好好回报!莫要辜负大德!”
李虎子用力地点头道:“儿子晓得,操练干活都很用心!”
三十块银元,李虎子七个半月的军饷,相当于普通农户三年的收入;而李虎子在拿饷之余还管饭管住,真要算来普通人基本上要幸苦攒上十年才有可能有三十块银元。
母子二人聊了半天,李虎子拿了些钱准备上集市上买些肉食、面,包一顿饺子。李母则一并出门,去喊街坊邻居和亲戚来吃饭。自家儿子难得衣锦还乡,又哪能不让他人知道!?
况且李母平日也得到乡亲亲戚的接济帮助,有好事自然会喊上。
在清江浦外小村落里,消息本来就灵通,更别说有吃饺子那么好的事情更是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晚上,周围数里的邻居亲戚都到了,百十余人齐聚李家。来客自发扛来了板凳和桌子,就搭在院子里。妇女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煮饭、热酒,男的则甭管辈份还是年龄都围坐在李虎子周围,一个个的敬酒。
“虎子有出息啦!!当初大爷就知道小子……与众不凡!”
喝了不少酒的李虎子已有些醉意,他端起酒碗,与邻居王家老头碰碗,咕噜咕噜干下米酒。干完,摇晃着站起来,举起半空的酒坛,对着在座所有人大声道:“我李虎子自小丧父,不是大家照顾,没得我今天!我在这谢谢大家了!!”
说完,在全场一片叫好中,仰起头来,双手抱坛,径直干下了一整坛酒,酒水流着到处都是,胸前湿了一大片!
如此行径又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桌旁一些小孩好奇地看着李虎子身上的新军军服,尤其是他那光秃秃的脑门,在不停地指指点点,时而偷笑时而羡慕。
屋内一个正在擀面的妇女透着窗子看向豪气冲天的李虎子,向身旁和肉的同伴羡慕道:“瞅瞅虎子身上这布料子,多紧实!真是洋气呢!”
“这啥新军看样子了不得啊!哪天让我娃子也去快活一把!”
另一妇人凑话道:“听李妈讲,这虎子还没得婚配!我猜天把内,这李家房门都要被媒婆踏平咯!”
“真的啊!”
且不说男人喝酒、小孩玩耍、女人做饭,待黄昏之时,热腾腾的饺子一盘盘的端上来,那香喷喷诱人的味道,大家都兴奋到了极点!李家的院子如同过年一般热闹,一直闹到接近亥时,快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算完。志得意满,仿佛衣锦还乡的李虎子早已醉的不成样子,被众人直接扔到了床上。
完了,所有人都抹着嘴,搬着带来的家当尽兴而归,而李母则荣光满面地一一相送。
一场堪比过年的热闹,不过花了李虎子四块八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