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无锡新政(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顶点小说网 www.23wx.info,最快更新时空走私1859最新章节!
等李永吉带兵去无锡的时候,已经是常熟之战后的第三天了,由于太平军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的防守部队,因此李永吉率军军抵达的时候并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只是顺利的接收。
接收无锡之后,李永吉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多少经历战火的样子,招来迎接自己入城的士绅一问才知道缘由。
原来当初的清军在听到常州屠杀之后,还没等太平军过来,就吓的提前逃跑了,而无锡的百姓也害怕一旦抵抗太平军,会遭到常州那样的屠杀,所以太平军一来,他们就无条件的投降,根本没抵抗,因此也就没有经历战火。
等太平军进入无锡后,由于李秀成的强力约束,天平军除了抢了官府的府库钱粮外,对普通百姓并没有刁难,既没有搞什么强制剪辫子,也没有强行收税抢夺民财。
这里的不抢民财,可不是仅仅不抢贫民,就算是康之家甚至是商贾富户,也是一也不抢,只要你不刻意针对太平军,不找太平军的麻烦,也不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他们就不去管你。
再之后,太平军兵败苏州,虽然强拉了不少本地的壮丁当兵,但主要是在城外拉的贫苦农民,对无锡城中的市民却没怎么动。据是因为李秀成觉得无锡城里的人市侩气太浓,不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才去城外抓兵。
不管怎么,与李永吉记忆中相比,这个时候的无锡并没有遭受多少战火,比如那个崇安寺,还有无锡洞虚宫这些地方,就依然完好无损。
其实在历史上,太平军的军纪在这个时期还是可以的,至少比清军好很多,特别是李秀成的部队,军纪尤其的好,除了有个常州之屠外,太平军没多少屠杀的传闻,而就算是那次常州之屠杀,也不是李秀成的本意。
另外如果较真一下的话,这个时空的太平军常州之屠并不严重,不是大范围的无差别屠杀,而是只抢掠屠杀富户,不伤康之下的平民,所以屠杀之后,常州城总共的人员损失也不过三万多人,与清军反攻时期动辄屠杀几十万相比,这真是巫见大巫了。
再比如这个无锡,哪怕是李永吉前世的历史,也是清军反攻的时候损毁较多,人员的巨大损失,几乎都是在清军反攻的时候造成,但因为清军是胜利者,所以那些屠杀没有被记载。而那时李秀成开始苏南之战的时候,因为李秀成一开始就想把苏南地区当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军纪控制的很好,无锡保存的也还是挺不错的。
在这个时空,因为李永吉在苏州城下把李秀成的主力部队给歼灭了,让李秀成失去了抵抗的有生力量,加上跟苏州太近,害怕对方趁机攻来,这才迅速抛弃无锡当缓冲与诱饵,并没有进行坚壁清野式的劫掠。
这是因为在李秀成看来,自己是败军,如果再抢掠,那会彻底失去本地的人心,而且清军大多贪婪而凶残,一个破败的无锡,清军肯定没心思抢掠,会继续追着自己打,但如果留下一个还算富庶的无锡,那清军就会把时间消耗在抢掠上,不再花心思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李秀成只抢府库,不抢老百姓,甚至也不抢大户人家的原因,他就是希望李永吉带兵抢掠老百姓,这样既能丢掉清军的人心,也能给李秀成争取时间。
只可惜,精武军是一支纪律更加严明的部队,也根本不靠劫掠为生,所以入城之后,除了重新封查府库,张贴安民布告,禁止作奸犯科之外,就没有别的大举动了。
当然,这个没什么大举动,是指外人的看法,实际上李永吉率兵进入无锡后,动作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多不是那么鲜为人知罢了。
李永吉在无锡暂时没做别的,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建设无锡军营,第二件事则是招商引资。
建设无锡军营不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毕竟精武军是控制这个地区最稳固的保障。
招商引资也很正常,毕竟他之前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一揽子商业合作计划,搞了个商联与银联,实际上就是弄了一个以李永吉为主的垄断性经济联合体,垄断本地的商贸与金融活动,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大搞地区性计划经济,为自己赚取最大利润。
苏州商人已经在利益与精武军的刺刀下沦陷了,这次来了无锡,自然也要把无锡的各大商户一网打尽,把无锡也弄进这个垄断性经济体内。
带着这个心思,李永吉来到无锡后,立刻就召集本地的富商大户开会,不断的在会上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以及商业合作计划,用利诱劝的方法,把无锡本地的富商也拉进自己在苏州搞的那个商业合作体系中去。
这个事情没什么难度,这些都是商人,不像儒生官员那么食古不化,建立统一的商联与银联的好处他们都十分清楚。
别的不,光加入这个体系后能得到精武军的保护这一条,就能让他们动心,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就是背靠精武军这棵大树,以后在苏州无锡等精武军控制的地区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免掉官府的税收跟摊派,而且也没有关卡,光这方面省下来的钱财,就不是一个数目。
而且,李永吉是跟他们做生意,不是跟他们强行收钱,价格方面还是双方出人,组建一个什么价格委员会,根据市场行情定价。赚钱多少先不,这起码让他们在感情上感到更舒服,毕竟表面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至于加入了银联与商联后,要统一接受李永吉的领导与调配,这倒没什么,反正中国商人一向软弱惯了,如今又是乱世,头上多一个军队领导在头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是好事儿。
就这样,短短三天,李永吉就在无锡搞定了本地的商贾,至于那些儒生跟地主士绅,李永吉则一概不见。
另外,之前太平军迅速退却后,清政府也没来得及重新派遣官员过来,导致无锡城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过去都是城里的几家士绅大户派出自己的家丁护院,组成一支联合团练兵在城里巡逻,事实上成了一种士绅联合执政。
现在李永吉来了,他就把这个士绅联合组成的家丁护院团给解散掉,改由精武军负责本地的城防与治安,这件事当然是没有异议的。
不过与此同时,李永吉又借口筹措军费,让那些同意加入商联与银联的商贾大户们出钱出人,组建一个无锡军政府,为精武军效力。
这个所谓无锡军政府,顾名思义,就是以后凡是精武军涉及到无锡地方的大政务,包括收取平贼税、购买军事物资,提供后勤运输等行政问题,都由这个无锡军政府全权负责。
为了保证无锡军政府的权威得到坚决而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还不耽误精武军的精力,李永吉还会为这个军政府组建一支警察队。
警察队是一支类似于官府捕快一样的地方性武装镇压部队,部队所在的衙门全名叫无锡警察局。
无锡警察队的武器、服装跟训练都由精武军提供,警察的薪水以及买武器跟服装的资金,则全都由无锡军政府这个衙门里出。
等这支警察部队训练出来了,就会把这个警察局全部交给无锡军政府,由无锡军政府派出的官员出任警察局长,管理这支警察部队,也就是,这支武装部队实质是由那些商人出面管理的。
在成立军政府的同时,李永吉还组织了一个军法院,军法院的法官由精武军任命,陪审员则由精武军士官以及加入银联与商联的商人任职,以后凡是无锡地区涉及到精武军以及军政府的诉讼问题,都由军法院处置,行军法,不再走无锡地方官府的程序。
很明显,李永吉这是要借用军政府与军法院,以军管的姿态,行地方行政之实,在这个地方性的政治架构里面,除了没有地方议院的立法权,基本上行政权跟司法权都包了,是典型的双轨制夺权法,也就是不明着取缔旧衙门,而是建立新衙门,来取代旧衙门的权力。
不管是无锡军政府,还是地方军法院,里面的官员都是他人推荐与自我竞聘制,且都有财产规定,也就是财产太多的人不能当官,同时呢,官员还有出身限制,必须是经商过五年,且家里的商号加入了李永吉的银联或者商联系统的人。
也就是,军政府跟军法院的官员,以后主要是那些跟李永吉有利益联系的商人,没有一个正经的士绅儒生,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大地主,更没有大商人,这是摆明了要扶持商人,打压那些儒生士绅跟地主。
因为在李永吉看来,清朝的商人团体虽然比较软弱,但相比而言,却也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进步,也最知道变通的一个群体了,扶持他们来帮自己,总比扶持一帮脑袋僵化,总自以为是的给自己找麻烦的士绅要好。
李永吉一直相信,实际的利益牵扯绝对比什么嘴巴上的礼仪道德要可靠,由这些有着丰富经商经验的商人把持地方政务,再差也不会比那些清朝的官员差,而且这也是一个尝试,看看商人执政是否能在此时的中国行得通,同时也是给自己培养地方施政人才。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这个坐天下难,难的就是地方治理。精武军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如果没有足够而又合格的地方施政人员,就算打下地盘来,也只是便宜了旧官僚,不会有什么变革,不可能真正的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而经济无法发展,也就没有民富国强这一。
至于以后清政府再派来官员怎么办?呵呵,这个好办,有精武军还有警察部队在这里坐镇,只要搞一些事情出来,老百姓都不是笨蛋,以后会知道以后到底要听哪个衙门的,本来这就是要跟旧有的衙门夺权的部门,还能怕了对方?
可以,组建无锡军政府与无锡军法院,这才是李永吉亲自带兵来无锡的最大目的,要不然,只是单纯的在无锡建设军营,根本不用李永吉亲自出马。
正因为组建军政府跟军法院这种事儿牵扯太大,目前还没有别人能代劳,而且也不清楚这里面的事情,所以只能是李永吉亲自过来。
什么?为什么不在苏州搞这一套新政?很简单,苏州目前毕竟是江苏的首府,地位太敏感,一下子就在那边搞这一套,会太早的跟清政府产生强烈对抗,而目前的李永吉还没准备好跟清政府全面翻脸,毕竟时机不对,实力也不够强,因此他不打算太早跟清政府摊牌,这样的话,他也就不能跟清政府闹的太僵,双方都需要缓冲与妥协。
无锡就不同了,无锡的经济条件跟地理环境跟苏州差不了多少,但政治方面就好很多,因为无锡刚被太平军攻陷过,原本的官员或死或逃,目前已经是一个无政府状态,自己如果以抵御太平军的前线城市当幌子,完全可以用军管的名义在这里大搞特搞。
再了,军政府也好,军法院也罢,对清朝民众来都是一个新事物,让大家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用商人做官员,也不敢完全没问题,只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借用后世的施政方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正因如此,这种新政试不能一下就在苏州这样重要的城市搞,而是要先在别的次要城市做,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慢慢向四方推广。
李永吉有自信,就算这套新政一开始会出现很多问题,但这毕竟是一套更先进的施政体系,至少效率方面肯定比原本的清朝衙门要高,只要给这些人一段时间适应下,依托这个体系,这些获得了权力的商人们早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等李永吉带兵去无锡的时候,已经是常熟之战后的第三天了,由于太平军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的防守部队,因此李永吉率军军抵达的时候并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只是顺利的接收。
接收无锡之后,李永吉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多少经历战火的样子,招来迎接自己入城的士绅一问才知道缘由。
原来当初的清军在听到常州屠杀之后,还没等太平军过来,就吓的提前逃跑了,而无锡的百姓也害怕一旦抵抗太平军,会遭到常州那样的屠杀,所以太平军一来,他们就无条件的投降,根本没抵抗,因此也就没有经历战火。
等太平军进入无锡后,由于李秀成的强力约束,天平军除了抢了官府的府库钱粮外,对普通百姓并没有刁难,既没有搞什么强制剪辫子,也没有强行收税抢夺民财。
这里的不抢民财,可不是仅仅不抢贫民,就算是康之家甚至是商贾富户,也是一也不抢,只要你不刻意针对太平军,不找太平军的麻烦,也不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他们就不去管你。
再之后,太平军兵败苏州,虽然强拉了不少本地的壮丁当兵,但主要是在城外拉的贫苦农民,对无锡城中的市民却没怎么动。据是因为李秀成觉得无锡城里的人市侩气太浓,不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才去城外抓兵。
不管怎么,与李永吉记忆中相比,这个时候的无锡并没有遭受多少战火,比如那个崇安寺,还有无锡洞虚宫这些地方,就依然完好无损。
其实在历史上,太平军的军纪在这个时期还是可以的,至少比清军好很多,特别是李秀成的部队,军纪尤其的好,除了有个常州之屠外,太平军没多少屠杀的传闻,而就算是那次常州之屠杀,也不是李秀成的本意。
另外如果较真一下的话,这个时空的太平军常州之屠并不严重,不是大范围的无差别屠杀,而是只抢掠屠杀富户,不伤康之下的平民,所以屠杀之后,常州城总共的人员损失也不过三万多人,与清军反攻时期动辄屠杀几十万相比,这真是巫见大巫了。
再比如这个无锡,哪怕是李永吉前世的历史,也是清军反攻的时候损毁较多,人员的巨大损失,几乎都是在清军反攻的时候造成,但因为清军是胜利者,所以那些屠杀没有被记载。而那时李秀成开始苏南之战的时候,因为李秀成一开始就想把苏南地区当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军纪控制的很好,无锡保存的也还是挺不错的。
在这个时空,因为李永吉在苏州城下把李秀成的主力部队给歼灭了,让李秀成失去了抵抗的有生力量,加上跟苏州太近,害怕对方趁机攻来,这才迅速抛弃无锡当缓冲与诱饵,并没有进行坚壁清野式的劫掠。
这是因为在李秀成看来,自己是败军,如果再抢掠,那会彻底失去本地的人心,而且清军大多贪婪而凶残,一个破败的无锡,清军肯定没心思抢掠,会继续追着自己打,但如果留下一个还算富庶的无锡,那清军就会把时间消耗在抢掠上,不再花心思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李秀成只抢府库,不抢老百姓,甚至也不抢大户人家的原因,他就是希望李永吉带兵抢掠老百姓,这样既能丢掉清军的人心,也能给李秀成争取时间。
只可惜,精武军是一支纪律更加严明的部队,也根本不靠劫掠为生,所以入城之后,除了重新封查府库,张贴安民布告,禁止作奸犯科之外,就没有别的大举动了。
当然,这个没什么大举动,是指外人的看法,实际上李永吉率兵进入无锡后,动作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多不是那么鲜为人知罢了。
李永吉在无锡暂时没做别的,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建设无锡军营,第二件事则是招商引资。
建设无锡军营不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毕竟精武军是控制这个地区最稳固的保障。
招商引资也很正常,毕竟他之前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一揽子商业合作计划,搞了个商联与银联,实际上就是弄了一个以李永吉为主的垄断性经济联合体,垄断本地的商贸与金融活动,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大搞地区性计划经济,为自己赚取最大利润。
苏州商人已经在利益与精武军的刺刀下沦陷了,这次来了无锡,自然也要把无锡的各大商户一网打尽,把无锡也弄进这个垄断性经济体内。
带着这个心思,李永吉来到无锡后,立刻就召集本地的富商大户开会,不断的在会上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以及商业合作计划,用利诱劝的方法,把无锡本地的富商也拉进自己在苏州搞的那个商业合作体系中去。
这个事情没什么难度,这些都是商人,不像儒生官员那么食古不化,建立统一的商联与银联的好处他们都十分清楚。
别的不,光加入这个体系后能得到精武军的保护这一条,就能让他们动心,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就是背靠精武军这棵大树,以后在苏州无锡等精武军控制的地区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免掉官府的税收跟摊派,而且也没有关卡,光这方面省下来的钱财,就不是一个数目。
而且,李永吉是跟他们做生意,不是跟他们强行收钱,价格方面还是双方出人,组建一个什么价格委员会,根据市场行情定价。赚钱多少先不,这起码让他们在感情上感到更舒服,毕竟表面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至于加入了银联与商联后,要统一接受李永吉的领导与调配,这倒没什么,反正中国商人一向软弱惯了,如今又是乱世,头上多一个军队领导在头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是好事儿。
就这样,短短三天,李永吉就在无锡搞定了本地的商贾,至于那些儒生跟地主士绅,李永吉则一概不见。
另外,之前太平军迅速退却后,清政府也没来得及重新派遣官员过来,导致无锡城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过去都是城里的几家士绅大户派出自己的家丁护院,组成一支联合团练兵在城里巡逻,事实上成了一种士绅联合执政。
现在李永吉来了,他就把这个士绅联合组成的家丁护院团给解散掉,改由精武军负责本地的城防与治安,这件事当然是没有异议的。
不过与此同时,李永吉又借口筹措军费,让那些同意加入商联与银联的商贾大户们出钱出人,组建一个无锡军政府,为精武军效力。
这个所谓无锡军政府,顾名思义,就是以后凡是精武军涉及到无锡地方的大政务,包括收取平贼税、购买军事物资,提供后勤运输等行政问题,都由这个无锡军政府全权负责。
为了保证无锡军政府的权威得到坚决而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还不耽误精武军的精力,李永吉还会为这个军政府组建一支警察队。
警察队是一支类似于官府捕快一样的地方性武装镇压部队,部队所在的衙门全名叫无锡警察局。
无锡警察队的武器、服装跟训练都由精武军提供,警察的薪水以及买武器跟服装的资金,则全都由无锡军政府这个衙门里出。
等这支警察部队训练出来了,就会把这个警察局全部交给无锡军政府,由无锡军政府派出的官员出任警察局长,管理这支警察部队,也就是,这支武装部队实质是由那些商人出面管理的。
在成立军政府的同时,李永吉还组织了一个军法院,军法院的法官由精武军任命,陪审员则由精武军士官以及加入银联与商联的商人任职,以后凡是无锡地区涉及到精武军以及军政府的诉讼问题,都由军法院处置,行军法,不再走无锡地方官府的程序。
很明显,李永吉这是要借用军政府与军法院,以军管的姿态,行地方行政之实,在这个地方性的政治架构里面,除了没有地方议院的立法权,基本上行政权跟司法权都包了,是典型的双轨制夺权法,也就是不明着取缔旧衙门,而是建立新衙门,来取代旧衙门的权力。
不管是无锡军政府,还是地方军法院,里面的官员都是他人推荐与自我竞聘制,且都有财产规定,也就是财产太多的人不能当官,同时呢,官员还有出身限制,必须是经商过五年,且家里的商号加入了李永吉的银联或者商联系统的人。
也就是,军政府跟军法院的官员,以后主要是那些跟李永吉有利益联系的商人,没有一个正经的士绅儒生,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大地主,更没有大商人,这是摆明了要扶持商人,打压那些儒生士绅跟地主。
因为在李永吉看来,清朝的商人团体虽然比较软弱,但相比而言,却也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进步,也最知道变通的一个群体了,扶持他们来帮自己,总比扶持一帮脑袋僵化,总自以为是的给自己找麻烦的士绅要好。
李永吉一直相信,实际的利益牵扯绝对比什么嘴巴上的礼仪道德要可靠,由这些有着丰富经商经验的商人把持地方政务,再差也不会比那些清朝的官员差,而且这也是一个尝试,看看商人执政是否能在此时的中国行得通,同时也是给自己培养地方施政人才。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这个坐天下难,难的就是地方治理。精武军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如果没有足够而又合格的地方施政人员,就算打下地盘来,也只是便宜了旧官僚,不会有什么变革,不可能真正的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而经济无法发展,也就没有民富国强这一。
至于以后清政府再派来官员怎么办?呵呵,这个好办,有精武军还有警察部队在这里坐镇,只要搞一些事情出来,老百姓都不是笨蛋,以后会知道以后到底要听哪个衙门的,本来这就是要跟旧有的衙门夺权的部门,还能怕了对方?
可以,组建无锡军政府与无锡军法院,这才是李永吉亲自带兵来无锡的最大目的,要不然,只是单纯的在无锡建设军营,根本不用李永吉亲自出马。
正因为组建军政府跟军法院这种事儿牵扯太大,目前还没有别人能代劳,而且也不清楚这里面的事情,所以只能是李永吉亲自过来。
什么?为什么不在苏州搞这一套新政?很简单,苏州目前毕竟是江苏的首府,地位太敏感,一下子就在那边搞这一套,会太早的跟清政府产生强烈对抗,而目前的李永吉还没准备好跟清政府全面翻脸,毕竟时机不对,实力也不够强,因此他不打算太早跟清政府摊牌,这样的话,他也就不能跟清政府闹的太僵,双方都需要缓冲与妥协。
无锡就不同了,无锡的经济条件跟地理环境跟苏州差不了多少,但政治方面就好很多,因为无锡刚被太平军攻陷过,原本的官员或死或逃,目前已经是一个无政府状态,自己如果以抵御太平军的前线城市当幌子,完全可以用军管的名义在这里大搞特搞。
再了,军政府也好,军法院也罢,对清朝民众来都是一个新事物,让大家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用商人做官员,也不敢完全没问题,只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借用后世的施政方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正因如此,这种新政试不能一下就在苏州这样重要的城市搞,而是要先在别的次要城市做,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慢慢向四方推广。
李永吉有自信,就算这套新政一开始会出现很多问题,但这毕竟是一套更先进的施政体系,至少效率方面肯定比原本的清朝衙门要高,只要给这些人一段时间适应下,依托这个体系,这些获得了权力的商人们早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