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后方安稳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大军大举登岸,郑军却是再也阻拦不住了。台湾的海岸线也是够长,谁让台湾就是一个大岛四面环海呢,马尾军战舰突入几处港口,大举登陆,沿岸驻守的郑军根本抵挡不住,马尾战舰上巨炮的轰击。
郑经这些年大发其财,除了自家铸造了一批大炮外,还向马尾军购进了一批红衣大炮,以及他们向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都购进了一些红衣大炮。但是这些大炮在马尾军新式大炮面前都只是一盘菜。就比如马尾军卖给郑经的大炮,全都是老式过时的产品,威力在郑经眼中是很大,但是和马尾军战舰舰炮比起来就要差了几个档次。
郑经新建的安平炮台、四草炮台大大小小安装了一百五十余门重炮,但是在马尾军战舰密集的炮弹面前也还算不够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这些炮台便被拔除。海军陆战队登陆台湾岛,台湾岛上的守军尽皆士气低落,在人数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多的郑军部队只是经受了马尾军的一轮冲击便主动投降。
在马尾军登陆迅速扑到王城下的时候,这里的郑军已经乱作了一团。郑经也知道大势已去了!
“延平王,您拿主意吧,马尾军此番大军压境,台湾肯定是保不住了!”冯锡范单膝跪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投降?!”
“不错,延平王,耿精忠此刻已经得了半壁天下。兵力财力皆无比雄厚,想必吴三桂也非其敌手。此刻我们投降,还能保住延平王一脉不绝,若是继续抵抗,那......”冯锡范劝慰道。
参将颜望忠立即反驳道:“延平王。万万不可,我们还有台岛几十万百姓支持,募集军士至少有兵五万,死守台湾未必不可,岂能轻易投降?”
“事到如今,台湾实力远不如大陆。耿精忠手握几十万雄兵,更有强大无比的马尾海军,我们水师舰队已经损失殆尽,台湾已无海防,马尾军可以长驱直入载大军登陆台湾。到那时,你拿什么抵抗?”冯锡范质问道。
“在者,延平王,主动出降并非坏事。平南王尚可喜几年前也是被兵临城下,随后主动出降,现在如何呢?虽不掌权柄,但亦是富贵。尚家子弟可在福建未来学堂读书,有才者被选拔录用。尚家财货耿精忠分文未取。皆归尚家。由此可见,耿精忠非是嗜杀之徒,投降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军师。你觉得呢?”郑经犹豫不决,转头向军师陈永华问道。
“投降吧延平王,咱们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除非延平王想单独流浪南洋。即便是这样,惹恼了耿精忠,驻扎在南洋吕宋岛的马尾军也可以对咱们围追堵截。更加上现在南洋的荷兰人与马尾军关系密切,咱们无处可躲啊!”陈永华一针见血的说道。的确。现在要么就是死战到底,要么就是赶紧投降。没有别的路了。就是想要逃亡也没地方可去,北边的倭国。马尾军势力覆盖到,大陆更是不用想,南洋马尾军影响力现在更是巨大,根本逃不了。
郑经无言了,等了好一会,才无奈的说道:“出城投降吧!父王留下的基业,就这样葬送在我的手上了!”
郑经投降,也省去了王振邦的麻烦,大军很快开进王城,接管了所有的郑氏参与军队。所有郑氏旧臣王振邦也没有动,只是暂时软禁,回头一起押到福建,等待耿精忠处置而已。
但是对于郑经麾下几名主要将领还是要区别对待的,这时候施琅还在浙江不知道这边的消息,刘国轩在海战中阵亡了,但是这台湾岛上可也还是有几位大才的。比如军师陈永华,卫军统领冯锡范都是大才。尤其是陈永华,乃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当然军事上也十分厉害。只是在处理内政方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姚启圣,甚至很懂方面还要胜出些许。十几年前郑成功就称赞他: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其“咨议参军”之职,委任他为郑经之师。
郑经当年能在台湾很快的站稳脚跟,陈永华功不可没。前些年,为解决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陈永华鼓励明郑将领进行军屯,以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还有将甘蔗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甘蔗提炼出砂糖,再作为商品贩卖给日本、英国。很明显,没有他那些年的大力推广,就是和福建广东贸易了,他们也没有货物。这些年就是砂糖一项,可就为郑经获取了巨量的利益。
另外,陈永华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十一年前他就向郑经提出了“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认为这刻不容缓。但是,郑经的回答却是“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认为此事为之过早。当时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淳朴,如果可以举荐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政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养生息,便可以赶上中原地区。所以,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立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最终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于是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作为台湾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此外,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也要设立“小学”,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同时,为了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陈永华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他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在此之外,规定台湾境内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他还推行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以提高教育水平。他还推行了举荐人才的制度,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便可以准充入太学。仍按月月课。然后,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成为官员。
不久之后。陈永华在承天府宁南坊择地开始建造圣庙学院。康熙五年也就是十年前春正月,圣庙建成,旁建明伦堂。三月,又建学院,陈永华亲任主持,聘请礼官叶亨为国子助教。由于在学校初建,中原文化。同年,他又主持修建了台湾第一所孔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至于地方上,陈永华引进保甲制度,来维持地方秩序。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人民无论迁徙、职业、婚姻、出生、过世都要透过保甲向地方官员报备。在治安考量下,陈永华还禁止赌博。过去一年多,浙江又移民过来不少百姓,他安排新来百姓开垦田地,建设房屋。使得台湾中部得到大开发,现在台湾人口已经由五年前的四十几万上升到了八十万。这许多队人口也使得台湾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曾经的历史上,李光地还是满清大臣的时候。他曾说过:“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可见若是没有陈永华,郑经也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连横也说过:“汉相诸葛武侯,抱王佐之才,逢世季之乱,君臣比德,建宅蜀都,以保存汉祚,奕世称之。永华器识功业与武侯等,而不能辅英主以光复明室,彷徨于绝海之上,天也!然而开物成务,体仁长人,至今犹受其赐,泽深哉!”
因此,耿精忠千叮咛万嘱咐,让王振邦一定好生对待陈永华,以及其他郑军诸将,将来这些人都会成为他麾下的得力干将。
王振邦并没有为难郑经,耿精忠已经有过吩咐,郑经若是不投降,也要尽量将之俘虏,主动投降的话,就帮他搬家吧,他的王宫是搬不走了,但是他的其他财产大部分还是可以保留的。
一天后,郑经在王宫后院花园里慢慢的站起来,走到前面的房间。他静静的看着房间里面的一切,目光显得非常的痴迷。就好像,是在看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又或者是刚脱掉衣服的美丽少女。好久好久,他都没有回过神来,哪怕是他的大儿子郑克臧在轻声的提醒他。这时候郑经还是有些疑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耿精忠真的就是这样放过了他?!
台湾被郑氏经营多年,尤其是这些年,台湾百姓生活富足,人心都还是向着郑经的,耿精忠要好好经营台湾就没想着要杀掉郑经。况且郑成功以前一直是他偶像,他也不想叫郑氏绝后。
大殿里面,是一个个打包好的大木箱。木箱里面,全部都是郑经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财富。这些财富,有黄金、白银、宝石、珍珠、象牙、珊瑚、玉雕等等,种类齐全,琳琅满目。要是兑换成白银的话,至少价值三百万两。本来是可以有更多的,但是这几年大力发展军备,加上和清军作战,消耗的银钱也不是小数目,能存下三百万两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这些年贸易没有扩大,就凭以前的老底子,这钱早就花光了。不过现在这再怎么着也是三百万两白银啊。这样的数目,回到大陆,江南或者是福建广东,也算得上是顶级富豪了。绝大部分的世家一般都是没有这么多银子的。这要是放在欧洲一些小国家,那肯定就是富可敌国了!
半个月时间,这时候的台湾岛,已经完全平静了。郑经等人都已经被带去福建,而郑军战俘被再次改编,暂时成为屯垦军,乖乖的开始劳动,清理原来的各处府衙与据点。大量的马尾军士兵,也放下了武器,投入到劳动当中。而这边只是留下了第八分舰队的部分战舰,其他的马尾军海军的主力舰队,也都回去了福建沿海休整。
其实在几年前,耿精忠就曾和李光地姚启圣畅谈过拿下台湾该如何对台湾进行规划。耿精忠的想法就简单很多,台湾岛地理位置很重要,以后台湾就是马尾军海军的一个重要驻防点与补给点。
至于对台湾的发展嘛,头一点就是粮食,台湾岛的粮食生产,肯定是要重点发展的。台湾岛西部平原特别适合种植水稻。曾经耿精忠通过一首歌叫做《稻香》,就说明了这地方却是事宜种植水道。水稻在这里,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台湾岛的稻米产量,是相当大的,即使有几千万的人口,好像也不需要进口多少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早在八年前,耿精忠大规模发展红薯等外番作物的时候,也让那些科研疯子们进行研究如何改良水稻品种的事情,进攻这些年在试验田的不断杂交实验,还说有两种水道稻种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达到一亩地产出六百斤水稻了,这在以前,百姓们也都是不敢想象的。不过,台湾这边也还算要实验一下,再好好的琢磨一下。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进行什么样的规划,才能充分的发挥台湾土地和气候的潜力。
对于大海,耿精忠一直强调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海上捕鱼业了。这个年代,大海可是完全没有被污染的,鱼类的繁殖,相当的迅猛。发展海上捕鱼业,肯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更没有休渔期之类的说法。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将财富从里面挖掘出来。
最起码,海上捕鱼可以为内陆地区提供大量的海产品,在灾荒之年还能提供大量的海海鱼作为食物。要知道,这些年,福建沿海的海鱼罐头可是很受内地百姓欢迎的,有了海鱼罐头,连家里的盐都可以剩下不少的。(未完待续)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大军大举登岸,郑军却是再也阻拦不住了。台湾的海岸线也是够长,谁让台湾就是一个大岛四面环海呢,马尾军战舰突入几处港口,大举登陆,沿岸驻守的郑军根本抵挡不住,马尾战舰上巨炮的轰击。
郑经这些年大发其财,除了自家铸造了一批大炮外,还向马尾军购进了一批红衣大炮,以及他们向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都购进了一些红衣大炮。但是这些大炮在马尾军新式大炮面前都只是一盘菜。就比如马尾军卖给郑经的大炮,全都是老式过时的产品,威力在郑经眼中是很大,但是和马尾军战舰舰炮比起来就要差了几个档次。
郑经新建的安平炮台、四草炮台大大小小安装了一百五十余门重炮,但是在马尾军战舰密集的炮弹面前也还算不够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这些炮台便被拔除。海军陆战队登陆台湾岛,台湾岛上的守军尽皆士气低落,在人数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多的郑军部队只是经受了马尾军的一轮冲击便主动投降。
在马尾军登陆迅速扑到王城下的时候,这里的郑军已经乱作了一团。郑经也知道大势已去了!
“延平王,您拿主意吧,马尾军此番大军压境,台湾肯定是保不住了!”冯锡范单膝跪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投降?!”
“不错,延平王,耿精忠此刻已经得了半壁天下。兵力财力皆无比雄厚,想必吴三桂也非其敌手。此刻我们投降,还能保住延平王一脉不绝,若是继续抵抗,那......”冯锡范劝慰道。
参将颜望忠立即反驳道:“延平王。万万不可,我们还有台岛几十万百姓支持,募集军士至少有兵五万,死守台湾未必不可,岂能轻易投降?”
“事到如今,台湾实力远不如大陆。耿精忠手握几十万雄兵,更有强大无比的马尾海军,我们水师舰队已经损失殆尽,台湾已无海防,马尾军可以长驱直入载大军登陆台湾。到那时,你拿什么抵抗?”冯锡范质问道。
“在者,延平王,主动出降并非坏事。平南王尚可喜几年前也是被兵临城下,随后主动出降,现在如何呢?虽不掌权柄,但亦是富贵。尚家子弟可在福建未来学堂读书,有才者被选拔录用。尚家财货耿精忠分文未取。皆归尚家。由此可见,耿精忠非是嗜杀之徒,投降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军师。你觉得呢?”郑经犹豫不决,转头向军师陈永华问道。
“投降吧延平王,咱们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除非延平王想单独流浪南洋。即便是这样,惹恼了耿精忠,驻扎在南洋吕宋岛的马尾军也可以对咱们围追堵截。更加上现在南洋的荷兰人与马尾军关系密切,咱们无处可躲啊!”陈永华一针见血的说道。的确。现在要么就是死战到底,要么就是赶紧投降。没有别的路了。就是想要逃亡也没地方可去,北边的倭国。马尾军势力覆盖到,大陆更是不用想,南洋马尾军影响力现在更是巨大,根本逃不了。
郑经无言了,等了好一会,才无奈的说道:“出城投降吧!父王留下的基业,就这样葬送在我的手上了!”
郑经投降,也省去了王振邦的麻烦,大军很快开进王城,接管了所有的郑氏参与军队。所有郑氏旧臣王振邦也没有动,只是暂时软禁,回头一起押到福建,等待耿精忠处置而已。
但是对于郑经麾下几名主要将领还是要区别对待的,这时候施琅还在浙江不知道这边的消息,刘国轩在海战中阵亡了,但是这台湾岛上可也还是有几位大才的。比如军师陈永华,卫军统领冯锡范都是大才。尤其是陈永华,乃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当然军事上也十分厉害。只是在处理内政方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姚启圣,甚至很懂方面还要胜出些许。十几年前郑成功就称赞他: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其“咨议参军”之职,委任他为郑经之师。
郑经当年能在台湾很快的站稳脚跟,陈永华功不可没。前些年,为解决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陈永华鼓励明郑将领进行军屯,以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还有将甘蔗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甘蔗提炼出砂糖,再作为商品贩卖给日本、英国。很明显,没有他那些年的大力推广,就是和福建广东贸易了,他们也没有货物。这些年就是砂糖一项,可就为郑经获取了巨量的利益。
另外,陈永华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十一年前他就向郑经提出了“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认为这刻不容缓。但是,郑经的回答却是“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认为此事为之过早。当时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淳朴,如果可以举荐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政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养生息,便可以赶上中原地区。所以,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立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最终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于是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作为台湾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此外,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也要设立“小学”,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同时,为了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陈永华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他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在此之外,规定台湾境内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他还推行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以提高教育水平。他还推行了举荐人才的制度,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便可以准充入太学。仍按月月课。然后,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成为官员。
不久之后。陈永华在承天府宁南坊择地开始建造圣庙学院。康熙五年也就是十年前春正月,圣庙建成,旁建明伦堂。三月,又建学院,陈永华亲任主持,聘请礼官叶亨为国子助教。由于在学校初建,中原文化。同年,他又主持修建了台湾第一所孔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至于地方上,陈永华引进保甲制度,来维持地方秩序。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人民无论迁徙、职业、婚姻、出生、过世都要透过保甲向地方官员报备。在治安考量下,陈永华还禁止赌博。过去一年多,浙江又移民过来不少百姓,他安排新来百姓开垦田地,建设房屋。使得台湾中部得到大开发,现在台湾人口已经由五年前的四十几万上升到了八十万。这许多队人口也使得台湾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曾经的历史上,李光地还是满清大臣的时候。他曾说过:“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可见若是没有陈永华,郑经也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连横也说过:“汉相诸葛武侯,抱王佐之才,逢世季之乱,君臣比德,建宅蜀都,以保存汉祚,奕世称之。永华器识功业与武侯等,而不能辅英主以光复明室,彷徨于绝海之上,天也!然而开物成务,体仁长人,至今犹受其赐,泽深哉!”
因此,耿精忠千叮咛万嘱咐,让王振邦一定好生对待陈永华,以及其他郑军诸将,将来这些人都会成为他麾下的得力干将。
王振邦并没有为难郑经,耿精忠已经有过吩咐,郑经若是不投降,也要尽量将之俘虏,主动投降的话,就帮他搬家吧,他的王宫是搬不走了,但是他的其他财产大部分还是可以保留的。
一天后,郑经在王宫后院花园里慢慢的站起来,走到前面的房间。他静静的看着房间里面的一切,目光显得非常的痴迷。就好像,是在看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又或者是刚脱掉衣服的美丽少女。好久好久,他都没有回过神来,哪怕是他的大儿子郑克臧在轻声的提醒他。这时候郑经还是有些疑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耿精忠真的就是这样放过了他?!
台湾被郑氏经营多年,尤其是这些年,台湾百姓生活富足,人心都还是向着郑经的,耿精忠要好好经营台湾就没想着要杀掉郑经。况且郑成功以前一直是他偶像,他也不想叫郑氏绝后。
大殿里面,是一个个打包好的大木箱。木箱里面,全部都是郑经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财富。这些财富,有黄金、白银、宝石、珍珠、象牙、珊瑚、玉雕等等,种类齐全,琳琅满目。要是兑换成白银的话,至少价值三百万两。本来是可以有更多的,但是这几年大力发展军备,加上和清军作战,消耗的银钱也不是小数目,能存下三百万两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这些年贸易没有扩大,就凭以前的老底子,这钱早就花光了。不过现在这再怎么着也是三百万两白银啊。这样的数目,回到大陆,江南或者是福建广东,也算得上是顶级富豪了。绝大部分的世家一般都是没有这么多银子的。这要是放在欧洲一些小国家,那肯定就是富可敌国了!
半个月时间,这时候的台湾岛,已经完全平静了。郑经等人都已经被带去福建,而郑军战俘被再次改编,暂时成为屯垦军,乖乖的开始劳动,清理原来的各处府衙与据点。大量的马尾军士兵,也放下了武器,投入到劳动当中。而这边只是留下了第八分舰队的部分战舰,其他的马尾军海军的主力舰队,也都回去了福建沿海休整。
其实在几年前,耿精忠就曾和李光地姚启圣畅谈过拿下台湾该如何对台湾进行规划。耿精忠的想法就简单很多,台湾岛地理位置很重要,以后台湾就是马尾军海军的一个重要驻防点与补给点。
至于对台湾的发展嘛,头一点就是粮食,台湾岛的粮食生产,肯定是要重点发展的。台湾岛西部平原特别适合种植水稻。曾经耿精忠通过一首歌叫做《稻香》,就说明了这地方却是事宜种植水道。水稻在这里,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台湾岛的稻米产量,是相当大的,即使有几千万的人口,好像也不需要进口多少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早在八年前,耿精忠大规模发展红薯等外番作物的时候,也让那些科研疯子们进行研究如何改良水稻品种的事情,进攻这些年在试验田的不断杂交实验,还说有两种水道稻种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达到一亩地产出六百斤水稻了,这在以前,百姓们也都是不敢想象的。不过,台湾这边也还算要实验一下,再好好的琢磨一下。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进行什么样的规划,才能充分的发挥台湾土地和气候的潜力。
对于大海,耿精忠一直强调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海上捕鱼业了。这个年代,大海可是完全没有被污染的,鱼类的繁殖,相当的迅猛。发展海上捕鱼业,肯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更没有休渔期之类的说法。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将财富从里面挖掘出来。
最起码,海上捕鱼可以为内陆地区提供大量的海产品,在灾荒之年还能提供大量的海海鱼作为食物。要知道,这些年,福建沿海的海鱼罐头可是很受内地百姓欢迎的,有了海鱼罐头,连家里的盐都可以剩下不少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