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跟沈书记聊一聊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
沈晓蓉家里多了三男七女十个孩子,顿时热闹起来。
沈建华不在家,应该是马上回来,秦淑珍很热情,开汽水瓶、拿出水果招待大家。
由此可见沈晓蓉母女都应该不太会过日子,现在都过了中秋节,这年头喝冷冰冰的汽水、橘子水合适吗?
干嘛不泡麦乳精呢?
说好了留大家吃晚饭,可是厨房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想来应该是带着大家去县政府食堂,秦淑珍有可能订了一桌菜。
唉!会弹钢琴玩高雅的老婆真的没有会做菜的老婆实惠,看来沈建华的小日子过得不咋地。
孩子们听音乐聊天,黄瀚索然无味,随手翻翻那本《今古传奇》。
黄馨刚开始很拘谨,热情大方的张春梅特意和她坐在一起说话,问些实验中学的趣事,黄馨渐渐的自然了许多,也和几个小姑娘聊开了。
黄颦瞧上了沈晓蓉家里的许多连环画,挑了几本没看过的读得津津有味。
成文阁和钱爱国更加拘束,真的大气都不敢出,俩人拿了两本《读者》杂志阅读。
《读者》是创办于1981年的半月期刊,售价三毛多,是当下比较火爆的出版物。
沈晓蓉家应该是订阅了这个期刊,家里有一二十本。
四点左右沈建华回家了,孩子们都很有礼貌,站起来叫了声:“叔叔好!”
沈建华乐滋滋道:“你们好,都坐、都坐,黄瀚啊!几个月不见好像长高了,哈哈哈……”
“叔叔,您容光焕发腰杆子更加挺拔,至少年轻了五岁!”
“真会说话!你家饭店的生意咋样?”
“托您的福,我家已经完全脱贫,正走在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上!”
“呵!厉害呀!简直是出口成章啊!哈哈……”
秦淑珍笑道:“这孩子真有意思,说话怎的没有一点点孩子气?”
黄瀚心道:我比你俩岁数大多了,你们在我面前才是孩子。
但是他立刻意识到说话要注意,要表现自己,要阐明观点但是不能过于老气横秋。
还好沈晓蓉开口道:“爸爸妈妈,黄瀚说话就是这个样子,以前我听他这个样子说话特别反感,现在我和同学们都习惯了他说话时像个老师。”
张春梅道:“叔叔阿姨,黄瀚在我们班跟老师差不多,连最皮的同学都服他,恐怕就是因为他说话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心情不错的沈建华调侃道:“哦!怪不得,原来黄瀚是学着当老师练出了少年老成啊!”
黄瀚陪着笑脸道:“我说话是有些不分场合,也容易大放厥词,叔叔您别见怪呀。”
“哈哈,你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啊!没关系,在我家可以畅所欲言,对的错的我都我爱听。”
秦淑珍道:“我跟食堂约好了五点半带孩子们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呢!你不是想听听黄瀚家的情况吗?干脆你们俩去书房谈谈吧!”
沈建华点头道:“黄瀚,愿意跟我来书房好好聊一聊吗?”
“固所愿不敢请尔!”
“呵?你个小鬼头,不得了啊!晓蓉,你也来吧!”
三人进了书房,虚掩上房门,沈建华招呼黄瀚坐在小小的单人沙发上,他自己坐了另外一张,沈晓蓉坐在沙发把手上紧靠着沈建华。
领导就是不一样,说话直截了当,“你户口所在地的生产队已经分田到户了对不对?”
“嗯啊!我家四口人分了一亩八分地,都是口粮田,现在这些地都是舅舅家帮着种,舅舅说了今年应该能够收获两千斤水稻。”
原本三水县是八二年年底分田到户,黄瀚家四口人分了一亩七分口粮田,现在是多分了一分地。
想来应该是大队的干部这回没敢欺负黄瀚家,毕竟有钱国栋这个农机站一把手的关系扛着呢。
张禹根主动表示帮着张芳芬种田,两家的口粮田连在一起也很方便。
黄道舟哪能让张禹根白辛苦,知道提出给工钱张禹根不肯要,表态两家的农业税、灌溉的电费,种子钱和买化肥农药的钱都不许张禹根花一分钱。
其实地里的产出真的不值钱,就算收获两千斤稻子,加工成大米也就是一千四百斤,大米当下在黑市的价钱二毛五分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近二亩田的最主要的一茬收成至多价值三百五十块,减去加工费、灌溉费、机耕费、种子、化肥、农业税等等,恐怕挣一百块钱都难。
如果雇人种田,一亩田一年总要不低于三十个工,利润肯定一点点都不剩。
说实话,沈建华不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大城市干部家庭,不太清楚基层农村的人家怎么过日子。
他算了算账笑道:“一季你家就能收获这么多稻子,肯定能够得到一千三百多斤大米,足够一家五口的口粮了。”
黄瀚道:“分田到户不可能让农村人富起来,只能算解除了他们的束缚,种田的利润太微薄,还得风调雨顺,属于靠天吃饭。”
“哟!你还懂种田啊?”
“我不太懂,但是我会算账,我把账算算,您就应该能够知道我们县的一亩‘吨良田’能够产生多少钱的利润了。”
“这个我最爱听,晓蓉你坐好了,我坐书桌那里拿笔算算。”
种田的账黄瀚还就真的懂怎么算,那是八六年底,已经参与种一亩七分自留地足三年的黄道舟下定决心放弃这些口粮田,宁可卖黑市也不去受那个罪。
因为黄道舟生了一场大病,体力不行了。
也是因为账算下来或许农村人种田不算自己的工钱还有三五十块钱一亩的利润,黄道舟和张芳芬种田累死累活完全是白辛苦,一分钱也赚不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黄瀚顶替黄道舟参加工作,多了一个挣钱的,家里日子有了起色。
黄道舟是个做过会计的,种田三年的流水账记得清清楚楚。
黄瀚知道沈建华会问有关于分田到户的问题,因此特意找钱国栋了解化肥、电费、加工费、机耕费、农业税等等。
……
……
……
……
……
书友们新年好,祝大家大吉大利、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别忘了投票呀,谢谢大家!
沈晓蓉家里多了三男七女十个孩子,顿时热闹起来。
沈建华不在家,应该是马上回来,秦淑珍很热情,开汽水瓶、拿出水果招待大家。
由此可见沈晓蓉母女都应该不太会过日子,现在都过了中秋节,这年头喝冷冰冰的汽水、橘子水合适吗?
干嘛不泡麦乳精呢?
说好了留大家吃晚饭,可是厨房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想来应该是带着大家去县政府食堂,秦淑珍有可能订了一桌菜。
唉!会弹钢琴玩高雅的老婆真的没有会做菜的老婆实惠,看来沈建华的小日子过得不咋地。
孩子们听音乐聊天,黄瀚索然无味,随手翻翻那本《今古传奇》。
黄馨刚开始很拘谨,热情大方的张春梅特意和她坐在一起说话,问些实验中学的趣事,黄馨渐渐的自然了许多,也和几个小姑娘聊开了。
黄颦瞧上了沈晓蓉家里的许多连环画,挑了几本没看过的读得津津有味。
成文阁和钱爱国更加拘束,真的大气都不敢出,俩人拿了两本《读者》杂志阅读。
《读者》是创办于1981年的半月期刊,售价三毛多,是当下比较火爆的出版物。
沈晓蓉家应该是订阅了这个期刊,家里有一二十本。
四点左右沈建华回家了,孩子们都很有礼貌,站起来叫了声:“叔叔好!”
沈建华乐滋滋道:“你们好,都坐、都坐,黄瀚啊!几个月不见好像长高了,哈哈哈……”
“叔叔,您容光焕发腰杆子更加挺拔,至少年轻了五岁!”
“真会说话!你家饭店的生意咋样?”
“托您的福,我家已经完全脱贫,正走在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上!”
“呵!厉害呀!简直是出口成章啊!哈哈……”
秦淑珍笑道:“这孩子真有意思,说话怎的没有一点点孩子气?”
黄瀚心道:我比你俩岁数大多了,你们在我面前才是孩子。
但是他立刻意识到说话要注意,要表现自己,要阐明观点但是不能过于老气横秋。
还好沈晓蓉开口道:“爸爸妈妈,黄瀚说话就是这个样子,以前我听他这个样子说话特别反感,现在我和同学们都习惯了他说话时像个老师。”
张春梅道:“叔叔阿姨,黄瀚在我们班跟老师差不多,连最皮的同学都服他,恐怕就是因为他说话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心情不错的沈建华调侃道:“哦!怪不得,原来黄瀚是学着当老师练出了少年老成啊!”
黄瀚陪着笑脸道:“我说话是有些不分场合,也容易大放厥词,叔叔您别见怪呀。”
“哈哈,你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啊!没关系,在我家可以畅所欲言,对的错的我都我爱听。”
秦淑珍道:“我跟食堂约好了五点半带孩子们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呢!你不是想听听黄瀚家的情况吗?干脆你们俩去书房谈谈吧!”
沈建华点头道:“黄瀚,愿意跟我来书房好好聊一聊吗?”
“固所愿不敢请尔!”
“呵?你个小鬼头,不得了啊!晓蓉,你也来吧!”
三人进了书房,虚掩上房门,沈建华招呼黄瀚坐在小小的单人沙发上,他自己坐了另外一张,沈晓蓉坐在沙发把手上紧靠着沈建华。
领导就是不一样,说话直截了当,“你户口所在地的生产队已经分田到户了对不对?”
“嗯啊!我家四口人分了一亩八分地,都是口粮田,现在这些地都是舅舅家帮着种,舅舅说了今年应该能够收获两千斤水稻。”
原本三水县是八二年年底分田到户,黄瀚家四口人分了一亩七分口粮田,现在是多分了一分地。
想来应该是大队的干部这回没敢欺负黄瀚家,毕竟有钱国栋这个农机站一把手的关系扛着呢。
张禹根主动表示帮着张芳芬种田,两家的口粮田连在一起也很方便。
黄道舟哪能让张禹根白辛苦,知道提出给工钱张禹根不肯要,表态两家的农业税、灌溉的电费,种子钱和买化肥农药的钱都不许张禹根花一分钱。
其实地里的产出真的不值钱,就算收获两千斤稻子,加工成大米也就是一千四百斤,大米当下在黑市的价钱二毛五分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近二亩田的最主要的一茬收成至多价值三百五十块,减去加工费、灌溉费、机耕费、种子、化肥、农业税等等,恐怕挣一百块钱都难。
如果雇人种田,一亩田一年总要不低于三十个工,利润肯定一点点都不剩。
说实话,沈建华不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大城市干部家庭,不太清楚基层农村的人家怎么过日子。
他算了算账笑道:“一季你家就能收获这么多稻子,肯定能够得到一千三百多斤大米,足够一家五口的口粮了。”
黄瀚道:“分田到户不可能让农村人富起来,只能算解除了他们的束缚,种田的利润太微薄,还得风调雨顺,属于靠天吃饭。”
“哟!你还懂种田啊?”
“我不太懂,但是我会算账,我把账算算,您就应该能够知道我们县的一亩‘吨良田’能够产生多少钱的利润了。”
“这个我最爱听,晓蓉你坐好了,我坐书桌那里拿笔算算。”
种田的账黄瀚还就真的懂怎么算,那是八六年底,已经参与种一亩七分自留地足三年的黄道舟下定决心放弃这些口粮田,宁可卖黑市也不去受那个罪。
因为黄道舟生了一场大病,体力不行了。
也是因为账算下来或许农村人种田不算自己的工钱还有三五十块钱一亩的利润,黄道舟和张芳芬种田累死累活完全是白辛苦,一分钱也赚不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黄瀚顶替黄道舟参加工作,多了一个挣钱的,家里日子有了起色。
黄道舟是个做过会计的,种田三年的流水账记得清清楚楚。
黄瀚知道沈建华会问有关于分田到户的问题,因此特意找钱国栋了解化肥、电费、加工费、机耕费、农业税等等。
……
……
……
……
……
书友们新年好,祝大家大吉大利、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别忘了投票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