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极端天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乱世皇太子最新章节!
一天一顿饭,对于灾民们来说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朝廷,为此下了极大的力气。可是安置问题,还是迟迟无法解决。
紫禁城乾清宫,看着朱慈烺的奏报,崇祯皇帝适度的表示了他的满意:“这么说,灾民们都能有粥吃,后续的安置问题都解决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没有,父皇。现在是秋收,本是粮食大丰的时节。然这时候都有灾民,这个冬天他们如何过活,来年开春他们如何过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崇祯一惊:“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朱慈烺再次的摇摇头:“儿臣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咱们只不过是暂时解了这些流民们的燃眉之急。能否扛到明年秋收之前,儿臣并无什么好办法。”
小冰河时期造就的大面积粮食减产,是人口锐减的重要因素。饿死人的事,每天都有发生。
崇祯叹了口气:“自朕登基以来,天灾频繁。想是上天震怒,朕的失德所至。朕时常在想,若非慈烺你年纪太小,朕该把这皇位让之与你。或许,你来当这个皇帝,天下百姓则安宁的多。”
明亡原因,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许多史学家们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阐释,但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从自然环境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认为小冰河是主因。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全球共发生大规模叛乱与革命共达四十九次,第一次是在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从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就是明清之间。
每一次小冰河时期的爆发,都会造成社会动乱改朝换代,进而导致人口锐减。
大明的粮食只有这么多,朱慈烺安置了这批流民,没有动用皇庄存粮。可是这个冬天怎么办,要一直延续到明年开春。这些流民的问题,都得得到彻底解决。
古人往往把气候异归咎君主失德,在西方则以宗教审判作为手段。
崇祯一朝几乎都是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甚至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极度寒冷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崇祯为此每每深深自责,他总认为是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失德所至。甚至,他萌生了退位的想法。只是太子年幼,无法掌控朝政。不然,他还真想退位为太上皇。
朱慈烺闻言大吃一惊:“父皇万万不可妄自菲薄,天灾非父皇一人之过。若真如此,建奴一样天灾人祸不断,蒙古一样牲畜不繁衍,这些总和父皇没什么关系吧。再者说了,先帝在位之时,不也是这样么。可见这天有变换,根本与帝王的失德没有半点干系。”
儿子的一番话,使得崇祯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朱慈烺不想当皇帝么,想。
他当了皇帝,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像现在,许多事总是别处处掣肘。
可是他只是个孩子,即便是崇祯退位,满朝文武有几个能听自己的。文臣武将,都不是他一个小小年纪的朱慈烺能压得住的。
别看崇祯皇帝多疑猜忌,可是满朝文武对这个皇帝,无不敬畏惧怕。这一点,崇祯做的非常好。没有一个做臣子的不怕皇帝,因为崇祯发起火来,连他自己都害怕。
朱慈烺就不行,他不过是仗着自己接受过的文明还有对历史的一知半解,抢占了这个时代的先机而已。如果真要比起驭下之道,朱慈烺比崇祯差得远。
年纪太小,是无法压制住群臣的。除非,将来等他长大...
其实崇祯做皇帝也没什么不好,有老爹给自己兜底。毕竟说破了大天,他们终究也是一家人。朱慈烺可以有时间,循序渐进的改变这个时代。
“慈烺啊,你说为何朕的治下,就没有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呢。眼下这些流民虽可暂时安置,然后以后呢,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多的灾民,到时候,咱们拿什么去赈济百姓。”
朱慈烺默然,这种倒霉事他也没有办法。好在,他回道:“父皇,等咱们皇庄的粮食,明年让京郊的百姓全都种上。到那个时候,再多的流民咱们都能安置的了。”
朱慈烺说的没错,若是不出意外。这些皇庄的粮食能作为明年春耕种子的话,即便是小冰河,这些粮食也能应付。
红薯和玉米的高产,比起靠天吃饭的粟米,耐旱耐涝的特性绝对能使得百姓扛过来。
崇祯也懂得这个道理,现在他愈发的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皇庄的粮食绝不能动,绝不能。”
皇庄的上万亩红薯秧子都被收割了起来,这些红薯秧子为赈灾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这些红薯秧子,这些流民非出大乱子不可。
直到现在,涌进北京城的流民终于减少了许多。不过北京城也变得臃肿起来,然后,气温骤变。
原本是深秋的季节,天气本应很炎热才对。这几日,突然气温骤降,寒气逼人。
甚至,一大早朱慈烺起床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气候的变化无常,使得朱慈烺也是大为震惊。他没有想到,小冰河时期的天气竟然如此可怕。这,可是秋天啊。
地里的粮食不收割,就会活活被冻死。冻死的粮食,是无法来年耕种的。
“快,快备马,本宫要去皇庄!”
朱慈烺现在担心的,是地里的那些红薯。红薯尚且埋在地里没有收获,这一场大雪,会不会将埋在土里的这些红薯冻坏谁也不知道。
万一因为这场极端天气的冰冻,使得地里的红薯冻坏腐烂,那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偏偏这个时候,锦衣卫的李浩来报:“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天象异变,城中积雪甚厚。这些流民身单衣薄,又没有御寒的地方,城中,已经出现冻死人了。”
一天一顿饭,对于灾民们来说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朝廷,为此下了极大的力气。可是安置问题,还是迟迟无法解决。
紫禁城乾清宫,看着朱慈烺的奏报,崇祯皇帝适度的表示了他的满意:“这么说,灾民们都能有粥吃,后续的安置问题都解决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没有,父皇。现在是秋收,本是粮食大丰的时节。然这时候都有灾民,这个冬天他们如何过活,来年开春他们如何过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崇祯一惊:“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朱慈烺再次的摇摇头:“儿臣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咱们只不过是暂时解了这些流民们的燃眉之急。能否扛到明年秋收之前,儿臣并无什么好办法。”
小冰河时期造就的大面积粮食减产,是人口锐减的重要因素。饿死人的事,每天都有发生。
崇祯叹了口气:“自朕登基以来,天灾频繁。想是上天震怒,朕的失德所至。朕时常在想,若非慈烺你年纪太小,朕该把这皇位让之与你。或许,你来当这个皇帝,天下百姓则安宁的多。”
明亡原因,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许多史学家们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阐释,但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从自然环境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认为小冰河是主因。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全球共发生大规模叛乱与革命共达四十九次,第一次是在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从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就是明清之间。
每一次小冰河时期的爆发,都会造成社会动乱改朝换代,进而导致人口锐减。
大明的粮食只有这么多,朱慈烺安置了这批流民,没有动用皇庄存粮。可是这个冬天怎么办,要一直延续到明年开春。这些流民的问题,都得得到彻底解决。
古人往往把气候异归咎君主失德,在西方则以宗教审判作为手段。
崇祯一朝几乎都是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甚至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极度寒冷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崇祯为此每每深深自责,他总认为是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失德所至。甚至,他萌生了退位的想法。只是太子年幼,无法掌控朝政。不然,他还真想退位为太上皇。
朱慈烺闻言大吃一惊:“父皇万万不可妄自菲薄,天灾非父皇一人之过。若真如此,建奴一样天灾人祸不断,蒙古一样牲畜不繁衍,这些总和父皇没什么关系吧。再者说了,先帝在位之时,不也是这样么。可见这天有变换,根本与帝王的失德没有半点干系。”
儿子的一番话,使得崇祯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朱慈烺不想当皇帝么,想。
他当了皇帝,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像现在,许多事总是别处处掣肘。
可是他只是个孩子,即便是崇祯退位,满朝文武有几个能听自己的。文臣武将,都不是他一个小小年纪的朱慈烺能压得住的。
别看崇祯皇帝多疑猜忌,可是满朝文武对这个皇帝,无不敬畏惧怕。这一点,崇祯做的非常好。没有一个做臣子的不怕皇帝,因为崇祯发起火来,连他自己都害怕。
朱慈烺就不行,他不过是仗着自己接受过的文明还有对历史的一知半解,抢占了这个时代的先机而已。如果真要比起驭下之道,朱慈烺比崇祯差得远。
年纪太小,是无法压制住群臣的。除非,将来等他长大...
其实崇祯做皇帝也没什么不好,有老爹给自己兜底。毕竟说破了大天,他们终究也是一家人。朱慈烺可以有时间,循序渐进的改变这个时代。
“慈烺啊,你说为何朕的治下,就没有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呢。眼下这些流民虽可暂时安置,然后以后呢,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多的灾民,到时候,咱们拿什么去赈济百姓。”
朱慈烺默然,这种倒霉事他也没有办法。好在,他回道:“父皇,等咱们皇庄的粮食,明年让京郊的百姓全都种上。到那个时候,再多的流民咱们都能安置的了。”
朱慈烺说的没错,若是不出意外。这些皇庄的粮食能作为明年春耕种子的话,即便是小冰河,这些粮食也能应付。
红薯和玉米的高产,比起靠天吃饭的粟米,耐旱耐涝的特性绝对能使得百姓扛过来。
崇祯也懂得这个道理,现在他愈发的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皇庄的粮食绝不能动,绝不能。”
皇庄的上万亩红薯秧子都被收割了起来,这些红薯秧子为赈灾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这些红薯秧子,这些流民非出大乱子不可。
直到现在,涌进北京城的流民终于减少了许多。不过北京城也变得臃肿起来,然后,气温骤变。
原本是深秋的季节,天气本应很炎热才对。这几日,突然气温骤降,寒气逼人。
甚至,一大早朱慈烺起床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气候的变化无常,使得朱慈烺也是大为震惊。他没有想到,小冰河时期的天气竟然如此可怕。这,可是秋天啊。
地里的粮食不收割,就会活活被冻死。冻死的粮食,是无法来年耕种的。
“快,快备马,本宫要去皇庄!”
朱慈烺现在担心的,是地里的那些红薯。红薯尚且埋在地里没有收获,这一场大雪,会不会将埋在土里的这些红薯冻坏谁也不知道。
万一因为这场极端天气的冰冻,使得地里的红薯冻坏腐烂,那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偏偏这个时候,锦衣卫的李浩来报:“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天象异变,城中积雪甚厚。这些流民身单衣薄,又没有御寒的地方,城中,已经出现冻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